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_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标要求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材分析
三大改造是2017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节课由“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两部分组成。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
1.教材编写改变了传统的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突出了“公私合营 ”中的赎买政策。
2.在降低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加强了主体内容的表述,特别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内容。
3.大量使用《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相关的历史图片、增强学生直观性学习内容;
4.课后自由阅读卡北京同仁堂的公私合营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5.本课主要叙述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以赎买的方式,对资本家的财产进行回收。
6.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三大改造时期的这段历史离学生已经比较久远,当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让学生对农业、手工业有了些许的陌生,接受起来稍有困难。八年级学生还比较感性,往往需要用直观的手段去传授知识,所以课堂中应巧设情境,可以提供更多的史料或视频、图片,学生才可能更好地进入到历史情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自学课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小组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公私合营——“同仁堂”的发展,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更好地了解建国后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
(5)按照“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3)在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上,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让学生懂得无论何时国家在制定民生政策时,都必须考虑中国国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及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方法与媒体
情境创设法、多媒体辅助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在我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大改造。
预习检测(前置性作业)
通过预习,我能完成以下问题:
(1)三大改造是对哪三大行业进行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对三个行业进行改造?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意义。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情境创设:张老汉的困难
(1)学生读材料,归纳张老汉面临哪些困难?
(2)学生尝试分析困难存在的主要原因。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思考:
(1)找出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存在哪些困难?
(2)这些困难会阻碍什么发展?
(3)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4)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目的是什么?
(5)情境体验: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牲畜,农具就要归集体所有,如果是你,会不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呢?
3.图片展示农业合作社劳动场景。
4.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果?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情境创设:张老汉弟弟的求援。
2.出示“顺口溜”,思考: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什么?
3.感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情境创设:张老汉儿子的来信。
2.介绍资本主义工商业存在的背景,如今该怎么办?
3.引导学生理解“公私合营”。 4.播放视频《大宅门》片断,说一说资本家对于公私合营是什么态度?
5.引导学生理解“赎买政策”。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出示材料: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分析、归纳三大改造的意义。
2.出示两则材料,思考: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是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部编人教版教材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通过情景设置等方法,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契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授语速太快,不利于学生听课效果,需要注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