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有效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如何有效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如何有效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如何有效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无论是幼儿教师本人,还是幼儿园管理者,都应该充分了解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效地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总的来说,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全力关注和努力。

首先要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政府部门要把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件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大事来抓,幼教师资培训机构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令,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尤其要将“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保证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包括工资待遇、住房福利、在职进修、休假晋升等,使千千万万的幼儿教师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幼教事业,而且不断取得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机会,为培养人格健全发展的祖国接班人做出毕生贡献。

其次幼儿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幼儿园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保护意识,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外出业务进修的机会,特别是还应当创造条件使每个教师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此外,要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哪怕是给予一点点精神上的关心和经济上的帮助都会使她们感激万分,并且重新振作起来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三方面就是幼儿教师也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进行自我的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学认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接受他人教育的成分呈递减趋势,而自我教育的成分呈递增趋势。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心理健康方面更要加强自我教育,幼儿教师要正视现实,淡化功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努力健全自己的人格,优化性格,乐于合群,珍惜友谊,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通过与各种人和睦相处,建立真正的友谊中得到快乐,获得人生的享受,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境,当产生不良的情绪后,可以向朋友或信得过的同事倾诉自己的心声。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幼儿教师还应培养健康广泛的兴趣,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善待自己、关心自己、加强心理的自我保健。

总之,目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仅存在于某个幼儿园,而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发展、生活学习和工作事业,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二十一世纪所需人才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我们要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有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从方方面面入手,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增进与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改善幼儿教师的心理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 2006-11-17 10:29:00 | By: 刘翠平 ]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刘翠萍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者通力合作。在社会体制上,需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对教师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友好、合作地对待教师,了解教师各自的能力与工作情况,公平对待每一位教师;应及时、适当地给教师的工作以鼓励的肯定,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认知水平;应关心和正确对待教师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帮助分析冲突原因,消除心理阴影;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使教师得到更多直接来自教学过程的内在奖励;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学校的组织管理要使教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 然而,社会和学校仅仅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教师的个人因素则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应从教师的个人因素入手,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就心理问题而言,“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救你!”。 一、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保健知识的不断普及,教师要增强心理保健意识,随时关注自己

的心理状况与情绪变化,这是教师维护与调适自身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 二、职业态度的自我调节 在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业心理问题是最多、最严重的。而职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其不良的职业心态。2004年笔者在教师培训中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4%的教师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多数是良心型、情绪型、无奈型和动摇型的,只有少数教师是把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事业来做的。在这种心态之下,很多教师就会出现职业适应不良、职业行为问题,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症。作为教师,要预防或调适这一心理问题,就是要调整自己的职业态度。 首先,要增加职业自豪感:经常用一些赞美教师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暗示,如“我们是站在人才的摇篮边。”、“打击学生就是打击未来,打击我们的民族!”、“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来增加自己的职业自豪感。 其次,要培养、改善自己对职业的态度:经常用的方法有(1)回顾与反思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体验教学中、与学生相处中、工作中的成功与快乐,让自己逐渐地喜欢教师这一职业。(2)找一个你最羡慕的职业,具体写出教师与这个职业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在对比中使自己更加热爱这一职业;(3)改变想法:既来之,则安之,能力体现在工作中,如果连教师都做不好,其它的事也不一定能做好,应先做好教师职业: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试题

《教师心理健康》试题一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刻板印象 2.退行 3.成就动机 4.抵消 5.代币法 6.情绪调节 二、填空(每空分,共12分) 1.根据需要的起源不同,可以将需要划分为()需要和()需要。 2.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来看,动机的功能表现为()功能、()功能、()功能三个方面。 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动机和()动机。 4.从动机来源看,可以把动机分为()动机和()动机。 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三部分组成。 6.弗洛伊德根据人获得快感区域的不同而将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7.班杜拉认为学习过程受四个子过程的影响,这四个过程分别是()过程、()过程、()过程、()过程。 8.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距离、()距离、()距离、()距离四种。 三、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影响教师休闲方式的因素有哪些? 2.教师职业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3.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4.职业行为问题有哪些?

四、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请举例说明。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有效防御压力 五、案例分析(20分) “我是一个年轻教师,工作三年多了。作为班主任,一看到学生不听话就总想发火,而且又要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孩子们不急我却我急得经常暴跳如雷。虽然工作成绩家长和学校都是很认可的,但我不满意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发了火,如果我不发火,工作是不是更好做呢?或者不发火,工作一样能够完成,那又何必增加学生和我之间的隔阂呢?” 请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该教师的行为并解答其疑惑,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心理健康》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而集合在一起,人们对集合在一起的某一类人产生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即为刻板印象。如法国人浪漫 2.退行 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以较幼稚的行为应付现实困境,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 弗洛伊德把退行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为对象退行,指个体在不能从某个人或物那里获得满足时,就转向以前曾获得满足的对象。如失恋后可能转而寻求以往恋人甚至自己的异性父母的注意。 第二种为驱力退行,指一种驱力受挫的个体转而追求另一种驱力的满足。如失恋者可能会抽烟、饮酒、过量地饮食等。 3.成就动机 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去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4.抵消 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学生憎恨老师,刚对老师有礼貌地打完招呼,转身对老师的背影吐口水。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具体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方面),对友爱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幼儿园大多数教师认为工作琐碎,身体疲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现象,这将影响到教师的工作,不利于幼儿园教师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幼儿,从而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有一个好的教育质量,才能为幼儿做一个好的榜样与积极的引导者。1 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教育高素质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榜样与积极的引导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会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来。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当具备他要培养的学生那样的品行”。而且,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生活,从而影响到教育质量,影响到幼儿园的管理等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近年来教育心

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友爱幼儿园一线任教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5份,实际回收41份,回收率91.11%。 2.2 调查内容 本调查以幼儿园41名一线任教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方面。 2.3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问卷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主,具有较高的信度,采用统一发放和回收的方式进行。对幼儿园一线任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2)访谈法 采用的是结构型、非正式的个别访谈对幼儿园小一班、中二班、大四班的教师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如下: 你对你的工作满意吗,是否会感到厌倦? 你如何看待你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过程是否感到烦躁、不安? 你觉得你的工作量和福利待遇成正比吗?3 调查结果与分析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分析 教案

活动时间:2010-10-8 活动目的:分析老师现在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由叶园长为教师分析心理健康,并对我们产生的心理压力给了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幼儿教师常常在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竞争日益加剧,幼儿教师的身心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幼儿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幼儿教师自身健康生活和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由于幼儿认知活动是具体形象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是无意的,并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受到教师的影响很大,因而幼儿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仅不可能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且还会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国外的调查研究表明,教师的“燃烧度”(为职业献身精神,疲劳度)远远地超过了医院的护士。教师的身心疲劳过度,对幼儿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中降低,对幼儿的心理辅导、管理指导等精神维持能量也会随之变得降低,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来对待幼儿,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所产生的“危险信号”。如不注意解决,就会形成教师的“职业压力症”,侵蚀教师的身心健康。由此看来,如何保持幼儿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相当重要。 二、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一下幼儿园教师心理现状 从事幼教管理的我对近百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访问得出了如下结论: 1、有约60%的教师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 在工作中积极努力,有上进心、有责任感,始终在教师当中起骨干作用。 2、有约23%的教师能够按步就班地完成份内的工作,她们在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属于那种“拨一下转一下”类型。 3、还有17%的教师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症”,主要有以下五点: ⑴随着幼儿园对教师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 导致一些教师出现紧张、不安、易怒、易燥等情绪变化、进而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动辄会责怪或迁怒幼儿。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复习题

附件2: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 1、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制定绝对的心理健康标准() A、很难 B、很容易 C、比较困难 D、比较容易 2、“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纵向迁移 B、学习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 3、下列哪项不属于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A、统计常模 B、道德规范 C、生活适应 D、临床诊断 4、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 A、生理条件 B、心理条件 C、家庭条件 D、社会条件 5、在心理咨询中,对其工作对象的称呼不恰当的是() A、来访者 B、求助者 C、求询者 D、病人 6、心理咨询的基础首先在于建立良好的() A、治疗关系 B、辅导关系 C、咨访关系 D、朋友关系 7、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专断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8、心理健康状态对个体身体健康状态的影响是() A、必然的 B、可能的 C、不大的 D、偶然的 9、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 10、下列表述哪一项不属于健康的人际关系() A、了解他人,理解他人 B、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 C、在别人中间总是受欢迎的 D、与家人的关系时好时坏 11、1896年,维特默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 A、儿童心理咨询诊所 B、成人心理咨询诊所 C、心理治疗中心 D、心理卫生中心 12、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不包括() A、保持距离 B、大方主动 C、真实坦诚 D、进退自然 13、主体自我接纳、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 A、正确认识自我 B、自信 C、自我肯定 D、自尊 14、自我意识正确是个体心理健康的() A、唯一标准 B、客观标准 C、先决条件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影响-最新教育资料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平时教育工作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者。教师的职业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教师不管是向幼儿传播文化,还是领导班级活动,不管是作为幼儿的知心朋友,还是塑造幼儿的灵魂,都与幼儿存在着密切的心理交流。幼儿通过与教师思想感情的交流,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接受教师的影响。 教师的观念、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待成败荣辱得失的表现,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及所有的心理状态,都能被幼儿捕捉到,都在有形无形之中影响着幼儿,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到促进或制约作用。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1.可塑性 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成长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此,他们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儿童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思想观念都从外界获得。教师教育幼儿就像在白板上绘画一样,可根据教育者的需要进行。他的“白板说”说明了幼儿心理具有可塑性的特点。教师要在“白板上绘画”,其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状态。 2.模仿性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手段。幼儿无论是在知识、智力,还是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方面,都还处于形成时期,独立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因此,这阶段的幼儿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心理学上称之为“向师性”。在孩子的眼里,教师具有权威性,相信老师,远在相信父母、兄弟、朋友之上,幼儿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老师说……”因此,教师本身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都是幼儿最可信赖的,幼儿的学习、生活往往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幼儿不具备完全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模仿教师方面,往往是全方位的。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就会强烈地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教师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表现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幼儿教师常常在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竞争日益加重,幼儿教师自身的健康生活和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由于幼儿的认知活动是具体形象的,心理和行为是无意的。并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收到教师的影响很大,因而幼儿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仅不可能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且还会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身心疲劳过度,对幼儿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中降低,对幼儿的心理辅导、管理指导等精神维持能量也会随之变得降低,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来对待幼儿,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产生的危险信号,如不解决,就会形成教师的职业压力症,侵蚀教师的身心健康。由此看来,如何保持幼儿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相当重要。 二、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一下幼儿园教师心理现状 1、有约60%的教师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

作中积极努力,有上进心,有责任感,始终在教师当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2、有约23%的教师能够按步就班地完成份内的工作,她们在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属于那种“拨一下就动一下”的类型 3、还有17%的教师业换上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症”,主要有以下5点: (1)随着幼儿园对教师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一些教师出项紧张、不安、易怒、易爆等情绪变化,进而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教学进程。(2)女性教师生理不顺,家庭问题等因素引起的失眠、食欲不振,导致自律神经系统失调等。 (3)教育工作的特点几乎让九成以上的教师都换上不同程度的慢性咽炎、身体的不适造成情绪的忧虑。 (4)容易神经过敏,对教学活动产生厌倦感,无力感到无可奈何,当一个人时易多愁善感、身心失调。 (5)在教育活动中反应迟钝、回避责任,对幼儿冷漠,自我中心主义强烈。 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看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改善,将直接影响幼儿园其他各项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在专业水平上符合幼师的职业要求,心理健康

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研究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走进幼儿园,当你听到孩子的欢声笑语,看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时,自然会想到生活工作在其中的幼儿教师,也一定充满了快乐与自豪。因为正是教师充满爱心的看护和教育,才有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幼儿教师,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才发现其实这是一个身心充满疲惫的群体。幼儿园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全身心地付出,才能完成保教任务。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的提高,幼儿教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时常听到来自幼儿教师的抱怨声:“工作真没劲”、“这些孩子太调皮了”、“太吵了”、“家长素质太低”、“园长水平太差,无法调动我们的积极性”等等,“烦死了”“累死了”几乎成了口头语。据

了解,这种现象在不同的幼儿园里,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表明目前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学者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发现有20.8%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在人际交往和情绪状况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明显;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较强,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压力大等等。由此可见,要完成幼儿园的保教双重任务,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势在必行。 二、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教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首先是物质需要。教师的物质需要大致可分为生活物质需要和工作物质需要。前者如工资待遇、住房条件、饮食条件等,后者如教具、教材等。虽然不少教师受传统文化崇尚节俭等观念的影响,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及工作作风,习惯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其他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的物质需要也在“水涨船高”,对于一些“高档”生活用品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工作上的物质需要受到了比较大的刺激,要求改善教学条件,丰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要日益强烈。事实上这些需要在很多幼儿园都得不到满足,甚至还有部分幼儿教师低层次的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经常发生侵犯教师权

教师自我维护心理健康措施介绍

教师自我维护心理健康措施介绍 成都市鼓楼小学 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

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心得体会 绥德县第五小学马彩叶 我观后了王淑兰《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的讲座,受益匪浅,感触很深。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这次学习中获得的体会。 一、保持良好的情绪,培养健康乐观的性格 教师的情绪很重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费了好大功夫精心准备了一节精品课,然而,当我们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时,却被一片打闹不止的混乱景象搅得兴致全无。这时您是怒气灌顶高声训斥,还是巧作欢颜温文尔雅?如果你高声训斥,至少会带来以下几点害处:一是人在气头上往往容易出言不当,不但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也会破坏师生感情,有时甚至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二是破坏教师自己的情绪,影响正常授课。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生气发火,上课时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无法投入热情,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压抑情绪。优质课变成了垃圾课.保持良好的情绪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要有一颗大度、宽容的心.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保持良好的心境 因为教师是一个特殊要求的职业,受很多方面的监督。如教育局

领导,学校领导,家长等.所以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那么失败就是成功之母。不仅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而且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师要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勇敢地面对失败,要容许自己犯错误,只要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保持心理平衡和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和境界。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愉悦的心情 教师与其他行业的人一样,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紧张不友好的师生关系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心理压力,会引起教师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压抑。教师只有放弃权威的身份,平等、友好、和谐地对待学生,接纳学生,同时不把自己的标准加诸于他人或不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尊重他人或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人际互助,才能与他人携手愉快地投入工作、生活之中。 四、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心态 教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会转移注意力。学会放松,有效地休息,坚持锻炼身体,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时间,有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始终保持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这都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工作中要制定切实可行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 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 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 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 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健康调查及结果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幼儿 园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检测结果为:%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 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抑郁两 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虐待、人际关系等 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关注幼儿教师 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 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

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而“班级人 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 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 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 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生理症状 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 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她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关注、疼爱,面 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 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 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 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 时班,使幼儿教师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一些幼儿园园长, 不仅要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 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情绪 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情绪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 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 5.工作倦怠

谈谈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维护

谈谈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与自我维护 当前的素质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教师,除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育技巧,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因为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透过教育历程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好学生。 然而,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特别是中学教师队伍中人数较多的女教师其工作压力比男教师更大。很多女教师因此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患上心理疾病。种种迹象表明,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一、当前女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主观能动性差,对工作不热情,缺乏职业自豪感,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感到心理不平衡,理所当然地当着学生面发牢骚;自我成就感差,常处于自卑、自责状态,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工作效率低;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爱心,不愿与学生交流思想、做朋友;采用僵硬、呆板、教条化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不同需要。只教书、不育人,把课上完就行,对学生在课余的一切活动,都不闻不问。对学生有明显的成见和偏见,不能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实施赏识教育。对学生的错误,常常主观定论,不作深入调查了解,随意批评和惩罚,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反驳和异议,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消极影响。 二是不良情绪、情感。俗话说,女人是情绪化的产物,这一点在部分女教师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女性自身的心理特点,易敏感,好冲动,对自己的情绪缺乏必要的调控能力,容易把个人情绪带进学校,遇到不顺

心的事,便将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冲学生发火,惩罚学生,甚至出现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同时,情绪的感染作用也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降低教育效果;对待学生有明显的情感偏差,从主观上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厚此薄彼,鄙视、漠视差生,偏袒、宠爱优生、特生。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不良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教师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也最核心的,它直接影响着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影响着教师于同事之间的关系。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至6岁的幼儿,此时幼儿年龄较小,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经常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有的幼儿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经不住诱惑,出现了“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情况。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接纳和鼓励,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听话”、“难管教”,而感到生气并采取压制的方法。这时,教师的身心必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必然比较紧张。 2、幼儿教师的角色冲突 “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在社会公众的眼中,应该是体面、有教养并且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家长期望教师为他们的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因此,面对学生,教师需要以榜样的姿态,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时刻做到自自控,有时甚至需要强制自己控制正常的需要和行为。可是,教师不是神,他们实际上都是普通的社会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要。他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场合,不断地在模范公民与普通人之间进行角色转换,迫使自己严格自律,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往往使得教师的精神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中,造成心理负荷过大。 3.幼儿教师劳动的重复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冲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劳动时,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特点,日积月累地跟幼儿打交道,幼儿教师难免会产生单调、烦闷的情绪体验。同时,教学活动又要求不断创新,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人格特点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如何针对个别、特殊的教育对象,以及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条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进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完全取决于每一个教师的创造性水平。因此,幼儿教师经常会遭遇教学上的“高原期”现象,难以突破教学教研中的“瓶颈”,一些责任心较强的教师甚至会产生苦闷、烦躁的情绪。 4、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与劳动付出的不同步、不均衡 事实表明,人们对所做的工作越有价值感,就越会引起兴趣;反之,则会产生厌烦、自尊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问题向来就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而教师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复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教育体制改革的巨大压力。在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形势下,教师评聘、考评考核、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新制度的实行,使每位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就容易导致心理危机。特别是一些在改革中面临分流和下岗的教师,心中总是充满了怨气,往往将心头的无名之火发泄到无辜的学生身上,导致各种各样施暴行为的发生。 其次,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他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面临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教师工作的理解程度却并不高,这也让教师心理压力逐渐增大。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学校的以升学率论英雄以及社会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师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心理不堪重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再次,社会环境的冲击。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经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重义轻利,安贫乐道,耐得住清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愿吃苦、无私奉献”,长期以来成为教师们的理想信念和所奉行的职业道德的真实写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教师年平均工资在被调查的16个行业中列第13位,属于低收入阶层。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社会认可和利益回报率偏低。这种对比与差异使得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极易产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再次,教育机构管理方面的问题。教育机构有义务从观念、制度、设施等方面为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但事实上许多教育机构更注重教师的教学科研、福利待遇等,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缺乏关注,对他们的负面情绪置若罔闻,致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积累日久,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教育机构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分配不均、待遇不公等也直接诱发了教师的不良情绪。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校本培训以及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等途径来帮助教师学会正确的心理调适,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前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有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心理健康及维护讲座稿16422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柞水县下梁中学邓会霞 ?前记:教师,关注自己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为自己明天的健康生活买保险;关注学生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为将来的和谐社会做建设。 ?思路:从教师的职业角色出发,认识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明确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达到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目的。 ?专题——《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提纲: ●知识篇: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能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标准 四、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 ●策略篇 五、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1、社会:社会支持网络 2、学校: 以人为本人本关怀 3、教师个人:自我心理调节维护心理健康 ●结束语: 各位同仁、朋友们,今天我们从教师的职业角色入手,认识了教师的压力,学习了教师心理健康及定义,明确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了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与方法。希望今天的交流能为我们的心灵供养,为生命加油,为教育再添新活力!祝愿大家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平安、健康、快乐、幸福。 谢谢!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教师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邓会霞,来自于下梁中学。首先感谢教科局和职教中心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与大家近距离接触,共同学习与交流,不断反思与成长。然而,面对大家,我内心十分忐忑:因为在座的各位,有的是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研究的资深教师与行家里手。有的是专业化水平与技能非常高超的专职心理教师,而我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心理老师,还是本次参训学员之一,可临时接到任务——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这个专题。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唯恐耽搁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因此,在接下来学习交流中,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谅解与海涵,同时也真诚希望大家给予批评与指证。 环节一:视频播放活跃气氛 课程开始之前为了缓解紧张沉闷的气氛,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请大家观看一段小视频——《开心一刻》 听到大家不约而同的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真好!因为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每天开心笑2分钟,相当于跑完400米操场2圈,相当于自由散步40分钟。此时此刻大家的烦恼与压力已经烟消云散!那我们就可以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今天的学习与交流环节。 环节二:分享观点,转变观念 下面我在此与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1、曾有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饥荒、地震、病菌、癌症,而是人类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被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通行证。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授聂振伟说:教师,关注自己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为自己明天的健康生活买保险;关注学生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为将来的和谐社会做建设。 3:所罗门教授讲:“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的教师的无端困扰,那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这些观点足以说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同时也提醒我们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理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那么,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教

幼儿园教师论文:小班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改进措施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改进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着更深邃的理解,也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新内容。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拥有强健的身体,也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状态,幼儿的健康也如此。我们知道人的一生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幼儿时期,而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对幼儿的成长及今后的的发展产生影响。在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时代,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但开始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且家长逐步认识到幼儿良好的心理状况对幼儿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为此,我们要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因为幼儿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当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变迁,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人们在适应上遇到困难,随即出现的是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人生最美好的开端是在幼儿期,人的一生当中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在幼儿期,可见幼儿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是多么的重要。因而,幼儿时期是奠定人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得到最佳发展的时段,只有将幼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抓好,其之后

人生的心理健康也将会得到健康成长。幼儿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教育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幼儿身体健康应受到同等重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而是幼儿教育重视身体健康教育大于心理健康教育。 在观察幼儿一日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幼儿主要突出表现为自私、独立性差、社会交往比较弱、合作意识观念差、任性、胆怯、懒惰、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等。观察幼儿在上课的过程中表现出爱说话,坐不住,自控能力差,时不时与旁边的幼儿交头接耳或乱走动上厕所,不认真听课等现象,表明幼儿在认识方面和性格情绪有欠缺;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有些幼儿坚持的时间短,意志力不坚强,老师交代幼儿要共享资源,但是,发现有些幼儿比较自私,想独占有,只顾自己玩,不懂得和他人分享,其他幼儿和他共享玩具时,他就会很不情愿,有些还争吵,大哭,打架甚至摔东西;分工合作时,缺乏与同伴的交流,遇到事情容易紧张,不能解决问题,也会表现大哭,大发雷霆,脾气暴躁等,有些幼儿性格比较孤僻,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独来独往等现象,有时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有些幼儿会主动地去慰问,而有些幼儿冷漠,漠不关心;在吃早餐,午餐或午点时,有些幼儿会主动去拿帕子擦桌子,扫扫地,很有责任心,有些幼儿吃完就自个走了,毫不关心,似乎与自己无关;在走访幼儿与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