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限值计算

限值计算

限值计算
限值计算

一、化学因素

例题一:某技术服务机构对XX家具厂喷漆房进行有害因素检测,喷漆工为8h工作日。采用个体采样方式对喷漆工作业过程中接触的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测定,个体采样时间为6小时(接触时间),测得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分别为2mg/m3、48mg/m3和3

答:(1)苯:C TWA= C×6h/8h=1.5mg/m3; 甲苯:C TWA= C×6h/8h= 36mg/m3; 二甲苯:C TWA= C×6h/8h= 30mg/m3。

根据上表可知苯:C STEL=1.2mg/m3;甲苯:C STEL=30mg/m3;二甲苯:C STEL=25mg/m3。三种物质的C TWA和C STEL浓度均符合各自的标准,但是三种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还应考虑他们的联合作用。

C1/L1+C2/L2+C3/L3=1.5/6+36/50+30/50=1.57>1,因此,超过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2)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可知,三种物质的C TWA浓度均大于C STEL浓度,检测数据不合理。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测定C STEL的采样时段和时机不合理,未能了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没有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和检测。

例题二:超限倍数的应用:

(1)三氯乙烯的PC-TWA为30mg/m3,测得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为600 mg/m3,CTWA为20 mg/m3,则测得其超限倍数值为多少?

答:测得的超限倍数=600/30=20

(2)煤尘的PC-TWA 为4mg/m 3(总尘)和2.5mg/m 3(呼尘),其超限倍数为2。测得总尘和呼尘的短时间(15min )接触浓度分别为8mg/m 3和5mg/m 3。分别是相应PC-TWA 的2倍,均≤2倍的PC-TWA ,符合超限倍数要求。

二、物理因素

(1)噪声卫生标准

每周工作5d ,每天工作8h ,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 (A ),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 (A );每周工作5d ,每天工作时间不等于8h ,需计算8h 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 (A );每周工作不是5d ,需计算40h 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 (A ),表2-1。

表2-1 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 接 触 时 间 接触限值[dB (A )]

备 注

5d/w ,= 8h/d 85 非稳态噪声计算8h 等效声级

5d/w ,≠ 8h/d 85 计算8h 等效声级 ≠5 d/w

85

计算40h 等效声级

(2)计算:

①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按声级相近的原则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为n 个时间段,用

积分声级计测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按照公式(2)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

dB(A) )10T T 110lg(L n 1

i /10

L i T

Aeq,i T Aeq,∑== (2)

式中:

表示全天的等效声级

表示时间段Ti 内等效连续A 计权声压级 ;

T 表示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 h Ti 表示i 时间段的时间,h n 表示总的时间段的个数。

② 一天8h 等效声级(LEX,8h )的计算

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按公式(3)计算:

dB(A) T T 10lg

L L 0

e

T Aeq,EX,8h e += (3)

式中:LEX,8h―― 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 Te――实际工作日的工作时间 h ;

LAeq,Te――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 ; T0――标准工作日时间,8h 。

每周40h 的等效声级

通过LEX,8h 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 )接触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 计权声级用公式(4):

∑==n i L i

h EX 1

)(1.0W

EX,)1051lg(10L 8, (4)

式中:

LEX,W――是指每周平均接触值,;

―― 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 n――是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 d 。

④ 脉冲噪声:使用积分声级计, “Peak(峰值)”档,可直接读声级峰值Lpeak 。

例题一: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公司于2013年8月21日~26日对某平台工种接触生产性噪声的强度,检测结果及评价详见表2-2。

表2-2 平台噪声个体剂量计检测结果及评价

例题二: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公司于2014年8月4日对滨海517船机舱主要设备噪声的强度检测,检测结果及评价详见表2-3。

计算过程见演示

(2)高温作业卫生限值

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 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为高温作业。

高温卫生要求: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Ⅳ级,WBGT 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 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 限值指数增加1℃~2℃;见表4-11,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表2-4中规定的WBGT 指数相应增加1℃。本项目所在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为31℃,故下表规定的WBGT 指数相应增加1℃。

表2-4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

WBGT 限值(℃)

例题: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22日工作现场高温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 (℃)。

表2-5 平台作业人员巡检位高温检测结果

解:时间加权平均WBGT =(1.1×33.3+1.1×27.1)/(1.1+1.1)=30.2

(3)紫外辐射职业卫生标准(电焊弧光)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规定:8h工作场所紫外辐射职业接触限值见表2-6。

表2-6 工作场所紫外辐射职业接触限值

计算混合光源(如电焊弧光)的有效辐照度方法:混合光源需分别测量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的辐照度,然后将测量结果加以计算。

示例:电焊弧光的主频率分别为365nm、290nm以及254nm,其相应的加权因子Sλ分别为0.00011、0.64以及0.5,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Eeff=0.00011×EA+0.64×EB+0.5×EC

式中:Eeff:为有效辐照度,W/cm2;

EA:为所测长波紫外线(UVA)辐照度,W/cm2;

EB:为所测中波紫外线(UVB)辐照度,W/cm2;

EC:为所测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度,W/cm2;

例题: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于2013年8月22日对现场操作位电焊弧光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及评价详见表2-7。

表2-7 文昌8-3B平台工作地点电焊弧光强度检测结果及评价一览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操作工人进行焊接时,在佩戴防护面罩及防护手套的情况下,其眼部、面部、手部接触电焊弧光的强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4)工频电场强度职业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规定从事工频高压电作业场所的电场强度不应超过5kV/m。

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22日对工作现场工频电场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及评价详见表2-8。

表2-8 现场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及评价一览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以上被测设备工频电场的强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5)超高频辐射职业卫生标准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要求,超高频辐射(30MHz~300MHz)职业接触限值见表2-9。

表2-9 工作场所超高频辐射职业接触限值

例题: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22日某项目产生超高频辐射的设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及评价见表2-10。

表2-10 工作地点超高频辐射强度检测结果及判定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文昌19-1C平台中控室MOTOPOLA GP338航海对讲机在放射状态产生的超高频辐射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建议建设单位及时更换检测超标的对讲机,减轻其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6)微波辐射职业卫生标准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要求,微波辐射(300MHz~300GHz)职业接触限值见表2-11。

表2-11 工作场所微波职业接触限值

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22日、8月24日对本项目产生微波辐射的设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及评价见下表。

表2-12 工作地点微波辐射强度检测结果及评价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以上工种使用GP338对讲机接触的微波日剂量与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7)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要求,手传振动4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限值为5m/s2,在日接振时间不足或超过4h时,将其换算为相当于接振4h的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a

(4)

hw

式中:

a——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

()

hw T

T ——日接振时间

例题: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22日对文昌8-3B 平台外委防腐工打磨作业手传振动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及评价见下表。

表2-13 工作地点手传振动检测结果

由上表可见,文昌8-3B平台外委防腐工打磨作业时接触的手传振动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三、通风

例题:某点焊工作场所设置了上吸罩,未设围挡,该上吸罩罩口面积为0.2×0.3平方米,罩口风速为1.25米/秒,请计算该上吸罩排风量。

答:L=3600Fυ

=3600×0.2×0.3×1.25

=270(m3/h)

排污许可申请量计算方法及依据+

XX有限责任公司 排污许可申报总量计算办法 负责人: 审核人: 2017年月

目录 1 已分配总量控制指标 (2) 2 已有排污许可证许量 (3) 3 绩效核定排放量 (3) 利用小时确定 (3) 4 绩效值的确定 (5) 5 排污申报量计算 (7) 排放绩效计算污染物申报量公式 (7) 供热折算等效发量公式 (7) 特殊时段火电企业日许可排放量计算方法 (7) 公司单台机组SO2 、NOx 、烟尘排放量计算 (8) 供热量折算等效发电量计算 (8) 单台机组SO2总量指标计算 (8) 单台机组NOx 总量指标计算 (8) 单台机组烟尘总量指标计算 (8) 6公司排污许可欲申报量确定 (9) 1 已分配总量控制指标 XX环评审批于2004 年,污染排放量二氧化硫为3930 吨,无氮氧化物指标。国家环保部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文号)中的测算数据见表1-1。 表1-1 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一览表

注:利用小时数均以5500 小时计。 2 已有排污许可证许量 XX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获得省颁发的排污许证(pws-XXXXX)有效期为2016年X月X日-2018年X月X日,排污许可量为COD:0吨/年;NH3-N: 0吨/年; SO2:吨/年;NO X:吨/年。 3 绩效核定排放量 利用小时确定 根据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中的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技术方法:火电机组所需替代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指标采用绩效方法核定。 根据环保下发《关于开展火电、造纸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城市高架源排污

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附件《火电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中“排放绩效法测算方法如下。发电锅炉、燃气轮机组SO2、NOx、烟尘的许可排放量根据机组装机容量和年利用小时数,采用排放绩效法测算。排放绩效分别按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根据达到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进行确定。有地方排放标准的,按照地方排放标准对应的排放绩效测算。原则上,年利用小时数按照5000小时取值;自备发电机组和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热负荷的热电联产机组按5500小时取值;若企业可提供监测数据等材料证明自备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前三年平均 利用小时数确大于5500 小时的,可按照前三年平均数取值”。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15945-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T159451995 Quality of electric energy supply Permissible deviation of frequency fof power system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1批准1996-08-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值及其测量仪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正常运行下标称频率为50Hz的电力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气设备的频率允许偏差 2术语 2.1频率偏差frequency deviation 系统频率的实际值和标称值之差 2.2频率变动frequency variation 频率变化过程中相邻极值频率之差 2.3冲击负荷impact load 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从电网中取用快速变动功率的负荷 3频率偏差允许值 3.1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值可以放宽到 0.5Hz 3.2用户冲击负荷引起的系统频率变动一般不得超过0.2Hz根据冲击负荷性质和大小以及系统的条件也可适当变动限值但应保证近区电力网发电机组和用户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正常供电 4测量仪表 用于频率偏差指标评定的测量须用具有统计功能的数字式自动记录仪表其绝对误差不大于0.01Hz 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国标工作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电力科学研究院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电力部信息所纺织机械研究所牵引电气设备研究所等单位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海雪俞莘民雷晓蒙向海平曹军梅罗新潮蔡邠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一、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2-(D+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二、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钢筋弯钩长度是按规范要求长度进行计算的,房建图纸上是不标注的。钢筋平直长度我们河南为8度抗震按规范要求为10d如果不是抗震区按3d,弯钩长度按6.25d,钢筋弯曲调整值30度角为0.35d、45度角为0.5d、60度角为0.85d、90度角为2d、180度角为2.5d.弯钩增加值小于6mm一个钩40mm、8-10mm一个钩6d、12-18mm一个钩5.5d、20-28mm 一个钩5d、32-36mm一个钩4.5d。 三、按计量中的规则:Ⅰ级钢做受力钢筋时,弯钩有三种形式:180度 90度 135度,三种形式弯钩长度增加分别为6.25d 3.5d 4.9d.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 、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下图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中心弧线长(n*3.14*((r=1.25d)+0.5d)/180)+平直段长度10d-2.25d;(n为弯钩弯曲角度) 弯曲半径 r=1.25d 一级; 2d 二级; 2.5d 三级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

KV值计算新公式

4 KV值计算新公式 目前,调节阀计算技术国外发展很快,就KV值计算公式而言,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ISA(国际标准协会标准)就规定了新的计算公式,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也正在制定常用介质的计算公式。下面介绍一种在平均重度法公式基础上加以修正的新公式。 4.1 原公式推导中存在的问题 在前节的KV值计算公式推导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公式推导中存在如下问题:(1)把调节阀模拟为简单形式来推导后,未考虑与不同阀结构实际流动之间的修正问题。 (2)在饱和状态下,阻塞流动(即流量不再随压差的增加)的差压条件为△P/P=0.5 ,同样未考虑不同阀结构对该临界点的影响问题。 (3)未考虑低雷诺数和安装条件的影响。 4.2 压力恢复系数 FL 由P1在原公式的推导中,认为调节阀节流处由P1直接下降到P2,见图2 -3中虚线所示。但实际上,压力变化曲线如图2-3中实线所示,存在差压力 恢复的情况。不同结构的阀,压力恢复的情况不同。阻力越小的阀,恢复越厉害,越偏离原推导公式的压力曲线,原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际误差越大。因此,引入一个表示阀压力恢复程度的系数FL来对原公式进行修正。FL称为压力恢复系数(Pressure reecvery factor),其表达式为: (9) 式中,、表示产生闪蒸时的缩流处压差和阀前后 压差。 图2-3 阀内的压力恢复关键是FL的试验问题。用透明阀体试验,将会发现当节流处产生闪蒸,即在节流处产生气泡群时,Q就基本上不随着△P的增加而增加。这个试验说明:产生闪蒸的临界压差就是产生阻塞流的临界压差,故FL又称临界流量系数(Critical flow factor),因此FL既可表示不同阀结构造成的压力恢复,以修正不同阀结构造成的流量系数计算误差,又可用于对正常流动,阻塞流动的差别,即FL定义公式(9)中的压差△Pc就是该试验阀产生阻塞流动的临界压差。这样,当△P<△Pc时为正常流动,当△P≥△Pc时为阻塞流动。从(9)公式中我们即可解出液体介质的△Pc为:△Pc = FL(P1-Pv) (10) 由试验确定的各类阀的FL值见表2-3。 4.3 梅索尼兰公司的公式——FL修正法 1)对流体计算公式的修正 当△P<△PC时,为正常流动,仍采用原公式(4);当△P≥△Pc时,因△P 增加Q基本不增加,故以△Pc值而不是△P值代入公式(4)计算即可。当 △Pv≥0.5P1时,意味差有较大的闪蒸,此时△Pc还应修正,由试验获得:

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法

EVA 计算方法 说明: 经济增加值(EV 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 资本成本=资本×资本成本率 由上知,计算EV A 可以分做四个大步骤: (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 (2)资本的 计算; (3)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4)EV A 的计算。下面列出EV A 的计算步骤,并以深万科(0002)为例说明EV A (2000年)的计算。 深万科(0002)简介: 公司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称:深万科A 上市日期:1991-01-29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 行业:房地产业 股本结构:A 股398711877股,B 股121755136 股,国有股、境内法人股共110504928股,股权合计数:630971941股。 一、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 1. 以表格列出的计算步骤 下表中,最左边一列(以IS 开头)代表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最右边一列(以NOPA T 开头)代表计算EV A 所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步骤。空格代表在计算相应指标(如NOPA T )的步骤中不包含该行所对应的项。 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 税后净营业 利润 (NOPA T )的计算步骤 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折扣和折让 -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利润 - 管理费用 - - 销售费用 - = 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 总利润/税前营业利润 - EVA 税收调整* - = 净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

2.计算公式:(蓝色斜体代表有原始数据,紫色下划线代表此数据需由原始数据推算出) (1)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 A 税收调整 注:之所以要加上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是因为sternstewart公司在计算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时,所用的长期负债中包含了其实不用付利息的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即,高估了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所以需加回。 (2)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注: 主营业务利润已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直接给出 (3)EV 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4)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长期负债合计—长期借款—长期债券 税率=0.33(从1998年,1999年和2000年) 说明:上面计算公式所用数据大多直接可以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找到(主营业务利润已直接给出)。而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需由原始财务数据推算得出。 3. 计算深万科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2000年) 首先计算出需由其他原始财务数据推算的间接数据项-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和EV A税收调整,然后利用计算结果及其他数据计算出NOPA T. (1)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的计算; 单位:元 长期负债合计123895991.54 减:长期借款80000000.00 减:长期债券 ―――――――――――――――――――――――――――――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43895991.54 乘: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6.03%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2646928.29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 (2)EV A税收调整的计算; 财务费用1403648.37 加: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2646928.29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 加:营业外支出6595016.31 减:营业外收入23850214.53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_3840-19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 3840-1991 (1991年8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1992年6月1日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地区指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总则 3.1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而制定。 3.2 本标准是指导制定和修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方法标准。 3.3 本标准以大气质量标准为控制目标,在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规律的基础上,使用控制区(定义见 4.1条)排放总量允许限值和点源排放允许限值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此外,各地还可结合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应用最佳可行和最佳实用技术方法或其他总量控制方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4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列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允许限值,不得宽于本标准方法计算的排放限值和国家有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3.5 本标准各条规定在一般条件下具有同等效力,但对同一污染源标准中各条所确定的允许排放限值不一致时,应以其中最小允许排放限值为准。 3.6 附录中各条规定供使用本标准时参考。 4 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及大气环境功能分区 4.1 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以下简称总量控制区)是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城镇规划、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求而决定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总量控制区以外的区域称非总量控制区,例如广大农村以及工业化水平低的边远荒僻地区。但对大面积酸雨危害地区应尽量设置SO2和NOX排放总量控制区。 4.2 大气环境功能区是因其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环境保护提出不同要求的地区,功能区数目不限,但应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城乡总体规划分为一、二和三类与GB 3095中3类大气质量区相对应,即: 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 一、二、三类功能区分别执行GB 3095所规定的一、二、三级大气质量标准。 4.3 总量控制区及非总量控制区均可按4.2条进行功能区的划分。

电能质量限值计算汇总

第3章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 3.1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的定义 对供配电电网特定供电点的供电指标限值和用电质量指标限值称之为该供电点的电能质量限值。 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不包括设备定型试验时对无条件接入公用低压供电系统的设备的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和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供配电网供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供电电压偏差限值、电力系统频率偏差限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限值、电压波动和闪变限值、谐波电压限值、间谐波电压限值、电压暂降限值等。 供配电网用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负序电流限值、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闪变限值、谐波电流限值、单个用户引起的间谐波电压限值、功率因数限值、有功冲击限值等、。 用电质量恶化是使供电质量变差的主要因素,因此用户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干扰水平常用用电质量指标衡量。 3.2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的必要性 严格地控制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水平和提高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需要较高的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可以降低电网损耗,净化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使电网和电力设备更加安全高效运行,降低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费用。反之,如果放宽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和降低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则会降低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将使电网损耗增大,电网和电力设备运行环境恶化,增加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故障,增大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难度和费用。 为了协调维护电力公司、用户和电力设备制造商三者之间的利益,以在整体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把电能质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需要一套统一而且完整的电能质量标准。电能质量限值计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关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为相关各方提供一个共同的遵守规范,进而在整个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通过相关各方的合作,在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和电力设备三者之间实现最大的兼容。 3.3供配电网电能质量考核 3.3.1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考核(电网公司内部管理考核) (1)考核点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介 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统计局对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现将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其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不包含工业生产活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三个部分。工业总产值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由于工业总产值包含中间投入价值,因此在企业之

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而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仅是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不受中间投入价值的影响,因此不存在重复计算,其核算结果也不受企业重组、合并、拆分等因素的影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工业生产成果,并能较好地与GDP核算和国际标准接轨。 二、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 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含所有的工业生产活动,包括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活动。 三、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 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即第三级分类)。第二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分为39个行业(即第四级分类),其中采矿业有6个,制造业有3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有3个。 四、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某电厂申请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过程

申请年排放量限值计算过程:(包括方法、公式、参数选取过程,以及计算结果的描述等内容) 采用绩效法测算如下: (1)计算方法火电企业绩效法年许可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Mi=(CAPi×5500+Di/1000)×GPSi×10-3式中:Mi为第i台机组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吨/年;CAPi为第i台机组的装机容量,兆瓦;GPSi为第i 台机组的排放绩效值,克/千瓦时。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部分折算成发电量,用等效发电量表示。Di=Hi×0.278×0.3式中:Di为第i台机组供热量折算的等效发电量,千瓦时;Hi为第i台机组的供热量,兆焦。 (2)项目取值本项目1×630MW热电机组位于河南郑州, W型火焰锅炉,投产日期2010年11月;郑州市属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2+26”城市之一,《工作方案》中规定“2+26”城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钢铁、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大气污染物执行特别排放限值。SO 2 排放绩效值适用于重点地区,现有锅炉<750MW取值条件,为0.2。NOx排放绩效值适用于重点地区W型火焰锅炉<750MW取值条件,为0.4。烟尘排放绩效值适用于重点地区<750MW取值条件,为0.08。热电机组运行小时数取值5500h。 (3)本项目计算过程本工程单台机组设计供热量为4.76×109MJ/a,供热等效发电量D为: D = H×0.278×0.3 =4.76×109(MJ)×0.278×0.3 = 3.96984×108(kWh) SO 2 绩效值为: M =(CAP×5500+D/1000)×GPS×10-3 =(630×5500+3.96984×108/1000)×0.2×10-3 =772.397(t/a) NOX绩效值为: M =(630×5500+3.96984×108/1000)×0.4×10-3 =1544.794(t/a) 烟尘绩效值为: M =(630×5500+3.96984×108/1000)×0.08×10-3 =463.438(t/a) 1台630MW机组排放绩效值SO 2:772.397t;NO X :1544.794t;烟尘:463.438t。 与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中污染物排放量指标:二氧化硫770t、氮氧化物2442t、烟尘550t相比,两者取严,确定本项目申请年许可排放量限值为:二氧化硫772.397t、氮氧化物1544.794t、烟尘463.438t。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定(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定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和电能质量,维护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环境,保护发、供、用各方的合法权益,依据《电力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技术监督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方针,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行业归口的原则,对电网电能质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监督。 第三条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是国家电网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制度,规范技术监督工作。 第四条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是为了保证电网向用户提供符合国家电能质量标准的电能,对电网内影响电能质量的发电、供电、用电等各环节进行必要的技术监督。 第五条因公用电网、并网发电企业或用户用电原因引起的电能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时,应按“谁引起,谁治理”的原则及时处理,

并应贯穿于公用电网、并网发电企业及用电设施设计、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电网企业、供电企业、施工企业和发电企业、电力设计单位以及由公用电网供电的用户。 第二章电网电能质量监督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七条本规定所指的电能质量是指公用电网、发电企业、用户受电端的电能质量,其内容包括: (一)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二)电压允许偏差; (三)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四)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五)电网谐波允许指标。 第八条频率质量监督 (一)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中,必须保证有功电源备用容量不得低于发电容量的20%。 (二)并网运行的发电厂必须具有一次调频和调峰能力,一次调频装置在机组运行时必须投入。发电厂应根据调度部门要求安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自动装置。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生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④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其它等)。⑤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日常统计中计算中间投入是按第二种分类计算。4、计算方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二种。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在实算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倒算法计算。5、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二)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二、分配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具体项目构成见下表) 三、增加值计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

关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 一、燃煤 1、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为:耗煤量(吨)X煤的灰分(%)X灰分中的烟尘(%)X(1-除尘效率%)烟尘排放量(吨)=—————— 1- 烟尘中的可燃物(%)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的灰分以20%为例,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15页;灰分中的烟尘是指烟尘中的灰分占燃煤灰分的百分比,与燃烧方式有关,以常见的链条炉为例,15%-25%,取20%;除尘以旋风除尘为例,取80%;烟尘中的可燃物一般为15%-45%,取20%, 则1吨煤的烟尘排放量=1X20%X20%X(1-80%)/1-20%=0.01吨=10千克 如除尘效率85%,1吨煤烟尘排放量=7.5千克 如除尘效率90%,1吨煤烟尘排放量=5千克 2、燃煤SO2排放量的估算 计算公式: SO2排放量(吨)=2X0.8X耗煤量(吨)X煤中的含硫分(%)X(1-脱硫效率%)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中的含硫分为1.5%, 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5%=0.024吨=24千克 其中煤中的含硫分为1%, 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0.016吨=16千克 3、燃煤NOX排放量的估算: 计算公式: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燃煤中氮的含量X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 0.000938)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0.015X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 0.000938)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燃煤中氮的含量=1.5% 燃煤中氮的转化率=25%, 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22页 则1吨煤的NOX排放量=1.63X1X(0.015X25% 0.000938)=0.00764吨=7.6千克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编著的《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21章第4节NOX、CO、CH化合物排放量计算”,燃煤工业锅炉产生的NOX的计算公式如下: GNOX=B X FNOX GNOX:——NOX排放量,千克; B——耗煤量,吨 FNOX——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 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 二、燃油 1、燃油SO2排放量的估算 计算公式:

电能质量限值计算

第3章 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 3.1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的定义 对供配电电网特定供电点的供电指标限值和用电质量指标限值称之为该供电点的电能质量限值。 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不包括设备定型试验时对无条件接入公用低压供电系统的设备的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和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供配电网供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供电电压偏差限值、电力系统频率偏差限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限值、电压波动和闪变限值、谐波电压限值、间谐波电压限值、电压暂降限值等。 供配电网用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负序电流限值、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闪变限值、谐波电流限值、单个用户引起的间谐波电压限值、功率因数限值、有功冲击限值等、。 用电质量恶化是使供电质量变差的主要因素,因此用户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干扰水平常用用电质量指标衡量。 3.2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的必要性 严格地控制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水平和提高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需要较高的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可以降低电网损耗,净化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使电网和电力设备更加安全高效运行,降低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费用。反之,如果放宽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和降低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则会降低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将使电网损耗增大,电网和电力设备运行环境恶化,增加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故障,增大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难度和费用。 为了协调维护电力公司、用户和电力设备制造商三者之间的利益,以在整体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把电能质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需要一套统一而且完整的电能质量标准。电能质量限值计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关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为相关各方提供

一个共同的遵守规范,进而在整个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通过相关各方的合作,在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和电力设备三者之间实现最大的兼容。 3.3供配电网电能质量考核 3.3.1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考核(电网公司内部管理考核) (1)考核点 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PCC,如图3.1中的A点。 (2)供电质量考核 考核对象:电网公司; 考核内容 考核PCC的供电电压偏差、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电压、间谐波电压是否在公用电网电能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以内。 (3)用电质量考核 考核对象:电网公司。 考核内容: 考核全部用户注入PCC的负序电流和谐波电流、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波动与闪变是否在公用电网电能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以内,考核PCC的功率因数、有功冲击是否在企业标准或相关规定或供用电合同规定的限值以内。 图3.1 电能质量考核点分布图 (4)公用电网电能质量标准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 1、本期生产原则 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因此,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3、市场价格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它包括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因此,这一总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所采用的价格。关于增加值的计算价格,国际上采用的有两种,即按基本价格和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我国目前采用

pH值计算公式

各种酸碱溶液[H+]计算公式 类型质子平衡方程[H+]计算式简化条件一元 强酸(c HA ) ] [ ] [- ++ =OH c H H A2 4 ] [ ] [ ] [ 2 2 W HA HA W HA k c c H k H c H + + = = - - + + +精确式 H A c H= +] [6 10- > HA c 一元强碱(c B ) ] [ ] [+ -+ =H c OH H A 2 4 ] [ ] [ ] [ 2 2 W B B W B k c c OH k OH c OH + + = = - - - - - B c H= +] [6 10- > B c 一元弱酸(c HA ) ] [ ] [ ] [- - ++ =OH A H0 ] )[ ( ] [ ] [2 3= - + - ++ + + w a w H A a a k k H k c k H k H精确式 2 4 ] [ 2 HA a a a c k K k H + + - = +近似式w a H A k k c20 > HA a c k H= +] [最简式 400 / 20 ≥ ≥ a HA w a HA k c k k c w HA a k c k H+ = +] [极稀极弱式 400 / 20 ≥ < a HA w a HA k c k k c 一元弱碱(c B ) ] [ ] [ ] [+ -+ =H B OH0 ] )[ ( ] [ ] [2 3= - + - +- - - w b w B b b k k OH k c k OH k OH精确式 2 4 ] [ 2 B b b b c k K k OH + + - = -近似式w b B k k c20 ≥ B b c k OH= -] [最简式 400 / 20 ≥ ≥ b B w b B k c k k c w B b k c k OH+ = -] [极稀极弱式 400 / 20 ≥ < b B w b B k c k k c

电能质量标准常识(国际版)

导致用户电力设备故障或误操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静态偏差和动态扰动都统称为电能质量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电能质量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那么,电能质量国际标准都有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IEC及相关技术委员会 国际上的三大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非政府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非政府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政府间机构。 IEC成立于1906年,其宗旨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和国际合作。我国于1957年加入IEC,并于1980年被选为执行委员国,2011年起是常任理事国。 IEC制定标准的任务是由技术委员会(TC)或分技术委员会(SC)来完成,目前IEC约有125个TC和55个SC。IEC现行标准5100多个,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IEC及相关技术委员会 为了统一各国电气设备或系统的电磁环境,IEC于1973年建立了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EC/TC77)。 IEC/TC77下设三个分技术委员会 IEC/SC77A(低频现象,9kHz及以下); IEC/SC77B(高频现象,高于9kHz); IEC/SC77C(瞬时高能现象)。 IEC/TC77的工作成果以IEC61000系列电磁兼容(EMC)标准文件出版,该系列标准,目前包括六大部分(总则、环境、限值、试验与测量、安装与抑制、通用标准) IEC及相关技术委员会 IEC出版了大量和电能质量相关的EMC标准文件,其中相当部分已被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文件。应注意的是,EMC水平是为了协调目的而定出的一个参考值,有了这一参考值,便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裕度,确定干扰源发射限值,以及电气设备抗扰限值。不能把EMC水平完全等同于电能质量的限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

1、可比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利用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推算,计算公式为: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当期规模以上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同期规模以下工业现价增加值×当期规模以下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2、现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利用专业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加总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 为了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准确核算全市及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根据省局工业处关于规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规定和市局对数据质量管理的要求,总结近几年来对工业统计数据审核、评估和质量控制的经验,结合目前经济形势并在广泛听取各县(市)、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采用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调控法取得,即采用经审核通过的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工业税收增长速度,加权计算调控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具体的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调控方案为: 当月增速=[(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当月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中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

重+当月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小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 *60%+统计部门统计的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5%+电力部门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10%+∑(电力部门当月全省平均工业分行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分行业增加值比重)*20%+税务部门统计的当月工业税收增长速度*5%]*速度差异调控系数 累计增速=(当月增速+上月累计增速*上月月份)/当月月份 当月总量=认定的当月增速*当月综合价格指数*认定的同月基数 累计总量=当月总量+上月累计总量 一、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确定: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直接采用经过审核通过后的按照价格紧缩法计算的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按产品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 二、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确定: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中型企业按产品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各县(市)、区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求控制在80%以内,若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超过80%,按照实际速度计算;若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80%,按照80%计算。 三、小型企业增长速度的确定: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小型企业按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各县(市)、区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求控制在30%以内。若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超过30%,按照实际速度计算;若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30%,按照30%计算。四、电力部门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采用电力部门提供的分县工业用电量

(完整版)电能质量指标标准

电能质量指标标准 1.电能质量指标定义 电能质量包括四个方面的相关术语和概念:电压质量(VOLTAGEQUALITY)即用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间的偏差(偏差含电压幅值,波形和相位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给的电力是否合格;电流质量(CURRENTQUALITY)即对用户取用电流提出恒定频率、正弦波形要求,并使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系统以高功率因数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并降低网损;供电质量(QUALITYOFSUPPL Y)包含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个方面:技术含义有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的反应速度和电力价格等;用电质量(QUALITYOFCONSUMPTION)包括电流质量和非技术含义,如用户是否按时、如数缴纳电费等,它反映供用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用电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般地,电能质量的定义:导致用户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偏差。这个定义简单明晰,概括了电能质量问题的成因和后果。随着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设备与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改变,即变频装置、电弧炉炼钢、电气化铁道等非线性、冲击性负荷造成对电能质量的污染与破坏,而电能作为商品,人们会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电能质量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有关电能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电工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有必要对其相关指标与改善措施作讨论和分析。 2.电能质量指标 电能质量指标是电能质量各个方面的具体描述,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参考IEC标准、从电磁现象及相互作用和影响角度考虑给出的引起干扰的基本现象分类如下: (1)低频传导现象: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电压与电流不平衡,电压暂降与短时断电,电网频率变化,低频感应电压,交流网络中的直流; (2)低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 (3)高频传导现象:感应连续波电压与电流,单向瞬态、振荡瞬态; (4)高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电磁场(连续波、瞬态); (5)静电放电现象。 对于以上电力系统中的电磁现象,稳态现象可以利用幅值、频率、频谱、调制、缺口深度和面积来描述,非稳态现象可利用上升率、幅值、相位移、持续时间、频谱、频率、发生率、能量强度等描述。 保障电能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的责任,供电企业应保证供给用户的供电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是用户(拥有干扰性负荷)应尽的义务,即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安全用电;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电能质量指标国内外大多取95%概率值作为衡量依据,并需指明监测点,这些指标特点也对用电设备性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电气设备不仅应能在规定的标准值之内正常运行,而且应具备承受短时超标运行的能力。 3.电能质量指标标准 综合新颁布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和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中低压电能质量标准分5大类13个指标。 (1)频率偏差:包括在互联电网和孤立电网中的两种; (2)电压幅值:慢速电压变化(即电压偏差);快速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暂降(是由于系统故障或干扰造成用户电压短时间(10MS~LMIN)内下降到90%的额定值以下,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会使用户的次品率增大或生产停顿);短时断电(又称电压中断,是由于系统故障跳闸后造成用户电压完全丧失(3MIN,电压中断使用户生产停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