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量特性的表示方法

流量特性的表示方法

流量特性的表示方法
流量特性的表示方法

关于流量特性的表示方法

空压元件的流量特征以前是根据有效截面积S和容量系数Cv进行表示的。根据修订的JIS标准 JIS B 8390 2000 采用音速导率C 和临界压力比b的数值来进行表示。

音速导率 用上限绝对压力乘以标准状态时的密度再除以通过元件的雍塞流流动形状的质量流量,而得出的数值。 sonic conductance

根据C的变化,能够得到之前同样的测量值。

临界压力比 b 一旦比此数值小就成为雍塞流流动压力比(下流压力/上流压力)

critical pressure ratio

有效截面积S( 2) 从空气储存罐内安装的元件在雍塞流流动的状态下进行排放时,根据计算空气储存罐的压力变化,引导出摩擦以及无节流、理想的截面积数值。

雍塞流流动:上流压力相对下流压力来说比较高,在元件内的某段有速度达到音速的流动。气体的质量流量通过上流压力进行,不依靠下流压力。

流量计算式

种选定补充资料

流体控制元件的流量特性以前是采用容量系数Cv 来进行表示的。不过根据国际标准规格,把原来的容量系数Cv 变更为容量系数Av 。 容量系数Av 压力差为1Pa 时,把流动在阀(测试元件)中的上水流量以m 3/s 来进行表示数值。

参照下时进行计算。流量计算式

流体控制元件解释

Av 容量系数 m 2

Q 流量 m 3/s P 压力差 Pa 流体密度 kg/m 3

Av Q

3

P

流量换算表1

流量计算方法

按照有效截面积进行计算

SI单位

P1 1.89P2 (音速)

Q=113.2 S P1

P1 1.89P2 (亚音速)

Q=226.4 S P2(P1-P2)

Q 流量 /min(ANR)

P1 1次侧绝对压力 MPa(abs)

P2 2次侧绝对压力 MPa(abs)

S 有效截面积 mm2

机种选定补充资料

流量计算方法

SI 单位Q=45.16Cv

Q:流量 /min(ANR)

P 1 1次侧绝对压力 MPa(abs)P 2 2次侧绝对压力 MPa(abs)G 比重(水=1)Cv 流量系数

以前单位Q=14.28Cv

P 1-P 2

G

P 1-P 2G

压力损失 P P=P 1-P 2

调节阀流量特性测试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 调节阀流量特性测试学号: 1404210114 姓名: 邱雄 专业:自动化 班级: 3 2017年11月28日

一、实验目得 1、掌握阀门及对象特性测试得方法。 2、了解S值变化对阀门特性得影响。 3、根据对象特点合理选择特性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不同S值下得调节阀流量特性。 2.测定二阶液位对象得阶跃响应特性。 三、实验系统得P&ID图(管道仪表流程图)、方块图P&ID图: 图(1)

方块图: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监控操作站、数据采集站电源预热相关设备。 2、启动监控操作系统设置“采集模式”。选中“采集模式”中得“模拟采 集”。 3、进入调节阀流量测试界面。 4、进入压力调节器操作面板。设置调节器为反作用,比例、积分、微分参 数得参考值分别为50%、4秒、0秒,点击选项“自动”进入自动调节。设定“给 定值”为90%,使泵得出口压力(调节器操作面板得测量值)为90%。 6、测试UV-101气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在前面已经打开了相应得球阀, 并设置为350。分别记录设定值由0、30、60、75、80、83、86、89、92、 95、98、100%增加时与由100、98、95…0%减少时对应得流量(FT-101)。 7、改变S值再测试其流量特性。保持UV-101全开,调节球阀M10开度, 使流量(FT-101)为原来(MV全开时)得50%,即减小S值。重复第6步。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测试UV-101气动阀得流量特性数据如下: UV-1 83 8992 95 98 100

F T-101 93、09 69、85 42、98 28、75 24、81 21、21 15、47 12、43 9、57 7、01 5、04 表(1) U V-1 89 83 80 75 60 30 0 FT-101 5、04 5、12 5、30 5、36 5、4 10、51 12、97 17、87 31、67 59、65 93、06 表(2) 图(1) 调节球阀M10开度,使流量(FT -101)为原来(MV 全开时)得50%,调节阀 开度此时为43。所得数据如下: UV-1 83 89 92 95 98 100 F T-101 49、71 45、12 34、56 25、71 22、01 20、02 14、66 12、50 9、81 7、12 5、04 表(3)

调节阀流量特性测试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调节阀流量特性测试 学号:1404210114 姓名:邱雄 专业:自动化 班级: 3 2017年11月28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阀门及对象特性测试的方法。 2.了解S值变化对阀门特性的影响。 3.根据对象特点合理选择特性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不同S值下的调节阀流量特性。 2.测定二阶液位对象的阶跃响应特性。 三、实验系统的P&ID图(管道仪表流程图)、方块图P&ID图: 图(1)

方块图: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监控操作站、数据采集站电源预热相关设备。 2.启动监控操作系统设置“采集模式”。选中“采集模式”中的“模拟采集”。 3.进入调节阀流量测试界面。 4.进入压力调节器操作面板。设置调节器为反作用,比例、积分、微分参数的参考值分别为50%、4秒、0秒,点击选项“自动”进入自动调节。设定“给定值”为90%,使泵的出口压力(调节器操作面板的测量值)为90%。 6.测试UV-101气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在前面已经打开了相应的球阀,并设置为350。分别记录设定值由0、30、60、75、80、83、86、89、92、95、98、100%增加时和由100、98、95…0%减少时对应的流量(FT-101)。 7.改变S值再测试其流量特性。保持UV-101全开,调节球阀M10开度,使流量(FT-101)为原来(MV全开时)的50%,即减小S值。重复第6步。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测试UV-101气动阀的流量特性数据如下: 表(1) 表(2)

图(1) 调节球阀M10开度,使流量(FT-101)为原来(MV全开时)的50%,调节阀开度此时为43。所得数据如下: 表(3) 图(2)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A.已知管的内径12mm,外径14mm,公差直径13mm,求盘管的水流量。压力为城市供水的压力。 计算公式1:1/4∏×管径的平方(毫米单位换算成米单位)×经济流速(DN300以下管选1.2m/s、DN300以上管选1.5m/s) 计算公式2:一般取水的流速1--3米/秒,按1.5米/秒算时: DN=SQRT(4000q/u/3.14) 流量q,流速u,管径DN。开平方SQRT。 其实两个公式是一样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另外,水流量跟水压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现在我们至少可以计算出大体的水流量来了。 备注:1.DN为Nomial Diameter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又称平均外径(mean outside diameter)。 这是缘自金属管的管璧很薄,管外径与管内径相差无几,所以取管的外径与管的内径之平均值当作管径称呼。 因为单位有公制(mm)及英制(inch)的区分,所以有下列的称呼方法。 1. 以公制(mm)为基准,称 DN (metric unit) 2. 以英制(inch)为基准,称NB(inch unit) 3. DN (nominal diameter) NB (nominal bore) OD (outside diameter) 4. 【例】 镀锌钢管DN50,sch 20 镀锌钢管NB2”,sch 20 5. 外径与DN,NB的关系如下: ------DN(mm)--------NB(inch)-------OD(mm) 15-------------- 1/2--------------21.3 20--------------3/4 --------------26.7 25-------------- 1 ----------------33.4 32-------------- 1 1/4 -----------42.2 40-------------- 1 1/2 -----------48.3 50-------------- 2 -----------60.3 65-------------- 2 1/2 -----------73.0 80-------------- 3 -----------88.9 100-------------- 4 ------------114.3 125-------------- 5 ------------139.8 B.常用给水管材如下:

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方案

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 试验方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方案 2013年4月10日

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 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方案 负责单位:安徽科讯电力技术服务中心 协作单位: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 起日期:2013年4月10日14:00——20:00 负责人:张兴 工作人员:张兴、施壮 编写 ____________ 审阅 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

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 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 为提高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根据合同要求,我单位计划于2013年4月10日对2号机组汽轮机高调门进行流量特性测试及优化,并完成2号机组汽轮机进行单/顺阀切换试验。 2、试验条件 (1)、机组在设计的正常工况下稳定运行,负荷能从额定负荷(汽机高调门全开时)至60%左右的额定负荷范围之间变化。 (2)、试验过程中由运行人员手动控制燃料量维持主汽压力稳定。 (3)、信号测量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有效期内的检定合格证书。数据记录通过分散控制系统进行。 (4)、历史数据站工作正常,能完成对主汽压力、调节级压力、给定值、流量指令、阀位指令/开度、功率等参数的采集,并能生成*.csv或*.xls格 式文件,且数据分辨率满足测试要求。 3、试验内容 通过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测试及参数优化试验,根据机组实际特性及标准流量参考线对多阀、单阀流量特性进行统一整定。 4、试验方法及步骤 各高调门单个流量特性测试

第三章 系统频率特性

第三章 系统频率特性 系统的时域分析是分析系统的直接方法,比较直观,但离开计算机仿真,分析高阶系统是困难的。系统频域分析是工程广为应用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的间接方法。频率分析不仅可以了解系统频率特性,如截止频率、谐振频率等,而且可以间接了解系统时域特性,如快速性,稳定性等,为分析和设计系统提供更简便更可靠的方法。 本章首先阐明频率响应的特点,给出计算频率响应的方法,接着介绍Nyquist 图和Bode 图的绘制方法、系统的稳定裕度及系统时域性能指标计算。 3.1 频率响应和频率特性 3.1.1 一般概念 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考虑传递函数为G(s)的线性系统,若输入正弦信号 t X t x i i ωsin )(= (3.1-1) 根据微分方程解的理论,系统的稳态输出仍然为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其幅值和相位发生了变化。输出幅值正比于输入的幅值i X ,而且是输入正弦频率ω的函数。输出的相位与i X 无关,只与输入信号产生一个相位差?,且也是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即线性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sin[)()(00ω?ωω+=t X t x (3.1-2)

由此可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是ω的函数,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记为)(ωA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差也是ω的函数,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记为)(ω?。 幅频特性: )()()(0ωωωi X X A = (3.1-3) 相频特性: )()()(0ω?ω?ω?i -= (3.1-4) 频率特性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之比对频率的关系特性,可表示为: )()()(0ωωωj X j X j G i = (3.1-5) 频率特性)(ωj G 是传递函数)(s G 的一种特殊形式。任何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特性都可由系统传递函数中的s 以ωj 代替而求得。 )(ωj G 有三种表示方法: )()()(ω?ωωj e A j G = (3.1-6) )()()(ωωωjV U j G += (3.1-7) )(sin )()cos()()(ω?ωωωωjA A j G += (3.1-8) 式中,实频特性: )(cos )()(ω?ωωA U = 虚频特性:

复合函数下火电330MW机组阀门流量特性试验过程分析 郭严昊

复合函数下火电330MW机组阀门流量特性试验过程分析郭 严昊 摘要:为了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汽轮机组改造后需要对阀门的流 量特性重新进行试验,以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330MW机组为例进行试验,该机组控制逻辑中阀位函数为复合函数,经过试验,得出了复合 函数下切合机组实际情况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为同类型机组的试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机组;阀门;流量;特性 目前,大部分火电机组汽轮机采用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控制,DEH具 有阀门管理和单顺阀切换功能。由于各阀门制作安装的差异、长期运行的磨损、 检修改造过程中设备和组态的变动,或者是设计行程和实际行程不一致等原因, 都可能导致阀门流量和原来流量的特性曲线不一样[1]。如果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 曲线与阀门实际流量特性不符,重叠度设置不合理,在机组变负荷和一次调频时,可能出现负荷突变和调节缓慢的问题[2],在单阀/顺序阀切换时,可能因切换前 后相同负荷指令下蒸汽流量不同而引起机组负荷大幅波动。 阀门流量特性曲线是阀门开度与通过阀门流量的对应关系,如果与实际流量 曲线相差较大,在机组变负荷和一次调频时可能会出现负荷突变和调节缓慢的问题。某厂330MW机组大修改造后为了提高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重新对 阀门的流量特性进行了试验,计算出切合机组实际情况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使 机组在单阀/顺序阀切换过程更平稳,负荷扰动更小,AGC调节品质更高,主汽温度、主汽压力等参数更为稳定。 1 设备概况 某公司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N330-16.7/537/537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高中压部分采用合缸结构,高压汽 缸为双层缸,中压汽缸为单层缸,低压缸采用双流反向三层缸结构。高压通流部分 由1级单列调节级(冲动式)和14级压力级(反动式)所组成。高压喷嘴组安 装于蒸汽室,14级隔板均装于高压静叶持环上,高压静叶持环由汽缸支承。主蒸 汽经过布置在高中压缸两侧的2个主汽阀和4个调节汽阀从位于高中压缸中部的 上下各2个进汽口进入蒸汽室和调节级,然后再流经高压缸各级。 分散控制系统(DCS)是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XDPS400+分散控制系统。DCS功能包括单元机组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协调控制系统(CCS)、燃烧管理系统(BMS)、顺序控制系统(SCS)、旁路控制系统(BPS)、吹灰程序控制系统、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组 和厂用电控制功能等;DCS系统由DPU及其组件、OPU操作员站、以太网总线、 工程师站等构成。 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DEH)采用了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DEH控制系统实现其控制功能,由两个控制柜(DPU 11/31、DPU12/32)、一套DEH工程师工作站和 一套DEH操作员站组成。DEH系统的执行机构包括4个高压调节阀油动机(GV)、2个高压主汽阀油动机(TV)、2个中压主汽阀油动机(RSV)和2个中压调节阀油动机(IV)。其中高压调节阀、中压调节阀、高压主汽阀油动机由电液伺服阀实现连续控制;中压主汽阀油动机由电磁阀实现二位控制。 2 采集原始阀门流量特性数据 试验开始前建立趋势组,包含的参数有:DEH负荷设定、总阀位指令、机组 功率、调节级压力、主汽压力、主汽温度、GV1~GV4阀位输出指令、GV1~GV4

水流量计算公式

水管网流量简单算法如下: 自来水供水压力为市政压力大概平均为0.28mpa。 如果计算流量大概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推算,仅作为推算公式, 管径面积×经济流速(DN300以下管选1.2m/s、DN300以上管选1.5m/s)=流量如果需要准确数据应按照下文进行计算。 水力学教学辅导 第五章有压管道恒定流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有压管流的基本特点,掌握管流分为长管流动和短管流动的条件。 2、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和测压管水头线、总水头线的绘制,并能确定管道的压强分布。 3、了解复杂管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前面几章我们讨论了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从这一章开始将进入工程水力学部分,就是运用水力学的基本方程(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本章理论部分容不多,主要掌握方程的简化和解题的方法,重点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 有压管流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管路过的流量Q;设计管道通过的流量Q所需的作用水头H和管径d;通过绘制沿管线的测压管水头线,确定压强p沿管线的分布。 5.1 有压管道流动的基本概念 (1)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 根据管道的组成情况我们把它分为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直径单一没有分支而且糙率不变的管道称为简单管道;复杂管道是指由两根以上管道组成管道系统。复杂管道又可以分

为串联管道、并联管道、分叉管道、沿程泄流管和管网。 (2) 短管和长管 在有压管道水力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将压力管道分为短管和长管: 短管是指管路中水流的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都不能忽略不计的管道; 长管是指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在计算中可以忽略的管 道为,一般认为( )<(5~10)h f %可以按长管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长管和长管不是完全按管道的长短来区分的。将有压管道按长管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但在不能判断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之前,按短管计算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5.2简单管道短管的水力计算 (1)短管自由出流计算公式 (5—1) 式中:H 0是作用总水头,当行近流速较小时,可以近似取H 0 = H 。 μ称为短管自由出流的流量系数。 (5—2) (2)短管淹没出流计算公式 (5—3) 式中:z 为上下游水位差,μc 为短管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 (5—4) 请特别注意:短管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计算流量系数。我们比较短管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5—2)和(5—4)式,可以看到(5—2)式比(5—4)式在分母中多一项“1”,但是计算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μc 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中比自由出流多一项管道出口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1”,在计算中不要遗忘。 (3)简单管道短管水力计算的类型 简单管道短管水力计算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求输水能力Q:可以直接用公式(5—1)和(5—3)计算。 2)已知管道尺寸和管线布置,求保证输水流量Q 的作用水头H 。 这类问题实际是求通过流量Q 时管道的水头损失,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但需要计算管流速,以判别管是否属于紊流阻力平方区,否则需要进行修正。 3)已知管线布置、输水流量Q 和作用水头H ,求输水管的直径 d 。 j h g v ∑+22 02gH A c Q μ=ζλμ∑++= d l 11 z g A c Q 2μ=ζλμ∑+=d l c 1

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的研制_张保青

文章编号:1005)0329(2004)08)0054)03 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的研制 张保青,马善伟,张川,陈江平,陈芝久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 摘要:从节流机构流量特性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节流机构流量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基于/液环法0的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与传统试验方法相比,该试验台具有测试范围广、系统稳定性好、投资费用少、节能等优点。 关键词: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 中图分类号:T B65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Test Bench on Flow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rottle Mechanism ZHANG Bao-qing,MA Shan-wei,ZHANG Chuan,CHEN Jiang-ping,C HE N Zh-i jiu (Shanghai Jiaotong Uni 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The method and status on flow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rottle mechanis m are presented,moreover,the problems on reseaching the throttle mechanism at present are analyzed,and a new test bench based on liquid ring method(LRM)is https://www.doczj.com/doc/c92123677.html,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LRM has great advantage on wide test range,better s tability,less i nvestments and energy-saving. Key words:the throttle mechanis m;flow characteristic;test platform 1前言 节流机构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控制着蒸发器制冷剂的流量和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节流机构与系统其它主要部件的良好匹配是改善系统运行并适应系统负荷变化的基础: (1)在压缩式制冷系统/四大件0的研究中,最薄弱的是节流元件,尚有不少盲区。影响节流机构流量系统的因素:工质的特性、工质的流动情况、几何参数等,众家说法不一。莉井浩对系统进行了研究[1],并得出线性阀的流量系数不仅与工质的物性有关,还与阀的几何参数有关,而Davies 和Daniels则认为流量系数仅仅与工质的流动情况有关[2]。 (2)各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应用于制冷系统,最终亦是通过执行机构即节流机构施加到对象中[3]。当选用电子膨胀阀作为系统的节流机构时,膨胀阀自身的流量特性则是改善系统控制特性,补偿蒸发器非线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试验研究是节流机构流量特性研究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氮气法和气环法等。由于氮气与制冷剂在通过节流机构时存在相变与否的本质差别,理论研究与试验验证均表明此法存在着较大偏差(约大20%),气环法则由于更换制冷剂较麻烦,一般仅仅适用于一种制冷剂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实验研究方法。 (4)由于电子膨胀阀具有可以按预置的调节规则动作、调节范围宽、调节反应快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各种制冷系统,因此开发、研制具有良好流量特性且能与各种制冷系统匹配的电子膨胀阀显得非常重要。 鉴于这些问题我们研制了基于/液环法0的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它具有测试范围广、操作简单、工况容易稳定、更换制冷剂方便、节能等优 收稿日期:2003)09)22

调节阀流量特性介绍

调节阀流量特性介绍 1. 流量特性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被调介质流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调节阀的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Qmax-- 调节阀全开时流量 L---- 调节阀某一开度的行程 Lmax-- 调节阀全开时行程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包括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理想流量特性是指在调节阀进出口压差固定不变情况下的流量特性,有直线、等百分比、抛物线及快开4种特性(表1) 流量特性性质特点 直线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 度呈直线关系,即单位相对 行程变化引起的相对流量变 化是一个常数 ①小开度时,流量变化大,而大开度时流量变化小 ②小负荷时,调节性能过于灵敏而产生振荡, 大负荷时调节迟缓而不及时 ③适应能力较差 等百分比单位相对行程的变化引起的 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 流量成正比 ①单位行程变化引起流量变化的百分率是相等的 ②在全行程范围内工作都较平稳,尤其在大开度时, 放大倍数也大。工作更为灵敏有效 ③ 应用广泛,适应性强 抛物线特性介于直线特性和等百分 比特性之间,使用上常以等 百分比特性代之 ①特性介于直线特性与等百分比特性之间 ②调节性能较理想但阀瓣加工较困难 快开在阀行程较小时,流量就有 比较大的增加,很快达最大 ①在小开度时流量已很大,随着行程的增大,流量很 快达到最大 ②一般用于双位调节和程序控制

在实际系统中,阀门两侧的压力降并不是恒定的,使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泵的特性,当系统流量减小时由泵产生的系统压力增加。另一方面,当流量减小时,盘管上的阻力也减小,导致较大的泵压加于阀门。因此调节阀进出口的压差通常是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调节阀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称为工作流量特性[1]。具体可分为串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和并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1)串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 调节阀与管道串联时,因调节阀开度的变化会引起流量的变化,由流体力学理论可知,管道的阻力损失与流量成平方关系。调节阀一旦动作,流量则改变,系统阻力也相应改变,因此调节阀压降也相应变化。串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与压降分配比有关。阀上压降越小,调节阀全开流量相应减小,使理想的直线特性畸变为快开特性,理想的等百分比特性畸变为直线特性。在实际使用中,当调节阀选得过大或生产处于非满负荷状态时,调节阀则工作在小开度,有时为了使调节阀有一定的开度,而将阀门开度调小以增加管道阻力,使流过调节阀的流量降低,实际上就是使压降分配比值下降,使流量特性畸变,恶化了调节质量。 (2)并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 调节阀与管道并联时,一般由阀支路和旁通管支路组成,调节阀安装在阀支路管路上。调节阀在并联管道上,在系统阻力一定时,调节阀全开流量与总管最大流量之比随着并联管道的旁路阀逐步打开而减少。此时,尽管调节阀本身的流量特性无变化,但系统的可调范围大大缩小,调节阀在工作过程中所能控制的流量变化范围也大大减小,甚至起不到调节作用。要使调节阀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一般认为旁路流量最多不超过总流量的20%。 2. 调节阀的选择 2.1 流量特性选择

管道流量计算公式

已知1小时流量为10吨水,压力为0.4 水流速为1.5 试计算钢管规格 题目分析:流量为1小时10吨,这是质量流量,应先计算出体积流量,再由体积流量计算出管径,再根据管径的大小选用合适的管材,并确定管子规格。(1)计算参数,流量为1小时10吨;压力0.4MPa(楼主没有给出单位,按常规应是MPa),水的流速为1.5米/秒(楼主没有给出单位,我认为只有单位是米/秒,这道题才有意义) (2)计算体积流量:质量流量m=10吨/小时,水按常温状态考虑则水的密度ρ=1吨/立方米=1000千克/立方米;则水的体积流量为Q=10吨/小时=10立方米/小时=2777.778立方米/秒 (3)计算管径:由流量Q=Av=(π/4)*d*dv;v=1.5m/s;得: d=4.856cm=48.56mm (4)选用钢管,以上计算,求出的管径是管子内径,现在应根据其内径,确定钢管规格。由于题目要求钢管,则: 1)选用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查GB/T3091-2008,选择公称直径为DN50的钢管比较合适,DN50镀锌钢管,管外径为D=60.3mm,壁厚为 S=3.8mm,管子内径为d=60.3-3.8*2=52.7mm>48.56mm,满足需求。 2)也可选用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D57*3.0,该管内径为51mm 就这个题目而言,因要求的压力为0.4MPa,选用DN50的镀锌钢管就足够了,我把选择无缝钢管的方法也介绍了,只是提供个思路而已。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若已知有压管流的断面平均流速V和过流断面面积A,则流量Q=VA 2、若已知有压流水力坡度J、断面面积A、水力半径R、谢才系数C,则流量Q=CA(RJ)^(1/2),式中J=(H1-H2)/L,H1、H2分别为管道首端、末端的水头,L 为管道的长度。 3、若已知有压管道的比阻s、长度L、作用水头H,则流量为 Q=[H/(sL)]^(1/2) 4、既有沿程水头损失又有局部水头损失的有压管道流量: Q=VA=A√(2gH)/√(1+ζ+λL/d) 式中:A——管道的断面面积;H——管道的作用水头;ζ——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λ——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d——管道内径。 5、对于建筑给水管道,流量q不但与管内径d有关,还与单位长度管道的水头损失(水力坡度)i有关.具体关系式可以推导如下: 管道的水力坡度可用舍维列夫公式计算i=0.00107V^2/d^1.3 管道的流量q=(πd^2/4)V 上二式消去流速V得: q = 24d^2.65√i ( i 单位为m/m ), 或q = 7.59d^2.65√i ( i 单位为kPa/m )

并联管路特性及流量分配实验(总)

实验四 并联管路特性及流量分配实验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 时:2 适用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联管路特性及并联管路中阀门开度变化时的流量分配情况; 2、掌握并联管路特性曲线(h w -q V 或p w -q V )的绘制方法,明确各支路存在流量偏差的原因。 二、实验要求 1、在并联管路中,当各支路流量控制球阀处于全开时,绘制各支路的管路特性曲线和并联管路特性曲线;计算采用不同方法测量总流量的相对误差,分析各支路存在流量偏差的原因。 2、将任意三条支路上的流量控制球阀完全关闭,绘制其余两支路流量控制球阀处于两种不同开度时各支路的管路特性曲线和两支路并联管路特性曲线,分析管路特性曲线在流量控制球阀处于不同阀门开度时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3、比较不同支路的阻力特性曲线,并分析存在差别的原因。 三、实验原理 1、并联管路特点 (1)并联管路的流动损失特性:并联管路中各支路的流动损失相等,即 h w = h w i (m ) (41) (2)并联管路的流量特性:并联管路的总流量等于各支路的流量之和,即 1 N V V i i q q ==∑ (m 3/s ) (42) 而对于每一支路,其能量损失可按串联管路计算,故 2 2 w 1 1 () 2N M j i i j k i Vi j k j l h k q d g υλζ===+=∑∑ (m) (43a ) 或者以压强损失表示为, '2 w i wi i Vi p gh k q ρ?== (Pa) (43b ) 以上公式即为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式,利用这些公式,即可解决并联管路中流量分配,水头计算以及管径选择等问题。 2、参数测量 在本实验中,并联管路的总流量V q 采用三角堰流量计测量,按下式计算 5 2 1.4tg 2 V q H θ =? (m 3 /s ) (44) 式中 q V ——并联管路的总流量,m 3 /s ;

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方案

检索号: 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 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方案 2013年4月10日

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 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方案 负责单位:安徽科讯电力技术服务中心 协作单位: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 起日期:2013年4月10日14:00——20:00 负责人:张兴 工作人员:张兴、施壮 编写____________ 审阅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

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 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 为提高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根据合同要求,我单位计划于2013年4月10日对2号机组汽轮机高调门进行流量特性测试及优化,并完成2号机组汽轮机进行单/顺阀切换试验。 2、试验条件 (1)、机组在设计的正常工况下稳定运行,负荷能从额定负荷(汽机高调门全开时)至60%左右的额定负荷范围之间变化。 (2)、试验过程中由运行人员手动控制燃料量维持主汽压力稳定。 (3)、信号测量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有效期内的检定合格证书。数据记录通过分散控制系统进行。 (4)、历史数据站工作正常,能完成对主汽压力、调节级压力、给定值、流量指令、阀位指令/开度、功率等参数的采集,并能生成*.csv或*.xls格式 文件,且数据分辨率满足测试要求。 3、试验内容 通过汽轮机高调门流量特性测试及参数优化试验,根据机组实际特性及标准流量参考线对多阀、单阀流量特性进行统一整定。

4、试验方法及步骤 4.1各高调门单个流量特性测试 (1)、由运行人员将机组负荷升至90%额定负荷左右,并将所有汽机调门全开, 记录下当前机前压力值。 (2)、逐渐减小GV1阀门指令,直至该调门全关。在此过程中其它调门一直维 持全开状态。试验过程中由运行人员手动控制燃料维持主汽压力稳定。 (3)、GV1阀门全关且主汽压力稳定后,由热控人员逐渐将该调门调整至全开位。 (4)、按照(2)、(3)步骤顺序依次进行GV2、GV3、GV4高调门的阀门流量特 性测试试验。 4.2单阀方式下高调门整体流量特性测试 (1)、由运行人员将机组负荷升至90%额定负荷左右,并将所有汽机调门全开, 记录下当前机前压力值。 (2)、由运行人员在DEH画面上阶跃减小目标值(阶跃量2%),设定值变化速 率设定为0.5%,使汽机高调门逐渐关小,直至机组负荷降至60%额定负荷左右。每次目标值变化后需待主汽压力稳定时再进行下一负荷点的测试。 (3)、试验过程中由运行人员手动控制燃料维持主汽压力稳定。 (4)、记录上述过程中单阀运行方式下汽机高调门的整体流量特性。 4.3单阀/多阀控制方式切换预试验 首先在70%额定负荷左右,逐渐降低主汽压力,将主汽调阀调整至全开位置,在DEH控制回路中,按下“顺序阀控制”按钮,开始由单阀向顺序阀方式切换过程,试验过程中出现轴承振动、瓦温变化大现象,应立即终止试验。、 4.4多阀方式下高调门整体流量特性测试 (1)、由运行人员将机组负荷升至90%额定负荷左右,并将所有汽机调门全开, 记录下当前机前压力值。

流量与阀门开度的关系

阀门的流量特性 不同的流量特性会有不同的阀门开度; ①快开流量特性,起初变化大,后面比较平缓; ②线性流量特性,是阀门的开度跟流量成正比,也就是说阀门开度达到 50%,阀门的流量也达到50%; ③等百流量特性,跟快开式的相反,是起初变化小,后面比较大。 阀门开度与流量、压力的关系,没有确定的计算公式。它们的关系只能用笼统的函数式表示,具体的要查特定的试验曲线。 调节阀的相对流量Q/Qmax与相对开度L/Lmax的关系 :Q/Qmax=f(L/Lmax) 调节阀的相对流量Q/Qmax与相对开度L/Lmax、阀上压差的关系: Q/Qmax=f(L/Lmax)(dP1/dP)^(1/2)。 调节阀自身所具有的固有的流量特性取决于阀芯形状,其中最简单是直线流量特性: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行程变化所引起的流量变化是一个常数。 阀能控制的最大与最小流量比称为可调比,以R表示,R=Qmax/Qmin, 则直线流量特性的流量与开度的关系为: Q/Qmax=(1/R)[1+(R-1)L/Lmax] 开度一半时,Q/Qmax=51.7%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Q/Qmax=R^(L/Lmax-1) 开度一半时,Q/Qmax=18.3% 快开流量特性:Q/Qmax=(1/R)[1+(R^2-1)L/Lmax]^(1/2)

开度一半时,Q/Qmax=75.8% 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 ①直线特性是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时常数。 ②对数特性是指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即调节阀的放大系数是变化的,它随相对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③抛物线特性是指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④快开流量特性是指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大的流量,随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此后再增加开度,流量变化很小,故称快开特性。 隔膜阀的流量特性接近快开特性, 蝶阀的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特性, 闸阀的流量特性为直线特性, 球阀的流量特性在启闭阶段为直线,在中间开度的时候为等百分比特性。

流量计算公式

(转)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计算 2011-12-07 16:25 事例见最后 1、先计算出建筑的热负荷然后 0.86*Q/(Tg-Th)=G 这是流量 2、我设计的题目是沧州市某生活管理处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工程。这个集中供热系统的采暖面积是33.8万平方米。通过计算可知,该系统每年至少可节煤5000吨。换句话说,30%多的能量被浪费了。如果我的设计被采纳,这个管理处每年可以节约大约一百万元的经费(如果煤价是200元/吨)。而我所做的仅仅是装调节阀,平衡并联管路阻力;安装温度计,压力表,对采暖系统进行监控;换掉了过大的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编制了锅炉运行参数表。 原始资料 1. 供热系统平面图,包括管道走向、管径、建筑物用途、层高、面积等。 2. 锅炉容量、台数、循环水泵型号及台数等。本系统原有15吨锅炉三台,启用两台;10吨锅炉三台,启用一台;配有12SH-9A型160KW循环水泵三台,启用两台。 3. 煤发热量为23027KJ/kg(5500kcal/kg)。 4. 煤耗量及耗煤指标,由各系统资料给出。采暖面积:33.8万m2;单位面积煤耗量:39.54kg/m2?年。 5. 气象条件:沧州地区的室外供热计算温度是-9℃,供热天数122天,采暖起的平均温度-0.9℃。 6. 锅炉运行平均效率按70%计算。 7. 散热器以四柱为主,散热器相对面积取1.5。 8. 系统要求采用自动补水定压。 设计内容 1.热负荷的校核计算 《节能技术》设计属集中供热系统的校核与改造。鉴于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原始资料有限,拟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行热负荷的概算。 面积热指标法估算热负荷的公式如下: Qnˊ= qf × F / 1000 kW 其中:Qnˊ——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qf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它表示每1㎡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因此,为求得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Qnˊ,需分别先求出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qf 和建筑物的建筑面积F。 1.1 热指标的选择 由《节能技术》附表查得:住宅的热指标为46~70W/㎡。

各种流量计计算公式

V锥流量计计算公式为: 其中: K为仪表系数; Y为测量介质压缩系数;对于瓦斯气Y=0.998; ΔP为差压,单位pa; ρ为介质工况密度,单位kg/m3。取0.96335 涡街流量计计算公式:

一、孔板流量计 1.1 工作原理 流体流经管道内的孔板,流速将在孔板处形成局部收缩因而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孔板上、下游两侧产生静压力差。流体流量愈大,产生的压差愈大,通过压差来衡量流量的大小。它是以流动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在已知有关参数的条件下,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以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而求得流量。其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ε——被测介质可膨胀性系数,对于液体ε=1;对气体等可压缩流体ε<1(0.99192)Q工——流体的体积流量(单位:m3/min) d ——孔径(单位:m ) △P——差压(单位:Pa) ρ1——工作状况下,节流件(前)上游处流体的密度,[㎏/m3]; C ——流出系数 β——直径比 1.2 安装 孔板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对直管段的要求一般是前10D后5D,因此在安装孔板流量计时一定要满足这个直管段距离要求,否则测量的流量误差大。

1.3 测量误差分析 1.3.1 基本误差 孔板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煤气的侵蚀而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流量系数增大而产生测量误差;而且流量计工作时间越长,流体对节流件的冲刷越严重,也会引起流量系数增大而产生测量误差。 1.3.2 附件误差 孔板节流装置安装于现场严酷的工作场所,在长期运行后,无论管道或节流装置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堵塞、结垢、磨损、腐蚀等等。检测件是依靠结构形状及尺寸保持信号的准确度,因此任何几何形状及尺寸的变化都会带来附加误差。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水表的流速与水表两端的压力差有关,不能仅仅凭供水压力决定。相关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与压差、水 温( 水的粘稠度) ,管道内壁摩擦系数等因素相关,具体计算公式请参阅流体力学相关知识。 尽管GB/T778.1-2007 已经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执行,但目前市面销售的表还是按照GB/T778.1-1996 的标准执行,对流量的相关规定如下: 4分(15mm)表有N0.6,N1,N1.5 三种流量,常见的是N1.5 常用流量为1.5 方/小时,最大流量为3方/小时 6分(20mm)表水表代号为N2.5常用流量为2.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5方/小时 1寸(25mm)表N3.5常用流量3.5,最大流量7 1.5寸(40mm) N10常用流量10最大流量20 2寸(50mm) N15 常用15最大30 对于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头不能忽略不计) 流量Q=[( n /4)d A2 V(1+ 入L/d+ Z )] V(2gH)

式中:Q 流量,(m A3/s); n ------------------------ 圆周率;d 管内径(m), L 管道长度(m); g 重力加 速度(m/sA2); H 管道两端水头差(m),;入 ------------ 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无单位);Z ---------------- 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有多个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都不变,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局部阻力系数Z ',流量变为:Q =[(n /4)dA2 V(1+入L/d+ Z +Z ' )]V(2gH)。流量比原来小了。流量减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Z '与原来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对大小。当管很长(L很大),管径很小,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时,流量变化 就小。相反当管很短(L很小),管径很大,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时,流量变化就大。定量变化必须通过定量计算确定。

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的研制

文章编号: 1005—0329(2004)08—0054—03 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的研制 张保青,马善伟,张 川,陈江平,陈芝久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030) 摘 要: 从节流机构流量特性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节流机构流量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基于“液环法”的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与传统试验方法相比,该试验台具有测试范围广、系统稳定性好、投资费用少、节能等优点。 关键词: 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 中图分类号: T B65 文献标识码: A Development of T est B ench on Flow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rottle Mechanism ZH ANG Bao2qing,M A Shan2wei,ZH ANG Chuan,CHE N Jiang2ping,CHE N Zhi2jiu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 The method and status on flow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rottle mechanism are presented,m oreover,the problems on reseaching the throttle mechanism at present are analyzed,and a new test bench based on liquid ring method(LRM)is introduced.C 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LRM has great advantage on wide test range,better stability,less investments and energy2saving. K ey w ords: the throttle mechanism;flow characteristic;test platform 1 前言 节流机构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控制着蒸发器制冷剂的流量和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节流机构与系统其它主要部件的良好匹配是改善系统运行并适应系统负荷变化的基础: (1)在压缩式制冷系统“四大件”的研究中,最薄弱的是节流元件,尚有不少盲区。影响节流机构流量系统的因素:工质的特性、工质的流动情况、几何参数等,众家说法不一。莉井浩对系统进行了研究[1],并得出线性阀的流量系数不仅与工质的物性有关,还与阀的几何参数有关,而Davies 和Daniels则认为流量系数仅仅与工质的流动情况有关[2]。 (2)各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应用于制冷系统,最终亦是通过执行机构即节流机构施加到对象中[3]。当选用电子膨胀阀作为系统的节流机构时,膨胀阀自身的流量特性则是改善系统控制特性,补偿蒸发器非线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试验研究是节流机构流量特性研究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氮气法和气环法等。由于氮气与制冷剂在通过节流机构时存在相变与否的本质差别,理论研究与试验验证均表明此法存在着较大偏差(约大20%),气环法则由于更换制冷剂较麻烦,一般仅仅适用于一种制冷剂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实验研究方法。 (4)由于电子膨胀阀具有可以按预置的调节规则动作、调节范围宽、调节反应快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各种制冷系统,因此开发、研制具有良好流量特性且能与各种制冷系统匹配的电子膨胀阀显得非常重要。 鉴于这些问题我们研制了基于“液环法”的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它具有测试范围广、操作简单、工况容易稳定、更换制冷剂方便、节能等优 收稿日期: 2003—09—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