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1.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对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的意识和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宪法知识和案例的资料。
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相关的新闻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宪法的基本知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同时,呈现一些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一环,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认识到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宪法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宪法的深入理解和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生动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宪法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认识到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
2.引导学生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作用,提高宪法意识。
3.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的基本性质和内容2.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作用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宪法的知识。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活动和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参与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宪法的基本性质和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宪法的知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作用。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分享和全班讨论,巩固学生对宪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的尊严,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认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于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情感。
3.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宪法吗?宪法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引入新课《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有哪些?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场景,增强学生对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认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背景介绍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我国新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目的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
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学生们将学习到本文档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目标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掌握隐私权、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公民常见的权利;
•明确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对法律的意识和尊重。
学习内容
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民主权利和参政权利
2.人权、基本自由权和平等权利
3.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
第二章公民的个人权利
1.人身自由
2.隐私权和通信自由权
3.财产权
4.维权和申诉权
第三章公民的社会权利
1.健康环境权和文化教育权
2.信息自由权和知识产权
3.社会保障权
思考问题
为什么公民权利的保护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结
通过学习《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和贡献社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牢记自己的权利,学会杜绝侵犯个人权益的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法律和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生活的基石。
教材还介绍了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宪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3.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道德观念,提高公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3.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道德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体验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公民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宪法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宪法发展历程的PPT,方便学生直观了解。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方式以及公民权利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尚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律知识有限,因此需要通过课堂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宪法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认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理解公民权利的含义,学会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3.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的基本概念2.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方式3.公民权利的含义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具体体现。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宪法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课堂教学。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宪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宪法是什么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阐述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具体体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总结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方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总结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方法。
教师点评,强调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让学生举例说明。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7年7月17日上午;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
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批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工作完成。
思考: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宣誓仪式本身就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阅读周记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解决她提出的问题。
1.思考:(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提示:(1)填在书上的图表内。
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
(2)国徽是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二:宪法规定知多少2.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提示: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教师归纳:(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一)经济制度活动三:生活剧场山东邹城某村;年终农民人均分红人民币4000元;年满60周岁长者另有500元贺金;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年满18周岁的女性旅游。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规定。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宪法文本解读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宪法对于保障公民权利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于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文本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我国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规定。
3.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我国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具体规定。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文本解读法:解读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相关条款,使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内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宪法文本,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宪法。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宪法是什么吗?宪法与我们的权利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呈现(15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宪法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宪法文本,找出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相关条款。
每组选择一条条款,分析并阐述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这一权利。
分组讨论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意义和途径。
教材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宪法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等基础知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宪法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受限于年龄和认知水平,对宪法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全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2.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的基本概念和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2.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途径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制作好PPT,展示宪法的基本概念、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法律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4.巩固(5分钟)针对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的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强化学生对宪法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1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同。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对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宪法相关内容和案例。
3.准备教材和辅助材料,以便学生查阅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宪法。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宪法是什么吗?”、“宪法对我们有什么作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案例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宪法的作用。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 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 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等方面。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保障书宪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认识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2.教学难点: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公民权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的相关条款,让学生明确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在案例分析中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巩固宪法对公民权利保障的知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道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认识和体会。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教学中的分析。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应的道具和材料。
3.制作课件,用于课堂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公民权利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用课件展示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认识和体会。
然后选取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通过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过程。
活动中,引导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加深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理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提醒学生要尊重和维护宪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力的保障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公民权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公民权力的种类和保障途径-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公民责任感教学内容第一课:公民权力的概念与重要性(1课时)内容- 公民权力的定义- 公民权力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活动1. 导入:“你知道什么是公民权力吗?”2. 学生合作讨论公民权力的概念和重要性3. 分组展示讨论结果4. 教师总结并介绍下节课内容第二课:公民权力的种类与保障途径(2课时)内容- 公民权力的种类:选举权、言论权、结社权等- 公民权力的保障途径:法律保障、参与保障等活动1. 复上节课内容2. 介绍公民权力的种类和保障途径3. 学生小组合作研究一种公民权力,并列举保障途径4. 分组展示研究成果5. 教师总结并布置下节课预任务第三课:培养法制观念与公民责任感(2课时)内容- 法制观念的培养方法- 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方法活动1. 复上节课内容2. 介绍培养法制观念和公民责任感的方法3. 学生小组合作制定一份法制观念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计划4. 分组展示并讨论计划5. 教师总结并进行课堂反思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参与度评价- 学生合作能力评价- 学生展示的研究成果评价- 学生制定的培养计划评价课后延伸- 给学生布置研究公民权力相关法律的作业-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公民活动,加强实际体验参考资源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 李明著,2016,《公民权力保障与法律实务》以上是《道德与法治》的《公民权力的保障书》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1.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科目单元课题道德与法治年级八教师类型新课教学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上课地点:政治认同明确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尊重宪法甚至违背宪法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自觉加以抵制。
懂得公民所拥有的权力和权利是由国家法律赋予并受国家法律保护。
懂得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积极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弘扬宪法精神。
科学精神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众参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素材教学课时教学方法《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选自义务教育课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框。
分二目,第一目“国家权利属于人民”,旨在指点学生明确: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第二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拥有广泛人权的内容,以及国家保障公民人权的措施,特别是宪法对人权的相关要求。
1、学生对宪法的了解不够。
2、八年级学生需要增强法律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
3、需要帮助学生在现阶段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1)国家权利属于人民(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宪法怎样明确国家权利属于人民(2)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1)搜集一些宪法的材料(2)搜集一些学生比较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人权事例。
视频音乐一课时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启发感悟、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导入设计:活动导入(活动1)猜一猜①猜一猜两个日期是什么日子?②播放视频《国家宪法日宣传沙画》③设问:为何要设立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由于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XXX的总章程。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了解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
二、新课举动过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备注第1页【环节1】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活动)找一找说一说①找一找:有哪些国家机关悬挂国徽?②说一说:为什么要悬挂国徽,他们的名称里边为什么有“人民”2字?生:因为人民是国家的猪人,他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性质和重要作用,认识到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宪法知识,但对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宪法的基本性质和重要作用,提高宪法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性质和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认识到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检查教材,确保学生已预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宪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介绍宪法的基本性质和作用,让学生明确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地位。
3.操练(2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对宪法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宪法的基本性质和作用,以及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表现。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权利,并撰写一篇短文。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知道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相关内容,知道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
2.能力目标:增强宪法意识和人权意识,提高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宪法原则、人权概念等的理解、辨别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让学生牢固树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难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环节】[来源学科网]一、图片导入【多媒体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
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教师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它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知识。
二、探究新知(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欣赏思考【多媒体呈现】视频《开国大典》节选片段问题:(1)这段视频中毛泽东主席向世界的庄严宣告意味着什么?[来源:Z§xx§](2)在我国,为什么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要求:认真观察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