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省情概况

安徽省省情概况

安徽省省情概况
地理概况
由来: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6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行政区划及人口:全省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现辖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7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地形地貌:全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境内水系湖泊众多,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气候: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摄氏度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名优特产:徽菜、九华素菜、宣纸、歙砚、徽墨、文房四宝、芜湖铁画、徽州漆器、灵璧奇石、舒城凉席、青阳折扇、铜陵青铜工艺品等享誉海内外。歙县是枇杷之乡,宁国是山核桃之乡,砀山是酥梨之乡,阜南是杞柳之乡,广德是竹子之乡,祁门是红茶之乡,金寨是板栗之乡。
历史文化
安徽省是文化资源大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徽州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当代中国三大地方学。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
旅游风光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既有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又有历史源远流长和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道教和徽文化等人文景观。黄山、黟县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黄山是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拥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和花亭湖等10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歙县、寿县、亳州、安庆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正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安徽的旅游产品分布比较均匀,

皖 科教资源
安徽科学技术整体力量居全国前列,省会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05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2万人。科技机构932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机构291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8万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部共建实验室13个。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81所,当年招生19.9万人,在校生58.9万人;当年招收研究生8198人,在校研究生2150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27.6万人,在校生63.3万人。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1年至2005年的5年间,全省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6%。
全省已建成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十五”时期,我省原煤、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8位之内。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也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2005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
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林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豆类、玉米、高粱、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籽、烤烟、茶叶、蚕茧、黄红麻等;畜产品主要有各种肉类、皮毛等。
在工业、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服务业也获得提升,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整个经济总量的40.5%。
对外开放
安徽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十五”时期,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达300.7亿美元,其中出口169.3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2.2%和19%。
2005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9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出口完成51.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
安徽省对外来投资一贯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努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到2005年底,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4.5亿美元。来安徽省投资的客商来自香港、美国、台湾、新加坡、维尔京群岛、日本、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交通、电力、能源、机电、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建筑、房地产、综合服务等30 主要开发区介绍
目前,安徽省共有111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30个,县级开发区及工业园区7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2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综合类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11个。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2月,面积9.85平方公里,目前已形成以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食品、化工为主的

支柱产业格局。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代表企业有:青岛海尔和华凌冰柜等。食品产业企业代表有:统一食品、可口可乐、华泰食品、正大饲料、丰大油脂等企业。化工产业代表企业有:佳通轮胎、国通管业、库尔兹、福斯等企业。重点发展日用化工和橡胶行业及配套产业;汽车、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产业;家用电器及其配套产业;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信息技术产业。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面积10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以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新型建材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目标为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类、电子电器、新材料、生物制药及医疗机械、机械制造为主的各类制造业,及物流、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等第三产业。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3月,面积18.5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为着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构建“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肥软件园、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园、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合肥大学科技园、合肥民营科技企业园等蓬勃发展。安徽省情
第一章 安徽概况
1、安徽省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大体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北纬29°41′至34°38′。
2、安徽省周边与6个省为邻,北与山东接壤,东与江苏、浙江相邻,南与江西相接,西与河南、湖北交界。
3、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4、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约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省境内约430公里;新安江流经安徽省境内242公里。
5、皖南主要河流新安江,源出本省休宁、祁门县境,向东南流入钱塘江。
6、黄山为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其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
7、1986年3月1日,安徽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正式批准:黄山松为安徽省省树,皖杜鹃为安徽省省花,灰喜鹊为安徽省省鸟。
8、安徽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截至2004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总数已达到646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97﹪,居全国第8位。
10、新中国成立后,安徽人口总数分别在1954年和1962年,曾出现两次大的变动。
11、安徽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龄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
12、安徽省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是蒙古族。
13、安徽省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六安市。
14、康熙六年(1667),安徽省正式建省。
15、解放前夕,安徽省会设合肥。后分设皖北(合

肥)、皖南(芜湖)行署,1952年撤销皖北、皖南行署,恢复安徽省,省会设合肥市。
16、至2003年末,安徽为17个省辖市(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第二章 自然环境
1、安徽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等构成,其中以平原为主,占49.9﹪。
2、安徽省的平原,主要分布于淮北、沿淮和沿江地区,主要有:淮河中游平原、沿江平原。
3、沿江平原中的芜湖,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4、安徽省的山地,主要分布于皖南和皖西,主要有:皖南山地、皖西山地。
5、皖南主要山地有:天目山山系、黄山山系、九华山山系。
6、黄山的最高峰为莲花峰,海拔1873米。
7、大别山的最高峰为霍山的白马尖,海拔1774米。
8、在气候上,安徽省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中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
9、通常所说的“梅雨”季节,在安徽省的起止时间大致从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
10、安徽省“梅雨”季节,持续时间最长的是57天(1954年),最短的仅10天(1961年)。
11、安徽省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固镇,为 -24.3℃(1969年2月6日)。
12、安徽省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旱涝、台风、寒潮、冰雹、霜冻。
13、安徽省自然灾害中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旱涝。
14、宿州市是安徽省多冰雹区,巢湖是全省降冰雹最少的地区。
15、霜冻是安徽省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早、晚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16、安徽省主要煤田有:淮南煤田、淮北煤田、长江沿岸地区煤田、皖南山区煤田。
17、安徽省金属矿产丰富,主要优势矿产有铁矿和铜矿。其中,铁矿探明储量居华东之首,但贫矿多、富矿少。
18、安徽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5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
19、安徽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3座:亳州、寿县、歙县。
20、“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省黄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21、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摩崖石刻为世人瞩目。
22、天柱山古称“皖山”,汉武帝曾登临此山,称之为南岳。
23、皖西大别山中散布着一串碧波荡漾、蔚为壮观的人造湖泊,即闻名全国的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龙河口水库。
24、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其中巢湖位于安徽省,水面面积约为800平方公里。
25、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遗产名录》。
第三章 建设成就与发展战略
1、楚庄王时期的孙叔敖,在寿县建造

了春秋时期最大的水利工程——芍陂(今安丰塘)。
2、安徽的古铜冶炼业和手工业颇负盛名,早在汉代,江南就始设“铜官”——这是全国唯一的官方铜冶机构。
3、被称为“文房四宝”的宣纸、宣笔、徽墨、歙砚,早在唐宋时就驰名天下。
4、皖南徽商在南宋时就开始活跃,明清两代雄踞中国商界,时有“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之说。
5、安徽拥有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南宋寿州工匠发明的突火枪,堪称近代枪炮的鼻祖。
6、清代乾隆年间,泾县人翟金生研制出五种字号的泥活字,并印刷了多种书籍。
7、清代歙县人郑复光是著名的光学家,所著《镜詅痴》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光学著作。
8、明代数学家、徽州人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为珠算专著,流传甚广。
9、清代宣城人梅文鼎,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一生著作80余种,影响深远。
10、清代著名的理财家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唯一中国人。
11、安徽名医辈出,集大成者当首推三国时亳州人华佗,他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创造了保健操“五禽戏”,被世人称为“神医”。
12、淮南王刘安发明的中华美食豆腐和对农业、气候作出经典概论的二十四节气,江希舜发明的人痘接种法等,都惠及子孙,延泽后世。
13、在艺术上,安徽先后“宋画第一”的李公麟,后有自成一格的新安画派。
14、安徽还诞生过大批表演艺术家,京剧鼻祖程长庚、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5、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诞生在安庆。
16、安徽省汽车产业以奇瑞、江汽、星马、昌河等四大企业为重点。
安徽公务员考试必备——安徽省省情总结

推荐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
2.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4.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5.面积为450*570=13.9万平方公里,第22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
6.人口6516万,第8位
7.“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
8.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
9.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
10.“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