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101-61-1
- 格式:pdf
- 大小:185.03 KB
- 文档页数:5
方法8270 D气质联用仪测试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技术翻译:刘金云 mail:piery2006@1.0范围及应用1.1方法 8270 用于测定多种类型的固体废弃物基体、土壤、空气取样媒介及水样制备的萃取物中的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直接注入样品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以下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此方法测试.合适的前置处理技术b 化合物 CAS编号a3510 35203540/3541 35503580 苊 83-32-9 Ⅹ Ⅹ Ⅹ Ⅹ Ⅹ 苊嵌戊烯 208-96-8 Ⅹ Ⅹ Ⅹ Ⅹ Ⅹ乙酰苯 98-86-2 Ⅹ ND ND ND Ⅹ 2-乙酰氨基芴 53-96-3 Ⅹ ND ND ND Ⅹ 1-乙酰基-2-硫脲 591-08-2 LR ND ND ND LR 艾氏剂 309-00-2 Ⅹ Ⅹ Ⅹ Ⅹ Ⅹ 氨基蒽醌 117-79-3 Ⅹ ND ND ND Ⅹ 氨基偶氮苯 60-09-3 Ⅹ ND ND ND Ⅹ 4-氨基联苯 92-67-1 Ⅹ ND ND ND Ⅹ 3-氨基-9-乙基咔唑 132-32-1 Ⅹ Ⅹ ND ND ND 敌菌灵 101-05-3 Ⅹ ND ND ND Ⅹ苯胺 62-53-3 Ⅹ Ⅹ ND Ⅹ Ⅹ茴香胺 90-04-0 Ⅹ ND ND ND Ⅹ 蒽 120-12-7 Ⅹ Ⅹ Ⅹ Ⅹ Ⅹ 异黄樟 140-57-8 H S(43)ND ND ND Ⅹ 氯化联二苯树脂101612674-11-2 Ⅹ Ⅹ Ⅹ Ⅹ Ⅹ 氯化联二苯树脂122111104-28-2 Ⅹ Ⅹ Ⅹ Ⅹ Ⅹ 氯化联二苯树脂123211141-16-5 Ⅹ Ⅹ Ⅹ Ⅹ Ⅹ 氯化联二苯树脂124253469-21-9 Ⅹ Ⅹ Ⅹ Ⅹ Ⅹ 氯化联二苯树脂124812672-29-6 Ⅹ Ⅹ Ⅹ Ⅹ Ⅹ 氯化联二苯树脂125411097-69-1 Ⅹ Ⅹ Ⅹ Ⅹ Ⅹ 氯化联二苯树脂126011096-82-5 Ⅹ Ⅹ Ⅹ Ⅹ Ⅹ 谷硫磷 86-50-0 H S(62)ND ND ND Ⅹ 氯炔草灵 101-27-9 LR ND ND ND LR联苯胺 92-87-5 CP CP CP CP CP苯甲酸 65-85-0 X X ND X X合适的前置处理技术 b 化合物 CAS编号a3510 35203540/3541 35503580 苯并蒽 56-55-3 Ⅹ Ⅹ Ⅹ Ⅹ Ⅹ 苯并(b)荧蒽 205-99-2 Ⅹ Ⅹ Ⅹ Ⅹ Ⅹ 苯并(k)荧蒽 207-08-9 Ⅹ Ⅹ Ⅹ Ⅹ Ⅹ 苯并(g,h,i)茈 191-24-2 Ⅹ Ⅹ Ⅹ Ⅹ Ⅹ 苯并(a)芘 50-32-8 Ⅹ Ⅹ Ⅹ Ⅹ Ⅹ p-苯醌 106-51-4 OE ND ND ND X苯甲醇 100-51-6 Ⅹ Ⅹ ND Ⅹ Ⅹ α-六氯化苯 319-84-6 Ⅹ Ⅹ Ⅹ Ⅹ Ⅹ β-六氯化苯 319-85-7 Ⅹ Ⅹ Ⅹ Ⅹ Ⅹ δ-六氯化苯 319-86-8 Ⅹ Ⅹ Ⅹ Ⅹ Ⅹ γ-六氯化苯(林旦)58-89-9 Ⅹ Ⅹ Ⅹ Ⅹ Ⅹ 双(2-氯乙氧基)甲烷111-91-1 Ⅹ Ⅹ Ⅹ Ⅹ Ⅹ 双(2-氯乙基)醚 111-44-4 Ⅹ Ⅹ Ⅹ Ⅹ Ⅹ 双(2-氯异丙基)醚108-60-1 Ⅹ Ⅹ Ⅹ Ⅹ Ⅹ 双(2-氯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117-81-7 Ⅹ Ⅹ Ⅹ Ⅹ Ⅹ 4-溴苯基苯醚 101-55-3 Ⅹ Ⅹ Ⅹ Ⅹ Ⅹ 溴苯腈 1689-84-5 Ⅹ ND ND ND Ⅹ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85-68-7 Ⅹ Ⅹ Ⅹ Ⅹ Ⅹ 敌菌丹 2425-06-1 H S(55)ND ND ND Ⅹ克菌丹 133-06-2 H S(40)ND ND ND Ⅹ甲萘威 63-25-2 Ⅹ ND ND ND Ⅹ呋喃丹 1563-66-2 Ⅹ ND ND ND Ⅹ二硫磷 786-19-6 Ⅹ ND ND ND Ⅹ 氯丹(NOS) 57-74-9 Ⅹ Ⅹ Ⅹ Ⅹ Ⅹ 毒虫威 470-90-6 Ⅹ ND ND ND Ⅹ 4-氯苯胺 106-47-8 Ⅹ ND ND ND Ⅹ 乙酯杀螨醇 510-15-6 Ⅹ ND ND ND Ⅹ 对氯邻氨基甲苯 95-79-4 Ⅹ ND ND ND Ⅹ 4-氯-3-甲苯酚 59-50-7 Ⅹ Ⅹ Ⅹ Ⅹ Ⅹ 3-(氯甲苯)吡啶盐6959-48-4 Ⅹ ND ND ND Ⅹ 酸盐1-氯代萘 90-13-1 Ⅹ Ⅹ Ⅹ Ⅹ Ⅹ 2-氯代萘 91-58-7 Ⅹ Ⅹ Ⅹ Ⅹ Ⅹ 2-氯苯酚 95-57-8 Ⅹ Ⅹ Ⅹ Ⅹ Ⅹ 4-氯-1,2-苯二胺 95-83-0 Ⅹ Ⅹ ND ND ND 4-氯-1,3-苯二胺 5131-60-2 Ⅹ Ⅹ ND ND ND 4-氯苯基苯醚 7005-72-3 Ⅹ Ⅹ Ⅹ Ⅹ Ⅹ合适的前置处理技术 b 化合物 CAS编号a3510 35203540/3541 35503580 1,2-苯并菲 218-01-9 Ⅹ Ⅹ Ⅹ Ⅹ Ⅹ 香豆磷 56-72-4 Ⅹ ND ND ND Ⅹ 甲酚定 120-71-8 Ⅹ ND ND ND Ⅹ 丁烯磷 7700-17-6 Ⅹ ND ND ND Ⅹ 2-环己烯-4,6-二硝基-苯酚131-89-5 Ⅹ ND ND ND LR 4,4-DDD 72-54-8 Ⅹ Ⅹ Ⅹ Ⅹ Ⅹ 4,4-DDE 72-55-9 Ⅹ Ⅹ Ⅹ Ⅹ Ⅹ 4,4-DDT 50-29-3 Ⅹ Ⅹ Ⅹ Ⅹ X O-异内吸磷 298-03-3 H S(68)ND ND ND Ⅹ S-异内吸磷 126-75-0 Ⅹ ND ND ND Ⅹ 燕麦敌(顺式或反式)2303-16-4 Ⅹ ND ND ND Ⅹ 2,4-二氨基甲苯 95-80-7 D C,0E(42)ND ND ND Ⅹ 二苯并(a,j)吖啶 224-42-0 ⅩND ND NDⅩ二苯并(a,h)蒽 53-70-3 ⅩⅩⅩⅩⅩ二苯并呋喃 132-64-9 ⅩⅩNDⅩⅩ二苯并(a,e)芘 192-65-4 ND ND ND NDⅩ1,2-溴-3-氯丙烷 96-12-8 ⅩⅩND ND ND 苯二甲酸-n-二丁酯 84-74-2 ⅩⅩⅩⅩⅩ二氯萘醌 117-80-6 OE ND ND NDⅩ1,2-二氯代苯 95-50-1 ⅩⅩⅩⅩⅩ1,3-二氯代苯 541-73-1 ⅩⅩⅩⅩⅩ1,4-二氯代苯 106-46-7 ⅩⅩⅩⅩⅩ3,3-二氯联苯胺 91-94-1 ⅩⅩⅩⅩⅩ2,4-二氯苯酚 120-83-2 ⅩⅩⅩⅩⅩ2,6-二氯苯酚 87-65-0 ⅩND ND NDⅩ敌敌畏 62-73-7 ⅩND ND NDⅩ百治磷 141-66-2 ⅩND ND NDⅩ狄氏剂 60-57-1 ⅩⅩⅩⅩⅩ酞酸二乙酯 84-66-2 ⅩⅩⅩⅩⅩ乙烯雌酚 56-53-1 AW,ND ND NDⅩ0S(67)硫酸二乙酯 64-67-5 LR ND ND ND LR 乐果 60-51-5 H E,ND ND NDⅩH S(31)3,3`-二甲氨基联苯氨 119-90-4 ⅩND ND ND LR 二甲氨基偶氮苯 60-11-7 ⅩND ND ND X 7,12甲基苯并(a)蒽 57-97-6 C P(45)ND ND ND CP合适的前置处理技术b 化合物 CAS编号a351035203540/3541 35503580 3,3`-二甲基联苯胺 119-93-7 Ⅹ ND ND ND Ⅹ α,α-二甲基苯乙胺 122-09-8 ND ND ND ND Ⅹ 2,4-二甲苯酚 105-67-9 Ⅹ Ⅹ Ⅹ Ⅹ Ⅹ 苯二甲酸二甲酯 131-11-3 Ⅹ Ⅹ Ⅹ Ⅹ Ⅹ 1,2-二硝基苯 528-29-0 Ⅹ ND ND ND X 1,3-二硝基苯 99-65-0 Ⅹ ND ND ND Ⅹ 1,4二硝基苯 100-25-4 H E(14)ND ND ND Ⅹ 4,6-二硝基-2-甲酚 534-52-1 Ⅹ Ⅹ Ⅹ Ⅹ Ⅹ 2,4-二硝基苯酚 51-28-5 Ⅹ Ⅹ Ⅹ Ⅹ Ⅹ 2,4-二硝基甲苯 121-14-2 Ⅹ Ⅹ Ⅹ Ⅹ Ⅹ 2,6二硝基甲苯 606-20-2 Ⅹ Ⅹ Ⅹ Ⅹ Ⅹ 敌螨普 39300-45-3 CP,HS ND ND ND CP(28)二硝丁酚 88-85-7 Ⅹ ND ND ND Ⅹ 二苯胺 122-39-4 Ⅹ Ⅹ X Ⅹ Ⅹ 苯妥英 57-41-0 X ND ND ND Ⅹ 1,2-二苯肼 122-66-7 Ⅹ Ⅹ Ⅹ Ⅹ Ⅹ 磷酸-n-二辛酯 117-84-0 Ⅹ Ⅹ Ⅹ Ⅹ Ⅹ 乙拌磷 298-04-4 X ND ND ND Ⅹ 硫丹Ⅰ 959-98-8 Ⅹ Ⅹ Ⅹ Ⅹ Ⅹ 硫丹Ⅱ 33213-65-9 Ⅹ Ⅹ Ⅹ Ⅹ Ⅹ 硫酸硫丹 1031-07-8 Ⅹ Ⅹ Ⅹ Ⅹ Ⅹ 异狄氏剂 72-20-8 Ⅹ Ⅹ Ⅹ Ⅹ Ⅹ 异狄氏剂醛 7421-93-4 Ⅹ Ⅹ Ⅹ Ⅹ Ⅹ 异狄氏剂酮 53494-70-5 Ⅹ X ND X Ⅹ 苯硫磷 2104-64-5 Ⅹ ND ND ND Ⅹ 乙硫磷 563-12-2 Ⅹ ND ND ND Ⅹ 氨基甲酸乙酯 51-79-6 D C(28)ND ND ND Ⅹ 乙基甲磺酸 62-50-0 Ⅹ ND ND ND Ⅹ 氨磺磷 52-85-7 Ⅹ ND ND ND Ⅹ 丰索磷 115-90-2 Ⅹ ND ND ND Ⅹ 倍硫磷 55-38-9 Ⅹ ND ND ND Ⅹ 氯氟灵 33245-39-5 Ⅹ ND ND ND Ⅹ荧蒽 206-44-0 Ⅹ Ⅹ Ⅹ Ⅹ Ⅹ芴 86-73-7 Ⅹ Ⅹ Ⅹ Ⅹ Ⅹ 2-氟(代)联苯 321-60-8 Ⅹ Ⅹ Ⅹ Ⅹ Ⅹ 2-氟(代)苯酚 367-12-4 Ⅹ Ⅹ Ⅹ Ⅹ Ⅹ合适的前置处理技术b 化合物 CAS编号a351035203540/3541 35503580 七氯化茚 76-44-8 X X X X X 七氯环氧化物 1024-57-3 X X X X X 六氯化苯 118-74-1 X X X X X 六氯丁二烯 87-68-3 X X X X X 六氯环戊二烯 77-47-4 X X X X X 六氯乙烷 67-72-1 X X X X X六氯酚 70-30-4 A W,ND ND ND CPC P(62)六氯丙烯 1888-71-7 X ND ND ND X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 680-31-9 X ND ND ND X 对苯二酚 123-31-9 ND ND ND ND X 茚并(1,2,3-cd)芘 193-39-5 X X X X X 异艾氏剂 465-73-6 X ND ND ND X 异佛尔酮 78-59-1 X X X X X 异黄樟素 120-58-1 D C(46)ND ND ND X十氯酮 143-50-0 X ND ND ND X溴苯磷 21609-90-5 X ND ND ND X 马拉硫磷 121-75-5 HS(5)ND ND ND X 顺丁烯二酸酐 108-31-6 HE ND ND ND X 炔雌醇甲醚 72-33-3 X ND ND ND X 噻吩甲吡胺 91-80-5 X ND ND ND X 甲氧氯 72-43-5 X ND ND ND X 甲基胆蒽 56-49-5 X ND ND ND X 4,4`-亚甲基双 101-14-4 O E,O S ND ND ND LR (-2氯苯胺) (0)4,4`-亚甲基双 101-61-1 X X ND ND ND (N,N-二甲基-苯胺)甲基甲磺酸 66-27-3 X ND ND ND X 2-甲基萘 91-57-6 X X ND X X 甲基对硫磷 298-00-0 X ND ND ND X 2-甲苯酚 95-48-7 X ND ND ND X 3-甲苯酚 108-39-4 X ND ND ND X 4-甲苯酚 106-44-5 X ND ND ND X速灭磷 7786-34-7 X ND ND ND X兹克威 315-18-4 H E,H S ND ND ND X(68)灭蚁灵 2385-85-5 X ND ND ND X久效磷 6923-22-4 HE ND ND ND X合适的前置处理技术b 化合物 CAS编号a351035203540/3541 35503580 二溴磷 300-76-5 Ⅹ ND ND ND Ⅹ 萘 91-20-3 Ⅹ Ⅹ Ⅹ Ⅹ Ⅹ萘醌 130-15-4 Ⅹ ND ND ND Ⅹ1-萘胺 134-32-7 O S(44)ND ND ND Ⅹ2-萘胺 91-59-8 Ⅹ ND ND ND Ⅹ烟碱 54-11-5 D E(67)ND ND ND X 5-硝基苊 602-87-9 Ⅹ ND ND ND Ⅹ 2-硝基苯胺 88-74-4 Ⅹ Ⅹ ND Ⅹ Ⅹ 3-硝基苯胺 99-09-2 Ⅹ Ⅹ ND Ⅹ Ⅹ 4-硝基苯胺 100-01-6 Ⅹ Ⅹ ND Ⅹ Ⅹ 2-甲氧基-5-硝基苯胺 99-59-2 Ⅹ ND ND ND Ⅹ 硝基苯 98-95-3 Ⅹ Ⅹ Ⅹ Ⅹ Ⅹ 4-硝基联苯 92-93-3 Ⅹ ND ND ND Ⅹ 除草醚 1836-75-5 Ⅹ ND ND ND Ⅹ 2-硝基苯酚 88-75-5 Ⅹ Ⅹ Ⅹ Ⅹ Ⅹ 4-硝基苯酚 100-02-7 Ⅹ Ⅹ Ⅹ Ⅹ Ⅹ 5-硝基-2-甲苯胺 99-55-8 Ⅹ X ND ND Ⅹ 硝基硅啉-1-氧化物 56-57-5 Ⅹ ND ND ND Ⅹ N-亚硝基二丁胺 924-16-3 X ND ND ND Ⅹ N-亚硝基二乙胺 55-18-5 X ND ND ND Ⅹ N-亚硝基二甲胺 62-75-9 Ⅹ X X X Ⅹ N-亚硝基甲基乙胺 10595-95-6 Ⅹ ND ND ND Ⅹ N-亚硝基二苯胺 86-30-6 Ⅹ X X X Ⅹ N-亚硝基二丙胺 621-64-7 Ⅹ Ⅹ Ⅹ Ⅹ Ⅹ 亚硝基吗啉 59-89-2 ND ND ND ND Ⅹ N-亚硝基呱啶 100-75-4 Ⅹ ND ND ND Ⅹ 亚硝基吡咯烷 930-55-2 Ⅹ ND ND ND Ⅹ 八甲基焦磷酰胺 152-16-9 LR ND ND ND LR 4,4`-羟基二苯胺 101-80-4 Ⅹ ND ND ND Ⅹ 对硫磷 56-38-2 Ⅹ X ND ND Ⅹ五氯苯 608-93-5 X ND ND ND X 五氯硝基苯 82-68-8 Ⅹ ND ND ND Ⅹ 五氯苯酚 87-86-5 Ⅹ Ⅹ Ⅹ Ⅹ Ⅹ 非那西丁 62-44-2 Ⅹ ND ND NDⅩ 菲 85-01-8 Ⅹ Ⅹ X X X 菲巴比妥 50-06-6 Ⅹ ND ND ND Ⅹ 苯酚 108-95-2 D C(28)Ⅹ Ⅹ Ⅹ Ⅹ合适的前置处理技术b 化合物 CAS编号a3510 35203540/3541 35503580 1,4-苯二胺 106-50-3 Ⅹ ND ND ND Ⅹ 甲拌磷 298-02-2 Ⅹ Ⅹ Ⅹ Ⅹ Ⅹ 伏杀硫磷 2310-17-0 HS(65)ND ND ND Ⅹ 亚胺硫磷 732-11-6 HS(15)ND ND ND Ⅹ 磷胺 13171-21-6 H E(63)ND ND ND Ⅹ酞酐 85-44-9 C P,H E(1)ND ND ND CP 2-皮考啉(2-甲基吡啶)109-06-8 Ⅹ X ND ND ND 胡椒基亚砜 120-62-7 Ⅹ ND ND ND Ⅹ 拿草特 23950-58-5 Ⅹ ND ND ND Ⅹ 丙硫氧密啶 51-52-5 LR ND ND ND LR 芘 129-00-0 Ⅹ X X X Ⅹ 间苯二酚 108-46-3 DC,OE ND ND ND Ⅹ(10)Ⅹ 黄樟素 94-59-7 Ⅹ ND ND ND Ⅹ 番木鳖碱 57-24-9 AW,0S ND ND ND Ⅹ(55)菜草特 95-06-7 Ⅹ ND ND ND Ⅹ叔丁磷 13071-79-9 Ⅹ ND ND ND Ⅹ 1,2,4,5-四氯苯 95-94-3 X ND ND ND Ⅹ 2,3,4,6-四氯苯酚 58-90-2 X ND ND ND Ⅹ 杀虫畏 961-11-5 Ⅹ ND ND ND Ⅹ 四乙基二硫代焦磷酸3689-24-5 Ⅹ X ND ND ND 焦磷酸四乙酸酯 107-49-3 Ⅹ ND ND ND Ⅹ 硫磷嗪 297-97-2 Ⅹ ND ND ND Ⅹ 苯硫酚(硫酚) 108-98-5 X ND ND ND Ⅹ 甲苯二异氰酸酯 584-84-9 HE(6)ND ND ND Ⅹ 邻甲苯胺 95-53-4 Ⅹ ND ND ND Ⅹ毒杀芬 8001-35-2 X X X X X 1,2,3-三氯苯 120-82-1 Ⅹ X X X Ⅹ 2,4,5-三氯苯酚 95-95-4 Ⅹ X ND X Ⅹ 2,4,6-三氯苯酚 88-06-2 X X X X X 氟乐灵 1582-09-8 Ⅹ ND ND ND Ⅹ 2,4,5-三甲基苯胺 137-17-7 Ⅹ ND ND ND Ⅹ 磷酸三甲酯 512-56-1 H E(60)ND ND NDⅩ 1,3,5-三硝基苯 99-35-4 Ⅹ ND ND ND X 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126-72-7 Ⅹ ND ND ND LR合适的前置处理技术b 化合物 CAS编号a351035203540/3541 35503580 磷酸邻三甲苯酯 78-32-0 Ⅹ ND ND ND Ⅹ O,O,O-三乙基代磷酸酯126-68-1 Ⅹ ND ND ND Ⅹ a: CAS-化学文摘服务处.b: 其它可以接受的前置处理方法参见第1.2节.分析物目录要点:AW=在萃取和储存时,吸附到玻璃器皿内壁上.CP=不可重复的色谱性能DC=不理想的分布系数(括号中的数字为回收率百分数)HE=萃取时的水解作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的催化下加快(括号中的数字为回收率百分数).HS=储存时的水解作用(括号中的数字为稳定性百分率)LR=较低的回应ND=没有测试到OE=萃取时,在碱性条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作用加快(括号中的数字为回收率百分数).OS=储存时被氧化(括号中的数字为稳定性百分率).X=通过此种技术回收率大于70%.1.2除了在以上的分析物目录中列出的样品制备方法外,方法3535描述的是一个固相萃取程序,可应用于从TCLP浸出液中(表16与表17中包含性能数据)提取半挥发性物质.方法3542描述的是气体中的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样品制备程序,气体是通过方法0010(表11中含有代用物的性能数据)取样的.方法3545描述的是利用溶剂从固体中自动萃取半挥发性物质的装置(表12包含有性能数据).方法3561描述的是从固体中萃取多环芳香烃类(PAHs)的超临界流体装置(见表格13,14,15中的性能数据). 1.3对于能溶解于二氯甲烷的中性、酸性和碱性有机化合物,且它们能够被洗脱,无需衍生化便可从气相色谱熔融二氧化硅毛细管柱(柱上涂有少量的极性硅酮)显现尖锐的峰,大多数这样的有机化合物可用方法8270来定量测试.这些化合物包括:多环芳香烃类(PAHs)、氯化烃类、农药、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亚硝胺类、卤代醚类、醛类、醚类、酮类、苯胺类、吡啶类、喹啉类、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酚类(包括硝基酚类)。
蓄积性)(一)蒽Anthracene1.物质的理化常数:CAS号:120-12-7中文名称:蒽英文名称:Anthracene别名:多环芳烃(PAH),绿油脑分子式:C 14H 10分子结构式:分子量:178.22熔 点:217℃ 沸点:345℃密 度:相对密度(水=1)1.24;相对密度(空气=1)6.15 危险标记:20(腐蚀品)外观与性状:浅黄色针状结晶,有兰色萤光 蒸汽压:0.13kPa/145℃ 闪点:121℃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稳定主要用途:用于蒽醌生产,也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汽油阻凝剂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纯品基本无毒。
工业品因含有菲、咔唑等杂质,毒性明显增大。
由于本品蒸气压很低,故经吸入中毒可能性很小。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易引起光感性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微毒。
急性毒性:LD 50430mg/kg(小鼠静注)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腹腔500mg/kg/日×7日,1/10死亡,体质增长减慢;大鼠经口6mg/日×33个月,9/31死亡,未见肿瘤;大鼠皮下5mg/周×4个月,1/5死亡。
刺激性:家兔经眼:250ug ,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10mg(24小时),轻度刺激。
致癌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 0):18g/kg(78周,间断),致癌阳性。
在环境中的迁移几个实验证明了多环芳烃(PAHs)的可生物降解性。
低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萘、苊、苊烯在实验研究中均能快速地被降解。
初始浓度为5~10mg/L 的液体,在7天之内有90%以上的多环芳香(PAHs)被生物降解。
高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荧蒽、苯并(a)蒽、屈、苯并(a)芘和和蒽等很难被生物降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REACH法规(SVHC) 7批共84种高度关注物质
2012-7-10
2008年10月28日,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发布第一批15种SVH C。
2010年1月13日,ECHA发布第二批15种SVH C。
2010年6月18日,ECHA发布第三批8种SVH C。
2010年12月15日,ECHA发布第四批8种SVH C。
2011年6月20日,ECHA发布第五批7种SVH C。
2011年12月19日,ECHA发布第六批20种SVH C。
2012年6月18日,ECHA发布第七批13种SVH C,共84种物质。
ECHA于2010年1月发布的第二批及2011年12月发布的第六批SVHC候选清单物质均包含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Al-RCF)和锆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ZrAl-RCF)这两类物质。
ECHA在本次更新清单的同时,将第二批SVHC清单中索引号为650-017-00-8的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Al-RCF)和氧化锆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ZrAl-RCF)整合到了第六批SVHC清单中范围更广的Al-RCF和ZrAl-RCF条目下,因此第二批SVHC 清单由原先的15项减少为13项。
更新后的SVHC候选清单共包含7批,共84种物质。
注:
2012-7-10。
危险化学药品包括范围:1、闪点在45℃及45℃以下易燃液体(如:乙醚、汽油、二硫化碳、丙酮、苯、乙醇、丁醇等)。
2、易燃、容易自燃及遇水燃烧的固体(如:赤磷、黄磷、钾、钠、电石等)。
3、易燃及助燃气体(如:氢气、乙炔气、煤气、氧气等)。
4、易燃药品及能成为爆炸混合物或引起燃烧的氧化剂(如:氯酸钾、氯酸钠、硝酸钾、过氧化钠、硝酸等)。
5、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溴、甲醛、氢氧化钠等)。
6、剧毒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剧毒品目录:(详细目录参见后面所附国家剧毒化学品目录(2012版))主要包括范围:氰化物砷化物氯化物磷化锌磷化铝氰酸硒黑硒粉巴豆醋酸铍氯饿酸铵醋酸苯汞苯甲氰醇四乙基铅马钱子碱汞及其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亚硫酸糊剂灭散白蚊酸酚有机剧毒锡类硫酸二甲脂四羧基镍及其它羧基化合物醋酸铊及其它有机铊盐对硫磷及其它有机磷剧毒农药易制毒化学品名录:第一类1.1-苯基-2-丙酮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3.胡椒醛4.黄樟素5.黄樟油6.异黄樟素7.N-乙酰邻氨基苯酸8.邻氨基苯甲酸9.麦角酸*10.麦角胺*11.麦角新碱*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第二类1.苯乙酸2.醋酸酐3.三氯甲烷4.乙醚5.哌啶第三类1.甲苯2.丙酮3.甲基乙基酮4.高锰酸钾5.硫酸6.盐酸说明: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二、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
剧毒化学品目录(2012版)一、剧毒化学品的判定界限1.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
2.剧毒化学品毒性判定界限大鼠试验,经口LD50≤50mg/kg,经皮LD50≤200mg/kg,吸入LC50≤500ppm(气体)或2.0mg/L(蒸气)或0.5mg/L(尘、雾),经皮LD50的试验数据,可参考兔试验数据。
截止到2014年12月18日,SVHCs更新至161项无机类总计66种铅盐类:(共计29种) 酸式砷酸铅、铬酸铅、三硝基苯酚铅、三硝基苯间二酚铅、叠氮化铅、砷酸铅、甲磺酸铅(II)、氧化铅、四氧化三铅、氟硼酸铅、碱式碳酸铅、钛酸铅、钛酸铅锆、硅酸铅、硅酸钡盐掺铅、碱式乙酸铅、碱式硫酸铅、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双(十八酸基)二氧代三铅、C16-18-脂肪酸铅盐、氨基氰铅盐、硝酸铅、氧化铅与硫酸铅的复合物、颜料黄41、亚硫酸铅(II)、四乙基铅、三碱式硫酸铅、磷酸氧化铅、醋酸铅铬盐类:(共计13种) 重铬酸钠、钼铬红 (C.I.颜料红 104) 、铬橙 (C.I. 颜料黄 34) 、铬酸钠 、铬酸钾 、重铬酸铵、重铬酸钾 、三氧化铬 、从三氧化铬及其异构体中形成的酸(铬酸/重铬酸及铬酸和重铬酸低聚物) 、铬酸锶、铬酸锌(锌铬黄,铬黄,锌黄)、氢氧化铬酸锌钾 、铬酸铬镉盐类:(共计6种) 镉、氧化镉、硫化镉、氯化镉、氟化镉、硫酸镉钴盐类:(共计5种) 硝酸钴、硫酸钴、醋酸钴、碳酸钴、二氯化钴砷盐类:(共计5种) 五氧化二砷 、三氧化二砷 、三乙基砷酸酯 、砷酸钙、砷酸(原砷酸)其它无机类:(共计8种) 硅铝酸耐火陶瓷纤维、氧化锆硅铝酸盐耐火陶瓷纤维、硼酸 、四硼酸钠(无水)、四硼酸钠(水合物)、三氧化二硼、过硼酸钠 四水合过硼酸钠有机类总计95种邻苯增塑剂类:(共计13种)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 (DEH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邻苯二甲酸二(C7-11支链与直链)烷基酯、邻苯二甲酸二(C6-8支链与直链) 烷基酯、富C7、邻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邻苯二甲酸正戊基异戊基酯、支链和直链1,2-苯二羧二戊酯 、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酯染料添加剂类:(共计12种)龙胆紫(碱性紫-3; 结晶紫)、维多利亚兰、溶剂兰-4、偶氮二甲酰胺、对氨基偶氮苯、2-甲氧基-5-甲基苯胺、邻甲基苯胺、邻氨基偶氮甲苯、4-氨基联苯、2,4- 二氨基甲苯、C.I.直接红28、C.I.直接黑38阻燃剂类:(共计4种) 短链氯化石蜡(SCCP)、六溴环十二烷以及所有主要的非对映异构体(a-HBCDD, b-HBCDD,g-HBCDD)、三(2-氯乙基)磷酸酯 (TCEP)、十溴联苯醚防腐添加剂类:(共计2种)双三丁基氧化锡、二丁基锡酚类:(共计5种) 对特辛基苯酚、壬基酚、辛基酚聚醚-9、4-壬基酚、支链和直链,乙氧基壬基酚、磷酸三二甲苯酚合成中间体类:(共计8种)全氟十三酸、全氟十二烷酸、全氟十一烷酸、全氟代十四酸、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苯酐、4-甲基六氢苯酐、甲基六氢化邻苯二甲酸酐、3-甲基六氢苯二甲酯酐)、十五代氟辛酸铵盐、全氟辛酸化工原料类:(共计37种) 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MDA)、丙烯酰胺、三氯乙烯、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甲醚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肼、N-甲基吡咯烷酮、二氯乙烷、1,2,3-三氯丙烷、2,4-二硝基甲苯、邻氨基苯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甲基乙酰胺、酚酞、三乙二醇二甲基醚、1,2-二甲氧基乙烷、甲酰胺、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替罗昔隆、亚甲基双邻氯苯胺、4,4'-双(二甲氨基)二苯酮、4,4'-亚甲基双(N,N-二甲基苯胺)、4,4-二[(二甲氨基)苯基]-4-甲氨基苯甲醇、甲氧基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环氧丙烷、乙二醇二乙醚、呋喃、硫酸二乙酯、硫酸二甲酯、3-乙基-2-甲基-2-(3-甲基丁基)噁唑烷、溴代正丙烷、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N-甲基乙酰胺、亚乙基硫脲其它有机类:(共计14种) 二甲苯麝香 、蒽、蒽油、(蒽油,蒽糊,轻油)、(蒽油,蒽糊,蒽馏分)、(蒽油,含蒽量少)、(蒽油,蒽糊)、(煤沥青,高温)、甲醛与苯胺的聚合物、地乐酚、UV-328、UV-320、DOTE、DOTE和MOTE的反应产物深圳市虹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