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5
海大生物笔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依赖于以下哪项措施?A. 过度捕捞B. 污染控制C. 物种灭绝D. 生态系统管理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A. 浮游植物B. 海藻C. 珊瑚D. 浮游动物答案:D3. 海洋中的“死亡区域”通常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A. 缺氧B. 过热C. 酸化D. 盐度变化答案:A4. 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海水温度升高B. 海水盐度增加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D. 海洋污染答案:C5. 下列哪种海洋生物不属于濒危物种?A. 蓝鲸B. 绿海龟C. 玳瑁D. 红树林答案:D6. 海洋中的“珊瑚白化”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A. 珊瑚虫死亡B. 珊瑚虫与藻类的共生关系破裂C. 海水温度升高D. 海洋污染答案:B7.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对以下哪项产生影响?A. 渔业资源B. 旅游业C. 气候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海洋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促进旅游业发展B.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C. 提高渔业产量D. 增加海洋污染答案:B9. 下列哪种海洋生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重要作用?A. 海洋哺乳动物B. 海洋植物C. 海洋微生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海洋中的“幽灵渔具”指的是什么?A. 用于捕捉幽灵的渔具B. 被遗弃或丢失的渔网C. 用于捕捉鬼魂的渔具D. 用于捕捉海怪的渔具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包括哪些?A. 过度捕捞B. 气候变化C. 海洋污染D. 生物入侵答案:ABCD12. 海洋保护区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 保护濒危物种B. 维持生态平衡C. 提供科研基地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BCD13.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包括哪些?A. 珊瑚白化B. 贝类壳变薄C. 海洋生物行为改变D. 海洋生物死亡答案:ABCD14. 海洋中的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缺氧现象?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径流C. 过度捕捞D. 气候变化答案:ABD15.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包括哪些?A. 《生物多样性公约》B.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 《京都议定书》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只与海洋科学家有关。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试题·四. 简答题1.简述蓝藻门的主要特征.答:细胞壁由二层组成,内层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无色素体,原生质体分为色素区和中央区;色素除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还特含有藻胆素。
同化产物为蓝藻淀粉。
无细胞核,仅在细胞中央区含有相应于细胞核的物质,无核仁和核膜的分化,属原核生物。
繁殖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生殖。
2.试述绿藻门的主要特征。
答:绝大多数种类具细胞壁,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细胞核一个或多个。
含叶绿素a,b、叶黄素,α、β—胡萝卜素,常含一个或多个蛋白核。
同化产物为淀粉。
运动个体常含2条顶毛,等长的鞭毛,少数为4条,极少为1,6,8条。
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3.简述硅藻的生殖特点。
答:①营养繁殖为硅藻最普通的一种繁殖方式,分列初期,细胞的原生质略增大,然后核分裂,色素体等原生质也一分为二,母细胞的上、下壳分开,新形成的两个细胞各自再形成新的下壳,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一个与母细胞大小相等,一个则比母细胞小。
这样连续分裂的结果,个体越来越小,这与自然界和室内培养的硅藻可见到。
②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
③小孢子多见于中心硅藻纲的一种生殖方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8、16、32、64、128个不等小孢子,每个小孢子具1~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子,每个合子再萌发成新个体。
④休眠孢子是沿海种类在多变的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方式。
休眠孢子的产生经常在细胞分裂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和各种棘刺。
当环境有利时,休眠孢子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4.简述硅藻门的主要特征。
有何经济价值,列举五大硅藻。
答:①体质:多细胞,丝状体、群体(放射状、带状、链状)②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C1,C2、β—胡萝卜素、硅藻黄素、岩藻黄素等。
海洋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什么领域的科学?A. 海洋物理现象B. 海洋化学过程C. 海洋生物及其生态D. 海洋地质结构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海洋生物的主要特征?A.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 能够在水中呼吸C. 能够适应盐度变化D. 能够进行血液循环答案:D3. 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什么?A. 蓝鲸B. 大白鲨C. 巨型乌贼D. 珊瑚礁答案:A4.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浮游生物?A. 硅藻B. 水母C. 海绵D. 鲸鱼答案:D5. 海洋中的“红潮”现象是由哪种生物引起的?A. 硅藻B. 浮游动物C. 赤潮藻D. 海绵答案:C6. 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是?A. 深海海沟B. 极地海域C. 珊瑚礁D. 河口区域答案:C7. 下列哪种海洋生物不是通过鳃进行呼吸的?A. 鱼类B. 海龟C. 海星D. 海马答案:B8. 海洋中的“蓝眼泪”现象是由哪种生物引起的?A. 浮游植物B. 浮游动物C. 海绵D. 海葵答案:B9. 海洋生物中,哪种生物的寿命最长?A. 珊瑚B. 鲸鱼C. 海龟D. 海绵答案:A10. 海洋中的“水母湖”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A.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海洋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哪些?A. 形态特征B. 生物化学特性C. 生态习性D. 遗传信息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A. 水温B. 盐度C. 光照答案:A, B, C, D13. 海洋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A. 硅藻B. 海草C. 珊瑚D. 浮游动物答案:A, B14. 海洋中的哪些现象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指标?A. 海平面上升B. 珊瑚白化C. 赤潮发生频率D. 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答案:A, B, C, D15. 海洋生物对人类有哪些潜在的价值?A. 食物来源B. 药物开发C. 生物燃料D. 旅游观赏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海洋生物只包括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03制药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姓名:班级:学号:得分:考前必读:①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②考试应以诚信为本,如果发现有交头接耳、偷看以及抄袭等违反考场纪律的情况出现,一律按作弊论处,严惩不怠.一、填空( 25 分,每空1分)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0~71)%,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海洋动植物的可食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海洋食品。
3.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可(更新)和(再生 )的特殊资源,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概况起来,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再生有限性)、(波动性)、(共享性)、(游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4.海洋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有(再组织化技术)、(超高压技术)、(栅栏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只要答对其中任意3项即可)5.来自于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具有(种类繁多)、(含量低微)、(结构新颖独特)、(生物活性强)等特点,是陆生生物天然产物所无法比拟的。
6.我国常见的食用褐藻主要有(海带)、(昆布)、(裙带菜)、(羊栖菜)、(鹿角菜)、(海蕴)、(萱藻)、(铁钉菜)、(鹅肠菜)、(铜藻)、(海蒿子)、(马尾藻)等.(只要答对其中任意4项即可)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食品的超高压技术:是指将食品放入液体介质中,在100~1000MPa的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食品中的酶、淀粉、蛋白质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别失去活性、糊化和变性,导致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基因机制以及细胞壁膜发生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原有的生理活动机能,甚至使原有功能破坏或发生不可逆变化,食品工业上就利用这一原理使高压处理后的食品得以安全长期保存。
2.药物作用靶点:是药物在体内与生物活性大分子相互作用的位点,如受体、离子通道、酶类、基因等。
上海海洋大学07~08水生生物学试卷姓名:学号:专业班名: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每道题后的括号内。
)1、具2条等长顶生鞭毛的藻类是( B )A. 扁藻属B. 衣藻属C. 裸藻属D. 裸甲藻属2、营养细胞具有帽状环纹的藻类是(B )A. 刚毛藻属B. 鞘藻属C. 直链藻属D. 黄丝藻属3、异形胞与一般营养、生殖细胞相比,为较光亮的一种特殊细胞,仅存在于( C )A. 丝状绿藻B.丝状硅藻C.丝状蓝藻D.黄藻4、下列藻类中生殖方式为接合生殖的为( D )A. 螺旋藻B.舟形藻C.刚毛藻D.水绵5、黄丝藻属的细胞壁:(A )A.由“H”形节片套合组成B、如同培养皿一样由上下两壳套合而成C.由许多小板片组成D、无细胞壁6、固着柄分枝成树枝状,且柄内肌丝相连的缘毛目常见属为:(B )A.钟虫属 B.聚缩虫属 C.单缩虫 D.累枝虫7、以下是挺水植物的是( A )A.莲 B.睡莲 C.苦草 D.凤眼莲8、运动胞器为伪足,壳由外界环境中的泥砂微粒或硅藻空壳粘合而成的原生动物为(C )A. 表壳虫B. 筒壳虫C. 砂壳虫D. 有孔虫9.下列轮虫中,具有足的是(B)A.晶囊轮属 B. 聚花轮属 C. 三肢轮属 D. 巨腕轮属10.疣足的背叶与腹叶相距较远,背叶下面有1根向内或相外弯曲的特殊的鳃的是( C ) A.疣吻沙蚕属 B. 沙蚕属 C. 齿吻沙蚕属 D. 鳃蚕属11、淡水育珠质量最好的蚌是( A )A. 三角帆蚌B. 圆顶珠蚌C.褶纹冠蚌D.无齿蚌12. 下列双壳类中腹侧内缘具一列小齿的是(B )A. 文蛤B. 青蛤C. 四角蛤蜊D. 河蚬13.有石灰质内壳的头足类是( B )A. 章鱼B. 乌贼C. 枪乌贼D. 柔鱼14、第二对触角变成执握器的甲壳动物是( A )A. 卤虫B. 糠虾C. 哲水蚤D. 枝角类15、后腹部最后一个肛刺分叉的枝角类为(D )A.蚤状溞B.象鼻溞 C. 秀体溞 D.裸腹溞16、下列甲壳动物中不具有头胸甲的是(B )A. 磷虾B. 钩虾C. 糠虾D. 毛虾17、尾肢内肢具平衡囊的是(C )A.磷虾属B.毛虾属C.日本新糠虾 D.钩虾属18.日本沼虾的雌雄鉴别可根据以下附肢(D )A.第一触角B 第二触角C第五步足D、第二腹肢19.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基围虾”是指哪属虾类( A )A. 新对虾属B. 仿对虾属C. 鹰爪虾属D. 白对虾属20、具罩形下唇的种类:( B )A. 蜉蝣稚虫B.蜻蜓稚虫C.蝎蝽D.负子蝽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1.根据在水体中栖息位置和运动能力的不同,水生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生态类群。
水生生物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似亲孢子:某些藻类进行无性繁殖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动孢子。
因其形态和母细胞相似而得名。
见于绿球藻属、小球藻属等。
2.复大孢子:硅藻特有的一种繁殖细胞(1分)。
硅藻细胞进行分裂繁殖时,所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一个以母细胞的上壳为上壳,故与母细胞同大,一个以母细胞的下壳为上壳,故略小于母细胞。
所以,经过多代细胞分裂后,部分后代细胞变得越来越小(1分)。
但有时可形成特殊的孢子而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复大孢子(1分)。
3. 冬芽:水生植物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芽,处于幼态而未充分伸展的植株。
用于繁殖,在秋末环境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会产生冬芽。
冬芽形成后离开母体,沉没于水底度过不良环境,等条件适宜时再萌发成心的植株4. 咀嚼器:位于咀嚼囊内,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的特殊构造,起咀嚼食物的作用。
5. 缘膜: 位于水螅水母伞口之环状薄膜。
内有肌纤维,呈环状排列,若该肌肉收缩,则缘膜即被上举至水平位置,伞口变窄至相当于缘膜内径的长度;而当该肌肉松弛时,缘膜沿伞口垂直下垂,故伞口变宽。
水母的运动是由于内伞面环状肌的收缩而将伞腔内的水排出时的反作用所致,故缘膜之收缩和松弛所引起的伞口直径之缩小和变大支配着水母的运动速度。
缘膜仅为水螅水母所具有,故水螅水母亦称缘膜水母6. 项器: 又称嗅觉器,与口前叶相连,通常位于口前叶背面凹陷处。
如沙蚕科项器位于眼后表皮细胞下陷横裂处,内具纤毛,器化学感觉器作用。
具有嗅觉功能。
7. 疣足: 位于多毛类的体节上,由体壁向体侧伸出的肉质扁平状突起物,具有运动、呼吸、排泄、生殖、和保护等功能,但主要是运动功能。
8.齿舌:软体动物(瓣鳃纲除外)消化系统中的特殊器官。
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板组成,状似锉刀,许多排角质齿构成齿舌。
9.楯鳃:指软体动物中由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张而成的鳃,其鳃轴两侧均有鳃丝,其先端游离,呈羽状,称楯鳃。
10.齿式:腹足类齿舌上生有整齐的齿片。
水生生物试题库•枝角类的游泳器官是第二触角桡足类是第一触角。
•桡足幼体:亦称剑水蚤型幼虫期。
系继后无节幼体之后的挠足类幼虫的一个发育阶段。
身体较无节幼体长,前体部和后体部之区分明显。
口器之构造接近于成体,尾叉已形成。
可进一步分为第一至第六桡足幼体期,第二桡足幼体期后,每期增加1个体节,最后完成10个活动体节。
尾鳃蚓属(鲺属Argulus )孵化时亦为桡足幼体,但可发生变态,而具有与桡足亚纲完全不同的外观。
•无节幼体: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但高等甲壳类在更高的发育阶段才开始出现(十足目、糠虾目)甲壳纲之幼体中,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呈扁平椭圆形,在正中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1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和大颚等3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幼体。
•一种枝角类的刚毛式为0-0-1-3/1-1-3 ,请解释其含义,图示之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6分)答:此刚毛式的含义为:此种枝角类第二触角外肢4节,第1、2节无刚毛,第3节具1根刚毛,第4节具3根刚毛;内肢3节,第1、2节分别具有1根刚毛,第3节具3根刚毛。
(解释含义3分;图示3分)•垂直移动:为了捕食或繁殖活动,鱼类等水生动物从水面到水底或从水底到水面的往还迁移。
昼夜和季节•桡足类雌雄区别:雄的多一节腹节。
雌性,腹面膨大,叫生殖突起。
雄性第一触角有较多的感觉毛或感觉棒,特化成执握器,。
•中华哲水蚤的特征:身体呈长筒形,体长仅2~ 3毫米。
该种最显着的特征是:雌雄的第5第1的内缘都具齿列(雌性齿数一般为18~22,雄性一般为11 ~21 )。
齿的基部彼此连接,齿列的近中央部分有明显凹陷,齿边较小。
雄性第5胸足左足外枝较右足的长得多。
左足外枝第1、2节较狭长,第3节短小,呈锥状;但右足的外枝较短,第3节末端没有达到左足外枝第2节的中央。
左足内枝第3节的末端一般不超过外枝第1节的末端。
•虾的鳃在甲壳动物中是种类最多的,构造也最复杂,在分类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鳃腔中通常有侧鳃,关节鳃,足鳃,肢鳃(4)种•所有藻类都具有的色素为口—a,胡萝卜素。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认知调查问卷本次问卷旨在了解大家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认知情况,本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调查结果仅用于教学与科研,希望同学们能够如实填写,感谢同学们的参与及配合。
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海洋藻类的是()A.羊栖菜B.昆布C.水绵D.石莼2.扇贝等双壳类软体动物是青岛地区常见的海洋生物,以下不属于双壳类资源利用的是()A.制作贝雕B.净化水质C.海水污染指示D.提炼工业用油3.以下不属于海洋干制食品的是?()A.虾米B.鱿鱼丝C.鱼丸D.紫菜4.以下海洋食品加工过程涉及杀菌环节的是(多选)()A.黄花鱼罐头B.调味海带丝C.淡千紫菜饼D.海带酱油5.以下哪种海洋生物属于海洋濒危生物?()A 绿海龟B.海胆C.飞鱼D.海豹6.以下医药或工业资源与海洋生物无关的是()A.琼脂B.石决明C.龙涎香D.瓜尔胶7.海洋浮游生物是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海洋生物。
以下属于海洋浮游生物利用的是(多选)()A.富集污染物B.促进生态系统能量流动C.作为能源勘探的标志D.水产动物的饵料8.目前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是开发海洋()A.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C.能源D.化学资源9.以下不属于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是()A.赤潮B.海水酸化C.水华D.珊瑚白化1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多选)()A.氮、磷等营养盐的污染B.捕捞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C.城市生活废水等陆源污染物的海中排放D.船舶运输与海上捕捞等废弃物的丢弃11.《海国图志》的作者是()A.李鸿章B.严复C.魏源D.梁启超12.以下哪种海洋污染物对海洋的危害最为严重?()A.化学农药B.石油及其产品C.外来入侵物种D.陆源污染13.关于海洋微生物资源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分解大海中的动物残体B.可以分解大海中的植物残体C.可以分解海水中的农药和垃圾D.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生态系统缺乏平衡性14.从海水中提取碘,目前比较普遍的是以哪种海洋生物为主要原料?()A.海蜇B.海藻C.海蟹D.真菌15.海水养殖是海洋传统产业。
海洋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洋生物中,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浮游生物?A. 浮游植物B. 浮游动物C. 海底珊瑚D. 浮游细菌答案:C2. 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A. 鲸鱼B. 海豚C. 海狮D. 海象答案:A3. 下列哪种海洋生物具有生物发光现象?A. 深海鱼B. 海星C. 海藻D. 海螺答案:A4. 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 浮游动物B. 浮游植物C. 海底珊瑚D. 海洋哺乳动物答案:B5. 以下哪种海洋生物不属于鱼类?A. 金枪鱼B. 海马C. 海龟D. 鲨鱼答案:C6. 海洋中,哪种生物被誉为“海洋的肺”?A. 海藻B. 海绵C. 海葵D. 海星答案:A7.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包括以下哪项措施?A. 建立海洋保护区B. 过度捕捞C. 减少海洋污染D. 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答案:B8. 海洋中,哪种生物是已知最大的无脊椎动物?A. 章鱼B. 乌贼C. 巨型乌贼D. 巨型水母答案:D9. 海洋生物中,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底栖生物?A. 浮游植物B. 海底珊瑚C. 浮游动物D. 深海鱼答案:B10. 以下哪种海洋生物是濒危物种?A. 蓝鲸B. 海马C. 海星D. 海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哪些?A. 气候变化B. 海洋污染C. 过度捕捞D. 海洋酸化答案:ABCD12. 海洋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营养级?A. 浮游植物B. 浮游动物C. 海底珊瑚D. 海洋哺乳动物答案:ABD13.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A. 减少塑料垃圾B. 建立海洋保护区C. 增加海洋捕捞量D. 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答案:ABD14. 海洋生物中,以下哪些生物具有生物发光现象?A. 深海鱼B. 海星C. 海藻D. 深海水母答案:AD15. 海洋中,以下哪些生物是濒危物种?A. 蓝鲸B. 海马C. 海龟D. 鲨鱼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03食工《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期终A卷A03食工《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期终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水产品综合利用按原料来源和产品性质主要分为(鱼粉和鱼油)、(海藻制品)、(海洋药物)及其他制品。
2. 鱼肝油提取方法包括(蒸煮法)、(淡碱水解法)、(萃取法)等。
3. 鱼油精炼包括(脱胶)、(脱酸)、(脱臭)、(脱色)和(冬化)。
4. 油脂水解的工业方法为(碱催化水解法)、(酸催化水解法)、(酶解法)和(无催化剂水解法)。
5. 褐藻酸的加工制品有(藻酸丙二酯)(藻酸双脂钠)(低聚藻酸钠注射液)。
6. 褐藻胶主要有(α-D-甘露糖醛酸)、(β-L-古露糖醛酸)两种糖醛酸单体聚合而成,按其性质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两大类。
7. 提碘工艺的解吸过程中,生产上常用的解吸剂包括(重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
8. 琼胶由(琼胶糖)和(琼胶脂)组成。
9. 甘露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水重结晶)和(电渗析)。
10. 卡拉胶分为k-、μ-等(7)种类型。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X 表示)1. 鱼粉中的维生素主要是脂溶性A和D。
(X)2. 为了防止油脂在干燥过程被氧化,抗氧化剂最好在干燥工序后添加。
(X)3. 液体饲料制备过程中,所用的酸一般是乙酸。
(X)4. 成熟的鱼体肝油中维生素浓度较幼鱼低。
(X)5. 当具有二个以上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氢化时,氢首先加到距羰基最远的双键上。
(○)6. 从褐藻中提碘的解吸工艺中用浓度为8%-10%的亚硫酸钠溶液进行解吸效果最好。
(○)7. 褐藻酸是一种性质稳定的天然高聚物,但其稳定性低于褐藻酸盐。
(X)8. 鱼油中某些杂质量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因此需在鱼油氢化之前进行精炼。
(○)9. 油脂氢化时所用的氢需经过净化,其中水洗作用是除去其中的微粒、蒸汽和硫化氢。
(X)10. 油脂脱色一般采用吸附法。
(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的全部内容。
03制药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姓名:班级:学号: 得分:考前必读:①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②考试应以诚信为本,如果发现有交头接耳、偷看以及抄袭等违反考场纪律的情
况出现,一律按作弊论处,严惩不怠。
一、填空( 25 分,每空1分)
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0~71)%,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海洋动植物的可食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海洋食品.
3.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可(更新)和( 再生 )的特殊资源,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概况起来,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再生有限性)、(波动性)、(共享性)、(游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4.海洋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有(再组织化技术)、(超高压技术)、(栅栏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只要答对其中任意3项即可)
5.来自于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具有(种类繁多)、(含量低微)、(结构新颖独特)、(生物活性强)等特点,是陆生生物天然产物所无法比拟的。
6.我国常见的食用褐藻主要有(海带)、(昆布)、(裙带菜)、(羊栖菜)、(鹿角菜)、(海蕴)、(萱藻)、(铁钉菜)、(鹅肠菜)、(铜藻)、(海蒿子)、(马尾藻)等。
(只要答对其中任意4项即可)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食品的超高压技术:是指将食品放入液体介质中,在100~1000MPa的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食品中的酶、淀粉、蛋白质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别失去活性、糊化和变性,导致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基因机制以及细胞壁膜发生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原有
的生理活动机能,甚至使原有功能破坏或发生不可逆变化,食品工业上就利用这一原理使高压处理后的食品得以安全长期保存。
2.药物作用靶点:是药物在体内与生物活性大分子相互作用的位点,如受体、离子通道、酶类、基因等。
3.鱼类:鱼类是指一群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他们通常用鳃呼吸,用鳍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鱼体具有鳞片.包括硬骨和软骨鱼类.
4.芋螺毒素:是从芋螺中分离获得的一类强碱性低分子肽类毒素。
它们由10~30个基氨酸残基构成,富含半胱氨酸(20~50%),具有较多的二硫键(—S—S),其组成的二硫键可形成2—环(2-loop),3—环(3—loop)或4-环(4-loop)框架,没有出现任意排列现象.
5.生物材料:生物材料是指生物体产生的、具有支持细胞和机体形态的一类功能性生物大分子,如琼脂、甲壳素、胶原蛋白等,在食品、医药、化妆、环保、饲料、农药、农用肥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
三、给出下列英文或拉丁文词语的中文意义(10分,每题1分)
1. Polysaccharides:多糖
2. Triacylglycerols:甘油三酯
3. 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4. Heterotrophs:异养生物
5。
Enrichment medium:增菌培养基6。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腹泻性贝毒
7. Foodborne diseases:食源性疾病
8. Clostridium botulinum:肉毒梭菌
9。
Vibrio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10。
Cyanobacteria:蓝藻菌或蓝细菌
四、简要回答以下问题(25分,可任选作5题,每题5分)
1.什么是底栖生物?请举例说明。
答:底栖生物是指生活于海洋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泳的各种生物,包括底栖植物和底栖动物两大类。
底栖植物几乎全部为藻类,底栖动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它们或在海底匍匐
爬行、或固着生活、或潜入海洋底泥内生活,如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
环节动物等。
2.如何理解“海洋生物毒素也有可能造福于人类”?
答:海洋生物毒素是指海洋生物中天然存在的、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物质,如河豚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西加鱼毒素、短裸甲藻毒素、海葵毒素、芋螺毒素等.海洋生物毒素虽然是水
产食品的安全隐患,但由于海洋生物毒素具有结构新颖奇特、活性强以及有高度的特异性等特点,许多高毒性海洋毒素可发展成各类药物的重要先导化合物,直接或间接开发成新型海洋药物
造福人类。
因此,海洋生物毒素虽然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但如果人们能够加以科学地开发和利用,便能变害为利,造福于人类。
3.试举3种国外正在进行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海洋药物,并说明其生物来源和主要药理作用。
只要答对如下表的任何3种即可。
海洋药物名称生物来源药理作用临床研究阶段
KRN 7000海绵(Agelas mauritianus)抗癌Ⅰ
IPL-567海绵(Petrosia contignata)抗炎Ⅰ
Methopterosin Pseudopterogorgia
elisabethae
抗炎和创伤Ⅰ
GTS—21Amphiponus lactifloreus
抗老年痴呆
抗精神分裂症
Ⅰ
Aplidine 地中海海鞘 (Aplidium
albicans)
抗癌Ⅰ/Ⅱ
Bryostatin I草苔虫(Bugula neritina)抗癌Ⅱ
Squalamine lactate 白斑角鲨 (Squalus
acanthias)
抗癌Ⅱ
LU 103793海兔(Dolabella
auricularia)
抗癌Ⅱ
Dolastatin 10海兔(Dolabella
auricularia)
抗癌Ⅱ
Didemnin B 膜海鞘 (Trididemnum
solidum )
抗癌Ⅱ
Ecteinascidin
743加勒比海鞘(Ecteinascidia
turbinata)
抗癌Ⅱ/Ⅲ
Ziconotide芋螺 (Conus magnus)镇痛Ⅲ4.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
答:河豚毒素为钠通道的阻滞剂,同钠通道的受体部位I结合,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阻碍神经传导,可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
初为知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压急剧下降,最后出现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5.什么是药物的治疗指数?使用该指标有何意义?
答:以半数致死量除以半数有效量,即LD50/ED50,可表示药物的安全性,这称为治疗指数。
治疗指数愈大则愈安全.治疗指数反映了在使用治疗剂量时药物的安全程度。
6.海洋医药保健产品开发的现状如何?
答:许多海洋生物具有药用价值,人类利用海洋生物作为药物治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进行药物开发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当前世界上海洋天然产物的开发正方兴未艾,走在世界生物制药前列的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巨资对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进行大规模的研究。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从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生物中分离获得1万余种天然产物,其中近50%的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
在已发现的海洋天然产物中,超过0。
1%的化合物结构新颖、独特,活性十分显著,已成为重要的有效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来源,从中发现了一大批高效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镇痛、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海洋天然产物专利产品,多数化合物具有新药开发潜力,其中部分次生代谢产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在中国,现代海洋药物与保健品的研发工作是从80年代末开始的。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可喜成效,已逐步发展成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但对海洋药物与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已发现的药用海洋生物品种十分有限,主要来自于沿海或近海,与我国海洋庞大的资源总量相比不太相称,特别是微生物、浮游生物的开发偏少等,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