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课本黑体字——八年级下

物理课本黑体字——八年级下

物理课本黑体字——八年级下
物理课本黑体字——八年级下

第六章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

3、力的单位是“牛顿”。

4、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有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6、当弹簧或金属丝的伸长量不是太长时,它的伸长量跟其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这个规律后来叫做胡克定律。

7、物理学中,把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8、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mg

G

9、我们知道,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处理重力问题时,通常可以把这些力看成是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1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

13、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

14、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

15、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这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16、使用滑轮工作时,根据滑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以将滑轮分成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类。

17、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8、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

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第七章

19、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0、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首先要选一个物体做参照,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可以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在改变,就可以说它是静止的。

21、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相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当性。

22、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23、物体的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轨迹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4、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速度的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5、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小,小车的速度就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大。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26、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定律。

27、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8、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者说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29、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0、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第八章

31、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3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3、物理学中,把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压强的单位就是“牛每平方米(2/m N )”,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

是Pa 。

34、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5、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增加,压强增大;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6、大量实验证明,大气确实存在着压强。由于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37、通常,人们把高760mm 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 。

第九章

38、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39、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下和向上的压力差产生的。

40、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也有关;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则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42、当物体受到的浮力浮F >物重G 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上浮;当物体受

到的浮力浮F <物重G 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下沉;当物体受到的浮力浮F =物重G 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

43、水、空气等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流体运动时,在流速不同的地方会变现出一种奇妙的特性。

44、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第十章

45、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6、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47、分子的发现并没有终止科学家探索物质结构的步伐。很快,人们发现还有比

分子更小的粒子,称为原子。

48、19世纪末,科学家用真空管进行放电实验时,发现管的阴极能发出一种射线。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进行了认真的实验研究,确定这种射线是由一种带负电的微粒组成的,它们是从原子内部发出的,这种微粒叫做电子。

49、汤姆孙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球体,均匀分布着带电的粒子,电子镶嵌在其中,犹如糕中的枣儿,因此称为“枣糕模型”;1911年,卢瑟福基于α射线轰击金箔的实验,提出了他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被称为“核式模型”。50、如果把电子的电荷量作为一个单位负电荷量,则氢原子核的电荷量便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这种具有一个单位正电荷量的氢原子核叫做质子。

51、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从实验中发现,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它的质量跟质子差不多,这种粒子叫做中子。

52、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环绕速度,其大小为7.9km/s;当卫星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所以这个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也叫脱离速度;要像使物体挣脱太阳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必须使它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6.7km/s,这个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

新课程生物必修123选修1黑体字全

高中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 助扩散。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 成ATP的过程。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 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 散,叫做协助扩散。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 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 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2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 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结论性语句总结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结论性语句总结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走近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具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5.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6.细胞与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7.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功能有:结构蛋白、催化作用(酶)、运输载体、调节(激素)、免疫(抗体)等。 9.核酸是由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连接而成的长链,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分DNA和RNA两种。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T、G、C。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U、G、C。 10.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人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11.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 1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13.一般地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万成分中含量最多。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和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1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1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骨架,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作用是相对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6.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17.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18.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高中 人教版 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高中生物课本中黑体字内容集锦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黑体字(知识点) 必修1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类。 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氨基酸 ...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 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 。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 。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散,叫做协助扩散 .... 。 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 。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 ...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 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 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生物人教版课本黑体字总汇

高中生物知识点精编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 【基础巩固】 1.“物体”、“物质”、“质量”三个概念是不同的.课桌、凳子是_______,它们是由木头做成的,木头是_______,它们所用木头的多少不同,表明它们的_______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太阳的质量约为2.0×1030 kg=_______t. (2)电子的质量为9.1×10-31 kg=_______ mg. 3.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__.(2)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105_______. (3)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4)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0.025_______. 4.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 5.据CCTV报道,2012年5月25日美国发射的“龙” 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为空间站送去540千克的物资,成为 首艘造访空间站的商业飞船.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龙”飞船是_______ (运动/静止)的;在运输的过程中物资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变小 /不变). 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衡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B.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7.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拓展提优】 9.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_______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若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左/右)端调节.图乙为一次正确测量时的情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10.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填空人教版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酸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_____________。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_____________,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_____________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_____________无机盐以_____________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____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___________。 12、细胞器膜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_____________都是_____________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_____________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_____________。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_____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_____________,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_____,其中绝大多数酶是_____________。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的。 22、A TP是细胞内的一种_____________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生成二氧化碳或______,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_______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_____________,释放能量,生成_____________A 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上。 2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_____________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 2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___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__的过程。 29、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30、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整个连续的过程。 33、_____________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潜能。 36、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整理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整理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AIDS是由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引起的。其致病机理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系统是指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5.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细胞内有无以核膜的界限的细胞核 6.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其同化类型为自养型 7.拟核的概念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 8.细胞学说的而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其证明了细胞的统一性 9.大量元素有:C、H、O、N、P、S、K、Ga、Mg微量元素有:Zn、Fe、B、Cu、Mo、Mn 10.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存在 11.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乙液0.05g/mlCuSO4水浴温度为50-65℃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B 液0.01g/mlCuSO4 12.脂肪的检测中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可染成红色 13.蛋白质检测的具体操作为加入1mlA液,再加入B液4滴,摇匀 1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内氨基酸约有20种 15.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有8种(婴儿有9种);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 16.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 17.蛋白质的分类结构蛋白、催化蛋白、运输蛋白、调节蛋白、免疫蛋白 1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9.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常见的单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蔗糖(一分子果糖,一分子葡萄糖)、乳糖(一分子半乳糖,一分子葡萄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2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它还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2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4.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25.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6.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骨架,有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27.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另一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28.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作用维持细胞和生命体的生命

人教版高中生物四本课本黑体字归纳

必修1~3课本黑体字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2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9、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 30、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3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物理课本黑体字

第一章希望你喜爱物理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 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我们不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来源,经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还要学习用科学 的方法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并会运用它们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学习物理,既离不开观察和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 5.为了便于各国相互间的的科技、文化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 做国际单位制。 6.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7.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8.分度值是指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它是测量准确程度 的决定因素。 9.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刻度尺要紧靠被测量的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一端; (2)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10.物理学中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 1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12.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无关,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 悬线的长度有关;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慢。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介质。 4.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声速。

5.我们周围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使人感到愉快,有的令人厌烦。前者叫做乐 音,后者叫做噪音。 6.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振动次数和所用时间之比称为频率, 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7.声音的高低和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源振动频 率越小,音调越低。 8.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的越紧音调越高。 当弦的长短、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9.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10.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声源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 也越大。 11.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是 dB。 12.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那就是音色,也叫音 品。 13.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 音,叫做次声。 第三章光和眼睛. 1.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 象的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3.在物理学中,常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0×108m/s。 4.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5.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6.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常称 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基色”。

初二物理下册课本

初二物理下册课本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黑体字

※必需熟记※※必修1※ 1、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重点知识点大全(必修+选修)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 必修1 1、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有DNA) 无结构复杂的细胞器(但有核糖体)。 ①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等;(注意:酵母菌、霉菌、疟原虫属真核生物) ②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如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记忆口诀:蓝色细线织毛衣) 注意:乳酸菌,醋酸菌杆、大肠杆菌属细菌,是原核生物;噬菌体是病毒,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3、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肽键上有C、H、O、N四种元素,100个氨基酸形成n条肽链,脱去100-n 个水,形成100-n个肽键,所形成的多肽至少含n个氨基和n个羧基;蛋白质的多样性: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功能:①组成功能:肌肉;②催化功能:酶;③运输功能:血红蛋白;④调节功能:生长激素;⑤免疫功能:抗体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NA的中文名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中文名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核苷酸的分类:①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C5H10O4)+含氮碱基(A/T/G/C),故脱氧核苷酸4种 ②核糖核苷酸:磷酸+核糖(C5H10O5)+含氮碱基(A/U/G/C),故核糖核苷酸4种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只在动物中的糖:乳糖、糖原;只在植物中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7、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8、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多糖的单体:葡萄糖;蛋白质的单体: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核苷酸 9、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自由水的作用: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生化反应的媒介并参与生物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无机盐的作用:①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Mg2+(叶绿素)、Fe2+(血红蛋白)、CaCO3(骨骼,牙齿)、I(甲状腺激素)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血液内钙离子浓度过低导致抽搐;③维持细胞内的平衡(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离子平衡)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此外细胞膜上还有少量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 12.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如胞吞、胞吐、细胞融合),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3、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4、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去除细胞壁后叫原生质体。 17.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18.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组成,无膜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全部细胞器均有蛋白质。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好氧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分泌蛋白的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提供能量。 2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孔是大分子(蛋白质、mRNA等)进出的通道25.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不能无限变小的原因:细胞要容纳的物质的制约 28、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9、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0.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课本定义及黑体字

必修一 1、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 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6、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7、结合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 8、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4、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15、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6、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7、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19、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20、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2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22、磷酸头部亲水,脂肪酸尾部疏水。 2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流动的。 24、扩散:溶质分子会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这就是扩散。 25、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26、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扩散。 27、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28、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29、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30、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以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的化学反应。 32、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33、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