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湘西》的观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8.78 KB
- 文档页数:3
家族宗族民族——评《血色湘西》
刘智跃
【期刊名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10)003
【摘要】<血色湘西>既是一部以湘西文化为背景,讴歌湘西人民忠贞爱情的传奇故事剧,又是一部以象征和隐喻手法歌颂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红色偶像剧.在家族和宗族观念下自在自为生活着的湘西人,面对外族入侵、民族存亡的大是大非,毅然忘却个人情仇,舍弃宗族矛盾,一致对外,不惜牺牲,抵抗侵略,他们身上凝结了中华文化的伟大传统,喷发出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刚强血性与勇敢精神.
【总页数】4页(P73-76)
【作者】刘智跃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湖南长沙,4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
【相关文献】
1.走进湘西,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评《守护民族精神家园——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J], 邹珺
2.抑制宗族组织对村民自治制度负面影响的新思考——以湘西永顺县土家族村寨G 村为例 [J], 瞿州莲
3.民族魂的祭奠——电视连续剧《血色湘西》的主题原型 [J], 孙大志
4.民族地区宗族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湘西永顺县土家族村寨Q村为例
[J], 瞿州莲
5.湘西土家织锦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评《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 [J], 陆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色湘西》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血色湘西》,这一看可不得了,把我整个人都给“吸”进去了。
这部剧的背景设定在湘西,那里的山水美得不像话。
青山绿水,吊脚楼依着山势错落有致,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剧中的人物也像是从这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充满了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
先来说说女主角穗穗,她是个灵动又倔强的妹子。
那一双大眼睛,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她在剧中的成长历程让我感触颇深。
一开始,穗穗就是个单纯的山里妹子,心里只装着自己的小世界。
可随着剧情的推进,生活的磨难一个接一个地砸向她,她却没有被打倒,反而越来越坚强。
她的爱情也是一波三折,和石三怒之间的情感纠葛,那叫一个揪人心啊!石三怒,这个敢爱敢恨的血性汉子,为了穗穗可以不顾一切。
他们俩在一起的画面,那真叫一个甜蜜,可一旦闹起别扭来,又让人跟着着急上火。
记得有一个情节,穗穗被土匪掳走了。
石三怒得知后,那眼睛都红了,带着他的兄弟们就去拼命救人。
一路上,他心急如焚,脑子里想的全是穗穗的安危。
当他终于找到穗穗的时候,穗穗已经吓得不成样子。
石三怒一把将她搂在怀里,轻声安慰着,那眼神里的心疼和关切,简直要溢出屏幕了。
那一刻,我真的被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所打动。
还有龙耀武,这个角色一开始让我有点讨厌。
他霸道、蛮横,总觉得自己了不起。
可后来,当他经历了种种挫折,失去了双腿,整个人都变得沧桑了许多。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坚韧。
他不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大少爷,而是一个懂得了生活艰辛,懂得了珍惜的普通人。
剧中的那些老百姓们,也都刻画得特别真实。
他们有着自己的小脾气、小算计,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从来不含糊。
比如那个麻大拐子,虽然是个土匪头子,但也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他对兄弟讲义气,对家人也有着深深的牵挂。
这部剧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种湘西人民的血性和团结。
当日本鬼子侵略到他们的家乡,所有人都放下了个人的恩怨,拿起武器,共同抵抗外敌。
他们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口号,有的只是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
《血色湘西》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让人热血沸腾又热泪盈眶的电视剧——《血色湘西》。
这部剧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仿佛把我拉进了那个充满热血与爱恨的湘西世界。
剧里的湘西,美得不像话。
那连绵的青山,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清澈见底的溪流,仿佛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可就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却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穗穗和石三怒之间的爱情。
穗穗,一个善良纯真又坚强的姑娘,石三怒,一个重情重义、有着一腔热血的汉子。
他们的相遇就像是命运的安排,在那热闹的端午节赛龙舟上。
石三怒划着龙舟,那股子勇猛和霸气,一下子就吸引了穗穗的目光。
而穗穗站在人群中,美丽动人,也让石三怒心动不已。
从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不是那种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的柔情蜜意,而是充满了坎坷和磨难。
家族的仇恨,战争的硝烟,都成为了他们爱情路上的绊脚石。
可即便如此,他们对彼此的那份心意却从未改变。
石三怒为了穗穗,可以不顾生死,穗穗为了石三怒,也能坚守自己的内心。
记得有一个场景,石三怒被敌人追杀,受了重伤。
穗穗不顾一切地找到他,把他藏在了一个山洞里。
穗穗细心地为石三怒包扎伤口,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和关切。
石三怒看着穗穗,强忍着伤痛说:“穗穗,我没事,只要有你在,我啥都不怕。
”穗穗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说:“三怒,你一定要好起来,我们还要一起过日子呢。
”那个画面,真的让我感动得稀里哗啦。
他们的爱情在这艰难的时刻,显得更加珍贵和坚定。
还有那些为了保卫家乡而英勇奋战的人们,他们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担当。
龙耀武,原本是个有些任性和骄傲的少爷,可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冲在了最前面。
哪怕最后失去了双腿,他也没有丝毫的退缩和后悔。
童莲,一个从外地来的女子,却为了湘西的百姓,四处奔波,组织大家抵抗外敌。
她的坚强和勇敢,让所有人都为之敬佩。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最后的那场大战。
湘西的百姓们,不论男女老少,都拿起了手中的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血色湘西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对湘西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湘西,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也孕育了一代代勇敢坚毅的湘西人民。
我曾有幸深入湘西,亲身感受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也被湘西人民的奋斗精神所感动和震撼。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对血色湘西的一些见解和思考。
首先,湘西的壮美风光让人心驰神往。
湘西不仅有雄浑壮丽的山川,还有神秘莫测的溪谷,更有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
每一处景色都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在湘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也深深被湘西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和震撼。
其次,湘西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湘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
湘西的历史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走在湘西的大地上,处处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底蕴,这让我对湘西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湘西的人民勇敢坚毅,敢于拼搏奋斗。
在湘西,我见证了湘西人民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了希望的未来。
湘西人民的勇敢坚毅、敢于拼搏奋斗的精神,深深感染和震撼着我,也让我对湘西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在湘西的土地上,我收获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我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也对这里的人民充满敬意和钦佩。
血色湘西,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更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热土。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血色湘西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大湘西——《血色湘西》观后感山东垦利一中商英英以前对于湘西这个词,我从来只是一种纯粹的地理概念,在素质教育的熏陶之下,知道那里是个偏僻之地,有好多好多山,好多好多水。
直到今年,我才有机会亲身到了湘西,见到了那里土生土长的苗族人和土家族人,见到了那里好多好多的山,好多好多的水,从而有了好多好多的惊讶和感叹。
导游是个地道的少数民族女子,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有着一种深入的痴迷,竟在短短的几天内让我们迅速地爱上了这里——大湘西。
这个“大”字是我自己加的,而且有我的理由。
本来,旅游嘛,行色匆匆之间是体会不到什么的,但是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部电视剧的拍摄基地,从而忽然在这千山万水间找到了一个可以与之进行交流的突破口,有了一个把这里称之为“大湘西”的理由。
34集的电视剧我是用三天时间看完的,这其中包括处理一些迫不得已的是事情。
电视中的每一个背景都能让我联想起前几天的行程。
恍惚之间,那片土地跟自己有了联系,有了沟通。
没有明星演员,没有特技效果,这部电视剧就跟湘西这个地方的人一样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土气”,但也正是这种脱离浮嚣尘世的质朴,让人能够静下心来,捋一把生命的纯真,放一身无谓的疲顿,真正体会人性本初的粗犷和野性。
多少电视剧中让人作呕的海誓山盟最终都没有抵过大湘西的排帮汉子石三怒为田家妹伢穗穗赛龙舟得来的那把牛角刀,虽然两人对爱情的倔强和捍卫没有战胜命运的安排,牛角刀也残缺不全。
但直到死,两个年轻恋人的心始终是在一起的。
隔着世仇家恨也好,隔着炮火连天也罢,这种对爱情的信仰在他们的心中是从来不打折扣的。
也许,只有大山能明白,爱情真的可以坚硬如磐石。
也许,当大山里的年轻人在五月端午节于茫茫人海之中瞅见自己心仪的人儿时,便已注定他们今生的姻缘。
也许,傩神真的会安排一些美满如意,但也不乏很多人的“下下签”。
有人说,喜欢上不喜欢自己的人是一种生命的自我放逐。
当美丽的少女月月对龙家大少爷耀武的因爱而恨铸成大错而受尽惩罚时,当她被赶出婆家大门时,我想,可能她再也得不到她想要的,和耀武的梦想了。
评《血色湘西》
现在我对湖南电视台的节目越来越喜欢了,每次周六回家必看《快乐大本营》,湖南卫视刚播完的《血色湘西》也是特别特别好看,也难怪赢得了全国收视率第一呢,这部电视剧总共34集,每一集都能把观众深深地吸引住,每一集都有亮点,都能给人以启示与思考,剧首把湖南的民风,民俗都很到位第表达了出来,让观众耳目一新;剧末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团结的精神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这部戏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把观众的心给揪起来,看了让人久久回味~~~~~~~~~~~~~~~~。
《血色湘西》观后感-电视观众的文化大餐我不是文艺工作者,也不是作家,更不是影视评论家,但是我看了湖南电视台录制的34集传奇抗战大戏《血色湘西》后,心潮澎湃,感概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魔一次又一次地驱使我不得不为此剧的巨大成功而呐喊叫好!虽说我没有一枝生花的妙笔来描述《血剧》成功的点点滴滴,但我一定要用我这枝久违了的拙笔向全国广大的电视剧爱好者推介这部电视连续剧。
它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剧,好些年我没有看到这样好看的电视剧了。
《血剧》独具匠心地运用了醒目的双标题法。
在群山起伏、云雾缭绕、风景秀丽的大山里,传来了一声声清脆悦耳的原生态湘西昔日就有的原汁原味的山歌:“郞上坡哟,妹上坡……”随着抑扬顿挫的歌声,伴着潺潺的流水声,苍劲有力的血红色“血色湘西”四个大字跃然莹屏上,使人精神为之一振,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入了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
俄倾,在地上战车隆隆、枪炮轰鸣,天上群机翱翔、俯冲、鏖战的画面中,四个白色字体的“血色湘西”片题再次映入电视观众的眼帘,使人们一下子便联想到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
这样独到的手法与拍摄艺术更能把主题、剧情和人物紧密地结合起来,彰显出来,引人入胜,从而达到更吸引观众的目的。
虽说在庞大的电视演员阵营中找不出一个大名鼎鼎的导演和明星来,但是许多新面孔的演技较之大牌明星却丝毫没有逊色的地方。
他(她)们所扮演剧中的各个角色都做到了形、神统一,形象、神更象,各自的内心世界、内心活动和思想斗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维妙维俏,真乃入木三分。
你看那充满青春活力,漂亮、活泼而又泼辣略显稚气的山里妹娃田穗穗、敢说敢为、不畏强暴的排古佬石三怒、老谋深算,竽子营的主心骨龙十四太爷、老奸巨滑的排帮首领麻大拐子、老诚持重,沉黙寡言而武艺高强的山里大英雄田大有、性格豪放,唯我独尊的龙家大少爷龙耀武、文质彬彬,胆小怕事的龙家二少爷龙耀文、肩负特殊使命的省慈善总会主任童莲老师、豁达粗旷,身经百战的国军师长二蛋子锁云超、还有那孤儿院长,后为芷江机场雪峰山雷达站长,国际友军保罗等形象都演活了。
观【血色湘西】有感_650字湘西是一个少数名族聚居的地区,它有过血一般的历史。
观【血色湘西】这部红色剧后,我感触极多,讲述了湘西女子田穗穗青年石三怒,龙耀文,龙耀武等誓死捍卫家园奋力抗击日军的悲壮故事。
他们敢爱敢恨,当敌人来临时英勇抗战,团结一致不放弃,凭着大无畏的精神和机智战胜了敌人。
它反映了湘西人民及整个中华民族顽强抵制日军所做出的贡献,体现了一名中国人湘西人的血性方刚和悍勇雄风。
神秘的湘西被染红了,那是怎样的红,我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今天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祖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是血染红的,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建党60周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由落后贫困的国家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提高,我们正在走向富强,走向共同富裕。
过去的湘西,是贫穷的。
听爷爷奶奶说,过去生活十分艰苦。
住的房子是危房,几张床几口锅,每天上山打柴,找别人剩下的谷子,玉米,红薯等等,找那些充饥,每天亲自辛苦劳作。
那时上学校,根本学不到知识,吃不饱,每天都要集体干活,劳作出来的还要交给老师。
更别说马路交通工具。
但现在,湘西特别是吉首,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商务楼,写字楼,高级住宅等一系列工程的。
完工,一条条马路,街道,河道的修建,步行街,超市,广场等消费娱乐场所建立,特别是汽车家电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每天菜式多种多样,想吃肉到菜市场上一走就可买到,现在人们大多数更爱吃蔬菜。
人们还时常去旅游,度假,出国,许许多多的外国人也慕名而来,游览乾州古城和凤凰古城。
现在湘西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经济将会更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会更高。
这都是十几年前想不到的,是因为有党的正确领导。
作为一个湘西娃,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少年,我将来要为家乡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祖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力。
《血色湘西》台词惹争议之我看350字四年级作文范例
血色湘西》剧组为了使该剧达到湘西的“原汁原味”效果,除了让男女主角在剧里大唱土话荤情歌外,更是让剧中人物的台词里多次出现“人死卵朝天”、“两个奶子翘起抖”等粗言痞语。
一些观众觉得这些粗痞语言有损湘西人形象,更有教坏儿童之嫌。
哎。
但我觉得这样没错啦!这些话其实才能更好的反映出湘西的朴实风貌,当地人说话都是土话,演员在电视剧里也是按照这样的土话来演的,而且当时戏里的环境就是这样,一个竿子营就一个教书先生,读书识字的人很少。
我们追求的不就是原汁原味的湘西风情吗?
所以白静回应:怎么真的东西摆在大家面前时,大家反而觉得有问题了?
额____这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满口粗话才显英雄本色。
而是如果都是文绉绉的台词,那戏就太假了。
有的人追求自然,可为什么当自然真的摆在大家眼前时大家又觉的反感呢?
哎___这些人呐!!!真为编剧和导演感到气愤,
做编剧和导演难,做个好编剧和导演更难!!!!。
第八届大学生读书节征文梦游湘西——血染的美丽电院10级自动化2班梦游湘西--血染的美丽书,承载着太多的历史重任,没有书我们不可能洞悉历史的变迁,没有书我们不可能明白先人的智慧,没有书我们不可能拥有多彩的生活。
书,给了我们丰富的知识,书,给了我们无尽的智慧,书,给了我们真实的感受。
随着一页一页翻动的故事,我踏进了那个充满这多情、真诚、狡诈而又变幻莫测的湘西江边。
随着商队马车轱辘的声,我回到了那个战火连绵的年代,一景一情都那么真实,而我却不能改变,像一名无助的看客,又如同命运早被安排了的孤独者。
看着老马勺的鬼鬼祟祟的标记,想着林湘君信任的眼神,我真的想跑到她的前面,向她揭露那老实后面天大的阴谋,然而我不可以,声音总是被屏蔽在另外一个世界,拼命地挣扎,哽咽到泪流,却没有一点点的效果。
穗穗就是在我这么无助的情况下跳到了我的眼前,她的美丽让我入迷,她的纯真让我感动,我好似傻了一样,在旁边笑着看她打着山鸡,心里却涌来了另外一种情感。
她的命运,伴随那错综复杂的仇恨,那充满坎坷的爱恋,那难以忘怀的抉择,她不知道此刻她的五叔和父亲正商量着她的未来,她不知道端午之夜赛龙舟时的情窦初开,更是她难以预料的是未来人生路上的痛楚和爱恋。
田伏秋是我最最敬佩的大侠,他的智慧,他的武艺,他的气度,他的精神,每一点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
当车队停在他的门口时,他的热情;当知道马帮要打劫商队时,他的智慧,当林湘君有难时,他的正直;当不想连累寨里人而银弹自尽时,他的大义;都是那么鲜活的闪现在我的眼前,这个男人是真正的男人,顶天立地的汉子,为了穗穗他一辈子没有在续弦,即使对林湘君有着极好的情感,他依旧选择了沉默在心底的最深处。
他有着一身本领,无论是掌鼓还是武艺,然而当妻子去世后他却选择过着默默无闻的日子,为了他心爱的女儿,为了他去世的妻子。
当龙太爷为了一己之私让他去护送商队的时候,我的心就作痛的如一团乱麻,一个英雄,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一个我崇拜的湘西汉子,走向了他人生的绝路。
在辽宁卫视台搜索到了此剧后,不知怎么,就放不下了。
这几天更是晚上看最后几集,下午看重放的开头几集,心神被它紧紧揪拽住,时间占用去不少。
终于,最后一集播完了,前半部分也补看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前因后果都弄明白了,但我,依然心在湘西。
此剧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湘西的事,一部悲情大戏。
那个时期的湘西,交通不便,闭塞落后,甚而愚昧。
各类人群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家仇牵连情怨,阴谋加上霸道,相争相斗,搅和作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但当面对了跑到中国来烧杀抢略的日本侵略者,所有人都明白了自己是姓“中”的中国人,同仇敌忾,一个个都全力以赴,与侵略者作殊死拼杀,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除了第一主角“穗穗”以及以第一人称在剧中出现的童老师外,其他排在前十位的角色都死了,一部悲壮的战争历史剧。
此剧是以真实战事为背景的,那是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会战-------湘西大会战。
会战胜利三个月后,1945年8月21日,抗日战争胜利的受降仪式就是在湘西芷江举行的,在那里,日本签下了无条件投降书。
写国民党与日军作战的影视剧不多,此剧写得很实在、够精彩。
写国民党军人,无需一味地拔高,也无需浓描细雕,缺点多些也正常,没人会打棍子,因而看上去就自然。
但他们都是中国人,国家之仇民族之恨那是谁都忘不掉的,因此,他们也都是一个个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勇士、壮怀激烈的英雄。
剧中的穗穗是令人喜爱的湘西妹子,四个身份、地位、教养、脾性全然不同的男人都爱上了她,而最后四个男人都死在和日本鬼子的拼杀中,谱写了一曲尽显中国男人英武豪气的慷慨之歌。
去年有过《湘西往事》,记忆甚深。
就喜欢看那一片土地上的人情故事,天然去雕饰般的纯朴,简单原始的人性情感,一看就把人心勾引去了,比那些胡编乱造的剧本、半假不真的人物不知好看多少倍。
就像喜欢沈从文笔下那一个个鲜活栩栩令人长久思着念着的人物一样,就像迷恋那一处处朴素秀美令人始终心醉神往的山水一样。
那是片带点神秘的土地,我终有一天会去好好兜转一圈的。
《血色湘西》观后感每当我听到国歌声嘹亮地响起,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血色湘西》中那动人心魄的战斗场面,那用血肉之躯铸成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的英雄们。
我忘不了影片中的瞿先生面对敌人枪口时的凛然正气。
当时,敌人为了重新掌控制空权,不惜动用大批军事力量,想要摧毁建造在麻溪铺祖坟山上的雷达站。
敌人的一千多精锐部队开进了麻溪铺,却不知道雷达站的具体位置。
于是他们把麻溪铺没有离开的人都集中起来,想要从他们的口中得知雷达站的确切位置。
他们随便从人群中抓出一个人来问:“雷达站在哪里?”见对方不回答,就用枪指住了这个人的脑袋。
刚准备开枪的时候,瞿先生挺身而出并推开了敌人的枪。
敌人的将军看出了瞿先生是个读书人,就说自己也是读书人,并提出和瞿先生论学。
他竟然恬不知耻地引用了老子的话:“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来粉饰他们的侵略战争。
说他们的战争是为了消灭落后,推行王化。
瞿先生忍不住冷笑说:“可笑啊!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你们日本人的祖先就到中国来学习。
可我泱泱中华并没有因为你们之落后就要消灭你们,而是敞开国门,任尔学之,于是你们才懂了礼义,才有了文字,才学得了三分人样。
这才是我中华推行之王化。
可是你们三分人样还没学会,七分兽性已经显出……你们根本就不配做人!”瞿先生的一席话,让那自诩为读书人的将军哑口无言,无地自容,恼羞成怒。
最后扯下自己的面具,露出了凶残的本性,拔出了枪,指向了瞿先生。
而瞿先生虽然倒在了血泊之中,他高大的形象却永远屹立在麻溪铺人们、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心中。
瞿先生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但是在敌人的枪口面前,他没有退缩,没有畏惧,大义凛然,用自己的正气和鲜血为麻溪铺的人们上了最后一堂课,用自己的生命向所有的人证实了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和气节。
瞿先生无愧于一个读书人的称号,无愧于一个教书先生的身份,他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国的含义,他是我们做人的楷模。
我忘不了瞿先生和敌人的文斗,更忘不了我军民在祖坟山上和敌人展开的武斗。
《血色湘西》观后感前阵子,偶然看到一部电视剧叫《血色湘西》,没想到这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部剧的背景设定在湘西,那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风情的地方。
故事里的人物,一个个都鲜活生动得像是要从屏幕里走出来一样。
先说穗穗吧,她是那么的纯真善良,又带着湘西妹子特有的倔强和坚韧。
她的爱情之路充满了曲折,和石三怒之间的感情,那叫一个揪人心呐!石三怒,那可是个热血的汉子,敢爱敢恨,为了穗穗,什么都愿意去做。
他们俩的爱情,不是那种软绵绵的你侬我侬,而是充满了刚烈和决绝。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一场戏,是穗穗在集市上卖东西。
那场面,可热闹了!来来往往的人,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穗穗站在自己的摊位前,脸上带着些许羞涩和期待。
她精心摆放着那些手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那么完美。
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鼻尖上细细的汗珠。
她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子坚定,好像在说:“我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卖个好价钱。
”这时,来了一个刁钻的顾客,对着穗穗的东西挑三拣四,还一个劲儿地压价。
穗穗一开始还耐着性子解释,可那顾客越来越过分。
穗穗的脾气也上来了,她挺直了腰杆,大声说道:“这都是俺用心做的,值这个价!”那声音,清脆又响亮,带着湘西妹子的泼辣劲儿。
周围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有的在看热闹,有的在帮穗穗说话。
最后,那个顾客灰溜溜地走了,穗穗则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还有一场大战的戏,那真叫一个惊心动魄。
双方人马在山谷里对峙,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枪声、喊叫声交织在一起,让人的心跳都跟着加速。
湘西的汉子们毫不畏惧,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却有着必死的决心。
鲜血染红了土地,可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
穗穗和其他女人们在后方,也是心急如焚。
穗穗咬着嘴唇,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的战场,心里默默地为石三怒祈祷。
这场面,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湘西人民的勇敢和不屈。
剧中的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让我置身于那个充满热血和情感的湘西。
那连绵的山脉,那清澈的溪流,还有那古朴的吊脚楼,都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悲壮的画卷。
观《血色湘西》有感[精选合集]第一篇:观《血色湘西》有感古老的服饰,悠久的文明,果敢的汉子,漂亮的姑娘,古朴的民风。
英雄辈出,钟灵毓秀演绎着湘西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人迷离,让人神往。
从拍帮到竿子营,从戚继光到葛云飞,从宁静到战争,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水面到陆路,包罗万象,有铁骨铮铮的汉子,有雅致睿敏的姑娘都在叙说这段历史,刻写这里的沧桑与宁静,叙说这里的斗争与无奈,仿佛走上了水泊梁山。
就是这样一个荒蛮闭塞的湘西,这里没有新思想的萌发,也没有外界人员的渗入,一直是天高皇帝远的偏僻之地。
湘民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大秤分金银,他们也会划分领地,也杀人越货,由于不平的利益也会大打出手。
他们也会锱铢必较,睚眦必报。
经常是刀兵相接,斗得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在我们眼里他们不是南方绵弱的男人,而是一匹匹来自北方的狼。
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
骨子里充满了野性,但是他们骨子里也有忠义的骨髓,他们身体里流淌的是正义的血液。
他们崇尚老祖宗留下亘古不变淳朴的祖训。
好景不长,日寇入侵中国。
刹那间狼烟四起。
日寇用蓝色的炮口对着我们的东大门,叩而入,鬼子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掠我土地,夺我财富,奸我姊妹。
自然美丽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也不可幸免,往日的平静也同样打破。
他们感叹日子被打破给自己带来的悲痛。
他们没有怯懦,而是化悲痛为力量。
知道他们面对的敌人不是不是人,而是披着人皮的野兽,他们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
用老祖宗留下的狩猎方法,用自制弓箭射,用土炮炸,用弶装……用最原始的办法消灭了不少侵略者,不,消灭的是道貌岸然的禽兽。
当鬼子来到湘西,对头竿子营和拍帮不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去争夺不休,而是团结在一起共御外辱。
有侵略就有反抗一直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我们看到竿子营从战场取来的一大包银耳环,竿子营的青壮都壮烈牺牲了,这些银耳环就是竿子营汉子生命的写照。
排帮与日寇血战直到牺牲最后一个人。
个个都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一个个湘西丈夫倒在血泊里,倒在自己的家里,倒在反战日寇的路上。
闯关东血色湘西西安事变观后感闯关东血色湘西西安事变观后感文章简介:当今中国的电视剧是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一年比一年更好!2016年一开头,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和湖南卫视分别推出抗战大片《创关东》和《血色湘西》;而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播放的重拍的《西安事变》,也助长抗战主题。
这三部抗战大片震撼出场就引起收视狂潮!根据索福瑞的数据显示,《血色湘西》去年12月播出后取得了收视率高达…当今中国的电视剧是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一年比一年更好!2016年一开头,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和湖南卫视分别推出抗战大片《创关东》和《血色湘西》;而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播放的重拍的《西安事变》,也助长抗战主题。
这三部抗战大片震撼出场就引起收视狂潮!根据索福瑞的数据显示,《血色湘西》去年12月播出后取得了收视率高达27.15的惊人成绩,今年重播,仍然一片叫好;而据有关报道,《闯关东》自本月初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截止到前晚收视率已经逼近15%大关,创出了2016年以来央视的收视新高。
而在各大媒体上,好评声也是不绝于耳。
而且,除了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即电视剧频道重播《闯关东》外,还有山东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也在播放《闯关东》,我们这些李幼彬的"粉丝"又可以像前几年那样,到处找《亮剑》,看这位"中国第一爷们"的表演了.这三部抗战电视大片,也赚足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眼泪。
像我这样过去不太容易动感情、相当理性的哲学工作者这下子也嚎啕哭了一场!其中有两次哭得最伤心!一次是在《血色湘西》保卫雷达站那场。
在锁师长带领全师官兵牺牲后,原先相互对立的“杆子营”和“排帮”的头头带着各自的民众源源不断地投入战场,这也是当时全国抗战局面的一个缩影。
在日寇对中国的种族灭绝性地烧、杀、抢、掠和和对中国妇女的奸淫,激起所有中国人的拼死反抗,真正做到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少,都义愤填膺地投入了殊死战斗,包括那些过去成为匪患的相互对立的地方势力。
《血色湘西》观后感《血色湘西》这部电视剧,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湘西风情画卷,又似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故事发生在湘西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那里有峻峭的山峰、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还有淳朴善良、勇敢坚毅的人们。
这部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湘西人民在国仇家恨面前,毫不退缩,奋起抵抗的英勇事迹。
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
田穗穗,一个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湘西妹子,她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石三怒,这位热血豪情的青年,他对穗穗的深情和在抗日战场上的无畏,展现出了一个男子汉的担当。
龙耀武,虽然性格有些倔强和冲动,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最终也放下了个人的恩怨,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而瞿先生,那个一身正气、教书育人的先生,在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时,他宁死不屈,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他的那一句“什么叫先进,什么叫优秀,什么叫平蛮攘夷!什么叫推行王化!我来告诉你,我怏怏中华,自古以礼仪立邦,以德化服人。
何曾暴虐欺人,何曾以强凌弱!你刚才讲过,你们日本曾在千年以前就向我中华来学习,因为我们比你们先进,比你们优秀,可那时候,我们先进优秀之中华,来扫除你们这些垃圾,来消灭你们这些废物了吗!没有。
我们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导之,不以你日本粗鄙落后,愚昧无知而将其视为可欺可压任我宰割之犬羊,而是敞开国门,大张教化,我之先进,我之优秀,任尔学之!你日本蕞尔之邦,蛮夷之地,才得以有了文字,有了衣冠,才有了礼数,才学得了三分人样!这才是我中华推行的王化。
再说说平蛮攘夷,是,我中华兴兵动武也在所难免,可那也是蛮夷跳梁,先扰我疆土,一如今日,你们日本侵我家园,杀我同胞,我中华奋起抗争,这才是真正的平蛮攘夷,这才是为真正的“先进”和“优秀”之定义,明晰矣。
”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湘西的风土人情在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热闹的赛龙舟,激昂的鼓声,人们的呐喊声,仿佛将我带到了那个欢快的场景之中。
还有那独特的赶秋节,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庆祝着丰收的喜悦。
——电视连续剧《血色湘西》观后魏威电视连续剧《血色湘西》巧妙地取材于抗战史上最为激烈的长沙会战和芷江机场保卫战,将人物置放在美轮美奂的湘西雪峰山和壮怀激烈的战争情事中展开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湘西竿民的英雄群像。
无论是田穗穗、石三怒、龙耀武,还是龙十四爷、龙贵,甚至是那些次要人物,都是那样地英烈。
尽管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和现实生活中的追求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令人憎恶,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却无不表现出了中国人的凛然正气。
电视剧坚持从人物性格出发,人物的牺牲自有其合理的逻辑。
竿子营处于湘西腹地,闭塞而不与外界往来,竿民孤陋寡闻而近于愚昧、狭隘,因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因袭着数百年的成规陋习。
世已民国而依然听命于十四代守备龙十四太爷,生活的秩序并不因为日寇的入侵而有所改变,依然陶陶然于端午赛龙舟,依然唱起山歌男女欢爱,依然秉承天坑赌命。
然而屈原却被他们视为崇高楷模,十三代先人为国捐躯的忠勇始终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之中。
因此,一旦国家有难,他们便毅然决然地将个人的龃龉、恩仇完全抛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全民抗战的阵营中去。
正是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抛却和投入,给了人物以灵魂、从而给人以栩栩如生的艺术感受。
从艺术上来讲,几乎每一个有名有姓的牺牲人物,电视剧均采取了灰蛇长线、预埋伏笔的描写手法,人物原本均是按着自己的性格过着湘西竿民的简单而强悍的生活,追求着自己的爱情,恪守着竿子营的规矩。
田穗穗和石三怒在排帮和竿子营的积怨中苦苦挣扎,上演着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月月深爱着龙耀武,历经磨难而至死不渝;龙十四爷维护着龙家的权威和竿子营的秩序而霸道、狡诈、冥顽不化。
电视剧真实地描写了这一群竿民的生活,几百年来他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在美丽而封闭的雪峰山这样的情事世世代代地发生着。
麻大扛把子和田大有的天坑赌命,石三怒被逐出排帮时、田穗穗决意与其同生共死的壮烈已经使电视观众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但是这一切在全剧中只是一个远远的伏笔,只有当石三怒在目睹了日寇的残暴、终于将自己的狭隘完全抛却,毅然跪却在曾被他视为情敌的锁云超锁师长遗体面前的时候,当他轰然起立将自己伤痕累累的躯体去遮挡冢口射向穗穗的子弹的时候,我们才会为他的大义凛然、为他们壮丽的爱情而扼腕叹息;只有当月月不顾一切地推着龙耀武的轮椅和日寇搏命、而龙耀武却还在骂着她“骚货,快点”的时候,当龙耀武最后终于搂抱着月月、唱着甜美的山歌在大火中化为一炬的时候,我们才仿佛真正地理解了湘西竿民的性格;只有当龙十四太爷抱着心爱的重孙子虎崽,从容地将日寇引向了远离雷达站的红松林的时候,当他就像平日里哄其入睡似地跳入深不见底的天坑而虎崽也露出了安然的微笑的时候,他那曾经致使田大有丧命的奸诈、曾经使月月饱经苦难的顽固,似乎都已成为了可以原谅的瑕疵,电视观众记得的只是他那和先人一样的忠烈。
《血色湘西》的观后感
湘西是一首唯美的诗篇,是一副灿烂的风情画,是一个洋溢着古朴天香的神奇地府。
最初走进我视野的是《边城》,清幽的河水,单纯的翠翠,还有高高的吊脚楼、优美的山歌。
我沉浸于小说里的故事情节,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而久久感伤,欲罢不休。
哪个时候,湘西的景致铭刻在我记忆深处。
现在,让我再次记住这个地名,是一部叫《血色湘西》的电视剧。
某一晚,无意间打开久违的电视机,看到山峰高耸入云,清泉急流若奔,穗穗灿烂的笑脸,明眸皓齿的样子,我惊讶于这个美丽的、留在我记忆里面的地方,竟然被搬上了荧屏。
虽然,截至目前,我才看了6集,但里面的跌宕起伏的剧情,性格鲜明的人物,情感奔放、为爱坚守的气节,还有那充满了别样意蕴的场景,都让我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
我急忙在互联网上匆匆查询了《血色湘西》的剧情简介,结合自己看过的部分内容,谈谈自己喜欢这部电视剧的理由。
穗穗和三怒、月月和耀武,这四个人,心里都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对爱情超越了阶层和地位。
当耀武说要娶穗穗的时候,龙太爷说:“她只不过是一个榨油坊房的女儿”,其话语充满了蔑视和门当户对的旧观念时,读书不认真的耀武却说出了:“榨油坊的妹伢子又怎样?我就是要娶她。
”他的话语让我很是感动。
穗穗不介意三怒是土匪,生死都要和三怒
在一起,这样的感情没有任何的功利色彩,超越了世俗,只有两颗彼此爱慕的心。
他们两人为了走到一起,排解了心理深处的仇恨,排除了彼此身份的阻隔,以真挚、执著、炽热之心最终打动了田大有,也打动了排帮。
其爱情之歌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撼五岳。
湘西之美,美在水,水悠悠,水长长,水青青,水灵灵;湘西之美,美在山,山高高,山巍峨,山激荡,山奔放。
湘西之美,美在人的心灵,其心真、其心善、其心勇,以真诚之心待人,以仁善之心对天地,以勇猛之心对倭寇,抗击流贼,抗击外敌,同仇敌忾,保卫家园,男儿铿锵,女儿飒爽,老者明理,少者有志,湘西的人士可用三美概况:勇士之心美在无畏,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少女之心美在无暇。
《血色湘西》的好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故事情节十分的曲折,人物命运充满了悬疑,让人无法预料。
在观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的心总是被剧情牵着,白天还会想穗穗到底去不去找三怒,三怒和她的爱情为是怎样?心底充满了无穷的期待和渴望。
一下班就在电脑面前泡的习惯,被《血色湘西》彻底打破了。
眼巴巴的等到九点钟,欣赏这部让我心潮起伏的好故事。
这部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可以说本色为主,毫无矫揉造作之情,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充满了霸气和豪气的三怒,清纯善良的穗穗,彬彬有礼的耀文,
还有联系群众、肝胆一颗、孤身开辟天地的董莲老师,都让人肃然起敬。
湘西充满了魅力,独特的文化底蕴,神秘的宗教文化,独特的风俗习惯,都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