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40.72 KB
- 文档页数:13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热与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关于热与能的理解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热现象和能量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热与能这一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相关概念、特性和应用。
一、热与能的概念热是物质之间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是由于物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热的传递方式一般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能是物质所具有的做功或产生热量的性质,是物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原因。
二、热与能的特性1. 热传递特性:热传递需要存在温度差,温度高的物质释放热量,温度低的物质吸收热量,从而实现热平衡。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凭空增加。
能量转化可以是物体内部的能量转化,也可以是物体之间的能量转化。
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等。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系统中的表述,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了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只发生在物体与环境交换热量和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内能才会发生改变。
三、热与能的应用1. 热工学应用:热工学是研究热能转化为功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能源、工程和环境等领域。
例如,利用热能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燃烧引擎输出动力等。
2. 热力学应用: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的学科,常被应用于化学反应、相变、热电偶等方面。
例如,在实验室中测量温度变化时常常使用热电偶。
3.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是与热与能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大气层辐射的热量并再辐射到地球表面,从而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全球变暖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地球气候变化。
结语:热与能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热现象和能量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热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和热能转换等内容。
初中物理课程中,热学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将为您归纳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内容。
一、热量与能量转化1. 热和温度的概念:热是能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形式,而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大小。
温度高低决定了物体的热量高低。
2. 热平衡:当两个物体接触时,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等方式,热量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当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3. 热量的传递方式:热量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4. 传导: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的方式。
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而绝缘体则反之。
5. 对流:对流是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气流或液流的方式传递热量。
对流的速度与温度差、流体性质以及容器形状等有关。
6. 辐射:辐射是指由物体的高温部分向四周空间传递热量的方式。
辐射热量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
二、热量的计量1. 热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在1秒钟内,1牛的力作用下,物体的体积膨胀1米。
2. 热量的测量:利用焦耳热量计可以测量热量的大小。
热量计由内胆、外壳和计量装置组成。
三、物质的热性质1. 热容与比热容:物体在加热时吸收热量会导致温度升高,而物体的热容量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则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所吸收的热量。
2. 热膨胀和热收缩: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在受冷时会收缩。
热膨胀和热收缩是物体热性质的表现。
四、三态转化与热力学循环1.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存在三种基本状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分子紧密排列,无规则运动;液体分子较为松散,有自由运动;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运动剧烈。
2. 相变:物质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包括熔化、凝固、蒸发、液化、升华和凝华。
第十六章热和能§16.1 分子热运动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大约是10-10m2、分子体积小、数量大二、扩散现象。
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三、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间同时存在两种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五、分子运动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16.2 内能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内能也叫热能。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内能单位:焦耳(J)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①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②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和做功。
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实质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3、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①放出热量。
②吸收热量。
③热量单位:焦耳(J)。
5、用做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6、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
7、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16.3 比热容一、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符号:C2、单位:J/(kg •℃) 焦每千克摄氏度3、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表示: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或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一、综述热和能是初中物理中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部分,当我们谈论热,我们是在讨论物体温度的变化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周围的世界。
而当我们谈论能,我们是在谈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神奇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热与能的神秘面纱,梳理一下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主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热量,热量是物体因为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当我们把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放在一起时,热量会从热的物体流向冷的物体,这就是热传递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温度、热量和物质状态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要了解能量,能量是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无论是我们日常看到的瀑布从高处流下,还是汽车发动机发出动力,背后都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在物理中我们会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能量形式,如热能、动能、电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然后我们会接触到热和能的转换,例如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会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再比如太阳能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通过学习我们会明白这些转换背后的物理原理。
我们还要了解热和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从气候变化到能源利用,从工业生产到家庭生活,热和能无处不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还能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奇妙的物理世界吧!1. 介绍物理中热和能的重要性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的热和能知识点可是个重头戏。
说到热和能,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烤火取暖,那不就是热能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吗?或者夏天我们用电扇吹来凉风,那也是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给我们带来了舒适。
所以热和能在物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说到热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物体的冷热程度,而热量则是物体温度变化的幕后推手。
当我们说某个物体很热时,其实是因为它内部的粒子运动得很激烈,这就是热能的体现。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
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6.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7.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8.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9.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10.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相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相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1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12.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13.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14.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15.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热和能5.1温度、温标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 1℃。
(a )如摄氏温度用t 表示:t=25℃(b )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c )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
单位:开尔文,符号:K 。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
热力学温度T 与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T=(t+273)K 。
0K 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3)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华氏温度F 与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F=59t+32 5、温度计(1)常用温度及:构造: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
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1)先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
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
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计待测物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4)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书。
(读数时温度及不能离开待测物)。
(5)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7、体温计(1)、构造特点:(a)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小的弯管(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弯管,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比热容、热机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知识点不多,但是很难理解,尤其是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表示的意义。
本节中我们要多思考,观察热机的四个运行冲程,要多做练习题。
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热量(Q)(1)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单位:J(2)计算公式:吸热时:Q 吸=C m △t = C m (t-t0)放热时:Q 放=C m △t = C m (t0-t)2、比热容:C(1)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和热量.(3)单位:J/(kg.℃), 读作:焦儿每千克摄氏度(4)性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质量和温度都没有关系(5)记住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3、燃料的热值(又叫燃烧值)(1)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Q = m q4、热机(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蒸汽机(2)、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3)、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获得动力.5、热机的效率:(1)定义: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2)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A、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B、减小热损失6、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热学热学一、热现象:(一.)温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 ℃ )。
3.测量工具:温度计;4.温度计(1)制作原理:利用液体的胀热冷缩。
(2)常用种类:实验用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寒暑表(测量范围:-30℃~50℃)。
(3)使用方法:使用前------使用时-------5.体温计的特殊结构:(1)三棱形的柱体(起放大液体的作用,容易观察液面的位置);(2)缩口——液泡和毛细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部分(作用:上升到毛细管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内,在缩口处被切断)。
6.使用方法:使用前必须先向下甩一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
(二)物态变化:1.熔化:固变液,吸热,(晶体有熔点,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一直升高)。
2.凝固:液变固,放热。
3.汽化:液变气,吸热。
(1)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A.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液体的表面。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表面积、液面上的气流。
(3)沸腾:A.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
B .影响沸腾的因素:液体表面上气压的大小(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4液化:气变液,放热。
(1)液化方法:A.降温 B.压缩体积(2)例如:“白气”、雾、露。
液化气。
二、热和能: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焦耳J。
物体间只要有温度差存在就有热传递发生。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科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热和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热的本质:热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一种能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反映了其中微观粒子平均运动的快慢程度。
2.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传热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热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介质。
-传热:热通过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中的对流和对流体与物体接触面的传热,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
-辐射:热通过真空或介质中的电磁波传递,不需要介质的存在,适用于任何介质和真空。
3.热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子单位有千焦(kJ),焦耳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物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二、能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能的种类:能主要分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机械能:物体的运动能和位置能的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热能:物体内部由于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电能:电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能,包括静电能和动电能。
-化学能:物质分子间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
-核能:原子核内部的能量,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方式。
2.能的守恒定律:能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被创造或销毁。
3.能的转化和转运:能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进行能量转化和转运。
三、热和能的应用:1.暖房与制冷:热传导、传热和辐射的原理用于加热和制冷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暖气、空调等。
2.能源利用:利用不同形式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油、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人类提供能量。
3.温度测量: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和热敏性质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如温度计。
初中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初中物理课程中也是必须学习的内容。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知识点:1.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速度的量度,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热量是物体热能的一种体现,单位是焦耳(J)。
-温度和热量是不同的概念,温度取决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而热量是物体与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2.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分子的碰撞传递能量。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介质(如气体或液体)的传递,分子的运动带动周围分子一起传递能量。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辐射(如光、红外线)的传递,不需要介质。
3.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不会有热量的传递,称为热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系统中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用P(气压)、V(体积)和T(温度)表示,即PV=nRT(R为气体常数,n为气体的物质量)。
5.相变与内能变化:-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常见的有固体到液体的熔化、液体到气体的蒸发等。
相变过程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内能存在差异。
-内能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物体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热量的增减来描述。
6.功和功率:-功是物体受力作用下移动的能力,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改变。
-功等于力与移动距离的乘积,单位是焦耳(J)。
-功率是指功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数量,单位是瓦(W)。
7.能量转化和守恒:-能量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热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传递给其他物体。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热和能》知识点汇总《热和能》知识点汇总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的影响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影响因素: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内能的大小还与物态和物体的种类有关。
注: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被举高的高度无关。
2: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三:比热容1:比执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符号:C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0)四:热机1: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在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
2:燃料的热值:1㎏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是焦每千克(J/㎏)Q放=mq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1:能源: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A: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等。
B: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C:生物能源: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知识要点详解本章课标要求: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了解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热量的概念;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要点一、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③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它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
分子间距离很小时,斥力起主要作用;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引力起主要作用;分子间距离很大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要点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内能增加;但内能增加时,其温度却不一定上升(如晶体的熔化过程)。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①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其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②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其内能减少。
其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可以用做功多少和吸、放热的多少来量度内能的改变量。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与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关,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要点三、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知识点详解热与能热与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热研究中,我们通常讨论物体的热力学性质,以及热能的转化和传递。
本文将详细解析热与能的相关知识点。
一、热的定义与性质热可以被定义为物体间的能量传递方式。
它是由于物体分子或粒子的运动引起的。
其传递方式包括传导、传热和辐射。
热的单位是焦耳(J)。
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1.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具有传递性;2. 热是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3. 热的传递方向是热量的减少方向;4. 热量传递的速率与温度差有关;5. 热量传递是一个基本的物理过程。
二、热能与内能热能是指物体所具有的由于分子内部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它是一种宏观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
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总和,包括热能、化学能、势能等。
内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改变,如加热、做功等。
三、热量和温度热量是热能的一种传递形式,它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
热量的传递是通过传导、传热和辐射完成的。
温度是物体内热运动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的单位一般使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
四、热学方程热学方程是描述热与能转化关系的数学公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该定律表明,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既不可以被创建也不可以被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Q表示通过热传递或吸收而改变的能量,W表示通过物体对外界做功而改变的能量。
五、热传导和热传热热传导是通过物体内部分子的碰撞传递热量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率与物体的导热系数、物体的面积、温度差等因素有关。
热传热是指通过介质的传热过程,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均可发生。
传热的方式包括对流、辐射和传导。
六、热辐射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热能的过程。
热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物体表面分子的运动。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热辐射的功率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热和能热和能,在物理学中是最常用到的物理知识点,也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热和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常考点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第二节内能常考点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体积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①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的横杆,当运动员开始起跳前的助跑时,他就获得了;而当他把杆
,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
的热。
冲程,若在一分钟内火花塞点火1800次,则此
、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 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外界可能对铁丝做了功 D 外界一定对铁丝做了功
.)表中记录了用甲、乙两球分别进行实验的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球的动能
)泰州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能的有效面积为1.5m2,每天日照时间按
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
初二物理热与能的基本概念与应用总结物理学中的热与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二物理中热与能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应用进行总结。
一、热与能的基本概念1. 热的概念热是物体温度高低的一种表现,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所表现出的一种能量形式。
热是能量的一种传递方式,具有热传递和热平衡的特点。
2.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热的量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平均能量的表现,其高低决定了物体冷热程度的大小。
3. 热量的概念热量是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三种,包括传导、传热和辐射。
4.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是物体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所表示的物理量。
能量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能量在封闭系统内是不会减少或增加的。
二、热与能的应用1. 热的应用热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我们使用暖气设备来调节室内温度,使用制冷设备来制造冷气。
此外,热的应用还包括烹饪、发电、供暖、空调等。
2. 能量转化与利用能量转化与利用是热与能的重要应用之一。
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例如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此外,太阳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是能量转化与利用的典型例子。
3. 热与能的守恒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定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它表明能量在封闭系统内是守恒的。
这个原理是我们理解热与能的基础,也是应用热与能的关键。
4. 热与能与环境保护热与能的应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利用热与能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
例如,在发电过程中,燃煤发电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热与能的实践意义初二物理学习中学习热与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过程,还能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三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初三物理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其中一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
热和能也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6、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7、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W=△E)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
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
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三:比热容1、比热容:⑴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 Q吸=Q放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五:热机1、热值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3、关于热值的理解: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
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4、公式:Q=mq(q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
5、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6、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7、炉子的效率:①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公式:η=Q有效/ Q总= cm(t-t0)/ qm′8、内能的利用方式:⑴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10、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
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1、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1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柴油机不同点构造: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顶部有一个喷油嘴。
吸气冲程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空气点燃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效率低高应用小型汽车、摩托车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相同点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六:能量守恒定律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
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
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
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看了“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的人还看了:1.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2.初三物理的教学计划3.人教版初三物理教学计划4.人教版初三物理教学计划5.致2016年中考复读生:三大复习阶段技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