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第一节生产与作业系统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

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用过程,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的关键。订单流是基础,强调市场为导向。08

生产要素:1、劳动力--指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等,是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体现综合性作用。

2、生产对象--指企业生产与作业活动中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09

3、生产手段--指作用于生产对象,实现投入到产出的手段(设备、设施、工具等)10

4、生产信息--包括技术、知识、计划、经验、标准、数据、方法、流程等

5、生产资金--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二、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

首要功能: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功能:1、质量--它是用户购买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2、数量--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

3、交货期--供货时间上的保障能力。

4、品种--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和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5、价格--企业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6、产品的服务(为了保证服务的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继承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功能)

三、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1)结构化要素:1、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等。

2、生产设施--生产中的设置,生产装置的构成以及规模、设施的布局和布置等(12年)

3、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数量、种类以及组合关系决定的反应生产系统的能力。

4、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指集成范围,集成方向(表达出结构方式)09

(2)非结构化要素: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

人员组织要素(决定性因素)、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开展(工作的依据)、库存控制要素、质量管理要素(基本保证)

第二节生产与作业系统环境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面临问题

(1)市场竞争的国际化。(2)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急剧加快。

(3)市场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4)资源紧缺、环境保护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严峻的摆在企业面前。

(5)信息化的实施给企业生产与作业带来新的冲击。

(6)不可忽视安全问题(安全生产五要素:文化--灵魂、法制—前提条件、责任--核心、科技--动力、投入--保障)08

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1)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粗放型生产容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2)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3)安全生产法制法规不健全,制度不严(4)生产及管理者安全生产素质很低、安全生产科技水平较低(5)受利益驱动,不顾性命和财产安全,严重违法违规生产10

二、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对策

(1)要坚定地遵循生产与作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讲求经济效益、科学管理、均衡生产等原则。

(2)要狠抓产品和服务质量。(3)把科教兴企放到企业生产与作业的关键位置。11

第三节生产与作业管理概念

一、生产与作业管理: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对生产与作业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管理活动的总成

企业管理的核心: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决策的确定

二、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

(1)明确清晰的生产与作业系统职能战略:系统总体策划2、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设计3、系统设计(2)确定合理的生产与作业组织形式。(3)制定科学的生产与作业运行计划(4)实施准确的生产运作系统运转活动(5)提供良好的生产与作业系统维护、改进--主要内容:1、业务流程再造2、大规模定制3、精益生产4、供应链5、企业资源计划、商务智能6、清洁生产、循环经济08

三、生产与作业管理遵循的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2)创新原则(3)讲究经济效益的原则

(4)科学管理的原则(5)均衡生产与作业的原则(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生产)首要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四、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发展:制造管理——生产管理——生产运作管理

1、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专业化

2、美国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倡导管理是一门科学,时间研究和定额管理

3、吉尔布雷斯夫妇:分解动作研究、疲劳问题

4、生产方式里程碑意义:福特T型车的装配流水线

生产与作业管理发展显著变化:1、管理范围大大加宽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企业生产主流3、计算机网络技术先进科学技术带来作用和影响4、改变侧重于研究制造业的状况。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P20

第二章生产与作业战略

第一节企业战略及其组成

一、企业战略: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谋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总体性管理的决策和谋划. 11 12

特点:1、总体性2、指导性3、未来长远性4.竞争性5、集合性6、创新变革性7适应性

作用:(1)实施企业战略,要求企业认真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政治、经济动向、发展趋势,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确

定企业定位问题(2)在明确目标基础上,合理配置、扩充资源,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整体优化和提高(3)有利于

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都要提高P21

企业战略的组成1、企业战略构成要素(1)经营范围:企业所在行业中所具有的产品和市场地位、经营的内容、规模08(2)增长向量(3)竞争优势(4)协同合作

2、从层次上(1)企业总体战略--经营范围、增长向量(2)经营战略--竞争优势(3)职能战略

二、生产与作业战略概念和作用

生产与作业战略:指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目标市场和产品、服务特点,在构造生产与作业系统时确定的

指导思想、规划、决策内容及其实现程序09

作用:(1)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实施,能够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2)生产与作业战略对其他职能子战略起到基础性、

支撑性、协调性作用。(3)生产与作业战略规划着生产与作业系统的运作和发展。P24

生产与作业战略具有目标性、协调性、层次性特征13

第二节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内容和制定实施

一、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内容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定位决策:生产与作业系统确定为何种生产类型。10

(二)生产与作业能力决策

1、企业、车间、设备决策(1)制造过程范围(2)企业规模(3)企业地址的选择(4)车间内部布置(5)投资方向(6设备的选择(7)工艺装备的形式

2、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1)库存策略(2)库存量大小(3)质量控制(4)控制的内容(5)控制的详细度

3、关于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方面的决策(1)管理人员的选择(2)工资形式(3)管理监督形式

4、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战略决策(1)生产线规模(2)设计的稳定性(3)技术上的风险性(4)工程设计形式

5、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战略决策(1)组织形式(2)风险程度(3)人员的组织(4)管理的执行方式

二、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简述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制定过程(1)收集企业内外部各种信息资料,明确形势任务政策法规,对现状把握分析透彻(2)在此基础上拟定战略方案,符合客观实际,要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3)在拟定战略方案时选出几种方案,反复研究论证,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生产与战略方案(4)这一方案还要与企业其他战略方案相协调08

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实施:1、让员工认识战略的内容、作用2、战略制定后,往往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直接操作性不够。

3、实施要坚决,决策的东西要千方百计去实现

4、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要注意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5、在执行中要经常进行检查,内容实施不变样,时间进度严格检查和控制08

第三章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第一节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

一、(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在投入正式生产操作前的有关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1、成组技术(GT)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3、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

4、并行工程(IDA)

(2)基本生产过程:直接把劳动对象变成产品的过程。

(3)辅助生产过程: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所进行的各种辅助性的生产活动。(工具制造、设备检修0

(4)生产服务过程:主要是为基本和辅助提供服务的过程。

二、合理组织生产与作业过程的基本要求:目标性、综合性、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柔性P32

三、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符号表示加工○、搬运→、检验□、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