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页眉内容《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活动的构成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
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
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音乐艺术:欣赏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引言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欣赏古典音乐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掌握一些基本要素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这种经典之美。
本文将介绍欣赏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曲调、节奏、器乐与声乐等方面。
1. 曲调曲调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它是指构成音乐的旋律线条,决定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发展。
在古典音乐中,常见的曲调类型包括主题与变奏、奏鸣曲式、三段论形式等。
了解这些曲调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味作曲家所要传达的意境。
2. 节奏节奏是指音符排列在时间上产生的强弱与持续时间关系。
在古典音乐中,节奏可以通过速度快慢以及每个小节内的强弱变化来表达作曲家的意图。
掌握节奏的规律以及与曲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验古典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动态。
3. 器乐与声乐古典音乐既包含器乐作品,也包括许多优美动人的声乐作品。
器乐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展现各种音色和技巧,而声乐则以歌唱形式表达情感与故事。
了解不同类型的器乐和声乐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欣赏和理解古典音乐。
4. 宏观结构除了个别元素外,整个古典音乐作品通常还具有宏大而复杂的结构。
例如交响曲、协奏曲等常见形式,都包含多个部分或运动,每个部分又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发展方式。
了解古典音乐作品宏观结构对于从整体上把握其内涵和魅力非常重要。
结论欣赏古典音乐是一项需要耳朵与心灵共同参与的艺术活动。
通过掌握曲调、节奏、器乐与声乐等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古典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和情感沉浸。
每一次与古典音乐亲密接触,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和欣赏这种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
以上就是我对于如何欣赏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的阐述。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并激发您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探索。
关于音乐的介绍
关于音乐的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能听见音乐这个词,那么到底什么是音乐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基本内容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英名称:music;法文名称: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乡村音乐、原生态音乐等。
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
东方以中国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
可以陶冶情操。
二、基本含义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
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
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
试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摘要所谓审美特征也就是对象符合人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
对于音乐艺术来说,也就是音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人感受性需要的知觉特征。
所以,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官刺激、知觉体味和情感想象都成为了音乐显著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音乐艺术审美特征感觉知觉想象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像其他艺术一样具有鲜明的特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审美特点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
音乐属听觉艺术,由于它的特殊性,它不像绘画、雕塑、舞蹈等可视艺术那样对客体对象有着形象鲜明的确定性,所以,也很少受到反映对象的具体约束。
它是在音响的不断起伏、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审美情感的。
我们感受音乐时一定要对音乐的表现要素和表现手段有所反映才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那么,对于音乐艺术来说,它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都将是我们在了解和理解音乐时会影响到我们思维的条件。
一听觉赋予的审美感觉我们将欣赏音乐称为“听”音乐,是因为音乐是一种通过声响来传递情感的艺术,它主要以乐音作为基本素材,配合多种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段从而形成旋律声响来揭示音乐内容。
“听”是我们接触音乐所必须的第一步骤,同时,我们也通过“听”在心中对所接触的音乐产生第一印象。
这里所说的“听”,是包括听觉里的全部过程的。
所以,要了解音乐的特性,我们首先要了解听觉所带给我们的所有表象和内涵的东西,这样才能由最浅的审美层次进入到高级审美体验中去。
1 听觉的重要性艺术与科学等其他人类实践活动的区别在于,想要得到艺术享受和审美愉悦就必须由参与者亲身去体验。
我们需要直观地去感受艺术才能够获得审美快感,任何间接的经验都不能使我们对艺术产生真正的美感。
所以,我们要与艺术亲密地接触才能感受到艺术魅力之所在。
对于音乐艺术来说,“听”是我们与它最直接的接触。
音乐旋律就是音乐的语言符号,在听到音乐响起的一刹那,我们的大脑都会自然地做出反应。
当然,音乐声响在我们耳中听来并不是分解的符号,它通过不同的音高、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和声和节奏的组合形成一个整体,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一条流畅完整的旋律线条,从而给我们带来音乐的感受。
元散曲的艺术特征
元散曲是中国元代时期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它在宋词和南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演变,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以下是元散曲的主要艺术特征:
1.音乐性强:元散曲注重旋律和节奏的运用,充分发挥了音乐表现力,以歌唱、吟咏
等方式来展示曲调和情感。
2.语言简练:元散曲的歌词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富于表现力和韵律感,并且易
于被听众理解和接受。
3.情感真挚:元散曲以人们关心的个人情感为题材,如爱情、离别、相思等,表现出
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4.艺术自由:元散曲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摆脱了限制,具有较高的艺
术自由度。
例如在节奏和调式上进行了变化,使曲调更加灵活多变。
5.多样性:元散曲包括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如琴曲、舞曲、歌曲等。
这使得元散曲
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总之,元散曲在歌曲艺术形式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其艺术特征包括音乐性强、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艺术自由和多样性等,对中国古典音乐和文化遗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于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基本艺术特征作者:谭赟来源:《黄河之声》2019年第09期摘要:李斯特的艺术创作范围涉及钢琴音乐、交响乐、器乐曲等,范围广阔,但却很少被提及他的艺术歌曲创作。
他的音乐创作具有独特的音乐审美特征和开创性的音乐创作技巧,这使他成为众多优秀浪漫作曲家中的佼佼者。
本文从李斯特一生创作的经典艺术歌曲出发,分析并总结了他典型艺术歌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朗诵性的戏剧化旋律和最具诗意的钢琴伴奏等,对进一步认识、学习和理解其创作特色与艺术思想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斯特;艺术歌曲;艺术特征一、李斯特生平简介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钢琴家和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匈牙利人,被稱为“钢琴之王”。
李斯特出生于匈牙利,六岁开始学习钢琴。
受到如Paganini,Clementi和Beethoven等前辈的传统音乐的影响,他积极探索钢琴演奏,他成形的钢琴演奏绚丽而精湛,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将钢琴表演艺术发展为演唱会的华丽表演风格。
李斯特在作曲中结合音乐和文学,催生了“标题音乐”。
李斯特有大量的作品,主要是早期的钢琴作品,以及后期更为突出的管弦乐作品。
钢琴作品包括练习曲,奏鸣曲,协奏曲,钢琴套曲和各种类型的舞曲,以及在大型管弦乐作品中,13首交响诗是他们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李斯特的许多音乐作品中,大量的钢琴作品和他的第一首首创的标题性交响诗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的钢琴作品不仅展现了出色的钢琴演奏,而且展现了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海涅曾经说过,“李斯特的钢琴声音表达了最纯洁的爱情,在他的手指下,乐器消失在无形之中,只留下音乐。
”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目的效果,绚丽的音效和狂野的气势的钢琴演奏风格,让观众深深沉醉其中。
例如,他的12个超级技术练习曲突破了固有的模式,充分灵活地运用了换位技巧和音色变化,极大地渲染了钢琴的光彩;19世纪的《甸牙利狂想曲》,具有强烈的吉普赛风格,渗透着匈牙利的民族文化,是他钢琴音乐的代表。
印象乐派音乐艺术特征一、印象乐派的艺术特征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19世纪末,法国作曲家德彪西②创立了音乐的印象主义乐派,它在美学思想上与自然主义、快乐主义、直觉主义和经验主义等流派相通,在艺术观念上象征派诗人追求辞藻声韵的微妙效果。
其在题材上专注于光和影的游戏以及一切美丽、愉悦和能给人以享受的东西,追求大自然中景物瞬间的交替和变幻,特别强调色彩轻淡与浓重之间的对比,强调音乐的明暗层次与浓淡色彩,制造出一种朦胧的与变幻莫测的气氛,并用绝妙的和声、音色将其表现出来。
德彪西认为,音乐比绘画更能有效地把印象主义的理想付诸实践,绘画只能表现光的静止状态,而音乐却能表达光的流动变化。
莫奈需要一系列画幅才能绘出同一场景光的不同效果,而音乐却能在同一首乐曲中创造不间断的光的流动。
在创作手法上,他的旋律多以零碎的片断或短句加以发展;他喜用不协和和弦,平行四五度,平行和弦,音阶常用全音阶,五声音阶和中古调式。
和声上尽量减弱功能性,增强其色彩性。
通过频繁离调、转调的使用,大大扩充了调性的范围。
曲式结构则以三部曲式为主,体裁上也作了较多的创新,不是照搬传统的曲式体裁,而是把体裁的运用更加自由化,如交响素描《大海》第三乐章“风与海的对话”,结构就接近于回旋曲式。
配器手法精致细腻,色调闪烁,变幻莫测。
他善于捕捉光、影、水色的动态,借视觉式形象来表现听觉式幻想。
所有这些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营造印象主义特有的朦胧、飘忽、空幻和幽静的意境。
二、印象乐派的代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德彪西的钢琴音乐艺术总结了印象乐派的音乐特征。
从1880年第一首钢琴曲《波希米亚舞曲》问世到1915年用纯音乐写成的12首《钢琴练习曲》,35年中德彪西共写了包括以钢琴独奏形式发表的舞剧音乐《玩具盒子》在内的92首钢琴曲。
其钢琴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1.绘景音乐在诸种艺术形式中是最抽象的,由于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德彪西在作品中大量地用音响材料进行“绘景”。
094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侯清睿音乐作为人类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拥有思想传达、文化传承、情感宣泄及精神陶冶等艺术功能,能够以变幻莫测的旋律、宛转悠扬的节奏、立体交叉的音色、丰富多彩的结构撼动人的内心和思想,使人类在音乐艺术的影响下产生共鸣,进而实现精神陶冶、情感陶冶及思想陶冶的目标。
《乐记》和《晋书》曾对音乐艺术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阐释,如“广大象地”“清晴象天”“周旋象风雨”“始终象四时”,又如“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等。
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音乐艺术逐渐成为情感传达的重要载体。
张爱玲曾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过:“音乐响来,便知道她又有些烦恼了。
”陶行知也在相关文献和著作中指出,音乐艺术所展示出的艺术美,是启迪学生创造力、表达力、想象力、鉴赏力、感受力的关键,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控制和调节。
因此,音乐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多样的,其审美特征和特点也是以其所彰显的功能和价值为抓手。
通过明确音乐艺术所拥有的功能价值,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
一、音乐艺术的理论内涵音乐艺术主要指通过有组织的旋律、音符、节奏所产生的听觉意象,来传达人类的社会现实与情感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人类文明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能够表达人类情感、塑造意象的手段有舞蹈艺术、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等艺术形式。
如舞蹈是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传达情感的,绘画艺术是通过构图、色彩、线条来表达思想的,文学是通过篇章、词句来构建意象的。
而音乐艺术则是通过音符、节奏及旋律来将人类的情感与思想完整地呈现出来,使人类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
在音乐艺术的内涵上,我们需要从声音艺术、情感艺术、时间艺术等层面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是声音艺术。
音乐是传达声音、表达声音的艺术形式,其意象塑造过程是以声音为材料来进行的。
所以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一样,都是通过对特定单元的编织来实现艺术审美的。
但音乐艺术的结构单元是音符、旋律、节奏,是不同音节相互作用的单元。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艺术特征探讨
贝多芬是音乐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奏鸣曲使他成为了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将探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艺术特征。
一、音乐风格
1.早期作品:早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源于莫扎特和海顿,其中主题轮回的形式和即兴元素被广泛使用。
2.中期作品:中期作品的节奏变化明显,时而快速而缓慢,节拍对比强烈。
贝多芬开始使用更加宽广、史诗般的音乐结构,展现出明显的感情和热情。
同时,他开始运用变奏形式,多次循环主题,让主题在音乐中被发掘和展现。
3.后期作品:后期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越来越离经叛道,这得益于他对和声的解构和亢奋情感的表现。
大量的三部曲结构被用于贝多芬的钢琴作品,这是一种创新的形式,展现了贝多芬对音乐结构的深刻理解。
二、艺术特征
1.动情的风格: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充满了情感,他鲜明而有力地表达了各种情绪:伤感、激情、哀愁、欢乐等。
2.创新的节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节奏灵活而多变,在音乐中呈现出连贯的和谐结构,同时保持着旺盛的动力和感情。
3.宏大的音乐结构: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音乐结构上经常使用三部曲形式,使其音乐性和完整性更为完美。
4.用音乐展示情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注重情感的表达,他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音乐,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之,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钢琴音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音乐风格和艺术特征对整个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音乐界的经典作品。
简述乡村音乐的艺术特征一.乡村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乡村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美国南方的农村,是土生土长的美国音乐,具有浓郁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它以小提琴和吉他作为主要乐器,偶尔也使用洋琴、口琴和曼陀铃,并在吉他和曼陀铃所弹奏的节奏基础上进行演奏和演唱。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随着美国流行音乐影响的扩大,乡村音乐慢慢融入流行音乐的主要行列,如今已经是西方流行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美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结晶。
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乡村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分支。
二.乡村音乐的类型1.山地音乐:也称为山地歌谣。
它包括英国古老的民歌、北方伐木工人的劳动歌曲、西部天然牧场的的牛仔歌、海边水手们的劳动号子、以及后来融化进来的美国黑人音乐、爵士乐、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音乐。
山地音乐是乡村音乐的前身,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描写家乡、流浪为主。
山地音乐有乐观、豁达的精神。
2.西部摇摆:是牛仔与摇摆乐的结合。
是小提琴与吉他乐队在乡村跳舞场合演奏边区的传统舞蹈音乐,乐队富有创新精神,西部摇摆乐把乡村乐的感觉嫁接在复杂的爵士节奏上,随意借鉴爵士土乐队的即兴演奏形式。
采用不同于传统乡村乐而更接近大乐队的阵容。
3.蓝草音乐:在美国肯塔基州的山区出现的乡村音乐的分支,主要来自当地古老的民间风俗“玉米脱粒晚会”上的传统音乐形式,把田纳西州、肯塔基州等几个东南部州的民间宗教音乐、家庭歌曲及舞曲的音乐因素融合在一起,节奏硬而快、和声高而密集、强调乐队的作用。
常使用的乐器:小提琴、班卓琴、曼陀铃。
是一种精致的,纯正的,原汁原味的音乐,很容易辨识。
折中音乐有两三部和声,激烈的节奏,不受约束的情感。
4.纳什维尔之声:主要以钢琴、弦乐和背景和声为配器,与传统的小提琴和班卓琴的伴奏不同,这也是纳什维尔之声的为人所知的特色代表人物是汉克·威廉姆斯,他的风格既不像东南部的和声风格,也不接近西部流行的西部摇摆风格,创造了一种抑郁但却坚定的唱法。
音乐的介绍一、基本内容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英名称:music;法文名称: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乡村音乐、原生态音乐等。
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
东方以中国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
可以陶冶情操。
二、基本含义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
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
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
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例如不同的乐器。
音乐还能表现出乐手们和音乐创作者的用心。
根据《礼记》中《乐记》详细记载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这种介绍简单明了的涵盖了音乐的声音变化与人心情感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进一步翻查古籍进一步推敲,就能对平时听到的有关音乐词汇涵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声:在自然中容易被人耳捕捉得到的能量波动。
音:拥有稳定变化规则并且可控制的持续声波。
乐:经过组织挑选后的悦耳声波。
调:根据某个规则进行挑选过后的音集合。
律:对集合音进行更加规律的排列顺序。
段: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曲:按照一个整体对所有上述提到的声音乐调律段进行整体的组织。
这些词语相互组合,就构成了声音,音乐,乐音,音调,乐调等词。
(声乐,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简称。
)声音艺术音乐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意象的塑造,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
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作为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舒曼在音乐中融合了文学、哲学等艺术形式,创作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艺术歌曲。
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情感深挚
舒曼的艺术歌曲重视情感表达,尤其是爱情、孤独、失落等情感的描绘。
他用音乐语
言表现出深沉的情感,使歌曲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如《飞鸟的诉求》中朦胧的吟唱以
及《一路顺风》中宁静、柔和的旋律等,都抒发着强烈的情感。
2、音乐结构复杂
舒曼的艺术歌曲音乐结构较为复杂,常采用多种形式和技巧,使歌曲有较为独特的韵
律和节奏感。
例如,他常使用德国风格的对位法和复调作曲技巧,在《我爱的是她的模样》中使用了多段古典管弦乐和女声的对位性演唱,令整首歌曲更具层次感。
3、旋律婉转动听
舒曼的艺术歌曲旋律婉转动听,属于浪漫主义旋律风格。
他常运用旋律衍生、齐声加
入等技巧,使歌曲旋律变幻多端,如《兰花草》中悠扬的旋律,以及《我的爱人》中飘逸
的吟唱,极具感染力。
4、文学意境浓郁
舒曼的艺术歌曲充满了诗意和文学情怀,他常在作曲前先选取脍炙人口的诗歌,以此
激发创作灵感,并将诗歌中的优美形象融入到歌曲中,使歌曲更具富有文学的魅力,如
《玛丽玛格丽特》、《月亮的借口》等,都展现出浓郁的文学意境。
综上所述,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不仅体现在情感、音乐结构、旋律和文学意境上,更体现在他对音乐作品深刻的情感理解和技巧运用上。
这些特征结合在一起,使舒曼艺术
歌曲成为了具有高艺术价值的音乐形式。
论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摘要:本文从三个不同侧面分析了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
分别为:民歌的起源与发展、体裁丰富多彩、歌舞相伴;随意性与传播性强;时代性与功能性强。
关键词:民歌历史体裁即兴传播时代性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民歌是最早形成的音乐体裁之一。
它来源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音乐体系,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我国民歌艺术的基本特征概括总结如下:一、历史悠久、体裁丰富,歌舞性强我国民歌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它最早的表现形式是早期的劳动号子,曲调短小、节奏简单,多以呐喊、吆喝等演唱形式为主。
原始社会的后期,又出现了《九韶》等节奏较复杂的乐舞。
到了我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随着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民歌也逐步分化,形成了民间民歌和宫廷雅乐民歌两种体系。
特别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朝,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使我国的民歌有了较大的发展。
从这时起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我国的民歌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歌”“清戏”的不同历史时期,其间不但在唐代设立了专业的声乐教育机构——梨园,还涌现出了如《竹枝歌》、《吴歌》、《木兰辞》、《茉莉花》等大量的优秀民歌作品。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民歌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更加重视民族音乐与民歌的发展,继沈阳音乐学院于1956年成立民族声乐教研室后,上海、中央等音乐学院也相继成立民族声乐系。
培养出了大批深受人们喜爱的音乐家,同时也创作出《十五的月亮》、《乌苏里船歌》、《小白杨》等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使民族声乐在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理论及声乐演唱技巧上,形成科学、完善的音乐体系。
我国的民歌体裁极其丰富,按演唱形式可分为:劳动号子、小曲、山歌、儿歌等。
按地域不同可分为:东北民歌、陕北民歌、云南民歌、新疆民歌等。
按民族不同又可分为:汉族民歌、朝鲜族民歌、蒙古民歌、哈萨克族民歌等少数民族民歌。
流行音乐演唱的艺术特征及教学理念更新作者:杨雪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2期摘要:在社会文化领域当中,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流行音乐的教学同时也是教学领域的全新内容,但由于教学起步晚,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
本文将在对流行音乐演唱艺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理念更新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学;流行音乐;音乐演唱1流行音乐演唱的艺术特征流行音乐演唱与美声、民族唱法具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风格,追求的是自然随意,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色,艺术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演唱方式大众化。
流行音乐的内容通常取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演唱采用的是最真实和自然的音色,即便是没有经过声乐训练的人,也能够以质朴的演唱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相比流行音乐,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并不是一般人都能掌握,除非经过专业的训练。
因此,流行音乐的普及程度更高,这种大众化的艺术性传播特征,是其他音乐演唱所不具备的。
(2)演唱风格个性时尚化。
如果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方式前篇一律,没有个性化的特点,是很难在歌坛脱颖而出的,因此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注重个性化和时尚化,有些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利用假音、气声、哑音、高音等声音技巧,去突出演唱的个性化风格;有些歌手习惯用感觉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注入个人的情感,赋予歌曲的情感特征;有些歌手用语言、舞蹈、服饰等外在修饰,去突出演唱的时尚化,尤其是青年歌手,通常是当前时尚潮流的代表,时尚化的韵味十足。
(3)演唱风格多元化。
流行音乐有很多演唱的风格,包括摇滚、爵士、说唱等,利用管弦、电声等形式编曲配乐,音乐元素可谓丰富多彩。
譬如崔健《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包含了摇滚唱腔、古筝音律前奏、电声乐器弹奏等风格,融合了众多的音乐元素,这些音乐元素综合体现了演唱风格的多元化艺术特征。
2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对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演唱教学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如此,
它在遵循艺术发展的普遍法则的同时也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构成音乐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
材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所运用的声音,是从自然界的各种声
音现象中,经过特定的方法挑选和概括出来的有组织的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
依它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
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
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材料的特性决定了一个事实:音乐是靠听觉
来感受的,也就是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但它不同于同
样是以声音材料为基础的语言。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音乐不仅用听觉,
有时它还通过全身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
过听觉来感受的。但听觉仍是基础,是关键”。
三、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它是“通过整体
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呈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呈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
提供出该作品的整体形象”。音乐的这种特征与电影和戏剧艺术是相同的,它们
都是为了使整个艺术作品得到完整的实现,而必须把一定的时间作为前提。在此
过程中,只是我们的欣赏视角改变而已,美术作品在时间中的状态是始终保持不
变的。而音乐艺术却相反,它是随时间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更好的呈
现给欣赏者。
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整体所展示
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这是一种由欣赏者脑中派生出来的想象空间,它
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当时所处在的实际空间不同。因为音乐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
和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他艺术那样直接给欣赏者展示空间性。这种听觉造
成的空间和由视觉造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造成的空间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五、音乐是一门表情的艺术无论是歌曲,还是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
它们可能是一种情绪、意境的反映;可能是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可能是一种
情感的起伏和发展;还可能是某种乐思的概括。音乐以声音为媒介,从而体现出
其巨大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对人们的情绪
起激发作用,因此,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