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469.50 KB
- 文档页数:5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1.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满分100分。
试卷提交分两部分,一部分(70分)在此提交;另一部分(30分)是计算和画图题,在作业处提交。
1. 日常生活中的语音信号属于() [单选题] *A、模拟信号(正确答案)B、数字信号C、电子信号D、语言信号2. 组合逻辑电路通常由()组成 [单选题] *A、门电路(正确答案)B、编码器C、译码器D、数据选择器3. 数字电路中机器识别和常用的数制是()。
[单选题] *A、二进制(正确答案)B、八进制C、十进制D、十六进制4. 一块数据选择器有三个选择输入(地址输入)端,则它的数据输入端有()个。
[单选题] *A、 3B、 6C、 8(正确答案)D、 15. 触发器输出的状态取决于()。
[单选题] *A、输入信号B、电路的原始状态C、输入信号和电路的原始状态(正确答案)D、外界的信号干扰6. 优先编码器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信号输入时,是按()给输入信号编码。
[单选题] *A、高电平B、低电平C、高频率D、高优先级(正确答案)7. 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输入为I0—I7 ,当优先级别最高的I7有效时,其输出的值是()。
[单选题] *A、 111B、 010C、 000(正确答案)D、 1018.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
[单选题] *A、只和电路这一时刻的输入有关B、只和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C、不仅和电路这一时刻的输入有关,而且和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正确答案)D、和输入和原来状态都无关9. 在RD=SD=“1”时,基本RS触发器()。
[单选题] *A、置“0”B、置“1”C、保持原状态(正确答案)D、反转10. 下列几种逻辑门,能做反相器的是()。
[单选题] *A、与非门(正确答案)B、与门C、或门D、或非门11. 对全班43个学生以二进制代码编码表示,最少需要二进制码的位数是()。
[单选题] *A、 5B、 6(正确答案)C、 8D、 4312. 寄存器与计数器的主要区别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之一,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通信、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等等。
在数字电子技术中,我们常常涉及到数字信号、逻辑电路、数字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深入讨论。
一、数字信号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是处理和传输数字信号。
所谓数字信号,是指离散的时间和幅度取值。
与之相对的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一个连续的时间和幅度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的特点是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易于处理和传输。
在数字电子技术中,我们常常通过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数模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从而完成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二、逻辑电路逻辑电路是数字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逻辑运算的基础。
常用的逻辑门包括与、或、非、异或等,通过这些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
逻辑电路中的信号有两种状态,分别是高电平(表示逻辑1)和低电平(表示逻辑0)。
逻辑电路在接收到输入信号后,根据内部的逻辑运算规则,输出相应的逻辑结果。
三、数字系统数字系统由多个逻辑电路组成,实现了特定的功能。
常见的数字系统包括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
计数器是一种可以按照规定的步长累加或减少的数字系统,常用于计数和定时的应用。
寄存器是一种存储二进制数据的数字系统。
它可以暂时存储计算结果和中间数据,并能够在需要时读写数据。
存储器则是一种用于存储和读取大量数据的数字系统。
常见的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
四、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是数字电子技术的最典型应用之一。
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它执行指令、完成运算和控制。
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是运行程序时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而辅助存储器则是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作业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12年第7次印刷)第一章:自测题:一、1、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各位权系数之和,1799、01100101,01100101,01100110;11100101,10011010,10011011二、1、×8、√10、×三、1、A4、B练习题:1.3、解:(1)十六进制转二进制:45 C010*********二进制转八进制:010*********2134十六进制转十进制:(45C)16=4*162+5*161+12*160=(1116)10所以:(45C)16=(10001011100)2=(2134)8=(1116)10(2)十六进制转二进制:6D E.C8011011011110.11001000二进制转八进制:011011011110.1100100003336.62十六进制转十进制:(6DE.C8)16=6*162+13*161+14*160+13*16-1+8*16-2=(1758.78125)10所以:(6DE.C8)16=(011011011110. 11001000)2=(3336.62)8=(1758.78125)10(3)十六进制转二进制:8F E.F D100011111110.11111101二进制转八进制:100011111110.1111110104376.772十六进制转十进制:(8FE.FD)16=8*162+15*161+14*160+15*16-1+13*16-2=(2302.98828125)10所以:(8FE.FD)16=(100011111110.11111101)2=(437 6.772)8=(2302.98828125)10 (4)十六进制转二进制:79E.F D011110011110.11111101二进制转八进制:011110011110.1111110103636.772十六进制转十进制:(79E.FD)16=7*162+9*161+14*160+15*16-1+13*16-2=(1950. 98828125)10所以:(8FE.FD)16=(011110011110.11111101)2=(3636.772)8=(1950.98828125)101.5、解:(74)10 =(0111 0100)8421BCD=(1010 0111)余3BCD(45.36)10 =(0100 0101.0011 0110)8421BCD=(0111 1000.0110 1001 )余3BCD(136.45)10 =(0001 0011 0110.0100 0101)8421BCD=(0100 0110 1001.0111 1000 )余3BCD (374.51)10 =(0011 0111 0100.0101 0001)8421BCD=(0110 1010 0111.1000 0100)余3BCD1.8、解(1)(+35)=(0 100011)原= (0 100011)补(2)(+56 )=(0 111000)原= (0 111000)补(3)(-26)=(1 11010)原= (1 11101)补(4)(-67)=(1 1000011)原= (1 1000110)补第二章:自测题:一、1、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3、代入规则、反演规则、对偶规则 二、 2、×4、× 三、 1、B 3、D5、C练习题:2.2:(4)解:Y =AB̅+BD +DCE +A D =AB̅+BD +AD +A D +DCE =AB̅+BD +D +DCE =AB̅+D (B +1+CE ) =AB̅+D (8)解:Y =(A +B ̅+C )(D ̅+E ̅)̅̅̅̅̅̅̅̅̅̅̅̅̅̅̅̅̅̅̅̅̅̅̅̅̅̅(A +B ̅+C +DE ) =[(A +B ̅+C )̅̅̅̅̅̅̅̅̅̅̅̅̅̅̅̅+(D ̅+E ̅)̅̅̅̅̅̅̅̅̅̅](A +B ̅+C +DE ) =(ABC +DE )(ABC ̅̅̅̅̅̅+DE ) =DE2.3:(2)证明:左边=A +A (B +C)̅̅̅̅̅̅̅̅̅̅̅̅ =A +A +(B +C)̅̅̅̅̅̅̅̅̅̅ =A +B̅C ̅ =右式所以等式成立(4)证明:左边= (A B +AB̅)⨁C = (A B +AB ̅)C + (A B +AB̅)̅̅̅̅̅̅̅̅̅̅̅̅̅̅̅C = (A BC +AB ̅C )+A B ̅̅̅̅⋅AB̅̅̅̅⋅C =A BC +AB̅C +(A +B ̅)(A +B )C =A BC +AB̅C +(AB +A B ̅)C =A BC +AB̅C +ABC +A B ̅C 右边= ABC +(A +B +C )AB̅̅̅̅⋅BC ̅̅̅̅⋅CA ̅̅̅̅ =ABC +(A +B +C )[(A +B̅)(B ̅+C )(C +A )]=ABC +(A +B +C )(A B̅+A C +B ̅+B ̅C )(C +A ) =ABC +(A +B +C )(A B̅C +A C +B ̅C +A B ̅) =ABC +AB̅C +A BC +A B ̅C 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2.4(1)Y ′=(A +B̅C )(A +BC) 2.5(3)Y ̅=A B ̅̅̅̅(C +D ̅)̅̅̅̅̅̅̅̅̅̅̅̅̅̅ C D ̅̅̅̅̅(A +B ̅)̅̅̅̅̅̅̅̅̅̅̅̅̅̅ 2.6:(1)Y =AB +AC +BC=AB (C +C̅)+AC (B +B ̅)+BC (A +A ̅) =ABC +ABC̅+AB ̅C +A ̅BC 2.7:(1)Y =A B̅+B ̅C +AC +B ̅C 卡诺图如下:所以,Y =B2.8:(2)画卡诺图如下:Y(A,B,C)=A +B̅+C2.9:(1)画Y (A,B,C,D )=∑m (0,1,2,3,4,6,8)+∑d(10,11,12,13,14)如下:Y (A,B,C,D )=A B̅+D ̅2.10:(3)解:化简最小项式:Y =AB +(A B +C )(A B̅+C ) =AB +(A B A B̅+A BC +A B ̅C +C C ) =AB (C +C )+A BC +A B̅C =ABC +ABC ̅+A BC +A B ̅C =∑m (0,3,6,7)最大项式:Y =∏M(1,2,4,5)2.13:(3)Y =AB̅+BC +AB ̅C +ABC D ̅ =AB̅(1+C )+BC (1+AD ̅) =AB ̅+BC =AB ̅+BC ̿̿̿̿̿̿̿̿̿̿̿̿ = AB ̅̅̅∙BC ̅̅̅̅̅̅̅̅̅̅̅技能题:2.16 解:设三种不同火灾探测器分别为A 、B 、C ,有信号时值为1,无信号时为0,根据题意,画卡诺图如下:Y =AB +AC +BC =AB +AC +BC ̿̿̿̿̿̿̿̿̿̿̿̿̿̿̿̿̿̿̿ =AB ̅̅̅̅⋅AC̅̅̅̅⋅BC ̅̅̅̅̅̅̅̅̅̅̅̅̅̅̅̅̅̅̅ =(A +B ̅)(A +C )(B ̅+C )̅̅̅̅̅̅̅̅̅̅̅̅̅̅̅̅̅̅̅̅̅̅̅̅̅̅̅̅̅̅ =A +B ̅̅̅̅̅̅̅̅+A +C ̅̅̅̅̅̅̅̅+B ̅+C̅̅̅̅̅̅̅̅第三章:自测题:一、1、饱和,截止7、接高电平,和有用输入端并接,悬空; 二、 1、√ 8、√; 三、 1、A 4、D练习题:3.2、解:(a)因为接地电阻4.7k Ω,开门电阻3k Ω,R>R on ,相当于接入高电平1,所以Y =A B 1̅̅̅̅̅̅=A +B +0=A +B (e) 因为接地电阻510Ω,关门电0.8k Ω,R<R off ,相当于接入高电平0,所以、 Y =A +B +0̅̅̅̅̅̅̅̅̅̅̅̅̅=A ̅⋅B ̅∙1̅̅̅̅̅̅̅̅̅̅=A +B +0=A +B3.4、解:(a) Y 1=A +B +0̅̅̅̅̅̅̅̅̅̅̅̅̅=A +B ̅̅̅̅̅̅̅(c) Y 3=A +B +1̅̅̅̅̅̅̅̅̅̅̅̅̅=1̅=0(f) Y 6=A ⋅0+B ⋅1̅̅̅̅̅̅̅̅̅̅̅̅̅̅̅=B̅3.7、解:(a) Y 1=A⨁B ⋅C =(A B +AB̅)C =A B C +AB ̅C3.8、解:输出高电平时,带负载的个数2020400===IH OH OH I I N G 可带20个同类反相器输出低电平时,带负载的个数78.1745.08===IL OL OL I I N G 反相器可带17个同类反相器3.12EN=1时,Y 1=A , Y 2=B̅ EN=0时,Y 1=A̅, Y 2=B3.17根据题意,设A 为具有否决权的股东,其余两位股东为B 、C ,画卡诺图如下,则表达结果Y 的表达式为:Y =AB +AC =AB +AC ̿̿̿̿̿̿̿̿̿̿̿=AB ̅̅̅̅⋅AC̅̅̅̅̅̅̅̅̅逻辑电路如下:技能题:3.20:解:根据题意,A 、B 、C 、D 变量的卡诺图如下:Y =ABC +ABD =ABC +ABD ̿̿̿̿̿̿̿̿̿̿̿̿̿̿̿=ABC̅̅̅̅̅̅⋅ABD ̅̅̅̅̅̅̅̅̅̅̅̅̅̅̅̅̅̅̅̅电路图如下:第四章:自测题:一、2、输入信号,优先级别最高的输入信号7、用以比较两组二进制数的大小或相等的电路,A>B 二、 3、√ 4、√ 三、 5、A 7、C练习题:4.1;解:(a) Y =A⨁B +B ̅̅̅̅̅̅̅̅̅̅̅̅̅=A B +AB ̅+B ̅̅̅̅̅̅̅̅̅̅̅̅̅̅̅̅̅̅=A B +B ̅̅̅̅̅̅̅̅̅̅̅=A +B ̅̅̅̅̅̅̅̅=AB ,所以电路为与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教学设计主讲人:杨聪锟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所属学科:电气类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适用对象: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专业四年制本科。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自制)与板书配合讲授。
…………………………………………………………………………………………一.教学背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它自成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子技术的某些领域以及电子技术在专业上的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是《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等。
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和一阶RC电路的暂态分析等是本课程的基础,应在先修课中学好。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数字电路和逻辑函数的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门电路、触发器等数字电路基本器件的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3)掌握TTL、CMOS器件的正确使用方法(4)理解利用功能表使用中规模集成(MSI)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5)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6)了解数字技术的发展方向二.教学内容逻辑真值表,简称真值表,是一种用来描述逻辑函数的全部真伪关系的表格。
将一个现实的逻辑命题进行逻辑抽象和逻辑赋值,形成该命题的数学表达时,往往首先就会用到真值表。
【讲解要点】1. 真值表的原理和列写规则可总结为以下三句话,即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
◆真值表是描述逻辑函数功能的最底层工具;◆真值表是先结构而后内容的,列写时,输入部分从全0到全1,递增顺序全排列,以防漏状态;◆真值表是想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
2. 实例教学以与非、或非、与或非这三种常用复合逻辑为实例,讲解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对于其逻辑表达式的书写、逻辑门符号等内容则简要带过,围绕重点进行教学。
3. 承上启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后续内容。
如果只是单纯讲解常用复合逻辑和真值表的列写,则本单元内容显得过于理论化,不能很好的体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技能性。
因此,需要在介绍完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后,进一步给出一些形式更加多样的现实逻辑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应用真值表去分析其逻辑功能,从而逐渐引导到如何去分析和设计现实的逻辑命题,指出掌握真值表的应用方法正是后续将要介绍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从而深入体会真值表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后续内容。
【重、难点】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的三个要点全部都是重点内容,其中,以第三点(真值表是想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为难点部分,需要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逻辑分析与抽象,掌握方法精髓。
对于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准备,同时也可以借此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本单元知识也是整门课程的重点知识,非常强调自身知识结构的科学合理,同时也要讲清本单元知识对后续课程的方法论意义,是学生能对整门课程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和准确掌握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能够合理运用真值表分析一个具体的逻辑命题。
2. 系统掌握与非、或非、与或非这三种常用复合逻辑的相关知识点。
3. 理解对于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而言,真值表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工具和方法准备,为后续内容进行铺垫,初步建立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以与非、或非、与或非为例,完整介绍真值表的列写过程,便于理解和掌握,激发逻辑思维能力。
2. 给出真值表的方法总纲,强调知识的合理总结,同时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3. 以真值表列写方法为切入点讲解常用复合逻辑,抓住重点,将非重点内容交给学生自学,而不是平铺直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要进行合理的引导,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
4. 启发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
5. 最后,通过进一步更复杂的举例分析,使学生深刻体会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后续课程组织知识结构,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五.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1. 问题的引入首先从常用的逻辑运算的具体分类入手,提出这里需要掌握的几类具体逻辑运算(左图),并说明需要理解和掌握它们各自的逻辑功能。
但是,我们需要以与非、或非、与或非为实例,重点介绍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学会如何应用真值表,准确合理地分析各种各样的实际逻辑命题。
只有掌握了真值表的应用方法,我们才能合理地分析各种各样的逻辑命题(右图举例),这体现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过程,表现了课程的技能性意义,也代表着我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2. 具体讲解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1)以与非、或非为例,逐条介绍“真值表的三句话”,即整体分析法。
所谓常用复合逻辑,顾名思义,一是这些逻辑运算都很常用,二是这些逻辑运算都是用基本逻辑“与”、“或”、“非”简单复合而成。
“与非”逻辑:BF+=。
AAF⋅=;“或非”逻辑:B有了基本逻辑运算的基础,此时除了说明其门电路符号也是用基本逻辑门符号组合而成,因此不难记忆之外,重点放在如何合理列写真值表,去分析一个具体逻辑运算的功能,即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具体讲解过程如下。
★以“与非”为例,完整讲解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真值表是先结构而后内容的,输入部分必须从全0到全1,递增全排列,以防漏状态。
写出2输入、1输出的真值表结构后,要根据表达式,写出每一种输入取值组合下的输出取值,即“列写真值表的内容”。
此时,切忌不要将每一种输入取值带入表达式,计算得到输出,而要进行整体分析:想清楚所有使输出为0的输入可能,剩下的输入组合就一定使输出为1;当然,也可以先分析输出为1的情况。
要使F为0,“A·B”必为1,则A、B必同时为1,所以,真值表上,最后一行输出为0,剩下的情况,输出都是1。
★以“或非”为例,考察学生对整体分析法的掌握情况列写完真值表后,向学生说明很多教材中都通过分析上述真值表,将“与非”、“或非”功能分别总结为“见0得1,全1得0”、“见1得0,全0得1”。
但很明显,用记忆的方法学习这两者的逻辑功能是很困难的,容易记混,也不能凸显其逻辑分析过程。
我们更加强调培养逻辑分析能力,掌握逻辑分析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这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靠记忆是学不好这门课程的。
当然,对于这样的简单逻辑命题,相对于带入运算,学生很可能觉得整体分析并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优势,那么,在下面讲到“与或非”逻辑时,请学生再深入体会。
(2)以更复杂的与或非为例,深入讲解难点知识,“真值表是想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真值表的第三句话)。
根据表达式可知,这是一个4输入、1输出的逻辑函数,由此得到真值表的结构。
输入部分从0000递增排列到1111,一共16种输入组合,这样列写不会漏状态。
整体分析:要使F 为0,则“AB + CD ”必为1,则A 、B 同时为1,或者C 、D 同时为1即可,在满足要求的输入组合对应的输出列填0,剩下的输入组合则使F 为1,由此补完真值表。
3. 总结与知识延伸(1)逐条回顾“真值表的三句话”,全面总结真值表的整体分析法(左图)。
(2)回到开始时的逻辑命题举例(右图),进行知识延伸。
★ 在给出的多种多样的逻辑命题中,首先是两个2输入情况。
B A F ⋅= 、B A F +=它们的结构是相同的,并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可以迅速地得到具体的逻辑功能。
★ 其次是三个3输入情况:C A AB F +=、C AB F +=、C B A F ⋅+= 它们的结构也是相同的,同时,同学们不妨自己试试应用所学方法,应该也可以方便地得到具体的逻辑功能。
★ 再次是两个比较复杂的情况:)(C B C B A F +⋅+=、A C B A F )(+= 容易发现,分析这两个表达式时,已经不能简单应用整体分析法了,需要运用我们后面将要学习的布尔代数知识进行变型和必要的化简,再列写真值表。
同时,不论难易与否,上述各种情况都体现了数字电路的分析过程。
我们后面将要介绍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就是应用各种分析工具,分析得到一个组合逻辑电路的具体功能,其中,真值表就是一个核心分析工具。
★ 最后,对于“三变量多数表决器”这样一个具体的逻辑电路,要设计出该电路,首先需要将其逻辑功能数学化,而真值表就是现实逻辑功能和数学化的逻辑表达之间的第一个桥梁,只有列出该现实命题对应的真值表,才谈得到后续的设计工作。
换句话说,后续将要介绍的“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中,真值表也是必备的核心工具和工作起点。
说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有了翻看教材后续内容,多找几个更复杂的逻辑命题来应用真值表,并希望提前阅读一下“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部分的想法了吗?如果有,那我们今天的课程就达到目的了。
六.教学总结1. 本单元知识在教材章节中,属于“基本逻辑与常用复合逻辑”部分,如果只是单纯讲解各种逻辑的具体功能,则很容易形成流水账的局面,没有抓住学习重点,枯燥乏味,同时也对后续教学没有体现出支撑作用,出现教学过程前后脱节的情况。
将讲解重点放在真值表的应用上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既强调了重点知识,体现课程应用性,也可以逐渐引导出后续课程,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强调对各类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但这还不够,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在上述应用过程中灵活准确地应用逻辑思维,达到对各项应用技能的真正掌握。
3. 此外,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需要教师注重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建立;对各种学习方法、工具应用方法和阅读资料的方法的培养;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