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高校考研题汇总

操作系统高校考研题汇总

操作系统高校考研题汇总
操作系统高校考研题汇总

操作系统高校考研题汇总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分析

●当前磁盘读写位于柱面号20,此时有多个磁盘请求,以下列柱面号顺序送至磁盘驱动器:10、22、20、2、40、6、38。寻道时,移动一个柱面需6ms,按下列算法计算所需寻道时间。(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试题)

①先来先服务。②下一个最邻近柱面。

③电梯算法。【解答】先来先服务:

①磁头移动顺序为:→10→22→20→2→40→6→38 磁头移动总量是146柱面,总寻道时间是:146×6ms=876ms.

②下一个最邻近柱面:

磁头移动顺序为:→20→22→10→6→2→38→40 磁头移动总量是60柱面,总寻道时间是:60×6ms=360ms.

③电梯算法

磁头移动顺序为:→20→22→38→40→10→6→2 磁头移动总量是58柱面,总寻道时间是:58N×6ms=348ms.

●简答题:何谓虚拟设备?请说明SPOOLING系统是如何实现虚拟设备的。(西安交通大学20XX年试题8分) 【解答】

使用\虚拟技术\,在一类物理设备上模拟另一类物理设备的技术,将独占设备转化为共享设备,通常把用来代替独

占设备的那部分外存空间称为虚拟设备。

SPOOLING系统中,作业执行前,操作系统已将作业通过独占设备预先输入到磁盘或磁鼓上一个特定的存储区域存放好,称为\预输入\,此后,作业执行使用数据时不用再启动独占设备读入,而把这一要求转换成从辅助存储器中读入。另一方面,作业执行中,也不必直接启动独占设备输出数据,而只要将作业输出数据写入磁盘或磁鼓中的特定存储区域存放,当作业执行完毕后,操作系统通过相应的输出设备来组织信息输出,称为\缓输出\。这样做可以提高独占设备的利用率,缩短作业的执行时间。这样,于一台设备可以和辅助存储器中的若干存储区域相对应,所以在形式上就好像把一台输入设备变成了许多虚拟的输入设备,即把一台不能共享的输入设备转换成了一台可共享的缓冲输入设备,使用户产生一个\错觉\,好像他们各自都有一台专用的字符设备,从而实现虚拟设备。

文件系统

●试述成组链表法的基本原理。(复旦大学1999年试题) 【解答】

成组链表法首先把文件存储设备中的所有空闲块按50块划分为一组,组的划分按从后往前的顺序划

试题分析-46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分析

分,每组的第一块用来存放前一组中各块的块号和总块数。于第一组的前面再也没有其他组存在,因此第一组的块数为49块。最后一组可能不足50块,而且于该组后再也没有其他组,所以,该组的物理块号与总块数只能存放在管理文件存储设备用的文件资源表中。系统在初启时把文件资源表复制到内存,从而使文件资源表中存放有最后一组空闲块号和总块数的堆栈进入内存,空闲块的分配与回收可在内存中进行。

当申请者提出空闲块要求时,盘块分配过程是从栈顶取出一空闲块号,将其对应的盘块分配,然后栈顶指针下移一位,总空闲块数减1。若该盘块是栈底,则将该块中存放的下一组的块号和总块数读入内存,然后才将该盘块分配,并重置栈顶指针。

在系统回收空闲盘块时,栈顶指针加1,把回收的空闲块号填入栈顶位置,空闲块数加1。如果栈顶指针等于50,则表示改组已满,需把当前栈的50个块号与块数写入新回收的空闲块中,重置栈顶指针

●文件系统采用多重索引结构搜索文件内容。设块长为512字节,每个块号长3字节,如果不考虑逻辑块号在物理块中所占的位置,分别求二级索引和三级索引时可寻址的文件最大长度。(清华大学1999年试题)

【解答】

块长512字节,块号长3字节,所以一个索引块可以存放170个盘块号。

二级索引时,最多可包含的存放文件的盘块的盘块号总数N=170×170=28900个盘块。所以使用二级索引时,可寻址的文件的最大长度=28900×256B=7225kB=。

三级索引时,最多可包含的存放文件的盘块的盘块号总数N=170×170×170=4913000个盘块。所以使用三级索引时,可寻址的文件的最大长度=

4913000*256B=1228250kB=。

●在实现文件系统时,为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可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假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每个盘块512字节。文件控制块占64字节,其中文件名占8字节。通常将文件控制块分解成两部分,第1部分占10字节,第2部分占56字节。(北京大学1997年试题)

①假设某一目录文件共有254个文件控制块,试分别给出采用分解法前和分解法后,查找该目录文件的某一个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

②一般地,若目录文件分解前占用n个盘块,分解后改用m个盘块存放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部分,请给出访问磁盘次数减少的条件。

【分析】

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其

原理是减少因查找文件内部号而产生的访问磁盘次数。因为在进行查找文件内部号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把文件控制块的所有内容都读入,所以在查找过程中所需读入的存储块减少。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访问文件,当找到匹配的文件控制块后,还需要进行一次磁盘访问,才能读出全部的文件控制块信息。这就是为何采用这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并不能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的原因。

【解答】

试题分析-47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分析

①采用分解法前,查找该目录文件的某一个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为:

64×(254/2)/512=16采用分解法后,查找该目录文件的某一个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为:10×(254/2)/512+1=4

②访问磁盘次数减少的条件为:m

●选择题。(浙江大学1999年试题)

文件系统中,设立打开文件系统功能调用的基本操作是,关闭文件系统功能调用的基本操作是。

A.把文件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B.把文件的控制管理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C.把文件的FAT表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D.把磁盘的

超级块从辅存读到内存。 A.把文件的最新信息从内存写入磁盘。 B.把文件当前的控制管理信息从内存写入磁盘。

C.把位示图从内存写回磁盘。

D.把超级块的当前信息从内存写回磁盘。【解答】B B

UNIX系统分析

●填空:(中科院计算所1999年试题)

①UNIX系统V中,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用于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是;用于建立无名管道的系统调用是;用于建立有名管道的系统调用是。

②UNIX系统V中,引起进程调度的原因有、、和等。【分析】

要熟悉UNIX系统V的常用的系统调用,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是fork;建立无名管道的系统调用是pipe,建立有名管道的系统调用是mknod。

【解答】

①fork、pipe、mknod。

②正在执行的进程时间片完;正在执行的进程执行了sleep系统调用;正在执行的进程执行了exit系统调用;在执行完系统调用而返回到用户态时,系统中已出现了更高优先级的进程在等待运行。

【扩展】

要明白无名管道和有名管道的区别与联系:

无名管道是一个临时文件,是利用系统调用pipe建立起来的无名文件。只用该系统调用所返回的文件描述符来标识该文件,因而,只有调用pipe的进程及其子孙进程,才能识别此文件描述符,从而才能利用该文件进行通信。

有名管道是为了克服无名管道使用上的局限,以让更多的进程也能利用管道进行通信。有名管道是利用mknod系统调用建立的,是可以在文件系统中长期存在的、具有路径名的文件,因而其他进程可以知道它的存在,并能利用该路径名来访问该文件。对有名管道的访问方式像访问其他文件一样,都需先用

试题分析-48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分析

open系统调用去打开它。

不论是有名管道还是无名管道,对它们的读写方式是相同的。

在UNIX系统中的进程调度的原因除了解答中所说的4个外,还有下面这种情况:当核心完成中断处理,控制被返回到用户态而要执行原进程时,若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在等待运行,会引起进程上、下文的切换。

●您认为下列哪几种指令应该只在核心态下执行:(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试题) ①屏蔽所有中断。②读时钟日期。

③设置时钟日期。④改变存储映像图。⑤存取某地址单元

的内容。⑥停机。【分析】

在UNIX系统中,执行状态分为两种:用户态执行,表示进程正处于用户状态之中;核心态执行,一个应用进程在执行系统调用后,或I/O中断后,或时钟中断后,进程便处于核心态执行。这两种状态的主要差别有:

处于用户态执行时,进程所能访问的内存空间和对象受到限制;而处于核心态执行中的进程则能访问所有的内存空间和对象。

进程在核心态运行时是不可被剥夺的;而用户态运行时是可被剥夺的。【解答】①应该。②不应该。③应该。

④应该。⑤不应该。⑥应该。

●设在UNIX中有一进程P,P中有一操作需要访问偏移量为14000处的数据;试问UNIX如何利用过程bmap实现地址变换?(中科院软件所20XX年试题)

【解答】

1.核心将14000换为逻辑块号13及块内偏移量688;2.判断,因10<13<266,故为一次间址; 3.从(10)中取得盘块号,设为x; 4.调用bread过程读x盘块;

5.在一次间址中的文件逻辑块号为3; 6.从中得实际块号,设为y; 7.则该块中的688B即为所求。

试题分析-49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分析

【扩展】 bmap算法如下:输入:索引结点字节偏移量输出:文件系统中的块号块中的字节偏移量块中I/O字节数提前读块号{

字节偏移量计算出在文件中的逻辑块号;为I/O计算出块中的起始字节; //输出2 计算出拷贝给用户的字节数; //输出3 检查是否可用提前读并标记索引结点;//输出4 决定间接级;

while(没在所必须的间接级上) {

从文件中的逻辑块号计算索引结点中或间接块中的下标;从索引结点或间接块上得到磁盘块号;

如果需要,应从先前的磁盘读释放缓冲区;if(再也没有间接级了) return(块号);

读间接磁盘块;按照间接级调节文件中的逻辑块号;} }

●请为下列程序中标号处加上注释。程序A

#define MSGKEY 75 struct msgform { long mtype; char mtext[256]; } main {

struct msgform msg; int msgqid, pid, *pint;

试题分析-50

历年操作系统考研真题.docx

注:所附答案为个人整理,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09年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OS 一、试题 23. 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I. 进程与进程II. 处理机与设备 III. 处理机与通道IV. 设备与设备 A. I、II和III B. I、II和IV C. I、III和IV D. II、III和IV 24.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25.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 A. 2 B. 3 C. 4 D. 5 【解析】3k<8+k => k<4(n个进程共享m个同类资源,若每个进程都需要用该类资源,而且各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之和小于m+n。则该系统不会因竞争该类资源而阻塞。) 26.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 界地址保护 B. 程序代码保护 C. 数据保护 D. 栈保护 27. 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段长最大是()。 A. 2的8次方字节 B. 2的16次方字节 C. 2的24次方字节 D. 2的32次方字节 28.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A. 连续结构 B. 索引结构 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29.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A. 110,170,180,195,68,45,35,12 B. 110,68,45,35,12,170,180,195 C. 110,170,180,195,12,35,45,68 D. 12,35,45,68,110,170,180,195 30.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31.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A. 0、1 B. 1、1 C. 1、2 D. 2、1 32. 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 A. 逻辑设备名 B. 物理设备名 C. 主设备号 D. 从设备号 45.(7分)三个进程P1、P2、P3互斥使用一个包含N(N>0)个单元的缓冲区。P1每

全国自考02326《操作系统》历年真题试卷与答案

-- --- 2016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操作系统试卷 ( 课程代码 02326) 本试卷共7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 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 ( 共 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l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来涂均无分。 1、能实现把一个计算问题分成若干个子计算,每个子计算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计算机上并行执行的操作系统是 A 、分布式操作系统 C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B D 、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2、能使用户通过与计算机相连始终端来使用计算机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交互的是 A 、网络操作系统 B 、分时操作系统 C 、实时操作系统 D 、批处理操作系统3、 IBM 公司在他们的 PC 机、工作站和大型机上都配置的UNIX 操作系统,被称为A 、 4BSD UNIX B 、Ultrix C 、AIX D 、XENIX 4、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内层是硬件系统,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人,介于它们之间的是软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 A 、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 B 、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鼹软件 C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件 D 、支撑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5、当操作系统退出执行,让用户程序执行时,处理器工作状态会 A 、继续保持目态 B 、继续保持管态 C 、从目态转换为管态 D 、从管态转换为目态 6、 UNIX 用于终止子进程执行的系统调用是 A 、 kill B 、 exec C 、exit D 、fork 7、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其状态不断发生变化,这种特性称为进程的 A 、势发性 B 、动态幢 C 、同步性 D 、异步性8、程序状态字 PSW 中的“程序基本状态”信息不包括A 、中断码B 、指令地址C 、条件码D 、目态/管态 9、根据作监对资源的要求分类,作数调度从各类作业中去挑选作业,尽可能让使用不同资源的作业同时执行。这样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A 、先来先服务算法 B C 、均衡调度算法D 、计算时间最短的作业优先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

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

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23) 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s,系统设置的时间片长度应为()。 (A) 10ms (B) 20ms (C)50ms (D) 100ms (24) 在进程的状态转换中,肯定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运行→就绪(B) 就绪→阻塞 (C) 就绪→运行(D) 阻塞→就绪 (25) 进程P0和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其初值为 boolean flag[2]; flag[0]=false; flag[1]=false; 若进程Pi(i为0或1)访问临界资源的算法描述如下: Pi: begin repeat while flag[j] do skip; flag[i]=true; 临界区; flag[i]=false; 其他代码; ntil false end 并发执行进程P0和P1时产生的情况是()。 (A) 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 (B) 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C) 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 (D) 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26) 采用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时,破坏了()。 (A) 互斥条件(B) 部分分配条件(C) 不可抢占条件(D) 循环等待条件 (27) 支持虚拟存储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的存储管理方式是()。 (A)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 (B) 段式虚拟存储管理 (C) 段页式存储管理(D)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28) 若有一可变分区系统含有如下顺序的空闲区:10K、40K、20K、18K、7K、9K、12K、15K。现有请求分配存储器的序列为12K、10K、9K,则采用最坏适应算法时进行分配后的空闲区序列为()。 (A) 19K、20K、18K、7K、9K、12K、15K (B) 40K、20K、18K、7K、15K (C) 10K、18K、11K、18K、7K、9K、12K、15K (D) 10K、28K、10K、9K、7K、9K、12K、15K (29) 在某段页式系统中,虚地址空间包含了8个段,段长为229字节。硬件把每个段分成大小为256字节的页。则虚地址中用于指定页号的位数为()。 (A) 3 (B) 8 (C) 21 (D) 32 (30) 在打开文件时,使用系统打开文件表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对文件的检索速度 (B) 提高对文件的读写速度 (C) 方便用户共享文件读写指针(D) 方便用户使用不同的存取访问权限访问共享文件

2012计算机考研《操作系统》单选题及答案

2012计算机考研《操作系统》单选题及答案 1.6.1 单项选择题 ?例题1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1) 。 (1)A.管理设备B.提供操作命令 C.管理文件 D.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接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 例题1分析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位于硬件和用户之间,一方面,它能向用户提供接口,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另一方面,它能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以便合理充分地利用它们。操作系统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1)处理器管理:对处理器的管理可以归结为对进程和线程的管理,包括进程控制和管理,进程同步和互斥,进程通信,进程死锁;处理器调度,又分高级调度、中级调度,低级调度等;线程控制和管理。 (2)存储管理: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存储器资源,为多道程序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分配,存储共享,存储保护,存储扩充。 (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各类外围设备,完成用户提出的I/O请求,加快I/O信息的传送速度,发挥I/O设备的并行性,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管理应该具有以下功能:提供外围设备的控制与处理,提供缓冲区的管理,提供外围设备的分配,提供共享型外围设备的驱动,实现虚拟设备。

(4)文件管理:上述3种管理是针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管理。文件管理则是对系统的信息资源的管理。文件管理要完成以下任务:提供文件逻辑组织方法,提供文件物理组织方法,提供文件的存取方法,提供文件的使用方法,实现文件的目录管理,实现文件的存取控制,实现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 (5)网络与通信管理:联网操作系统至少应具有以下管理功能:网上资源管理功能,数据通信管理功能,网络管理功能。 (6)用户接口:为了使用户能灵活、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一组友好的用户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接口,图形接口等。 例题1答案 (1)D ?例题2 在操作系统中,只能在系统态下运行的指令是(2) 。 (2)A.读时钟指令B.置时钟指令C.取数指令D.寄存器清零指令 例题2分析 在CPU中运行的操作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对应的机器指令集是不同的。操作系统程序使用所有指令,但用户程序只能使用部分指令。从资源管理和程序控制执行的角度出发,将指令系统分为两大部分: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在程序执行的时候,根据执行程序对资源和机器指令的使用权限,把机器设置为两个状态:核心态和用户态。 也就是说,当系统处于核心态时,就可以使用所有指令、资源,并具备改变CPU状态的能力;而当CPU在用户态时,只能使用非特权指令。

名校操作系统历年考研试题(含解答)

名校操作系统考研试题与解答 10.1北京大学1997年考研操作系统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进程状态 2.快表 3.目录项 4.系统调用 5.设备驱动程序 6.微内核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等待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________个。 2.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_________。 3.如果系统中的所有作业是同时到达的,则使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的作业调度是_________。 4.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4,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________个等待进程。 5.在有m个进程的系统中出现死锁时,死锁进程的个数k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6.不让死锁发生的策略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死锁避免属于_________。 7.在操作系统中,一种用空间换取时间的资源转换技术是_________。 8.为实现CPU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引入了__________硬件机制。 9.中断优先级是由硬件规定的,若要调整中断的响应次序可通过_________。 10.若使当前运行的进程总是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应选择________进程调度算法。 (三)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消息缓冲通信技术是一种高级通信机制,由Hansen首先提出。 (1)试述高级通信机制与低级通信机制P、V原语操作的主要区别。 (2)请给出消息缓冲机制(有界缓冲)的基本原理。 (3)消息缓冲通信机制(有界缓冲)中提供发送原语Send(receiver,a),调用参数a表示发送消息的内存区首地址,试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并用P、V原语操作实现Send原语。 2.在虚拟段式存储系统中,引入了段的动态链接。 (1)试说明为什么引入段的动态链接。 (2)请给出动态链接的一种实现方法。 (四)(共10分) 在实现文件系统时,为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可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假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每个盘块为512字节。文件控制块占64字节,其中文件名占8字节。通常将文件控制块分解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占10字节(包括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第二部分占56字节(包括文件内部号和文件其他描述信息)。 (1)假设某一目录文件共有254个文件控制块,试分别给出采用分解法前和分解法后,查找该目录文件的某一个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 (2)一般地,若目录文件分解前占用n个盘块,分解后改用m个盘块存放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部分,请给出访问磁盘次数减少的条件。 (五)(共10分〉 设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资源(A、B、C)和五个进程(P1、P2、P3、P4、P5),A资源的数量为17,B 资源的数量为5,C资源的数量为20。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表1和表2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实施死锁避免策略。 ①T0时刻是否为安全状态? 若是,请给出安全序列。 ②在T0时刻若进程P2请求资源(0,3,4),是否能实施资源分配? 为什么? ③在②的基础上,若进程P4请求资源(2,0,1),是否能实施资源分配? 为什么?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4

4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什么是进程控制块?试从进程管理、进程通信、中断处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的角度设计进程控制块应包含的项目。(北京大学1999年试题)【分析】 北京大学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了PCB这一知识点。1999年再次考查这一知识点,并提高了考试要求,即要求理解PCB结构中各分量的含义。 熟记我们在前面列出的进程控制原语的形式描述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题的理解。 【解答】 进程控制块(PCB)是为描述进程的运动变化过程而采用的一个与进程相联系的数据结构,用于记录系统管理进程所需的信息,描述进程的瞬间特征。它是进程的唯一实体,操作系统通过PCB而感知进程的存在。 为了完成进程管理、进程通信、中断处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等各项任务,进程PCB结构必须如下项目: ①进程的标识符name:每个进程都必须有唯一的标识符,可以用字符或编号表示。在创建一个进程时,由创建者给出进程的标识,唯一地标识进程,与其他进程区别。 ②进程当前运行状态status:说明本进程目前处于何种状态(运行、就绪、等待),作为进程调度时分配处理机的主要依据。 ③当前队列指针next:登记了处于同一状态的下一个PCB的地址,以此将处于同一状态的所有进程链接起来。比如在一个就绪队列中,当前活动进程阻塞,则需要根据当前队列指针调度下一个就绪进程进入运行。 ④总链指针all_q_next:将所有的进程链接起来,进程PCB中的该项内容总是指向总链中的下一个PCB地址。这在有的场合是很方便的,比如当创建一个进程时,需要判断创建者给出的标识符名是否唯一,此时沿总链往下查找就比较方便。 ⑤程序开始地址start_addr:进程开始的地址。当一个进程被调度进入运行时,需要从此处获得进程开始地址。 ⑥CPU现场保护区cpustatus:通常保护的信息有工作寄存器、指令计数器以及程序状态字等,供进程调度时使用。当一个进程由运行转入其他状态时,需要把这些信息保存起来。当一个进程投入运行时,又需要把这些内容写入相应的寄存器。同时进行中断处理也需要保存CPU现场。

2016计算机考研408统考操作系统真题及答案word版本

23.下列关于批处理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I.批处理系统允许多个用户与计算机直接交互 Ⅱ批处理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批处理系统 Ⅲ.中断技术使得多道批处理系统的Io设备可与CPU并行工作 A.仅Ⅱ、Ⅲ B.仅Ⅱ C.仅1、Ⅱ D.仅1、Ⅲ 24.某单CPU系统中有输入和输出设备各1台,现有3个并发执行的作业,每个作业的输入计算和输出时间均分别为2ms、3ms和4ms,且都按输入、计算和输出的顺序执行,则执行完3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A. 15 ms B. 17ms C. 22 ms D. 27 ms 25.系统中有3个不同的临界资源R1、R2和R3,被4个进程p1、p2、p3及p4共享。各进程对资源的需求为:p1申请R1和R2,p2申请R2和R3,p3申请R1和R3,p4申请R2。若系统出现死锁,则处于死锁状态的进程数至少是 A 1 B.2C.3D.4 26.某系统采用改进型CLOCK置换算法,页表项中字段A为访问位,M为修改位。A=0表示页最近没有被访问,A=1表示页最近被访问过。M=0表示页没有被修改过,M=1表示页被修改过。按(A,M)所有可能的取值,将页分为四类:(0,0)、(1,0)、(0,1)和(1,1),则该算法淘汰页的次序为 A.(0,0),(0,1),(1,0),(1,1) B.(0,0),(1,0),(0,1),(1,1) C.(0,0),(0,1),(1,1),(1,0) D.(0,0),(1,1),(0,1),(1,0) 27.使用TSL( Test and Set Lock)指令实现进程互斥的伪代码如下所示 while(Tsl(&lock)) critical section: lock=false } while(TRUE): 下列与该实现机制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退出临界区的进程负责唤醒阻塞态进程 B.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不会主动放弃CPU C.上述伪代码满足“让权等待”的同步准则 D, while(TSL(&lock))语句应在关中断状态下执行 28.某进程的段表内容如下所示 段号段长内存起始地址权限状态 0 100 6000只读在内存 1 200 空读写不在内存 2 300 4000读写在内存 当访问段号为2、段内地址为400的逻辑地址时,进行地址转换的结果是 A.段缺失异常 B.得到内存地址4400 C.越权异常 D.越界异常 29.某进程访问页面的序列如下所示 若工作集的窗口大小为6,则在£时刻的工作集为

2021年计算机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历年真题

2021年计算机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历年真 题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线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2019年408统考] A.内核级线程的调度由操作系统完成 B.操作系统为每个用户级线程建立一个线程控制块 C.用户级线程间的切换比内核级线程间的切换效率高 D.用户级线程可以在不支持内核级线程的操作系统上实现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用户级线程仅存在于用户空间中,与内核无关,其线程库对用户线程的调度算法与OS的调度算法无关,不需要操作系统为每个用户级线程建立一个线程控制块。 2下列选项中,可能将进程唤醒的事件是()。[2019年408统考] Ⅰ.I/O结束 Ⅱ.某进程退出临界区 Ⅲ.当前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A.仅Ⅰ B.仅Ⅲ C.仅Ⅰ、Ⅱ D.Ⅰ、Ⅱ、Ⅲ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可能唤醒进程的事件包括I/O结束、某进程退出临界区等。当前进程的时间片用完会引起另一个进程的调度并运行,不是唤醒进程。 3下列关于系统调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019年408统考] Ⅰ.在执行系统调用服务程序的过程中,CPU处于内核态 Ⅱ.操作系统通过提供系统调用避免用户程序直接访问外设 Ⅲ.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统一的系统调用接口 Ⅳ.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接口 A.仅Ⅰ、Ⅳ B.仅Ⅱ、Ⅲ C.仅Ⅰ、Ⅱ、Ⅳ D.仅Ⅰ、Ⅲ、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系统调用接口是连接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桥梁,而接口是以具体程序中的函数实现的,称之为系统调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系统调用,但是它们实现的功能是基本相同的。 4下列选项中,可用于文件系统管理空闲磁盘块的数据结构是()。[2019年408统考] Ⅰ.位图 Ⅱ.索引节点 Ⅲ.空闲磁盘块链 Ⅳ.文件分配表(FAT) A.仅Ⅰ、Ⅱ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和答案

1.分时操作系统需要使用下面哪些成份。(①②④⑥) ①多道程序设计技术②作业说明书③终端命令解释程序④中断处理⑤优先级调度⑥系统调用 2.进程具有哪些特性。(①③④⑤) ①动态性②共享性③并发性④相互制约性⑤独立性⑥静态性 3. 在页式虚存管理系统中,若常发生抖动影响CPU的利用率,从系统管理员的角度,则下面哪些方法可改善CPU的利用率。(③) ①用一个更快的CPU ②用一个更大的辅存③减少多道程序的道数④增加多道程序的道数⑤增大主存⑥采用更快的I/O设备 4.在文件系统中,为实现文件保护一般应采用下面哪些方法。(①③④⑤) ①口令②密码③访问控制④复制⑤在读写文件之前使用OPEN系统调用⑥在读写文件之后使用CLOSE系统服务 5. 从资源分配角度,操作系统把外部设备分为(①②⑦) ①独占型设备②共享型设备③快速型设备④慢速性设备⑤块设备⑥字符型设备⑦虚拟设备 二、(9分)对访问串:1,2,3,4,1,2,5,1,2,3,4,5, 指出在驻留集大小分别为3,4时,使用FIFO和LRU替换当驻留集为3时,采用FIFO替换算法,页面故障数为9次;采用LRU替换算法时,页面故障数为10次。 当驻留集为4时,采用FIFO替换算法,页面故障数为10次;采用LRU替换算法时,页面故障数为8次。 结果表明,FIFO替换算法的故障数不随驻留集增大而减少;而LRU算法的故障数随驻留集增大而减少。 算法的页故障数。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8分)简述文件的二级目录组织形式。欲实现文件共享如何处理? 把记录文件的目录分成主文件目录和由其主管的若干个子目录,各子目录的位置由主目录中的一项指出。应用中常设一个主文件目录,而为系统中每一个用户设立一张主文件目录MFD,每个用户的所有文件均设立一个用户文件目录UFD,作为MFD中的一项。用以描述UFD的文件名和物理位置,即UFD是用户全部文件的文件控制块的全体。 在二级文件目录中,欲共享文件需给出一个文件的全路径名。由系统从根目录开始检索;或者用户将其当前目录指向另一用户的子目录上,以实现共享访问。 四.(8分)假设有5道作业,它们的提交时间及运行时间由下表给出: 作业提交时间(时) 运行时间(小时)

全国《操作系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考题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试题 课程代码:0232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计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 A.吞吐量和周转时间B.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C.灵活性和可适应性D.可靠性和完整性 2.用户通常利用键盘命令、系统调用命令请求操作系统服务,有时也会用() A.宏指令B.汇编语言 C.作业控制语言D.计算机高级语言 3.操作系统中的中断处理程序很大部分是处理()中断的。 A.程序B.访管 C.I/O D.外部 4.用作业控制语言编写作业控制说明书主要用在()系统。 A.分时B.实时 C.批处理D.多CPU 5.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A.增加平均周转时间B.发挥且提高并行工作能力 C.缩短每道程序执行时间D.降低对处理器调度的要求 6.程序状态字反映了()状态。 A.进程调度B.作业调度 C.与处理器有关的系统D.主存储器分配 7.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A.先来先服务B.轮转法 C.优先权调度D.短执行时间优先调度 8.单个分区的存储管理不适用于() A.个人计算机B.专用计算机 C.单道程序系统D.多道程序系统 9.页式管理中的地址结构分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它() A.仍是线性地址B.是个二维地址 C.是个三维地址D.是个四维地址 10.把逻辑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如果组织成()文件,则逻辑记录可以按任意次序存放在不相邻的存储块中。 A.流式B.记录式 C.顺序D.链接 11.为了保证存取文件的可靠性,用户要求读一个文件前应首先请求系统执行()文件操作。A.打开B.建立 C.关闭D.删除 1/ 19

火箭军工程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2018年考研初试真题

火箭军工程大学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科目:计算机操作系统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答题时不用抄题,只需写清题号。 一、选择题(每题1分,1分×10=10分) 1、由作业控制块JCB形成的排队队列称为()。 A、挂起队列 B、阻塞队列 C、就绪队列 D、后备队列 2、在创建进程的下列步骤中,()不是必需的步骤。 A、建立一个PCB B、作业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 C、为进程分配内存等资源 D、将PCB调入进程就绪队列 3、进程调度又称为低级调度,其主要功能是()。 A、选择一个作业调入内存 B、选择一个主存中的进程调出到外存 C、选择一个外存中的进程调入到主存 D、将一个就绪的进程投入运行 4、在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进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线程 B、一个线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线程 C、一个线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 D、一个进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 5、在分区存储管理中,下面的()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 A、首次适应算法 B、最佳适应算法 C、最坏适应算法 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6、当前运行的进程(),将引发系统进行进程调度。 A、执行了一条转移指令 B、要求增加主存空间 C、执行了一条I/O指令 D、执行程序期间发生了I/O完成中断 7、只作用于一个进程一次的原语是()。 A、创建 B、解挂 C、阻塞 D、挂起 8、若进程P一旦被唤醒就能够投入运行,可能的情况是()。 A、进程P的优先级最高 B、在抢占调度方式中,就绪队列中所有进程的优先级都比P低 C、就绪队列为空队列 D、在抢占调度方式中,P的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的进程优先级 9、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 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 B、防止程序在内存中丢失 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0、针对文件即要共享又要安全的要求,可采取的措施是()。

考研习题操作系统

第三章 31、桌上有一空盘,允许放一只水果,爸爸可向盘中放苹果,也可向盘中放橘子。儿子专等吃盘中的橘子,女儿专等吃盘中的苹果。规定当盘中空时一次只能放一只水果供吃者取用。请用P、V操作实现爸爸、女儿、儿子三个并发进程的同步关系。 32、有一阅览室,共有100个座位。读者进入时必须在一张表上登记,该登记表每一座位列一表目,包括座号和读者姓名。读者离开时要消掉登记内容。请用P、V原语描述读者进程间的同步关系。 第四章 21、假定四道作业,它们的到达的相对时刻、运行时间(单位ms,十进制)如表4-8所示。试计算在单道作业多道程序环境下,分别采用FCFS调度算法、FS 算法时和HRN算法时,这四道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及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并指出它们的调度顺序(调度时间忽略不计) 22、在单CPU和两台输入/输出设备(I1、I2)的多道程序环境下,同时投入3 个进程pro1、pro2、pro3运行。这三个进程对CPU和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顺序和时间如下所示: pro1:I2(30ms);CPU(10ms);I1(30ms);CPU(10ms);I2(20ms);

pro2:I1(20ms);CPU(20ms);I2(40ms); pro3:CPU(30ms);I1(20ms);CPU(10ms);I1(10ms); 假定CPU、I1、I2 都能并行工作,进程pro1优先级最高,pro2次之,pro3最低,且三个进程的优先级始终不变。优先级高的进程可以抢占优先级低的进程的CPU,但不能抢占I1和I2。试求(调度时间忽略不计) (1)三个进程从投入到运行完成需要多少时间。 (2)从投入到完成3个进程这段时间CPU的利用率。 (3)输入/输出设备的利用率。 24、有相同类型的5个资源被4个进程所共享,且每个进程最多需要2个这样的资源就可以运行完成。试问该系统是否会由于对这种资源的竞争而产生死锁? 25、某系统有R1、R2和R3三种资源,在T0时刻有4个进程P1、P2、P3和P4,它们占用资源和需求资源的情况如表4-10所示。 (1)试写出T0时刻系统的资源分配矩阵 (2)如果此时P1和P2均发出资源请求(1,0,1),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应该如何分配资源给这两个进程?说明理由。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 (4)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CPU的状态可分为用户态和□A,CPU状态由现行的□B来描述。在用户态下运行时,CPU执行特权指令将产生□C,中断处理程序将□D该程序的执行。 选择答案: (1)运行态(2)目态(3)系统态(4)通道寄存器(5)指令寄存器 (6)程序状态字(7)I/O中断(8)访管中断(9)程序中断(10)终止(11)暂停(12)继续 2.多到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多道程序可同时进入□A,在□A的位置□B,为使多道进程并发执行必须为每个用户作业创建进程,批处理系统由□C创建,而分时系统由□D创建。 选择答案: (1)内存(2)系统(3)固定(4)不定(5)进程调度(6)中级调度(7)作业调度(8)输入进程(9)系统调用(10)命令解释进程 3.操作系统提供的公共服务通常采用□A的方法实现,它虽然也是由若干指令构成的过程,但它与一般的过程不同,主要区别是:它运行在□B,而一般的过程运行在□C,用户程序期待操作系统为自己使用系统资源提供的某种服务时,必须通过□A产生的□D进行操 作系统,然后转入特定功能过程。 选择答案: (1)过程调用(2)函数调用(3)系统调用(4)用户态(5)等待态 (6)系统态(7)I/O中断(8)中断(9)直接调用 4.在分时系统中用户登陆成功,系统要为该终端用户建立□A,并把它插入到就绪队列,正在执行的进程请求读磁盘数据,若数据不在输入缓冲区中,则调用□B将自己投入到相应的□C。 选择答案: (1)输入进程(2)子进程(3)终端解释进程(4)激活原语(5)唤醒原语(6)阻塞原语(7)阻塞队列(8)就需队列(9)运行队列 5.在含有线程的系统中,引入线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A,节省只有进程系统的□B。线程是一个□C单位,线程切换基本不涉及□D的再分配。 选择答案: (1)吞吐量(2)交互能力(3)并发能力(4)执行(5)资源(6)CPU (7)占有资源(8)时间开销(9)空间开销(10)时空开销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模拟题

一、综合题(50分) 1. 某个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为装入主存的一个作业建立了段表SMT,如表1所示。 (1) 给出段式地址转换过程。 (2) 计算该作业访问的内存地址(0,432) ,(1,10) ,(2,500),(3,400) 时的绝对地址。 2. 假设系统有同类资源10个,供P、Q、R三个进程共享,P、Q、R所需资源总数分别为8、4、9,它们申请资源的次序和数量如表2所示。 按银行家算法为它们分配资源: (1) 写出执行完序号为6的申请时,各进程的状态和已占的资源数。 (2) 请估计系统是否会出现死锁,并简要说明理由。 3. 有一个理发师,一把理发椅和n把供等候理发的顾客坐的椅子。如果没有顾客,则理发师便在理发椅子上睡觉;当一个顾客到来时,必须唤醒理发师,进行理发;如果理发师正在理发时,又有顾客来到,则如果有空椅子可坐,他就坐下来等,如果没有空椅子,他就离开。为理发师和顾客各编一段程序描述他们的行为,要求不能带有竞争条件。 二、综合题(50分) 1. 计算进程PC和打印进程P01、P02共享一个单缓冲区,计算进程负责计算,并把计算结果放入单缓冲中;打印进程P01、P02则负责从单缓冲中取出计算结果进行打印,而且对每个计算结果,P01和P02都需分别打印一次。请用记录型信号量描述上述进程间的同步关系。 2. 假设磁盘有200个磁道,磁盘请求队列中是一些随机请求,它们按照到达的次序分别处于98、183、37、122、14、124、65、67号磁道上,当前磁头在53号磁道上,并向磁道号减小的方向上移动。请给出按FCFS、SSTF、SCAN 及CSCAN算法进行磁盘调度时满足请求的次序,并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寻道长度。 3. 假设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供用户使用的内存100KB,打印机1台。系统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内存:对打印机采用静态分配,并假设输入输出操作的时间忽略不计;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剩余执行时 3所示: (1) 给出进程调度算法选中进程的次序,并说明理由。 (2) 全部进程执行结束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三、综合题(50分) 1. 在一个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页面大小为4KB,系统中的地址寄存器占24位.假定页表如表6所示: 现假定一逻辑地址,页号为3,页内地址为20,试设计相应的物理地址,并画图说明地址变换过程。 2. 假定磁盘的存取臂现在正处于8号柱面上,有如表7所示的四个请求者等待访问磁盘,试写出最省时的响应顺序,并计算存取臂移动的总量:

操作系统试题4

操作系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 )是衡量一个分时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 A.响应时间B.高可靠性 C.吞吐量D.时间片轮转 2.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 )不是 ..重点考虑的。 A.及时响应,快速处理B.有高安全性 C.有高可靠性D.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3.文件管理面向用户实现( ) A.存储用户文档B.快速数据传送 C.虚拟存储管理D.按文件名存取文件 4.使中央处理器的状态从管态转换到目态的原因可能是( ) A.系统初始启动B.发生了中断事件 C.系统调用功能的完成D.执行完一条访管指令

5.在下列的阐述中,正确的表述是( ) A.中央处理器只能从主存储器中存取一个字节的信息 B.中央处理器不能直接读磁盘上的信息 C.中央处理器在目态工作时可执行所有的机器指令 D.中央处理器在管态工作时只能执行特权指令 6.每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它所处的状态有( ) A.1种B.2种 C.3种D.4种 7.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 A.减少调度次数B.减少处理器空闲时间 C.缩短每道作业的执行时间D.避免发生资源竞争现象 8.把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称为一个进程。所以( ) A.进程与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B.一个进程没有结束前另一个进程不能开始工作 C.每个进程都有一个生命周期 D.一个进程完成任务后,它的程序和数据自动被撤销

9.页式存储管理中,每取一条指令或取一个操作数,访问主存的次数最多是( ) A.1 B.2 C.3 D.4 10.表示可执行的批处理文件的文件扩展名是( ) A.BAT B.EXE C.COM D.SYS 11.目前微型计算机中普遍使用的文件存储介质是( ) A.磁带B.硬盘 C.磁带机D.磁盘驱动器 12.磁带机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是( ) A.字节B.块 C.字D.文件 l3.为了对交互式作业进行控制,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使用接口,不属于 ...操作使用接口的是( ) A.操作控制命令B.系统调用 C.菜单技术D.窗口技术

操作系统历年考研试题(完全版)

2011 操作系统考研真题及答案 1、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 B ) A、先来先服务 B、高响应比优先 C、时间片轮转 D、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 2、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 A ) A、命令解释程序 B、缺页处理程序 C、进程调度程序 D、时钟中断处理程序 3、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进程P创建的若干个线程不能共享的是( D ) A、进程P的代码段 B、进程P中打开的文件 C、进程P的全局变量 D、进程P中某线程的栈指针 4、用户程序发出磁盘I/O请求后,系统的正确处理流程是( B ) A.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B.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C.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D.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5 此时的安全序列是( D ) A、P1,P2,P3,P4 B、P1,P3,P2,P4 C、P1,P4,P3,P2 D、不存在 6、在缺页处理过程中,操作系统执行的操作可能是( D ) I、修改页表II、磁盘I/O III、分配页框 A、仅I、II B、仅II C、仅III D、I、II和III 7、当系统发生抖动(thrashing)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 I、撤销部分进程 II、增加磁盘交换区的容量 III、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 A、仅I B、仅II C、仅III D、仅I、II 8、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 B ) A、编辑 B、编译 C、链接 D、装载 9、某文件占10个磁盘块,现要把该文件磁盘块逐个读入主存缓冲区,并送用户区进行分析。假设一个缓冲区与一个磁盘块大小相同,把一个磁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00μs,将缓冲区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区的时间是50μs,CPU对一块数据进行分析的时间为50μs。在单缓冲区和双缓冲区结构下,读入并分析完该文件的时间分别是(B ) A、1500μs、1000μs B、1550μs、1100μs C、1550μs、1550μs D、2000μs、2000μs 10、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P1和P2,共享初值为1的变量x。P1对x加1,P2对x减1。

操作系统历年考研真题

。 2009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含答案) 一、试题 1. 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I. 进程与进程II. 处理机与设备 III. 处理机与通道IV. 设备与设备 A. I、II和III B. I、II和IV C. I、III和IV D. II、III和IV 2.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3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 A. 2 B. 3 C. 4 D. 5 4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 界地址保护 B. 程序代码保护 C. 数据保护 D. 栈保护 5. 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段长最大是()。 A. 2的8次方字节 B. 2的16次方字节 C. 2的24次方字节 D. 2的32次方字节 6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A. 连续结构 B. 索引结构 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7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A. 110,170,180,195,68,45,35,12 B. 110,68,45,35,12,170,180,195 C. 110,170,180,195,12,35,45,68

(整理)计算机考研真题操作系统部分.

2014年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 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Ⅳ. 考查内容 操作系统 【考查目标】 1.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理解操作系统的整体运行 过程。 2. 掌握操作系统进程、内存、文件和I/O管理的策略、算法、机制以及相互关 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利用C 语言描述相关算法。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三)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1. 内核态与用户态 2. 中断、异常 3. 系统调用 (四)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二、进程管理 (一)进程与线程 1. 进程概念 2.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3.进程控制 4.进程组织 5.进程通信 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6. 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

操作系统考研资料:第六章 最新考研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A. 连续结构 B. 索引结构 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2 .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A. 110,170,180,195,68,45,35,12 B. 110,68,45,35,12,170,180,195 C. 110,170,180,195,12,35,45,68 D. 12,35,45,68,110,170,180,195 3.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4.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A. 0、1 B. 1、1 C. 1、2 D. 2、1 5. 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 A. 逻辑设备名 B. 物理设备名 C. 主设备号 D. 从设备号 6. 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7个地址项,其中4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若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256字节,则可表示的单个文件的最大长度是()。 A. 33KB B.519KB C. 1057KB D. 16513KB 二、应用题 1. 假设计算机系统采用CSCAN(循环扫描)磁盘调度策略,使用2KB 的内存空间记录16384个磁盘块的空闲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