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在蔬菜上的应用2011
- 格式:ppt
- 大小:8.44 MB
- 文档页数:105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在农林生产中的应用摘要对实践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农林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简析,对指导和促进当前农林业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农林生产;应用目前,农林业生产中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1-4]。
仅就一些农林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主要用途介绍如下。
1 类生长素药剂1.1 2,4-D2,4-D化学名称为2,4-二氯苯氧乙酸。
纯2,4-D为无色、无味的晶体,工业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为了使用方便,生产上常将之加工成易溶于水的铵盐或钠盐。
2,4-D在低浓度下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诱导单性结实。
例如,用15~25 mg/kg的2,4-D水溶液处理番茄花朵,可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籽果实,并可促进果实生长。
高浓度的2,4-D可用于疏花疏果、防除杂草等。
1.2 萘乙酸萘乙酸简称NAA。
纯品为无色针状或粉状晶体,无味,工业品为黄色,易溶于热水和酒精,其钾盐和钠盐易溶于水。
萘乙酸有促进扦插生根、防止脱落和单性结实的作用。
如用5~10 mg/kg NAA溶液浸泡当年生绿叶插条6~18 h,可显著提高生根率。
另外,萘乙酸还具有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嫁接愈合等作用。
2 生长延缓剂2.1 整形素整形素是一种抗生素,它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顶层生长,促进腋芽生长,矮化植株,抑制种子萌发,也常用于塑造矮形树木盆景。
2.2 马来酰肼马来酰肼(简称NH)商品名称叫作青鲜素。
它与生长素的作用相反,能够抑制芽的萌发和茎的伸长,使植物提早结束生长,促进成熟,延长休眠。
常用于防止马铃薯、洋葱、大蒜的过早发芽。
用500 mg/kg的青鲜素水溶液于收获前10 d喷施于马铃薯、洋葱、大蒜上,可使它们在几个月内不发芽。
青鲜素还可以用作化学去雄剂,抑制秋播油菜过早抽薹、抑制草莓徒长等。
2.3 矮壮素矮壮素简称为CCC,纯品为白色棱柱状结晶,有鱼腥味,易溶于水,易潮解,遇碱则分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植物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以及这些研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为内源性激素和外源性激素两类。
内源性激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激素,包括植物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激动素和赤甘酸等,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而外源性激素则是由人工合成,并通过外部施加的植物激素,如2,4-二氯苯氧乙酸(2,4-D)、硝基苯甲酸(NAA)和苄基腺苷等。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促进植物生长和抑制植物生长。
1、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是由植物内部合成的一种内源性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素被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的生产中,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种内源性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除了促进植物生长外,赤霉素还可以改良植物的鲜艳度、口感和营养成分等。
3、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种内源性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的分化和萌发,从而促进植物的发育。
在冬季保护作物时,脱落酸也可以促进作物进入休眠状态,以避免低温冻害。
4、激动素和赤甘酸激动素和赤甘酸是一类内源性激素,可以调节植物的光响应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一些果树、叶菜、蔬菜等作物中,激动素和赤甘酸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应用于作物的生长促进、减少根腐病和干旱等逆境的影响、提高作物的品质和增加收获量等多个方面。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通过改变植物内源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或者模拟植物内源激素的效应,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学、农业和园艺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环境和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分类和作用机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植物内源激素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两类。
植物内源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花素等,这些激素根据它们在植物体内所起的作用,又可分为生长促进素和生长抑制素两类。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生长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类、脱落酸类合成抑制剂和脱落酸转运抑制剂、环境激素和生长促进剂等。
它们通过模拟植物内源激素的效应或者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来达到调节植物生长的目的。
二、应用领域1、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延长作物的生长期和增加产量。
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环境激素等可以促进作物根部和地上部的生长;赤霉素可以促进作物茎、叶和花的发育;脱落酸可以促进果实膨大和颜色成熟等。
2、促进营养物质的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代谢,提高营养物质的合成。
如赤霉素可提高麦角硫因的合成,细胞分裂素可提高橘红素的合成等。
3、改善植物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植物对环境逆境的适应,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如脱落酸可促进植物对低温和干旱的适应;生长素可与植物抗逆蛋白相互作用,提高植物抗病性等。
4、美化城市景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园艺景观,改善城市绿化环境。
如GA3可使小苏打兰花植株高大端正,略带光泽,娇艳欲滴;BA和IAA 可以促进花卉的开花和色泽,使之更加美观。
三、研究进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当前,表观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已经成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领域的热点。
三十烷醇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三十烷醇,其他名称有正三十烷醇、增产宝、大丰力等,主要剂型有原粉,0.1%微乳剂,1.4%可溶性粉剂,0.1%和0.05%的乳剂、胶悬剂。
属低毒、为无公害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有多种生理功能,增产明显。
一、产品特性主要表现为增强植株体内酶的活性,促进作物花芽分化和须根的生长;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早熟,提高结实率;增加于物质的积累,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增加蛋白质含量和糖分含量;促进受伤组织的愈合:在生长中、后期使用可促进作物早熟,增加花蕾数,提高结实率。
增加千粒重,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具有无污染,用量微,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二、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①促早熟增产。
在黄瓜花期,或在西瓜幼果直径10厘米时,或在菜豆的盛花期和始荚期,用0.5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植株:在茄子、辣椒、瓠瓜、豇豆等的花期,用1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叶片;在菜用大豆(毛豆)盛花期,用0.1-0.5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植株;先在夏黄瓜幼苗4片真叶和5-6片真叶时,用15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药液,各喷幼苗1次,待到定植后,从初花期起,用0.3毫克/千克的三十烷醇药液,每隔10天喷洒植株1次,连喷3次,促坐果增产:在番茄苗期和花果期喷洒0.1-1毫克/升的三十烷醇药液1-2次,增产幅度为10%-30%,表现为结实率和果实重的提高,若用三十烷醇与0.5-1.5毫克/升的2,4-D混合点花,可比单用2,4-D处理的畸形果少,落果少,结果率高,产量增加。
②促进植株生长。
在甘蓝生长期,用0.1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植株:在大白菜、芹菜、大蒜等的生长期内,用0,5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植株;在韭菜苗高6N7厘米时,用0.5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植株;在青菜定植后,用0.5毫克/千克的药液,连喷3次:在苋菜3片真叶时,用1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植株;在蘑菇的菌丝体生长期、菌丝更新期、子实体形成初期三个时期喷施,用1毫克/千克的药液,喷洒菌体:在萝卜或胡萝h肉质根膨大期,每8-10天喷施1次0.5毫克/升的三十烷醇,每亩用量50升,连续喷施2~3次,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及肉质根肥大,使品质细嫩:在蒜苗生长期用0.5毫克/升的三十烷醇喷洒植株,能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简称植物激素,是一类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园艺业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和代谢,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和园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类和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源性激素和合成激素。
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生长促进剂和生长抑制剂两大类。
1.1 生长促进剂生长促进剂主要包括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以及其他一些辅助物质。
它们可以促使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增殖,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长促进剂的应用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等。
1.2 生长抑制剂生长抑制剂主要包括乙烯和其他一些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物质。
生长抑制剂可以延缓植物生长、抑制植物花芽的形成、抑制侧芽的生长,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
二、应用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业中广泛应用。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2.1 农作物生产在农作物生产中,通过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提高作物光合效率和养分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色泽和口感。
2.2 蔬菜种苗生产在蔬菜种苗生产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幼苗的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在移栽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幼苗移植死亡率。
2.3 果树栽培在果树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果实的膨大和色泽发育,延缓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
2.4 花卉园艺在花卉园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控花芽分化和开花时间,促进花朵的开放和寿命延长,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三、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遵循以下几个注意事项:3.1 适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应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阶段、环境条件和植物的生理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影响。
萘乙酸钠在蔬菜上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萘乙酸钠在蔬菜上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萘乙酸钠为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形成不定根,改变雌雄花比例,增加坐果率等。
萘乙酸钠主要经由植物叶片、嫩枝表皮等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液输导到起作用的部位。
商品剂型有70% 萘乙酸钠盐(易溶于热水)和10%液剂等。
萘乙酸钠在蔬萘乙酸钠为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形成不定根,改变雌雄花比例,增加坐果率等。
萘乙酸钠主要经由植物叶片、嫩枝表皮等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液输导到起作用的部位。
商品剂型有70%萘乙酸钠盐(易溶于热水)和10%液剂等。
萘乙酸钠在蔬菜上的用途主要有:一、萘乙酸钠在番茄上的应用1.播前浸种:育苗前用5-10毫克/千克萘乙酸钠药液浸种10-12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播种。
经催芽播种的种子出苗后幼苗整齐、健壮,抗寒性增强,还可防止番茄疫病的发生。
2.苗床使用:番茄出苗后,如果幼苗生长细弱、叶片发黄时,用5-7毫克/千克的萘乙酸钠药液全株喷洒1次,幼苗即可恢复正常生长。
幼苗进入中后期,当苗床内的温度为26-28时,用5-7毫克/千克萘乙酸钠药液喷洒1次,可防止番茄早疫病的发生。
3.定植前后使用:番茄定植前6-7天,用5毫克/千克的萘乙酸钠药液喷洒1次,不仅能促长、壮棵,而且还可促进植株早现蕾。
定植后每10-15天喷洒1次5毫克/千克的萘乙酸药液,共喷2次,可防止番茄早疫病、病毒病的发生。
4.盛果期使用:番茄幼果生长到鸡蛋大小时,用1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钠药液全株喷洒1次,连喷2次,可促进果实膨大,使果肉增厚,含糖量增加。
5.后期使用:无限生长型的番茄,在结果后期,用1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钠药液全株喷洒1次,可防止植株早衰,延长采收期,提高总产。
二、萘乙酸钠防菜豆花荚脱落、辣椒落花菜豆开花结荚期,用5-25毫克/千克的萘乙酸钠溶液喷花,可有效地减少落花落荚。
辣椒开花期喷花,浓度为50毫克/千克,7-10天喷1次,共喷4-5次,能明显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增加结果数和单果重。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植物生长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它的存在可影响和有效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从细胞生长、分裂,到生根、发芽、开花、结实、成熟和脱落等一系列植物生命全过程。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在了解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后,通过人工合成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在农业生产上使用,有效调节作物的生育过程,达到稳产增产、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目的。
按照登记批准标签上标明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产生危害。
如果使用上出现不规范,可能会使作物过快增长,或者使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对农产品的品质会有一定影响,并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例如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具有致癌作用。
我国法律禁止销售、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使用方法1.用量要适宜,不能随意加大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不能过量使用。
一般每亩用量只需几克或几毫升。
有的农户总怕用量少了没有效果,随意加大用量或使用浓度,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植物生长,反而会使其生长受到抑制,严重的甚至导致叶片畸形、干枯脱落、整株死亡。
2.不能随意混用。
很多菜农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为图省事,常将其随意与化肥、杀虫剂、杀菌剂等混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化肥、农药等物质能否混用,必须在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并经过试验后才能确定,否则不仅达不到促进生长或保花保果、补充肥料的作用,反而会因混合不当出现药害。
比如:乙烯利药液通常呈酸性,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胺鲜酯遇碱易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化肥混用。
分别叙述2_3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化学物质。
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控制病害和提高品质。
以下将分别叙述2-3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首先,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的生长素是植物体内最基本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在生产实践中,生长素被广泛应用于果树和蔬菜的生长调节。
生长素可以通过控制植物的营养平衡、增加营养吸收、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等作用,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例如,生长素可以用于促长秧苗,增加种子发芽率和根系发育,使苗期生长更为健壮;同时,也可以提高果实大小和颜色,增加果实产量。
生长素还可以延缓果实的衰老和腐烂,从而延长果实的货架期。
其次,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植物的质量和产量。
在生产实践中,赤霉素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生长调节。
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面积,提高根系发育和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赤霉素还可以调节植物的生理机制,如促进芽眼分化、开花和结实等。
在果树栽培中,赤霉素可以利用其分化花芽和提前开花的特点,帮助果树解决落花、不均果等问题,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再次,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来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品质。
在生产实践中,乙烯广泛应用于蔬菜和果树的生长调节。
乙烯可以通过控制植物的细胞伸长、叶片展开、花蕾开放和果实发育等过程,调节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
例如,在果树栽培中,乙烯可以用于去花蔓延控制,调控果实的大小和品质,提高果实的产量。
在蔬菜栽培中,乙烯可以用于控制植株的高度、叶片的展开和开花等,改善植株的生长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整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产量、控制病害和提高品质。
关于促进坐果、膨果的几个配方促进果实坐果、膨大、增加产量,历来是调节剂的主要应用之一。
自我国开始在植物调节剂的研究以来,这类应用一直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
从番茄、茄子的防止落花,苹果的防止采前落果,促进葡萄果粒膨大而后到应用抑制剂促进结实率,我们先后应用了吲哚乙酸、2,4 -D、萘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比久等抑制剂来促进坐果、膨果,而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但单独使用某一药剂时,往往提高坐果的同时,产生空洞果、裂果、果梗变硬等副作用,达不到提高品质的要求,就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但复配产品要经过科学的试验,其复配有效成份及含量均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产生副作用,下面就一些此类常用的复配制剂介绍一下。
(1)复硝酚钠+a-禁乙酸钠其制剂一般为水剂或可溶粉剂,由高纯度 a 一萘乙酸钠与复硝酚钠复配而成,市场上常见的为2.85%水剂(1.8: 1.05),这两种成份可以相互增效,拓宽药效,降低使用浓度,既具有复硝酚钠赋活剂的效果,又具有 a -萘乙酸钠生根、膨果的效果,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其制剂的速效性,保花保果性能优良,已成为一个较为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
(2)赤霉素(GA4+7) + 6-BA其制剂一般为乳油、可溶液剂或涂抹剂。
市场产品有 3.6%、3.8%乳油,3.6%液剂,2.7%膏剂。
它可经由植物的茎、叶、花吸收,再传到到分生组织活跃的部位,促进坐果,促进苹果五棱突起,并有增重效果。
此混剂已在元帅系的红星、新红星、短枝红星、红富士和青香蕉苹果上应用,一般是盛花期对花喷一次,隔15-20天再对幼果喷一次。
此外,还可在猕猴桃、葡萄、香蕉等果树上应用。
(3)氯化胆碱+萘乙酸(钠)其制剂一般为可溶粉剂或水剂。
市场产品有25%水剂,主要应用于马铃薯、甘薯、萝卜、洋葱、人参等块根块茎类作物。
此配方为促控剂类型,通过抑制C3植物的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有机质的运输,并将光合产物尽可能输送到块根块茎中去,增加块根块茎的产量。
新美洲星在小麦水稻和果蔬上的应用及推广效果新美洲星是一种由美国农业公司开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主要成分为草木醚乙酸盐。
它能够有效地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抗逆性。
在小麦、水稻和果蔬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显著,受到了很多农民和种植户的欢迎。
本文将从小麦、水稻和果蔬三个方面来介绍新美洲星的应用及推广效果。
一、在小麦上的应用及推广效果新美洲星在小麦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促使植株快速生长,增加产量。
小麦的叶片变得更加翠绿,穗子更加饱满,颗粒更加饱满,提高了小麦的品质。
新美洲星还可以增加小麦对逆境的抵抗力,使小麦更加抗旱、抗病虫害,从而减少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减产。
新美洲星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受到了众多小麦种植户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二、在水稻上的应用及推广效果对于水稻来说,新美洲星同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新美洲星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
新美洲星还可以加快水稻的坐果期和坐穗期,缩短生长周期,提高水稻的播种频率,从而增加收益。
新美洲星还能够提高水稻的品质,使水稻的籽粒更加饱满、色泽更加鲜艳,口感更加好。
由于新美洲星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水稻种植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新美洲星在小麦、水稻和果蔬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抗逆性。
新美洲星受到了众多农民和种植户的欢迎和推广。
相信随着新美洲星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必将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更加丰硕的收获,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粮食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