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润分配表的填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的填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的填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的填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的填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说明利润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分配去向。利润分配表包括在年度会计报表中,是利润表的附表。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情况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了解利润分配的构成,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

的数据。

利润分配表的填制方法:

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

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

利润表

编制单位:华新公司20×0年度单位:元

二、利润表的编制

我国企业利润表的主要编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利润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其中“上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本期金额”栏内各期数字,除“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外,应当按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营业收入”项目,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营业成本”项目,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计算

分析填列。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500.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93%,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6.84%,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028.87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023.6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73.00%;营业费用4,349.5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4.35%;管理费用21,382.38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21.38%;财务费用-313.3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0.31%。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158.28万元,增长28.46%;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755.04万元,增长15.42%;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0.50万元,

增长1.65%;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912.28万元,增长125.79%;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8.44万元,增长20.02%。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131.1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100.78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755.04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0.50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912.28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8.44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34.89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3.96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85.82万元。????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57.76%,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45.97%,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4.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9.90%,综合净利率为13.4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2.56%。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12%、2.01%、4.19%,平均提高5.11%,说明公司获利能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司获利能力在本期获得稳定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关注,因为获利能力的稳定提高为公司将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迅速发展壮大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编制方法及技巧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 一、抵销分录如何登入工作底稿(一)资产负债表1、“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应登入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底稿。2、“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分录不必登入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底稿,未分配利润的合并数应根据合并利润分配表中计算得出的“未分配利润”抄入。3、其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工程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资产负债表工作底稿。(二)损益表1、收入、成本费用工程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损益表工作底稿。2、“少数股东损益”的抵销分录登入损益表工作底稿。(三)利润分配表1、“年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工程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利润分配表工作底稿。2、净利润根据合并损益表中计算得出的“净利润”抄入。3、“未分配利润”抵销分录应登入利润分配表中。说明:1、“未分配利润”抵销分录登入利润分配表的目的是使整个工作底稿借贷平衡。2、“未分配利润”合并数不是根据该工程母子公司合计加减抵销分录得出,具体计算过程详见下文。二、合并数的计算(一)资产负债表1、资产工程合并数=资产工程母子公司合计+抵销借方-抵销贷方2、备抵工程合并数=备抵工程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3、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工程合并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工程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4、资产合计工程合并数=资产各工程合并数相加5、权益合计工程合并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工程合并数相加+少数股东权益(二)损益表1、收入、其他业务利润和投资净收益合并数=原工程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2、成本费用合并数=原工程母子公司合计+抵销借方-抵销贷方3、利润总额合并数=收入、成本费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工程合并数的代数和4、净利润合并数=利润总额合并数-所得税工程母子公司合计数-少数股东损益(三)利润分配表1、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数=年初未分配利润工程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2、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合并数=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工程母子公司合计+抵销借方-抵销贷方3、未分配利润合并数=当年净利润工程合并数-提取盈余公积工程合并数-应付利润工程合并数说明:关于合并报表“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工程的理解与会计帐户“利润分配——提攘×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应付利润”一致。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 ㈠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1、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 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价差在数字上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余额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舞弊的形式及其审计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舞弊的形式及其审计【摘要】本文对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舞弊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审计方法。 【关键词】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舞弊;审计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要定期地将日常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归类、整理、计算和汇总,编制成各种会计报表。这是因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可以利用会计报表全面、系统、概括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投资者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债权人可以利用会计报表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合理的决策;银行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对借款的使用情况和保证程度,以监督企业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按期归还本息;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相关监督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对有关财经纪律和法规的遵守情况,以便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等的监督管理;国家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到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要的资料,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平衡,调整和制定经济计划,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其会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因为种种原因,会计报表编制者经常会

虚计收益等手段伪造会计报表、粉饰经营状况,对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进行舞弊。

二、利润表舞弊的形式与审计 利润表,亦称损益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税收情况,揭示了企业利润的构成和实现过程,是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窗口。通过利润表可以了解企业某一期间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情况,分析企业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趋势。利润表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利润表是指将所有收入汇总合计,将所有费用支出汇总合计,然后两者相减计算得出本期利润。因为只有一个相减的步骤,故称为单步式。其优点是简明易懂,但所提供信息较少,不便于分析收益的构成等情况。多步式利润表将不同收入与费用项目分别加以归类,按企业损益构成的内容列示,分步反映净收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四步式”。第一步,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即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二步,计算营业利润。即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第三步,计算利润总额。即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十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四步,计算净利润。即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多步式利润

小企业准则利润分配表填列方法

利润分配表编制(小企业准则) 编制说明: 1.“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本项目的数字应与“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的“净利润”项目一致。对于该项目新制度与股份制度反映的内容一致。 2.“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年初未分配的利润,如为未弥补的亏损,以“—”号填列。对于该项目新制度与股份制度反映的内容一致。 3.“其他转入”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转入的数额。而股份制度为“盈余公积转入”,但两者反映的内容一致。 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项目和“提取法定公益金”项目,分别反映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对于该项目新制度与股份制度反映的内容一致。 5.“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项目,反映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股份制度中没有对此项的规定。 6.“提取储备基金”项目和“提取企业发展基金”项目,分别反映外商投资企业按照规定提取储备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这是新制度中新增的规定。 7.“利润归还投资”项目,反映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间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这是新规定的内容。 8.“应付优先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应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9.“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10.“应付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另外,新制度还规定,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反映。 11.“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票股利。另外,新制度中规定,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也在本项目反映。 12.“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年末尚未分配的利润。如为未弥补的亏损以“-”号填列。企业如因以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减少注册资本而相应减少的未分配利润,可在本表“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增设“减:减少注册资本减少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而对于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补充的流动资本,新制度规定,企业可在本表“利润归还投资”项目下增设“补充流动资本”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以利润归还借款、单项留用的利润等,可在“补充流动资本”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余额的合计数一般等于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中净利润本年累计数。如果本年进行了利润分配、调整了未分配利润就不能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中净利润本年累计数,应该为利润分配账户期末余额+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 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反映的是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末分配利润的情况。该表的编制是从公司净利润额开始的。 其科目分析如下: 可分配的利润 在公司的净利润中扣除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后即得可分配的利润总额。用公式表示为:可分配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中外合资企业提取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在可分配的利润中扣除按规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后即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可分配的利润—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 其中法定公积金是指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根据当年税后利润减去弥补亏损后所剩余额的10%强制计提的公积金;法定公益金是指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按5%一7%的比例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福利设施支出的基金。 未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的利润指的是在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中扣除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金和已分配普通股股利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未分配利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式中,已分配优先股股利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派发给优先股股东的利润额;任意公积金是指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而从可分配利润中自由计提的公积金,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的风险和不测;已分配普通股股利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而派发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额权益归公司投资者所有。 利润分配表一般根据“利润分配”科目有关明细账的发生额进行编制。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表的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一)报表各栏目的填列方法 报表中的“本年实际”栏,根据当年“利润”及“利润分配”科目及其所属各明细账的记录分析填列。

第三章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分析

第三章: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分析 本章重点: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 经理人怎样阅读利润表 关注人为因素对利润的影响 利润分配表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利润分配表的基本内容 利润表分析 什么是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 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 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利润表 利润表是总括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月年度)利润或亏的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是 将“收入一费用=利润”的公式用一目了然的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利润表实际上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所做的一段录像,这段录像有起点和终点,而利润表 所要描述的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记录的并不是所有的内容,要记录的是这一期间发生_了多少收入和多少费用,这段时间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如果企业的收入大于费用,余额就是净利润,企业就能赚钱。如果收入小于费用,余额就是净亏损,企业就赔钱。这是利润表所要讲述的基本内容。, 插入图表115 利润表能告诉我们什么配图115 企业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有关人士提供财务信息。 如果从企业费用、成本、收入及利润这个角度来看,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利润这个能代表企业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了。因为利润不仅反映了企业生广:经营的最终结果,而且也反 映了企业赚取收入和控制费用成本的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外部有关人士据以做出各种经济 决策主要的依据。所以,企业必须提供这个经济指标。利润指标通常都是通过编制“利润表” 进行报告的。思考 您如何理解利润表在实际动作中的作用? 企业利润表给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是动态信息,换句话说,利润表给企业做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录像。而在这个录像中专门记录一定时期有多少收入,多少费用,有多少利润,它的 作用可以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填列

如何分析利润及利润分配表_财务报表分析 根据有关规定,股份制企业中的各上市公司必须公告其年度报告,其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公告内容。 一、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填列 1."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销售商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 2."营业成本"指企业已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的实际成本。 3."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应由主营业务负担的各项销售费用。如广告费。 4."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 5."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及金融机构手续费。 6."进货费用"指商业企业在进货过程中发生的应当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物、保险费等。 7."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应由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负担的税金,包括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营业税金。 8."主营业务利润"指以上"1项-2项-3项-4项-5项-6项-7项"的合计数。

9."其他业务利润"指企业除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和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及应负担的费用、税金后的净收入(如为净支出应以"-"号表示)。 10."营业利润"指"8项+9项"之和。 11."投资收益"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得取的收益,其中包括分得的投资利润、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以及认购的股票应得的股利等。 12."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业务经营以外的收入和支出。 13."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所以,利润总额指"10项+11项+12项的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合计数。 14."年初未分配利润"应与上年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本年实际数一致。 15."上年利润调整"指企业年度结帐时发现前年度的会计处理上有误需调整的损益。如:本年一结帐,审核发现上年度销售费用少汇或多记××元,因此,要进行上年利润的调整。如减少利润用负号表示。(注:按新制度此项已取消,为方便起见,暂保留)。 16."公积金转入数"指企业按规定公积金弥补亏损以及用公积金分配的股利数。 17."可分配利润"指企业可用于最后分配的利润。 18."应交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年度内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税率正常情况下为33%。 19."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指企业按规定比例从税后利润提取的公积金。 20."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指企业最后用于股东分配的利润。 21."已分配优先股股利"项目,反映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股利。 2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股东会议决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金。 23."已分配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股东会议决议,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利。 24."未分配利润"指本年企业未分转入下年待处理的利润。

如何看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如何看懂会计报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利润表主要说明税后利润产生的过程,而利润分配表主要说明税后利润的分配过程及未分配利润的计算过程。与资产负债表是个时点报表相对应,利润表是一个时期报表,也就是说,在多长一个时期之内,产生了多少的利润或亏损,时期长短不一样,利润或亏损(既损益)是不一样的,所以,拿到这张表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一看,这张表说的是哪段时期的利润。从利润表的结构来看,表的项目分为五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这张报表,一个是从上向下看,通过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到得出净利润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这个净利润产生的过程;如果从下向上看,即先看净利润,最后看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得出净利润产生的原因。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从下向上看,我个人也习惯从下向上看,首先看最后的结果,是赚了还是亏了,然后再看,是如何赚的,如何亏的。 好的,那我们就从下向上来看这张利润表吧。 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就是净利润,注意,我在这里强调一下,是净利润,而不是未分配利润,我看到太多的人,把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当做是未分配利润,记住,不是未分配利润,而是净利润,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表的最后一项,是利润分配表要说明的问题,而利润表只是说明净利润是如何来的,至于净利润如何通过分配过程,最后如何到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表的事。 好了,我们知道了净利润是多少了,那它是如何来的呢?净利润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交了所得税之后,企业最后得到的钱,因此,我们可以向上看,可以看到,利润总额是多少,所谓利润总额,就是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总共得到了多少钱。在得到利润总额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所得税的形式交给国家,余下的部分就留给企业了,这就是净利润。 这里,可能大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所得税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国家的税法了,总的计算方式是把利润总额去乘以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就是我们常说的税率,得出的这个数就是要交的所得税了,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某一个企业、行业、地区等,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国家为了从总体上调控产业结构和地区平衡,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其所得税税率是不一样的,同时,还出台很多相关的优惠措施,这些相关细节写在相关的税法或规章制度里,也不是我们一下子可以搞得清楚的,有时候还真的模棱两可,一时半会还真难搞清楚,如果真能一下子搞清楚,那些税务师可能就没饭吃了,那些税务机关的大爷们可能就没有私底下收钱理由了,收入少了一大半,他们也不会干。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再提关于税务方面的细节,我们只要知道这么几点,一是一般的国内企业的所得税都是33%,二是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所得税减半,三是如果你是外资企业,还有更多的优惠等着你。 好了,我们再看一看利润总额这个是如何来的,我们刚才也说了,利润总额就是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总共得到了多少钱,大家注意,我在这里只是说经过一段时间得到的钱,而没有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而得到的钱,这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的钱,除了通过经营得到的利润,即营业利润以外,还有营业外利润,什么是营业外利润呢?说简单一点,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就是说的这个营业外收入,当然,如果一个企业主要是靠营业外收入赚钱,那就很有问题了,所以,我们在看上市公司的报表时,不要只看最后公司赚了多少钱,更要看一看,这个钱是不是通过自己的真本事赚来的,还是发的意外之财,目前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通过调节利润表的营业外收入,来修饰报表的净利润,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doc-合并报表底稿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doc: 合并报表底稿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一、抵销分录如何登入工作底稿(一)资产负债表1、“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应登入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底稿。 2、“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分录不必登入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底稿,未分配利润的合并数应根据合并利润分配表中计算得出的“未分配利润”抄入。 3、其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资产负债表工作底稿。 (二)损益表1、收入、成本费用项目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损益表工作底稿。 2、“少数股东损益”的抵销分录登入损益表工作底稿。 (三)利润分配表1、“年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项目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利润分配表工作底稿。 2、净利润根据合并损益表中计算得出的“净利润”抄入。 3、“未分配利润”抵销分录应登入利润分配表中。 说明:

1、“未分配利润”抵销分录登入利润分配表的目的是使整个工作底稿借贷平衡。 2 、“未分配利润”合并数不是根据该项目母子公司合计加减抵销分录得出,具体计算过程详见下文。 二、合并数的计算(一)资产负债表1、资产项目合并数=资产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借方-抵销贷方2、备抵项目合并数=备抵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3、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合并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4、资产合计项目合并数=资产各项目合并数相加5、权益合计项目合并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合并数相加+少数股东权益 (二)损益表1、收入、其他业务利润和投资净收益合并数=原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2、成本费用合并数=原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借方-抵销贷方3、利润总额合并数=收入、成本费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项目合并数的代数和 4、净利润合并数=利润总额合并数-所得税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数- 少数股东损益(三)利润分配表1、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数=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2、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合并数=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项目母子公司合计+ 抵销借方-抵销贷方3、未分配利润合并数=当年净利润项目合并数 -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合并数-应付利润项目合并数说明:关于合并报表“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项目的理解与会计帐户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4.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综合净利率为%,成本费用利润率为%。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平均提高%,说明公司获利能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司获利能力在本期获得稳定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关注,因为获利能力的稳定提高为公司将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综合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说明公司获利能力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产品与服务竞争力稍弱。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的编制步骤 企业的利润表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加上投资净收益,计算出营业利润加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计算得出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 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教您如何编制损益表和利润表

教您如何编制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 (1)损益表的结构和内容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情况的报表。通过损益表,可以从总体上了解编报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构成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分析企业的赢利能力。 损益表可分为表首、基本部分和补充资料三个构成部分。 ①表首。表首应填写编报单位名称,编报日期应填写×月份、×季度、×年度。损益表是反映整个报告期的动态报表。 ②基本部分。损益表的基本部分反映企业在报告期间的经营收支和盈亏形式的情况。各项目的金额栏部分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两项。本月数是指当月的实际发生额,本年累计是指从年初一月份起至编表报告期止累计实际发生额。根据两栏资料,既可以了解本期利润的完成情况,又能掌握全年利润完成的进度。 损益表基本部分的内容,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由主营业务收入减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由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计算出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企业的利润总额。

净利润。净利润由利润总额按所得税率计算应交的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 (2)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损益表的各个项目,均可根据有关会计账户本期的实际发生数来填制。填制方法如下: ①“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②“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③“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内容和“应交税金”科目发生数综合分析填列。 ④“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营业外所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应交税金”等科目的发生额综合分析填列。 ⑤“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⑥“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

利润分配表 1、定义:是反映会计主体利润分配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的会计报表。 2、作用:提供如下信息:会计主体的利润分配方向;会计主体的利润分配水平;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 3、结构和内容:多步式结构 利润分配表 编制单位:年度单位:

现金流量表 一、定义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全貌。 二、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年单位:元 项目行次金额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 收到的税费返还3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8 现金流入小计9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0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2 支付的各项税费13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8 现金流出小计2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22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23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 净额 25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8 现金流入小计29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30投资所支付的现金31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35 现金流出小计3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38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40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43 现金流入小计4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45 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4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52 现金流出小计5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55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6

合并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抵销处理理论探讨(doc 7页)

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是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利润表和个别利润分配表为基础编制的。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作为以单个企业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结果,它从母公司本身或子公司本身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形成及分配情况。在以其个别利润表及个别利润分配表为基础计算的收益和费用等项目的加总数额中,也必然包含有重复计算的因素。在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时,也需要这些重复的因素予以扣除。 编制合并利润报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有如下项目:(1)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项目(2)内部投资项目,包括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项目、内部权益性资本投资收益项目(3)管理费用项目,即管理费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帐准备等(4)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 连续编制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由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其上期末分配利润就是本期利润分配表期初末分配利润。本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本期母公司和子公司当期的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随着上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内部末实现损益的抵销,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加总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上一会计期间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数额之间则将发生差额。为此,编制合并利润分配表时,必须将加总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因内部交易包含的未实现损益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数额。 现在会计理论连续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一般按以下思路处理,(1)抵销上期编制合并报表中内部交易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借(贷)期初未分配利润,贷(借)相关科目(坏帐准备、固定资产原价)(2)抵销本期内部交易对本期利润影响,即依据上期期末影响数,对本期内部交易的影响增加或减少数作调整,借(贷)费用类科目等,贷(借)与之对应科目(坏帐准备、固定资产原价等) 以内部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处理为例予以说明 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利润报表时,首先应将上期管理费用中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提的坏账准备对本期期初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即按上期管理费用项目中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借记“坏帐准备”项目,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其次,对本期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会计报表中补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数额(内部应收账款增减计提的坏账准备)也应予以抵销,即按本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补提的坏帐准备数额,借记“坏账准备”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或按照本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冲销的坏账准备数额,借记“管理费用”项目,贷记“坏账准备”项目。 例1.某母公第一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0000元,全部为内部应收帐款,其内部应收账款按5%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数额为250元,第二期资产负债表对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为66000元,坏账准备数额为330元,内部应账款补提坏账准备80元,第三期资产负债表对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为32000元,冲销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70元。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如下:(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分录略) 第一期: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 借:坏账准备:250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 .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500.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2.93%,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6.84%,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028.87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73,023.6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73.00% ;营业费用4,349.52万元,占成本费 用总额4.35% ;管理费用21,382.38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21.38% ;财务费用

-313.34 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0.31% (2) 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158.28 万元,增长28.46% ; 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755.04 万元,增长15.42% ;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0.50 万元,增长 1.65% ;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912.28 万元,增长125.79% ;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8.44 万元,增长20.02% 。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131.10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100.78 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755.04 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0.50 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912.28 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8.44 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34.89 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3.96 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85.82 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57.76% ,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45.97% ,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4.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 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h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h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发表时间:2003-11-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发表时间,2003-11-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是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利润或亏损信息的会计报表。反映 企业截止报告期末利润分 配和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利润表列报的数据均为时期数,即报告会计期间发 生的数据。 格式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标准格式如下: W上市公司“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001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2001年度项目注释合并公司一、主营业务收入 32 4,455,064,776.93 减:主营业务成本 32 3,434,439,752.26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3 179,511,205.51 二.主营业务利润 841,113,819.16 加:其他业务利润 34 1,064,530.85 (33,873.17) 减:营业费用 273,634,648.34 管理费用 273,123,916.21 64,918,017.02 财务费用 35 (3,278,580.17) (22,524,031.60) 三.营业利润 296,569,303.93 (42,427,858.59) 加:投资收益 36 198,305,490.51 441,211,148.85 营业外收入 37 18,476,084.14 721,695.55

减:营业外支出 38 11,498,662.75 331,143.80 四.利润总额 501,852,215.83 399,173,842.01 减:所得税 119,882,931.48 25,426,624.28 少数股东损益 8,222,066.62 五.净利润 373,747,217.73 373,747,217.73 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数 31 (32,755,679.02) (32,755,679.02)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11,518,859.92 11,518,859.92 其他转入数 31 3,076,539.11 3,076,539.11 六.可分配利润355,586,937.74 355,586,937.74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7,374,721.77 37,374,721.77 提取法定公益金 18,687,360.89 18,687,360.89 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299,524,855.08 299,524,855.08 减: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168,713,328.88 168,713,328.88 应付普通股股利 126,194,388.20 126,194,388.20 八.未分配利润 31 4,617,138.00 4,617,138.00 注:一些上市公司将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单列,上表系将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连续列示。 主要项目 收益 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入、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而增加 的股东权益,但不包括因股东出资而增加的权益。 如果经济利益的增加与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相关,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就应当在利润表内确认为收益。 收益的分类 利润表内确认的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如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