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59.20 KB
- 文档页数:2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护理配合一、麻醉方式:静吸全麻二、手术体位:仰卧位三、手术间布局、物品准备1、常规器械:敷料包、介入包、手术衣、治疗碗、阑尾包2、特殊器械:主动脉夹层包3、常规物品:手套若干、吸引器管、吸引器头、伤口敷贴、缝线(1#、4#、7#)、刀片(11#、23#)、16#导尿管、电刀线、6-0血管线、18G穿刺针、筋橡皮、可吸收线。
4、特殊物品:黄金标记导管、泥鳅导丝、加强导丝、高压注射器及附件、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五、仪器设备使用1、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2、DSA设备的安全使用3、高压注射器的安全使用六、消毒范围及铺巾消毒范围:上至脐部水平,下至大腿上、中1/3交界处,两侧至腋中线的区域。
铺巾七、简要手术步骤1、常规右侧腹股沟切口,逐层暴露股动脉2、切开股动脉,橡皮筋阻断股动脉近端和远端3、上行置入泥鳅导丝,通过导丝置入黄金标记造影导管,行主动脉弓造影,通过标记导管测量需要覆膜支架的长度4、选好位置后置入加强导丝释引入覆膜支架系统5、再次使用黄金标记导管行主动脉造影,检查支架释放的效果(假腔是否显影)6、使用血管缝线缝合股动脉,逐层缝合切口八、洗手护士配合要点1、1.洗手护士需要准备两个无菌台,一个放置介入器械另一个放置常规金属器械2、提前15-20分钟洗手整理器械,并检查器械的数目,完3、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因术中需要进行透视,洗手护士需要时刻关注无菌台上的器械及纱布,特别需要保管好缝针。
5、术中将电刀正确归位,防止电灼伤,及时提醒手术医生缝合好后将缝针夹好再递于洗手护士。
6、主动脉夹层手术过程复杂,难度大,要求洗手护士能充分预见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采取相对应的应急措施,并对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了然于心,提前准备好下一步手术所需要的器械和缝线,做到传递物品准确、轻稳。
九、巡回护士配合要点1、术前提前将手术间温湿度调到合适范围。
2、合理布局麻醉机、C型臂、高压注射器、电刀、吸引器以及无菌台。
马凡综合症DeBakey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摘要】本文报告了马凡综合症DeBakey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尽早发现、合理转运;病情监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解除恶心呕吐;避免打喷嚏,剧烈咳嗽等症状;进行出院健康指导等。
【关键词】马凡综合症主动脉夹层护理马凡综合症(Marfan syndrome, MFS)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累及心血管、骨骼、眼及腹腔脏器,累及心血管系统的MFS患者的主动脉壁菲薄,中层囊性坏死易形成夹层动脉瘤,而左心室射出的高压血流进入主动脉夹层假腔可致主动脉破裂。
DeBakey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夹层隔膜还可将动脉分支口阻塞引起重要脏器急性缺血。
极积有效的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
现将46例DeBakey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DeBakey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男44例,女2例,年龄28~48岁,平均38岁,入院后给予患者控制血压及心率、镇痛、手术及对症支持治疗。
其中42例行Bentall手术,4例术前死亡,经过极积的治疗和护理4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2 护理2.1尽早发现、合理转运多数患者因饱餐后排便,排便时间较长,然后出现突发剑突至脐周严重不适,放射至背部,伴恶心呕吐。
我们立即给予平车运送,避免路途颠簸,嘱患者翻身时动作缓慢。
2.2病情监测2.2.1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I 受体阻滞剂和ATI受体阻滞剂或ACEI类口服降压药,将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平均动脉压60-75 mmHg。
多数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注射Kg×3 (1-10ug/Kg/min)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6d后改用倍他洛克缓释片治疗,效果满意。
2.2.2密切观察由于器官供血不足所致的症状体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DeBakeyⅢb主动脉夹层隔膜有可能阻塞脊髓动脉、肾动脉、肠系统动脉等分支口,故应密切观察四肢活动情况、尿量、腹部症状等。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析在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过程中实施科学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重要性。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间接收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组研究,依托于护理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参照组15例和辩证护理组15例,分别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和辩证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
结果:参照组与辩证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辩证护理组评分较高。
结论:在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的过程中,应辅助以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在提升患者诊疗舒适度的同时,强化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护理质量评分前言:主动脉夹层是指患者的主动脉内膜发生破裂,与主动脉中膜形成腔壁。
主动脉夹层属于病理性改变,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症状,且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
近几年,腔内隔绝术在临床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力,但为了防控并发症的产生,仍需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
本研究主要阐述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现总结如下[1]: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间接收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组研究,依托于护理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参照组21例和辩证护理组21例,参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9.78±3.06岁,辩证护理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0.29±2.88岁。
1.2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器械准备、术前探视、术中配合和术后饮食以及生活护理工作。
辩证护理组:针对腔内隔绝术术前、术中和术后阶段的不同特点,实施辩证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1.2.1术前护理(1)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开始前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设备,认真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状况,确保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符合手术要求。
由于大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为老年人群,大多合并有高血压等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在术前为患者应用降压药物,促使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状态,并关注患者双上肢桡动脉搏动及双下肢足背动脉波动情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护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
临床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传统的外科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高。
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腔内隔绝术是近几年兴起的高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
我科2008年3月-2010年11月先后对11例患者实施此手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74岁,11例患者均有胸背部或腹部疼痛症状,及高血压病史。
本组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或MRI确诊主动脉有夹层形成。
1.2方法在全麻、导管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切口在超硬导丝指引下将覆膜支架送入主动脉夹层瘤入口处,准确定位后,快速退出鞘管,支架释放以封闭入口处。
1.3结果本组患者1例在术中出现内漏,经球囊支架内扩张,使之更好的贴附以加强封堵作用,经造影检查后内漏消失。
其余手术均顺利。
术后回ICU监护,除2例患者因未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而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外,其余均无因护理不当引起并发症。
术后8-20天痊愈出院。
CT复查支架无移位、无漏血及假腔内血栓形成。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镇静与镇痛疼痛是此病最特征性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撕裂样、烧灼样或搏动性胸腹疼痛。
如疼痛反复出现,应警惕夹层血肿扩展。
疼痛可使患者焦虑或恐惧,血压升高。
因此应早期进行镇痛、镇静,根据医嘱应用吗啡、盐酸哌替啶等强效止痛剂。
同时安慰患者稳定病人情绪。
2.1.2控制血压、心率高血压是此病最常见的诱因,而血压升高又是导致血肿扩展和胸痛加剧的主要原因。
因此有效降压是延缓病情发展的关键。
由于病人焦虑和恐惧常出现心率加快,如果心率加快可促使夹层血管延伸,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倍他乐克、阿替洛尔,以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缩力。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
结果护理后,非常满意16例,满意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3.33%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发生腔内隔绝术综合征3例(体温为37.60~38.18℃),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失败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标签: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是由于主动脉腔内的血液经过主动脉内膜裂口的位置进入主动脉的中层,致使中层分离,从而形成了血肿,且随主动脉壁进行延伸剥离造成的。
其病情进展迅速、发病急、且病情十分凶险,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机率极大。
腔内隔绝术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微创方法,不仅成功率较高,创伤较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由于主动脉夹层并发症十分危险,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为治疗提供十分重要的临床资料,有利于手术成功。
笔者为探究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现将在我院行腔内隔绝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接收的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62.51±1.06)岁;合并高血压12例、外伤5例、大主动脉炎2例、动脉粥样硬化3例、马凡综合征8例。
患者均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经心脏彩超与(CTA)检查明确确诊。
1.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①术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并向其介绍疾病、手术方法等相关知识,避免患者产生紧张与恐慌情绪;对于常出现疼痛并伴烦躁不安、精神高度紧张、大汗淋漓、血压反射性增高患者,护理人员在为其镇痛的同时,叮嘱其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及用力排便等,应多卧床休息;预防患者出现夹层撕裂情况,对本次实验中伴高血压的患者,其血压急剧升高,很容易发生夹层撕裂,并伴恶心、头晕、头痛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吸氧、保持平卧位,并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硝普钠降压,对患者撕裂程度、神志变化、颅内压情况进行重点观察,并对其血压进行持续监测,对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调节,避免出现低血压。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21投稿邮箱:zuixinyixue@250·临床监护·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杨潇(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0 引言近年随着心血管外科日益发展需要,我院也开展了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
此手术方式相对传统手术更快捷、痛苦小、疗效好,成为大多数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的首选。
我科于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30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并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在我院进行随机选取,数量为30例,均为主动脉夹层并实施腔内隔绝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35-60岁。
入院后进行相应的护理评估,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CT 增强扫描,化验检查。
术前绝对卧床休息,控制心率,血压,限制探视、保持情绪稳定,病情稳定,择期安排手术[1]。
1.2 方法。
被选患者先进行主动脉造影,该项治疗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进行,嘱患者摆出造影体位(仰卧位),麻醉方式为全麻,在右腹股沟行直切口,显露右侧股总动脉,穿刺股动脉,将6 F 动脉鞘插入,引入造影位在右侧股动脉鞘,真腔确认造影位置,行造影。
夹层破口位置与夹层破口大小要进一步确定,做好标记,根据造影将导丝置入,覆膜支架由切开的右股动脉沿支撑导丝插入,之后退出鞘管,释放支架,重复主动脉造影:当假腔处的血流基本消失时,撤导管及鞘,吻合股动脉,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记录,送回病房[2]。
1.3 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观察。
①体位与活动:术后取平卧位,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严密观察足背动脉及肱动脉搏动和肢端色泽、温度、感觉、微血管的充盈度等情况。
②严密监测心率、血压:每半小时监护血压,动态监测心率情况(收缩压90-140 mmHg 、心率60-70次/分),可测量上肢对照测压。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1-12-01T08:48:04.07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 作者: 蒋仲英 赵荣华 万筱春 熊丽娟 林 姗[导读]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具有显著的优点,不仅创伤小,而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蒋仲英 赵荣华 万筱春 熊丽娟 林 姗(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江西景德镇333000)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AD); 腔内隔绝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1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03-02
主动脉夹层(AD)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动脉腔内的高压血流自主动脉内膜破口涌入动脉壁内膜和中膜之间,沿血管长轴方向产生夹层病变,可引起致死性的动脉破裂,或脊髓、肾脏等器官严重缺血等并发症,发病急,病情凶险,其年发病率在5~10/100万左右,如未经治疗死亡率极高[1]。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具有显著的优点,不仅创伤小,而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2],是近年来主动脉瘤有效治疗的新进展。2009年1月至今,我科应用覆膜支架置入主动脉腔内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0.6岁。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胸背部剧烈撕裂样疼痛或腹痛,全部病例均合并有高血压史,通过心脏彩超、磁共振扫描、螺旋CT增强动脉造影(CTA)加三维重建明确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1.2 方法: 入院后首先严格控制血压,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将血压控制在(90~130)/(60~90)mm Hg水平,并给予镇痛、镇静,绝对卧床,保持大小便通畅等措施。手术操作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动态监测下进行。在局麻下作腹股沟区直切口经股动脉将选定覆膜支架随输送系统送入降主动脉夹层起始部,将覆膜支架近端固定于主动脉正常血管,远端固定于夹层破口以外,封堵内膜破口。恢复受压夹层真腔的血流,达到治疗目的。 1.3 结果: 本组9例腔内隔绝术均获成功,无患者死亡,无截瘫、器官缺血、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0d(8~17d)。术后复查 CTA显示原假腔明显缩小,真腔增大接近正常,覆膜支架位置、形态保持正常,无移位,未出现延期内漏。所有患者胸痛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患者入院后,嘱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心电、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记录24h出入量;给予易消化高纤维素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可常规应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排便,防止主动脉夹层进一步撕裂,加重病情。 2.2 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骤,疼痛剧烈而持续,加上缺乏对本疾病的认识,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紧张以及悲观失望等负面心理,使病情加重。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在镇静、止痛和控制血压、心率的同时,应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安抚患者的情绪,通过聊天的方式拉进与病人之间的距离,耐心听取病人的陈诉,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的解释病情[3]。保持认真而亲切的态度,向患者介绍医师护士的姓名、周围仪器设备的作用,使其熟悉自己所处的新环境。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本病相关的知识及手术过程,列举成功病例,宣教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淡化患者对预后的忧虑,消除其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2.3 病情监测: 此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表现为胸背剧烈撕裂样疼痛,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症状。病情观察的重点是:(1)监测血压及心率变化,测血压时应左、右、上、下肢血压同时测量,为医生提供诊断及鉴别依据。血压升高者可静脉微量泵入硝普钠(0.5~5 g⁄kg.min),根据血压调整剂量,使收缩压维持在100~120 mmHg。心率加快超过100次/min,可能使夹层血肿延伸,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在60~70次/min,以减少心室收缩力,可有效地延缓或终止夹层血肿继续伸延。同时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供氧。(2)观察疼痛性质、部位、范围、性质、程度的变化。疼痛可直接反映病情的进展,如果疼痛减轻后又突然加剧,提示夹层分离继续扩展;疼痛突然减轻或消失是主动脉夹层停止剥离或夹层血肿破向血管腔的指征[4]。遇到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需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医师予以处理。 2.4 术后护理: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严格控制患者血压,避免覆膜支架移位。嘱患者平卧位休息,将患者安置于气垫床上,可增加患者舒适度,防止压疮形成。伤口常规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保持穿刺侧肢体平伸制动6~8h,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有无血肿或瘀斑。支架释放后有可能将左锁骨下动脉封堵,导致左上肢缺血;带膜支架可能封堵脊椎动脉,影响脊髓供血导致截瘫。因此,还应密切注意监测末梢动脉血运(桡动脉、足背动脉),同时注意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及排便情况。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部感染,要鼓励患者每日做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咳痰,采用肺部体疗、雾化吸入、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等治疗措施。本组有2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上述处理后均痊愈。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8-07-09T11:57:36.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作者: 张如 范羽飞[导读]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壁内膜由于受到强有力血流的冲击,造成内膜局部撕裂、逐步剥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6) 【摘要】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规范化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住在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5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患者的病案资料,术前制定详细、系统化的护理计划,术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注意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结果:51例患者术后康复出院,1例患者于术后18.5h因发生内漏死亡,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DebakeyⅢ型;AD;腔内隔绝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267-0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壁内膜由于受到强有力血流的冲击,造成内膜局部撕裂、逐步剥离,血液进入中层形成真、假腔,出现撕裂样疼痛等一系列表现[1]。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误诊率高、死亡率高。Debakey将AD分为3类[2]:Ⅰ型起源于升主动脉并延至降主动脉;Ⅱ型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起源于降主动并向远端延伸。血管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exclusion,EVE)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成熟微创方法,可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3]。已成为DebakeyⅢ型AD的首选治疗方法[4-5]。我科在2017年收治了5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术后51例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CCU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DebakeyⅢ型的AD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46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尿毒症病史。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5.3岁。
1.2 手术方法 52例患者均行主动脉血管CTA确诊为DebakeyⅢ型AD,在导管室数字血管造影机全程显影下进行手术,均采用全麻,经黄金标测导管高压造影定位破口,确定真假腔,并通过精确测量病变长度与直径后,释放带膜支架实行真假腔完全隔绝,再经高压造影显示假腔不再显影,股动脉伤口采用血管缝合器缝合伤口后转入CCU。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疼痛的护理 胸骨及后背突发剧烈撕裂样或者刀割样的疼痛是该病发病时突出的临床表现。持续的疼痛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心率升高及情绪的不稳定,促使夹层进一步向远端撕裂。入院后根据数字疼痛评分量表给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观察患者疼痛的位置、程度、性质、伴随症状等,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患者镇痛镇静,镇静要选择尽量对患者呼吸影响小的药物,我科现在常用生理盐水100ml+地佐辛5mg静脉输入镇痛,同时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持续泵人镇静镇痛。同时严格限时探视制度,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1.2血压的护理 大部分的AD病因都是高血压,所以控制好血压至关重要。入院后在CCU绝对卧床休息,持续的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每日测量四肢血压一次,遵医嘱使用控制心率和降压药物,由于硝普钠遇光易分解,长期使用易引起氰化物中毒,临床上现在的使用越来越少。我科常用生理盐水30ml+乌拉地尔100mg,5%200ml+佩尔地平50mg静脉维持使用,根据血压的波动调节泵入的速度。同时配合口服卡托普利,美托洛尔,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100-120mmHg以下,心率在60~70次/分。使用佩尔地平时注意有无静脉炎的发生。 2.1.3基础护理 患者入住CCU后需绝对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每晚口服通便药,如:便塞停,乳果糖等。提供生活护理,减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突然增加腹压的情况。每天温水擦浴,口腔护理,预防感染,注意体温的变化。 2.1.4心理护理 AD患者起病急,症状重,入院后入住无陪的CCU,容易引起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更有患者会因焦虑而烦躁不安,影响疾病的治疗。因此要加强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的作用,减轻患者的恐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2.1.5双下肢的观察与护理 DebakeyⅢ型的AD患者易累计腹主动脉及以下,腹主动脉瘤常伴有附壁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出现急慢性下肢缺血症状,因此,注意观察下肢有无疼痛、皮肤的温度与颜色、感觉减退、肌力、活动度和双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 2.1.6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备血。做好术前宣教,告知患者简单的手术过程,提高患者术后全麻清醒后的配合度。触诊双桡动脉及双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并标记,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以便术前术后对比[6]。术前禁食12小时,手术当日留置导尿。
2.2 术后护理 2.2.1呼吸道的护理 患者全麻术后返回病房,去枕平卧6小时,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频率及节律。注意血常规及血气分析的结果。做好吸痰的护理,患者清醒后做好宣教,防止患者自行拔管造成气道损伤,积极配合医生做好脱机的准备。脱机后,鼓励患者自行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2.2.2术侧肢体的护理 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术后患者经桡动脉监测有创血压,股动脉切开缝合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需沙袋压迫6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手术肢体有无渗血,局部有无血肿,末梢循环及双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而股动脉闭合器的使用大大的减少了患者术侧肢体制动的时间,减少了术后肢体发生渗血和血肿的风险。52例手术患者均未发生出血、血肿、感染等情况,伤口恢复良好。 2.2.3用药的护理 为了保证足够的肾血流灌注,要求术后血压维持在130mmHg以下,使用乌拉地尔、佩尔地平等静脉注射泵维持并根据血压调节。术后常规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1年,肌肉注射罂粟碱30mg日两次。盐酸罂粟碱是经典的非特异性血管扩张剂,可以改善组织局部微循环。另外,它对冠脉血管、脑血管、周围血管都有较好的松驰作用,并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溶解血栓、抗凝的作用[7]。 2.2.4并发症的观察 (1)截瘫:截瘫是EVE罕见的严重并发症,CCU期间每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四肢活动及感觉情况精心的护理与观察,52例均未出现截瘫。(2)内漏:由于术中假腔未完全隔绝,植入支架后仍有血流流入动脉瘤内,为最严重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背部疼痛,经血管彩超确诊为支架内漏,术后18.5h死亡。(3)脑部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四肢活动度及肌力的情况。观察术后有无脑缺氧或者脑出血症状的发生,本组中无次并发症发生。(4)肾功能的损害 术后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尿量,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 3.结果 5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中,51例患者术后康复出院,1例患者于术后18.5h因发生内漏死亡,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4.讨论 随着生活的改善,AD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EVE是目前治疗DebakeyⅢ型AD最先进,创伤最小治疗方法。通过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Esposito S,Tagliabue C,Picciolli I,et al.Procalcitonin measurements for guiding antibiotic treatment in pediatricpneumonia[J].Respir Med,2011,105(12):1939-1945. [2] Caterra D,Hashimi S,Brown TC,et al.Endovaseular stentgrafting of a complicate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with approachthrough the innominate artery using aside-branch graft[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11,13(2):205-207. [3]冯睿,景在平,赵志青,等.主动脉弓上病变的双烟囱法腔内隔绝术[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7):510-512. [4] Lu Q,Jing Z,Zhao Z,et al.Endovascular stent graft repair of aortic dissection type B extending to the aortic arch.Eur J VascEndovasc Surg,2011,42(4):456-463. [5] Cyrus J,Judson B,Syamal D,et al.Midterm results with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for chronic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withassociated aneurysm.J Thorac Cardiov Surg,2011,141(2):322-327. [6]张红梅,张扬,蒯洁.主动脉夹层术后合并杂交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63. [7]吕仁,郭良,王瑜.罂粟碱临床应用概况[J].中外健康文摘,2013,22(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