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水文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11
灰色系统模型GM(1,1)进行水文灾变预测问题的讨论王正发(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01)关键词灰色系统模型灾变预测误差摘要在简述灰色系统预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进行水文灾变预测,并用实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预测精度是令人怀疑的,近期不宜用灰色系统模型进行水文灾变预测。
1 水文系统的灰色特征灰色系统理论认为: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叫―灰色系统‖。
水文系统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灰色系统的一些基本特征,即水文系统中长期观测到的水文资料只是水文系统中极少的一部分,如有限年代的雨量、流量记录等;更有未知信息部分,如未来年代的雨量大小、流量丰枯,洪水、干旱的出现时刻以及水环境的前景变化等;因此,水文系统是一灰色系统,可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2 灰色系统预测的基本原理2.1 灰色预测及其分类以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为基础的预测,叫灰色预测。
它可以分为以下7类:(1)数列预测:对某一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
(2)灾变预测:即灾变出现时间的预测,灾变有多种,如洪水、干旱、涝等灾害。
(3)季节灾变预测:指对灾害出现在一年内的某个特定时区的预测。
(4)拓朴预测:也叫波形预测、整体预测,是用GM(1,1)模型来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整个波形。
(5)系统预测:指对系统的综合研究所进行的综合预测。
(6)包络GM(1,1)灰色区间预测:参考数列分布趋势构造一个上、下包络线为边界的灰色预测带,建立上、下2个包络模型。
(7)激励——阻尼预测:将激励、阻尼因数以量化形式反映在GM(1,1)模型中的预测,叫激励——阻尼预测。
本文主要讨论GM(1,1)模型用于水文灾变预测的问题。
2.2 GM(1,1)模型GM(1,1)模型是适合于预测用的1个变量的一阶灰微分方程模型,它是利用生成后的数列进行建模的,预测时再通过反生成以恢复事物的原貌。
假定给定时间数据序列{x(0)(k),k=1,2,…,n},作相应的1阶累加序列{x(1)(k),k=1,2,…,n},则序列{x(1)(k),k=1,2,…,n}的GM(1,1)模型的白化微分方程为:dx(1)(t)/dt + ax(1)(t)=u (1)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和逆变换,可得到:x(1)(k十1)=(x(0)(1) –u/a)e (-k)+u/a (2)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辨识,参数向量A的估计公式为:=(B T B) -1B T Y N (3)其中:式(3)即为GM(1,1)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水文实习心得体会导语:通过这次工程水文实习,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
下面是的水文实习心得体会,希望有所帮助!通过这次水利工程实习,我收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从老一辈的水利工程专家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现将实习以来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由于我们是在学校学到专业课时才进行这次实习的,因此这次实习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实习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在学完专业根底课后,才开始实习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
首先,通过这次毕业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
大学三年在学完专业根底课和专业课后,逐步具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除上课程认知识习和假期专业实习外,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还远不够。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以前学习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缺乏有了正确的认识。
以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根底的内容,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的类型。
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趋标准和完整以及人民群众对建筑物平安、合理、经济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我想,那便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根据问题具体找出“瓶颈”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决好。
其实,这些根本知识和原理很多我们都学过,但如何将他们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学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以小见大”。
许多知识、原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如:我们在上次暑假实习时,我对工程采用根底静压桩法和锚杆固定的处理方案十分不解,因为静压桩比现浇混凝土桩经济费用高。
因此,我推测是该工程地基土质软弱或砂化严重,我向工程负责人请教后得到了肯定。
因为在学根底工程后,我一直记得授课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应尽量少使用静压桩,静压桩费时而且费用大,也就是这个小道理,才让我产生上面的问题和疑惑。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08•【字号】宜府发〔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宜府发〔2022〕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修订后的《宜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宜府发〔2011〕7号)同时废止。
宜昌市人民政府2022年3月8日宜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适用范围1.2工作原则1.3突发事件分类分级1.4响应分级1.5应急预案体系1.6应急支撑系统2组织机构2.1领导机构2.2市专项指挥机构2.3各县市区、宜昌高新区机构2.4现场指挥机构2.5咨询机构3运行机制3.1风险防控3.2监测预警3.3应急处置与救援3.4恢复与重建4应急保障4.1人力资源4.2财力保障4.3物资装备4.4生活保障4.5医疗卫生4.6交通运输4.7治安维护4.8通信与信息4.9气象水文地质服务4.10公共设施4.11法制保障4.12科技支撑5预案管理5.1预案编制和审批5.2预案演练5.3预案评估与修订5.4宣传和培训5.5奖励与责任追究6附则6.1预案管理6.2发布实施7附件7.1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7.2宜昌市突发事件市、县级应急响应对照表7.3宜昌市市级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及专项应急预案7.4宜昌市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参考流程图1总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建立健全我市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流程,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重大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收稿日期:2022年9月19日;修回日期:2022年12月21日第一作者:熊红梅(1980—),Email:****************资助信息:湖北省气象局软科学研究课题(2022HBR003)History 往事钩沉海关历史气象档案价值探析及近现代气候比较——以宜昌海关为例熊红梅 陈筱秋 刘立成宜昌海关留存有相对系统的气象资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宜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气温、降雨等气象数据,在科学数据匮乏的19世纪末,具备珍贵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4.01.013中国海关历史悠久,制度源于西周,那时已有“关”的设置,到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就有许多关于“关”和“关市之征”的记载。
中国近代海关存在于清代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其间英国人罗伯特 赫德(Robert Hart)在中国担任海关总税务司长达半个世纪(1861—1911年),包揽了海务、邮政、航道、港务和检疫等事务。
他在任期内创建了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并提出在各海关口岸和主要灯塔所在地设立气象观测站,后逐步形成气象观测网。
1 宜昌海关的历史1861年,在英国政府的施压下,清政府被迫根据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将九江、汉口和镇江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并分设海关,英国的势力已至长江中游。
宜昌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出口处,上扼云、贵、川于一喉,下控荆、沙、襄于一掌,其交通优势备受英国觊觎。
1877年(光绪三年)3月,湖北巡抚根据1876年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烟台条约》“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的规定和北京“总理衙门”来文,请政府委派荆宜施道、宜昌海关首任监督孙家谷,会同英国领事馆办理宜昌开关事宜。
4月1日,宜昌海关正式开关办公,关址设在原东湖县城南门外(现宜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宜昌成为当时中国西部最偏远的通商口岸。
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的优选及其在洞庭湖环境流量估算中的应用程俊翔;徐力刚;姜加虎【摘要】水文改变指标(IHA)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水文状况,在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及其生态系统影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尽管该指标体系较为完善,但是数量众多的水文变量仍然存在信息冗余问题.根据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1955-2014年的径流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筛选了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ERHIs),结合ERHIs改进了用于估算环境流量的变化范围法(RVA),并将其应用在洞庭湖出口的环境流量估算中.基于PCA选取了年最大90日流量、年最小3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3月流量、6月流量、流量逆转次数和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7个变量作为洞庭湖出口的ERHIs.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都表明选取的ERHIs是合理的.ERHIs不仅有效缓解了IHA的冗余性问题,还有利于抓住最关键的生态水文变量.根据ERHls改进的RVA方法在设定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时,极大地简化原来的众多管理目标,对生态水文研究、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期刊名称】《湖泊科学》【年(卷),期】2018(030)005【总页数】11页(P1235-1245)【关键词】生态水文;水文改变指标;冗余性;主成分分析;环境流量;洞庭湖【作者】程俊翔;徐力刚;姜加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江两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南昌33004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生态水文过程是研究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之间功能关系的科学,而水文情势变化决定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2]. 定量描述水文变量与生态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开展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3-4]. 早期研究往往只考虑单一水文变量,无论是对水文情势的整体变化特征,还是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认识都不充分[5]. 随着研究的深入,Richter等[6]提出的水文改变指标(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IHA)不仅能够充分描述径流量或水位年际和年内的全局变化特征,还建立了不同的水文变量与水生生境、栖息地环境等生态特征的联系[7]. 为了进一步明确适宜的环境流量,基于IHA的变化范围法(range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可用于定量评估水文改变度和估算生态环境需水量[8]. IHA包含了33个水文变量,是目前公认的相对最全面、最系统的一套指标体系. Suen[9]采用IHA和RVA评估了气候变化下的水文情势改变,指出水文情势改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淡水生态系统. Zhang等[10]基于IHA、RVA和环境流量成分(environmental flow components,EFCs)等方法,分析了珠江流域3个大型水库对东江水文情势和环境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对东江的水文情势产生了严重影响,且EFCs可以为流域的环境需水量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IHA体系还可以用于评估水文情势在空间上的变化. Jiang等[11]根据宜昌、汉口、大通等长江干流7个水文站的径流量数据,采用RVA分析了三峡大坝对长江中下游水情的影响,认为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径流的变化率和年极端流量的影响较大,且影响程度随着大坝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目前,IHA体系在水文情势改变评估、生态影响评估、环境流量估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12-14]. Olden等[15]对已公开发表文献中的171个水文变量的分析表明,众多水文变量之间的信息冗余性问题十分突出,而33个IHA基本上能覆盖大多数变量的信息.尽管IHA体系相对完善,但是33个水文变量仍然较多,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也难以操作和管理[16]. 此外,IHA变量之间也存在着自相关性和信息冗余性的问题[17]. Yang等[18]综合采用遗传规划算法(genetic programming,GP)、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个体生态学矩阵(autecology matrix,AM)3种方法,从IHA中选取了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上升率、流量逆转次数、年最大3日流量、年最小7日流量和5月流量这6个变量作为Illinois河的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the most ecologically relevant hydrologic indicators,ERHIs). Gao等[19]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IHA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基于PCA分别筛选了模拟数据集和实测数据集的ERHIs,结果表明不同数据集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一般地,ERHIs就是通过较少的几个关键水文变量来代表众多的水文变量,并可以反映出最重要的生态相关信息[18]. 其优点是能有效减少众多水文变量的信息冗余性,并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数据的关键信息. 考虑到IHA变量有33个之多,那么如何通过代表性的几个水文变量有效地表征生态水文信息仍然是目前研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关于ERHIs的选取,已经成为构建生态水文联系的关键问题[20].因此,本文以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的逐日径流量为数据基础,以IHA变量的冗余性为研究背景,采用PCA方法从IHA变量中筛选洞庭湖的ERHIs,作为联系水文与生态的重要纽带. 然后,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讨论ERHIs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重点讨论ERHIs的生态水文响应关系. 最后,基于优选出的ERHIs,改进用于估算环境流量的RVA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设定适宜的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期望为洞庭湖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数据洞庭湖主要接纳长江三口(松滋、太平和藕池)分流和湖南四水(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来水,经过湖泊调蓄后,通过唯一的出口——城陵矶再次排泄入江. 水文数据为洞庭湖出口城陵矶水文站的逐日流量(单位:m3/s),时间序列为1955-2014年,该数据集来源于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洞庭湖出口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779 m3/s,变异系数为0.74.1.2 研究方法1.2.1 水文改变指标(IHA) IHA包含了5组33个水文变量,涵盖了径流量的量级、历时、出现时间、频率、变化率等全部水文特征. 由于研究时段内洞庭湖出口未出现断流现象,故本研究不考虑“断流天数”这一变量,其余32个水文变量如表1所示. 基于IHA 7.1软件,采用非参数化方法计算洞庭湖出口径流量的32个水文变量. 非参数化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值为各水文变量的中值和分位数,也更加适用于非正态分布的水文数据[7]. 各水文变量的详细说明和计算方法请参见IHA软件使用手册[7].表1 IHA的分组及变量Tab.1 Groups and variables of IHAIHA分组水文变量(单位)说明第1组:月流量各月流量(m3/s)112月的各月流量第2组:年极端流量及历时年最小1日流量(m3/s)年最小3日流量(m3/s)年最小7日流量(m3/s)年最小30日流量(m3/s)年最小90日流量(m3/s)年最大1日流量(m3/s)年最大3日流量(m3/s)年最大7日流量(m3/s)年最大30日流量(m3/s)年最大90日流量(m3/s)基流指数3日、7日、30日、90日流量指某水文年内的多日滑动平均流量,年最大(或最小)多日流量为该水文年的相应多日滑动平均流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基流指数定义为某水文年的最小7日滑动平均流量与该水文年平均流量的比值第3组:年极端流量出现时间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儒略日)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儒略日)若某水文年内有多日出现最大(或最小)流量,仅记录其最早出现的时间第4组:高低流量发生频率和历时低流量年内发生次数(次)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d)高流量年内发生次数(次)高流量年内平均历时(d)在某水文年内,高、低流量的阈值设定为50%分位数±25%,即超过75%分位数的划分为高流量,低于25%分位数的划分为低流量第5组:流量改变率和频率上升率(m3/(s·d))下降率(m3/(s·d))流量逆转次数上升率(下降率)为某水文年内连续两日流量的正(负)变化率;流量逆转次数指某水文年内日流量由增加变为减少或由减少变为增加的次数1.2.2 主成分分析(PCA) PCA是通过降维的思想把大量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变量,并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在水文学、生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1-22]. 在分析之前,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不同和数值大小的影响. 主成分(PC)的个数k的选取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则:(1)特征值≥1;(2)累积贡献率达到70%~90%[23-24]. 然后,根据所确定的k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选取载荷值(绝对值)最大的变量作为该主成分的解释变量. PCA的基本原理和详细步骤请参阅文献[24].1.2.3 环境流量估算方法根据IHA的参数化计算结果,分别得到32个水文变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RVA通过为每一个水文变量划分一个阈值范围来设定环境流量的管理目标,而这些变量的阈值一般是根据该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计算得来的[7-8]. 考虑到32个水文变量的复杂性和冗余性,Smakhtin等[17]建议保留12个月份的流量以反映流量在季节上的变化特征,以及最大和最小1日、30日流量来反映极端流量的变化特征,即将原来的32个变量压缩到16个. 洞庭湖出口的多年月平均径流量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高达14473 m3/s. 因此,在设定洞庭湖出口的环境流量目标时,有必要保留12个月的流量. 在此基础上,增加通过PCA筛选出的ERHIs,一起作为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的管理目标,以改进原来的RVA方法. 这样既可以减少管理目标的数量,同时也有效地保留了IHA的关键信息.2 结果与讨论2.1 IHA的冗余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初步确定32个IHA之间的相关性,图1展示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为了便于比较,这里根据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来进行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部分水文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甚至超过了0.90. 年最小1日、3日、7日、30日和90日流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平均值为 0.71;年最大1日、3日、7日、30日和90日流量、基流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更强,平均值为0.79. 此外,枯水期(12月-次年3月)流量之间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丰水期流量(7-9月)除自身外,还与年最大1日、3日、7日、30日、90日流量、基流指数、低流量年内发生次数和历时、上升率和下降率等参数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年最大1日、3日、7日、30日、90日流量以及基流指数与低流量年内发生次数和历时、上升率和下降率之间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由此可见,32个IHA 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自相关性,即信息冗余问题比较突出.图1 32个IHA的相关关系Fig.1 Correlations among the thirty-two IHAs 2.2 ERHIs的选取鉴于IHA变量之间的冗余性问题比较突出,ERHIs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PCA的32个水文变量的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如图2所示. 第1主成分(PC1)的特征值为8.98,贡献率为28%;第2主成分(PC2)的特征值为4.88,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43%. 前8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约为80%. 根据主成分的提取原则,PC1~PC8即为所需的主成分.为了进一步确定各主成分的解释变量,表2列出了PC1~PC8的因子载荷矩阵. 为方便比较,这里以载荷值的绝对值来进行比较分析. 对PC1而言,年最大1日、3日、7日、30日、90日流量和基流指数的载荷值都较高,其中最高载荷值为年最大90日流量. 而PC2的载荷值较高的变量有年最小1日、3日、7日、30日和90日流量,其中年最小3日流量的载荷值最高. 后面6个主成分(PC3~PC8)的高载荷值相对较少,且分布比较分散. PC3~PC8的最高载荷值对应的变量分别为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3月流量、6月流量、流量逆转次数、3月流量和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 其中,PC4和PC7的最高载荷值所对应的变量均为3月流量. 因此,最终选取的前8个主成分(PC1~PC8)的解释变量共有7个,依次为年最大90日流量、年最小3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3月流量、6月流量、流量逆转次数和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也即洞庭湖出口的7个ERHIs.图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的变化Fig.2 Variations of eigenvalue and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explained based on PCA2.3 ERHIs的合理性分析IHA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和冗余性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Turner等[25]在研究径流改变和与生态显著相关的水力环境的改变时,揭示了多径流变量之间的冗余性问题. Smakhtin等[17]在利用IHA变量估算环境流量时,指出了年最小多日流量之间的差异小于6%,存在着较高的自相关性,且年最大多日流量表现出了同样的特征. 为了有效地缓解众多水文变量的冗余性问题,部分学者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基于33个IHA变量,相关文献中ERHIs的选取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Gao 等[19]根据PCA研究了不同数据集的ERHIs:模拟数据集确定了4个ERHIs;实测数据集则选取了8个ERHIs(表3). 这也充分表明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以上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确定的7个ERHIs分别为年最大90日流量、年最小3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3月流量、6月流量、流量逆转次数和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在数量上和具体的变量上都与以上研究结果不完全相同. 这种差异性很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研究对象表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所导致的,但是这些ERHIs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研究结果中都包含了一个年最大多日流量和一个年最小多日流量,而这些变量也正是前两个PC的高载荷值发生聚类的地方(表2). 其次,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在各研究结果中也都出现了(除Gao等[19]的研究外). 而年极端流量的出现时间恰恰也是水生生物进入生命循环周期的重要信号[26],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格外关注. 另外,月流量、高低流量发生次数和历时以及变化率等组别基本上也都包含了至少一个变量. 也就是说,洞庭湖出口的ERHIs基本上涉及到了IHA的所有5个分组(表1),且含有每组中的至少一个变量. 这也充分说明,根据PCA筛选出的ERHIs在减少32个IHA变量冗余性的同时,有效地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表2 前8个主成分的载荷值*Tab.2 Loadings for the first eight principal componentsIHA变量PC1PC2PC3PC4PC5PC6PC7PC81月流量0.070.460.66-0.20-0.210.090.110.082月流量0.040.380.43-0.510.04-0.100.360.223月流量0.020.410.17-0.610.00-0.190.390.074月流量0.220.43-0.15-0.290.230.14-0.02-0.285月流量0.520.02-0.10-0.100.500.25-0.04-0.186月流量0.220.180.11-0.140.670.240.08-0.207月流量0.780.120.140.25-0.040.180.05-0.098月流量0.750.05-0.010.27-0.180.100.200.139月流量0.650.08-0.10-0.03-0.42-0.14-0.140.0510月流量0.580.14-0.46-0.12-0.160.13-0.320.0911月流量0.190.23-0.700.040.08-0.180.070.0812月流量0.060.18-0.680.120.160.160.340.34年最小1日流量-0.250.84-0.090.30-0.080.020.04-0.24年最小3日流量-0.280.87-0.060.30-0.050.04-0.05-0.17年最小7日流量-0.370.86-0.010.28-0.060.07-0.08-0.07年最小30日流量-0.370.840.020.23-0.020.04-0.11-0.01年最小90日流量0.130.76-0.02-0.390.10-0.220.010.19年最大1日流量0.860.160.220.21-0.02-0.05-0.120.17年最大3日流量0.870.160.210.20-0.01-0.06-0.120.15年最大7日流量0.890.140.200.200.00-0.04-0.120.13年最大30日流量0.900.070.230.200.050.04-0.090.05年最大90日流量0.910.080.170.200.100.170.08-0.03基流指数-0.820.440.120.23-0.100.03-0.080.02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0.050.050.76-0.190.02-0.28-0.350.01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0.13-0.02-0.160.39-0.46-0.380.28-0.13低流量年内发生次数-0.630.030.270.150.190.12-0.350.37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0.38-0.180.47-0.02-0.370.270.30-0.42高流量年内发生次数0.160.02-0.41-0.50-0.410.33-0.28-0.03高流量年内平均历时0.420.010.050.410.50-0.300.150.06上升率0.610.27-0.07-0.410.01-0.05-0.28-0.12下降率-0.59-0.390.370.340.170.00-0.06-0.09流量逆转次数-0.350.040.250.12-0.180.630.190.38*粗体数值是该主成分中较高的几个载荷值,带下划线的数值为该主成分的最高载荷值.表3 相关文献中基于IHA变量选取的ERHIsTab.3 ERHIs selected from IHA variables in some related literatures方法ERHIs参考文献GP、PCA、AM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上升率、流量逆转次数、年最大3日流量、年最小7日流量、5月流量Yang等[18]PCA模拟数据集:5月流量、年30日最小流量、上升率、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实测数据集:年最小30日流量、年最大7日流量、2月流量、11月流量、6月流量、3月流量、上升率、高流量年内平均历时Gao等[19]PCA年最小7日流量、年最大7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高流量年内发生次数Zhang等[27]PCA年最大90日流量、年最小3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3月流量、6月流量、流量逆转次数、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本研究图3 7个ERHIs之间的相关关系Fig.3 Correlations among the seven ERHIs为了进一步分析ERHIs的合理性,图3展示了洞庭湖出口的ERHIs之间的相关系数,显然7个ERHIs之间的相关性大大减小. 从图3可以看出,相关性最强的为年最大90日流量和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但是其相关系数仅有0.48. 绝大多数ERHIs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都不超过0.20,甚至有超过一半以上变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小于0.10.2.4 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的估算在洞庭湖的水资源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洞庭湖出口的7个ERHIs. 由于管理目标相对较少,ERHIs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更加容易实现. 例如,在利用RVA设定洞庭湖出口的适宜环境流量时,应当重点关注ERHIs. 所谓的适宜环境流量应当是一个流量变化范围,存在一个流量上限和下限. 无论是超过流量上限还是小于流量下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若长时间维持在这种状态下,甚至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只有维持在上下限的范围内才是适宜生态系统的环境流量[8,28].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洞庭湖出口的7个ERHIs不仅保留了IHA的有效信息,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信息. 所以将ERHIs也作为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的管理目标,加上12个月的流量(除去3月流量和6月流量两个重复的变量),一共有17个水文变量是最终的管理目标(表4). 表4中的最低阈值和最高阈值分别对应着最小环境流量和最大环境流量,也即维持洞庭湖出口生态功能正常所需的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 从生态环境需水的角度来看,低于最小流量或超过最大流量都会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表4 基于改进的RVA估算的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阈值*Tab.4 Environmentalflow of the outlet of Lake Dongting calculated by improved RVA水文变量单位平均值(m)标准差(sd)最低阈值(m-sd)最高阈值(m+sd)1月流量m3/s2636.851342.991293.863979.842月流量m3/s3476.781559.541917.245036.323月流量m3/s5402.852238.233164.627641.084月流量m3/s8653.252677.275975.9811330.525月流量m3/s12568.674506.088062.5817074.756月流量m3/s14023.573485.6610537.9117509.237月流量m3/s17114.335335.7111778.6222450.058月流量m3/s13568.724933.898634.8318502.619月流量m3/s11289.484688.546600.9515978.0210月流量m3/s7985.983097.104888.8911083.0811月流量m3/s5284.372314.862969.517599.2312月流量m3/s3018.761403.351615.414422.12年最大90日流量m3/s16197.903633.1112564.7919831.01年最小3日流量m3/s1470.79347.651123.131818.44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儒略日164.65164.38329.030.27流量逆转次数次51.4311.8239.6263.25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d26.8723.383.4950.26*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的单位为儒略日,即公历的天数,其数值大小无实际意义. 由于洞庭湖出口的年最低流量一般出现在12月或次年1月,同时为了保证时间的连续性,故以当年的年末(第329.03天)作为最低阈值,而以次年的年初(第0.27天)作为最高阈值,即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的变化范围为第329.03天至次年的第0.27天.相比于32个变量的RVA,根据ERHIs改进的RVA所设定的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的管理目标数量大大减少,其在实际管理和操作中的优势显而易见. 此外,流域水库的调度模式也可以参考环境流量的变化范围,从而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这对其他河流、湖泊的水资源管理、生态恢复和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5 ERHIs的生态水文响应关系虽然IHA十分全面地描述了洞庭湖出口的水文情势特征,但是ERHIs的选取既减少了IHA的自相关性和冗余性问题,也有利于进一步筛选出与生态最相关的水文变量. 从洞庭湖出口7个ERHIs的时间变化特征来看,6月流量和年最大90日流量都呈下降趋势,而3月流量、年最小3日流量和流量逆转次数具有上升趋势. 其中,年最大90日流量以每年86 m3/s的速率下降,年最小3日流量以每年8m3/s的速率上升,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有提前的迹象,而流量逆转次数自2009年以后急剧上升(图4). 这种变化特征表明了洞庭湖出口的洪峰流量被大大削弱,且低流量有所增加. 究其原因,很可能与流域上众多的水库采用“蓄洪补枯”的运行调度模式有关[29-30]. 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湖南省的水库数量超过1万座,总库容超过392亿m3,约占1951-200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4%[31].图4 ERHIs的时间(1955-2014年)变化特征(红色实线表示线性趋势,两条红色虚线之间区域表示95%的置信区间)Fig.4 Temporal variations of ERHIs (1955-2014)(The red lines denote the trend of each ERHIs,the regions between two red dashed lines denote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洞庭湖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生态效应[32]. 由于受到三峡水库和洞庭湖流域上众多水库的共同影响,洞庭湖的枯水期提前,导致苔草(Carex)群落挤占了虉草(Phalaris)群落的生存空间,促使虉草群落的生长带向高程更低的泥滩地移动[33]. 湖泊水位下降使得洞庭湖洲滩湿地提前出露,淹没历时的减少又使得泥滩地上的植被提前萌发,进而导致湿地植被向湖心方向发生正向演替[34-36]. 湿生植被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水鸟的食物来源,严重威胁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Zhao等[37]的研究表明,洞庭湖湿地的白额雁(Anser albifrons)从1980s的5万只持续减少,到2010年甚至不足1000只,这主要是由于洞庭湖退水时间提前,导致白额雁赖以生存的苔草群落结构发生改变. 水文情势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水温、水质、水沙等条件随着水文情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栖息地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殖、新陈代谢等活动[38-39]. 从ERHIs来看,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与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有关,低流量与鱼类的丰度有关[18]. 朱轶等[40]认为三峡大坝汛末蓄水导致了西洞庭湖流量下降、高水位持续时间减少,使得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的生存空间持续减少,是造成西洞庭湖鱼类多样性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以流量变化为生存策略的洄游产卵鱼类来说,洪峰流量的削减会使这种信号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影响洄游鱼类的生殖和繁衍[41]. 洞庭湖出口的流量逆转次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图4),而流量逆转次数的变化则暗示着水生生境也随之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的生境有可能更加适合外来入侵物种生存,进而导致本地物种灭绝[9]. 因此,将洞庭湖的环境流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将有利于缓解洞庭湖生态系统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3 结论1)相关性分析揭示了IHA参数之间的高相关性,说明其冗余性问题比较突出. PCA 的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前8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约为80%. 据此确定的洞庭湖出口的7个ERHIs依次为年最大90日流量、年最小3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3月流量、6月流量、流量逆转次数和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 通过与已有研究结果的横向对比以及ERHIs自身的纵向对比,都表明所选取的7个ERHIs是合理的.2)ERHIs能有效缓解IHA变量的冗余性问题,并保留了关键的生态水文信息. 根据ERHIs改进的RVA方法将原来的32个水文变量缩减至17个,极大地简化了水资源调控目标. 该方法在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估算中的应用,显示了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有利于通过较少的水文变量来描述生态系统对水文情势变化的响应关系,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4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Huang YL, Fu BJ, Chen LD. Advances in ecohydrological process research.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3, 23(3): 580-587. [黄奕龙, 傅伯杰, 陈利顶. 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3, 23(3): 580-587.][2] Bunn SE, Arthington AH. Basic principles and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ltered flow regimes for aquatic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2, 30(4): 492-507. DOI: 10.1007/s00267-002-2737-0.[3] Chang FJ, Tsai MJ, Tsai WP et al.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hydrology of natural flow conditions in Taiwan.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8, 354(1/2/3/4): 75-89. DOI:10.1016/j.jhydrol.2008.02.022.[4] Zhang ZJ, Zhang Q, Gu XH et al. Changes of eco-flow due to hydrological alter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6, 31(12): 2021-2033. DOI:10.11849/zrzyxb.20160068. [张宗娇, 张强, 顾西辉等. 水文变异条件下的黄河干流生态径流特征及生态效应.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2): 2021-2033.][5] Yang ZF, Cui BS, Sun T et al eds. The mechanism, model and allocation for 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2: 7-22. [杨志峰, 崔保山, 孙涛等. 湿地生态需水机理、模型和配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7-22.][6] Richter BD, Baumgartner JV, Powell J et al. A method for assessing hydrologic alteration within ecosystems.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6, 10(4): 1163-1174. DOI:10.1046/j.1523-1739.1996.10041163.x.[7] The Nature Conservancy. Indicators of hyd rologic alteration version 7.1 user’s manual, 2009.[8] Richter BD, Baumgartner JV, Wigington R et al. How much water does a river need? Freshwater Biology, 1997, 37(1): 231-249. DOI: 10.1046/j.1365-2427.1997.00153.x.[9] Suen JP. Potential impacts to freshwater ecosystems caused by flow regime alteration under changing climate conditions in Taiwan. Hydrobiologia, 2010, 649(1): 115-128. DOI: 10.1007/s10750-010-0234-7.[10] Zhang Q, Xiao M, Liu CL et al. Reservoir-induced hydrological alter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flow variation in the East River, the Pearl River basin, China. Stochastic。
本所概况首页>走进研究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是水利部直属的专业从事水利水文自动化及其系统工程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开发机构,是国内外知名的水文仪器和水利自动化仪器设备的研制生产基地。
具有“工程咨询甲级资质”、“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无线电通信组网设计资格”,拥有产品进出口权。
研究所总部位于南京市城南风景秀丽的秦淮河畔,毗邻江宁高新技术开发区。
目前研究所设有水情遥测事业部、大坝安全监测事业部、水文监测事业部、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监测事业部及防汛设备厂。
另外,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研究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水利学会水利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挂靠我所。
在广州和乌鲁木齐等地设有办事处。
研究所在水文仪器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许多科研产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创出稳固的“南水”品牌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提供商,并批量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国家。
水情自动测报、防汛预警预报、闸门与泵站调度监控、水环境监测与水资源实时监控、大坝安全监测、灌区信息化、水土保持监测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正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
在传感器研制方面,雨量传感器已形成0.1、0.2、0.5、1.0mm感量的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
各种水位计、闸位计、测深仪、流量计、自动缆道控制台、测沙采样器等产品销量具国内领先地位。
LS20B型高流速仪经美国权威部门进行国际同类仪器比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E601B型水面蒸发器和BP-1百叶箱通过部级鉴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被水文、气象部门全面采用。
在遥测与通信方面,由研究所承接的系统占全国已建系统的50%以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拥有自主版权的RTU,掌握超短波、短波、有线、卫星、GSM 等多种组网技术。
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中,承建了石家庄、芜湖、抚州、宜昌、驻马店、南宁、吉林等7个水情分中心示范区项目,系统在防汛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宜昌市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湖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二江”(长江、清江)、“三河”(香溪河、沮漳河、黄柏河)和重污染水体为重点,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和水安全保障,全面执行最严格环保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终身追责”的生态环保责任制度,努力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为宜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水环境保障。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优良水体比例有所增加,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污染源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水环境监测、预警与应急等监管能力显著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污染防治能力与水环境监管水平明显提高,水生态系统功能良好。
到本世纪中叶,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二)具体指标:到2017年底,消除重点流域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确保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现状水质优于Ⅲ类的水体持续改善。
到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88.9%,无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断面,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成果得到巩固,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力争有所改善。
(详见附件2)三、主要任务全面实施《宜昌市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业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宜昌市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城镇生活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宜昌市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宜昌市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宜昌市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重污染水体治理专项方案》、《宜昌市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良好水体保护专项方案》6个专项方案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详见附件3—附件8)。
全省水文情报预报知识答题单位:姓名:一、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弧内打“√”或打“×”)1、特征河长法是x=0时马斯京根法的一个特例()。
2、在河流上游和河底比降较大的山区性河流上,洪水波可简化为运动波()。
3、引起河槽洪水波变形的原因是附加比降()。
4.在作径流预报过程中,为了考虑前期雨量的影响,常采用土壤含水量指标()。
5 冰情位置是指发生冰情现象发生地的经纬度()。
6 当水情数据缺测时,应在对应位置填列字符“N ”()。
7. 施工改造后的河道流量演算中的马斯京根参数k值与河道天然情况相同,可以不必重新分析得到()。
8. 施工截流期河道流量预报,可以采用天然河道情况下枯水预报模型()。
9.水文预报方案的评定和检验,是用制定预报方案中使用的资料来进行评定,而用没有参加方案编制的预留资料进行检验()。
10. 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是从发布预报时刻到预报洪水要素出现时刻所隔的时间。
()。
11、用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时,它的出发点是流域上各点的雨量用离该点最近的雨量站的降雨量代表 ( ) 。
12、流域汇流经过了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 ) 。
13、利用相应水位法作预报方案时,加入下游站同时水位作参数的目的主要是考虑水面比降和底水作用()。
14、综合瞬时单位线,实质上就是一个地区平均的瞬时单位线()。
15. 枯水预报中的退水曲线法与前后期径流量相关法,预报的流量值是有差别的,预见期越长其差别越明显()。
16、施工截流期河道流量预报,可以采用天然河道情况下枯水预报模型()。
17、水情信息系统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而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
18、、根据洪水等级划分标准、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
19、在一份信息编码中,最多可连续编列20个水情站的信息()。
20、径流在流域上汇集到出口断面,经过了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总称流域汇流。
水文学(hydrology)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学科。
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按研究范围分,有水文气象学、陆地水文学、海洋水文学、地下水文学等。
他与水利水电工程及其他与水有关的建设事业有密切联系,直接为综合利用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服务工程水文学(engineering hydrology)亦称“应用水文学”。
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应用水文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水域水的控制和利用分析水文要素的变化和水量分布的规律,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水文计算和预报的依据。
主要内容有:水文测验、水文计算、水文预报和水源保护等。
水文手册(hydrologic manual)根据区域水文资料及综合分析成果而汇编的工具书。
主要包括各种水文特征值的等值线图、分区成果表、关系曲线、计算公式及简要的计算方法等。
可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在水文计算方面的参考,为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农田水利规划等提供参考的水文数据。
有的水文手册还附有水文特征值的历年统计成果表。
历史洪水(historical flood)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大洪水或特大洪水。
在中国一般指水文站有系统观测资料以前发生的。
调查历史洪水的痕迹、涨落过程、发生的年份和量测历史洪水痕迹的高程、过水断面面积,借以推算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估算其洪水总量及发生的重现期,供洪水频率计算使用或直接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对于提高洪水频率计算成果的精度有重要作用。
洪水总量(flood volume)简称“洪量”。
洪水在一定历时内从流域出口断面流出的总水量。
一般以计。
在降雨径流预报中常计算一次降雨所形成的一次洪水总量,可由本次洪水过程线的流量起涨时刻至退水段上终止时刻之间的面积来求得。
在水文计算中有时需要统计某一时段的最大洪水总量(如一天最大、三天最大洪水总量等),通过频率计算,求得各种事端最大的设计洪水总量,据此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作为水库调洪算的依据。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18•【字号】宜府发〔2017〕32号•【施行日期】2017.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关于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宜府发〔2017〕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7〕40号)等要求,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截至2017年6月30日市政府现行有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经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决定如下:一、市政府规章《宜昌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市政府令〔2017〕1号)继续施行。
二、下列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共138件):1 宜昌市企业职工养老、工伤、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废止养老、工伤保险部分)市政府令第15号2 宜昌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55号3 宜昌市水文管理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57号4 宜昌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65号5 宜昌市水土保持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75号6 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81号7 宜昌市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84号8 宜昌市城市公共绿地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92号9 宜昌市世界和平公园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99号10 宜昌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02号11 宜昌市城区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03号12 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宜昌市户外广告管理实施细则》的决定市政府令第105号13 宜昌市专利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15号14 宜昌市工伤保险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117号15 宜昌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26号16 宜昌市残疾人优惠待遇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27号17 宜昌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34号18 宜昌市渡口安全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42号19 宜昌市中小河流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45号20 宜昌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50号21 宜昌市城区土地储备管理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53号22 宜昌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61号23 宜昌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政府令第170号24 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三峡库区灾害监测设施和治理工程设施安全管理的通告宜府发〔2004〕6号25 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宜昌市城区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6〕19号26 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官庄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决定宜府发〔2006〕22号27 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在长江宜昌江段采砂的通告宜府发〔2006〕34号28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宜府发〔2007〕1号29 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建立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宜府发〔2007〕12号30 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宜府发〔2007〕23号31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宜府发〔2007〕26号32 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08〕4号33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宜府发〔2008〕9号34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8〕16号35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宜昌高新区建设的意见宜府发〔2009〕23号36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宜府发〔2010〕9号37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意见宜府发〔2011〕2号38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应的意见宜府发〔2011〕8号39 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增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宜府发〔2011〕17号40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1〕23号41 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通知宜府发〔2011〕29号42 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意见宜府发〔2012〕2号43 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宜府发〔2012〕13号44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意见宜府发〔2012〕19号45 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鼓励企业进入“新三板”和其他场外市场挂牌上市的若干意见宜府发〔2012〕20号46 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宜府发〔2012〕21号47 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宜府发〔2012〕22号48 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各地到宜昌高新区(开发区)发展飞地工业的决定宜府发\[2013\]2号49 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重大城建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宜府发\[2013\]6号50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3〕8号51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3〕27号52 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在宜就业创业的通知宜府发〔2013〕30号53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的通知宜府发〔2014〕18号54 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4〕27号5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挡土墙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宜府办发〔2001〕142号5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行仲裁法律制度的通知宜府办发〔2002〕3号5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导游人员培训教育和管理的通知宜府办发〔2002〕6号5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建设局等部门关于预防和制止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与劳动者工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03〕131号59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05〕49号60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行政服务中心提交代办服务绿色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05〕107号6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宜昌市创建信用社区评审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05〕113号6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实施意见宜府办发〔2006〕3号63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人行市中心支行关于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06〕49号6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人行市中心支行关于全市金融机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06〕50号6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贯彻实施湖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办法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06〕51号6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06〕108号6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07〕19号6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援外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2号69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修改《宜昌市磷矿监督管理站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6号70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及偿债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7号7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商业银行关于进一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13号7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粮食市场流通联合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28号73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38号7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行业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41号7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善溪冲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44号7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62号7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71号7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08〕74号79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宜昌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09〕57号80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若干规定》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4号8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29号8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宜昌市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91号83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大企业服务直通车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93号8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禁毒委员会关于宜昌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00号8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宜昌军分区司令部关于在城区新增防空音响警报设施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01号8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住房保障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办发〔2010〕105号8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宜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09号8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审计整改落实工作制度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15号89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管理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24号90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25号9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27号9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五大科技专项行动”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28号93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29号9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全市注册会计师行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办发〔2010〕130号9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17号9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城区住房保障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32号9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人行市中心支行关于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宜昌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34号9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孤儿保障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47号99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宜昌中心城区推行市容环卫和交通安全监督员制度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52号100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60号10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商务局关于推进全市出口基地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70号10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86号103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1〕94号10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宜昌市政府还贷公路债务化解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7号10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14号10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工商管理局关于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30号10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宜昌市城区菜市场规范管理考核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44号10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宜昌银监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47号109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人行市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48号110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宜府办发〔2012〕53号11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源建设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60号11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区村级留用地管理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81号113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88号11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规则》的通知宜府办发〔2013〕3号11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城区豆制品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3〕12号11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宜府办发〔2013〕18号11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3〕35号11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3〕37号119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机构诚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3〕38号120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政府投融资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3〕56号12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13〕59号12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的意见宜府办发〔2013〕67号123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宜府办发〔2014〕2号12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城区重点城建工程创先争优活动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4〕14号12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人行市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14〕15号12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大气重污染防治实施办法(2014-2017年)的通知宜府办发〔2014〕26号12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企业登记“三证合一”暂行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4〕66号12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衡健康发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4〕82号129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通知宜府办发〔2015〕9号130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企业注销登记简易程序规定》的通知宜府办发〔2015〕16号13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公布全市社会救助标准的通知宜府办发〔2015〕26号13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15〕33号133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2015年对接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元多层次”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工作要点的通知宜府办发〔2015〕44号13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加强河流生态保护的意见宜府办发〔2015〕55号135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通知宜府办发〔2015〕62号13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城市建设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发〔2016〕6号13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投资及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16〕62号13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宜府办发〔2016〕89号三、下列规范性文件继续施行(共237件):1 宜昌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0号2 宜昌市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27号3 宜昌市夷陵广场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54号4 宜昌市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60号5 宜昌市东风渠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76号6 宜昌市无偿献血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77号7 宜昌市邮政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90号8 宜昌市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95号9 宜昌市殡葬管理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100号10 宜昌市城镇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101号11 宜昌市城区个人住宅建设规划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06号12 宜昌市市直及城区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08号13 宜昌市城区住房货币化分配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09号14 宜昌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16号15 宜昌市罚没财物及暂扣款物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18号16 宜昌市城市红线绿线紫线蓝线规划管制办法市政府令第122号17 宜昌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试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30号18 宜昌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32号19 宜昌市城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市政府令第133号20 宜昌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37号21 宜昌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促进办法市政府令第139号22 宜昌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市政府令第141号23 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52号24 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宜昌夷陵长江大桥管理暂行规定》的决定市政府令第154号25 宜昌市城区夜景灯光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56号26 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宜昌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市政府令第157号27 宜昌市城区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58号28 宜昌市住宅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59号29 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宜昌市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施办法》的决定市政府令第160号30 宜昌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62号31 宜昌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市政府令第163号32 宜昌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64号33 宜昌市三峡质量奖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166号34 宜昌市城区房屋安全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67号35 宜昌市人民防空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168号36 宜昌市城区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69号37 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宜昌市城区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5〕2号38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城区被征地附着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5〕24号39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宜府发〔2005〕29号40 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在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的通知宜府发〔2006〕17号41 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通知宜府发〔2006〕18号42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6〕28号43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城区除四害实施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6〕37号44 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湖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07〕18号45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大通关”建设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07〕20号46 市人民政府关于《宜昌市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7〕30号47 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区非公有制企业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通知宜府发〔2008〕2号48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发〔2009〕14号49 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传销违法活动的通告宜府发〔2009〕17号50 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管理问责制的通知宜府发〔2009〕27号51 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宜府发〔2010〕18号52 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1〕21号53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1〕24号54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体育争光奖励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12〕18号55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宜府发〔2013〕1号56 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3〕3号57 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意见切实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宜府发〔2013〕20号58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3〕21号59 市人民政府关于依法查处城区违法建设行为的通告宜府发〔2013〕22号60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宜昌城区征迁拆违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3〕24号61 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宜府发〔2013〕29号62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宜府发〔2014〕3号63 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宜府发〔2014〕4号64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宣传文化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宜府发〔2014〕7号65 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城区基准地价及土地收益标准的通知宜府发〔2014〕8号66 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通知宜府发〔2014〕10号67 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宜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宜府发〔2014〕13号68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强化产业支撑的意见宜府发〔2014〕15号69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14〕19号70 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宜昌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宜府发〔2014〕23号71 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施意见宜府发〔2014〕25号72 市人民政府关于保留取消及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宜府发〔2014〕26号73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14〕29号74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红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4〕31号75 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杆的通告宜府发〔2014〕32号76 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知宜府发〔2014〕37号77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发〔2014〕38号78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意见宜府发〔2014〕39号79 市人民政府关于宜昌城区禁止“黄标车”通行的通告宜府发〔2014〕40号80 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承接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宜府发〔2014〕41号81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黄柏河东支流域磷矿开发利用环境监督管理的意见宜府发〔2014〕43号82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意见宜府发〔2014〕45号83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规定》的通知宜府发〔2014〕46号84 市人民政府宜昌军分区关于印发《宜昌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15〕3号85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三峡后续工作的意见宜府发〔2015〕4号86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品牌经济的意见宜府发〔2015〕5号87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名牌创建和标准创新奖励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15〕6号88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限制区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宜府发〔2015〕7号89 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宜府发〔2015〕8号90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5〕13号9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宜府发。
MIKE11模型在长江三峡水库预报调度中的应用闵要武1 陈忠贤2(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2.三峡梯级调度通信中心)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动力学模型在水文预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解决传统水文方法难以解决的水文问题成为可能,三峡水库蓄水后,原有天然河道已演变为河道型水库,回水长度达600多km,三峡区间河段内水流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库动库容影响巨大,原有的洪水预报方案、水库调洪演算方法存在较大局限性,难以满足预报调度需要,为此,2004年长江委水文局、三峡梯调中心、丹麦水力研究所合作采用MIKE11一维水动力学模型研制适应三峡水库的预报调度算法,为三峡水库的科学调度提供决策依据,经过2年多的应用检验,成果合理可靠,并投入生产作业运行。
本文以该项目为背景,介绍MIKE11模型在三峡水库预报调度应用中的一些技术处理,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MIKE11 水动力学 水库 预报 调度 三峡1概述长江三峡水库于2003年6月蓄水至135m,蓄水后,库区的水文水力学特性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长江中游的江湖关系也面临不断调整,2006年6月,三峡大坝全面挡水,并开始承担荆江河段的防洪任务,2006年汛后,蓄水至156m, 2007年汛后将逐步蓄水至175m,并为中下游承担防洪任务,面对长江巨大洪水、洪量,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仍显不足,合理的确定水库的下泄过程和补偿错峰调度的时机,进行科学的防洪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绝大多数水库的实时调度基本上基于静库容的水量平衡原理进行的,由于三峡动库容影响巨大,传统的水库调洪演算方法存在较大局限性,三峡水库开始防洪调度时,将凸现出许多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三峡库区的水力特性和相关水库的历史经验,开展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技术研究,制定三峡水库的调度预案和研究实时调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调度,为各级防汛机构提供决策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经验表明:以传统的水文学预报方法,解决类似三峡水库具有较明显动库容影响的预报调度问题,难度较大;而基于圣维南方程数值解的水动力学模型,能有效地解决复杂水流的计算问题,在水利规划、设计及分洪溃口演进等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黄柏河流域干流河道管理范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1.06•【字号】宜府办发〔2019〕1号•【施行日期】2019.0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关于公布黄柏河流域干流河道管理范围的通知宜府办发〔2019〕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市政府组织划定了黄柏河流域干流河道管理范围,现予以公布。
一、河道长度黄柏河干流河道长度合计202.05km,其中黄柏河干流源头自夷陵区樟村坪镇羊角山村至夷陵区晓溪塔街办集锦桥,长158.85km;黄柏河西支自夷陵区黄花镇两河口至雾渡河镇雾渡河水文站,长43.20km。
二、河道管理范围黄柏河属长江一级重要支流,玄庙观水库坝址至夷陵区晓溪塔街办集锦桥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玄庙观水库坝址以上黄柏河干流及黄柏河西支干流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划定河道管理范围。
汤渡河水库岸线管理范围按水库设计洪水位划定(黄海高程126.18m),尚家河水库、西北口水库、天福庙水库、玄庙观水库岸线管理范围按照移民搬迁高程划定(即尚家河水库250.41m、西北口水库325.00m、天福庙水库410.83m、玄庙观水库505.00m)。
局部河段管理范围按照划界标准,参考历史最高洪水位,结合河道实际岸线状况等综合因素划定。
黄柏河流域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按照公布的管理范围落实相关管理规定,确保流域水生态水环境安全。
附件:宜昌市黄柏河流域干流河道管理范围界线图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月6日。
宜昌水文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宜昌水文信息管理系统
操作指南
1 系统功能
宜昌水文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由前台功能
设计和后台功能设计、后台应用程序组成~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 前台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天气预报、流量实时在线最新信息、地下水墒情最新信息、水雨情实时信息地图模式、后台登录入口。
, 后台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普通用户模块、管理员模块
, 普通用户模块:修改用户资料、上传值班表、人工编报,降水、水位流量、水库、墒情、地下水、蒸发、降雹、预报,、自动编报处理、到报统计、分报统计、水位流量关系节点及关系线图、测验设备监视及图形查看、维护维修记录、数据下载。
, 管理员模块:用户管理、站点管理、生成电报统计、分发电报统计、报汛任务书管理、自动编报控制管理、维护维修统计、设备监视统计、数据下载统计、远程控制管理。
, 后台应用程序:水雨情数据入库程序、地下水墒情数据入库程序、流量实时在线系统中心站接收及计算程序、水情电报分流服务、水情工作软件、自动编报程序。
2 操作指南
2.1网站首页运行结果
2.2详细操作介绍
2.2.1用户登录
由于本系统不是任意用户都能有权限访问~因此不能采取注册的方式来增加用户。
由管理员统一添加用户~用户登录后可修改自己的密码、姓名、部门名称、部门编码、手机号~访问权限只有管理员才能修改。
修改状态如下:
用户登录后~所有的操作都会被全程跟踪~包括水情电报编报及发送、设备监视、维护维修、数据下载等~都以登录的用户名来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
请用户登录后修改默认的密码~避免别人盗用你的用户名和密码~造成报汛和数据的人为破坏。
2.2.2水情电报传输
该模块初始页面依登录用户不同而异。
当以管理员或水情值班人员身份登录后~显示全市当前时段所有的电报,如果以勘测队或测站、县市防办人员身份登录后~仅显示该管理部门所属各站当前时段所有的电报,其余用户登录后看不到任何电报。
这样设计一是出于电报安全考虑~二是出于查询方便~让用户对所属各站的电报一目了然。
1、人工编报
1,降水
用户选择发报站站名~然后根据观测时段填写时段降水或暴雨加报、日降水量、天气情况、旬月降水量~然后选择该电报是否为更正电报~最后点击“编报”按钮~下方文本框就会显示你刚才录入的一份电报。
如果你有多份电报需要编写~可继续选择发报站站名进行编写。
每编写一份电报~下方文本框就会多一行。
如果发现错误~可在文本框内进行修改,如果正确无误~可点击“发报”按钮~将电报发送到中心站数据库~上方表格即当前时段所属各站的电报列表会自动更新。
以下其他类型电报的多份编写情况~与此相同。
此处注意:当发暴雨加报时~你在时段降水、旬降水、月降水填写的雨量均不列报,当发时段电报时~请不要在“暴雨量”、“日降水量”、“旬降水量”、“月降水量”处填写雨量~否则会列出错误报文,当每日8时列报时~如果有时段雨量就填“时段降水”~没有就不填~再填“日降水量”。
2,水位流量
用户选择发报站站名~填写水位、选择水位趋势、填写流量、选择流量测法、遇起涨或洪峰时还要选择水流特征、发旬月平均水位或流量时需填写相应数值~然后选择该电报是否为更正电报。
此处注意水流特征:一般情况下~为“无”,当为“河水干涸”时~只会列出60908000 07271000 HS 0 NN~即使你输入了水位和流量,当为“断流”时~必须输入水位~列报60908000 07271000 Z 39.04
ZS 6 HS 2 NN,当为“起涨”、“洪峰”时~必须输入水位和流量~列报60908000 07271000 Z 44.56 ZS 5 Q 324 QS 1 HS 5 NN或60908000 07271000 Z 45.36 ZS 6 Q 567 QS 1 HS 6 NN。
,无流量时~相应流量栏不填写,。
3,水库
用户选择发报站站名~填写时段入库流量、时段长、库水位、选择水位趋势、遇起涨或洪峰时还要选择水流特征、填写蓄水量、出库流量、选择流量测法、日入库流量、发旬月入库流量时需填写相应数值~然后选择该电报是否为更正电报。
注意事项:
1.库水位、蓄水量必填
2.“日平均入库”译电软件翻译不出来~一般把“日平均入库”填在“入库流量”里
3.当不报旬月平均出库时~程序设计为只有每月的1、11、21日的8时才编写“旬平均出库”~每月的1日的8时才编写“月平均出库”~即使在这几个时间外~你输入了旬月平均出库~在编报时也不编写出来
4.当要报输水设备运行情况时~必须先点击“输水设备情况”复选框~然后分别选择“设备类别”、“设备编号”、“开启孔数”~填写“开启高度”、“流量”~再点击“确定”。
此时如果列报完毕~可点击“编报”,如果还有其他输水设备运行情况~再点击“添加”~重复上面的操作,直到添加完毕~最后点击“编报”。
5.生成电报后不必立即点击“发报”~可等所有同类电报全部编写完毕后~再发报。
4,降雹
用户选择发报站站名~填写降雹历时、雹粒直径~然后选择该电报是否为更正电报。
2.2.3自动编报处理
自动编报处理是指对自动生成的电报的管理:修改、删除、发出。
用户对需要处理的电报进行修改时~点击“编辑”~该行记录的电文即处于编辑模式~用户可在文本框内修改电文~然后点击“取消”表示放弃修改,点击“更新”表示保存该记录~并且生成时间自动更新为当前时间。
当用户已通过人工编报方式编写了某站的电报~或某站的电报不需发出~可点击“删除”。
当用户确认某份电报正确并需要发送时~点击“发送”~该份电报即发送至中心站数据库~并且在列表中不再显示该电报。
2.2.4 设备监视
设备监视是保证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的必须工作~也是日常任务。
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关系到水情报汛和水文资料整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监视记录列出用户所属管理部门最新的监视设备的时间、监视内容、设备状态、监视人。
此记录作为水情设备人员对各管理部门的运行、维护考核依据~直接与目标考核挂钩。
1、雨量站、水文,位,站、水库站、地下水站、水温站实时监视
用户监视自己所管理的各测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站名、站码、设备时间、站类、当日雨量、水位、库容、地下水、水温、电压等数据~系统根据每个测站的设备生产厂家、站类~判断来数的正确性~从而确定设备是否正常。
当查询时段内没有最新的数据到达时~表示设备不正常~站名以红色标识,当日雨量超过100毫米时~提示雨量异常,当水位为0或负值时~提示水位异常,当电压低于正常范围时,12v电池低于10.8v、6v电池低于5.8v,~电压值以红色标识~同时标识设备不正常。
在设备监视过程中~如发现用户所管理的所有水库站只有水位而无库容时~或大面积站点的水位流量电报、水库电报不能自动生成时~可以确定是中心站数据入库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水情设备技术人员。
2、雨量棒图
为直观地查询雨量数据~“雨量棒图”可供用户查看。
当用户为管理员或水情人员时~用户可依管理部门、流域、行政区划、所属系统
四个查询方式选择,当用户为勘测队、测站、县市防办人员时~相当于直接选择了按“管理部门”查询。
查询对象有两个选项:时段雨量、日雨量。
为查看更详细的历史雨情~用户可选择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日分界为8点。
3、水位库容过程线
为直观地查询水位、库容数据~“水位库容过程线”可供用户查看。
当用户为管理员或水情人员时~查询站列表包含全市所有水库站,当用户为勘测队、测站、县市防办人员时~查询站列表只包含用户所属管理站的所有水库站。
为查看更详细的历史水情~用户可选择开始时
间和结束时间~日分界为0点。
上方图形为库容过程线、下方图形为水位过程线。
4、电压过程线
由于系统的不同~福建南平水文采集系统的测站电池电压为6V~其他系统均为12V。
为直观地查询电压数据~“电压过程线”可供用户查看。
当用户为管理员或水情人员时~查询站列表包含全市所有站,当用户为勘测队、测站、县市防办人员时~查询站列表只包含用户所属管理站的所有站。
为查看更详细的历史电压情况~了解测站状态~用户可选择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日分界为0点。
根据电压过程线~用户可以了解蓄电池的工作状态~结合天气情况可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查看电压过程线~要结合图形分析电池的状态:如果过程线陡起陡落~中间没有持续段~则电池老化严重,电池长期工作在12v以下~但图形显示良好~可不用更换电池~因为有很多系统返回的电压值并不准确~我们只需看总的趋势即可判断电池的好坏。
2.2.5 数据下载
为保证资料的安全~对资料外流的情况可从下载历史记录中追根溯源~找到资料下载者~追究其责任。
当用户为管理员或水情人员时~下载记录列表包含全市所有测报
站的下载记录,当用户为勘测队、测站、县市防办人员时~下载记录列表只包含用户所属管理站的下载记录。
下载记录包含:站名、站码、资料开始时间、资料截止时间、下载时间、下载项目、下载者~如下图所示。
下载前需选择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默认值为当年的1月1日8时,降水量,或0时,水位、流量,到当前日期的整点。
点击“查询”后~再点击“下载”。
所有数据下载都可以直接保存到用户指定的路径~文件是站码为文件名的文本文件,例:60901000.txt,,水位下载时~如只有一个断面~则文件名同上定义~否则~自动加上断面号,例:60514371_2.txt,。
下载项包括:降水量、水位、在线流量、地下水、单墒情、综合试验站雨量、综合试验站墒情、水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