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备考浙江新高考写作重点词汇讲义及练习2--手上的几种动作(讲解加练习有答案)

2019届备考浙江新高考写作重点词汇讲义及练习2--手上的几种动作(讲解加练习有答案)

2019届备考浙江新高考写作重点词汇讲义及练习2--手上的几种动作(讲解加练习有答案)
2019届备考浙江新高考写作重点词汇讲义及练习2--手上的几种动作(讲解加练习有答案)

2019届备考浙江新高考写作重点词汇讲义及练习--手上的几种动作

此处列举常见的几种描述上肢动作的动词,如果能够区别运用的话可以明显使文章生动并且很有画面感,现将重点词汇讲解及练习。

beat, catch, fix, hang, hit, hold, point, reach, strike, tear, throw, touch, arm in arm, hold on to, dig, drag, drop, fold, gesture, grasp, grab, hug, knock, lift, press, pull, push, seize, shut, squeeze, tap, wave, dip, fetch, salute, scratch, shrug, slap, spray, wag, wipe

一、重点词汇及例句

1.seize

vt.& vi.抓住;逮捕;捉拿;俘获

vt.夺取;占领;没收;起获

常用搭配

1.seize a chance, an opportunity, the initiative, etc

2.seize sth. (from sb.)(常指通过暴力突然)夺取,攻占,控制

3.seize on/upon sth.突然大为关注,抓住(可利用的事物)

2.grab

vt.& vi.抢先,抢占

vt.夺取或抓住;抢夺,霸占;匆匆拿走;〈俚〉吸引注意力

vi.夺取;抓住,攫取

n.不法所得;被抓住的人;抓取装置

3.grasp

vt.抓住;了解;急忙抓住;急切(或贪婪)地抓住

n.控制;控制力;能力所及

vi.攫取(常与at 连用);急于接受;急切地寻求(常与for 连用)

常用短语

1.(~ a chance/an opportunity)急忙抓住,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

2.grasp at sth尽力抓住某物

4.drag

vt.拖拽;吃力地往前拉;拖地而行

vi.沿地面拖动;落后;缓慢前进;打捞

n.阻力;拖,拉;累赘

常用短语:

1)drag by (of time 时间) 过得很慢;拖沓地进行

Eg. The last few weeks of the summer really dragged by.

夏天最后的几个星期过得真是慢啊。

2)drag sb?down使虚弱(或不愉快)

3)drag sb/sth?down (to sth)使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行为标准等)下降Eg. If he fails, he'll drag us all down with him.

要是他失败了,他会使我们大家连同他一起毁掉的。

4)drag sth/sb into sth

drag sth/sb?in

把毫不相干的事插入谈论;毫无必要地扯到

Eg. Do you have to drag politics into everything?

你什么事都非要把政治扯进去吗?

硬让毫无关系的人卷入;硬把…拉进去

Eg. Don't drag the children into our argument.

不要硬让孩子也卷入我们的争论。

5)drag on(disapproving) 拖得太久;持续太久

Eg. The dispute has dragged on for months.

这场争论没完没了地持续了数月。

6)drag sth?out不必要地拖延;使持续过久

同义词: prolong

Eg. Let's not drag out this discussion; we need to reach a decision.

别让这场讨论拖得太久,我们得作个决定。

7)drag sth out of sb强迫某人说出;套某人的话

Eg. We dragged a confession out of him.

我们硬逼着他招了供。

8)drag sth?up提起(不愿回忆或谈论的事)

Eg. Why do you have to keep dragging up my divorce?

你为什么非要老提我离婚的事呢?

5.drop

vt.& vi.(使)落下;投下;(使)降低;减少

vt.放弃;停止;(故意)降下;垂下(眼睛)

n.滴;空投;降落;少量

vi.(水或其他液体)滴;结束;(因受伤或死等)倒下;退出

常用搭配:

1)drop sb./sth. (from sth.) 遗漏;省略;不予考虑

Eg. She's been dropped from the team because of injury.

她因受伤而未被列入队员名单。

2)drop (away) (from sth.) 急剧倾斜而下

Eg. In front of them the valley dropped sharply away from the road.

他们前面的山谷从路旁急剧倾斜而下。

3)drop sb./sth. (off) 中途卸客;中途卸货

Eg. You left your jacket, but I can drop it off on my way to work tomorrow. 你忘了拿你的短上衣,不过我可以在明天上班的路上顺便捎给你。

4)drop your eyes/gaze | your eyes/gaze ~(formal) 垂下(眼睛);垂视Eg. Her eyes dropped to her lap.

她双目低垂,看着自己的腿。

5)drop sb. a line/note(给某人)寄,送,写(信)

2016年10月浙江新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2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再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A Suddenly another thought went through Kate’s mind like an electric shock. An express train was due to go past about thirty minutes later. If it were not stopped, that long train, full of passengers, would fall into the stream. “Someone must go to the station and warn the station-master,” Kate thought. But who was to go? She would have to go herself. There was no one else. In wind and rain, she started on her difficult was. Soon she was at the bridge that crossed the Des Moines River, a bridge also built of wood, just like the bridge across Honey Creek. The storm had not washed this away, but there was no footpath across it. She would have to cross it by stepping from sleeper(枕木) to sleeper. With great care she began the dangerous crossing, sometimes on her hands and knees, hardly daring to look down between the sleepers into the wild flood waters below. If she should slip, she would fall between the sleepers, into the rapidly flowing stream. At last -she never knew how long it had taken her – she felt solid ground under her feet. But there was no time to rest. She still had to run more than half a mile and had only a few minutes left. Unless she reached the station before the express did, many, many lives would be lost. She did reach the station just as the train came into sight. Fortunately, the station-master was standing outside. “The bridge is down! Stop the train! Oh, please stop it!” Kate shouted breathlessly. The station-master went pale. He rushed into the station building and came back with a signal light. He waved the red light as the train came into the station. It was not a second too early. 21. What did Kate decide to do? A. Stop the express train. B. Check the signal light. C. Meet the passengers. D. Visit the station-master. 2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best describes Kate’s journey? A. Fruitless. B. Boring. C. Well-planned. D. Ricky. 23. Why did the station-master turn pale? A. He suddenly fell ill. B. He realized the danger. C. He discovered his mistake. D. He became over-excited. B The Crowne Plaza Hotel in Copenhagen is offering a free meal to man guest who is able to produce electricity for the hotel on an exercise bile linked to a generator(发电机). The idea is to get people fit and reduce their carbon footprint. Guest will have to produce at least 10 watt hours of electricity – roughly 15 minutes of cycling for someone of average fitness. Guests staying at Plaza Hotel will be given meal tickets worth $36 once they have produced 10 watt hours of electricity. The bicycles will have smart phones attached to the handlebars measuring how much power is being generated for the hotel. The plan, a world-first, will start on 19 April and run for a year. Only guest staying at the hotel will be able to take part. Frederikke Toemmergaard, hotel spokeswoman, said, “Many of our visitors are business people who enjoy going to the gym. There might be people who will cycle just to get a free meal, but generally I don’t think people will take advantage of our programme.” Copenhagen has a long-standing cycling tradition an 36% of locals cycle to work each day, one of the highest percentag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website visitcopenhagen.dk. US environmental website https://www.doczj.com/doc/c610165909.html, recently voted Copenhagen the world’s best city for cyclists. “Because Copenhagen is strongly connected with cycling, we felt the bicycle would work well as symbol of the hotel’s green profile(形象).” If successful, the electric bicycle meal programme will be spread to all Crowne Plaza hotels in the UK, the hotel said in a statement. 24.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free meal programme? A. To promote the hotel’s green concept. B. To make the city known to the world. C. To attract people to the hotel restaurant. D. To get guests to stay longer at the hotel. 25. How can a participant get a free meal? A. By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cyclist. B. By cycling to produce some electricity.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 地理

宁波市2020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碍分) 为了加快脱贫致富,贵州省毕节市采取“互联网+农业”的方式,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下图为其生产、销售模式图。完成1、2题 1.相对于传统的贸易模式,该市“互联网+农业”销售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A.市场信息准确 B.产品保鲜度高 C.运输距离缩短 D.贸易环节较多 2.利用“互联网+农业”进行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 A.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B.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C.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D.提高农产品育种技术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分别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NOM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PQ 垂直于MN并相交于0。完成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 A.M地比N地风速大 B.N地比M地云量多 C.P地比Q地云层厚 D.Q地比P地气温低

4.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初夏的华北平原,则O地的天气最可能是 A.阴雨连绵 B.强对流降雨 C.大风降温 D.持续晴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湖泊为该地区第一大湖。完成5、6题。 5.有关甲地土壤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较多,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壤厚度较小 B.气温年较差小,化学风化作用弱,风化壳厚度小 C.植被高大茂密,生物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度大 D.植物生长量大,微生物分解较少,有机质含量高 6.该湖泊对尼罗河的主要影响是 A.减少水量,下游地区有断流现象 B.调节径流,影响中下游水量变化 C.增加养分,河流中鱼类资源丰富 D.增加盐分,下游灌区出现盐碱化 下图为我国某地冻土融化过程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该地冻土融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气温高低和人类活动对冻土融化速度影响较大 B.1、2月份冻土层最厚,7、8月份冻土层最薄 C.冻土的冻结厚度的增长是先快、后慢、再变快 D.冻土从开始融化到全部融化全过程约需180天 8.该地区的公路受冻土影响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A.春季升温较快,水分蒸发,导致冻土厚度变薄

2017年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模拟历史

2017年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周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世官制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回革命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诸侯对天子要定期朝贡等,以拱卫周王室,打破了之前的部落政治;第二回革命是指汉武帝时期推行察举制作为选官方式,打破了血缘和门第,以才能和品德作为选拔标准。故“周朝的革命”主要是指分封制,A项正确;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而制定的,排除B;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从夏朝开始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排除C;“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宗法制度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排除D。所以选A 答案:A 2.战国时期,秦国提出要消灭危害国家的“六虱”,具体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A.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B.法家分裂为若干派别 C.儒家思想受到压制 D.墨家思想已渐趋没落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是儒家提倡的思想,但秦国把这些思想称为“六虱”,说明上述六种思想不被重视或者被冷落,C 正确;上述六种思想是儒家提倡,非道家思想,道家主张无为,排除A;法家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排除B;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排除D。所以选C 答案:C 3.湖南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帛布、釉下彩绘瓷器。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 A.商周时期墓葬 B.秦汉时期墓葬 C.南北朝时期墓葬 D.唐五代时期墓葬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应为商周时期;圆形方孔铜钱

浙江高考英语新题型分析

浙江高考英语新题型分析 1、听力回归,和笔试一起考,题型和分值均不变。 2、阅读题量减少到10道,但是阅读和完形填空的分值上升,巩固了这两个传统难题的地位。阅读从2分一道增加为2.5分一道;完形填空从1分一道增加为1.5分一道;同时阅读部分增加7选5题型,对浙江的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新题型。 3、单选题取消,改错题取消,增加“语法填空”,以前不会的语法题还可以在四个选项中去猜,以后只能凭借硬功夫去填,“语感”也帮不了你了! 4、写作分为两部分:小作文15分,为议论文,80个单词;大作文有两个类型,短文续写或者文章摘要,占25分;这两类作文形式对于浙江考生来说,都是十分新颖的,平时学校中也缺乏相应的训练,对于同学们来说会有较大的难度。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短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is Linda now? A. In the woman’s office B. In the classroom. C. In the library 2.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do? A. To visit his parents. B. To drive to the countryside. C. To travel to another country. 3.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Talk to more students. B.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C. Work on a research paper. 4. Where can the man get the tickets? A. From the club. B. From Susan. C. From Tom.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is warm enough. B. She has to study in. C. She likes the idea. 第二节长对话或独白(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览室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Police officers. B. Manager and clerk. C. 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 7.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A. Open a store. B. Make a plan. C. Have a meeti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8. What’s the woman’s problem? A. She missed the wake up call. B. Her room service is out of order. C. She is unable to get her breakfast in time. 9. Who is going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A. The hotel manager B. A room attendant. C. The woman herself. 10.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service?

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学考地理考纲与标准附题型示例

地理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

(二)学科能力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1)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以及重要地理数据。 (2)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3)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4)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 (5)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 (1)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 (2)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 (3)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3.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 (1)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 (2)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3)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对分封制的认识,考查角度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26.表2

浙江省新高考英语写作学法指导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 一、应用文写作 评分标准总分15分,按5个档次给分。 1.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先锁定档次,再具体给分) 2.词数少于60词和多余100的,从总分减去2分。 3.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4.拼写和标点符号(切忌逗号不能连接两个完整的句子,要么用分号,要么用连词)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 5.如书写较差,以致影响评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注意保证书面整洁,不要有太多乱涂乱画的痕迹。) 档次描述 第五档(13-15分)完全覆盖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所有要点;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复杂语法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四档(10-12分)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虽漏掉了1-2个次重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有些许错误主要因尝试使用较复杂语法结构或词汇所致;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7-9分)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内容;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全文内容连贯,整体而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写作步骤 (1)仔细审题,明确写作要求。那审题需要审什么?一审文体要求。了解题目要求写作的文体是应用文之书信、通知,演讲稿等。熟悉文体后即可确定全篇的写作格式与写作风格及段落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等。二审人称与时态。浏览题干要求后明确全文写作时态和人称,行文中做到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上下文人称统一,时态前后照应。三审要点。审题时弄清文章要点,各要点之间有什么联系。 (2)简单列出提纲,构建写作框架。根据文章要求,简单地想一想文章怎么构建,一些要点应该怎么表达,如句型、句式、词汇等。 (3)胸中有话,动手开篇成文。成文过程中设想一下平时学过的比较高级词汇和句型,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等。对于句型和词汇,有把握就用起来,没把握为了保险期间可以选择不用。 (4)细心通读,反复核查。要点是否遗漏、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是否自然(多用连词,但是要明确句子间的关系,不要出现误用)语言是否得体,有无语法、拼写、表达错误。不要写几个词,点一下,切忌,在英文中一点就代表一个句号,这样会影响书面整洁。 二、读后续写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一)地理 (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一)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9·浙江临安昌化模拟)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2级B.3级C.4级D.1级 2.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降落到火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 1.A 2.A 解析第1题,图中天体有太阳、地球、月球,共包含太阳系和地月系2级天体系统。第2题,人类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到火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地月系,而火星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 (2019·浙江高考模拟)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浙江东西岩风景区观察地质地貌景观。景区岩石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下图为该景区某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景区岩石主要成因是()

A.岩浆侵入B.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C.岩浆喷出D.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4.峭壁中横向裂缝产生的可能原因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 C.差异风化D.流水沉积 答案 3.B 4.C 解析第3题,景区岩石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砂岩属于沉积岩,由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B正确。第4题,峭壁中横向裂缝只能是外力作用产生,排除A、B;峭壁中流水沉积作用较弱,排除D;差异风化造成横向裂缝产生,C正确。 (2019·浙江高考模拟)下图示意某地区某一时刻的温压场分布,实线为925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状况(单位:m),虚线为近地面气温分布。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时刻,下列近地面各点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未来几天,若该天气系统匀速向东移动,则风向改变最为明显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5.C 6.B 解析第5题,根据气压垂直方向变化规律,925百帕高度较高处与低处相比,同一高度处的气压更高,即“高高低低”规律。所以甲为高压中心,乙位于低压槽(冷锋锋前),丙位于低压中心,丁处大气没有明显上升,所以丙处出现阴雨天气的可能性最大,故选C。第6题,天气系统向东移动过程中,乙跨越了低压槽,所以风向变化最大,故选B。 (2019·浙江模拟)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简图”,L为流经沿岸地区的洋流。完成7~8题。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三)地理 (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三)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读图回答1~2题。 1.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A.东南-西北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D.南北走向 2.A日可能为() A.4月21日B.6月22日 C.8月23日D.10月21日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2月21日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该日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说明该“一线天”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故A项正确。第2题,据材料可知,“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2月21日距离春分日有30天左右,则秋分日之后的30天左右是10月21日,一年中这两日的太阳升起方向是同一个方向,故D项正确。 “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为“某年1月3日美国东部受‘炸

弹气旋’格雷森袭击后的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 A.降雪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B.降雪量安大略湖西岸大于东岸 C.四城市中纽约附近出现降雪量最大值 D.四城市中亚特兰大附近出现降雪量最小值 4.“炸弹气旋”格雷森() A.降雪持续时间长B.东南侧盛行偏南风 C.生成于热带洋面D.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5.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③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3.D 4.B 5.D 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亚特兰大的等降雪量值小于1,为四城市中最小值。降雪量大体上由沿海向内陆先降后升;最大值出现在波士顿附近;安大略湖西岸降雪量应小于东岸。第4题,北半球气旋东南侧盛行偏南风。根据材料可知,“炸弹气旋”格雷森爆发强、发展快,威力大,其降雪持续时间短、强度大;“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属于温带气旋;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向沿海;沿海地区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③④正确。 (2019·浙江期末)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附近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6~8题。

详解版:2020年2月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英语(5)

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2020 年 2 月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英语(五)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On Monday. B. On Tuesday. C. On Wednesday. 2.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Buy a coffee. B. Check her timetable. C. Attend a meeting. 3.When will the train arrive? A. At 9:30. B. At 9:45. C. At 10:00. 4.Why is the woman eating so much? A. She is starving. B. She forgot to eat. C. The food looks so inviting. 5.What does the man mean? A.The punishment is against the students’ right. B.The students should serve the professor well. C.It is right to punish the students. 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22.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 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 段材料,回答第6、7 题。 6.When is the final exam to be held? A. On January 8th B. On January 29th. C. On February 8th. 7.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Writing a paper on American History. B.Reading a book. C.Preparing for the final exams. 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8 至10 题。 8.How will the woman travel around in Washington D.C.? A. By air. B. By train. C. By car. 9.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ravel with the woman. B. Spend a week on the beach. C. Relax at home.

高考试卷-浙江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一次联考 1、周武王灭商之后,将王畿之地分为邙、墉、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河南安阳),称邙 国。此举主要目的是 A、开发镇守国家边远地区 B、安抚旧贵族巩固统治 C、彻底消灭商王朝旧势力 D、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 2、战国诸子争鸣时,各流派都声称自己的智慧包罗万象,认为竞争对手那只是部分真理。“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孔子仁知且不蔽”。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韩非 C、荀况 D、孔丘 3、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帝国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向是 A、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 B、蒙古高原和岭南地区 C、岭南地区和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和新疆地区 4、下列属于古代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秦朝的“道” B、汉代的州部 C、唐代的“道” D、元朝宣政院 5、图1是元代吴镇的《芦滩钓艇图》,下图选项对该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注重客观景物的写实描摹 B、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C、技法上属于工笔画的范畴 D、苏轼开创了这种独特画风 6、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特别强调“海禁”政策的影响是 A、维护了自然经济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促进了海上贸易 D、巩固了专制统治 7、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一些沿海沿江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下列城市属于19世纪末被迫开放的是 A、广州、上海、杭州 B、广州、厦门、宁波 C、重庆、上海、宁波 D、重庆、苏州、杭州 8、1923年梁启超在评价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时说:“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最有可能是

详解版:2020年2月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英语(3)

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 2020 年 2 月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英语(三)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doesn’t the woman want to take part in the election? A. She doesn’t have any good ideas. B. She has no interest in it. C. She’s very busy. 2.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about the place? A. It isn’t suitable for a picnic. B. It is crowded. C. It is not beautiful. 3.What does Dr. Mason probably do? A. He is a driver. B. He is a repairman. C. He is a dentist. 4.What was the woman doing just now? A. Arguing with the man. B. Talking on a cell phone. C. Buying a ticket in line. 5.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She won’t try to fix the shirt again. B.She will try to fix the shirt tomorrow. C.She has bought a new shirt for the man. 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5,满分22.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 至4 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 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6、7 题。 6.What’s the woman doing? A.Attending a public sale. B.Shopping with her husband. C.Visiting an exhibition about glasses. 7.Who got the plates and glasses in the end? A. The lady in green. B. The man with a hat. C. The woman in blue. 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8、9 题。 8.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Mother and son.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Brother and sister. 9.What will the boy do next? A. Put some nice clothes on. B. Clean the carpet. C. Wash his clothes. 听第8 段材料,回答第10 至12 题。

2018年浙江省地理高考(含完整答案解析)

【浙江高考真题】浙江省2017年11月普通高考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跟踪产品流向④监测作物生长状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平方千米的人工湖,关于库区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云雾天数增多 B. 气温日较差增大 C. 降水天数减少 D. 气温年较差增大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3.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 地垒 B. 地堑 C. 背斜 D. 向斜 4.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5.“一路一带”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引进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热量 7.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 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 B. 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 C. 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 D. 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 8.浙江某山区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促进农业生产。下列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最明显的是 A. 科学技术市场需求 B. 市场需求自然条件 C. 自然条件国家政策 D. 国家政策科学技术 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4月浙江省高考选考历史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 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 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 前茅的瓷器还有 A.粉彩瓷 B.黑瓷 C.青花瓷 D.白瓷 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 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②楷书 A.②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 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