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油水分离器
- 格式:docx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6
ZYFM系列说明书1.概述ZYFM型油水分离装置(15ppm舱底水处理装置)是在积累多年研制经验及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真空及微滤原理研制成功的新产品。
可用于处理船舶舱底油污水,也适用于工矿企业、油库等含油污水处理,并能处理含乳化油浓度较高的油污水,性能符合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标准及我国政府规定的船舶、工矿企业油污水排放标准,并符合国际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IMO-MEPC107(49)决议规范要求。
本产品已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国际通用的型式认可证书。
本装置有下列特点:(见图1、图2 ZYFM 型油水分离装置原理图)(1)配套泵不直接吸入含油污水,因此避免了原含油污水的乳化,保证分离装置有较高的分离效果。
(2)分离装置中的第一级聚结分离元件能自动反冲洗,不会堵塞,长期使用不需要更换。
(3)有良好的排油自动控制及配套泵的安全保护措施,根据油污水性质能自动控制一级处理排放或转入二级处理排放,以及处理不合格时自动关闭排出口不合格处理水返回机舱功能。
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符合无人值班机舱要求。
(4)装置由一级油水分离器、二级乳化油分离器、螺杆泵(柱塞泵)、电气控制箱、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粗/精滤器、三通转换阀(电磁转换阀)等组装在公共基座上,必要时也可以根据机舱位置将一级油水分离器和电气控制箱及二级乳化油分离器和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分开独立安装。
2.油水分离装置规格及主要参数(见表1)配套螺杆泵(柱塞泵)在一级分离装置排出口处抽吸处理后的排水过程中,使一级分离装置内产生真空,舱底水经粗过滤器和上部吸水/排油阀进入分离器内部扩散喷口,进行初步油水分离,大油滴浮至顶部,含有小颗粒油滴的污水向下进入特制的聚结器,在内部进行聚结分离,形成较大油滴,上浮至顶部集油室。
一级处理后的污水则向下经分离器底部排出,流向底部进水三通阀(电磁阀),进入单螺杆泵(柱塞泵)吸入口,1234从泵的排出口流出再经过排水三通阀,一、二级转换三通阀(常开、常闭电磁阀)和一级排水截止止回阀排向舷外。
CYSC型系列油水分离器
佚名
【期刊名称】《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年(卷),期】2011(44)2
【摘要】该分离器是利用油水的密度进行重力分离,舱底油污水经泵进入油水分离器上部,在切向流作用下进行粗分离,随后进入斜板组。
水中的油滴经过聚合,上浮至顶部的集油室。
水中还含有微小的油滴,再经过第二级粗粒化作用后,使水中的含油量完全降至15毫克/升以下,排放要求完全达到国际标准。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油水分离器;SC型;重力分离;国际标准;排放要求;油污水;切向流;粗粒化【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4.91
【相关文献】
1.浅谈油水分离器——真空抽吸式船用油水分离器 [J], 李德峰
2.CYSC-0.5型油水分离器获《船用产品型式认可证书》 [J],
3.CYSC型聚结式油水分离装置系列标准审定会在青岛召开 [J],
4.一种新型油水分离器—高效真空油水分离器 [J], 罗云高
5.DF_4型内燃机车总风缸和油水分离器排污塞门的改进DF4型内燃机车总风缸和油水分离器排污塞门的改进 [J], 孟庆柱;董智恒;郭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EPC.107 (49)决议(2003年7月18日通过)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关于本委员会职能的第38(a)条,注意到1992年10月30日通过的MEPC.60 (33)决议,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其第三十三届会议上以此决议通过了经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并提请各国政府在其认为合理可行的最大可能范围内予以采纳和执行,将执行结果报告本组织,还注意到《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73/78防污公约》)附则I第16(5)条的规定,其中提到上述技术条件,认识到技术的进步,以及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92年通过并于1993年7月6日生效的关于《73/78防污公约》附则I操作排放要求的修正案,在其49届会议上审议了船舶设计和设备分委员会根据《73/78防污公约》附则I的要求制定的《修订的指南和技术条件》,1.通过《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其文本载于本决议附件中,取代MEPC.60 (33)决议中的建议;2.提请各国政府:(a)实施该《修订的指南和技术条件》并予以执行,使2005年1月1日或以后装船的设备在合理可行范围内符合该《修订的指南和技术条件》;和(b)向本组织提供关于其在执行中所获经验,尤其是关于对照该《技术条件》所作设备试验获得成功的信息;3.要求秘书处根据收到的信息,保持和更新一份认可设备清单并每年一次将其分发至各国政府;和4.并提请各国政府签发该《技术条件》5.2.1所述的合适的《型式认可证书》,并将他国政府授权签发的此类证书视为与其签发的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附件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目录1引言2背景3定义4技术条件5防污染设备型式认可试验技术条件6安装要求附件第1部分– 15 ppm舱底水分离器型式认可试验和性能技术条件第2部分– 15 ppm舱底水报警装置型式认可试验和性能技术条件第3部分–防污染设备型式认可环境试验技术条件第4部分–含油量测定法第5部分–书面认可证明附录1 – 15 ppm舱底水分离器型式认可证书附录2 – 15 ppm舱底水报警装置型式认可证书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1引言1.1概述1.1.115 ppm舱底水分离器的技术条件被认为适于结合油性舱底水和来自燃油舱的压载水使用,这是由于燃油舱容量较小或中等,且受制于需避免排放含油量超过15 ppm的油性混合物。
机舱含油污水的处理一、背景介绍机舱含油污水是指船舶机舱中产生的含有油质污染物的废水。
这些污水在船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处理不当,将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海洋生物的生存。
因此,对机舱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处理目标1. 实现机舱含油污水的高效分离,使油质污染物与水分离,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 降低机舱含油污水的浓度,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3. 提高船舶机舱的清洁度和工作环境,保障船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三、处理方法1. 油水分离器处理法油水分离器是一种常用的机舱含油污水处理设备。
其原理是利用油水比重差异,通过重力分离的方式将油质污染物与水分离。
油水分离器通常由沉降池、油水分离装置和泵组成。
机舱含油污水首先进入沉降池,通过重力作用,油质污染物沉降到底部,清水则从上部排出。
然后,清水进入油水分离装置,通过滤油板和滤油纸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去除残存的油质污染物。
最后,泵将处理后的清水排放出船舶。
2.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机舱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它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将油质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处理过程中,机舱含油污水首先经过初级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沉积物。
然后,将污水引入生物反应器,加入适量的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条件下生长繁殖,通过吸附、吞噬和分解作用,将油质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最后,经过沉淀和过滤等处理,得到清洁的水体。
四、处理设备1. 油水分离器设备油水分离器设备包括沉降池、油水分离装置和泵等。
沉降池通常采用圆形或者矩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容积,用于沉降油质污染物。
油水分离装置由滤油板和滤油纸组成,能够进一步去除油质污染物。
泵负责将处理后的清水排放出船舶。
2. 生物反应器设备生物反应器设备包括初级处理设备、生物反应器和沉淀、过滤设备。
初级处理设备用于去除大颗粒的沉积物,通常采用格栅和沉砂池等。
生物反应器是微生物降解油质污染物的主要场所,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或者固定膜生物反应器等。
船舶油污水处理装置操作规程本规程制定了油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步骤与内容,旨在指导船员能正确操作该防污设备,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1、二管轮负责该油水分离器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
2、使用前的准备2.1、熟练掌握油污不处理装置及相关管系的布置情况,工作原理。
2.2、每次分离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确定正确的分离量和分离温度。
2.3、启动前,应关闭排出舷外阀,开启吸入阀。
2.4、开启清水管路截止阀,在注清水的过程中,自下而上关闭流出清水的阀。
2.5、开启控制箱启动电源进行启动,观察工作压力,使工作压力在规定范围内,渐开排出阀。
2.6、对手动分离时,严格按要求定时进行分离,若自动分离时应将分离开关旋至自动档。
3、运行及检查3.1、启动往复泵,当工作压力在0.15~0.25 Mpa时,开启排出舷外的截止阀。
在分离过程中,工作压力必须建立在0.15~0.25Mpa。
3.2、排油开关拨向“自动”位置,开启排油截止阀,舱底油污水在真空下被吸入分离器装置内,进行油水分离过程。
3.3、运行中开启排水管系上取样旋塞,观察排水是否正常。
3.4、定期探摸往复泵轴承外表面温度,观察泵运行是否平稳,声音是否正常,及时被充轴承盒内润滑油。
3.5、勤搞保障清洁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停机4.1、正常停机:当舱底水吸干后,空气被吸及分离器装置内,使真空度下降至0.007Mpa时,水泵自动断电,泵停止运转。
4.2、人工停机:按电器控制箱上的泵用停止按钮或切断控制箱的电源,泵停止运行。
4.3、其它阀门保持停机前状态,以备下次使用。
4.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海事、船舶检验等部门相关要求。
4.5、分离的污油应交污油接收船舶并履行相关手续。
5、操作人员将废油、含油污水和油泥处理情况记录在《油类汇录簿》和《轮机日志》。
防污设备一、油水分离器(一)、公约、法规及管理规定1. MARPOL公约相关规定1)特殊区域特殊区域系指这样的一个海域,在该海域中,由于其海洋学的和生态学的情况以及其运输的特殊性质等方面公认的技术原因,需要采取特殊的强制办法以防止油类物质污染海洋。
目前有9个区域被列为特殊区域。
即,地中海区域,波罗的海区域,黑海区域,红海区域,海湾区域,亚丁湾区域,南极区域,西北欧水域,阿拉伯海的阿曼区域。
特殊区域具体位置要求相见MARPOL附则I第1条第11款。
2)对滤油设备(油水分离器)的要求MARPOL附则I第14条对“滤油设备”做出了要求,主要包括:(1)第14条第1款:凡400总吨及以上但小于10,000总吨的任何船舶,应装有符合本条第6款规定的滤油设备。
本条第6款的相关内容:滤油设备的设计,应经主管机关批准,而且应保证通过该系统排放入海的含油混合物的含油量不超过15 ppm。
(2)第14条第2款凡10,000总吨及以上的任何船舶,应装有符合本条第7款规定的滤油设备。
本条第7款的相关内容:滤油设备应符合本条第6款的规定。
此外,该系统应装有报警装置,在不能保持这一标准时发出报警。
该系统还应装有在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15ppm时能保证自动停止含油混合物排放的装置。
3)排油的控制要求MARPOL附则I第15条对“排油的控制”做出了要求,主要包括:(1)特殊区域以外的排放除非符合下列条件,应禁止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排放油类或含油混合物入海: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 含油混合物经本附则第14条要求的滤油设备加工处理; 未经稀释的排出物含油量不超过15 ppm; 含油混合物不是来自于油船的货泵舱的舱底;和 如是油船,含油混合物未混有货油残余物。
(2)特殊区域以内的排放除非符合下列条件,应禁止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排放油类或含油混合物入海;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 含油混合物经本附则第14.7条要求的滤油设备加工处理; 未经稀释的排出物含油量不超过15 ppm; 含油混合物不是来自于油船的货泵舱的舱底,和 如是油船,含油混合物未混有货油残余物。
船用分油机常见故障原因及维修要点船用分油机是船上一种重要的净化设备,也是一大维护难点。
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很多种,比如进出口堵塞、闪蒸器失效、转子失速等,这些故障会严重影响分油机的工作效率,甚至危及船舶的安全,所以及时排查和维修是非常重要的。
进出口堵塞分油机的进出口是主要的通道,如果堵塞会导致机器失灵。
堵塞的原因通常是分离器筒和滑盘滑沟、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的积垢,或者是进口过滤器滤网的堵塞。
解决方法包括清洗分离器筒和滑盘滑沟,清洗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以及更换进口过滤器滤网。
闪蒸器失效闪蒸器的作用是将油水混合物进一步分离,形成二次油水分离。
但是闪蒸器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漏油、堵塞的情况。
漏油的原因可能是密封不良或者是密封圈老化,解决方法是更换密封圈或重新安装密封。
堵塞可能是因为内部积垢或者闪蒸管道堵塞,需要清洗或更换。
转子失速转子的转速是分油机正常工作的保障,如果转子失速,则油水混合物无法进行分离。
转子失速的原因可能是轴承损坏、电机故障或者转子轴弯曲。
解决方法包括更换轴承、更换电机或者重新校正轴。
维修要点:1、对于每一次维修,必须完全确认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维修时,必须先放空润滑油腔、泥浆腔和清洗槽,以免因工作介质流出造成的交叉污染或沉积物残留导致二次污染。
3、在维修前,必须关闭所有与分油机相关的阀门、泵等装置,并将电源切断。
4、在拆卸分油机时,必须先对其进行指定顺序的拆卸,并注意记录维修过程中机器每个零部件的位置、维护记录等信息。
5、在维修结束后,必须对机器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故障是否被完全解决,同时对机器进行性能测试,并且修复后的分油机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验证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总之,船用分油机的正常维护和及时排除故障,对于船舶的安全和运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需要高度重视。
船舶油污水处理船舶油污水处理1. 引言船舶是海洋运输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船舶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水却是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油污水主要包括船舶的机舱废油、燃油油污、机舱杂水以及舱底水等。
这些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船舶油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2. 船舶油污水的来源船舶油污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机舱废油:船舶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包括润滑油、燃油等。
- 燃油油污:船舶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油。
- 机舱杂水:包括机舱洗涤水、厨房废水、盥洗水等。
- 舱底水:船舶舱底积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污染物。
3. 船舶油污水处理技术为了减少船舶排放的油污水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需要采用适当的油污水处理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船舶油污水处理技术:3.1 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是一种常见的船舶油污水处理设备,能够高效地从油污水中分离出油类物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油水之间的密度差异和重力作用,通过不同的分离层将油和水分离开来。
3.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一种将有机污染物进行厌氧分解的处理技术。
在船舶油污水处理中,厌氧处理可以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
3.3 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是一种利用氧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的处理技术。
通过曝气作用,可以促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氧化,从而使其降解。
3.4 吸附法吸附法利用各种吸附材料对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常用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沸石等。
4. 船舶油污水处理的挑战与展望船舶油污水处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处理技术的效率和可行性、处理设备的成本和占用空间等问题。
未来,应该加强对船舶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应加强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航运行业的监管,形成一套完善的船舶油污水处理体系。
5. 结论船舶油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船用油污水分离装置的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II)1.1船舶含油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征 (II)1.2船舶含油废水的处理技术介绍 (III)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V)2.1基本结构 (V)2.2工作原理 (VI)2.3主要参数校核 (VIII)2.4反向冲洗装置 (IX)3.1简介 (XI)3.2对象的组成及特性 (XIII)3.3附设除水器的控制方案 (XV)3.4直接控制分界面的控制方案 (XVIII)3.5液位界面变送器的零点迁移 (XIX)3.6减少变送器的量程 (XX)3.7油水分离界面控制系统 (XX)3.8被控参数的选择 (XXII)3.9控制参数的选择 (XXII)3.10过程动态特性 (XXIII)3.11最佳控制方案的确定 (XXIV)3.12误差分析 (XXV)第四章节阀的选择 (XXVII)4.1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XXVII)4.2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 (XXIX)4.3调节阀的结构选择 (XXIX)4.4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 (XXX)4.5仪器、仪表的接地 (XXX)4.6接地的作用 (XXX)4.7油水分离界面控制系统部分仪器的接地方法 (XXXI)4.8油水分离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XXXII)5结束语 (XXXIII)致谢 (XXXIV)参考文献 (XXXV)摘要:本文针对含油废水中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的处理,将重力法与聚结技术相结合,设计制作了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器,并对其内部构件比如入口构件、聚结构件、集油构件及出口构件进行了创造性的优化设计,改善了水力条件,强化了重力油水分离过程。
其中聚结构件的优化设计和聚结材料的表面特性是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除油效率。
在聚结构件结构的设计上采用横向流进水,利用波纹板提供的曲折通道和非常大的聚结表面产生近似于正弦波的水流,使分散油珠产生最大程度的聚结。
以斯托克斯公式和浅层沉淀理论为依据,进行板长板宽及板间距的选择,并以雷诺数验证水流的层流状态;在聚结材料的选择上,通过测量油在备选材料上的接触角,并考察其有效、经济、耐久性,最终确定经改性剂A进行表面改性后的镀锌板作为该油水分离器的聚结板材。
新型船用油水分离系统简介 肖 扬 杨海军 王建斌 孙玉清 摘要通过分析比较几种不同的乳化油分离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设计方案。在保留原有重力分离的前提下增加 了精乳化物分离设备,处理后油分浓度低于15 ̄L/L,能满足IMO Resolution MEPc107(49)号决议对船用油水分离系统的最新要求。 达到保护海洋,保护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油水分离器乳化油处理 中图分类号U664.5+6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国际海事组织要求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所有新建的总 吨数大于400t的船舶必须安装油水分离装置,而且必须满足最 新的排放标准。不能满足最新标准的船舶必须加装油水分离装 置,或对已有的达不到最新排放标准的油水分离装置进行改造, 以符合IMO Resolution MEPC107(49)号决议对船用油水分离 系统的最新要求。油分在水中以三种状态存在,一是浮油,它足 以较大颗粒存在于水中,利用重度差,易于从水中分离出来;二 是乳化油,它以较小的颗粒悬浮在水中,用一般隔油方法很难把 它们分离出来;=三是溶解油,用一般的物理方法分离它们较 难,不作为油水分离系统处理的重点。 二、乳化油分离方式 1.加热 加热方法处理乳化油,就是片j蒸汽或者电加热的方式使油 蒸发,进而达到破乳、油水分离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 消耗能量,蒸汽加热当蒸发的油气多时容易发生油品固化。 2.高压电破乳 高压电破乳就是在乳化油中输入高压电(几万伏),在石油 工业中已获得成功应用。但在船舶上缺少高压电源,而目.也是… 种安全隐患。 3.破乳剂破乳 破乳剂破乳要求对乳化的种类有足够的了解,化学药剂的 选择、用量及反直时间较难掌握,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4.膜技术破乳 采用陶瓷膜、有机膜让水顺利通过膜,而油被分离出来。这 种方法,自由浮动的油分子容易造成膜表面的污染,减少膜的通 流能力。并很难恢复过流能力,使用周期短。 5.聚结材料吸附破乳 EB滤芯的亲油疏水材料能够处理所有的烃类,吸收能力 大。作为二级精分离材料并采用反冲洗处理能够相对延长使用 寿命。饱和后的滤芯处理容易且便宦(其不吸水,高BTU值特 性,直接焚烧滤芯即可)。对连续操作要求的应用,可以两套或以 上并联使用。消除停机时间。 6.气浮破乳 气浮破乳足通入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将油滴带向水 量..羔i盔 生 童数_.重 面,能够加快油水分离的速度。这种方法需要气源,分离效率不 是很高。 7.超声波破乳 超声波破乳是借助于对污水发射超声波的方法,引起油粒 振动,从而使乳化油破乳,小油粒碰撞、聚集扩大而上浮分离。然 而,这种方式使用时必须正确掌握振动频率,否则,乳化油非但 不能分离,而且乳化加剧[11。 三、新型油水分离系统 综合以上7种乳化油分离方式,采用乳化物专用EB滤芯 吸附乳化油是最安全、可靠、经济的方式。因此本文提 第一级 油水分离采用传统重力分离技术,第二级油水分离采用EB滤 芯吸附技术,这样只要第一级油水分离质量好,就能相对延长滤 芯的使用寿命。原理见图j。 舱底水由单向阀1进入重力分离罐,经过一段时间,绝大多 数的重油、轻油经过重力分离后聚集在该灌顶部,当油层厚度达 到一定程度后,传感器发送信号,先导电磁阀控制的放油阀打
油水分离器调试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油水分离器是环保产品,主要是将污水进行处理,保证排出的水中油含量达到环保要求,在船舶上主要是舱底水处理。
二)工作原理:油水分离一般有三种方法:物理分离、化学分离和生化分离。
船用油水分离器一般采用物理法。
物理法中包含重力分离法和多孔介质分离法。
油水分离器多以重力分离作为粗分离,以多孔介质的聚合及过滤吸附作为细分离。
它由两个串联的分离筒组成,筒内分别装有孔径不同的油滴聚合装置。
污水泵设在分离器的出口,污水是被吸进分离器进行分离,不是被压入分离器,避免对油水搅拌影响分离。
污水从第一级分离筒上部切向进入,粗大油滴依靠比重差上浮进入分离筒顶部的集油腔而与水分离。
污水不断沿油滴聚合装置自上而下,由外向里流动,使细小油滴逐渐聚合成大油滴上浮。
第一级分离后的污水,从第一级分离筒的底部送至第二级与分离筒的油滴聚合装置。
这样,污水经两级处理后,可基本除去油份。
净化了的水从第二级分离筒排至舷外。
排出舷外水的含油浓度由油份浓度监控器测定。
当含油浓度大于排放标准时报警,排至舷外的电磁气动阀口关闭,而返回舷内的电磁气动阀口打开,这样,被处理的水返回舱内,重新进行油水分离。
三)系统简图如下:系统中的V1、V2、V3、V4是电磁气动阀四)试验具备的条件和检查:1)分离器高度设计正确,管路布置合理。
管路必须是经过密性检查,所有附件安装齐全,电缆的检查由专职电工进行。
2)压力水和压缩空气按设备说明书要求供应,分离器表面清洁,附件齐全:透气螺帽、测试拷克、压力真空表、安全阀、泄放阀、流量控制阀等。
3)准备试验用的污水必须合理。
某条船试验用的污水中油含量太高,分离器一直报警,无法正确试验。
4)检查污水泵电机转向正确,注意看泵上的转向标志。
手动开启和关闭V1,V2,V3,V4,检查气动阀的功能。
五)系统各工作过程1)正常工作:正常工作时,污水经过止回阀进入分离器,经过处理,由油份浓度监控器测定达标后排出舷外。
15ppm油水分离器(Bilge Water Separator)操作规程一.技术参数及控制面板功能简介1.装置在真空模式下工作,符合MEPC60(33)决议;2.压缩空气压力0.8-1.0Mpa;3.反冲洗水压力1bar(0.1Mpa),最大1.5bar,不得小于0.5bar;4.面板三色指示灯介绍:GREEN(绿色)向外排水;RED(红色)排油;橙色指示灯(ORANGE)反冲洗;5.面板选择开关:左边手动位,中间零位,右边自动位;6.装置气动电磁阀介绍:11号阀(排油),12号阀(反冲洗出水),13号阀(反冲洗进水),2号三通气动电磁阀(无电时直通,得电时直角通)。
二.运行前准备工作1.手动开启筒体顶部的放气阀(8号阀),打开海水吸入阀(30号阀),通过海水将分离筒体内空气排除,筒体内充满海水,后关闭8号阀及30号阀;2将控制面板上电源开关处于接通(ON)位置,控制面板右边第一排电源(POWER)指示灯亮;3.将控制面板上电加热(HEATER)开关扳至(ON)位置;4.模拟电机保护过载继电器动作,作泵故障(MOTOR FAILURE)报警试验,观察控制面板右边第二排泵故障(MOTOR FAILURE)指示灯是否点亮;5.打开10号阀,确认6~8bar压力的压缩空气进入至气动电磁阀;6.打开20号及21号阀,确认压力为1bar反冲洗水到位;7.打开1号阀、3号阀、4号舷外排放阀,确认5号阀、6号阀是否关闭。
三.初次使用时(或分离筒处于无水状态)的手动排油及反冲洗1.手动排油将控制面板下面最左边选择开关打至左边“手动(manual)”位,控制面板右边第三排(operation mode/Bilge level)指示灯变绿色,控制面板右边第四排三色指示灯变成红色(RED),即排油(OIL DISCHARGE)指示灯亮(因开始时分离筒体内部是空气),气动电磁阀13号及11号打开,通过一定压力的反冲洗淡水将分离筒上部的油排至污油舱(此时泵与加热装置保持不开启状态);2.手动反冲洗当分离筒内水接近电极棒时,三色指示灯由红色排油状态变成橙色反冲洗状态,反冲洗过程开始,装置上部气动电磁阀12号阀打开,11号阀延时一段时间后关闭,13号阀继续保持开启,1bar左右压力的反冲洗水由装置下部进入装置分离筒上部,对分离筒进行由下而上的反冲洗将反冲洗水排至污水舱;20-30秒后分离筒充满水,12号阀和13号阀同时关闭,三色指示灯由橙色反冲洗状态变成绿色状态(正常污水排出过程),主接触器通电,水泵及加热装置启动。
15ppm 船用油水分离器
YWC 系列 15ppm 舱底水分离器 又名 15ppm 船用油水分离器
(专利号 Patent NO. ZL 2007 2 0034686.1)
YWC 系列 15ppm 舱底水分离器(又名 15ppm 船用油水分离器)是根据国际海事组织 IMO MEPC 107(49)
准则的要求而开发设计的环保产品,出水含油量≤15ppm。此装置正属于海上环境保护高端技术产品,可对
船舶上含各种燃料油、密度极高的残余渣油以及由氧化铁、表面活性剂等配置的乳化液混合物舱底水进行有
效处理。
YWC 系列 15ppm 舱底水分离器(又名 15ppm 船用油水分离器)处理范围从 0.25 立方米每小时至 5 立方
米每小时,共计九个规格型号,最小的 YWC-0.25 可以配置于 1000 吨以下的船舶,最大的 YWC-5.00 可以配
置于 30 万吨以上的大型船舶,除适用于船用舱底油污水处理外,还可用于港口、码头、工矿企业的油污水
处理,其排放标准完全符合我国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
YWC 系列 15ppm 舱底水分离器(又名 15ppm 船用油水分离器)已于 2007 年 7 月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
认可证书和 IMO 认可通报,于 2008 年 12 月通过(GL)EC 型式认可 ,获得 EC 型式认可证书,目前正在申请
USCG 认证。
SWCB 生化法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生化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船用粪便处理装置、船用粪便处理器)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物化处理消毒
原理处理船舶生活污水。本生化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粪便处理装置、粪便处理器)的结构形式和性能均满 足
国家标准 GB10833-89《船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条件》的要求,装置体积小、重轻、结构紧凑,处理 后
的排放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同时满足国际海协环保会 IMO MEPC/2(VI)的排放标准要求。本生化 法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由五个腔室组成,粉碎室、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室、沉淀室和消毒室。与 WCB 型生化法 生
活污水处理装置不同的是 SWCB 型生化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粪便处理装置、粪便处理器)具有更先进的 内
部设计,体积更小,处理跟彻底,老标准新设计。
新产品预告:满足 MEPC 159(55) 的 SWCM 型自清洗生物膜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即将获得 CCS 型式认可
证书。
SWCH 系列生活污水粉碎消毒储存柜
WCH 系列生活污水粉碎消毒储存柜,符合《国际防污染公约 73/78》附则 IV,可用于在离最近陆地 3
海里内暂时储存污水,或者转驳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一步处理。
本储存柜具有加药消毒、残渣粉碎、柜内冲洗和将处理后的污水残渣排至舷外、开式海区、通岸接头。
本储存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业经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发证认可。
YSF-Q 系列船用油水分离器
YSF-Q 系列船用油水分离器装置,根据 GB/ T 4795-1999《船用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的规定及国际海
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要求而设计的环保产品。本装置除适用于船舶舱底油污水处理外,还可用于工矿企业的
油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符合我国环保部门的要求。
SWCM 型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装置用于处理船上厕所下水道粪便污水(又称黑水),使之达到国际排放标准排放至舷处。本装置也
可用作船上灰水的处理,但灰水应作预处理和选用容量较大的装置相匹配。
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属 IMO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约《MARPOL 73/78》附则 IV 的关键设备。
现行的排放标准和性能试验准则是 1976 年 12 月 3 日颁布的 MEPC.2(VI)决议(称为老标准),本系列装置
遵守 2006 年 10 月 13 日 颁布的 MEPC.159(55)决议(称为新标准),公约规定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凡是吊
装到不论新老船舶上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都应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汇总各种规则和排放标准如下:
SWCM 型膜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利用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和膜生物反应器 MBR 的处理原理消解有机污染
物质。MBR 能达到高效、彻底和干净地处理污水,使排放水满足 IMO 新标准和其他更严酷的要求。
本装置为专利产品,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