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与习题一、填空题

1.用0.20 mol· L- 1NaOH溶液滴定0.10 mol· L- 1 H

2SO

4

和0.10 mol· L- 1 H

3

PO

4

的混合溶

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可以出现个突跃范围。

2. 用吸收了CO

2

的标准NaOH溶液测定工业HAc的含量时,会使分析结果;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此NaOH溶液测定工业 HCl 的含量时,对分析结果___ 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已知柠檬酸的p K a1-p K a3 分别为3.13,

4.76,6.40。则p K b2= ; p K b3= 。

4*. 列出下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浓度为c(mol· L- 1)(NH

4)

2

CO

3

浓度为c(mol· L- 1)NH

4H

2

PO

4 ——

5. 温度一定时,当离子强度增大,则HAc的浓度常数K

a c , 活度常K a

a

6. 用0.100 mol· L- 1HCl滴定同浓度NaOH的pH突跃范围为 9.7 - 4.3。若HCl和NaOH 的浓度均减小10倍, 则pH突跃范围是。

7*. 对缓冲溶液,影响缓冲容量(β)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和 .

8. 用双指示剂法(酚酞、甲基橙)测定混合碱样时,设酚酞变色时消耗HCl的体积为V

1

,

甲基橙变色时,消耗HCl的体积为V

2

,则:

(l)V

1>0, V

2

=0时,为。

(2)V

1=0, V

2

>0时,为。

(3)V

1= V

2

=0时,为。

(4)V

1> V

2

>0时,为。

(5)V

2> V

1

>0时,为。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

2+ Ac - HAc ; B. NH

3

- NH

2

- ; C. HNO

3

- NO

3

- ; D. H

2

SO

4

-SO

4

2 –

2.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酸和能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碱分

别是()

A.H

2C

2

O

4

,C

2

O

4

2- B.H

3

PO

4

,PO

4

3- C.HA

C

,A

C

- D.HCOOH,HCOO-

3..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

2CO

3

- CO

3

2 - ; B. H

3

O+OH - ;

C. HPO

42 - - PO

4

3 -; D. NH

3

CH

2

COOH - NH

2

CH

2

COO–

4.在浓度相同时,下列盐的水溶液中,其缓冲作用最大的是()

A.NaHCO

3 B.NaH

2

PO

4

C.Na

2

B

4

O

7

.10H

2

O D.Na

2

HPO

4

5.*浓度为c(mol· L- 1)的NaNO

3

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是()

A. [H+] = [ OH - ] ; B . [ Na+ ] = [ NO

3

-] = c ;

C. [H+] = [Na+ ] = [ NO

3- ] + [ OH - ] ; D . [Na+ ] + [ NO

3

- ] = c

6.已知0.10 mol· L- 1一元弱酸溶液的pH=3.0, 则0.10 mol· L- 1共轭碱NaB溶液的pH 是()

A. 11.0 ;

B. 9.0 ;

C. 8.5 ;

D. 9.5

三、其他

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

3.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

4.HCl与HAc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1),能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HCl?此时有多少HAc参与了反应?

5.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用混有少量的邻苯二甲酸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

(2)用吸收了CO2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3PO4至第一计量点;继续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对测定结果各如何影响?

6.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

A.滴定突跃的范围;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7.若配制pH=10.00,c NH3+c NH4+=1.0 mol·L-1的NH3- NH4Cl缓冲溶液1.0L,问需要15 mol·L-1的氨水多少毫升?需要NH4Cl多少克?

8.取25.00 mL苯甲酸溶液,用20.70 mL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至计量点。

(1)计算苯甲酸溶液的浓度;(2)求计量点的pH;(3)应选择那种指示剂。

9.计算用0.1000 mol·L-1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 mol·L-1NH3溶液时.(1)计量点;(2)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时溶液的pH;(3)选择那种指示剂?

10.计算下述情况时的终点误差:

(1)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HCl溶液,以甲基红

(pH ep=5.5)为指示剂;

(2)分别以酚酞(pH ep=8.5)、甲基橙(pH ep=4.0)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10 mol·L-1NH3溶液。

11.在一定量甘露醇存在下,以0.02000 mol·L-1NaOH滴定0.020 mol·L-1H3BO3(C此时K a=4.0×10-6)至pH ep=9.00,

(1)计算计量点时的pH

(2)终点误差

(3)选用何种指示剂?

(完整版)模拟电路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 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 解: 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 =,2226525.1)2010 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 20 )(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 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 I I I I 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1[()()1(4 5124 512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 1 I I o u u R R u -= )+( 解: 11 2 1)1(I o u R R u + = ))(1()1()1()1()1()1(122 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4 在图P7-4所示电路中,列出u O 的表达式。 解: 反馈组态应为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因此有uu uf F A &&1= I o R R I o uf uu u R R u u R R u R R R R R A R R R F )1()1(11 7373737373313+=???→?+=?+=+=?+==若&&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 6.1最小拍设计的要求是什么?在设计过程中怎样满足这些要求?它有什么局限性? 答:最小拍控制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 (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 经过最少个采样周期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 最小拍控制系统也称最小拍无差系统或最 小拍随动系统。显然这种系统对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性能要求是快速性和准确性。 因此,事 实上最小拍控制就是一类时间最优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就是要求调节时间最短。 最少拍控制的定义: 所谓最少拍控制,就是要求闭环系统对于某种特定的输入在最少个采样周期内达到无静 差的稳态,且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具有以下形式 1 2 N (z) 1 Z 2 Z L N Z 式中N 是可能情况下的最小正整数。这一形式表明闭环系统的脉冲响应在 N 个采样周期后 变为零,输出保持不变,从而意味着系统在 N 拍之内达到稳态。 最少拍系统的设计原则是:若系统广义被控对象 G(z)无延迟且在z 平面单位圆上及单位圆外 无零极点,要求选择闭环脉冲传递函数① (z),使系统在典型输入作用下,经最少采样周期 后能使输出序列在各采样时刻的稳态误差为零, 达到完全跟踪的目的, 从而确定所需要的数 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 D(z)。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① ⑵的确定: 由上图可知,误差 E(z)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B(z)是不包含(1-z -1)因子的关于z -1的多项式。 根据z 变换的终值定理,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1 1 e( ) Hm/1 z )E(z)蚀(1 z )R(z) e (z) 01(1 z 1 ) 总祚 e (z) 由于B(z)没有(1-z -1)因子,因此要使稳态误差 e(a )为零,①e (z)必须含有(1-Z -1)因子,且其 幕次数不能低于q ,即 ① e (z)=1-①(Z)=(1-Z -1)Q F(Z ) T ①(Z)=1-① e (z)=1-(1-Z -1)Q F(Z ) 式中,Q >q , F(z)是关于z -1的待定系数多项式。为了使① ⑵能够实现,F(z) 中的首项应取为1,即 e (z) E(z) 典型输入函数 E(z) R(z) R(z) r(t) 对应的z 变换 R(z) R(z) Y(Z ) 1 R(z) e (z) 1 f q i (q 1)! B(z) (1 z 1)q (Z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6.电力变压器保护习题与思考题 一台双绕组降压变压器的容量为15MVA,电压比为35KV±2×%/,Yd11接线,采用BCH—2型继电器。求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已知:外部短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9420A;35KV 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600/5,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0/5;可靠系数取K rel=。 答:变压器一、二次回路电流计算值见表1 由表1可以得出侧的二次回路电流较大,因此确定侧为基本侧。 (1)按躲过最大不平衡电流条件,有 (0.1).max I K f U K K I dz rel za np st k =?+?+(1)此处.max I k应取最大运行方式下,6.6kV母线上三相短路电流,因此,9420 .max I A k=;f za ? 是由于电流互感器计算变比和实际变比不一致引起的相对误差,110.22 f za ?===;U ?是由变压器分接头改变引起的相对误差,一般取为调整范围的一半,则0.05 U ?=;K np为非周期分量系数,由于采用BCH—2型继电器,故取为1;K st为电流互感器同型系数,这里取1;K rel为可靠系数,由已知条件可知为. 将上述值均代入式(6—3),可得 1.3(0.220.050.111)94204531() I A dz=?++???= (2)按躲过励磁涌流条件,有 1.3113121705.6() 1 I K K I A dz rel e μ ==??= 式中,Kμ为励磁电流的最大倍数,由于选取BCH—2型继电器,故取1. (3)按躲过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的条件,有 1.313121705.6() 1.max I K I A dz rel ==?=以第一条件为最大,故取4531() I A dz= 为什么具有制动特性的差动继电器能够提高灵敏度何谓最大制动比、最小工作电流、拐点电流

机械制造基础思考题与练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与练习题外圆车削加工时,工件上出现了哪些表面?试绘图说明,并对这些表面下定义。 何谓切削用量三要素?怎样定义?如何计算?刀具切削部分有哪些结构要素?试给这引起要素下定义。 为什么要建立刀具角度参考系?有哪两类刀具角度参考系?它们有什么差别?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有哪几种?它们是由哪些参考平面构成?试给这些参考平面下定义。 绘图表示切断车刀和端车面刀的Kr, Kr' , 丫o,a 0,入s, a o’和h D,b D和A。 确定一把单刃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哪几个基本角度?切断车削时,进给运动怎样影响工作角度?纵车时进给运动怎样影响工作角度?为什么要对主剖面,切深,进给剖面之间的角度进行换算,有何实用意义? 试判定车刀前角丫0,后角a 0和刃倾角入s正负号的规则。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为什么?普通高速钢有哪些牌号,它们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能如何,适合于作什么刀具?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些牌号,它们的用途如何,如何选用?刀具材料与被加工材料应如何匹配?怎 样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和切削条件正确选择刀具材料?涂层刀具,陶瓷刀具,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 化硼各有什么特点?适用场合如何? 第二章思考题与练习题阐明金属切削形成过程的实质?哪些指标用来衡量切削层金属的变形程度?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它们是否真实的反映了切削形成过程的物理本质?为什么? 切屑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有什么特征?各种类型切屑在什么情况下形成?试论述影响切削变形的各种因素。第一变形区和第二变形区的变形特点是什么?试描述积屑瘤现象及成因。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有哪些影响?为什么说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比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大?切削合力为什么要分解成三个分力? 试分析各分力的作用。分别说明切削速度,进给量及背吃刀量的改变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刀具磨损的原因有多少种?刀具的磨损过程分多少阶段?何谓刀具磨钝标准?试述制订刀具磨钝标准的原则。 刀具磨钝标准与刀具耐用度之间有何关系?确定刀具耐用度有哪几种方法?说明高速钢刀具在低速,中速产生磨损的原因,硬质合金刀具在中速, 高速时产生磨损的原因?什么叫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有些指标?如何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液有什么作用? 有哪些种类?如何选用?试述切削液的作用机理。 什么叫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它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前角有什么功用?如何进行合理选择?后角有什么功用?如何进行合理选择?主偏角与副偏角有什么功用?如何进行合理选择? 刃倾角有什么功用?如何进行合理选择?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常用的硫粉是硫的微晶,熔点为11 2.8℃,溶于CS2,CCl4等溶剂中,试判断它属于哪一类晶体?分子晶体 2.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 (1) 物质NaF NaCl NaBr NaI 熔点/℃993 801 747 661 (2) 物质SiF4SiCl4SiBr4 SiI4 熔点/℃-90.2 -70 5.4 120.5 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 而且熔点递变趋势相反? 因为钠的卤化物为离子晶体,硅的卤化物为分子晶体,所以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晶格能,NaF、NaCl、NaBr、Na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逐渐增大,晶格能减小,所以熔点降低。分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随着SiF4、SiCl4、SiBr4、SiI4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力逐渐增大,所以熔点逐渐升高。

3.当气态离子Ca2+,Sr2+,F-分别形成CaF2,SrF2晶体时,何者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形成CaF2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多。因为离子半径r(Ca2+)NaCl。所以NaF的熔点高于NaCl。 (2)BeO的熔点高于LiF;由于BeO中离子的电荷数是LiF 中离子电荷数的2倍。晶格能:BeO>LiF。所以BeO的熔点高于LiF。 (3)SiO2的熔点高于CO2;SiO2为原子晶体,而CO2为分子晶体。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4)冰的熔点高于干冰(固态CO2);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冰分子中具有氢键。所以冰的熔点高于干冰。 (5)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同层碳原子之间存在大π键,大π键中的电子可以沿着层面运动。所以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属于采用σ键连接的原子晶体。所以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

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四部分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000元,年总营业成本为60000元,其中年折旧额10000元,所得税率为33%,该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为( B )。 A.26800元B.36800元C.16800元D.43200元2.当两个投资方案为独立选择时,应优先选择( D )。 A.净现值大的方案B.项目周期短的方案 C.投资额小的方案D.现值指数大的方案 3.计量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时,一般不需要考虑方案( D )。 A.可能的未来成本B.之间的差额成本 C.有关的重置成本D.动用现有资产的账面成本 4.在计算现金流量时,若某年取得的净残值收入大于预计的净残值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C )。 A.只将两者差额作为现金流量B.仍按预计的净残值作为现金流量C.按实际净残值减去两者差额部分所补交的所得税的差额作为现金流量D.按实际净残值加上两者差额部分所补交的所得税的差额作为现金流量5.已知某设备原值160000元,累计折IH 127000,如现在变现,则变现价值为30000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那么,继续使用该设备引起的现金流出量为( B)元。 A.30000 B.31200 C.28800 D.33000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需用A种零件。如果自制,该企业有厂房设备;但若外购,厂房设备可出租,并每年可获租金收入8000元。企业在自制与外购之间选择时,应( C)。 A.以8000元作为外购的年机会成本予以考虑 B.以8000元作为外购的年未来成本予以考虑 C.以8000元作为自制的年机会成本予以考虑 D.以8000元作为自制的年沉没成本不予以考虑 7.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是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与( C )的乘积。 A.年金终值系数B.年金现值系数 C.投资回收系数D.偿债基金系数 8.已知某设备原值60000元,税法规定残值率为10%,最终报废残值5000元,该公司所得税率为40%,则该设备最终报废由于残值带来的现金流入量为( A )元。 A.5400 B.6000 C.5000 D.4600 9.某公司于1999年拟投资一项目,经专家论证总投资需500万元,并已支付专家咨询费50000元,后因经费紧张此项目停了下来,2001年拟重新上马。则已发生的咨询费从性质上来讲属于( C )。 A.相关成本B.重置成本C.沉入成本D.特定成本10.某公司拟新建一车间用以生产受市场欢迎的甲产品,据预测甲产品投产后每年可创造100万元的收入;但公司原生产的A产品会因此受到影响,使其年收入由原来的200万元降低到180万元。则与新建车间相关的现金流量为( B )。 A.100 B.80 C.20 D.120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 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 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中断(),篡改(),伪造()。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 延迟这些。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 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 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 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 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

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 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 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 )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 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 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 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恶意程序()通常是指带有攻击意图所编写的

第6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步进电动机是数字控制系统中的一种执行元件,其功用是将________变换为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 A.直流电信号 B.交流电信号 C. 计算机信号 D.脉冲电信号 2. 在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一定的情况下,步进电机的转速与__ __成正比。 3.步进电动机与一般旋转电动机有什么不同?步进电动机有哪几种? 4.试以三相单三拍反应式步进电动机为例说明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步进电动机有两种步距角? 5. 步进电动机常用于_________系统中作执行元件,以有利于简化控制系统。() A.高精度 B.高速度 C.开环 D.闭环 6. 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或线位移量与输入脉冲数成_ _。 7. 步进电动机的输出特性是( ) A.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 B.输出电压与转角成正比 C.转速与脉冲量成正比 D.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 8、如何控制步进电动机输出的角位移、转速或线速度? 9、反应式步进电动机与永磁式及感应式步进电动机在作用原理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步进电动机与同步电动机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 10、一台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步距角为0.9o/1.8o,问(1)这是什么意思?(2)转子齿数是多少? 11.采用双拍制的步进电动机步距角与采用单拍制相比() A.减小一半 B.相同 C.增大一半 D.增大一倍 12. 有一四相八极反应式步进电机,其技术数据中有步距角为1.8°/0.9°,则该电机转子齿数为() A.75 B.100 C.50 D.不能确定 13.一台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采用三相六拍运行方式,在脉冲频率f为400Hz时,其转速n为100r/min,试计算其转子齿数Z R和步距角θb。若脉冲频率不变,采用三相三拍运行方式,其转速n1和步距角θb1又为多少? 14. 一台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其转子齿数Z R为40,分配方式为三相六拍,脉冲频率f 为600Hz,要求: (1)写出步进电动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时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1、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相应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解答: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 第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第二,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量来控制市场的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少商品的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通过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来降低市场价格。 关于垄断厂商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以图7-1加以说明: 第一,平均收益AR 曲线与垄断厂商的向右下方倾斜的d 需求曲线重叠。因为,在任何的销售量上,都是P=AR 。 第二,边际收益MR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置低于AR 曲线。其原因在于AR 曲线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此外,在线性需求曲线的条件下,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纵截距相同,而且M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A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的两倍。 第三,由于MR 值是TR 曲线的斜率,即dQ dTR MR ,所以,当MR>0时,TR 曲线是上升的;当MR <0时,TR 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 曲线达极大值。 图 7-1 垄断竞争厂商的AR 与TR 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7-22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5 )515(=-=d e , 或者,2)23(2=-=d e ,根据)11(d e P MR -=,则A 点的MR 值为:MR=2×(2×1/2)=1。 (2)方法同(1)。B 点所对应的MR =-1。 3、图7-23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23所示: (1)长期均衡点为E 点,因为,在E 点有MR=LMC 。由E 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0,均衡数量为Q 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如图所示。在Q 0 的产量上,SAC 曲线和SMC 曲线相切;SMC 曲线和LMC 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 曲线相交。(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有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л=(AR(Q 0)-SAC(Q 0)Q 0 图 7-23 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 =0.1Q 3-6Q 2+14Q+3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由垄断厂商 的短期成本函数STC =0.1Q 3-6Q 2+140Q+3000 得边际成本140123.02+-=Q Q MC , 厂商的总收益23.25Q -150Q 3.25Q)Q -(150Q P TR ==?=, 其边际收益Q MR 5.6150-=; 垄断厂商要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C MR =,即Q Q Q 5.6150140123.02-=+-,解之得均衡产量:)(20舍去负值=Q

普通物理学第二版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刚体力学 7.1.1 设地球绕日作圆周运动.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为多少rad/s?估算地球赤道上一点因地球自转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估算地心因公转而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自己搜集所需数据). [解 答] 7.1.2 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在12s 内由1200rev/min 增加到3000rev/min.(1)假设转动是匀加速转动,求角加速度.(2)在此时间内,发动机转了多少转? [解 答] (1)22(30001200)1/60 1.57(rad /s )t 12ωπβ?-?= ==V V (2) 2222 20 ( )(30001200)302639(rad) 2215.7 π ωω θβ --= ==? 所以 转数=2639 420() 2π=转 7.1.3 某发动机飞轮在时间间隔t 内的角位移为 球t 时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 答] 7.1.4 半径为0.1m 的圆盘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在圆盘平面内建立O-xy 坐标系,原点在轴上.x 和y 轴沿水平和铅直向上的方向.边缘上一点A 当t=0时恰好在x 轴上,该点的角坐标满足2 1.2t t (:rad,t :s).θθ=+求(1)t=0时,(2)自t=0开始转45o 时,(3)转过90o 时,A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x 和y 轴上的投影. [解 答] (1) A ??t 0,1.2,R j 0.12j(m/s). 0,0.12(m/s) x y ωνωνν====∴==v (2)45θ=o 时,

由 2 A 1.2t t,t0.47(s) 4 2.14(rad/s) v R π θ ω ω =+== ∴= =? v v v 得 (3)当90 θ=o时,由 7.1.5 钢制炉门由两个各长1.5m的平行臂AB和CD支承,以角速度10rad/s ω=逆时针转动,求臂与铅直45o时门中心G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 因炉门在铅直面内作平动,门中心G的速度、加速度与B或D点相同。所以: 7.1.6 收割机拔禾轮上面通常装4到6个压板.拔禾轮一边旋转,一边随收割机前进.压板转到下方才发挥作用,一方面把农作物压向切割器,另一方面把切割下来的作物铺放在收割台上,因此要求压板运动到下方时相对于作物的速度与收割机前进方向相反. 已知收割机前进速率为1.2m/s,拔禾轮直径1.5m,转速22rev/min,求压板运动到最低点挤压作物的速度. [解答] 取地面为基本参考系,收割机为运动参考系。 取收割机前进的方向为坐标系正方向 7.1.7 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螺旋桨尖端所在半径为150cm,发动机转速2000rev/min.(1)桨尖相对于飞机的线速率等于多少?(2)若飞机以250km/h的速率飞行,计算桨尖相对于地面速度的大小,并定性说明桨尖的轨迹. [解答] 取地球为基本参考系,飞机为运动参考系。 (1)研究桨头相对于运动参考系的运动: (2)研究桨头相对于基本参考系的运动: 由于桨头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

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 6.1 最小拍设计的要求是什么?在设计过程中怎样满足这些要求?它有什么局限性? 答:最小拍控制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少个采样周期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最小拍控制系统也称最小拍无差系统或最小拍随动系统。显然这种系统对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性能要求是快速性和准确性。因此,事实上最小拍控制就是一类时间最优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就是要求调节时间最短。 最少拍控制的定义: 所谓最少拍控制,就是要求闭环系统对于某种特定的输入在最少个采样周期内达到无静差的稳态,且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具有以下形式 式中N 是可能情况下的最小正整数。这一形式表明闭环系统的脉冲响应在N 个采样周期后变为零,输出保持不变,从而意味着系统在N 拍之内达到稳态。 最少拍系统的设计原则是:若系统广义被控对象G(z)无延迟且在z 平面单位圆上及单位圆外无零极点,要求选择闭环脉冲传递函数Ф(z),使系统在典型输入作用下,经最少采样周期后能使输出序列在各采样时刻的稳态误差为零,达到完全跟踪的目的,从而确定所需要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Ф(z)的确定: 由上图可知,误差E(z)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典型输入函数 对应的z 变换 B(z)是不包含(1-z -1)因子的关于z -1的多项式。 根据z 变换的终值定理,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由于B(z)没有(1-z -1)因子,因此要使稳态误差e(∞)为零,Φe (z) 必须含有(1-z -1)因子,且其幂次数不能低于q ,即 Фe (z)=1-Ф(z)=(1-z -1)Q F(z) →Ф(z)=1-Фe (z)=1-(1-z -1)Q F(z) 式中,Q ≥q ,F(z)是关于z -1的待定系数多项式。为了使Ф(z)能够实现, F(z)中的首项应取为1,即 1212()N N z z z z φφφ---Φ=+++ ()()()()1()()() e E z R z Y z z z R z R z -Φ===-Φ(z) R(z) E(z)e Φ=1 1()(1)! q r t t q -=-1()()(1)q B z R z z -=-1111111()lim(1)()lim(1)()()()lim(1)()(1)e z z e q z e z E z z R z z B z z z z --→→--→∞=-=-Φ=-Φ-

传热学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 思考题 1.什么叫膜状凝结,什么叫珠状凝结 ? 膜状凝结时热量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在什么地方? 答:凝结液体在壁面上铺展成膜的凝结叫膜状凝结, 膜状凝结的主要热阻在液膜层, 凝结液 体在壁面上形成液珠的凝结叫珠状凝结。 2.在努塞尔关于膜状凝结理论分析的 8 条假定中,最主要的简化假定是哪两条 ? 答:第 3条,忽略液膜惯性力,使动量方程得以简化;第 5 条,膜内温度是线性的,即 膜内只有导热而无对流,简化了能量方程。 3.有人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平管外的凝结换热一定比竖直管强烈,这一说法 一定成立? 答;这一说法不一定成立,要看管的长径比。 4.为什么水平管外凝结换热只介绍层流的准则式?常压下的水蒸气在 t t s t w 10 ℃ 的水平管外凝结,如果要使液膜中出现湍流,试近似地估计一下水平管的直径要多大 ? 答:因为换热管径通常较小,水平管外凝结换热一般在层流范围。 9.161d 34 t s t w 34 g 2 3 14 53 4 r 4 由 t s 100 ℃ , 查表: r 2257 kJ /kg 由 t p 95 ℃,查表: 961.85kg / m 3 0.6815W / m K 298.7 10 6 kg/ m s 3 r d 976.3 1 2.07m t s t w g 2 3 3 即水平管管径达到 2.07m 时,流动状态才过渡到湍流。 5.试说明大 容器沸腾的 q~ t 曲线中各部分的换热机理 。 6.对于热流密度可控及壁面温度可控的两种换热情形,分别说明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 流密度及温差小于临界温差的意义,并针对上述两种情形分别举出一个工程应用实例。 答:对于热流密度可控的设备, 如电加热器, 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是为了防止 设备被烧毁,对于壁温可控的设备, 如冷凝蒸发器,控制温差小于临界温差,是为了防止设 备换热量下降。 7.试对比水平管外膜状凝结及水平管外膜态沸腾换热过程的异同。 答:稳定膜态沸腾与膜状凝 结在物理上同属相变换热,前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汽 膜,后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液膜,前者热量由里向外,后者热量由外向里。 8 .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 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 什么? 答: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 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液膜的 厚度,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增加换热表面的汽化核心数。 9.在你学习过的对流换热中.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哪几种换热方式? 其他换热方式中不显含温差是否意味着与温差没有任何关系 ? 答: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 不显含温差并不意味着 与温差无关,温差的影响隐含在公式适用范围和物件计算中。 对于水平横圆管: R e 4 dh t s t w r h 0.729 临界雷诺数 gr d t s t w Re c 1600 23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六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试推测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答:ⅠA、ⅡA族与ⅥA、ⅦA元素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较大,易形成离子键,而处于周期表中部的主族元素原子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不大,易形成共价键。 2.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1)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2)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3)sp2杂化轨道是由某个原子的1s轨道和2p轨道混合形成的。×由一个ns轨道和两个np轨道杂化而成。 (4)中心原子中的几个原子轨道杂化时,必形成数目相同的杂化轨道。√

(5)在CCl4、CHCl3和CH2Cl2分子中,碳原子都采用sp2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呈四面体形。×sp3,CCl4呈正四面体形;CHCl2和CH2Cl2呈变形四面体形。 (6)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一定不能形成共价键。×成对的电子可以被激发成单电子而参与成键。 (7)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不等性的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与分子的几何构型不一致。 3.试指出下列分子中那些含有极性键? Br2CO2H2O H2S CH4 4.BF3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构型,而NF3分子却是三角锥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解释。BF3中的B原子采取SP2杂化,NF3分子的N原子采取不等性的SP3杂化。 5.CH4,H2O,NH3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哪个分子键角最小的是哪个分子为什么CH4键角最大(109028,),C采取等性的SP3杂化,NH3(107018,),H2O分子中的N、O采用不等性的SP3杂化,H2O分子中的O原子具有2对孤电子对,其键角最小(104045,)。 6.解释下列各组物质分子中键角的变化(括号内为键角数值)。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着。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沉淀,在相同质量时,颗粒越小,沉淀结构越不稳定,其溶解度越大,反之亦反。综上所述,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对无配位反应的强酸盐沉淀,应主要考虑共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酸盐或难溶酸盐,多数情况应主要考虑酸效应,在有配位反应,尤其在能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而沉淀的溶解度又不太大时,则应主要考虑配位效应。 4.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答:当一种难溶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这种现象为共沉淀,其产生的原因是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吸留和包藏等。后沉淀是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而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性物质,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特定组分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中。无论是共沉淀还是后沉淀,它们都会在沉淀中引入杂质,对重量分析产生误差。但有时候利用共沉淀可以富集分离溶液中的某些微量成分。 5.在测定Ba2+时,如果BaSO4中有少量BaCl2共沉淀,测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如有Na2S04、Fe2(SO4)3、BaCrO4共沉淀,它们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如果测定S042-时,BaSO4中带有少量BaCl2、Na2S04、BaCrO4、Fe2(S04)3,对测定结果又分别有何影响? 答:如果BaSO4中有少量BaCl2共沉淀,测定结果将偏低,因为M BaO<M BaSO4。如有Na2S04、Fe2(SO4)3、BaCrO4共沉淀,测定结果偏高。如果测定S042-时,BaSO4中带有少量BaCl2、Na2S04、BaCrO4、Fe2(S04)3,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BaCl2偏高、Na2S04偏低、BaCrO4偏高、Fe2(S04)3偏低。 6.沉淀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沉淀的性状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哪些因素主要由沉淀本质决定?哪些因素与沉淀条件有关?

第7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七章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7-1继电器保护装置的任务和要求是什么? 答:(1)继电保护的任务: ①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供电系统中切除,使其他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供电。 ②正确反映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发出预告信号,以便操作人员采取措施,恢复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③与供配电系统的自动装置(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配合,提高供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对继电保护的要求:根据继电保护的任务,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和灵敏性的要求。 7-2电流保护的常用接线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1、三相三继电器接线方式。 它能反映各种短路故障,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电流相等,其接线系数在任何短路情况下均等于1。这种接线方式主要用于高压大接地电流系统,保护相间短路和单相短路。 2、两相两继电器接线方式。 它不能反映单相短路,只能反映相间短路,其接线系数在各种相间短路时均为1。此接线方式主要用于小接地电流系统的相间短路保护。 3、两相一继电器接线方式。 这种接线方式可反映各种不同的相间短路,但是其接线系数随短路种类不同而不不同,保护灵敏度也不同,主要用与高压电动机的保护。 7-3 什么叫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 答:(1)使过电流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2)使继电器返回到启始位置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 (3)继电器的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7-4电磁式电流继电器和感应式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有何不同?如何调节其动作电流?答:(1)工作原理的不同之处在于:电磁式电流继电器利用电磁原理,当通过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利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其常开触头即闭合。而感应式电流继电器利用感应原理, 当通过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利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感应式电流继电器开始动作,但其常开触头经延时闭合,延时时间与电流大小有关,呈有限反时限特性。 (2)调节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的方法有两种:①改变调整杆的位置来改变弹簧的反作用力进行平滑调节;②改变继电器线圈的连接。 调节感应式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的方法可用插销改变线圈的抽头进行级进调节;也可以用调节弹簧的拉力进行平滑调节。 7-5 电磁式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中,使继电保护获得需要延时,以满足选择性要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解析第六章

第六章习题 1.试分别画出具有3个结点的树和3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所有不同形态。 2.对题1所得各种形态的二叉树,分别写出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序列。 3.已知一棵度为k的树中有n1个度为1的结点,n2个度为2的结点,……,n k个度为k的结点,则该树中有多少个叶子结点并证明之。 4.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为EBADCFHGIKJ,中序序列为ABCDEFGHIJK,请画出该二叉树。5.已知二叉树有50个叶子结点,则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至少应有多少个? 6.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二叉树: ①前序和后序相同 ②中序和后序相同 ③前序和后序相同 7.n个结点的K叉树,若用具有k个child域的等长链结点存储树的一个结点,则空的Child域有多少个? 8.画出与下列已知序列对应的树T: 树的先根次序访问序列为GFKDAIEBCHJ; 树的后根次序访问序列为DIAEKFCJHBG。

9.假设用于通讯的电文仅由8个字母组成,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0.07,0.19,0.02,0.06,0.32,0.03,0.21,0.10 请为这8个字母设计哈夫曼编码。 10.已知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放,要求返回二叉树T的后序序列中的第一个结点指针,是否可不用递归且不用栈来完成?请简述原因. 11. 画出和下列树对应的二叉树: 12.已知二叉树按照二叉链表方式存储,编写算法,计算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13.编写递归算法:对于二叉树中每一个元素值为x的结点,删去以它为根的子树,并释放相应的空间。 14.分别写函数完成:在先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先序序列中的后继。在后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后序序列中的前驱。 15.分别写出算法,实现在中序线索二叉树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中序序列中的前驱与后继。16.编写算法,对一棵以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统计其叶子的个数。

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思考题与习题题解

思考题与习题 6-1选择题 (1) TTL单定时器型号的最后几位数字为( A )。 A.555 B.556 C.7555 D.7556 (2)用555定时器组成施密特触发器,当输入控制端CO外接10V电压时,回差电压为(B )。 A.3.33V B.5V C.6.66V D.10V (3)555定时器可以组成(ABC )。 A.多谐振荡器 B.单稳态触发器 C.施密特触发器 D.JK触发器 (4)若图6-43中为TTL门电路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对R1和R的选择应使稳态时:( B) 图6-43 A.与非门G1、G2都导通(低电平输出); B.G1导通,G2截止; C.G1截止,G2导通; D.G1、G2都截止。 (5)如图6-44所示单稳态电路的输出脉冲宽度为t WO=4μs,恢复时间tre=1μs,则输出信号的最高频率为(C)。 图6-44 A.fmax=250kHz; B.fmax≥1MHz; C.fmax≤200kHz。 (6)多谐振荡器可产生( B )。 A.正弦波 B.矩形脉冲 C.三角波 D.锯齿波 (7)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突出优点是(C)。 A.速度高 B.电路简单 C.振荡频率稳定 D.输出波形边沿陡峭 (8)能将正弦波变成同频率方波的电路为(B)。 A.稳态触发器 B.施密特触发器 C.双稳态触发器 D.无稳态触发器 (9)能把2 kHz 正弦波转换成 2 kHz 矩形波的电路是(B)。

A.多谐振荡器 B.施密特触发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二进制计数器 (10)能把三角波转换为矩形脉冲信号的电路为(D)。 A.多谐振荡器 B.DAC C. ADC D.施密特触发器 (11)为方便地构成单稳态触发器,应采用(C)。 A.DAC B.ADC C.施密特触发器 D.JK 触发器 (12)用来鉴别脉冲信号幅度时,应采用(D)。 A.稳态触发器 B.双稳态触发器 C.多谐振荡器 D.施密特触发器 (13)输入为2 kHz 矩形脉冲信号时,欲得到500 Hz矩形脉冲信号输出,应采用(D)。 A.多谐振荡器 B.施密特触发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二进制计数器 (14)脉冲整形电路有(BC )。 A.多谐振荡器 B.单稳态触发器 C.施密特触发器 D.555定时器 (15)以下各电路中,(B)可以产生脉冲定时。 A.多谐振荡器 B.单稳态触发器 C.施密特触发器 D.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6-2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当微分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