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肾炎诊断依据
- 格式:docx
- 大小:16.58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心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是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属儿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
由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可改善肾功能,故从祖国医学中寻求有效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
中医认为热、毒、瘀为其基本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为血热、血瘀之象,早期实热夹瘀,后期虚火夹瘀。
辨证要点抓住风、热、毒、瘀,尤以热、毒、瘀为重,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大法,以疏风、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止血、化瘀成其证治之主则。
标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基本病变是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
本病肾脏受累率各家报道从20%~100%不一,常规检测尿液,发现其肾脏受累率多在40%~60%,尿检正常者肾活检也能发现肾小球炎症病变。
伴肾脏损害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
本病好发于儿童,据国内儿科报告,HSPN占儿科住院泌尿系疾病的8%,仅次于急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率居肾脏疾病第3位。
由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应用激素虽可缓解胃肠道和关节症状,但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可改善肾功能,所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积累了一定经验,今总结如下。
中医学并无紫癜性肾炎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发斑”、“肌衄”、“紫癜”、“水肿”、“血尿”等范畴,出血明显时,可归属“血证”。
中国古代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论述颇详。
《证治准绳·疡医》指出:“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癜,搔之皮起而不痒者是也。
此皆风湿邪气客于腠理,与气血相搏,致营卫否涩,风冷在于肌肉之间,故令色紫也。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葡萄疫篇》云:“此证多因婴儿感受疠疫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
过敏性紫癜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改变是:A. 血管炎B. 血栓形成C. 出血性梗死D. 纤维化答案:A2. 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症状是:A. 腹痛B. 关节疼痛C. 皮肤紫癜D. 肾脏损害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诱因:A. 感染B. 食物过敏C. 药物过敏D. 外伤答案:D4.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依据:A. 实验室检查B. 影像学检查C.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D. 病理检查答案:C5. 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时,最常见的尿检异常是:A. 蛋白尿B. 血尿C. 管型尿D. 尿酸盐结晶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过敏性紫癜可能累及的器官包括:A. 皮肤B. 肾脏C. 肠道D. 关节答案:ABCD7. 过敏性紫癜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A. 皮肤紫癜B. 关节疼痛或肿胀C. 腹痛D. 肾脏损害答案:ABCD8.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有关:A. 感染B. 遗传C. 药物D. 食物答案:ABCD9.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A. 血常规B. 尿常规C. 凝血功能检查D. 免疫学检查答案:ABCD10.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包括:A. 避免诱因B. 对症治疗C. 免疫抑制治疗D. 支持治疗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治疗。
(错误)12.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正确)13. 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时,应立即进行肾活检。
(错误)14.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正确)15. 过敏性紫癜患者不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尿常规。
(错误)四、简答题16. 描述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皮肤表现。
答案: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皮肤表现为对称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压之不褪色的紫红色皮疹,多见于下肢和臀部,也可出现在上肢和躯干。
皮疹可融合成片,有时伴有轻微瘙痒。
17. 简述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答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包括:(1)典型的皮肤紫癜;(2)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紫癜;(3)至少伴有以下一项:关节症状、腹部症状或肾脏症状;(4)实验室检查支持血管炎的诊断。
小朋友过敏性紫癜()一、过敏性紫癜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
(二)诊断根据。
根据《临床诊断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见于小朋友和青少年,特别5-10岁小朋友。
病因尚不完全清晰,部分患儿发病前可有呼吸道感染或接触过敏原等诱发因素。
2.症状体征:典型皮疹为高出皮面旳出血性紫癜,以四肢伸侧面为主,常为对称性。
可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关节及消化道受累体现。
部分患儿浮现浮肿、血尿及蛋白尿等肾脏受累体现。
3.实验室检查: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
部分患儿浮现白细胞及CRP等炎症指标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血小板增高及其她凝血指标异常;消化道受累时大便潜血可阳性。
(三)治疗方案旳选择根据《临床诊断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注意休息及对症治疗(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维生素C、维生素P 等)。
2.浮现关节受累体现:严重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浮现消化道受累体现:给暂予无渣或少渣免动物蛋白饮食;如浮现严重腹痛或消化道出血时,需禁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浮现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根据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
(四)原则住院日。
一般型3-5天,关节型或腹型一般7-10天。
(五)进入途径原则。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004过敏性紫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步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旳临床途径流程实行时,可以进入途径。
(六)入院后检查1.必需旳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2)C反映蛋白(CRP)、抗链O、血沉;(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4)凝血指标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尿微量蛋白系列、补体、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过敏原检测、抗中心粒细胞胞浆抗体、胸片、B超及心电图等。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过敏性紫癜(allergicpurpura)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为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和通透性增高,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黏膜出血斑点,且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正常。
部分病例累及肾脏,演变成紫癜性肾炎。
本病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2岁以前和20岁以后少见,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春、秋两季为多。
【诊断提示】1.诱发因素常有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或有某种食物、药物、植物花粉接触、虫叮咬等病史。
2.临床表现(1)皮肤紫癜(单纯皮肤型),可有腹痛、便血(腹型),关节肿痛(关节型),血尿、水肿(肾型),少数病例可有神经及呼吸系统症状。
(2)紫癜高于皮肤,多对称分布于下肢及臀部,表现不一;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和皮肤坏死等。
3.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可有血尿及蛋白尿;束臂试验可阳性。
【治疗措施】1.病因治疗消除致病因素,避免过敏原。
2.药物治疗(1)轻者用抗组胺药物。
选用异丙嗪25mg,2~3次/d 或每晚1次;苯海拉明25mg,2~3次/d口服;氯苯那敏4mg,3次/d口服。
(2)维生素C、芦丁及钙剂可作辅助治疗。
(3)重者用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30~60mg,分次口服;地塞米松6~9mg,分次口服;严重者可静脉应用。
(4)紫癜性肾炎:在采用上述治疗基础上可用中药、免疫抑制药,如硫唑嘌呤100~200mg,1次/d口服;环磷酰胺100~200mg,1次/d静注。
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3.中医中药(1)凉血活血法:紫草、茜草、益母草、生地黄各15~30g,赤芍、牡丹皮各15g,桃仁、红花、生甘草各9g,水煎服。
气虚加黄芪、党参、黄精;阴虚加龟甲、鳖甲、丹参、知母、玄参;关节肿痛加防己、乳香、没药;腹痛加白芍、延胡索;尿血加白茅根、小蓟、琥珀。
(2)凉血解毒法:水牛角、生地黄各30g,玄参、金银花各12g,连翘、大青叶、丹参、牡丹皮各9g;水煎服,每日1剂。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 677700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
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和粘膜出血,常有不同程度之关节肿痛及胃肠道、肾脏方面症状。
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型紫癜、关节型紫癜、腹型紫癜、肾型紫癜【1】。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或因情志内伤,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外感风邪而引发;或因阴血亏虚,血虚生风而发。
其病机为邪热迫血妄行,气血搏结,灼伤脉络,以致出现发斑、便血等表现【2】。
本人在临床中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蔬散风邪、活血化瘀、补肾健脾摄血”等治疗原则和系列方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理想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诊断1.1临床表现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倦怠、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
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少数病例先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液异常、水肿等。
通常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型如下:1.1.1单纯皮肤型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2—3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
紫癜成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反复发作于四肢与臀部,以下肢伸侧多见。
瘀点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相互融合,常伴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偶有瘙痒感。
紫癜多在数日内消退,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也可反复出现。
1.1.2关节型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可有轻微疼痛或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反复发作,关节腔可以积液,但不化脓,关节积液吸收后不留关节畸形,常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1.1.3腹型约50%的病例有腹痛,以脐周及下腹部疼痛明显,亦可遍及全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但一般无腹肌紧张,压痛较轻,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
并发肠套叠时,触诊可扪及包块,多见于儿童,偶有肠穿孔发生。
若不伴有皮肤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谈谈过敏性紫癜的化验检查项目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紫癜、荨麻疹、水肿等症状。
为了确诊过敏性紫癜,医生常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化验检查。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敏性紫癜的常见化验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血常规是最基础的化验检查项目之一。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成分,可以了解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以及其他指标是否正常。
在过敏性紫癜的患者中,白细胞数量往往升高,而血小板数量往往降低。
2. 尿常规:尿常规可以反映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的炎症情况。
在过敏性紫癜的患者中,尿常规常常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指标,提示患者存在肾损害的可能。
3. 血沉:血沉是一种血液检测指标,可以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的沉降速度,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
在过敏性紫癜的患者中,血沉常常升高,提示患者存在炎症反应。
4. 免疫球蛋白定量: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球蛋白异常有关。
因此,检测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如IgG、IgA、IgM等)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判定诊断。
5. 血凝功能检查:过敏性紫癜患者常常伴有血液凝集功能的异常,因此,常规进行血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
例如,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6. 皮肤疱疹物抗体检测:过敏性紫癜患者常常伴有皮肤疱疹物抗体的高滴度。
检测患者血液中相关的抗体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免疫反应。
7. 皮肤或肌肉活检:当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皮肤或肌肉活检,以进一步确认过敏性紫癜的诊断。
活检可以检测皮肤或肌肉中的炎症情况和免疫球蛋白等变化。
虽然以上指标可以辅助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因此,仅依靠化验检查结果不能完全确定是否存在过敏性紫癜,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来进行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化验检查项目并非全部必须进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2023-11-04•紫癜性肾炎概述•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学•紫癜性肾炎的实验室检查目录•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紫癜性肾炎的预防与护理•紫癜性肾炎的预后与转归01紫癜性肾炎概述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炎症,是一种继发性肾炎。
定义紫癜性肾炎可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单纯型指只有皮肤紫癜,无其他系统受累;复合型指除皮肤紫癜外,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受累。
分类定义与分类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过敏性紫癜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壁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皮肤、关节、肠道和肾脏等器官的炎症反应。
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由于过敏性紫癜引起的免疫反应不仅限于皮肤,还会累及肾脏,导致肾脏损伤。
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等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紫癜性肾炎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症状,同时可伴有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胃肠道症状等。
诊断根据过敏性紫癜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肾功能检查、尿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肾活检等病理检查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02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学紫癜性肾炎的肾小球基底膜可出现损伤,导致基底膜断裂、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小球病变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紫癜性肾炎的肾小球细胞可出现增生,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形成细胞新月体和球形硬化。
肾小球细胞增生随着紫癜性肾炎的进展,肾小球纤维化逐渐明显,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滤过功能下降。
肾小球纤维化间质炎症紫癜性肾炎的肾脏间质可出现炎症反应,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导致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受损。
肾小管萎缩紫癜性肾炎的肾小管可出现萎缩,尤其是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萎缩后的肾小管数量减少,导致肾脏的浓缩功能和重吸收功能下降。
血管病变紫癜性肾炎的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肾动脉内膜增生、血管腔狭窄等,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缺血性损伤。
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病理学特征免疫复合物沉积紫癜性肾炎的肾小球内可出现免疫复合物沉积,这些免疫复合物主要由IgA、IgG和补体组成,它们在肾脏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
过敏性紫癜肾炎什么是过敏性紫癜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紫癜和肾炎的结合。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皮肤损害,特征是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甚至紫癜,一般发生在四肢、臀部等部位。
肾炎指的是肾脏发生炎症,导致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一种疾病的综合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和治疗都较为复杂。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症状过敏性紫癜肾炎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蛋白尿、血尿等。
皮肤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紫癜斑,有时还伴有斑丘疹等皮肤表现。
关节疼痛多发生在手腕、踝关节等处,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
蛋白尿和血尿是由于肾小球受损导致的,常常是血尿首先出现。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诊断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肾脏活检等方式确定。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了解病情发展过程。
体格检查会发现皮肤紫癜、关节肿胀、肾区叩痛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血肌酐、尿蛋白等指标。
肾脏活检是确诊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金标准,能够直接观察肾脏组织的病变情况。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既要针对皮肤紫癜,又要针对肾脏损害。
一般情况下,包括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降压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激素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紫癜症状,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对肾脏造成的损害,降压药物则可以控制高血压等并发症。
个体化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结语总的来说,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一种疾病的综合表现,需要尽快确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配合医生,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受凉感染等诱发因素。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也有了更有效的方法,预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过上健康的生活。
以上是关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基本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
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及疗效判断标准一、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一)国内诊断标准1.诊断(1)有过敏体质或有较肯定的过敏原引发。
(2)有下述临床表现:①前驱症状:在紫癜发生前1—3周有低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②典型的皮肤紫癜及相应皮损。
③病程中可有腹痛或累及关节或肾脏。
(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时间均正常。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4)组织学检查:受累部位皮肤或组织中可看到较均一的过敏性血管炎。
毛细血管后小静脉有大量白细胞浸润,纤维样坏死和红细胞渗出血管外。
血管壁可有灶性坏死、上皮细胞增生。
(5)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管炎,冷球蛋白综合征、良性高球蛋白性紫癜,环形毛细血管扩张性紫癜、色素沉着性紫癜性苔癣样皮炎等。
临床表现符合,特别是典型的紫癜及皮肤改变,血小板数量及功能正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能除外其他具有弥散分布的类似紫癜的疾病者,可以确定诊断。
病理检查不是必备的。
2.分型(1)单纯皮肤型:皮疹,以四肢尤以下肢伸侧,关节附近为多。
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新旧不一,高出皮面的斑丘疹样紫癜或呈渗出性红斑。
或伴有荨麻疹、水肿、多形红斑、溃疡或坏死。
(2)关节型:紫癜出现前或后有关节酸疼或肿胀。
多见于膝、踝、肘、手指等关节,可呈游走性,可有积液,愈后不留畸型。
(3)腹型:多见于儿童,在紫癜出现之前或后有腹痛,呈发作性绞痛伴恶心、呕吐、便血。
但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呈症状与体征分离现象。
可因肠道不规则蠕动诱发肠套叠。
(4)过敏性紫癜合并肾炎:可在紫癜出现之前或后发生,多见于儿童,有肉眼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管型,常有浮肿、血压升高等症状。
可在腹痛和关节炎等症状消失后才发生,其中以起病4~8周后发生最多,极少数在3~5个月才出现。
可很快恢复或持续数月而愈,但也有转为慢性肾炎,甚至很快发生肾衰竭者。
根据临床病程,过敏性肾炎又分成四种类型:①迁延型肾炎;②肾病综合征;③慢性肾小球肾炎;④急进性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骨髓瘤性肾病等肾病综合征鉴别诊断疾病临床表现1、狼疮性肾炎: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有肾外多系统累及表现,如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抗 sm 抗体阳性。
2、紫癜性肾炎:青少年多见,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肾炎为特征。
累及肾脏者可出现血尿或蛋白尿,肾活检病理表现为系膜增生性病变,伴节段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和或新月体形成。
免疫荧光以 IgA 为主要沉积物。
3、乙肝肾: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也可见于老年人,以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国内依据以下三点进行诊断。
①血清乙型病毒肝炎抗原阳性。
②有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③肾活检切片中找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4、肿瘤相关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大多发生在肿瘤之后,或与肿瘤同时发现,也可在肿瘤诊断之前出现。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病理上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肿瘤有效治疗后,肾脏疾病可自然痊愈或好转。
5、糖尿病肾病,多发于 10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从早期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可逐渐进展为肾病综合征。
眼底检查可见微血管病变。
肾活检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
典型损害为 K-W 结节形成。
6、药物中毒性肾病引起的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外源性毒素,如青霉胺、金盐、蛇毒、蜂毒、花粉等引起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这些表现很难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相鉴别,详细询问病人是否有肾毒物接触史,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否则容易漏诊或者误诊。
鉴别诊断1、自身免疫性疾病:①系统性红斑狼疮;②血管炎肾损害;③干燥综合征;④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2、感染性疾病:①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②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③心内膜炎相关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紫斑性疾病,通常由于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炎症而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要正确诊断过敏性紫癜,需要进行细致的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紫癜的疾病,建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特点过敏性紫癜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皮肤紫癜:常见的表现是紫癜斑或斑丘疹,呈对称性散在分布,在臀部、下肢等部位较为常见。
2.过敏性皮炎:紫癜伴有皮疹、瘙痒等过敏性皮炎表现,常见于首次发病或复发时。
3.关节症状: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关节症状,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患者。
4.全身不适:伴有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多见于急性发作期。
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1.化脓性疾病:如败血症、细菌感染等,紫癜常伴有局部感染表现,需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明确感染原因。
2.病毒感染:如病毒性出血热、登革热等,紫癜可与其他出血热症状相似,需要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LE患者可出现紫癜和多种皮肤损害,需要根据自身免疫学指标和病理学检查加以鉴别。
2.过敏性紫癜伴发的肾炎:部分患者可合并肾脏损害,需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和肾脏活检进行鉴别。
与药物性疾病的鉴别1.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类、阿司匹林等可引起皮肤紫癜,需根据用药史和过敏试验进行鉴别。
2.药物性紫癜: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紫癜,需根据药物史和皮肤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和病史: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观察皮肤表现和全身症状。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免疫学指标(IgE、C3、C4等)、特异性致敏原检测等。
3.皮肤病理学检查:可行皮肤活检或皮肤穿刺涂片检查,帮助明确病理类型和诊断。
4.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腹部B超等,对合并腹膜、肺部等实质器官损害进行评估。
紫癜性肾炎诊治指南疾病简介:紫癜性肾炎(anaphylatic purpura nephritis)是指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
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
如果蛋白丢失过多,亦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果血尿、蛋白尿长期持续存在,亦可伴有肾功能减退,最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过敏性紫癜导致肾受累的比例为20%~10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发病原因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
常与以下因素有关:1.感染:有1/3病例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见病原体有:病毒:柯萨奇、EB病毒、腺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
细菌:沙门氏菌、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支原体、阿米巴原虫、蛔虫。
2、药物:抗生素、磺胺、异烟肼、卡托普利等。
3、食物、鱼、虾蟹等。
4、冷刺激,植物花粉、虫卵、蚊虫、疫苗接种,动物羽毛、油漆等。
发病机制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紫癜性肾炎也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病主要通过体液免疫,但也涉及细胞免疫,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凝血机制均参与本病发病。
2.本病发病有种族倾向,有一些研究提示本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病理生理病理改变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常伴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新月体形成等血管炎表现。
免疫病理以IgA 在系膜区、系膜旁区呈弥漫性或节段性分布为主,除IgA 沉积外,多数病例可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的沉积, IgG和IgM分布与IgA 分布相类似。
部分毛细血管壁可有I 病理分级gA 沉积,经常合并C3 沉积,而C1q 和C4 则较少或缺如。
过敏性紫癜肾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过敏性紫癜肾炎症状,尤其是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早期症状,过敏性紫癜肾炎有什么表现?得了过敏性紫癜肾炎会怎样?以及过敏性紫癜肾炎有哪些并发病症,过敏性紫癜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过敏性紫癜肾炎常见症状:皮肤紫癜、斑丘疹、胃肠道出血、蛋白尿*一、症状本病除肾外表现外,在病史、临床表现、尤其是免疫病理改变与IgA肾病十分相似。
1.肾外表现(1)皮肤紫癜:本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绝大多数患者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
皮肤紫癜常发生在四肢远端伸侧、臀部及下腹部,多呈对称性分布,皮损大小不等,为出血性斑点,稍突出皮肤,可融合成片,有痒感,不痛,可有一次至多次复发,也可分批出现,1~2周后逐渐消退,也有4~6周延缓消退者。
有时也可分批出现荨麻疹及出血性斑丘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
(2)关节症状:1/2~2/3的患者有关节症状,多发生在较大关节,如膝、踝关节,其次为腕和手指关节,常表现为关节周围触痛和肿胀,但无红、热,不发生畸形。
(3)消化系统症状:约2/3患者有胃肠道症状,以腹部不定位绞痛为多见。
体检腹部有压痛,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伴有恶心、呕吐,常有胃肠道出血,肠段水肿、出血或僵硬,可形成肠套叠,肠穿孔,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也有合并胰腺炎的报道。
(4)其他表现: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可有头痛、低热、全身不适。
偶尔发生鼻出血或咯血,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头痛、行为异常及抽搐等。
少数病人有心肌炎表现。
2.肾内表现过敏性紫癜的肾脏受累率极高,本病即便尿液检查正常的患者,作肾组织学检查均发现肾小球炎症病变。
肾脏症状可见于疾病的任何时期,但以紫癜发生后4周内多见,也可出现稍晚,甚至在发病后数月至2年以上才出现。
偶有少数患者,先有镜下血尿,以后才出现皮疹等症状。
肾脏受累的严重程度与皮肤、关节、胃肠道受累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肾脏受累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血尿:肾脏受累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持续或间歇出现,儿童患者出现肉眼血尿者较成人多见,且在感染或紫癜发作后加剧。
紫癜性肾炎诊疗指南2016血尿的诊断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16年紫癜性肾炎诊疗指南中的血尿诊断标准解析紫癜性肾炎,作为一种与过敏性紫癜相关的肾脏并发症,其诊断对于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紫癜性肾炎诊断与分类
*导读:Wada按临床表现分为4型:①无尿异常;②急性肾炎;③肾病型或急进性肾炎;④慢性肾炎。
国内有报告分为5型:①轻型或无症状性尿异常;②急性肾炎综合征;③肾病综合征;
④慢性肾炎综合征;⑤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一般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较多见。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是出血性皮疹和肾损害。
典型皮疹有助于本病诊断,皮疹稀疏或出现肾脏症状时皮疹已消退者应详细追问病史(包括关节、胃肠道症状)和皮疹形态。
对出现典型肾脏症状,如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时,诊断较容易;对轻微尿改变者,国内一般以尿蛋白定性(+)和尿红细胞超过5个/高倍镜,或 2~3 个/高倍镜作为诊断标准。
急性期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而血小板计数和功能试验正常,对本病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且有助于了解病变程度及评估预后。
皮肤活检有助于同IgA肾病外的肾炎作鉴别。
Meadow等人根据患儿发病后3个月内的临床表现,将紫癜性肾炎分为5个类型:①只有镜下血尿;②无症状性蛋白尿和血尿;
③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急性肾炎综合征(指血尿伴高血压、氮质血症和少尿3项症状中2项);④肾病综合征和血尿;⑤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炎综合征。
Wada按临床表现分为4型:①无尿异常;②急性肾炎;③肾病型或急进性肾炎;④慢性肾炎。
国内有报告分为5型:①轻型或无症状性尿异常;②急性肾炎综合征;③肾病综合征;④慢性肾炎综合征;⑤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一般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较多见。
(实习编辑:黄秀杰)。
过敏性紫癜肾炎诊断依据
*导读: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诊断依据,便于尽早发现异常而及时治疗。
……
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诊断依据,便于尽早发现异常而及时治疗。
1.发病年龄: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2.相关病史:既往或最近出现相关过敏性紫癜史;本病可出现在疾病的任何时期,但多在紫癜发病后4周左右或在紫癜尚未完全消失时发病。
3.伴随症状: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或瘀斑,呈对称分布。
这些瘀斑稍突出于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常成批出现,以四肢远端伸侧及臀部多见,一般于7~14天逐渐消退;膝、踝、肘等大关节出现游走性疼痛,并伴有明显肿胀;脐周及下腹部出现阵发性绞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腹肌紧张及压痛,可伴有肠鸣音亢进。
4.肾脏症状:肾小球毛细血管发生炎性反应,便可引起一系列肾脏症状。
以血尿最常见,并伴有持续性少尿;病变严重者,可出现肉眼血尿、管型尿、蛋白尿(蛋白含量>3.5g/d)及高血压,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肾功能衰竭。
值得注意的是,水肿多出现在面部、踝关节周围及双足,且早起后明显。
5.辅助检查:肾活检可显示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为最终
确诊提供有利依据。
过敏性紫癜临床上常以出血性皮炎、关节炎、胃肠炎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当伴发肾脏损害时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儿童。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表现为典型皮疹,胃肠道或关节有受损,最突出的是典型的肾脏损害表现:如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
这敏性紫癜肾炎同Ig A肾病、急性肾炎等疾病一定要仔细鉴别,以免误诊而耽误治疗:
1、Ig A肾病:多见于青年男性,感染后1~3天出现血尿,无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表现。
2、急性肾炎:病史,皮疹形态、分布,关节和胃肠道症状有助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诊断。
急性肾炎早期血清补体降低,肾活检可作鉴别。
3、综合症:过敏性紫癜肾炎伴咯血时就应注意与此病鉴别。
典型皮疹、关节和胃肠症状、血清Ig A增高等鉴别并不困难。
4、狼疮性肾炎:红斑狼疮皮疹在形态和分布均与过敏性紫癜肾炎有显着区别,结合其他系统临床表现可鉴别。
5、多动脉炎:此病在临床上可类似于本病,但发病年龄较大,肾活检无Ig A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