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影像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7.80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片与CT诊断的64例对照分析吕丹丹【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片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4例进行研究,均行X线片与CT诊断,比较两者诊断价值,观察影像特征。
结果X线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影像指标中细颗粒与网点阴影检出率87.50%、支气管充气征检出率59.38%均显著高于CT诊断的62.50%、39.06%,<0.05;X线诊断并发症检出肺炎率9.38%与肺出血率3.13%均显著低于CT诊断的23.44%、12.50%,<0.05。
结论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用X线片诊断虽然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对并发症检出率较低,而通过CT进行补充诊断,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全面检出并发症。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片;CT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属于常见的导致新生儿死亡的疾病,又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一般表现出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呼吸衰竭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引发各系统疾病,且病程发展较快[1]。
为降低死亡率,应确保对该疾病的尽早诊断和治疗,而影像学诊断方式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价值较高,其中结合X线片和CT诊断影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
为此,本次研究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片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64例,男38例,女26例,时龄30min~24h,平均时龄(8.65±1.37)h,体质量900~2500g,平均体质量(1735±126.57)g。
自然分娩时间:26~<36周38例,36~<42周15例,另外11例均为35周后剖宫产。
排除标准:早期细菌培养呈阳性患儿;无明显肺发育不成熟患儿;病情发展缓慢且未经治疗24h内好转患儿等。
1.2治疗方法64例新生儿均选择MIKASAHF100H 移动式高频X线机进行诊断,采用柯尼卡美能达功能REGIUS MODEL190型CR后处理系统,协助新生儿取仰卧位,设置焦距100cm,条件40~50kV,0.5mAs。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与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7-08-23T16:06:22.9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作者:邓志奇[导读] X线检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特征表现具有典型性。
(湖南省邵阳学院附属二医院湖南邵阳 422000)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与临床特征。
方法选出本院的3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所有患儿均行X线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与临床特征。
结果①诊断结果:X线诊断3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病情分级中,I级患者人数最多,构成比为46.9%,其次是II级(28.1%)、III级(12.5%)与IV级(12.5%);②X线特征:主要表现为细颗粒状影与网点影、支气管充气征、胸廓扩展良好且容量无异常。
结论X线检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特征表现具有典型性,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再与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可为疾病的确诊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临床特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也称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其发病人群主要为早产儿,发病因素为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紧缺,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偏高,肺顺应性变弱,进而造成进行肺不张。
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青紫、呻吟、呼吸衰竭等。
X线检查可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性意义。
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与临床特征,选出本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的3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分析其X现特征,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选出本院的3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都通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青紫、呻吟、呼吸衰竭等症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与X线分析杨文峰;王永华;陈真【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与X线特点,提高对新生儿HMD的认识与x线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HMD患儿28 例,摄取仰卧前后位X线胸片,在治疗过程中复查X线片.结果根据X线表现,本组28例患儿中新生儿HMD Ⅰ级7例,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肺不张2例,气胸3例,肺炎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坏死性肠炎2例.结论新生儿HMD有一定的X线特征,是及时了解病程发展与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7【总页数】3页(P1306-1308)【关键词】肺透明膜病;新生儿;X线表现【作者】杨文峰;王永华;陈真【作者单位】延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出生后不久因为进行性肺不张,而出现进行的青紫、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呼吸性三凹征及呼吸衰竭的临床综合征[1]。
多见于早产儿,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28例HMD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新生儿HMD的认识与X线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HMD患儿28例,均为早产儿,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0 min至3 d。
胎龄均≤36周,28~36周。
出生时体质量为1.6~2.4(2.1±0.3) kg。
分娩方式:顺产5例,剖宫产23例。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3例,孕期糖尿病1例。
28例患儿中出生后有复苏抢救史者20例,呼吸道正压疗法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18例。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特征【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20例临床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X平片及其它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20例患儿中有8例肺部X线平片示肺野呈网格状改变及细小颗粒影,3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斑片状改变及细支气管充气征。
2例两肺野大片实变,呈“白肺”改变,其中合并肺炎者5例,肺出血者3例,气胸者2例。
结论普通X平片是诊断肺透明膜的主要方法。
其X线表现有特征性,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现表现;影像学1 讨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全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为0.5%-1%,早产儿发生率为10%-16%,占全部新生儿死亡原因的30%,占早产儿死亡原因的50%-70%,本病主要发生在早产低体重儿,32周以下,出生体重小于1500g者尤为多见,也可发生于孕周38周,糖尿病孕妇及剖宫产或产前、产后缺氧窒息的新生儿,仅约5%见于足月产儿,本组20例患儿中,孕周超过38周者6例,该6例虽属足月,但体重均小于2500g,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80%以上由磷脂(PL)组成,在胎龄20-24周时出现,35周后迅速增加,故本病多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的原因有:①早产:小于35周的早产儿Ⅱ型细胞发育未成熟,PS生成不足;②缺氧、酸中毒、低温:均能抑制早产儿生后PS的合成;③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其胎儿胰岛细胞增生,而胰岛素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延迟胎肺成熟;④剖宫产:因其缺乏正常子宫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进肺成熟,PS相对较少;⑤通气失常:可影响PS的合成;⑥肺部感染:Ⅱ型细胞遭破坏,PS产量减少。
患儿几乎都是早产儿,足月儿仅约5%。
产母病史常示贫血、产前子宫出血、剖宫产、臀位产和多胎儿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和分娩异常。
出生时心跳、呼吸亦可完全正常。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
结果:本组病例中8例表现肺野呈网格状改变;12例表现为肺透光下降,斑片样密度增高影并支气管充气征;6例表现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3例表现为“白肺”;并发肺出血2例。
结论:双肺透光度降低,伴斑片密度增高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特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P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致死的主要原因。
临床突出表现为呼吸呻吟,紫绀,“三凹征”。
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表现,且常继发各系统疾病,病程发展快,早期死亡率高。
因此,PHMD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
X线胸片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X线典型征象表现为双肺野透光度降低,伴细颗粒状影,支气管充气征及心缘及膈面模糊及“白肺” 等。
现回顾分析15例PHMD的X线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1材料和方法1.1收集我院2000~2005年间摄胸片诊断为PHMD,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
男9例,女6例,为出生后25分钟~4天的新生儿,孕28~37周者7例,35~38周者2例,38~42周者6例。
出生时体重2.5 ㎏4例。
死亡年龄1~4天。
1.2所有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呻吟、紫绀、“三凹征”和血氧分压降低。
呼吸频率加快,最大可达100次/分。
血气分析:PO2下降;血pH值下降,最低6.5;PCO2升高,最多达19 kPa。
均在出生后摄胸片;所有病例有临床或病理检查证实。
2结果本组病例中8例表现肺野呈网格状改变;12例表现为肺透光下降,斑片样密度增高影并支气管充气征;6例表现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3例表现为“白肺”;并发肺出血2例。
3讨论3.1发病原理:PHMD是新生儿期一种危重疾病,早产,低体重是主要诱因,也可见于剖宫产,双胎,宫内窒息及糖尿病孕妇。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X线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X线特征及早期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在本院出生的132例早产儿HMD的临床资料和不同胎龄X线平静呼吸位胸片。
结果本组132例中,轻度67例,中度48例,重度17例。
轻度早产儿中,18例X 线表现两中下肺纹理结构不清、边缘模糊;49例两肺中下外带野小网格状及细颗粒状增高影,均有不同程度肺透亮度减低;其中59例支气管充气征(三级以下支气管、心隔角区及心影边缘)。
中度48例早产儿X线表现两肺野粗颗粒样增高影呈磨玻璃样改变,心影边缘模糊、毛糙,可见部分段支气管充气征。
重度17例早产儿肺野透光度极低,心影边缘及膈面消失,称“白肺”。
本组病例中3例伴有间质性气肿和纵膈气肿,见胸腺抬高征;2例间质性肺水肿;2例坏死性小结肠炎;1例气腹。
本组132例早产儿经2~3周治疗128例痊愈;4例病程迁延,病程均>28 d,最多达2个月。
结论网状及颗粒状增高影、磨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是X线诊断的可靠征象。
两下肺纹理结构不清、边缘模糊,外围小网格及细颗粒样阴影影、肺门以外肺野透亮度减低;心膈角区及心影边缘支气管充气征是HMD的早期X线表现。
关键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支气管充气征;早期X线表现;胎龄HMD又称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它多发生在早产儿。
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反应迟钝、呻吟、吸气时三凹征、青紫为主要表现,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1-3],因此早期X线诊断,及时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及治愈的关键所在。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经X线诊断,临床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证实的132例早产儿HMD的临床X 线资料,参考有关文献,探讨其X线特征,特别是早期X线征象,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认识,早诊断,早治疗,零死亡。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2016年在本院出生的早产儿790例,男409例,女381例,其中HMD132例,占早产儿的17%,基本与[3]统计相符。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24例分析【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检查[摘要]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影像学诊断的认识。
方法:选择临床确诊、X线表现典型24例进行分析。
结果:胸片显示的网格状、颗粒状、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主要X线征象。
结论:X线检查结合胎龄及出生史等对本病的诊断、预后及发现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检查Radiograpic Diagnosis of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Abstract:Objective Toimprove recognition of imaging diagnosis for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in newbron of xray examination.Methods To investigate 24 cases of disease which clinicly was confirmed and has typical roentgenographic findings.Results The major radiographic signs of chest roentgenogrphic findings in this disease are granular、reticulonodular decrease lucencyof lungs and air bronchgram.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xray examination,fetalage and bron histroy possesses important value to diagnosis this disease.Key words:Newbron;Hyaline membrane disease;Xray examination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是指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症(RDS),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5例X线影像分析
潘康奉;方晓潮
【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0(008)008
【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影像学诊断能力.方法根据X线诊断标准及分级对4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胸部X线片表现特征与临床病例资料、病理结果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院时初次胸部摄片结果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I级18例,Ⅱ级17例,Ⅲ级7例,Ⅳ级3例.6~24 h 内摄胸片复查新生儿肺透明膜病I级12例,Ⅱ级13例,Ⅲ级9例,Ⅳ级11例.本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7 d内治愈出院21例,8~14 d治愈出院11例,15~23 d治愈出院4例,9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中6例为72 h内死亡.结论胸部X线查检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重要方法,是及时了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病程发展与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潘康奉;方晓潮
【作者单位】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000;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05例的计算机X线摄影影像分析 [J], 赵开明
2.3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影像分析 [J], 郭海鸥;王靖辉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X线影像分析 [J], 索巍;李海学;司慧勇;来卫忠;郭春惠
4.2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和X线影像分析 [J], 田扬;赵卫;黄建强
5.5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胸部并发症的X线影像分析 [J], 庄晓东;郑晓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0例X线诊断分析
林金水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目的:分析X线平片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30例患儿均做胸部平片检查。
结果5例表现为肺内局限性细小颗粒影;14例表现为肺部呈毛玻璃状改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象;11例表现为肺野透亮度减低。
结论胸部X线平片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主要、可靠的诊断方法[Marini C,Bienengraber A,Cambi I,et al.The neonatal respiratory insufficieney syndrome: the role of the chest radiogram [J].Radiol Med (Torino),1997,94(5):463-467.]。
【总页数】2页(P495-496)
【作者】林金水
【作者单位】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龙岩 3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分析
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例的X线诊断分析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X线影像诊断分析
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例的X线诊断分析
5.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8例X线平片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1-06-10T08:32:58.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春玲[导读] 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其病情表现得越严重[2]。
刘春玲(辽宁省大连市妇产医院放射科辽宁大连 116011)【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0-0108-02【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X线表现特征,探讨X线平片对HMD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06至2009年我院新生儿病房临床明确诊断、资料完整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48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对其X线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48例患儿均表现为双肺野透亮度减低,其中14例伴有细颗粒状影和网纹状影,10例出现明显的支气管充气征,9例心影及横隔轮廓模糊,9例双肺呈“白肺”改变,心膈消失,6例伴有肺出血、肺炎、气胸等其它表现。
本组病例中治愈46例,1例转院,1例死亡。
结论胸部X 线摄片对HM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X线表现特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称为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是HMD发病的主要原因,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尤其是低体重儿[1]。
也可见于剖腹产儿、双胎和围产期窒息儿。
生后2~8h出现气促、哭声低、呼气呻吟声、鼻扇和吸气三凹征,皮肤呈现不同程度的紫绀,四肢出现不同程度的松软。
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其病情表现得越严重[2]。
本文对48例HMD患儿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HMD的X线诊断水平,探索X线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了2006年至2009年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经临床证实和资料完整的48例HMD患儿,大多为早产儿,尤其是低体重儿,少数为足月儿。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及早期X线表现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及早期X线表现,明确X线对其的诊断价值,提高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68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及早期的X线表现。
结果 68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两肺显示透光度减低42例(61.8%);出现支气管充气相48例(70.6%);显示网状小结节影及广泛细小颗粒15例(22.1%)。
呈“白肺”改变6例,气胸4例,合并肺炎8例,间质气肿3例,肺出血8例,纵隔气肿2例,慢性肺损伤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5例。
结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X早期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X线特征与胎龄、出生史结合对诊断本病、合并症的发现以及病情的进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X线特征早期X线表现【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59-0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被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这种病主要发生于早产儿中,尤其以胎龄<32周者为甚,发病率随出生胎龄的减小而升高;产前产后缺氧窒息或者糖尿病孕妇及剖腹产的新生儿也可能会患此病。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理是呼气末肺泡因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而萎陷,致新生儿出生后不久便出现呼吸衰竭及进行性呼吸困难的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紫绀、面色青灰、吸气三凹征、呻吟等,并伴有各系统的疾病,病程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1]。
肺透明膜病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占新生儿的1%。
随着临床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率下降,颅内出血、气胸、慢性肺发育不良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胸部的X线检查作为诊断本病重要的辅助检查,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收治的6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早期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