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习题

1、下列不属于海洋能的是

A.海水温差能

B. 海流能

C. 盐差能

D.海底油气资源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普希金《致大海》)

2、该诗句描述的海洋能最可能是()。

A.潮汐能

B.重力能

C.波浪能

D.可燃冰

3、从纬度位置上看,该海洋能最大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西风带

C.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4、对潮汐能主要分布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中心B.浅窄的海峡

C.海湾D.河口区域

5、在温带地区的冬季海域,可以利用的波浪能能量最大的原因是()。

A.冬季洋流的势力强

B.天体的引力冬季大于夏季

C.冬季

D.南北温差大

答案:DCBAD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网络教育学院《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题目: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康永红 完成日期: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摘要:海洋能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海洋能具有蕴藏量大、可再生性、不稳定性及造价高污染小等特点。 关键词:海洋能使用现状展望与发展 一、海洋能的利用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海洋能的利用现状 世界海洋能的蕴藏量约为750多亿千瓦,如此巨大的能源资源是当前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数千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利用海洋能发电已经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的一大热点。在中国大陆沿岸和海岛附近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海洋能资源,总蕴藏量约为8亿多千瓦,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2、我国海洋能的利用现状 中国海洋能的现代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有了较大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和开发基础。经过不断努力,中国海洋能发电产业稳步增长,海洋能发电“十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6%左右,“十一五”期间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近年来,中国海洋能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山东长岛海上风电场、江苏如东海上示范风电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顺利建成,浙江三门2万千瓦潮汐电站工程、福建八尺门潮汐能发电项目正式启动,海洋微藻生物能源项目落户深圳龙岗……。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3900千瓦,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海洋能开发及相关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开发成本不断降低,海洋能产业进入战略机遇期。中国海洋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清洁无污染,再生能力强,海洋能发电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投资前景良好。 二、海洋能具有的分布与特点 1、海洋能的分布情况 海洋能包含了潮汐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这几种能量有的

(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开发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

读“海洋能的构成图”,完成第1~4题。 1. 图中序号①③代表的海洋能分别是 A. 潮汐能和温差能 B. 海流能和盐差能 C. 温差能和波浪能 D. 潮汐能和波浪能 2. 海洋能的能量 来源主要旦 ①太阳辐射能 A. ①② C.②③ 3. 潮汐能区别于其他海洋能的特点是( ①能量来源于日、月的引力②具有规律的日变化③密度小④时空分布均匀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关于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海洋能的利用技术都已经成熟 B. 潮汐能的发电技术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 C. 温差能等的发电技术已很成熟 D. 海洋能的开发主要用于发电 答案:1.B 2.A 3.A 4.D 解析:本组题考查了海洋能的构成、特点及形成原因。第1题,由海洋能构成图可知,①为海流能, ②为潮汐能,③为盐差能。第2题,海洋能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天体引力。第3题,潮汐能区别于其他海洋能的特点:①能量来源不同,②具有规律的日变化。第4题,海洋能的开发主要用 于发电,有些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电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但温差能等的发电技术还不够成熟。 5. 在温带地区的冬季海域,可以利用的波浪能资源能量最大的原因是() A. 南北温差大,风力大 B. 天体的引力冬季大于夏季 C. 冬季耗费的能源多于夏季 D. 冬季洋流的势力强 答案:A 解析:波浪能的直接能量来源于风的吹拂,温带地区的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波浪能量最大。 6.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一、基础巩固 是() ②天体引力③地球引力 B.①④D.③④④海-气交换 ②3.附 (DO.SH

海洋能利用的现状与发展概况

海洋能利用的现状与发展概况 张翔张翔 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究其成因,潮汐能和潮流能来源于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变化,其他基本上源于太阳辐射。海洋能源按储存形式又可分为机械能、热能和化学能。其中,潮汐能、海流能和波浪能为机械能,海水温差能为热能,海水盐差能为化学能。 近20多年来,受化石燃料能源危机和环境变化压力的驱动,作为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的海洋能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在相关高技术后援的支持下,海洋能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为人类在下个世纪充分利用海洋能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1海洋能概况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O多公里,有大小岛屿696O多个,海岛总面积6700平方公里,有人居住的岛屿有43O多个,总人口45O多万人沿海和海岛既是外向型经济的基地,又是海洋运输和开发海洋的前哨,并且在巩固国防,维护祖国权益上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海岛开发迫在眉睫,能源短缺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商和华侨因海岛能源缺乏,不愿投资;驻岛部队用电困难,不利于国防建设;特别是西沙、南沙等远离大陆的岛屿,依靠大陆供应能源,因供应线过长,诸多不便。为了保证沿海与海岛经济持久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寻求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途径已刻不容缓。 2海洋能特点: 1.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较稳定的为温度差能、盐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分为变化有规律与变化无规律两种。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人们根据潮汐潮流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各个时间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安排发电运行。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是波浪能。 4.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就是海洋能一旦开发后,其本身对环境污染影响很小。 3海洋能的分类 1、潮汐能 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抄袭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 潮汐与潮流能来源于月球、太阳引力,其它海洋能均来源于太阳辐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落在海洋上空和海水中,部分转化成各种形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练习题

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双选)() A.潮汐发电 B.波浪发电 C。盐差发电 D.温差发电 解析:选AB。海洋能中具有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是波浪能和潮汐能。 2.下列海峡中波浪能资源最为贫乏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解析:选A。马六甲海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上升流为主。 3。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 D.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地球海洋出现天文大潮,潮差大,利于潮汐发电。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A。初八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八 5。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A。17∶30 B。17∶55 C。11∶30 D。11∶55 6、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解析: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示中H最大时,表示涨或落的最大值。潮汐涨落的周期变化分为日周期、月周期及年周期等。潮汐原动力是天体对海水的引力与天体绕转质点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差值。一个朔望月之内,初一与十五由于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合成的引潮力最大,一天之间距月球与地球的绕转质心最近和最远的地表,潮汐最大。其时间差决定于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周期.第6题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盐田灌水取决于当时盐度,雨天由于径流冲淡海水,应灌入潮尾时段的海水,晴天则灌入潮头时的海水.落潮时向岸线航行的速度因水流方向而变慢。 答案:4、B5、B6、C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20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

鲁教版选修2《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word教案1

2. 3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教学目标 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 3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重点 海洋生物资源的类型,世界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所食用过的海产品种类(既可以是动物类也可以是植物类),如海带、紫菜、鱿鱼、海蛰等,说明这些都是海洋生物资源,以此引入本节课题。 一、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1?数量 2?类型: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 引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说出主要类型,并可谈一谈对各种海洋生物资源类型的了解。 知识窗“南极磷虾”:①分布②价值③开发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承转:读图2-3-2,说出图中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根据其变化趋势预测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而得出第二目的标题 二、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 1?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 四大渔场:太平洋西北的北海道渔场、太平洋东南的秘鲁渔场、大西洋西北的纽芬兰渔场、大西洋东北的北海渔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在图2-3-3图中,找出以上渔场) 2?形成条件: a?海域较浅,阳光充足,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适宜海洋生物及鱼类的生活。 b.有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或大河注入,带来丰富营养盐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联系四大渔场 与洋流的关系加以说明) 3?存在问题:普遍存在过度捕捞现象,导致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明显衰退。 4 ?措施:一方面要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采取休渔、禁渔制度,使鱼类得以休养生息;(阅读P50的 知识窗加以说明) 另一方面开发远洋渔场和深海渔业,并开发头足类和南极磷虾等新渔种。 再次,发展海水养殖,实行“耕海牧渔” 最后,还要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 完成P51的活动教学,分析世界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我国近海休渔制度的意义。 三、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牧场 海洋农牧化:包括海水养殖、增殖技术及海洋牧场技术。 1 ?海水养殖:指在滩涂开挖池塘或在浅海设置网箱等,通过人工孵化、饲养及人工管理的方法,养殖 鱼、虾、贝、藻类。

2018年-2019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测试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1、舟山渔场所在的海区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3、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 A.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4、某同学到超市购买了一条带鱼和一包紫菜,其产地可能是() A.四川 B.重庆 C.安徽 D.浙江 5、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 A.大气污染 B.污水污染 C.固体垃圾 D.石油污染 二、综合题 6、读右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 渔场:A 盐场:B (2)海域名称: ①② ③④ (3)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天然鱼 仓”之称的是。

7、你能说出右边漫图的含义吗? 8、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极其广阔的领海,这是一片富饶的“蓝色国土”,充满着希望的“绿洲”。 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要赶上经济发达国家,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必须改变脑子里只要9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传统习惯概念,我国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温度带。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享有主权与管辖权的海域3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我国陆上国土面积的30%。这是我国的“蓝色国土”,同960万平方米的陆上国土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陆地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环境的压力很大。中国把海域开发作为跨世纪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走科技兴海之路。据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制定的《“九五”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近年来,中国的海洋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海洋产值达3000多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传统的海洋渔业、盐业和运输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海洋石油工业已初具规模,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海洋旅游,海水利用,海洋能开发,海洋化工也有一定基础。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海洋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能力培养 读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舟山渔场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 (2)结合已学的气候和地形知识分析:A(长芦盐场)、B (布袋盐场)两个盐场的成因有什么不同? 舟山渔场A B 小鱼的哀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教案(高二地理)

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 2. 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重点难点】 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 【学法指导】 搜集资料,了解世界海洋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学习过程】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读图5.16,了解海洋能的构成。指出比例最大的两个目前尚无法利用。)2.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④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1)潮汐能 阅读教材案例: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思考:潮汐电站一天可以发几次电? 潮汐电站一般建在什么样的地方? 我国已建成的潮汐电站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波浪能 波浪能有哪些优点? 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哪些海区?为什么?(西风带) 阅读P61,了解波浪能发电的概况。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双选)( ) A.潮汐发电B.波浪发电 C.盐差发电D.温差发电 2.下列海峡中波浪能资源最为贫乏的是( ) A.马六甲海峡B.麦哲伦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3.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 A.初八B.十六 C.二十一D.二十八 5.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 A.17∶30 B.17∶55 C.11∶30 D.11∶55 6. 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19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7~8题。 7.对于海洋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大,密度小B.可再生

(最新整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

(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的全部内容。

03制药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姓名:班级:学号: 得分:考前必读:①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②考试应以诚信为本,如果发现有交头接耳、偷看以及抄袭等违反考场纪律的情 况出现,一律按作弊论处,严惩不怠。 一、填空( 25 分,每空1分) 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0~71)%,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海洋动植物的可食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海洋食品. 3.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可(更新)和( 再生 )的特殊资源,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概况起来,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再生有限性)、(波动性)、(共享性)、(游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4.海洋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有(再组织化技术)、(超高压技术)、(栅栏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只要答对其中任意3项即可) 5.来自于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具有(种类繁多)、(含量低微)、(结构新颖独特)、(生物活性强)等特点,是陆生生物天然产物所无法比拟的。 6.我国常见的食用褐藻主要有(海带)、(昆布)、(裙带菜)、(羊栖菜)、(鹿角菜)、(海蕴)、(萱藻)、(铁钉菜)、(鹅肠菜)、(铜藻)、(海蒿子)、(马尾藻)等。(只要答对其中任意4项即可)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食品的超高压技术:是指将食品放入液体介质中,在100~1000MPa的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食品中的酶、淀粉、蛋白质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别失去活性、糊化和变性,导致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基因机制以及细胞壁膜发生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原有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3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来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解决措施,提高和增强海洋意识。 德育目标 .通过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正确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观念。 教学重点 .海洋空间利用和港口建设。 .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难点 .海洋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经济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其关联性。 .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教育的渗透。 一、.海洋可利用空间及特点 可利用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空间利用缺点 海上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多变 技术③难度大,资金投入海中海水①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 大、风险大 海底黑暗、②高压、低温、缺氧 .海洋空间开发的优点:空间广阔,便于④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⑤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开发的意义:缓解沿海地区⑥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主要领域:交通运输、生产、⑦居住、通讯、⑧储藏和文化娱乐等。 .海洋交通与通讯 ()海洋运输的要素:⑨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 ()优点:吨位大、⑩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变化: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如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

.围海填海造陆 ()概念 错误! ()其他形式:?人工岛、海上城市、?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 三、海底储藏 .海底空间特点: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远离居民区,?缺氧。 .适宜存放物品: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从海洋中寻找生存的空间自古就有,目前也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属于围海造陆的是( ) .海上工厂与陆地工厂相比,所没有的优点是( ) .不占陆地面积.工厂主体小 .离加工原料地近.建造及管理费用低 .下列物品不适合在海底储存的是( ) .石油.天然气 .炸药.雾凇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题。 .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地平坡缓.岛多浪小 .滩阔岸直.河多沙厚 .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港区行船更加通畅.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海洋生态得以维护.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下列有关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错误的说法是( ) .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 .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 .英法海底隧道与日本濑户跨海大桥交通流量都受海洋气候的影响 .海底储藏大米主要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概要: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 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当前我国GDP 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但是,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水、生物、矿物、能源等资源。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可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九位,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近1/3。其中属我国主权范围的领海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当前我国GDP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 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自

然灾害增加,自然资源被破坏,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 三、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海洋开发多是在茫茫大海中进行的,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因而许多风险不可预测;同时也由于海洋开发是一项新事业,人们积累的经验有限,因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海洋开发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如先由地方政府投资启动防范风险机制,引导社会风险资金投入;鼓励各级各类保险公司,根据海洋综合开发的新要求,设立新的险种,为海洋开发保驾护航;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加强群众互助保险意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建立海洋风险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完善海洋灾害防御快速反应机制和油污处理应急系统;等等。 2、我国海洋资源科技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有差距。目前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勘察装备落后、基础研究薄弱、开发能力较低以及生态保护和治理技术落后等4个方面。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深海采矿技术和装备、高新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生态技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等5个方面。 3、海洋污染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纳污容量)进行综合管理。这不仅需要系统健全的政策法规和科学合理的规划,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导学案(含答案)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第三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一、海洋能的特点 1.含义: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①__________的自然能源。 2.类型:主要包括②______能、③______能、④______能、海水⑤______能和⑥______能等。 3.特点:(1)总量⑦____,密度⑧____。 (2)⑨________。 (3)污染⑩____。 (4)时空分布?______。 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1.利用方式:主要用于?______。 2.目前利用技术成熟的能源有潮汐能和波浪能。 3.潮汐能及其利用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区域。 (2)潮汐发电的条件:a.?______足够大。 b .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______。 c .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3)我国的潮汐电站分布: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______、上海市的崇明等地。 4.波浪能及其利用 (1)定义: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____能和?____能。 (2)优点??? 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21 海面极少平静,波浪○22 可以利用 (3)缺点:a.造价○ 23____,b.发电成本○24____。 (4)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纬○ 25____________之间的○26______________。 5.前景:海洋能发电理论上可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洋能作为新能源将会被人类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 一、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1.种类: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波浪能。广义的海洋能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和海洋生物能等。重点为潮汐能及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2.特点 总量大、密度小:地球上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因此具有巨大的海洋能,但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上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可再生: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潮汐能,这种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污染小:海洋能为清洁能源,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一条必经之路。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舟山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2.舟山渔场资源面临枯竭成因分析。 3.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教学内容 渔业对于国民的食品健康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强可持续性发展),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弱可持续性发展)。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以海洋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渔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海洋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舟山渔场作为中国最大的渔场,在发展渔业经济的同时又应怎样满足可持续发展呢? 二、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舟山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北纬29°32'~31°04',东经121°30'~123°25',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美誉。全市区域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海域处在机轮拖网禁渔区线以内,有1390个岛屿,海岸线2448公里,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群岛型地级市。 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渔场的中心基地位于嵊山。舟山渔场自开发以来,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是众多的经济鱼虾类的产卵、索饵场所,中国沿海冬季群众渔业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带鱼渔场,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区域,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渔场。尤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

2020年【人教版】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第三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一、海洋能的特点 1.含义: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①__________的自然能源。 2.类型:主要包括②______能、③______能、④______能、海水⑤______能和⑥______能等。 3.特点:(1)总量⑦____,密度⑧____。 (2)⑨________。 (3)污染⑩____。 (4)时空分布?______。 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1.利用方式:主要用于?______。 2.目前利用技术成熟的能源有潮汐能和波浪能。 3.潮汐能及其利用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区域。 (2)潮汐发电的条件:a.?______足够大。 b .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______。 c .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3)我国的潮汐电站分布: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______、上海市的崇明等地。 4.波浪能及其利用 (1)定义: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____能和?____能。 (2)优点??? 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21 海面极少平静,波浪○22 可以利用 (3)缺点:a.造价○ 23____,b.发电成本○24____。 (4)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纬○ 25____________之间的○26______________。 5.前景:海洋能发电理论上可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洋能作为新能源将会被人类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 一、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1.种类: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波浪能。广义的海洋能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和海洋生物能等。重点为潮汐能及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2.特点 总量大、密度小:地球上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因此具有巨大的海洋能,但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上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可再生: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潮汐能,这种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污染小:海洋能为清洁能源,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一条必经之路。 时空分布不均:海洋能因地而异,同时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 典例1 波浪能量巨大,分布广泛,自古吸引着人们对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1)~(2)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其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 自古以来,海洋生物资源就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近数十年来,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有了很大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所利用的总动物蛋白质(包括饲料用的鱼粉)中,约有~20% (鲜品计算)来源于海洋生物资源。世界海洋水产品总产量,由1938年的1880万吨增加到1980年的6458万吨,增长倍。1978年世界海洋渔业总产值为283亿美元。 海洋生物资源还提供了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海龙、海马、石决明、珍珠粉、龙延香、鹧鸪菜、羊栖菜、昆布等,很早便是中国的名贵药材。当前,海洋生物药物已在提取蛋白质及氨基酸、维生素、麻醉剂、抗菌素等方面取得进展。以贝壳制造工艺品已在中国成为一种行业,一些珊瑚是很受欢迎的艺术品。海鸟粪含磷达20%,是极好的天然肥料。鲸油既可食用又是重要化工原料,抹香鲸头部的油是精密仪器的高级润滑油。海藻的提取物,特别是褐藻胶和琼胶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而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亿平方公里,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海洋中有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蕴藏的资源量约×1010t,海洋植物×109t海洋生物每年可生产×1011t有机碳,并在生态平衡允许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3×109t水产品。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空间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大的待开发领域。人类从海洋取得的食物只占1%,但它提供了人类动物蛋白的22%,海底石油占地球总储量的45%,天然气占地球总储量的50%。因此,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会成为新世纪的主要目标。 那么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可以开发利用的呢 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以下几类: 鱼类资源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为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左右。因此,海洋鱼类构成了我国海洋水产品的重要基础。从海域分布来看,太平洋是世界各大洋中渔获量最高的海域,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在世界各海洋中居第1位。这里有著名的秘鲁渔场,盛产秘鲁鳀鱼;日本北海道渔场,其盛产的鲑、带鱼、太平洋鲱、大黄鱼、小黄鱼等,产量非常丰富。大西洋的渔获量在世界各海洋中居第2位,主要有北海渔场和纽芬兰渔场等,盛产鳕鱼、鲱鱼、毛鳞鱼等,印度洋的渔获量较少仅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6%。 鱼肉中含蛋白质、氨基酸很高,对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胆固醇和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经常吃鱼对健康有好处。 海洋软体动物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很多种类分布广,数量大,肉味鲜美,又易捕捞和养殖,是人类的渔业对象。可供捕捞的主要种类是头足类的鱿鱼、乌贼等。还有很多种类既可采捕,又能进行人工养殖,如双壳类的牡蛎、贻贝、蛏、蚶。据统计世界海洋软体动物的产量每年约为560万吨,其中鲍、干贝(扇贝的闭壳肌)等都是珍贵的海产食品。

2019年度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检测及答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 、选择题 1. (2019?芜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水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焚烧秸秆,美化环境 B .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C ?烧山垦荒种植粮食 D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2. (2019?平南县一模)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利用的是() A ?海滨旅游 B ?海洋石油开采 C .远洋运输 D .太阳能电车 3. 我国的舟山渔场位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长江、钱塘江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②有台湾暖流和南下寒流交汇 ③水温适宜 ④大陆架宽而浅 ⑤海水盐度较大 ⑥该海域无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5. 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 A. 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 B. 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C.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 D.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 6. 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防止海洋污染 D.用高科技促进渔业可持续利用 7.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正确的是() ①海水淡化②石油开发③煤炭开发④珊瑚礁开发⑤旅游观光⑥海水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8.解决过度捕捞的措施有()

A.禁止鱼产品上市 B.治理海洋污染 1. ( 2019秋?确山县期末)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美丽的西沙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 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 (1) 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甲为 ________ 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_____________ 。 (3) 乙处珠江口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 ____________ 业带 来重大损失。 (4) 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三种可能方 式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课一练答案 、选择题 1. D. 解:“焚烧秸秆”、“砍伐森林”、“烧山垦荒”都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 续发展的观点,ABC 错误;只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D 正确。 故选:D 。 2. D 解: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海洋捕捞、远洋运输、海滨旅游、 近海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太阳能不属 于海洋资源。故D 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二、综合提升 D.实施“休渔期”制度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对对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中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在观念上、技术上、效益上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海洋科学发展观、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机制、依法治海、科技兴海、进行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等各项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海洋管理 1. 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1.1 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在我国管辖海域里,已记录到了20 200 多种海洋生物,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 /10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可以利用于食品、药物、新材料、能源、饲料等领域;(1)2007年,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为1400 多万t。(2)2007年,海洋生物医药业不断加强新药研制与成果转化,全年实现增加值40亿元。(3)加速研发利用海洋生物各种特性和能力,合成和生产其他新材料,如利用蓝藻生产天然橡胶等。(4)国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水面的海藻每年可提取燃油150 L 以上,我国目前还没有投入开发。(5)我国用海洋植物作畜禽动物饲料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尚未形成相应的海洋植物饲料加工业。 1.2 珍贵的海洋矿产资源 中国深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发现的石油资源量估计有200 多亿

t ,天然气资源量估计约为8 万亿m3 。2007年,我国努力提高海洋油气开采能力,海洋油气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我国大陆架浅海区广泛分布有铜、煤、硫、磷、石灰石等矿,开发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福建省,但总体来讲,开发程度不高。年经联合国批准我国1991在太平洋获得面积达15万km2的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我国在大洋调查中还发现了富含锌、金、铜、铁、铝、锰、银等元素的海底热液矿藏,但开发利用尚处于研究阶段。可燃冰在我国管辖海域里广泛存在,据测算,仅我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量就达700 亿t油当量,但由于可燃冰生成环境复杂、特殊、开采难度大,我国直到1990年才开始可燃冰的利用和开采技术研究。 1.3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 我国有宜盐土地及滩涂84 万ha。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盐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海盐产量为3 000多万t。海水中也含有80多种元素和多种溶解的矿物质。目前,我国直接提取钾、溴、镁等技术方面已经突破万吨。海水中还含有重水,其是核聚变原料和未来的能源,在我国开发程度不高。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建成运行的海水淡化水日产量已达12万多t,海水直流冷却水年利用量已近480亿m3。 1.4辽阔的海洋空间资源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岛屿海岸线长约14000 km ,管辖海域300 多万km2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 /3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生产、通信和电力输送、储藏及交通、娱乐设施等方面。截至2007年,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 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消费需求呈现逐年扩张趋势,滨海旅游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07年滨

最新人教版选修二高中地理过关习题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及答案

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双选)( ) A.潮汐发电 B.波浪发电 .盐差发电D.温差发电 解析:选AB。海洋能中具有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是波浪能和潮汐能。 2.下列海峡中波浪能资最为贫乏的是( ) A.马六甲海峡B.麦哲伦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解析:选A。马六甲海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上升流为主。 3.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 A.①② B.①③ .②④D.③④ 解析:选D。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地球海洋出现天文大潮,潮差大,利于潮汐发电。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 A.初八B.十六 .二十一D.二十八 5.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

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 A.17∶30 B.17∶55 .11∶30 D.11∶55 6 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解析: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示中H最大时,表示涨或落的最大值。潮汐涨落的周期变化分为日周期、月周期及年周期等。潮汐原动力是天体对海水的引力与天体绕转质点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差值。一个朔望月之内,初一与十五由于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合成的引潮力最大,一天之间距月球与地球的绕转质心最近和最远的地表,潮汐最大。其时间差决定于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周期。第6题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盐田灌水取决于当时盐度,雨天由于径流冲淡海水,应灌入潮尾时段的海水,晴天则灌入潮头时的海水。落潮时向岸线航行的速度因水流方向而变慢。 答案:4B 5B 6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20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迎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7~8题。 7.对于海洋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大,密度小B.可再生 .人类不能开发D.分布不均 8.对于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海洋能的利用技术都已经成熟 B.潮汐能的发电技术没有进入实用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