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修改解题方略病句修改要认真弄清用词不当、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的判断,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

一、修改要领。

1、要审清题干。如选择题,是选“有语病”,还是选“没有语病”。

2、要全神贯注地通读句子,调动平时积累的正确语感,凭“感觉”判断词句是否有病。

3、运用平时训练总结的经验,从理性上去判断。答题时要综合、灵活地运用,提高自己查断病句第一感觉的正确率。

4、提取主干。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可以用此法辨析。

5、逻辑分析。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可以用此法辨析。

二、常用修改符号。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复原号调位号留空号

三、常见病句类型及查找方法。

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一般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如: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答复”和“调查处理”并不是态度,这属于主谓搭配不当,把“是”改做“表现出”)(2)主宾搭配不当。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宿迁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该句的宾语是由五个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该句的主干是“我看到乡亲、房子、街道、乡音、笑声”,谓语“看到”只能同“乡亲、房子、街道”搭配,不能同“乡音、笑声”搭配。因此在“街道”和“乡音”之间加个谓语动词“听到”)(3)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将“事迹”

改为“形象”)(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我们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改为“认真”、“慎重”等)(5)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如: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这是典型的主宾搭配不当)

2、语序不当。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份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如: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石油的生产”应改为“生产的石油”)(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如: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热烈地”应放在“讨论”之前)(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如: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将“充分”调至“激发”前,并删掉一个“的”)(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如:在休息室里许多代表昨天都与他热情的交谈。(应改为“热情的与他交谈”)(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即使”应移到“能力”的前面)(7)主客颠倒。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应改为:“许多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8)分句位置不当。如: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9)动词等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如:经考古专家数年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学术界评定为我省21世纪考古大发现之一的宿迁泗水王国遗址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整理、研究和发掘”应改为“发掘、整理和研究”)

3、不合逻辑。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前后矛盾、分类列举不当、否定失当等。例①: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与常理不符。“防止”和“不再”不合逻辑)例②:两

三百人,上千只眼睛,盯着落水者,居然没人下河救人!(两三百人怎么会有上千只眼睛呢?不合事理)例③: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既然“放眼大海”,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例④: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分类列举不当。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和”来连接)例⑤: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人人恩怨有关。(双重否定失当,句意正好相反。可删去“不是”)

4、看数量词,是否重复、矛盾或不科学。如:据统计:沭阳县栽植杨树至少二亿棵左右,栽种面积增加到五万亩以上。(“至少”与“左右”语意有重复,有矛盾,可删去“左右”)

5、看两面词,是否出现“一面”对“两面”。如:(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句主语中“能否”这个两面词表明主语是两面意思,宾语“重大意义”是一面,两面对一面,因此删去“能否”,改成一面对一面)(2)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正确与否”是两方面,而“优良”只是一方面,前后搭配错误)

6、语意矛盾。如:已经是傍晚时分,在空寂无人的教室里他独自坐着,久久地品味着这次考试失败的苦涩。(“空寂无人”与“独自”语义矛盾)

7、成分残缺或赘余。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

(2)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例①: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相同的还有,“通过……,使……。”)例②: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

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宾语残缺,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句子就通了)例③:南堡人民经过苦战,一道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该句缺谓语,句中主语“南堡人民”和状语“经过”,而没有谓语,若把“经过”一词前置句首,“经过南堡人民”便成为状语,“一道大坝”便成为主语,“屹立”成为谓语,这样的句子成分就不残缺)例④:全运会结束后,运动健儿们凯旋而归。(谓语重复。“旋”就是“归”的意思,可改为“胜利归来”)例⑤: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例⑥: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例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通读句子时,将“不足”和“不当”删除后,感觉句子更精练,语意更明确,简单分析可知“我们所缺乏的”应是“勇气”和“谋略”,也可将“缺乏”改作“表现出”)

8、结构混乱。所谓结构混乱,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语句不通顺。常见的结构混乱类型主要是句式杂糅。例①: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典型的句式杂糅。这是将“著作的作者是两位年轻教授”和“著作是由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两句杂糅而成,可删去“的作者”或“写成的”)例②: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例③: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改为“以”)例④: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在跳跃。[后一句子包含两个句子:(这)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在跳跃;原因之一是舞蹈者不停在跳跃。“原因之一是……”和“(这)是因为……”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9、表意不明。表意不明的类型主要有语意不明、指代不明、歧义等。例

①: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

议很不成熟。(“看法”和“建议”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语意不明)例②: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黄土”究竟是什么,句子并未说清,语意不明)例③: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指代的内容未说明)例④: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这样”指代不明)例⑤: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歧义。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例⑥: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歧义。“几个”放在“学校”之前,既可理解为是几个学校的领导,又可理解为一个学校的领导)例⑦: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歧义。由于“前”在此处界定模糊,以致产生误解,是10月5日前的任意一天,还是10月5日这一天去报到?)

四、常见题型举例。

1、选择题。如: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B.当胡锦涛来到宿迁时,受到了宿迁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C.在政协会议上,希望中学校长呼吁:不要把青少年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2、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如:张军远赴贵州山区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3、修改段落。如: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①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②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③但从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④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有水存在。(1)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2)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3)与这段文字说明

的中心不一致的是(填序号),修改。答案:一、略。二、略。三、略。四、1、C。2、略。3、(1)③,“从”改为“在”;(2)②,加上“的”或“的地方(的星球,的行星)”或去掉“是”;(3)④,删去这个句子。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修改病句专家解读考点课标与教材对修改病句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修改病句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正确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典型例题透视

例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l)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_____________。(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重庆市中考试题) 答案:(1)第①处删去“的局面”或删去“格局的”(只删“格局”也可)。(2)第②处应将“源流”改为“源泉”。(3)第③处应在句末添加“的活动”。(4)第④处应将“发展”和“传承”调换位置。

透视:这是一道在语段中修改病句的试题。整个语段有四处加线的句子有语病,命题者在文段后列出常见的四种病因,让考生分别进行修改。由于试题中分别列出了病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修改的难度。因此,解答此题,考生只要根据病因,逐题进行修改就可以了。

常见失误分析

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盛夏时节的茂名是个收获的季

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2009年广东茂名市中考试题) 答案:B 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命题从三个方面设置语病,要求考生进行辨析。A句搭配不当,“茂名”不是“季节”,应改为“茂名的盛夏(时节)是个收获的季节”。C句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D句否定不当,应去掉“并非”或将“不无”改为“没有”。考生如果不清楚病句的病因,就可能因错选而失分。

能力提升练习

Ⅰ中考试题精编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C.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 D.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1. (2009年福建福州市中考试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据新华社6月13日的报道,我国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数降低了1.2倍。 C.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到我国人民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D.受金融危机影响,仅我国广东地区就约有2至3万左右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 (2009年广西河池市中考试题)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2009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试题) 4.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要保持原意。 (1)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运动员经常赛前出现的紧张情绪。 (2)真诚不仅同生活中的面包与思想中的真理一样真实,而且它孕育出高贵而朴素。 (2009年辽宁阜新市中考试题) 5.修改下

面病句。 (1)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神农炎帝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2)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2009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 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①今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会迎来一次日全食。②本次日全食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左右。③日全食这一天文奇观,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④为此,江苏正在系列开展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 7.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五一”小长假,我们结伴去郊游。绿油油的田野、青翠的杨柳、缤纷的野花等植物,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跑着跳着,欢声笑语传出很远很远……这次郊游,让我们亲近了自然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改后的句子: (2009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试题) 8.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①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而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近年来,淮安加快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打通了一条连接淮安和连云港的高速航道。②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江苏淮安市中考试题) 9.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①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敬崇尚崇拜)“和谐”的民族。②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③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1)请从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有一处缺少标点,请将补上标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09年陕西省中考试题) (2009年湖北咸宁市中考试题)

2.Ⅱ专项模拟训练 1.下列各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爱的玩具。 B.这次外出演出,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可以发挥得更好了。 C.大步走向繁荣富饶的家乡。 D.中国科学家利用“嫦娥一

号”卫星绕月飞行探测到的科学数据,已获得多项成果。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3.下列几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4.下列句子有语病,请予以改正。 (1)秦兵马俑是两千多年前从西安以东的临潼出土的文物。改正: (2)为了防止这类漏气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改正: (3)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就已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购物袋。改正: 5.请指出下列广告词中的毛病。(1)一切都变得更小,除了它的功能。(复印机广告)(2)润亮日霜特别适合任何皮肤。(化妆品广告) 6.下面是一位学生给老师的短信,信中有毛病,请你帮忙改一改。五月的康乃馨,没有牡丹的高雅圣洁,没有莲花的美名远播,只是默默散发着心旷神怡的淡淡清香,就像您的爱一样。(1)“高雅圣洁”一词未抓住牡丹的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替换。(2)加横线的句子有毛病,请修改。 7.下面是一位初中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画线处都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可是,如今又有谁见过真正的大自然呢?西亚的阿拉伯半岛,A到处弥漫着硝烟的炮火;中国的黄土高原,B滚滚东流的黄河水翻滚夹杂着万千泥土,奔向渤海;拉丁美洲的亚马逊平原,C数以万计的树木在电锯下从容倒下……有谁看见自然在流泪? (1)A处搭配不当,请改正。 (2)B处语言不简洁,请删去多余的词语。 (3)C处有一个词用得不当,请用合适的词替换。 8.下面四则标语,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在街头收集的,其中一则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A.文化乳汁哺育校园新苗,艺术甘泉滋润祖国花朵。 B.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 C.热烈祝贺七星菜馆连续蝉联“中国湘菜名店”。 D.让理想与风筝齐飞,让希望与春天同在。 9.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错误,请改正。①冬日的大亚湾,是一个山花烂漫、风光旖旎的季节。②它历经30年风雨,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凝聚着几代核电人的心血。此时的大亚湾核电基地,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 (1)(2) 10.下面一段文字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①电视剧《西游记》正在新版拍摄当中,我有些杞人忧天。②《西游记》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有的只能当科学片甚至

爱情片看,我真是担心这次会犯通病,只是把古典名著再被科幻一把。③看过不少新拍的古典名著题材电视剧,他们常常对原著的理解充满臆断,过分追求现代感,却消除了原著的文化神韵和文化价值,失去了名著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1)第①句语序不当,应改为: (2)第②句句式杂糅,应改为: (3)第③句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

3.参考答案:Ⅰ中考试题精编 1.D2.C3.A

4.(1)将"经常"移到"出现"前。(2)在"朴素"后面加"的品质",或将第二个"而"改为"和"或"与"。

5.(1)把"发扬"和"继承"交换顺序。(2)删去"是否"。

6.②删去"多"或 "左右"④删去"系列",或把"系列"移到"宣传"后

7.绿油油的田野、青翠的杨柳、缤纷的野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8.①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而(且)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②(删"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将(对)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9.(1)崇尚(2)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3)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10.三年的初中生活结束了,(增加"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能唤起我们心中许多美好的回忆,能启迪我们不断地完善自我,认识自我(换位)。尤其难忘的是,那些年长的老(删除)教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①"我们"可插入"三年的"前,也可插入"已经"前;②既可删去"年长的",也可删去"老")

4.Ⅱ专项模拟训练 1.D2.B3.B4.(1)"两千多年前"应放在"文物"前(2)去掉"不"(3)应改为"生产、销售、使用"

5.(1)"一切"与"除了"相互矛盾(2)"特别"与"任何"相互矛盾

6.(1)雍容华贵(2)将"心旷神怡"改为"沁人心脾"

7.(1)到处弥漫着炮火的硝烟(2)删去"翻滚"(3)"从容"改为"悲惨""悲伤"或"无奈"等

8.C热烈祝贺七星菜馆蝉联"中国湘菜名店"。

9.(1)冬日的大亚湾,山花烂漫,风光旖旎。(或:冬日的大亚湾,是一个山花烂漫、风光旖旎的地方。)(2)它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历经30年风雨,凝聚着几代核电人的心血。10.(1)"电视剧《西游记》正在新版拍摄当中"改为"新版电视剧《西游记》正在拍摄当中"(2)"只是把古典名著再被科幻一把"改为"只是把古典名著再科幻一把"(3)"却消除了原著的文化神韵和文化价值"改为"却丢失了原著的文化神韵和文化价值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专题一七上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篇虽有嘉肴(青海近年未考)

第2篇虽有嘉肴(青海近7年未考)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 乎? 第1层:用类比手法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第2层: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说明它们的相互 作用。 第3层:总结结论:教学相长。 【全文中心】本文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 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道理。 【写作特色】(1)比喻说理,生动形象。文 中以吃菜(“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也”)来说明学习的道理:再好的学说,不 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2)言简意赅,富有 哲理。 【现实意义】“教学相长”为新时期教师教 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 自主学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特殊 用法 词语例句意思 通假字兑《兑命》曰 “兑”通“说”,殷 商时的贤相傅说 古今异义 虽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 虽然 旨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目的 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疲 乏 词类活用善弗学,不知其善也 原意:好的;句中 意:好处 虚词 意义 及其 用法 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其此之谓乎副词,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

1.《礼记》,__儒家__经典之一,由西汉__戴圣__对__秦汉__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十二卷,内容涉及西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古代社会情况、儒家思想和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嘉:__好,美__ 肴:__用鱼、肉做的菜__ (2)虽有至道 ..至:__达到极点__ 道:__道理__ (3)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是故:__所以__ (4)然后能自反.也反:__反省自己__ (5)然后能自强.也强:__勉励__ (6)教学相长.也长:__增长,促进__ (7)《兑命.》曰命:__《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__ (8)学.学半学:__教__ 3.重点句子翻译。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所以学了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__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之后才能自我勉励。__ (3)故曰:教学相长也。 __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__ (4)《兑命》曰:“学学半。” __《兑命》上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__ (5)其此之谓乎? __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__ 4.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这个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__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类比,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__ 5.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具体说说“教学相长”的原因。 __类比论证。因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教学以后就会知道理解不了,知道理解不了,然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__ 6.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 __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这种说理的方法叫作“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并进而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__ 7.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 __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__ (2016安顺中考)阅读《虽有嘉肴》,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不知其旨.也旨:__甘美__ (2)学.学半学:__读“xiào”,教__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5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 《陈情表》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二、古今异义 1.彭泽去家 ..百里 古义:距离家乡。 今义:到家里去。 2.尝从人事 .. 古义:做官。 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3.于时风波 ..未静 古义: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4.于是怅然慷慨 .. 古义:感慨。 今义:不吝惜。 5.将有事 ..于西畴 古义:农事。 今义:指有事情。 6.既窈窕 ..以寻壑 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7.幼稚 ..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三、一词多义 1.将????? ①田园将. 芜胡不归 将要②出郭相扶将 . 扶持③将.子无怒 请④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率领⑤军中诸将. ,各有彼此 将领 2.行??????? ①感吾生之行. 休 将要②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行走③余嘉其能行 .古道 遵行,实行④为君翻作《琵琶行. 》 古诗的一种体裁⑤汉天子,我丈人行 .也 行辈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运行⑦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行为 3.策??? ①策. 扶老以流憩 拄②策 . 之不以其道 鞭打③策. 勋十二转 登记,记录④执策. 而临之 马鞭

4.质??????? ①质. 性自然 本性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刑具,杀人时作 垫用的砧板 ③非天质. 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资质,禀性④黑质 .而白章 质地,底子⑤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 询问 5.非??? 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不对,不正确②登高而招,臂非 . 加长也 没有③人非. 生而知之者 副词,不是④举世非. 之而不加沮 责备,批评 6.之????? ①悦亲戚之. 情话 结构助词,的②感吾生之 . 行休 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③郯子之. 徒,其贤不及孔子 代词,这些④何陋之. 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⑤马之. 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7.以????? ①既自以. 心为形役 介词,让②舟遥遥以 . 轻飏 连词,表修饰③眄庭柯以. 怡颜 连词,表目的,来 ④木欣欣以. 向荣 连词,表修饰⑤王语暴以. 好乐 介词,把⑥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 介词,因为

小学语文教材梳理写人

小学语文教材梳理写人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 导师决胜面试课程讲义-语文学科 教材梳理 (一) 主讲人:刘伟丹 真题展示 真题展示一 《巨人的花园》 1、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认识“洋溢”,“废墟”这两个词的意思。 2、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3、试讲时间10分钟。 真题展示二 《蟋蟀的住宅》 1、会读7个生字词,会写11个生字。 2、把握住宅的特点。 3、试讲10分钟。 4、板书顺畅。 真题展示三 《山中访友》 节选3、4自然段。 1.教授比喻、拟人、联想等修辞手法 2.配合板书 3.试讲时间10分钟。 课程说明

课文类型: 写人记事类 写景抒情类 说明类 古诗 童话 寓言 教学技巧 字词 句子 篇章:大意、思路、思想情感 语文知识 授课内容 教材解读 授课思路 教学技巧 梳理一:写人记事类散文 一、教材解读 《窃读记》 主要内容: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特点: 1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2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五)语言训练,加强实践 (六)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七)总结新知,回顾重点 (八)分层作业,延伸学习 思路一 (一)多种方式,导入课题 方式一:话语导入 同学们,多年来我们一直和书形影不离,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书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板书课题) 方式二:揭题导入 1、查字游戏: 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2、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3、师接着板书“读”。

2019中考语文汉字专题训练

2019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一) 汉字 1.[2018·大连双基调查改编]欣赏下面书法作品,用正楷字体将下面汉字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2017·山西二模]请欣赏下面这幅作品,用正楷字体将下面汉字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3.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书法作品更是赋予其神韵。请你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用楷体将首句规范、端正地写在下面。

4.[2018·随州改编]著名书法家启功的这幅作品笔画清劲优雅,字体干净匀称,温润如玉。请你用正楷或行楷字体将下 面作品内容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只写诗句,正确、流利、美观。 5.下面的书法作品最后一句没有完成,请你用正楷字体将最后一句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6.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查看其字形运用,更要深入了解字义,把握内涵,下面两幅作品均有深刻的内涵。其中一幅指出实践的重要性,请你将其用正楷字体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

7.今天是奶奶八十大寿的日子,王强准备选择一幅书法作品送给奶奶做礼物,下面哪幅更加合适?请你将合适的作品用正楷字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 8.书法,是中国汉字书写的一种独特艺术,是历代传继下来的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学问,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很多同学请教书法王老师写好书法的秘诀。王老师提笔送给同学们一幅字。请你将其用正楷字规范、工整 地写在下面。 9.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因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的。 B.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来自图画文字。“羊”“兔”“骑”都是象形字。 C.古老的造字法,除了象形以外,还有指事、会意。 D.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10.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行书 A.甲骨文像捆绑在木棍上的包囊,其字形像是用绳子将树枝捆绑起来。 B.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束”属于形声字。 C.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人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梳理(人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梳理(人教版) 单元教材及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让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将其永久珍藏,使之成为美好的回忆。本节是活动启动课。 六年级学生在不得不说分手时,必然会很伤感,教师要重在引导他们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表达。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2、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共同制作“班级纪念册”。 3、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⒈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⒉种形式表达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用多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单元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六、单元课时安排:15课时 第一课时: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第六课时:、难忘的启蒙。阅读阅读材料,写写自己的启蒙老师或者启蒙教育。、感恩教师。学生回忆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并写下来。 第七课时:感恩后勤工作人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第八课时:难忘学校生活,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小学生活的怀念之情。 第九课时――第十课时:制作手抄报:难忘小学生活。 第十一课时――第十三课时:阅读材料,学生尝试写建议书,给老师写书信,写毕业赠言。 第十四、第十五课时:毕业联欢活动。

六年级下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字词-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专项部分字词 一、容易写错的字 盔骤逞禽眺眩顷榆桉柏赐谕臣噬哒络绎湮眸寨搏懈杈瞬滞腴蹈婉啃俺趟熬蝎涂哟嘿鞠躬煦搅蜥蜴惺忪帧吮醇蚊蚋芜蔷薇馥葵烙绣萌纽蕾飓凄捻锉崎岖揭缴莽揠闵矣槁遽契吾趋阁衍屠痧剃亏筹寡婚倡域拆嘱寝济镶萍藻贮澄循昙秉秧砸瘩欺撮孵哼啼锐侍瞪 焉蜷脏巅邦渊橄榄瘫痪捶宿膳豌诀妮硝炭谣噩跺莱 凳拱耽妨袖骼椎趾炙羚鸵椭淤腐隧奢莴苣颚钳砾栖蓑葛磬璃蟹蜈蚣嫌恶恍惶瞒掷恕铅窖蚯蚓藤 二、容易读错的字 颁(bān)布商贾(ɡǔ)悲怆(chuànɡ)铁锹(qiāo)哎(āi)呀粗犷(ɡuǎnɡ)纤(xiān)巧暴戾(lì)回眸(móu)凝滞(zhì)绽(zhàn)开妖娆(ráo)擅(shàn)自吞噬(shì)晓谕(yù)衔(xián)接蜇(zhē)人宫嫔(pín )和煦(xù)惬(qiè)意吮(shǔn)吸凋(diāo)谢瑟(sè)瑟迢迢(tiáo )烙(lào)饼盎(ànɡ)然萌(ménɡ)发溃(kuì)烂泄(xiè)气哽咽(yè) 吁(xū)气濡(rú)湿赔(péi)罪话茬(chá)敷衍(yǎn)撮(cu ō)土贮(zhù)蓄澄(chénɡ)清蹭(cènɡ)地循(xún)环昙(tán)花田坝(bà)疙(ɡē)瘩欺侮(wǔ)叩(kòu)诊豁(huò)亮侍(shì)弄沏(qī)茶首届(jiè)掂(diān)配惩(chénɡ)罚吆(yāo)喝砰(pēnɡ)声噩(è)耗 譬(pì)如轮廓(kuò)妨碍(ài)蓑(suō)衣下颌(hé)栎(l ì)树 淤(yū)泥椭(tuǒ)圆栖(qī)身奢(shē)华粗糙(cāo)倘(t ǎnɡ)若点缀(zhuì)虐(nüè)杀宽恕(shù)堕(duò)落奢侈(chǐ)拘(jū)谨笨拙(zhuō)幼稚(zhì)憔(qiáo)悴内疚(jiù)祈(qí)祷懒惰(duò)瓜熟蒂(dì)落秉(bǐnɡ)烛夜游三年五载(zǎi)彬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夜深了,花睡了 三毛 我爱一切的花朵。在任何一个千红万紫的花摊上,各色花朵的壮阔交杂,成了都市中最美的点缀。 其实我并不爱花圃,爱的是旷野上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的野花和那微风吹过大地时的感动。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花回家。对于离开泥土的鲜花,我总有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还是要买的。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 在所有的花朵中,如果要说“最爱”,我选择一切白色的花,尤其是长梗的百合。 许多年前,我尚在大西洋的小岛上过日子,那时,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我在家中种菜,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那种东西,艺术品位高,并不差的。我不买花。 有一日,丈夫和我打开邮箱,又是一封求职被拒的回信。那一阵,其实并没有山穷水尽,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没有悲伤,可是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已不敢奢求。那是一种恐惧,眼看存款一日日减少,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这种情况只有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明白。 我们眼看求职再一次受挫,没有说什么,去了大菜场,买了些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就出来了。不知怎么一疏忽,丈夫不见了,我站在大街上等,心事重重的。一会儿,丈夫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小束百合,兴冲冲地递给我,说:“百合上市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失了理智,向丈夫大叫起来:“什么时候了?什么经济能力?你有没有分寸,还去买花?!”说着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丢到地上,转身就跑。在举步的那一刹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我回头,看见丈夫呆了一两秒钟,然后弯下身,把那些撒在地上的花,慢慢拾了起来。 我向他奔过去,喊着:“荷西,对不起。”我扑上去抱他,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上)教材梳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上)教材梳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这八个专题的训练重点是: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一些读写方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的方式。 3、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把握课文地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5、把握主要内容,透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6、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7、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每个专题的内容一般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如第一单元的导读:“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感情。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点名了本组教材的内容。“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提示了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所以在进行每组教材时要首先组织学生阅读导读的内容。 ●每组教材都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安排的阅读链接的内容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阅读,如教材11页安排的阅读链接的内容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料。资料袋中的内容一般提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等内容,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阅读,帮助学生学习文本,教材中的24页的资料袋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67页的资料袋的内容是简介作者。137页的的资料袋的内容是长征的背景资料。

2019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形

2019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形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矫健一代天娇炫耀头晕目眩 B.苍茫沧海桑田覆盖重蹈复辙 C.泛滥粗制烂造斑纹班师回朝 D.克扣刻不容缓惶恐张皇失措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狼藉绯闻闭门羹锐不可当 B.烦燥庇荫报不平张皇失措 C.寒战馈赠一招群子虚乌有 D.骊歌谰言脱口秀险象迭生 3、依据词典解释,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达旦(霄,宵) “霄”有”天空”的意思,”宵”有”夜”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宵”。 B.多姿多--(彩,采) ”彩”有”颜色”的意思,”采”有”神色”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彩”。 C.物--天择(竞,竟) ”竞”有”竞争”的意思,”竞”有”完毕”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竞”。 D.重--覆辙(蹈,导) ”蹈”有”踩”的意思,”导”有”引导”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导”。 4、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佣在一旁说:”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张,我曾想收拾一下,后来发现那是徒劳的。” 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谛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C.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阴郁而暗然失色,罩上阴云。 D.杜雍和只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 5、对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判断正确的是( ) A.狭(隘溢) 判断:”隘”有”狭窄”的意思,而”溢”有”过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溢”。 B.一莫展(筹踌) 判断:”筹”有”计策、方法”的意思,而”踌”有”犹豫”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踌”。 C. 笑大方(怡贻) 判断:”怡”有”愉快”的意思,而”贻”有”赠送”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贻”。 D.遵(循询) 判断:”循”,有”遵守、依照”的意思,而”询”有”问,征求意见”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循”。 6、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片河滩方圆七八里,一条条河汊纵横交错,一片片水洼星罗棋布,一道道沙冈连绵起伏。 B.刘谦此次香港巡演,以别具匠心的出场方式,变化莫测的舞美视觉,神秘十足的音乐伴场,带给”谦迷”无限的疯狂与猜想。 C. 身教非常重要,父母的形象不论好坏,都会因为耳儒目染,对孩子的行为造成影响。 D.从古到今,语言文字虽然一脉相承,却也是历经变迁,动静颇大的。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叱咤风云谈笑风生消声匿迹戛然而止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精排)

一单元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梳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一单元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 (一)成语梳理 [理解下列成语] 1 .《沁园春长沙》 峥嵘岁月:不平凡、不寻常的日子。 风华正茂:风华,“风”,指风采、才华; “华”,时光,时间段;“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2?《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 天伦叙乐: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 亲戚之间的关系。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注意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 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 思的样子,心里慌乱。 剑拔弩张:形容书法笔力遒劲,有气势; 也形容形势紧张,有一触即发之势。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胜之不武:指不以正当的方式获胜,赢 了也不光彩;比喻以大欺小。 4 .《荆轲刺秦王》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同“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切齿拊心:切齿,牙齿切磨;拊心,捶胸。形容痛恨到极点。 5?《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 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6.《记念刘和珍君》 黯然神伤:形容由于心情沮丧而面带感 伤的神色。 殒身不恤:殒,死亡;恤,顾虑;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长歌当哭: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百折不回: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7.《小狗包弟》 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做反抗。 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 3.《烛之武退秦师》 逆来顺受:逆:不顺;顺:顺从;受:

最新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汇总优秀名师资料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汇总 - 1 -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知识汇编 三、简答题 4、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答:新课程中教师应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 (二)复现生字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复现机会; (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 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一)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二)定位 1、它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性活动 2、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 3、它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而不是“纯粹”的理性学习

4、它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而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 5、它是一种过程性的、非线性的语文实践,而不是结论式的、直线式的知识掌握。 8、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 (一)教学目标的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 (二)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 :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 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 9、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 2 -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 一、填空题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句式变换类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句式转换类试题汇编 1、将下面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 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鸟类和爬行动物都很少做梦。 2、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大清早大家就不得不起来。 3、将下面句子的划线部分改为否定句式,主要意思不变。 游览玩赏山水,不一定非要奇秀无比,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就必须追求雅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就不能不追求雅致了。 4、把下面的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可是,这不能全怪我。 5、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你不是想错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你想错了。 6、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那未来的一切,不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 7、、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愿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作为一座山,这难道不正是它的本分吗? 8、将下面的整句改为散句。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素不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达子香 朱明东 ①临近办公楼,一阵花香随风袭来,清新而亲切。我精神一振,下意识向楼前的花坛望去。昨日下班时还没开的达子香,一夜之间已次第绽放。 ②初见达子香是随父母到大兴安岭落户后的第二年。大兴安岭的春天比内地来得晚。家在县城边。不远处的山坡上除了斑斑点点尚未消融的雪,就是灰秃秃的林木。见我在门前怅然,母亲走过来说:“这里有山有水有树,还有花儿,咋还不高兴?”我说:“这里除了雪花,哪还有别的花儿呀?”母亲笑了:“会有的,这么多的山,哪能没有花儿?”没过几天,山坡上果真开起了大片大片粉红色的花儿。这些花儿就像大兴安岭新生的婴儿,努力睁开眼睛,新奇地打量这个世界。 ③达子香是大兴安岭普通却耐看的花儿。枝短叶小,花多为五瓣,粉红淡雅,花蕊细长。在苍茫的群岭中,她就像位女神,静美端庄,朴素大方。那几年,全家七口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生活艰难可想而知。母亲向来勤俭,每花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我理解母亲,她这不是小气,而是在帮家里减轻负担,哪怕这负担微乎其微。在对孩子们的学业上,她却毫不吝惜花钱。我刚上初中时,心里老想买本《现代汉语大词典》,可因定价相当于父亲一天的工资,就没敢说。细心的母亲得知我的想法后,二话不说,领我走五里多路赶到县城的新华书店,硬是把词典买回来。母亲说,只要是学习用的,家里就是再吃紧也要供你。邻居张老太太粮食不够吃,母亲狠狠心,硬是把家里节余的半袋白面送过去。母亲总是鼓励孩子们一心向善一心向上,要像达子香般朴素而纯美。 ④春末夏初,群岭依然萧瑟,达子香却率先绽放。遍及山岭盛开的达子香默默展现自己的美。她不畏寒冷,也不张扬芬芳。短暂的生命里她甘于寂寞,把生命全部献给山岭、树木。母亲热爱大兴安岭,也热爱生长在这里的达子香。她健在时常慨叹,在大兴安岭生活的人都是好样的,能冒着严寒为国家做那么多贡献的,都是非常之人。每当达子香盛开时,母亲就经常向山岭眺望,视线里,一定有漫山遍野的达子香。达子香名不见经传,她不似牡丹富贵,也不似玫瑰娇媚。开发建设以来,达子香把所有朴素的美都回馈给大兴安岭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这种回馈,无疑是一种恩泽,她让大兴安岭不再寂寞。 ⑤越是艰苦,达子香就越美越香。开发建设者们正如达子香,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达子

2020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名著阅读》

备考2020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傅雷家书》节选) (1)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信,信中提到的莫扎特,是________作曲家。这段文字中,傅雷认为演奏音乐的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 A.傅聪法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强理性认识 B.傅敏奥地利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强理性认识 C.傅聪奥地利以心灵去表现理性认识 D.傅敏法国以心灵去表现理性认识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B.傅雷先生在艺术上有很深造诣,《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便是父子间谈音乐。

C.《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D.傅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作品文字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他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结果他十分满意,他这辈子过得还挺不错。当然,由于愚蠢,由于年轻,更多的是由于无知,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1)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的著作《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托尔斯泰在反省自己的成长经历,内心波澜起伏 B.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时的内心感受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贝多芬在耳朵失聪时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 D.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成为战斗英雄后的自豪心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惋惜。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地漂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内,我没有停步,几乎不断地看到这些珍品。

中考语文仿写训练题

中考仿写训练题 1、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 2、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3、仿写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式,不要超过30字。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 4.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 5.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6、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意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7、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母爱是; 母爱是。 8、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香,,。 ,。 9、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青春是; 青春是。 10:宽容是,;宽容是, ;宽容是,。 11、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12. 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不是__________________;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承诺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材梳理2写人

1 导师决胜面试课程讲义-语文学科 教材梳理 (二) 主讲人:刘伟丹

《她是我的朋友》一、教材解读:

主要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特点: 1 设置悬念: 课文先写一名孤儿在炮弹爆炸中受了重伤,急需输血;接着具体写了阮恒献血的过程,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切地反映了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设下了悬念;最后点明阮恒内心矛盾、痛苦的缘由和坚持献血的原因。 2 突出的动作神情描写体现内心活动。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五)语言训练,加强实践 (六)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七)总结新知,回顾重点 (八)分层作业,延伸学习 思路一 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

方法一:谈话导入,谈朋友 方法二:歌曲导入《朋友》 方法三:名言导入 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收爱,而是奉献爱。 --亚里士多德 (二)初涉文本,整体感知 1解决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读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回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正音。 (4)理解生字词,请学生用生字词说话。 2感知大意: (1)请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脉络: (1)请学生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小女孩危险-献血前、中-献血后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 了解小女孩危险情境 (1)听故事,感知故事的起因(教师配乐配图讲故事,或录音故事) 要求:认真听,仔细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想象一下。 (播放课文1-4自然段课文录音并配小姑娘伤势严重的画面) (2)交流汇报,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 交流汇报: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明白以下几个要点: ①一个小姑娘受伤了,伤势很严重,甚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输血能够救活她,因此需要立刻给小姑娘输血。(相机理解“迫在眉睫”一词,读准字音,明白意思。)

2020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名著阅读》

2020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再次航海,登上了大人国的岛屿,他向国王夸耀自己国家政治清明、法律公正,却遭到国王的驳斥。这其实是作者对腐败的、不合理的英国政治制度的批判。 B.吴承恩的《西游记》为我们描绘了个奇幻的神话世界。在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变成一只斑斓猛虎,猪八戒来到天宫求助,妖怪最后被玉帝收回。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在革命的熔炉中从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英雄形象。 D.《琐记》中描绘了作者兴致勃勃阅读《天演论》的情景,《天演论》这本书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进化论的观点。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林冲是《水浒传》中刻画最完美的人物之一,他性格隐忍,逆来顺受,在奸臣的步步紧逼下,他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杀死陆谦等人,雪夜上了梁山。 B.《骆驼祥子》中祥子命运三起三落,最终走向堕落。祥子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C.《朝花夕拾》中这样描写范爱农:“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既写出了他孤傲、清高、倔强的性格,也借此表达了鲁迅对他的鄙夷和厌 恶之情。 D.保尔·柯察金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决心通过文学创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写成了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 的》。 3.下列名著内容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里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这影射了英国社会统治阶级托利党与辉格党的党派之争。 B.简·爱在劳沃德唯一的快乐和温暖来自好友海伦和教师谭波儿,可惜肺结核夺去了海伦·劳斯的生命,谭波儿老师转到别的学校了。 C.萧红在《呼兰河传》对那个“大泥坑”着重描写了一番,众人在它上面上演了人生百态,在灾害和福利面前,都抱有一种阿Q精神。 D.“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朝苏轼的诗句,在冰心《繁星春水》中有着同样的诗句:

中考语文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易错字音 侍(shì)弄 憔悴(qiáo cuì) 絮(xù)叨 树杈(chà) 逮(dǎi )着玩 脸颊(jiá) 菡萏(hàn dàn) 徘徊(pái huái) 匿(nì)笑 雪骤(zhòu) 2.易错字形 分qí(歧) 并dì(蒂) qī(攲)斜 一shà(霎)时 zuàn(攥)着 jué(诀)别 3.多音字 累???? ?lèi (劳累)léi (硕果累累)lěi (积累) 宿???? ?xiǔ(整宿)xiù(星宿)sù(宿舍) 4.形近字 ?????悔(huǐ)幡然悔悟诲(huì)诲人不倦 ? ????篷(péng )帐篷蓬(péng )蓬松 各得其所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形影不离 自作主张 不可抗拒 1.反复: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比喻: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1.以小见大:在《散步》一文中,作 者精心选材,以小见大,借一家人散步这件小事,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肩负重任的大主题。 2.象征:在《荷叶·母亲》中,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的爱呵护着的“我”。 有关亲情方面好句段: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亲情是河,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支流,让它永不干涸澎湃向前;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木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相???相.顾惊疑 互相相.委而去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 乃?????去后乃.至 才家祭无忘告乃. 翁 你的 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1.《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其代表作品为《我与地坛》。 2.《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3.《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她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其诗集《繁星》《春水》以清新率真的语言歌颂了自然、母爱、童真。 第二单元 1.易错字音 榆(yú)钱 搓捻(cuō niǎn ) 混(hùn)为一谈 持之以恒(héng) 愠(yùn) 肱(gōng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