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复习——常见固定句式(答案)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因此不积累半步,就没有用来达到千里之外的办法;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没有用来形成江海的办法。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死也是我厌恶的事情,(但是我)还有比死更严重的厌恶的事情,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

——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人、物、事”、“……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

——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这些人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要责备你了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其是之谓也。

——说的就是这个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

孰与君少长

——和你相比,谁大谁小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23'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1: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例2: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4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1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25 庶几:大概,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例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大王(果真)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例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

——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

反馈训练:翻译下列句子

1.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巫婆三老还不回来,怎么办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盗

3.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你们这一代恐怕很贫苦吧

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庄暴见孟子》)

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一样呢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像这样找剑,不也糊涂吗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7、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呢

8、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

10、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 能有什么功效呢

11、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每日饮食恐怕没减少吧

1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恐怕该责备你吧

13、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你与他的年龄相比谁大谁小

1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有句俗语说道,“听说过成百上千的道理,便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人,说的就是我呀。

1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浪费

1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用尽了我的力量而不能够到达的,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难道有谁能嘲笑我呢

16、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17、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你母亲年老,又缺少兄

弟,由我来代替盗贼,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

,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御史杖人至死者,

诣府报告,”儒怒。继宗入见曰:.有

司事,非宪体也。.

儒惭而.去。中官过者,.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

与我印券。“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数与中官张庆忤.。.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你说的莫非是那个不贪一个钱的杨继宗吗)敏惶恐,遗

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注]①宪体:御史的本分职事②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③中官:宦官④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师儒竞劝.劝:劝告 B.若比.户稽核比:靠近,挨着

C.而心甚衔.之衔:怀恨 D.继宗遗以菱芡、历书遗:赠给

劝:鼓励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遇学官以宾礼遇:遇到。 B.濒行,突入府署濒:临近。C.数与中官张庆忤忤:触犯。 D.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籍:登记。

对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①上已知其人矣②吾其还也

B.①儒惭而去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①御史杖人至死者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D.①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表修饰。A.这个人;助词,表婉商语气。C.助词,构成者字词组;助词,用在时间副词后。D.应该,就是;就。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C )

A.①金具在,与我印券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①中官过者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①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②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

D.①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②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A项①给,②结交。B项①定语后置标志,②的人 C项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D①介词,相当于“拿”,②连词,同“而”。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继宗“性刚廉”的一组是 ( C )

①而时时集父老问其苦,为祛除之

②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③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④善遇之,帝已知其人矣

⑤闻母丧,立出,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⑥继宗欲宽之而无由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①表现关心民间疾苦。②表现重视教育。③⑤从正面表现刚廉。④从侧面表现刚廉。⑥表现居心慈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杨继宗对囚犯讲人道,按时提供饮食,还叫他们洗浴,体现了一种悯民爱民思想,与古代许多官吏的残酷苛刻、草菅人命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他又善断疑狱,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

B.杨继宗大兴社学,并注意落实到实处,尽管他的“罚其父兄”的做法不很合理,但这一罚却功在百姓,利在百姓。

C.杨继宗本来生性“刚廉孤峭”,一般人难以接近,但他对学官却礼貌有加,待之以宾客之礼。他作为地方长官能尊师重教也是当地“社学大兴”的原因之一。

D.杨继宗廉洁清正不爱钱财,这正是他敢于公开批评御史孔儒明胡作非为,敢于抵制宦官敲诈勒索的力量来源,汪直说“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意思是说明朝上下官吏除了杨继宗之外全都腐败透顶,这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时政的批评。

这句话是汪直的高度赞美之辞,是夸张,不是对朝政的批评。

【译文】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邢部主事。当时狱囚病死较多,杨继宗按时为他们提供饮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继续生存。杨继宗又善于辩明疑案。河间府捕获了强盗,派遣乡里村民张文、郭礼押送京师,途中强盗逃走了。张文对郭礼说道:“我们两个人都应当处死。你母亲年老,又缺少兄弟,由我来代替强盗,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郭礼哭泣而谢,听从了张文的安排。张文带着桎梏前往刑部。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了。

成化初年,由于王翱的推荐,被提拔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带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冷落朴素。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直严肃,无人敢冒犯他。然而,他时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并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去读书的,罚他们的父兄。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于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老人多被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的规矩。您只管剔除奸弊,劝惩官吏,那些挨家挨户稽查考核的事,本该地方官府去做,不是御史的本份职事。”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中深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察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孔儒惭愧而去。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给他们菱角、芡实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官文去取府库的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凭证。”太监们吓得咋舌头不敢接受。杨继宗进京入觐,太监汪直想见他,他却不肯。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九年任满,破格升迁杨继宗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冒犯太监张庆,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任职,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莫非那个不贪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来到驿亭下,将官署中的器物全部登记清理交付给官府,只带着一个仆从、几卷书而还。

句式杂糅及语义重复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1)表时间。 长达……之久例: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修改意见:或说“长达六年”,或说“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 超过……以上例: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修改意见:或说“超过50元者”,或说“ 消费金额50元以上者” (3)表对象 对于……上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4)表决定 以……即可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或说“以张科长的方案为宜”,或说“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5)表事由 借口……为名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6)表构成 由(包括、分)……组成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7)表意愿 本着……为原则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8)表被动 被(受)……所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 (9)表原因 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10)表数量 高达……之巨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530亿元”,或说“达530亿元之巨” (11)表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修改意见:或说“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说“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12)表范围 大多以……为主例:这次参加“神舟六号”研制的科研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过渡。 修改意见:或说“科研人员大多是青年人”,或说“科研人员以青年人为主”。 (13)表依靠 靠的是……取得的例:刘翔的成功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修改意见:或说“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或说“是个人拼搏奋斗取得的”。 另外,常见的杂糅格式还有:防止……不再……(“防止……”和“……不再”),非……才行(“非……不可”和“只有……才行”),需要……不可(“需要……”和“非……不可”),从……为出发点(“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大约……左右(“大约……”和“……左右”),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和“是……的结果”),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和“……的原因”),供……之便(“供……之用”和“以便……”),等等。 【补充】 错误格式正确格式正确格式 1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 对……没有引起重视(什么人)对……没有重视(什么事)没有引起重视 3 是为了……为目的以……为目的……是为了 4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 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0."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答案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 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二.表示反问 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 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 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 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①燕雀安知鸿

英语固定句型

一、接不定式(而不接动名词)作宾语的24个常用动词 affordtodosth.负担得起做某事agreetodosth.同意做某事arrangetodosth.安排做某事asktodosth.要求做某事begtodosth.请求做某事caretodosth.想要做某事choosetodosth.选择做某事decidetodosth.决定做某事demandtodosth.要求做某事determinetodosth.决心做某事expecttodosth.期待做某事feartodosth.害怕做某事helptodosth.帮助做某事hopetodosth.希望做某事learntodosth.学习做某事managetodosth.设法做某事offertodosth.主动提出做某事plantodosth.计划做某事preparetodosth.准备做某事pretendtodosth.假装做某事promisetodosth.答应做某事refusetodosth.拒绝做某事wanttodosth.想要做某事wishtodosth.希望做某事 注:有些不及物动词后习惯上也接不定式,不接动名词: aimtodosth.旨在做某事failtodosth.未能做某事longtodosth.渴望做某事happentodosth.碰巧做某事hesitatetodosth.犹豫做某事struggletodosth.努力做某事 二、接不定式作宾补的36个常用动词 .建议某人做某事 .允许某人做某事 .请(叫)某人做某事.忍受某人做某事 .请求某人做某事 .导致某人做某事 .命令某人做某事 .驱使某人做某事 .选举某人做某事 .鼓励某人做某事 .期望某人做某事 .禁止某人做某事 .强迫某人做某事 .使(要)某人做某事.讨厌某人做某事 .帮助某人做某事 .打算要某人做某事.邀请某人做某事.留下某人做某事.喜欢某人做某事.打算要某人做某事.需要某人做某事.迫使某人做某事.命令某人做某事.允许某人做某事.说服某人做某事.宁愿某人做某事.要求某人做某事.提醒某人做某事.教某人做某事 .告诉某人做某事.训练某人做某事.麻烦某人做某事.想要某人做某事.警告某人做某事.希望某人做某事 “原谅某人做某事”,excuse[forgive].。“希望某人做某事”,.。 “建议某人做某事”,.。 “安排某人做某事”,.。“要求某人做某事”,.。“感谢某人做某事”,.。“祝贺某人做某事”,.。“阻止某人做某事”,.。 三、接动名词(不接不定式)作宾语的34个常用动词admitdoingsth.承认做某事advisedoingsth.建议做某事allowdoingsth.允许做某事appreciatedoingsth.感激做某事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A 1.安…乎(哉、也…)? 怎么…呢?例: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哪能让玉一般清白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渔父》)\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赤壁赋》) 2.诚…则… 如果…那么(就)…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如果真的能做到见了合乎(自己)欲念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以警戒自己。】(《谏》) 3.得以 能够。例: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大)坟墓(被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五》) 4.独…邪(欤、与、耶、哉、乎…)? 表疑问,常表反问。难道…吗?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况且公子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现在(您的)恩德足够惠及鸟兽,而功德却偏偏不能施及百姓,(这)又是为什么呢?】(《齐桓晋文之事》) 5.得无…乎(耶、也……)? 表推测,恐怕(大概)…吧?该不是…吧?例: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大概不会减少吧?】(《触龙说赵太后》)\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名反复思考,这恐怕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促》) E 6.俄而 不久,一会儿。例: 俄而梦醒烛灭,人静更阑。【不一会从睡梦中醒来,吹灭蜡烛,夜深人静。】(《山庄玩月记》)\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不一会靠近窗户来偷看,目光明亮闪烁。】(《聂小倩》) 7.而况 何况,况且。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臣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谏》) 8.而已 罢了。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如此罢了。】(《劝》) 9.不(否)…则… 如果不…就…例:不效则治臣之罪。【如果不成功就对下臣论罪惩治。】(《出师表》)

文言翻译训练(附答案)及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1)

1、翻译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5分) 星隧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2、将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墨子怒耕柱子①,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2)“吾将之太行②,驾骥与牛,子交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注] ①[耕柱子]墨子的学生。②[太行]太行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论衡·儒增》) 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存道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5分)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①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

英语写作常用句型及固定搭配

补充:英语写作常用句型: 句子写的好坏,是文章写作成败的关键。以下一些惯用句型,实用性较强。 一。开头句型: 1.As far as…is concerned,…就……而论 When it comes to sth/doing sth. 当谈论到…… 1)As far as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the future is concerned, I believe that information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people’s decision-making. 2)As far as what was mentioned above is concerned, how can we ignore the advantages travelling brings forth? 就前面所提及的而言,我们怎么可以忽视旅游带来的裨益呢? 2.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不用说 1)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2)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3. 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可以肯定的说 1)It can …… that cultivating a hobby can add fun to our life. 2)It can ….… that because of the knowledge, we can now enjoy a comfortable life which is brought about by advanced technology. 可以肯定地说,正由于知识我们才能享受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舒适生活。 4. As the proverb says, …有句谚语说 As the saying gose, …俗话说 As the saying puts it, …俗话说 1) As the proverb says,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为上策。 2) As………goes, “Diligence makes up for deficiencies.”俗话说:“勤能补拙”。 3)An English proverb says, “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 英国有句谚语说的好:“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回。” 5. 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 …必须注意的是…… 1)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 the air we breathe is already seriously polluted by the exhaust factories and vehicles give off. 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呼吸的空气已经被工厂和交通工具所释放的废气严重污染了。 2) 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 market all over the country are swamped with fake and poor quality products and this has greatly harmed the state’s interests and people’s health. 必须注意的是:假冒伪劣的产品充斥全国市场,这种情况大大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人 民的健康。 6. 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人们普遍认为 1) 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n’t try to reach after what is beyond their grasp when they choose to find a good job after graduation.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 在大学毕业后想找一个好工作时,不应该追求超出他们能力以外的目标。 2)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lazy hands makes a man poor, while diligent hands bring

文言文文言句式专项训练及 答案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 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三、阅读下文,指出划线句子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4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5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说苑?政理》) 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 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不拘于时,学于余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8、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2.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不能容于远近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4.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人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常见的固定句式

常见的固定句式 一、表陈述或判断的句式 1.……所以…… 表示原因或凭借,译为“……的原因”或“……的方法(根据)“用来”。例: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表原因)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凭借) 2.……有所……,……无所…… 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例: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3.……有以……,……无以…… 是“有所以”“无所以”的省略,译为“有什么可用(拿)来”“没有什么用(拿)来”或译为“有办法用来”“没有办法用来”。例: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前面加语气副词“其”,翻译时可加上“大概……吧”,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强商量、推测语气。后面的“也”“矣”“乎”用法一样,语气轻重略有差异。例: (1)此之谓失其本心。(2)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二、表委婉的句式 1.得无……乎(邪、耶) 表示对情况的推测,译为“该不会……吧”“只怕是……吧”“莫非是……吧”。例: (1)然则北通巫峡,南及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2.“无乃……乎”与“毋乃……乎” 表示委婉地商榷,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译为“恐怕……吧”“只怕……吧”。例: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三、表反问或疑问的句式 1.“不亦……乎” 用于委婉的反问句,译为“不是……吗”(语气较轻)、“岂(难道)不是……吗”(语气稍重)。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含练习与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

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 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高三英语作文常用固定句型_英语作文必背万能句子

高三英语作文常用固定句型_英语作文必背万能句子 高考英语写作是很多高三学生的弱项,同学们想要提高英语作文得分,就必须多积累英语作文素材,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高三英语作文常用固定句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英语作文常用固定句型 1. As matter of fact,实际上 As matter of fact,I dont agree with you. 实际上,我不大同意你的看法。 2.As far as Im concerned/就我而言, As far as Im concerned, | thin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f schoolchildren. 就我而言,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关注在校儿童的安全问题。 3.As far as I know,据我所知 As far as l know,he is not coming,but l may be wrong. 据我所知,他不打算来,但我或许会弄错。 4.An advantage of ~ is that +句子(的优点是) An advantage of using the solar energy is that it wont create(produce)any pollution. 使用太阳能的优点是它不会制造任何污染。 5.The reason why +句子~ is that +句子(的原因是) The reason why we have to grow trees is that they can

provide us with fresh air. The reason why we have to grow trees is that they can supply fresh air for us. 我们必须种树的原因是它们能供应我们新鲜的空气。 6.So +形容词+ be +主词+ that +句子(如此以致于) So precious is time that we cant afford to waste it. 时间是如此珍贵,我们经不起浪费它。 7.Adj + as + Subject(主词)+ be,S + V~(虽然) Rich as our country is, the qualities of our living are by no means satisfactory. {by no means = in no way = on no account一点也不} 虽然我们的国家富有,我们的生活品质绝对令人不满意。 8. As is known to us all, ... 众所周知, As is known to us all, Hong Kong is one of the financial centers of Asia. 众所周知,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之一。 9. As long as...只要 As long as we work together, we can 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们就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10.But for...若不是因为。/如果没有 But for your generous help, we couldnt have finished the

初中英语语法五种类基本句型及练习(答案不全)

五中基本句型 一、主语+不及物动词(Subject+Intransitive Verb) 例如:They are running. 剖析:在此句中,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不必加宾语就可表达一个完整的、明确无误的意思。有时为了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率、原因、结果、目的、场所、时间等,可以带状语修饰动词,但状语不算句子的主要成分。 e.g.The students are playing under the tree. 常见的不及物动词有:come, go, listen, wait, climb, move, jump, laugh, sit, stay等。 二、主语+及物动词+宾语(Subject+Transitive Verb+Object) 例如:We read English every morning. e.g.My sister likes bread. I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常见的及物动词有:like, finish, enjoy, want, play, make, help, take, read, tell, teach, do等。 三、主语+连系动词+表语(Subject+Link Verb+Predicative) 例如:They are English teachers. The days get longer. 剖析:此类句型的谓语动词是连系动词,它本身有一定的涵义,但不能独立作谓语,它必须和表语一起构成谓语。表语通常由名词、形容词或相当于名词或形容词的词或短语充当,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e.g.My book is on the desk. The trees turn green in spring.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集锦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贝y,相当于 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即使“”然,” 相当于“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即使这样”。 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h e):何不。曷(h e):怎么,何时,何不。叵 (P 0):不可,便;就。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 “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 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 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 “何如”“怎 比得上” 12.所以: 表原因,译做“……的原因”;表凭借或方法 译做“用来”靠它来” “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 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 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 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 “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 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 18.山东:崤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 .指示:指给 ..... 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24 .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高中英语中常用it固定句型结构

高中英语中常用it固定句型结构 1. It was/will be long(时间one week/two years ...)+before从句。译为“很久(一周/两年后……)才……”。 如:It will be long before he is back .很久以后他才回来。 2. It is/has been/was + some time + since从句. 译为“自从……以来已经有多长时间了”。如: It has been three days since he was ill.他生病已经有三天了。 注意: 如果since从句中的谓语动词为延续性动词时, 应译为“自从不……以来已经有多长时间了”。如: It is / has been seven years since I taught in this school. 我离开这所学校已经有七年了。 时态的把握:如果主句运用的是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那么since引导的从句用一般过去时;如果主句运用的是一般过去时,那么since引导的从句常用过去完成时。 3. It + be + the +序数词+ time + that从句. 译为“是某人第几次做某事了”。如: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come here这是我第一次来这儿。 注意:如果主句是一般现在时或一般将来时,从句用现在完成时;如果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用过去完成时。 4. It +be +具体时间+ when ...译为“当某事发生时,时间是在……”。如: It was 10:00 when they arrived at the factory. 他们到达工厂时是十点。 5.It is (high) time that sb.did sth.该句型表示“某人现在该做某事了”,从句常用过去时(虚拟语气)。如:It is high time that you got up. 6.It is +adj.(+for sb./sth.) +to do sth.常用的形容词有:easy,hard,difficult,possible, important,impossible,necessary,good,bad,exciting, interesting,surprising 等。如: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your job.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陈述句、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感叹句、拟人句、比喻句。 1、陈述句: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 例如:(1)今天下雨了。 (2)我还没有吃饭。 (3)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2、反问句: 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否定含义,否定反问句表肯定含义。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如:(1)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 ———你今天要上学。 (2)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3)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做事不对的吗?——这样做事是不对的! 3、设问句: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例:(1)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2)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 (3)“究竟谁是最晚到的呢?答案是小强” 4、疑问句: 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啦 例:(1)他是个老师。(陈述句)——他是个老师吗?(疑问句)(2)今天下雨了。——今天下雨了吗? (3)我还没有吃饭。——我还没有吃饭吗? (4)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吗? 5、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如:你是一个好孩子。 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6、否定句: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如: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双重否定句: 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如:(1)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2)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8、把子句: 含有把子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小学语文常见关联词及句式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常见关联词及句式练习(附答案) 一、小学语文关联词练习题(常见的几种关系)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 宁可……也要……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1、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⑴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⑵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⑶董存瑞牺牲自己。董存瑞要炸毁暗堡。 ⑷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⑸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2、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 是因为……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不管……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不仅……还…… ⑴我们()把轮船停在港口,()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⑵()从小学好本领,()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⑶小王的学习()有进步,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⑷妈妈()积极工作,()参加进修学习。 ⑸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高考英语新固定句型知识点知识点复习(4)

高考英语新固定句型知识点知识点复习(4) 一、选择题 1.I can’t thank you ____ much for the kindness, because without your help I couldn’t have succeeded in the exam. A.so B.too C.such D.that 2.Helen was about to walk out of the door________ the telephone rang. A.when B.then C.while D.that 3.It is only when people live on à very limited diet_________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special effort to supply the missing vitamins. A.so B.that C.since D.until 4.He never wrote ________ his first one again. A.as good book as B.such good a book as C.so good a book as D.such good book as 5.It __________ whether or not this idea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A.remains to see B.remains to be seen C.is remained to see D.is remained to be seeing 6.It was ________ nice weather that we were able to have lunch in the garden. A.so B.too C.such D.very 7.You’d better try ______ second time if it is ______ first time that you ____. A.the; the; fail B.a; the; have failed C.a; the; should fail D.the; a; fail 8.Is _______any doubt _____ Jennifer will come to see me this weekend as usual. A.it; that B.it; whether C.there; that D.there; whether 9.Please choose the WRONG sentences. A.It is so fine a day that Mijie wants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Caixukun B.It is such a fine day that Caojiayi wants to have a date with Lixian C.It is such fine weather that Zhangyan wants to team up with Wangyibo. D.It is so a fine weather that Zhangyueyao wants to kiss Wangjunkai. 10.It won’t be long __________ our winter vacation begins, but my vacation plans are still up in the air. A.when B.until C.that D.before 11.It will be many years ______ the doctors and medical scientists can find _____ for cancer. A.since; cures B.when; treatments C.before; cures D.until; treaments 12.I ______ thank you too much for all your help to my son while we were away from home. A.won’t B.shouldn’t C.can’t D.needn’t 13.If you missed the Shopping Carnival “Double 11”, it wouldn’t be long ______ you get another one, “Double 12”. A.though B.when C.before D.as 14.He could do nothing but __________ for the bus 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