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商周古文字思考乾坤卦名构字分析

从商周古文字思考乾坤卦名构字分析

从商周古文字思考乾坤卦名构字分析
从商周古文字思考乾坤卦名构字分析

從商周古文字思考乾坤卦名構字

?——兼釋“申(从田)”

?郭靜云[搜索該作者其他文章]

?(中山大學歷史系)

提要

本文中旨在以甲骨卜辭和青銅銘文的資料,重新審視「乾」、「坤」卦名問題。筆者認為乾卦卦名指涉的是天的狀態,即《鶡冠子》所言:「天燥而水生焉。」「天燥」即「天乾」,甲骨卜辭和先秦傳世文獻均可補正段玉裁「上出為乾,下注為濕」的看法。關於「坤」字,以先秦出土及傳世的文獻推論,應與「」有異體字的關係,表達的是聖地的概念,「」字本意指雷澤隰地,所以「坤」字原本也是神聖隰地的意思,即《鶡冠子》所言:「地濕而火生焉。」「乾」、「坤」二字正好構成天乾地溼的相對意思,可完整地象徵天地宇宙,以及《易》經中,自然現象間相對而又互補的規律。

關鍵詞:先秦信仰、先秦文字、《易》、「乾」、「坤」、雷澤、甲骨卜辭、神話

前言

在《易》學的諸多問題中,卦名本旨是被討論不休的關鍵之一。長沙馬王堆帛書、阜陽雙古堆、荊州王家台以及上海博物館竹簡等戰國秦漢《易》的出土,又為卦序、卦名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新資料,也在學界中引起廣泛討論。其中「乾」、「坤」卦名的異文是常被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文中,筆者將分析甲骨卜辭、金簡文、傳世文獻的記載,從古文字的結構中推究「坤」字的形成,及其可能的寓意,並兼論「乾」、「坤」兩字的相對意義。

一、「健」、「順」卦名

在傳世文獻中,坤卦的卦名或可寫作「」、「川」。對此,經學界有兩種相反的看法:一是認為「古坤作,此即轉橫畫為」,二則認為「坤」是正字,而「」、「」、「川」是假借字。[1]從出土資料來看,馬王堆帛書《周易》的坤卦卦名即寫作「」,而以「坤」為卦名的資料都較晚出,所以目前第一種看法在學界中占有優勢。如張立文先

生認為:「如果將或變為《易》中- -的符號,則成坤卦,故即為坤。」[2]也就是將「」(或「」、「川」)與「坤」視為古、今字的關係。

《說卦》言:「乾,健也。坤,順也。」[3]「川」的上古音是slun,既是「順」的聲符,也是其本字[4]。因之,廖名春先生提出了「,就是順」[5]的說法。馬王堆帛書乾卦的卦名為「鍵」,又恰與《說卦》所言相應。廖名春先生據此認為:「《坤》卦本名為『順()』,作為陰陽相對的反對卦,《乾》、《坤》對舉,一為柔順,一為健剛,卦畫相反,卦義也相反。」[6]

上述這些論點都很合理,《雜卦》也說:「乾剛坤柔。」[7]然而,若「鍵」(健)、「川」(順)二字都能完全表達、卦的旨意,又何需改稱「乾」和「坤」?「健」與「乾」、「順」與「坤」,都有語音上的關係,但學者們很少把「乾」、「坤」當作無意義的假借字。筆者也認為卦名必定具有深入的象徵意義,不太可能只是單純的假借。

二、「乾」卦卦名索隱

(一)「上出為乾,下注為濕」

段玉裁認為:「孔子釋之曰:『健也。』健之義生於『上出』。上出為乾,下注為濕。故乾與濕相對。」[8]從甲骨文以來,確實可見「上」與「濕」的相對文例。甲骨三期卜辭載有:

(惟)溼□(鄂)□年?《甲編》1516[9]

(惟)溼田(鄂)受年?大吉。

(惟)上田(鄂)受年?《屯南》715[10]

乙未卜:今日乙其□用,林于溼田,又(祐)□﹝正﹞?

屯(春)其新和又(祐)正?吉

(惟)新和,屯(春)用,上田又(祐)正?吉。

(惟)《屯南》3004

(二)卜辭考證

1、上述卜辭中所提及的地名「」,其字从「皿」、「」。饒宗頤先生認為是「郇」字的假借。[11]郇國的記錄見於《詩?曹風?下泉》:「四國有王,郇伯勞之。」毛傳:「郇

伯,郇侯也。」鄭玄箋:「郇侯,文王之子。爲州伯,有治諸侯之功。」[12]周朝時,郇國位於晉秦間,芮國南邊。其地處在中條山與峨嵋嶺、火焰山的山麓丘陵之間,黃河之東的平原,現屬山西省臨猗縣西南。此地既為旱地,也沒有高原之田,即使在商周時期,其氣候也難以被稱為濕田。西周晚期的多友鼎曾提及郇國,並將「郇」字寫作「」(筍),其文載:

癸未,戎伐(郇)、衣孚(卒俘),多友西追,甲申之脣(晨),(搏)于,多友右(有)折首執訊,凡(以)公車折首二百又□又五人,執訊廿又三人,孚(俘)戎車百乘一十又七乘,衣(卒)(復郇)人孚(俘)。[13]

西周末期和春秋早期的伯筍父;鄭伯筍父甗[14];筍伯大父[15];伯筍父鼎[16];鄭伯筍父鬲[17];筍侯匜[18],都屬於郇國的禮器,其「郇」字寫作「」。「郇」、「筍」字讀音均从「旬」,上古音為whin;但「」字的讀音从「」,上古音為wa,與「旬」發音較遠。況且沒有任可記載顯示,郇國早在殷商時期即已出現,故饒宗頤先生的釋讀仍有問題。筆者推論,「」或應讀為「鄂」,指鄂國,亦即出現於殷末故事中的封國,如《戰國策?趙策三》謂:「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紂以為惡,醢鬼侯。鄂侯爭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史記?殷本紀》亦載曰:「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塤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彊,辨之疾,並脯鄂侯。」[19]鄂國在殷周時期位於今河南省南部,沁陽縣西北。此處既有銅山的「上田」,亦有沁水流域的「溼田」。「鄂」字的上古音是?hāk,从「咢」得聲,另作「噩」或「」。鄂國可見於西周晚期的金文記載,禹鼎曰:「唯噩(鄂)侯(馭)方率南淮尸(夷)、東尸(夷),廣伐南或(國)、東或(國),至于歷內……」[20]從殷商晚期到春秋戰國時期,都有鄂國禮器出土,如早期的鄂叔簋[21]、鄂叔尊[22]、鄂侯弟季簋[23]、鄂侯弟季卣[24]、鄂侯弟季尊[25]、鄂季父簋[26];西周晚期的鄂侯馭方鼎[27]、鄂侯簋[28]、叔鄂父簋[29];戰國時期鄂君啟車節[30]、鄂君啟舟節[31]等。從字形和時代的紀錄來看,將「」應讀為「鄂」為宜。

2、學界對「」字的看法頗不一致,有讀作「徙」者,也有認為讀作「延」者。

3、「林」字在甲骨文中多指涉方國,但此處用作動詞,應指森林中的狩獵。

4、「」為否詞,即不要的意思[32]。

5、甲骨文之「屯」字均借作「春」字。

6、甲骨文之「」字从「口」、「禾」,因此溫少峰和袁庭棟先生將該字隸定作「和」,可從。卜辭中有「和月」的說法,這裡應指可食新禾的月份,亦即秋月[33]。

因之,該卜辭描述的應是:以新秋之禾與王所獵的獲物來祈求明年之豐歲。

(三)釋義

上述卜辭的重點,乃「上田鄂」和「溼田鄂」兩地的相對。如同《詩?邶風?簡兮》謂:「山有榛,隰有苓。」「溼」即从「土」的「隰」字異文,「溼」、「隰」在文獻中用以表達低下的平川,如《書?禹貢》:「原隰厎績,至于豬野。」孔安國傳:「下濕曰隰。」[34]

簡言之,「上下」相對與「上溼(隰)」或「乾濕」相對,在先秦文獻中是可互通的。所以乾卦以「乾」命名。

鄭吉雄先生在段玉裁的論點上再作詮釋,其謂:「『上出』為太陽上升,指太陽曝曬萬物,也乾燥了萬物,故與流水下注的『濕』字為相對。」[35]雖然「乾」的篆字从「日」(《說文小篆》作「」),但籒文卻寫作从「星」的「」()[36]。雖然乾卦是太陽的象徵,「乾」字的左下部亦近似「昜」的古字,但我們仍無充足的證據可用太陽的形象來詮釋其字義。尤其以「太陽」來通稱「日」,是東漢以後纔出現的說法。況且,從「上/濕」的相對來說,日與水的組合並非乾坤,而是離坎卦的相對。《坎卦》曰:「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天險不可升野。地險,山川丘陵也。」《象》曰:「水洊至,習坎。」《離卦》曰:「離,麗也。日月麗於天。」《說卦》曰:「坎為水、為溝瀆……。離為火、為日、為電……。」[37]可見,鄭吉雄先生的推測並不合乎其所象徵的意象。

事實上,筆者認為段玉裁的解釋即已足夠,實不必再多作詮釋。將天地乾坤視為乾溼的意思,有其一定的道理。《鶡冠子?度萬》云:

地濕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38]

坤地不生雨露而生火,然其本質為濕;乾天雖生雨露,但其本質為燥。是故,段玉裁將「乾」視為乾燥之意,確有實據,因為這就是天的本質。

三、推論「坤」卦名的本意

(一)「坤」字釋疑

學者們接受「乾」為乾燥的說法,並循而將坤卦的「川」名解作濕地。可是,在坤卦被命名為「川」的文獻中,乾卦反而被稱作「健」,並未見有「乾」、「川」對稱的例子。所以唯有從「坤」字作討論,纔可以釐清「乾」、「坤」相對的意義。

鄭吉雄先生進一步推論「坤」字的本意,認為「坤」寫為「川」「並不是『假借』那麼簡單」,其雖與水象有關,但非指窪地的沼澤河流,而是指雨水「積雲、閃電、下雨、流源縱橫,而成大川」[39]。可是,雨露屬天物,是由天所生的水象,不可能被視為坤的表意範疇。

據《易經》所載,雨露是坎震(水雷)「屯」卦的形象,其謂:「雷雨之動滿盈。」又或震坎(雷水)「解」卦亦謂:「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40]此外,雲雨也可以直接被視作乾卦的形象。《乾》曰:「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41]《說卦》云:「乾,天也……。坤,地也……。」[42]雲雨雷電由天所生而降於地,所以在乾坤的相對中,雷雨為乾的範疇,若強以之詮釋「坤」義,實屬不妥。鄭吉雄先生的論述前提,是將「申」當作「電」,而視為「坤」字的義符,但「申」的本意並非雷電[43],「坤」的主要義符也不是「申」,而是「土」,至於「申」的偏旁作用則需再作思考。

廖名春先生認為:「《坤》卦本為《》卦,『坤』是後起的會意字,『坤』左為卦名當後起。」[44]「坤」字在戰國時期的古璽中已常用作人名[45],其出現絕不晚於簡帛的《易》書,但直至阜陽漢簡之前,尚未見有用作卦名的例子,因此目前還不能肯定先秦時期有無「坤」字卦名。此外,「申」的上古音為sl?n[46],與「川」的古音slun雖有不同,但亦相去不遠。儘管廖名春先生不認為「申」是「坤」的聲符,但其仍具有作為「坤」字聲符的合理性。只是在聲符之外,「申」字或許也兼作義符,這尚需進一步探討。

廖名春先生認為,「坤」的本意在於表達坤卦「土位在申」的方位概念[47]。此說有其道理,但也有不少的疑問。許慎《說文》確實提及「土位在申也」,但《易乾鑿度》也說:「坤養於西南方,位在六月……坤位在未。」又言:「坤漸七月。」[48]這兩說並無矛盾,坤的方位含六、七(未、申)二月的望月和七(申)月的生月,六月生後七日,日進入坤的範圍,故坤位在六月、其位在未;七月生於坤的範圍中,故坤漸七月。廖名春也認同此解,並釋之曰:「這是由八卦對應十二地支未能周全一一相應造成的。」[49]但他認為「土位在申」纔是準確的,而「土位在未」則屬錯誤。但筆者認為這兩種說法

皆準確,並沒有衝突。所以,「坤」字與「土位在申」的觀念雖然有關,但還不能作為其本義的最終定論。

(二)先秦从「申」字的族類

筆者擬從「坤」的字形結構另作推論。甲骨金文中有不少从「申」的字彙。其一是从雙「口」的「」、「」(),亦即「神」的古字。其刪去「口」形後,即借為地支的「」(申)字。兩周秦漢時期,都可見到从「口」的「」,此即「神」字,如西周晚期的此鼎作「」;此簋作「」;史壺作「」[50];上海博物館竹簡作「」;馬王堆帛書作「」。然從西周時起,無「口」的「申」也開始用以表示「神」義。其二是从雨滴的「」()字,係「電」的古字,表達雷電暴雨的現象。從西周時起,雨滴被改成「雨」字偏旁,形成了「電」字。其三是从雙「木」的「」(),可視為「柛」的古字。其四是从「川」的「」(,或隸作「」)。其五是从「皿」的「」()。其六是从雙「田」的「」(,或隸作「」)。

1、據筆者的考證,「」、「」(、申)為雙嘴夔龍的象形,商周青銅器紋飾中都可見該字雛型。[51]所以甲骨文中从「申」的字體都含有「神」的字義,以表達商人所崇拜的自然現象,以及與夔神有關的對象或夔神的化身。有「」(神)字的卜辭如:

……卜貞:告神于河《合集》13413[52]

其中的「神」即為被崇拜的對象。

王(占)曰:惟甲茲鬼?惟介,四日,甲子,充雨,神。

未酉卜,貞:自今五日雨?二告

壬戌神不雨?《合集》1086

在刻辭中,驗辭皆與卜辭相關,用以回答王的提問。在此王問的是鬼,其答案也與此相關。不論任何時代,人們都很擔心無法區別鬼神,《遠遊》有云:「因氣變遂曾舉兮,忽神奔而鬼怪。」《九思?哀歲》云:「神光兮熲熲,鬼火兮熒熒。」[53]巫人的責任

在於幫助君主獲得神的協助,掃除鬼物的迫害,故須有分別鬼神的能力。此段卜辭正好記載了此類事項。

王在甲子前四日,即未酉日占卜鬼氣的問題。為了回答王的提問,巫師卜問曰「自今五日雨?」又問:「壬戌神不雨?」亦即壬戌日,天神會否降下雨露?到了甲子日有雨,所以鬼氣將被消滅,確定神將前來。

據占卜過程和卜辭的靈驗可知,商代巫師仰賴甲子日是否降雨,以確定有無鬼氣?神是否前來。自商代以來,文化中已形成了「天降神」的神祕概念,這並不是某種抽象觀念,而是由觀察雲霓、雷電、雨露等自然現象而來自然神概念。此一觀念從商代一直保留到漢代,所以傳世文獻中也可見到相關的記載,如《九歌?山鬼》曰:「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雨就是神靈,古文「霝」字的初義即源自「神靈雨」。《淮南子?覽冥》曰:「昔者師曠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風雨暴至。」可見「神物」下降的憑證即是「風雨暴至」。《論衡?龍虛》曰:「天地之間,恍惚無形,寒暑風雨之氣乃之謂神。」[54],更可謂一語道破。這些材料都說明所謂「降神」,實即降雲霓、雷電、雨露等現象。由於「神」字在古代僅限於表示天神,土、河、山、川的神靈各有名號,不稱為「神」,所以《說文》纔定義曰::「神,天神。」[55]

既然神為天神,且掌管雨露,所以古人纔會舞雩祈神降雨(《合集》13407、13408)。卜辭中也有新春請神降臨以保證豐年的例子(《合集》14、9503、9505、13414)。

2、《尚書?舜典》曰:「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于百揆,百揆時敘;賓于四門,四門穆穆;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厎可績,三載,汝陟帝位。』舜讓于德,弗嗣。」孔安國傳:「風雨……明舜之德合於天。」《史記?五帝本紀》也載曰:「舜入于大麓,烈風雷雨不迷,堯乃知舜之足授天下。」[56]在這些神話描述中,暴雨是天命的明證。也就是說雷電、暴雨,都是昊天降下詔命或賜恩的方法。是故,雷電暴雨本身即是神靈的顯現,便有神符作用,「電」字也始終从「申」。甲骨文中,「電」是指雷電降雨等,整個暴雨的現象。

3、《花東》53載:

戊卜:以柛?一

戊卜:其柛?一

其中「柛」字代表受祭祀者,整理者的理解也如此。[57]「柛」應指古代的神木信仰。

4、《合集》14357載:

庚午卜,貞:今……牧示……

雖然卜辭殘缺,但「牧」應為官名,而「示」字則用作動詞,表達「祭祀」的意思。「牧示」是指牧人祭祀,係被崇拜的對象,應即神川的信仰。

5、「」字卜辭殘缺,用意不明。

6、至於「」()字,在甲骨文中均用作地名。

(三)釋「」

從「」字的發展脈絡來看,這應是「雷」的本字。可是,此字在商周時期並未用以表達雷電的「雷」,而是作為地名,後又用作人名。然而,當時的人名經常用以表示此人的家鄉所在,因此用作人名者,或許仍是從地名發展而來。甲骨卜辭載曰:

……卜,行﹝貞﹞:今夕亡﹝咎﹞?在正月在﹝卜﹞。

……在…… 《合集》24364

壬午卜,行貞:今夕亡咎?在正﹝月﹞在丘卜。

癸未卜,行貞:今夕亡咎?在正月在丘卜。《合集》24367

「丘」和「」是正月新歲出生時,商王乎神、占卜的地方。筆者以為,這並非一般地名,而是古籍、神話中所見帶有「雷」字的地名。依古籍,名稱中含「雷」字的地方,通常都具有一些神祕性,其例如下。

第一《史記?五帝本紀》曰:「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索隱》引《皇甫謐》云:「一曰雷祖。……次妃方雷氏女。……皇甫謐以青陽為少昊,乃方雷氏所生。」《山海經?海內經》亦云:「黃帝妻雷祖。」[58]其意即指黃帝的正妃出生於雷地。

第二,謂堯帝塚墓在雷縣。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志》曰:「堯陵在濮州雷澤縣西三里。……雷澤縣本漢城陽縣也。」[59]郭璞注《山海經?海內東經》云:「今城陽有堯冢靈臺。雷澤在北也。河圖曰:『大跡在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60]雷澤不僅是堯塚地,也是伏羲的出生地。

第三是關於舜帝的傳說。又有說舜姓姚,代表其故鄉在雷澤。《括地志》曰:「舜

姚姓。……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生姚丘。姚墟在濮州雷澤縣東十三里。孝經援神契云舜生於姚墟。」當然,我們很難知道卜辭中的雷丘與傳說中的雷澤縣姚丘有多少實際的關係,但是文獻中的雷地確實具有研究者無法忽視的神祕色彩。《史記?五帝本紀》曰:「舜耕歷山,漁雷澤。」裴駰《史記集解》引鄭玄曰:「雷夏,兗州澤,今屬濟陰。」《尚書?禹貢》亦言:「濟河惟兗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灉、沮會同。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史記?夏本紀》則重覆了這段話。孔安國《傳》曰:「雷夏澤名。」孔穎達《正義》:「雷澤在濟陰城陽縣西北。」[61]關於歷山,《括地志》言:「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山,亦名歷山……。此山西起雷首山,東至吳阪,凡十一名,隨州縣分之。歷山南有舜井。」關於雷夏澤,其又言曰:「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山海經云雷澤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也。」顯然,《括地志》將舜帝的出生地聯繫到雷神的居所。《淮南子?墜形》也說:「雷澤有神,龍身人頭,鼓其腹而熙。」《周易?隨卦》《象》則云:「澤中有雷,隨。」郭郛先生曾對數個不同的雷地進行過探索,發現它們背後都有神話故事。[62]

此外,神話中除了雷澤之外,還有「雷淵」、「雷泉」等水名,如《楚辭?招魂》云:「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淵,爢散而不可止些。」文選版本即作「雷泉」。[63]從文獻對幾個雷地的記載來看,筆者認為卜辭裡所提到的「」和「丘」應非普通的地名,商王在新生年正月時於雷地進行占卜,且強調其占卜的地點,也不會是純粹出於偶然。「丘」在殷商神祕觀念中應是頗為重要的靈丘,「」(雷)的概念應如「聖地」一般,而且這樣的概念從殷商以來一直存在,漢代以後的文明也傳承了下來。故邵雍《觀物吟(月窟天根詩)》云:「地逢雷處見天根。」[64]在甲骨卜辭中,在處進行占卜,與祈求昊天綸音的信仰是一致的。或許古人認為,是天神經常降臨之處,故文獻中也保留了神降居於雷澤的信仰。

「」字在甲骨文中都作地名用。殷末周初金文中,另有以「」作人名或氏姓的例子,這也與傳世的記載一致,據傳說黃帝正妃的氏即是雷。西周早期甗(雷甗)的器主名號寫从四「田」之「」(應隸作「」)[65]。西周早中期的師旂鼎則將「」字寫作「」,用作人名[66]。在西周早中期形狀為馬形的盝駒尊銘文中,該字寫作从「雨」的「」、「」,卻用指地名。銘文謂:「勇雷騅子」,意指靁地出產的良馬。[67]然據我們對靁地所知,或許可以考慮,靁地馬在古人心目中具有神馬的形象。春秋晚期洹子孟姜壺將之寫作「」、「」,這是齊侯親屬的氏姓。[68]

只是,「」字在西周晚期的《楚公逆鎛》銘文中不用作地名、人名,也不用作雷雨之「雷」,而是用來形容逆鎛的形容詞,其可理解為雷聲之鎛。[69]不過因「」字未見用作自然雷雨之意,所以這樣的理解恐怕是出自後世的解讀,不足以闡明當時人的觀念。

《山海經?大荒東經》曰:「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這段文字描述了「雷鼓」從雷澤獸而來的神話情節。而文獻裡的「雷鼓」則是殷祭等重大祭禮中所用的樂器,如《周禮?地官?鼓人》曰:「以雷鼓鼓神祀。」鄭玄注:「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祀天神也。」《周禮?春官?大司樂》又曰:「靁鼓靁鼗,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70]進而言之,「雷鼓」或「雷鎛」的「雷」字,或非單純地描述鼓音高大,而是指其具有通天達神的神聖能力。正因雷鼓有神祕的來源,是用雷澤神獸的皮製造的,所以在祭天祭神時,雷鼓具有崇高的神能。銘文中的「雷鎛」,其意指應亦類同。

此外,金文中的「」字亦借指罍禮器[71],作此義時,或可寫作从「皿」的「」[72]、从「金」的「」[73]。但這屬假借,與本文的論述無關。縱觀之,迄今仍未見有先秦出土文獻將「」字用作雷電的意思。

楚簡中的「雷」字已寫作不从「申」,而从「雨」的「」(靁)或从「雨」、「土」的「」()。在包山簡中,「靁」和「」的寫法分得很清楚。不从「土」的「靁」乃用以表達雷鼓的意思(第174-175簡),而从「土」的「」字則作地名(第85簡)[74]。上博簡《容成氏》第13簡言:

昔﹝者﹞靜(舜耕)於(鬲)丘,匋(陶)於河賓(濱),魚(漁)於澤,孝羕(養)父母,以善其新(親),乃及邦子。[75]

這段文字又是講述舜漁於雷澤的事情,而用从「土」的「」字。該字應亦是「壘」的古字。

基本上,「」或「靁」字在先秦甲、金、簡文中多指地名和人名,晚期纔轉義為禮器。不過在卜辭和神話中,「」並不是普通的地名,而是一種類似神聖地區的信仰。觀察字義的發展和神話記載,可知:古代「電」字廣泛表達雷電暴雨的形象,而「雷」字原本沒有雷聲的意思。在甲骨文中,「丘」為類似「」(土)字的壘堆、土坵的形狀,亦即「壘」處。

雷神的名號,或許不是源自雷電,而是居於雷地的神(雷公與河伯的名號相類,即指雷地之公、雷地之神),不過因為雷神能主宰雷電暴雨,「雷」字遂從雷神的居地轉義為雷聲。而根據神話,在雷澤確實可以聽到天的旨命,聽到天聲。

古代的「」字寫从「申」,與「」(神)、「」(電)、「柛」、「」、「」等字在結構上均屬會意字,「申」形偏旁表達崇拜對象或神祕、神聖的現象,「田」偏旁則表達此字與田、土的關係,亦即聖地的概念。

(四)推論「」與「坤」的關係

從先秦古文及漢代以後的文字異體中,筆者發現許多从「土」的字都有从「田」的異文。

1、「封」字是「土」、「田」互換最早的例子。殷末時,「封」字寫从「田」的「」,其字例可見於封卣和封祖乙觶的銘文中[76],戰國晚期,「封」字在二十一年啟封令戈上的寫法也相同[77]。戰國中晚期,「封」字在中山王鼎和中山王方壺上寫作从「」、「又」(寸)的「」()[78]。而春秋魯少司寇盤則將「封」字寫作从「土」的「」()。[79]商代「田」字大多指狩獵田,而「土」則泛指某地區、領土,或地方神(社)。但「田」的字義也包括在「土」的範圍中,兩者互換,其字義仍易於理解,尤其殷末後,「田」字也可用指某地區或領地,更接近「土」的字義。

2、據《玉篇》,「域」字的古文寫作从「田」的「」,西周中期的簋也確有此字。[80]从「土」的字形通用較晚,可能是到了戰國晚期纔出現的字。

3、據《說文》,「社」字古文从「木土」,寫作「」,中山王鼎、上博簡《鬼神之明》第2簡背的「社」字寫法即如此。[81]此外《玉篇?示部》亦有从「水土」的「社」字異文「」,而《川篇》、《四聲篇海》、《字彙補》另有將「土」改作「田」的「」[82]。从「田」的「社」字出現較晚,不過「」字雖然尚未見於先秦出土文獻中,但原則上仍可能源自戰國或漢代。

4、「壖」字在《說文》中寫作从「田」的「」;《玉篇》則載有「」、「堧」兩個異體字[83],同屬「土」、「田」互換的寫法。

5、據《方言》所載,「場」字有从「田」的「」字異文。[84]

6、「疆」字據《玉篇》和《字彙補》,可另寫作从「田」的「」,或不从「弓」的「」,亦為「田」、「土」互換的例子。[85]

7、「町」字在《玉篇》和《集韻》中另有「」和「」的寫法。[86]

8、「壅」字據《玉篇》、《字彙》、《正子通》,又可寫作「」。[87]

9、《說文解字?阜部》:「陸,高平地。從涱從坴,坴亦聲,力竹切。」《字彙補?田部》:「,古陸字,見升菴外集。」[88]

10、「塍」字可寫作「」、「」、「」、「」、「」等,其「土」、「田」構造可互換。[89]

11、「埒」字可寫作「」。[90]

12、關於「畿」字,《說文?田部》曰:「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則言畿。從田幾省聲。」此字亦可作从「土」的「」。[91]

13、「墥」字,《集韻》又作「」。[92]

14、「磽」字有从「石」、从「土」(墝),和从「田」()三種寫法。[93]

15、「圳」與「甽」也屬同一字的異文。

筆者推測,「」與「坤」可能也屬於類似的異體字關係。在戰國文字中,「坤」與「」(雷)都常用作人名,也少見用作其它意思。從讀音來說,「田」、「畾」在漢代以後成為很多字的聲符,表示lei的讀音,但古代「田」字讀為lhīn。是故,「」字原來的讀音變得難以考定,「」與「神」、「電」、「柛」等同一系列字,可能都從「申」得聲。如同「圳」與「甽」今日讀音較遠,但其上古音都是kwīn[94]。

文獻中,「」字被改寫作「雷」,且都指與雷澤隰地相關的地名。如果「坤」與「」有異體字的關係,則「坤」字原本就有神聖隰地的意思,據此可見,「乾」、「坤」二字正好構成天乾地溼的相對,即《鶡冠子》所言:「地濕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象徵完整的天地宇宙,以及《易》經中自然現象彼此相對而互補的規律。

總結

據上所論,乾卦的卦名乃表達天的狀態,即《鶡冠子》所言:「天燥而水生焉。」「天燥」即「天乾」,段玉裁以為:「上出為乾,下注為濕。」甲骨卜辭和先秦傳世文獻均可為其補充。至於坤卦的卦名,本文以先秦出土及傳世文獻推論,「坤」與「」應有異體字關係,其表達一種聖地概念,「」字的本意指天神所降而聖人所居的雷澤隰地,所以「坤」字原本就有神聖隰地的意思,即《鶡冠子》所言:「地濕而火生焉。」「乾」、「坤」二字正好構成天乾地溼的相對意思,象徵完整的天地宇宙,以及《易》

經中自然現象彼此相對而互補的規律。

本文刊载於《周易研究》2011年02期

參考文獻

一、出土文獻(以年代早晚排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董作賓,《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甲編?圖版》,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76年。

屈萬里,《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小屯南地甲骨》,中華出版社1980~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王世民主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二、傳世文獻(以年代早晚排序)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淀起来的、传承下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人伦性和传承性,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建立和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主体精神。 第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整体至上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团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人位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袭和泛滥起到了批判和抑制作用,也激发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不断高涨的爱国主义热忱。 第三,传承和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归纳起来,和谐统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方而有二:其一,和谐统一思想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和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手段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争端。这种以一贯之的思想教化,造就了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一个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二,主张家庭内部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倡导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团体意

识、宽容精神、家庭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传承和发扬“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提倡对人的爱护和尊重,一贯把“仁爱”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首先要有“爱亲”之心,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由己推人,由近及远,达到“泛爱众”的道德境界。通过对“仁爱”的倡导和践行,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仁者爱人”的理念,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仟感,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感。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与三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高校的人文知识的科学教育、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家庭的良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的坚强有力支持、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奋工作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全力作用的结果。 总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短期、短效行为,而是一个历史的时代的重大课题,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模式、方法和载体,努力营造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形成长效机制,在自由民主、活泼开放、和谐创新的环境中哺育一代又一代素质高、方向坚定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世界四种古文字的起源时空与文字结构

世界四种古文字的起源时空与文字结构 远古人类互相交流端赖图象符号与口语。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于文化内涵的积累以及相邻文化的冲击影响,人类认识到图象符号可以与语音结合,从而创造发明文字。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借由文字的承载传扬,才有文明的诞生与成长。人类史上一共只出现过四或五个独立创造的起源文字:中东的苏美楔形文字、北非的埃及圣体文字、中美洲的玛雅圣体文字以及汉字。苏美文与埃及文是拼音文字之先河,汉字则是东亚文明的奠基石。文字可以大分为形符文字与音符文字。形符文字以形音二元素造字表意;音符文字则只以字母,或音节拼音造字表意。四种起源文字俱属形符文字。除汉字外,所有形符文字均已成为死文字。目前世界文字除了以形音相合的汉字外,均属拼音的音符文字。本文比较四种起源文字产生的时空背景及其文字结构,并初步探讨产生这些起源文字的文化因素与条件。 一、埃及圣体文字起源时空 古埃及由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43年共经历31个王朝。埃及王朝历史与其文字产生发展关系密切。埃及圣体文字在第一王朝(D)时已确知存在,经历三千多年到394年之后成为死文字,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宣博良利用刻在罗塞塔石(公元前196年)的三语诏书(圣书体、俗体、古希腊文)将之解码破题。关于埃及文字起源,目前最早的考古证据可能是Abydos墓葬遗址U—j墓出土的陶器、象牙、骨片上所刻图符。U—j墓遗址时间相当于第零王朝(约公元前3200年)。图一是一些骨片刻符。在第零朝代的纳玛王时代(约公元前3150年)图符已具备文字功能。如图二A陶尊之单体图符象一鸟立于方框之上,方框内两个象形图符,一象鲇鱼,一象凿子,被用作音符代表法老王纳玛的名字。图二B之石版上也可见刻有纳玛的图符及法老王的刻像。图三A之陶尊刻有像蝎子的图符。图三B是刻在锏头上的记事图画,时间相当于约公元前3200年。比照图二的纳玛石版,可以确定图三A陶尊上所刻的蝎子,指的正是图三B中头戴白冠(表示统领上埃及)手持锄形武器的法老。这种将名字刻画在法老王肖像头前的作法常见于后世。所以即使我们无从知道陶尊图符之读音,它作为公元前3200年左右一位法老王的名字应无疑问。以是推论U—j墓出土两百多片骨片标签上的刻符(图一),虽然以单体出现,可能已是形音结合的原始圣体文字,其时约当公元前3300年。文字产生关键是人们认识到语音或语言可以与某个特定的图符或符号联系结合而达成更特定的表达沟通功能。由U—j墓出土的图符来看,当时埃及人已认知图符可以与语音结合,应该已经跨越过文字创造的关键栏槛。其后埃及文字的发展在如何利用图符表达文法以及如何使文字与口语磨合。到了埃及中期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文已是极为成熟的文字。 二、古埃及文字结构 古埃及文字是形符文字。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部分形符开始分化成为音符,有24个单子音符(1—consonantosign或称埃及字母),70多个双子音符(2—consonantosign)及三子音符。虽然理论上埃及文可以完全用拼音方式表达,但是它一直保持着形音并存的形符文字形式。作为表意的形符被称为界定符。例如“靓女”古埃及字写作:口。 此字由五个图符造成,口是一个“三子音符”代表n—f—r。中间三个图符,上两个是“单子音符”f同r,第三个是形音符,念作t,作为字缀表示字词为“阴性”。右边图符是界定符,表示此字是指年轻的女子。所以左行及中行之拟音为(n—f—r—t)念成nefere te,意思是豆蔻年华的靓女。 各接另外两个较为复杂的复合符号。很形象地表示这两个复合符号是由鸟嘴中宣读出来的声音(图五),其中口可能指王,口是以日名作为王名的图符,所以由鸟嘴读出的是时王名字,拟定为“3 Ajaw”。出土陶玺遗址时间相当于公元前650年。因此学者推测玛雅系统文字至少可溯源至公元前650年左右。中美洲地区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有文化遗址,到公元前1500年的“前形成期”许多遗址出土文物多刻有图符,

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现状调查情况报告

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现状调查情况报告 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另外,写作教学的功利化、速成化的趋向已经严重影响到写作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重操作技巧传授、轻写作素养养成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然充斥着中学写作课堂,直接导致学生习作的套路化、浅薄化。 因此,我们课题组针对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理解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期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并掌握在写作教学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调查目的 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初中教育中的现状,弘扬传统文化,测试当今初中学生对中国传统和文化认识程度,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和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教育方法的态度,从而引发思考,是传统文化得以受到更多的重视,教育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对象: 我校七、八、九年级三个班共60人。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我进行了调查,完全能够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从而帮助我们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判断,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对象是七、八、九年级6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60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100%。 四、调查时间: 2018年12月3日2018年12月12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本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共设置了11个问题,其中单项选择10个,主观题1个。 六、调查研究的方法: 问卷法,统计法,分析法

七、问卷调查的结果 1.我国的三大国粹是() A.儒学、国画和针灸 B.儒学、瓷器和武术 C.瓷器、书法和儒学 D.国画、京剧和中医 2.你对四书五经了解多少() A.不知道四书五经是什么 B.知道四书五经,但从来没看过 C.知道四书五经,看过其中的一些内容 D.知道四书五经,精读过其中一两本或通读过全部 3.你认为孔子的“礼”在现代社会() A.已丧失其基本价值 B.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 4.你是否听说过“二十四孝”的故事?() A.听说过 B.了解一点 C.没有听说过 5.父母心情不好时,你会() A.想办法让父母高兴 B.分析原因,然后找他们谈 心 C.跟着一起难过 D.不管不问,避开,省的惹麻 烦 E.其他 6.你觉得你现在对待父母() A.很好 B.还说得过去 C.不是很好 D.愧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 基本介绍 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详细介绍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但是在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考古学者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

文言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言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语文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文言文教学,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文言文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文言文的教材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 现行语文教材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选自《论语》中的篇目为例: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语文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作文网XX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对多数没有佛教信仰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事实上,佛教和国人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且源远流长。2000年,佛教界举办了“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年的传播,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佛教和传统文化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早期多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其后,学术界经过进一步考证,提出传入时间应为西汉哀帝元昭元年(公元前2年),这也是目前教界一致公认的。 一、佛教与哲学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 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如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 思想的影响。般若典籍谈空说无,正是玄学所崇尚的境界。故在南北朝时期,般若经典的翻 译及弘扬成为热潮。而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如果离开佛学思想,隋唐时期的哲学史 将是一片空白。 早期的儒家思想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发展至宋明理学,则将重点落实于心性。关于心性 的内容,是早期中国哲学的薄弱之处。虽然孟子及《易经》有所涉及,但总体较为单薄。而 佛教的大、小乘经论,对心性都有着丰富且深入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佛教对于心性的认 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落实于具体修证中。尤其是禅宗,特别重视心性的参悟。因 而也有人说,宋明理学是戴着儒家帽子的和尚,表面为儒家,内涵却是佛家。且不论宋明理 学的兼收并蓄是否成功,其深受佛教之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及至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以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大 无畏精神从事救亡图存、维新改革,虽然他们的政治改革失败了,但志士们的哲学思想却影 响了数代国人。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源于佛学。谭嗣同的《仁学》是受到华 严及唯识思想的影响,开卷即言“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以为“仁 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康有为的《大同书》则受到佛教无我思想的影响,立 志打破社会各阶级的界限。 纵观中国哲学史,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胡适先生早年曾撰写《中国哲学史大 纲》,及半便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他不了解佛教。其后,他也开始研究佛教,并收集了很 多禅宗方面的资料,尽管他的考证未必为教界接受,但也从中反映了他对佛教的重视以及佛 教于中国哲学的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文字考古和继承传统文化意义的理解

中国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文明国家,文字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许多民族,他们共同创造了绚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的文字经过了一系列演变发展的阶段。古文字学是一门有实用意义的学科,它与考古学联系紧密,具有相辅相成的重大作用。古文字学往往能说明考古学中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在现代,我国的考古学迅速发展,通过发掘不断发现大量重要的古文字材料,这便要求运用古文字学的知识进行释读研究。当前专门从事古文字学工作的人数还很少,而新出的古文字材料日益增加,现有人力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文物考古工作,普及古文字学的基础知识迫在眉睫。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大地上众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中国的文字经过了一系列演变过程,即使十分熟悉现代汉字的人,没有特殊训练也不能通读古文字。在许多人心目中,古文字是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实际上古文字有其本身的规律。研读这种规律,释读古文字,借以揭示古代历史文化奥秘的学问,就称为古文字学。从古文字到今天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上溯到文字的萌芽,我们一般以秦代统一文字作为下限,也就是说古文字学研究的是秦统一文字以前的文字,即先秦文字。不过,在最近一些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好多秦代到汉初的文字材料,发现其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先秦文字的一些特点,适合用古文字学的方法去整理研究。这样看来,也许我们可以把古文字学的范围放宽,把汉武帝以前的文字包括在内。今天的古文字学和以往的金石学是不相同的。我们主张继承金石学的优良成果,但也必须看到当代水平的古文字学已近是具备有新的面貌的现代学科。现在的古文字学与考古学、古代史、语言学、文献学都有密切联系,是一门成熟的,有自己的范围和方法的独立学科。说古文字学是成熟的学科,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古文字学本身业已具有几个可以独立的分支。大体说来,古文字学有以下四个分支,每一分支都可称为专门之学。不难看出这四个分支是各以古文字发展的一定阶段为基础的。夏代以及更早时期的文字,目前仍然是有待探讨的课题,可称之为中国文字起源问题。由于可资探究的材料较少,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成为一种分支学科,有待于未来的考古发现。商代的文字材料较多,有青铜器、陶器和一些玉石器上的文字,但最主要的是占卜用的甲骨上面的卜辞,即所谓甲骨文。甲骨文基本上都是河南阳殷墟出土的,时代属于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代后期。甲骨文的研究构成古文字学的分支之一,通称为甲骨学。青铜器的研究,是古文字学的另一分支。商代的青铜器已有铭文,不过商代的铭文一般较简短,到西周才发现为可与《尚书》比美的鸿篇巨制。而且,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古文字材料主要都是青铜器的铭文,此外只有数量很少的甲骨文、陶文和石刻,所以研究这一时期文字,基本上要依靠青铜器的研究。战国时代的情况便有所不同。这个时期的古文字材料,除青铜器铭文外,陶文、玺印、泉币等都相当丰富。不仅材料种类繁多,文字的分歧变化也比较复杂,需要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来专门考察。由于这样的原因,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出现了古文字学的又一分支,即战国文字研究。古文字学的第四个分支是简牍、帛书的研究。简帛在近些年有大量发现,其时代早的属于战国时期,多数则属于秦汉至晋代。简帛尤其独特的性质,在国内外都已作为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当然,根据我们队古文字学涉及年代下限的规定,汉武帝以下的简牍已超出古文字学的范围了。文字包括形、音、义三方面。古文字学的研究总是从辨明文字的形体着手的,因此有些学者主张古文字学应以字形的研究为主,甚至只限于字形的研究。其实,文字的形、音、义三者是

中学生演讲稿 传统文化三分钟演讲稿五篇

传统文化三分钟演讲稿五篇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三分钟演讲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文化三分钟演讲稿篇一 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就学术思想而言,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传统中国还有发达的民间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中心,构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会依托物。 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主要是文化的民族内涵和现代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中间呈现的诸多问题,常常离不开文化的思考。就是说,从文化的视角解读现代社会,有可能把很多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单一的政治解读、经济解读、军事解读,都不容易把一个国家和社会研究明白。 我的一个看法是:社会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文化,文化的问题在教育,教育的问题在文化。这是一个文化与社会与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循环圈,这个循环圈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现象作文化解读的可能。我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但我觉得,当代中国文化方面的欠账太多。因为我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把文化混同于意识形态,以至文化排斥多于文化建设。殊不知文化建设是需要依赖社会的。经济的市场化自然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社会不能市场化,社会的教育与学术尤其不能市场化。人类的道德理性(譬如操守)和美好的情感(譬如爱情),不能市场化。总之,经济强国的建立,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基本

价值为条件。 现代性语境下的文化问题,有一个自我的文化身份和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走向现代,那么传统呢?走向世界、一切方面都试图与国际接轨,那么自己呢?所以,便有了对自身角色作文化辨认的需要,而角色离不开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说一百年前、三十年前,可能还会有学者认为现代化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不相容的,但今天,已经很少再听到这种声音了。我们长期反思的结论是:现代化不能完全丢开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能离开自己的出发点,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与文化。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唐代就已经迎来了自由歌唱的历史时期,唐代的多元繁荣是中国文化史的最辉煌的记忆。 多元共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它是多元的,具体可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我们过去讲中国文化,一般都讲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为基准,因而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等,成为人们概括中国文化的常用语言。但长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黄河文化的范例。甚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也是如此的不同。 长江上游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黄河流域非常不同,有非常夸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怀疑这是中国人制作的造型吗?从这些青铜器的构造上,我们约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带有青铜器的刚

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法政学院 12历史1班郑美鸿 2012084144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文化经历了盛衰浮沉,但最终还是成为了东方璀璨的明珠。在此进程中,基督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巨大。因为,基督教是在唐太宗贞观九年才开始传入中国,而且一开始并未受到重视,在唐朝会昌五年的时候就被禁止传播了。后来在元朝时也曾传播过,但是伴随着元朝的灭亡,基督教再度被禁。直到明朝万历十年,传教士利玛窦的努力,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了。在古代中国,基督教基本上是以异教的身份存在着,在封建社会这样一个思想被禁锢的时代下,百姓们的愚昧懵懂,使基督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举步维艰。但是明朝开始,天主教在中国的立足,使得朝廷开始对基督教逐渐产生兴趣。自明末清初以来,为了叩开“远东帝国”的大门,那些肩负着罗马教徒向东方传播宗教使命的传教士,相继来华,传教士在宣传基督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与科技,这对中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早在康熙皇帝的时候,他就对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在养心殿,召传教士张诚、徐日升等人轮班为他讲解几何、测量、代数、天文、地理、乐理以及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另外还有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中的西式建筑,这些虽然是西方科技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也是由于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中。 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义及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对长期处于封建愚昧状态下的中国人民,起到了清醒的作用。基督教真正开始对中国文化造成冲击,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之后,基督教的传教方针改变了,开始利用清政府的赔款兴办医院、学校和其它文化慈善机构,虽然是以此来推动传教活动,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学校的兴建,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文化水平,使中国人民从思想禁锢的牢笼里慢慢解脱出来,虽然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但是相较于之前,中国的文化或者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督教的传播。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使本来落后腐朽的中国文化出现了一缕新的曙光。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当代中国十分重视人文科学,和谐中国是大家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现代中国,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信仰佛教或者是其他教派,而是信仰自由。许多中国人选择了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强调心灵的宁静与纯洁。它为中国文化带来了别样的风采。它所强调的以人类为本之类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和谐社会思想,教育优先方针,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强调对生命的重视,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人类与生物界所有生命体的和谐,从而出现了和谐文化,使中国的文化更加趋于和谐、稳定。 的确,基督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古至今,就曾产生了很多的影响,并且将会继续影响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方针,将会与基督教文化继续相互影响,走的更远更好。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

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中学生满分作文: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的唐诗宋词、四大名着;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还有我们穿的服装、用的瓷器等等。这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们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传统文化也包括节日,我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过春节可以吃到象征幸福平安的饺子;过清明可以拜祭去世的亲人;端午节可以吃到香甜的粽子;中秋节是全家团圆,一起吃月饼、赏月的好日子;重阳节是登高、佩戴茱萸的日子;国庆节是庆祝建设国家的节日……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在春节那天,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换了喜庆的气息。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红灯笼,贴上红春联,嘻嘻哈哈地放鞭炮。那些辛勤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在家内出入,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大年三十的晚上,人们把各种的食物端上桌,打开电视,边看春晚边吃食物边唠家常,其乐融融。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只有传统节日,还有传统美德。 雷锋,一个万众皆知的名字,一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没有沙场上浴血搏杀的经历;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有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有着乐于助人的精神,仅仅凭这些,他的名字被人们深深的铭记在心。“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是赞美雷锋的,他走到哪里,好事就会做到哪里;他走到哪里,他那帮助别人而又不图回报的思想就会带到哪里。雷锋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自己的生活岗

位上……让我们向雷锋学习,献出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帮助别人,为他人着想。 这,就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这,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论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西方节日在西方的庆祝方式和在中国庆祝方式的对比 摘要:世界文化发展博大精深,节日是文化的最好体现,不同节日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西方节日同样体现了其优秀的文化渊源。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加强,西方节日在东方国家的发展,如圣诞节、情人节早已被中国人接受,在理解方式和庆祝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本土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极好机遇的同时,也涉及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话题。西方文化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发的文化危机,是不可忽视的。如何保住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本国民族自信心,尤其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关键词:西方节日,庆祝方式,传统习俗,民族自信心 目录:(一)西方节日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庆祝方式 1.以圣诞节、情人节为例,描述节日来由和传统庆祝方式 2.节日如何为中国人接受和庆祝方式的变化 (二)两种文化的结合,前人如何看待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1.西方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可忽视. 2. 提倡中西文化交流,不应死守传统 (三)本人观点 1.论述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中国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丧失的严重性 2.论述外来节日在移民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的影响 3.发扬传统节日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 正文:<“节”最初在汉字中是指植物叶与枝交接的部位,就如中所言:“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动物的骨骼衔接出也叫节——骨节。以此引申出的一年之中的节日则意味着具有关键而特定的意义。日历上如果没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突然变得没有了期待,我们的日子会过得单调沉闷>(1)(耿卫忠 2006:1)。节日的庆祝方式体现了一种文化的浓缩,透过各个地域的节日文化及习俗,了解各地的民族历史及其文化渊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感受着不同节日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西方节日文化凭着悠久的历史,作为西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现西方国家、民族历史及其文化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透过西方的节日文化及习俗,可以充分认知西方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而加强我们与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沟通与了解,促进改革开发的成果和国际间的交流。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结合与渗透,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被中国人所认知。80年代还离我们很远的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在潜移默化中已悄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以其欢快的气氛和特殊的纪念意义吸引着广大年轻一族。 <情人节是用来纪念古罗马修士瓦伦丁(Valentine)。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将瓦伦丁投入地牢,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那天刚好是2月14日。>(具体可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c713941680.html,/question/20262182.html)。如今在情人节这天,中西方庆祝节日的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通常在这一天,亲朋好友,父母子女、老师同学都会以玫瑰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