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热和能
- 格式:ppt
- 大小:558.50 KB
- 文档页数:26
第十一章热和能知识深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知道扩散现象定义,及生活中的扩散现象。
(2)知道内能的定义,知道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区别。
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的条件、结果和实质;做功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1)理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水的比热容,它的物理意义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热量的定义,计算公式。
知道热值的定义、公式,热机的工作原理,能区分热机的四个冲程,理解其中的能量转化,热机的效率的计算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2).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区别。
难点:理解能量转化,热机的效率的计算公式。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典例1】分子间有引力,为什么破镜不能重圆?解析:两片破镜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典例2】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糖块放入水中,水变甜了。
B、洒水车将水洒在路面上。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土放入水中,看到水变混了。
【典例3】打气筒在使用时为什么筒壁会发热?解释:打气时,一方面,活塞向下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空气将热传递给筒壁;另一方面,活塞和筒壁摩擦生热,所以筒壁会发热。
【典例4】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B. 乙的动能大C.内能一样大D. 乙的内能大【典例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其机械能和内能的变化情况是()A、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B、机械能、内能均不变C、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D、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典例6】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现象中的“热”是指: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典例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有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D、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热和能单元总结基础测试一、选择题(共11 小题,每题 3 分,共 33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对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 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D.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焚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2.以下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冬季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温暖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骄阳之下柏油路面被晒融化了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发射中冲天而起3.以下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凭证是()A.两块表面圆滑的铅块互相紧压后会黏在一同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可以重圆4.学习了热学知识此后小亮发布了下边的见解.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汲取热量,温度必定高升B.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高升C.扩散现象不单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还说了然分子之间有空隙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主假如活塞与筒壁的摩擦惹起的5、如图 1,两名小孩的取暖方式是() A、两人都是经过做功取暖B、两人都是经过热传达取暖C、男孩经过做功取暖,女孩经过热传达取暖图 1D、女孩经过做功取暖,男孩经过热传达取暖6.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 , 在汲取相等的热量后 , 则()A. 水变化的温度较大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同样D.沙石的温度必定比水的温度高7. 太阳能热水器最主要的零件是水箱。
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图 2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为汲取更多的太阳光能,其面积可达 1 米2以上。
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50 千克的水,一段时间后,水温高升了20℃(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10 3 焦/(千克·℃),那么这段时间内水汲取的热量为()A.2.1 ×104焦× 104焦× 106焦 D. 4. 2× 107焦8、如图 2 是当前倡议使用的新式建筑资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做成空心,能够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俭资源B、空心砖做成的房屋冬暖夏凉,能够保温C、空心砖能够减小噪声污染D、空心砖蒙受压力小,不适合用于高层建筑9.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达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A. 720 °B. 180 °C. 150 °D. 9 0°1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赖飞轮的惯性来达成的冲程有()图 3 A.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B.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C.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D.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11.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记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初期的蒸气机是将水加热到高温,利用高温高压蒸气推进机器转动的,与此刻的内燃机对比,蒸气机的效率较低,除了机械制造的技术要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由是()A. 内燃机所用燃料的热值高B.内燃机的功率大C.蒸气机工作过程不切合能的转变规律D. 蒸气机工作时水蒸气带走了相当一部分能量卷 II(非选择题,共 67 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此题10 共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4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2.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意为“捧” ) 所包括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第十五章热和能九年级物理教案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了解热量的概念。
6.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7.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8.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9.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在学习第十四章“机械能”的基础上,把对能量的研究拓展到内能。
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分子动理论,并进一步通过推理用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来解释宏观现象,为从分子结构观点理解物体内能的本质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得出内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内能的改变。
从内能的改变引入热量的概念,通过探究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进一步引出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讲述内能的利用,介绍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最终得出能量守恒定律。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分子热运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等。
2.内能:内能的概念,通过探究活动及演示实验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量的概念等。
3.比热容: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及其单位,各种物质的比热容,理解水的比热容大这种特性的应用,热量的计算等。
4.热机:内能的利用,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过程,热值的概念,热机的发展等。
5.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等。
二、本章教材特点1.贴近学生的生活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提出初中物理尤其要学习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
初三物理知识点整理(热和能)选题:临港新城实验学校万东生一、填空题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答案:A A瓶中有红棕色气体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2.炒菜时香味四溢,这是现象,此现象说明了.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以创建“无烟奥运”为契机,努力创造无烟环境,保护公众健康。
只要有人在人群密集处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合吸烟,周围的人就能闻到烟味,遭受毒害。
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的缘故。
答案:无规则运动4.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5.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1所示。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
这是由于分子的结果。
答案:做无规则运动6.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_____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
答案:做功引7.搓手时手心发热,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炉火将水烧开,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
从分子动理论讲,“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答案:做功热传递扩散分子做无规则运动8.西湖公园中的人工湖可以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大的特性。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科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热和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热的本质:热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一种能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反映了其中微观粒子平均运动的快慢程度。
2.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传热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热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介质。
-传热:热通过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中的对流和对流体与物体接触面的传热,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
-辐射:热通过真空或介质中的电磁波传递,不需要介质的存在,适用于任何介质和真空。
3.热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子单位有千焦(kJ),焦耳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物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二、能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能的种类:能主要分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机械能:物体的运动能和位置能的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热能:物体内部由于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电能:电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能,包括静电能和动电能。
-化学能:物质分子间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
-核能:原子核内部的能量,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方式。
2.能的守恒定律:能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被创造或销毁。
3.能的转化和转运:能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进行能量转化和转运。
三、热和能的应用:1.暖房与制冷:热传导、传热和辐射的原理用于加热和制冷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暖气、空调等。
2.能源利用:利用不同形式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油、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人类提供能量。
3.温度测量: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和热敏性质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如温度计。
初中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初中物理课程中也是必须学习的内容。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知识点:1.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速度的量度,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热量是物体热能的一种体现,单位是焦耳(J)。
-温度和热量是不同的概念,温度取决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而热量是物体与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2.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分子的碰撞传递能量。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介质(如气体或液体)的传递,分子的运动带动周围分子一起传递能量。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辐射(如光、红外线)的传递,不需要介质。
3.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不会有热量的传递,称为热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系统中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用P(气压)、V(体积)和T(温度)表示,即PV=nRT(R为气体常数,n为气体的物质量)。
5.相变与内能变化:-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常见的有固体到液体的熔化、液体到气体的蒸发等。
相变过程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内能存在差异。
-内能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物体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热量的增减来描述。
6.功和功率:-功是物体受力作用下移动的能力,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改变。
-功等于力与移动距离的乘积,单位是焦耳(J)。
-功率是指功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数量,单位是瓦(W)。
7.能量转化和守恒:-能量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热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传递给其他物体。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热和能》导学案一.机械能及其转化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2.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和。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物体越大,被举得越,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的能。
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和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的。
8.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动能,速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
9.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水能和风能。
10.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做功越多,这个物体的机械能就越大B.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C.把哑铃举得越高,哑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D.静止的物体没有机械能2.桌面上有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木球。
铁球静止,木球运动。
则 ( ) A.木球的动能小B.两球的机械能可能相同C.铁球的势能小D.木球的机械能小3.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遍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其机械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B.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4.中华奥运健儿在雅典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在下列运动过程中,奥运冠军们机械能增加的是() A.胡佳竖直向下落入水中时 B.女排运动员完成扣球动作后下落时C.刘翔加速奋力冲向终点时 D.滕海滨从鞍马跳下,落向体操台时5.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则它的机械能 ( ) A.一定保持不变B.一定发生变化C.可能发生改变D.无法确定6.跳伞运动员从高空中的飞机上跳下后,在降落伞尚未打开之前,他下落过程中,他的 (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7.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C.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D.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8.在小孩玩荡秋千时,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的过程中 ( )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D.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9.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如右图所示,近地点为离地球中心最近的点,远地点为离地球中心最远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近地点时,卫星势能最大B.在远地点时,卫星动能最大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10.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水平面上跑动时是()A.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B.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1.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正在匀速上桥的汽车B.匀速下降的降落伞C.被塔吊吊着匀速上升的楼板D.玩具弹簧枪将“子弹”水平射出(二)多选题1.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B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C .高处的物体一定比低处的物体重力势能大D .速度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动能大2.一个皮球从高处落下,碰地后发生形变,然后又跳起来,关于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球下落过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 .皮球压扁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C .皮球恢复原形过程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D .皮球跳起来的过程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被弹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
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能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属性(本章特指比热容)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认识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感受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难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三、知识梳理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4、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5、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6、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7、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8、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二、复习内容1、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筋被拉长后,分子之间只有引力B.建筑工地上,汽车驶过时尘土飞扬,这是一种扩散现象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2.(2020湖北黄石)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蒙蒙细雨从空中下落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C.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3.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哪个物理量A.比热容B.密度C.热值D.温度4.我国研究的50吨级液氢液氧运载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将为我国今后发展卫星技术、高空探测和载人航天发挥重大作用.该发动机的燃料之所以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具有A.较高的燃点B.较大的比热容C.较高的沸点D.较大的热值5.烧咸鱼时,通常将咸鱼在水里泡一段时间,鱼就会变得淡一些,这是因为A.鱼发生了化学变化B.鱼被泡烂了C.鱼中的盐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水中使鱼变淡D.水太多了6.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踩在岸边的沙石上烫脚,而在河水中却很凉快,主要是A.沙石吸收的热量多B.水不容易吸收热量C.沙石和河水的质量不一样D.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比沙石少,所以河水温度升高得慢7.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8.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0℃的冰没有内能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10.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一半汽油与原来一箱汽油相比较A.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11.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B.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C.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12.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消声器完全消除13.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4.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C水4.2×103煤油2.1×103铜0.39×103砂石0.92×103酒精2.4×103冰2.1×103水银0.14×103铝0.88×103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多.1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16.(2020山东威海)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17.两台汽油机中,甲的效率比乙的效率高,其物理意义是A.甲每秒输出的能量比乙的大B.甲所消耗的汽油比乙所消耗的更少C.在消耗相同汽油的条件下,甲输出的能量比乙多D.输出相同能量的条件下,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多1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9.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木柴约图2200kg ,烟煤约80kg ,液化石油气约30kg ,煤气约60kg .这四种燃料中热值最高的是A.液化石油气 B.煤气 C.烟煤 D.木柴20.某校初三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以下几项提高炉子效率的建议,其中不应采纳的是A.用鼓风机向炉膛内吹风,把煤粒吹起来燃烧B.把煤磨成粉,用空气吹进炉膛C.向炉内多加些煤,加大火力 D.用各种办法增大受热面积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21.图2所示是王濛在2020年温哥华冬奥会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为___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冰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冰面的内能.22.(2020年安徽省 第1题第2小题) (2)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敏在房间里使用电蚊香,过了会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1页 遂宁市2019] 23 .小明同学的家坐落在绿树环抱、翠竹簇拥的山岔湖畔。清晨,朝阳初现,叶下露珠晶莹剔透,院前湖面波光粼粼,屋上炊烟随风飘荡,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景。下列对此景的物理学解释正确的是 A .绿树翠竹有蒸腾作用,.但不能调节房舍的气温 B . “炊烟随风飘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 .露是水蒸气汽化而成的 D .湖水因比热容大,有“吸热”功能,炎夏时节能降低周边地区的气温 39、( 6 分,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概念、原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大连市 1.跳伞员从飞机上跳下,在没打开降落伞的运动过程中,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13.小明在卧室里,闻到了妈妈在厨房炒菜的香味儿。这个现象说明了[ ] 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B.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C.气体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气体分子是非常小的 25.(6分)实验室某玻璃瓶中盛有质量为140g、体积为l.72×10-4m3的酒精。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试求: (1)瓶中酒精的密度。 (2)将这些酒精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 (3)这些热量能使2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度? 28.质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比较,它们的内能哪个大?内能大的原因是什么?多出的这部分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2007年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