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培养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61 KB
- 文档页数:1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
稻瘟病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对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一、稻瘟病的发生特点1. 病原特点稻瘟病的病原体是稻瘟病菌,属于真菌门、半知菌纲、稻瘟病菌科。
稻瘟病菌是一种寄生菌,主要侵染水稻植株的叶片和穗部,造成水稻叶片和穗部的病症。
2. 发病环境条件稻瘟病主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发生和传播。
气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湿度在80-90%时稻瘟病发病最为严重。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稻瘟病菌生长速度快,侵染力强,有利于病害迅速扩散和发展。
稻瘟病主要侵染水稻的叶片和穗部,叶片上出现大片褐色或黄褐色的病斑,穗部出现病粒。
严重感染时,病叶枯黄、枯干,稔实率和产量大大降低。
二、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抗病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首要措施。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一些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如云南珠翠、江阴浑白等,具有较强的抗稻瘟病能力,可通过选种这些抗病品种来预防稻瘟病。
2. 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对于预防稻瘟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其次要及时灭除水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减少病害的传播源。
另外要适当增加秧龄,使水稻在病害发生的高峰期避开。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稻瘟病的方法,主要通过引入一些天敌或者施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来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利用溶链霉素、木霉素等微生物来对抗稻瘟病菌的生长。
4. 农药防治农药防治是目前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稻瘟病防治农药有新草灵、福美双、琥甲锰锌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向喷洒方法来进行防治。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规定来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抗稻瘟病水稻空育131BL3品种的BC1代的培育张庆鑫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 20112791摘要:本研究是利用回交转育和MA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欲将水稻品种中的广谱高抗的抗稻瘟病基因Pid2 、Pid3引进到黑龙江水稻品种空育131中,同时剔除了水稻中的不利特性,拟培育出寒区水稻空育131不同抗稻瘟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
本研究结果将为寒区培育出优良的早粳稻抗稻瘟病新品系.关键词:回交转育和MAS技术抗稻瘟病基因Pid2 、Pid3 空育131 抗稻瘟病新品系1.稻瘟病概述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年栽培面积三千万公顷以上,产量居于首位。
然而,水稻病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生产。
水稻病害种类很多,其中稻瘟病危害较为严重,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1]。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2]。
稻瘟病菌以分生抱子和菌丝体形式越冬,当气温升到20℃左右时,就能不断的产生分生抱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侵入寄主并向邻近细胞扩散,形成病斑。
病部形成的分生抱子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稻瘟病在不同时期水稻不同部位均可发生。
根据危害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其中叶瘟和穗颈瘟危害最大[3一5]。
2.项目内容田间回交组配出空育131BL3的BC1代种子,并对其进行前景及背景选择。
(1)用水稻品种空育131做母本,含抗稻瘟病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福伊B作父本的杂交F1代的种子,种在田间得到F1代植株,用田间生长健壮,表型接近空育131的植株与空育131回交,即得回交一代BC1。
回交一代已经获得。
(2)前景选择:利用与抗瘟基因连锁紧密且与供体亲本和受体亲本间的多态性效果清楚的SSR标记进行前景选择(3)背景选择:选择在水稻12个连锁群上均匀分布的、在双亲间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共36个,进行背景选择(4)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首次将抗稻病基因Pi2\Pi3转入水稻空育131中,结果将为寒区培育出优良的早粳稻抗稻瘟病新品种。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鲜绿部分逐渐变
为灰褐色或黄褐色,形成一定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使整个叶
片呈灰褐色。
稻瘟病菌是一种真菌,其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是水稻生产
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
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因素:稻瘟病菌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是20℃~34℃的高温高湿环境,因
此在气候潮湿、温度较高的季节易于发生病害。
2.水稻品种:不同品种的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不同,一些抗病品种相对较少发病。
3.土壤质量:土壤中的病原菌量以及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酸碱度等因素也会影响
病害的发生。
1.选用抗病的水稻品种: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选择抗病性好的水稻
品种。
2.采用良好的耕作管理措施:包括良好的种植方法、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使水稻生长健康,减少病害的发生。
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病害的严重程度和病原菌的抗药性情况,合理使用杀菌剂
进行病害防治。
4.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一些寄生性真菌和细菌来控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提高
水稻的抗病能力。
总之,综合防治稻瘟病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开展全面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对水
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提高水稻产量和生产效益。
如何加强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由稻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水稻的根、茎、叶等部位出现大片黑褐色的病斑,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水稻全株死亡。
由于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加强防治水稻稻瘟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加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措施。
一、优选品种,加强栽培技术管理优选具有抗病性好的水稻品种、优化栽培布局、合理施肥、保证水分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水稻稻瘟病发生的风险。
在选择品种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杂交水稻、籼稻和早稻等。
同时,要加强施肥管理,保证水分供应,合理的施肥显著提高水稻免疫力,防止病害的发生。
二、做好病原菌检测和病害预警除了采取上述措施以外,对水稻进行病原菌检测和病害预警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及时发现水稻稻瘟病的趋势和病情,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及时认识到所面临的病害是何种病害,在进行病害防治时,也可以通过了解病原菌的基本信息,采用更科学的防治方法。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
施用红霉素、多菌灵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死靶标病原菌,起到抑制和防治病害的作用。
但是也要注意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四、生物防治相较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优选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
比如用木霉、草履虫、拟革菌等可以分泌抗生素的生物进行防治。
在使用上述生物进行防治时,可以达到快速、有效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五、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也是一种有利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
通过机械滚压杀菌或紫外线辐射等方法,可以杀灭病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此方法不仅能够确保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同时也起到锻炼水稻植物的作用,增强水稻植株的免疫力。
加强防治水稻稻瘟病,不仅是维护农业生产和保护粮食安全的一种措施,同时也是维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制定更具科学性的防治策略,做到既能有效防治病害,又能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一种稻瘟病菌培养产孢培养基的配制与效比分析作者:吴斯骏孙强陈洪凡杨增青徐沛东杨迎青兰波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18期摘要 [目的]筛选产孢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便的培养基。
[方法]采用稻秸浸出液与PDA 培养基为主要成分配制6组不同培养基,比较其稻瘟病菌的培养产孢情况。
[结果]配组稻秸浸出液∶PDA培养基=1 ∶1具有最快的培养速率和最大的产孢量,并且与燕麦片培养基和大麦粒培养基相比在产孢效率和经济成本上也更具有优势。
[结论]该新型培养基在水稻稻瘟病菌致病性与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稻瘟病菌;产孢;培养基;配制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8-0118-03Preparation and Effect Ratio Analysis of a Medium for Pyricularia oryzae Culture and SporulationWU Sijun1, SUN Qiang2, CHEN Hongfan1 et al(1.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Jiangxi 330200;2. Huangd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Qingdao, Shandong 266555)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creen out a medium with good spores effect, low cost and simple operation. [Method] The culture effect of Pyricularia oryzae sporulation of six groups of culture medium which used rice straw leaching liquid and PDA culture medium as main components was compared. [Result] The formula rice straw extract ∶PDA medium = 1 ∶1 had the fastest culture rate and the largest amount of sporulation. Compared with oatmeal culture medium and barley culture medium, the culture medium also had advantages in the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cost of sporulation. [Conclusion] The new culture medium has good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ity and blast resistance of rice varieties.Key words Pyricularia oryzae;Sporulation;Culture medium;Preparation稻瘟病是水稻的首要病害[1-2]。
水稻稻瘟病菌侵染机理及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
该病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迅速,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并汇合形成长条状或不规则形的病斑。
严重感染时,叶片呈焦枯、干瘪状,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稻瘟病菌的侵染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菌入侵:病原体主要通过氛围孢子、分生孢子或腐生体进入植株。
氛围孢子主要通过水流或气流传播,进入植株后,侵入叶片上皮组织。
分生孢子直接通过叶片上皮组织透过,或通过伤口侵入植株。
腐生体则通过伤口侵入植株。
2. 病原体的生长:病原菌在寄主体内通过产生酶类和毒素等物质破坏植物组织,从而造成寄主的病症。
病原菌在寄主体内长出菌丝,通过菌丝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继续感染其他部位的植株组织。
3. 寄主抗性:水稻对稻瘟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抗性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是通过激发植物的免疫系统来抵抗病原菌的入侵;二是通过产生抗病物质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这些抗病物质包括化学物质、酶类和抗菌肽等。
为了控制和防治水稻稻瘟病,可以采用综合的防治技术:1. 遗传抗性: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选育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
通过基因转化或杂交选育,将具有抗稻瘟病基因的品种和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抗病性和高产性的新品种。
2. 病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稻瘟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3. 种植健康种子:选用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避免因种子携带病原菌而引发病害发生。
4. 配套栽培措施:合理的施肥和水分管理,保持植株的生长健壮,提高植物的抵抗病原菌的能力。
5. 农药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在病害发生的高发期,及时对叶面进行喷洒农药,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6. 病害防治措施:包括病田封堵、轮作、间作、深松土地等。
封堵病田可以防止病原菌扩散,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病菌的数量,深松土地可以促进土壤通气和排水。
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是水稻种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筛选出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优化实验研究尹良芬 1,2, 八重樫博志 3(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 湖北武汉 430070; 2. 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0; 3. 日本佐贺大学农学部 , 日本佐贺县 840-8502 摘要 :原生质体的制备一直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以稻瘟病菌作为供试菌株 , 优化了其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
优化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包括 :使用新鲜的菌丝进行接种 ; 加入玻璃珠一起培养 , 通过振荡使菌丝体破碎分离以获得更多的生长点 ; 菌悬液继续加入新鲜培养液进行培养 ; 原生质体沉淀时选择 3 000r /m i n 离心 10m i n, 保证最大限度地收集原生质体。
实验证明 , 通过这 4个条件优化后 , 原生质体的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 每毫升酶液可制备 10 8~109个原生质体。
关键词 :原生质体制备 ; 稻瘟病菌 ; 原生质体产量中图分类号 :Q 813. 2; Q 949. 32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2-4956(2011 04-0033-03O p t i m i z i n gp r o c e s s o f p r o t o p l a s t p r e p a r a t i o n i n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Y i n L i a n g f e n 1,2, Y a e ga s h i H i r o s h i 3(1. C o l l e g e o f P l a n t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ua z h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W u h a n 430070, C h i n a ; 2. K e y L ab o r a t o r y o f C r o p D i s e a s e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S a f e t yC o n t r o l i n H u b e i , H u a z h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W u h a n 430070, C h i n a ; 3. F a c u l t y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 S a g a U n i v e r s i t y , S a g a 840-8502, J a pa n Ab s t r ac t :P r o t o p l a s t p r e p a r a t i o n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s t ud y i n m o de r n m 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g y . S e v e r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p r e -p a r i n g t h e p r o t o p l a s t s of M ag n a p o r th e o r y z a e w e r e o p ti m i z e d . T h e o p t i m i z e d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c l u d e d u s i n g f r e s h m y c e l i a o f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s t r a i n s t o i n o c u l a t e a d d i n g g l a s s b e a d s (10m m i n d i a m e t e r i n l i q u i d m e d i u m w h i l e i n c u b a t i n g , a n d s h a k i n g v i g o r o u s l y e v e r y 4ht o e n c o u r a g e u n i f o r m g r o w t h o f m y c e l i u m. T h e c u l t u r e s w e r e t h e n t r a n s f e r r e d t o p e t r i d i s h e s w i t h f r e s h l i q u i d m e d i u m a n d i n c u b a t e d a t 30℃ f o r o n e d a y . P r o t o p l a s t s w e r e d e p o s t i o n b y c e n t r i f u g a t i n ga t 3 000r /m i n f o r 10m i n , t h i s s p e e d c o u l d d e c r e a s e t h e l o s s o f p r o t o p l a s t s m o s t l y . A f t e r t h e s e f o u r c o n d i t i o n s o p t i m i z e d , p r o t o p l a s t s w e r e e a s i l yo b t a i n e d a t a b o u t 108~109m L -1. K e yw o r d s :p r o t o p l a s t p r e p a r a t i o n ;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 p r o t o p l a s t y i e l d 收稿日期 :2010-06-28基金项目 :日本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省 (文部省基金项目(11660050 作者简介 :尹良芬 (1974— , 女 , 云南罗平 , 硕士 , 实验技术员 . E -m a il :y i n f a n g l u o yi @g m a i l . c o m 原生质是有组织的生活物质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水稻稻瘟病菌侵染机理及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稻瘟病是一种常见的致病性疾病,其导致的影响和损失都非常大。
稻瘟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褐色不动杆菌(Magnaporthe grisea),该菌侵染水稻后,会对其产生大量的毒素,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对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稻瘟病菌的侵染机理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两个方面来探讨其防治方法。
稻瘟病菌的侵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染、侵入和扩散。
1.感染阶段稻瘟病菌在感染水稻时,首先需要在水稻叶片表面产生类似于降雨的液滴。
这种液滴中含有病菌子体,有助于病菌在叶片上形成黏附,并促进其感染。
2.侵入阶段稻瘟病菌侵入水稻叶片的过程中,会释放出许多酶类物质,帮助病菌穿透叶片表皮,以细胞间隙的形式向内侵入。
在具体的细胞内部,病菌会分泌酶分解细胞壁,通过质壁分离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侵染面积。
3.扩散阶段稻瘟病菌在水稻内部扩散时,主要通过病菌子体和菌丝组成的纵向和横向的菌根结构来实现。
这些结构不断扩张和延伸,形成一个与水稻属于相似的网络状结构,从而造成水稻内部组织的严重损伤。
1.选择耐病品种选用抗病性高的品种是水稻稻瘟病防治的首选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筛选新品种,以及育种方法等措施来实现。
2.保持田间卫生农田环境的卫生程度对于病害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并及时清除垃圾和野草,以保持田间的清洁和卫生。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水稻稻瘟病防治的常见方法之一。
在生产中,可以使用药剂通过喷洒、浸种等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但是,使用化学药剂需要注意其使用量、时间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影响。
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水稻稻瘟病防治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手段来防治病害。
生物农药一般具有安全、绿色等特点,并且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较小。
物理防治是指采用物理性手段对病害进行预防和治疗。
可以通过灭菌、杀菌等方式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水稻稻瘟病菌侵染机理及综合防治技术摘要介绍稻瘟病菌侵染机理,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瘟病;侵染机理;综合防治技术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最重要的三大病害之一,是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水稻真菌性病害,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子,导致水稻减产或品质严重下降。
根据稻瘟病的危害期及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节瘟、叶瘟、穂颈瘟、谷粒瘟,其中,穂颈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叶瘟是最典型的发病标志。
前期受害可造成叶片枯焦,全株黄化枯死,抽穗扬花以后则形成穗颈瘟,造成白穗或谷粒干瘪;其危害普遍、流行快、损失大,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大流行年份常造成大面积减产,损失20%左右,甚至50%以上,严重时会导致颗粒无收。
我国稻瘟病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稻谷损失达数亿千克,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因子[1]。
1 稻瘟病菌侵染机理病菌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株上越冬,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大量分生孢子即可产生,当其接触寄主表皮上机动细胞后,通过芽孢及粘胶在寄主上附着,然后分生孢子利用自身的内源营养萌发形成发芽管,发芽管继而特异性分化产生有黑色素的附着胞。
附着胞作为稻瘟病菌产生的侵染结构,其通过侵染栓穿透寄主组织的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从而在寄主细胞中得以生长,5~7 d后即可表现症状。
被侵染的细胞又产生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分化出的分生孢子从病斑中释放出来,再次传播形成重复侵染。
稻瘟病在气温24~28 ℃、相对湿度90%以上、阴雨连绵阳光不足的情况下最易发病。
稻瘟病菌附着孢的形成除受遗传因子调控外,还受外界因素的诱导。
附着胞形成与水稻叶片表面的理化性质有一定关系,如蜡质等硬物可刺激附着胞形成。
稻瘟病菌的单个分生孢子可以培养出多个生理小种,单个病斑分离出的菌株的致病性也不尽相同。
突变、异核现象、准性重组、有性重组、迁移和寄主的定向选择是稻瘟病菌产生变异的原因。
2 综合防治技术2.1 抗病品种选育品种间对稻瘟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张其蓉等对长江中下游稻区1 165份水稻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了田间病圃自然诱发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表现抗病的占12.53%,感病的占87.47%,抗病品种比例明显小于感病品种。
耗材:9cm玻璃培养皿20个;
9cm 灭菌塑料一次性培养皿50个
灭菌1.5ml离心管100个;
无水乙醇1瓶
接种棒 1支配有镍铬丝
接种针 1支尖端为硬针
滤纸 1盒
酒精灯 1个
试剂:PDA培养基 1瓶,500ml;玉米培养基1瓶,500ml;
培养步骤:
一.菌株培养
1.灭菌培养基,铺平板;
2.挑取小块菌种,置于平板上;
3.25℃培养7d,活化菌株;
4.大直径4-5cm滤纸片,滤纸片灭菌;
5.在单菌落周围,贴上滤纸片,菌丝继续生长繁殖;
6.当滤纸片周围布满菌丝后,将滤纸片置于超净工作台吹干,-80℃冰箱保存备用;
二.产孢培养
第一种方法:
1.将活化好的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上,产孢培养基做厚一点,25℃培养10-15d;
2.等待其菌丝颜色由白转黑时,用无菌水冲洗培养基表面,保存带孢子的菌悬液;
3.一个培养皿可收集三次孢子,每次间隔48h,合并后用于侵染;
第二种方法:
1.高粱培养基制备:取适当高粱粒,放入水中,水面高于高粱粒,煮沸30min,手能捏动即可,捞出,晾干后取适量装入三角瓶中,并在121℃灭菌,备用;
2.将活化好的菌块,接种于高粱培养基上;
3. 25℃培养10-15d,等待高粱长满菌丝体;
4.接种前,用无菌水洗掉表面菌丝体,并用灭菌纱布过滤后,置于灭菌托盘中,25℃培养2d,产生分生孢子后,无菌水清洗用于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