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穴道与指压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8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
手掌穴位图及相关按摩方法时间:2013-03-18据中医讲,人体全身都遍布穴位,穴位关乎人的命脉,对我们至关重要。
手掌是人体中最易于显见的部位,但是多数人对于手掌的穴位并不了解,也就不知道如何通过按摩来治病了。
手掌穴位图手掌穴位图手掌穴位图手掌穴位图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人体面部穴位取穴及主治疾病太阳穴取穴方法:取此穴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以便于实施者能够准确取穴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
此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此穴道按摩疗法举例:穴道指压法治疗初期白内障。
下关穴取穴方法:取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下关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详见此面部穴位图相关图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牙痛、三叉神经痛、张嘴困难、口眼歪斜、颞颌关节炎等。
客主穴取穴方法:寻找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势,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即是此穴(又名上关穴)。
(详见此脸部穴位图相关图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
经常按摩此穴对于矫正青少年的假性近视效果显著。
耳门穴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时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取穴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
耳门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微张口时取穴。
在听宫的稍上方。
(详见此耳部穴位图相关图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耳鸣、聋哑、牙痛、以及其他常见的耳部疾病等,该穴是治疗多种耳疾重要的首选穴位之一。
听宫穴取穴方法:取该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耳鸣、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
翳风穴取穴方法:定位此穴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者仰卧的取穴姿势,翳风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朵下方耳垂后遮住之处(当耳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详见此耳部穴位图相关图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对去除慵懒感、产生活力非常有效。
颊车穴取穴方法:定位该穴道时一般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以方便实施者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各种按摩手法。
经穴的寻找方法:轻抚所示经穴周围的皮肤,如此将可发觉在其附近,有肤质粗糙、肤色苍白、偶尔带有红色或有灼热感的异样部位,正是反应力强的经穴所在。
用拇指及食指捏起那个部位,摸摸看,将会感到刀割样的刺痛,再以指头轻轻压按其他部位,找出点状的硬块肌肉。
触摸看看皮肤表面的反应,然后捏起轻压看看,皮下组织较硬的部位,就是施治的部位,就是施治的经穴所在。
经穴的位置以分、寸为表示单位,但并非一般尺寸单位。
经穴疗法所指之寸,乃为受治者的:①大拇指最宽部分②中指大拇指指尖触接成轮状时,中指第二节皱纹两端之间的距离。
一寸之即为五分。
寻找穴道的诀窍穴道疗法最难的,就是穴道的找法。
没有什么比穴道疗法更适宜作为家庭疗法的。
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寻找穴道的诀窍,自然因找穴道困难,而不被广泛使用,真是可惜。
还有,关于穴道疗法的书虽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简单且准确地介绍寻找穴道的诀窍的书并不多见。
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穴道疗法,也无法如愿。
因此,本站在严选特别有效穴道的同时,也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任何人都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方法。
寻找穴道的诀窍,在本站相关疾病穴道疗法的网页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这里仅就一般寻找穴道的诀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
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若找到本站所提到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
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另外,本站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
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
找百会的简单方法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找到百会穴,那么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1. 手指定位:将四指贴在额头上方,拇指放在耳垂下方。
2. 寻找凹陷:用拇指向上推,直到感觉到一个凹陷。
3. 确认位置:这个凹陷就是百会穴,用手指轻轻按压可以感受到穴位的位置。
4. 刺激穴位:用手指或指甲轻轻按摩或按压穴位,每次持续1-2分钟即可。
百会穴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刺激可以缓解头痛、失眠、情绪不稳等问题。
通过上述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轻松找到并刺激这个穴位,帮助改善身体健康。
- 1 -。
手部穴位图--掌心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18、更年期障碍: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19、腹胀: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20、荨麻疹: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人体穴位寻找方法气海穴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气海穴的主治症状为: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治疗精力减退指压法等。
三阴交穴寻找方法: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主治:三阴交穴的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
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
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不孕症、治疗月经痛、治疗妊娠恶阻等。
肾俞穴寻找方法: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用两拇指在两侧肾俞穴上按揉。
约按揉1~3分钟。
遗尿,尿频,腰酸乏力等。
命门穴寻找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主治: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八髎穴是一组穴位的习惯称呼: 包括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上髎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腰痛。
次髎穴: 取穴方法次髎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中髎穴: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次髎穴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人体穴位图解年夜全及推拿方法之巴公井开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人体穴位图解年夜全人体经常使用穴位推拿保健方法(动画图解)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正面.把持: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把持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约推100~300次.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图解:位置:无名指掌面.把持: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把持: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晦气,遗尿,尿频等.图解:位置:食指掌面.把持: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把持: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图解:五脏相对五行的,年夜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推拿,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年夜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推拿一下试试了!罕见病穴位推拿:指压“合谷”对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单能治扁桃腺疼痛,对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安慰年夜肠,使年夜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庖时,采纳同样的呼吸法).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动,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酿成良好.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年夜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需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把持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成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年夜椎”之处.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年夜椎”的穴位.强力按压此穴位,能增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当力.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从朝向年夜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此穴位称为“风门”,治疗要领同上(手无法达到请他人辅佐),连续做10次.在脚的年夜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年夜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处所,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年夜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每天坚持不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而且身心也会谐调,能愉快的度过更年期.9.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穴位与指压法治疗这样后遗症,“列缺”穴在手腕内侧(年夜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最具效果.此穴位常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另外脚痛时,指压膝盖里侧中央称为“委中”的穴位最具效果.按压右手部“列缺”时,使右手放松,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年夜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相反的,如果是左手,则使左手放松,用右手的年夜拇指强力按压.委中是用两手的年夜拇指按压.也是一面吐气用力按压6秒钟.以上,每天反复做30次.10.治疗喉咙痛、鼻塞的穴位及指压法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能治愈鼻病.“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治好鼻塞、流鼻水.安慰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分辨各种香味激起食欲..假性近视和眼睛疲劳都是眼睛酸痛所引起.现在为你介绍消除眼睛酸痛的穴道指压健康法. ①轻按眼睛周围——将眼睛闭上状态的眼皮轻按到稍微有疼痛感.按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眼窝. ②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叫“客主人”穴,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指压时一面稍强吐气一面使用手掌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 ③“行间”是位于脚年夜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这是治疗眼睛和肝脏的穴道.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到稍微有疼痛感,如此重复2-3次.这个穴道对运动缺乏、暴饮暴食而引起的眼睛疲劳最有效.。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症状:命门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寻找方法:取此穴道时应要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症状: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治疗月经痛 等。
寻找方法:取穴位的时候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主治症状:脾俞穴的主治症状为:倦怠感、口渴、食欲不振、糖尿病等。
其他细节请参阅如下网页:“指压法治疗偏瘦、过分苗条”。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与巨阙穴齐平。
主治症状:期门穴的主治症状为:肝病、胸部疼痛、荨麻疹等。
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刺激疗法治疗肝病。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症状:气海穴的主治症状为: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治疗精力减退指压法等。
治疗肝病背景白色滚屏肝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肝炎。
患急性肝炎,会容易疲劳、没有食欲,想吐等,乍看之下,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此时,应遵从医属,必须安静地接受治疗。
不过,急性肝炎中,也有容易转为慢性的。
病毒性的B 型肝炎或非A 非B 型肝炎就是如此。
按摩丰胸详细图解【图】
如何按摩丰胸?以下这套丰胸方法只要能坚持就有明显的效果了,这套按摩丰胸方法可加强胸大肌机能的体操锻炼,还有助于提升胸部造型,也可以用罐装果汁代替啤酒瓶进行锻炼。
一起看看如何按摩丰胸吧!
因为细胞的活化及所需的营养,端赖血液之运行,而血液之生成则有赖于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康,气血之循环就要正常。
倘若气血在经络间滞留不通,就一定会影响相关部位的机能障碍。
指压穴道的主要目的虽是在打通乳房经脉,供给乳房所需的营养,但由于同时也促进了这些经脉的气、血及淋巴液的循环,并刺激到神经的传导,因此体质也同时得到了改善。
此外,指压穴道还带有“预警”的意味:指压穴道时若产生阵阵刺痛,则表示那一条经络气脉不通。
如果稍加碰触穴道点就异常刺痛,且冷汗直冒时,则千万轻忽不得,因为这可能是病兆的反射,需要尽快就医检查及保养治疗。
寻找穴道的方法
当手指触压到穴道点时,会感觉特别柔软,彷佛里面有个凹洞。
顺着手指,注力到穴道点,会产生轻微酸麻的反应,感觉较敏锐的人甚至会觉得指压处有轻微的温热。
指压穴道的方法
先找到所要指压的穴道点。
以拇指内侧指关节压住穴道点,并注力往下压。
往下压的同时,心中默数1、2、3、4、5、6数到6时,指力应当己经深入穴道点。
稍稍停留2~3秒,然后数5、4、3、2、1,渐渐全部松开,拇指仍停留在穴道点上2~3秒,接着重复指压的动作。
每个穴道至少需按5次,才具有效果.
如何按摩丰胸这套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没事的时候多做做.。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图解)----五脏相对五行_大杂烩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四白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穴位功效:【主治疾病】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人体穴位配伍】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穴义】胃经经水在此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
【名解】四白。
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
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
该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
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见,故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雾状之气,所在为不太高的天部层次。
【运行规律】散热后聚集并向巨髎穴下行。
【功能作用】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穴位定位:【标准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通俗定位】用指头探摸眼下,会接触嵌着眼球的骨骼凹陷(眼窝)的下睑。
由此处约1个指幅下方的瞳孔正下方为四白。
用指头压住,左右移动,鼻侧会感觉刺激痛。
【参考穴位图】巨髎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穴位功效:【取穴方法】巨髎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解剖】浅层为上唇方肌,深层为犬齿肌;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疾病】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鼻出血,齿痛,唇颊肿。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治齿痛;配地仓穴,颊车穴治口歪。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巨髎穴跷脉足阳明之会。
【穴义】胃经浊气在此化雨冷降地部。
【名解】1)巨髎。
巨,大也,形容穴内气血场覆盖的区域巨大。
髎,孔隙。
该穴名意指胃经天部浊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本穴物质为四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化雨冷降,而因本穴位处天之上部(头面的天部),降地之雨覆盖的区域大,名为之巨,又因其降地之雨细小,如由孔隙漏落一般,名为之髎,故名。
寻找穴道与指压的方法一、神奇的丰胸经络指压法中医所谓的「穴道」是指热能集中之处,也就是气、血集中汇集之地。
在人体特定的穴道点上指压或按摩,倘若产生阵阵刺痛,则表示那条经脉不通,也就是所谓的「血淤不通则痛」,反之「通则不痛」!一般而言,想要身体健康就得身体的气血循环正常,倘若气血在经络间滞留不通,此时就会影响相关部位的机能障碍,这也就是所谓的「气滞」。
当你指压穴位时,其刺激可以传达到自律神经,对各内脏产生影响,因之体质也同时得到了改善。
人体的乳房布满各种经脉与穴道,想要让乳房丰满,自然得先打通乳房上的经脉,促进这些经脉的气血循环与淋巴循环正常,方能正常供给乳房所需的营养,如此一来,乳房才有能量继续发育,达到生血丰乳的目的。
二、指压距离测量方式常用的指压测量距离有「半寸」、「一寸」、「二寸」、「三寸」,当我们在寻找指压的穴道点时,通常利用自身的手指长度来做测量依据,因为中医取穴所用的『寸』,并非一般的制式单位"2.54公分″;此处所说的「寸」是一种相对比例的长度,因为每个人的体位大小不一,其「寸」的长度也不相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的距离测量方式:一寸:即中指弯曲如「7」时,第一指关节与第二指关节之间,内侧的距离(如左侧)。
或是拇指的指间关节横径为一寸。
半寸:即中指弯曲如「7」时,第一指关节与第二指关节之间距离的一半。
二寸:即中指弯曲如「7」时,第一指关节与第二指关节之间距离的两倍。
三寸:即伸直手指,自食指至小指四指并拢的宽度距离三、指压施力的方法当你在进行指压时,由於指尖布满无数的神经跟血管,所以不建议用指尖做指压,中医指压以拇指内侧指间关节为穴道指压之施力点,但若非专业指压师,必然无法长久以拇指内侧指间关节施力(以本人经验大约一个礼拜就产生发炎现象),所以建议用食指或中指的关节施力,较不会产生发炎现象而中断指压丰胸,唯一要注意的地方是:千万不要因施力容易而太用力,如此可能没达到丰胸效果,反而伤了经脉。
四、寻找穴道的方法当手指触摸到穴道点时,会感觉特别柔软,彷佛里面有个凹洞一样。
顺著手指注力到穴道点,会产生轻微酸麻的反应。
通常在初次指压时,穴位会产生明显的酸痛感,对於自行按摩的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这种现象会在一个礼拜後消失,所以建议各位水水要趁有酸痛感时记住穴位的相关位置,这样日後将更容易找到正确的穴道位置。
有些人常认为自己按不到正确的穴位,而放弃每天的穴位指压,事实上,即使无法正确的指压到穴道,当你压到其周边也有一定的效果产生。
按摩不会产生副作用,只要你的手法不是很粗暴,持之以恒,一定可以看到指压跟按摩的效果喔!五、指压穴道的方法先找到所要指压的穴道点。
往下压的同时心中默数「1、2、3、4、5、6」,当你数到「6」时,指力应当已经深入穴道里。
稍微停留3秒钟,然後默数5秒逐渐松开。
拇指仍停留在穴位上,3秒後,再重复指压的动作。
每个穴位至少需指压5次。
1.屋翳穴:乳頭直上、第二條肋骨與第三條肋骨之間接縫處。
2.中府穴:腋下往上一寸半、乳頭旁開二寸、鎖骨下第一條與第二條肋骨之間的接縫處。
3.天谿穴:乳頭旁二寸。
4.檀中穴:兩乳頭中間、平第四條肋骨間隙。
5.乳根穴:乳頭直下,乳房底端,第六條肋骨之間。
6.天宗穴:肩胛骨中央。
7.肩井穴:頸椎督脈大椎穴與肩膀鎖骨外端算起中間二分之一處,即肩膀最高處。
(1)天宗穴位置:肩胛骨中央。
取穴方法:上半身保持直立,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处。
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触之处即是。
*天宗穴于左、右肩各一个,取穴法相同。
指压手法:中指叠于食指之上,以食指指腹指压“天宗穴”,左右两边各指压5次。
效用:刺激乳腺管,治疗乳房疼痛;治疗肩臂酸痛、五十肩、颊颌肿、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上举困难及胸痛。
解说:“天宗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主司营养之吸收机能。
食物由胃进入小肠,小肠再将食物细分为“清”与“蚀”。
“清”者,指有用之营养,此即为小肠所吸收。
“蚀”者指无用之排泄物,属水分者送入膀胱,渣者送入大肠。
此外,小肠经又与心经息息相关。
倘若心脏机能不好,会表现在小肠机能障碍上,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一紧张,肠胃就会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天宗穴能刺激乳腺管,对于乳汁分泌不足也别见功效,而且也是治疗乳房疼痛的特效穴。
对于丰你而言,天宗穴是一个很重要的穴道。
(2)。
屋翳穴位置:乳头直上,第二条肋骨与第三条肋骨之间接缝处。
指压手法:双手拇指同时指压左右两边的“屋翳穴”,指压5次。
效用:丰胸及治疗乳汁不足、胸痛、乳疤;治疗咳嗽、气喘、肋间神经痛、皮肤痛及咳逆。
解说:“屋翳穴”属“胃经”,主司脾、胃之消息机能。
脾、办机能正常动作,才能将五谷精微之气(所谓营养)输送至全身。
指压屋翳穴,属“远隔疗法”,意即“头痛医脚”。
所以虽是指压胸部,实则连带调理了胃的功能。
此外,由于指压屋翳穴乃直接刺激乳房,因而能促使乳房之气与血的循环趋于正常。
(3)中府穴位置:腋下往上一寸半,乳头旁开二寸,锁骨下第一条与第二条肋骨之间的接缝处。
指压手法:以双手拇指同时指压左右两边的“中府穴”。
效用:丰胸及治疗胸痛;治疗咳嗽、气喘困难、支气管炎、肩背痛、心脏病、头面的四肢浮肿。
解说:“中府穴”是“肺经”之墓穴,也是“手太阴脾经”之会穴。
所以主泻胸中之热以及身体的烦热。
中府穴由于靠近腋下淋巴总结,所以按压此穴,也能强化淋巴之循环,增强抵抗力。
肺功能异常者,若轻按此穴即感到疼痛时,就表示肺经不顺畅之兆。
此外,若因激烈运动而气喘不止,应马上指压中府穴,只要压对穴道点,2分钟后,气喘就能立刻缓解。
(4)天溪穴位置:乳头旁边二寸。
指压手法:双手拇指同时指压左右两边的“天溪穴”,指压5次。
效用:丰胸并可治疗胸部胀痛、浮汁少;可治疗胸膜炎、肺充血、支气管炎、咳嗽、胸部郁闷、呼吸困难、心悸、上火。
解说:“天溪穴”属“脾经”,位于心脏与肺之上。
因此除了强化脾脏功能之外,对于呼吸器管,心脏循环系统的机能都具有疗效。
如果轻压此处,会感觉疼痛或有硬块,就表示此人心脏循环系统不良。
(5)檀中穴位置:两个乳头间、第四条肋骨间隙。
指压手法:以拇指指压“檀中穴”效用:丰胸及治疗产妇乳汁不足、乳腺炎、胸痛;治疗呃逆、气满、气促、心悸、咳嗽、胸膜炎、支气管炎。
解说:“檀中穴”属“任脉”,“上焦原穴”。
本穴是为八会穴中气会,为气之海;任脉、脾、肾、三焦、小肠的会穴;心包经之墓穴。
因此,檀中穴主治范围很广。
西医急救的CPR就是指压此区域。
对于呼吸性疾患或精神机能病皆疗效。
而且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特效穴。
如果檀中处突起,阵痛或左臂小指内侧疼痛,则可能有心脏方面的疼病。
如遇心跳异常,马上指压檀中穴,可以立刻减轻疼痛(6)乳根穴位置:乳头直下,乳房底端,第六条肋骨之间。
指压手法:以双手拇指同时指压左右两边的“乳根空”,指压5次。
效用:治疗乳疤、乳汁少、胸痛;治疗咳嗽、气喘、肋间神经痛、麻痹、胸膜炎、手臂神经痉挛、咳逆、狭心症。
解说:“乳根穴”属“胃经”,位于乳房底端,心脏之上,所有关于胸部、乳房及心脏的症状,均可由指压乳根穴获得改善。
(7)少泽穴位置:双手不指的指甲底端外侧。
指压手法: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捏住右手小指,以左手食指指腹指压右手的少泽穴。
指压5次后,换边做,指压手法如上。
效用:丰胸及治疗乳闭;治疗头痛、喉头痛、心脏肥大、前臂神经痛、颈项神经痉挛、肋间神经痛、白内障、半身不遂、手肘疼痛、咳嗽及视线模糊。
解说:“少泽穴”属“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自少泽穴开始,为十二井穴之一。
凡初中风、半身不遂,若能立即用针扎于此穴放血,使气血流通,有起死回生之功,此外还具有立刻解除喉痛的特效。
测验小肠机能的好坏,可利用此处触诊。
如指压此处会痛,即表示小肠机能不好。
忍着痛多指压几次,长久以往就能获得改善。
(8)肩井穴位置:颈椎督脉大椎穴与肩膀锁骨外端算起中间二分之一处,即是肩膀最高处。
指压手法:右手中指叠于食指之上,以食指指腹指压左肩井穴。
指压5次后,换边做,手法如同。
效用:丰胸及治闻乳腺炎、产后子宫出血、难产;治疗肩背酸痛、眼睛疲劳、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脑充血、脑贫血、中风、后头部神经痛。
解说:“肩井穴”为足少阳胆经,也是三焦经、胆经、胃经、阳维脉的会穴。
古代武术家认为此穴是点穴法之要穴,击之可令人足不能举,半身麻痹,重击可令人昏迷。
足少阳胆经有一支脉,由下往上走胸侧部乳部,因此,指压此穴可影响胸侧乳部各筋,具有清热消肿之功。
中医称指压肩颈部的手技为“肩井之术”,所以指压此处,全身都会舒无比。
*但有一要点不可轻视:指压此穴,千万不能太用力指压或捶打!(9)经外奇穴之“子宫反射点”位置:内踝骨直下一寸。
指压手法:以拇指指压子宫反射眯,左右两边各指压5次。
效用:改善子宫机能、促进乳房发育。
解说:子宫机能的好坏,可由触压子宫反射点的疼痛来判断。
同样地,按压此区,也可以获得改善并加强子宫的机能。
子宫机能不好,最容易发生月经崩漏,如:月经爱来不来或爱走不走;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此区为专司月经不调,主要功效在调整月经同期,进而促使激素分泌正常,间接促进乳房发育。
(10)经外奇穴之卵巢反射点位置:外踝骨直下一寸,往脚跟后半寸处。
指压手法:以拇指指压卵巢反射点,左右两边各指压5次。
效用:刺激黄体素之分泌,并增进乳腺之成长,乳房之发育;缓解月经来潮时腹部两侧之胀痛。
解说:卵巢机能不好者体内黄体素的分泌不足,而乳房的发育依赖足够的黄体素以增进乳腺成长。
卵巢机能不好者,月经来潮时,易引起腹部两侧胀痛、月经有黑血及血块等症兆。
若卵巢反身点有肿胀的现象,即可判知其卵巢机能欠佳。
勤于指压按摩此处,不但能改善卵巢机能,又能消除此处的肿胀。
(11)经外奇穴之胸腔反射点区位置:脚背食趾至中趾,无名趾之趾缝间;脚趾接缝处以上一寸处。
指夺手法:以双手拇接续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指压胸腔反射点区,左右两脚各指压3分钟。
效用:促进乳腺成长;治疗胸痛、腹痛及胀气。
解说:胸腔反射点区的这一片足骨缝隙是心肺区,同时也是胆经、胃经、肝经循环路线,故指压此处,不公具调理心肺功能,还可解除胸腹疼痛及胀气,甚至能促进乳腺之成长。
*经外奇空:不在正纺十二条经脉上之穴道点,统称”经外奇穴“。
(12)少泽穴所属经络属於「手太阳小肠经」。
穴道位置双手小指指甲外侧靠底端处。
指压方法以拇指和食指捏住另一手的小指,以指腹施压於「少泽穴」五次。
指压功效丰胸、治疗乳闭症、加强小肠机能。
备注左右两边方法相同,平时可多做的简易丰胸指压穴道。
(13)内关穴所属经络属於「手厥阴包心经」。
穴道位置腕横纹往上两寸,在两条筋之间。
指压方法以拇指指腹施压於「内关穴」,左右各五次。
指压功效宁心安神、调气镇痛。
备注左右两边方法相同,平时可多做的简易丰胸指压穴道。
(14)三阴交所属经络属於「足厥阴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