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销售折扣的核算

销售折扣的核算

销售折扣的核算
销售折扣的核算

销售折扣的核算

销售折扣是指企业为了促进商品销售或为鼓励购货方尽快付款而给予的价格或债务减让。销售折扣包括:

1. 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企业为促销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商业折扣在销售时即已发生,因此企业在实现销售时,只需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认销售收入,不需另作账务处理。

2. 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现金折扣通常在赊销业务中发生,故现金折扣在商品销售后发生,企业在确认销售收入时不能同时确定相关的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否发生应视买方的付款情况而定。

[表示方式]一般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表示10天内付款给予2%的折扣,超过10天20天内付款给予1%的折扣,超过20天30天内付款则不给折扣。

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尽快使资金回笼而发生的理财费用,在发生时作为当期损益,记入“财务费用”账户。

[核算方法]净价法和总价法两种,现行会计制度要求采用“总价法”核算。

例题: 2008年5月10日,某企业销售甲商品500件给A公司,合同规定销售单价为每件100元,货款总计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请根据以下条件,编制会计分录。

(1) 销售时;

(2) 假如5月15日买方付清货款;

(3) 假如5月25日买方付清货款;

(4) 假如6月4日买方付清货款;

(1)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A公司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商品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2)假如5月15日买方付清货款:

借:银行存款57500

财务费用1000

贷:应收账款——×单位58500

(3)假如5月25日买方付清货款:

借:银行存款 58000

财务费用 500

贷:应收账款——×单位58500

(4)假如6月4日买方付清货款:

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应收账款——×单位58500

销售折让的核算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不合格或规格与合同不符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销售折让可能发生在销售收入确认之前,也可能发生在销售收入确认之后。发生在销售收入确认之前的折让,其会计处理与商业折扣相同,发生在销售收入确认之后的折让,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收入。发生销售折让时,如按 (税法)规定允许扣减当期销项税额,除冲减“主营业务收入”外还应红字冲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专栏。

例题: 某企业销售乙商品1000件给B企业,增值税发票上注明销售单价60元,总计60000元,增值税额10200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经协商双方同意在价格上给予4%的折让。请根据以下条件,编制记账凭证。

(1) 销售实现时;

(2)发生销售折让时;

(3)实际收到款项时。

(1)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B企业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乙商品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

(2)发生销售折让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乙商品2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

应收账款——B企业2808

(3)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67392

贷:应收账款——B企业67392

现金折扣的概述

现金折扣的概述又称销售折扣(sale discount)。为敦促顾客尽早付清货款而提供的一种价格优惠。 现金折扣的表示方式 现金折扣的表示方式为:2/10,1/20,,n/30,15E.O.M。例如,A公司向B公司出售商品30 000元,付款条件为2/10,N/60,如果B公司在10日内付款,只须付29 400元,如果在60天内付款,则须付全额30,000。 现金折扣的优缺点 现金折扣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对于销售企业,现金折扣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缩短收款时间,减少坏账损失。负作用是减少现金流量。因此,销售企业都试图将折扣率确定在平衡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的水平之上。一般来说,购货企业会尽可能享受现金折扣,但仍取决于利息成本,如B公司决定受现金折扣,但仍取决于利息成本,如B公司决定享受现金折扣,意味着B公司放弃50天使用29 400元以取得2%的折扣,相当于承提年息为14. 9%(0.02/0.98×360/50)的利息成本,如果B公司能取得低于14.9%的资金,这一现金折扣无疑是有利的。 1."相当于承提年息为"应改为“相当于承担年息”。 2.利息成本的计算我觉得不对,我认为应该考虑的是如果B公司在剩余50天按照商业利率筹集29400的利息成本或者B公司利用29400投资其他的机会成本。 3.所以,如果B公司享受“2/10”的折扣,即节省600元。但如果在剩余50天筹集这29 400元所需付出的成本高于600元则不划算;或者说利用29400元在50天内投资某项目赚得的利润高于600元则不划算。 现金折扣的核算方法 由于现金折扣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所以,必须在会计中反映。核算现金折扣的方法有3种:总价法、净价法和备抵法。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总价法入账,不允许采用净价法。 总价法(gross price method):销售商品时以发票价格同时记录应收几款和销售收入,不考虑现金折扣,如购货企业享受现金折扣,则以“销售折扣”账户反映现金折扣。销售折扣作为销售收入的减项列入损益表。 净价法(net price method):销售商品时以发票价格同时记录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如购货企业未享受现金折扣,收到的现金超过净价的部分作为利息收入记入“财务费用”的贷方。 备抵法(allowance method):销售商品时以发票价格记录应收账款,以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净价记录销售收入,设一备抵账户“备抵销售折扣”反映现金折扣,“备抵销售折扣”是应收账款的对销账户。

销售经验给折扣技巧

销售经验给折扣技巧 折扣,一般情况下,是指企业在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时,对于符合既定要求的销售行为或结果,而给予对方的一种价格优惠,它实际上是在成交的价款上所给予经销商的一定比例的减让,是企业用来掌控渠道的一种最常用而又最有效的营销手段。折扣使用得当,可以让销售“锦上添花”,但使用不当,却可能让企业“引火烧身”,甚至最终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正因为如此,所以,折扣的给予便成为了一门艺术和学问。 但企业在给予经销商折扣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往往让折扣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甚至有时还会引发诸如窜货、倒货等不良现象,让折扣成为了扰乱市场秩序的“杀手”,从而“成也折扣,败也折扣”。 给折扣的误区 在现实操作当中,常见的折扣误区有如下几种: 1、折扣越大越好。很多销售主管,往往把折扣当成自己的“杀手锏”,甚至是“救命稻草”,并认为折扣越大越好。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一是把较大的折扣当“权杖”,借此可以呼风唤雨,“左右”经销商,让其乖乖地听自己摆布。二是自认为企业及产品操作空间很大,多给经销商点折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自己则可以落个人情。三是通过较大的折扣政策,可以偶尔地实施压货,刺激渠道提升销量,鼓舞经销商,从而最终让自己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取得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 2、折扣就是利润。一些销售主管在给经销商灌输折扣政策时,往往误导经销商,让他们进价销售,将企业给予他们的折扣当成利润,在折扣较大时,经销商甚至不惜“倒贴”销售,以取得更大的折扣,从而让产品价格出现“倒挂”现象,渠道利润分配由此失衡。在这种“折扣就是利润”思想的驱使下,经销商往往不再加价销售获取利润,而是将利润的“宝”押在了折扣的身上,造成了渠道链条的紊乱和脆弱。 3、折扣即促销。一些中小企业的销售主管,在企业促销不是甚为规范的情况下,往往为了“图省事”,而把促销当成折扣,而全部一股脑地抛给了经销商,从而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折扣政策其主要功能是刺激经销商进货以及销售,更多地表现为市场的推力,而促销则是较多地运用于终端以及消费者,体现的是一种拉力。而把促销当成折扣给予了经销商后,促销往往便丧失了促销的功能,而变相地成为了经销商的额外利润,从而让促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相反却有可能会惯坏经销商。 4、折扣就是掉价。在现实操作当中,很多企业往往把折扣当成了一种“常规武器”,折扣的力度要么一成不变,要么就是在经销商胃口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大,从而让折扣成为了厂商“欲罢不能”的“烫山芋”。而折扣在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经销商资金被占压、被套牢等诸多不平衡的感觉就会表现出来,于是,他们为了减轻资金压力,会不断给厂家施压要求折减价格,从而让折扣变成了产品降价的“罪魁祸首”。而产品一旦降价,就会影响市场价格体系的稳定,就会引发新一轮的渠道重组,从而最终有可能将使产品从“金牛”衰变成“瘦狗”或“问题产品”。 明白了以上折扣操作当中的诸多误区,作为厂家或者销售主管,就可以有的放矢,巧妙

销售折扣与折让

1.销售折扣指销货方根据购货方采购数量、货款支付时间及商品实际情况 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优惠。 销售折扣分为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1)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为了促进销售,在商品价目单原定价格的基础上给予购货方的价格扣除。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由于此种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买卖双方都按扣减商业折扣后的价格成交,所以会计上对其不需单独作会计处理。又因为发票价格就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故可按发票价格计算 销项税额。 (2)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采用赊销方式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按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的一种债务扣除。现金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计算销项税额时,现金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对于现金折扣,会计上核算的方法有总价法、净价法等,我国现 行会计制度的处理采用总价法。 【例1】某企业产品价目表列明:甲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每件200元,购买200件以上,可获得5%的商业折扣;购买400件以上,可获得10%的商业折扣。该企业对外销售甲产品350件。规定对方付款条件为2/10,1/20,n/30,购货单位已于9天内付款。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该企业应对销货业务作会计处理如下(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帐款77805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95%×350)66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305 收到货款时(销货后第9天): 借:银行存款76475 财务费用(66500×2%)1330 贷:应收帐款77805 至于现金折扣按含税售价还是不含税售价计算,应根据买卖双方协商而 定。 2.销售折让 销售折让是指销货方因售出货物的质量等原因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减让。销售折让实质是原销售额的减少。按税法规定,销货方取得税务机关出具的“企业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方可开具红字专用发票,据以扣减折让当

不同折扣方式销售的税收筹划

在产品销售活动中,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有多种折扣方式,企业有自主选择权。 不同方式下,销售者取得的销售额会有所不同,由此计算交纳的增值税额也有差异。 纳税人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税法提供的节税空间,选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折扣方式及其区别 折扣方式有: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 三者的区别在于:折扣销售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比如购买5件,销售价格折扣10%;购买10件,折扣20%等;销售折扣是指销货方在 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而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扣优待,比如10天 内付款,货款折扣2%;20天内付款,折扣1%:30天内全价付款;销售折让是指货物销售后,由于其品种、质量等原因购货方未予退货,但销货方需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折让。 (二)税法对折扣方式销售的严格界定 1、关于折扣销售:折扣销售的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因此,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 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折扣销售仅限于货物价格的折扣,如果销售者将自产、委托加工和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销售货物额中减除,且该实物应按增值税条例“视同销 售货物”中的“赠送他人”计算征收增值税。 2、关于销售折扣:由于销售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 中扣除。 企业在确定销售额时应把折扣销售和销售折扣严格区分开。 3、关于销售折让:销售折让也是在货物销售后发生的,但其实质是销售额的减少,销售折让可以折让后 的货款为销售额。 (三)税收筹划

折扣销售和销售折让的区别

折扣销售和销售折让有区别吗? 1、折扣销售(商业折扣):是因购量大而给予的价格折扣,税法规定开在一张票上的折扣额可以扣除,没有开在一张票上的折扣额不可以扣除。比如:商家规定购进5000元以下没有折扣,5000-10000元打9折,10000-20000元打8折,20000元以上按7折。 2、销售折扣:是为了快速回款而给予的折扣,这实际是现金折扣,税法规定不得扣除。比如商家货物10000元,规定10天以内付款打8折,即提供现金折扣20%,付款8000元即可;30天以内付款9折,提供现金折扣10%,即付款9000即可;30天以上付款没有现金折扣,即付款10000元。 3、销售折让:是因为品种质量问题给予的价格折扣,如果购买方在税务机关开具了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销售方据以开具增值税红字发票,可以冲减收入及销项税金,购货方冲减购货金额及进项税金。 比如:原购进货物10000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质量未达到要求水平,与商家联系退货,后与商家达成协议不退货,将货款减少到9000元,即提供折让10%。会计上,折扣和折让主要区别在于:折让因不符合规定被迫打折,而折扣是主动打折。 (1)销售折让。 销售折让是指购买者由于商品质量或品种不符合规定要求,对这 (注:本文所提供的关于行业或项目或个人的一些总结及计划,或策划方案或如何 写总结的方法,培训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具体使用)

部分商品不作退回处理,而只要求在价格上给予某些折让的事项,因而应当将其作为收入的抵减处理。 (2)销售折扣。 销售折扣又叫现金折扣。一般来讲,折扣分为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是指企业可以从货品价目单上规定的价格中扣减的一定数额。此项扣减数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如10%、12%、20%等。扣减后的净额才是实际销售价格。由于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商业折扣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不在买卖任何一方的账上进行反映。所以,商业折扣对销售收入的确认并无实质性影响。简言之:销售折让就是商业折扣。现金折扣是为了回收货款设立的,按财务费用核算。销售折让直接少计收入。 、折扣销售(商业折扣):是因购量大而给予的价格折扣,税法规定开在一张票上的折扣额可以扣除,没有开在一张票上的折扣额不可以扣除。比如:商家规定购进5000元以下没有折扣,5000-10000元打9折,10000-20000元打8折,20000元以上按7折。
2、销售折扣:是为了快速回款而给予的折扣,这实际是现金折扣,税法规定不得扣除。 比如商家货物10000元,规定10天以内付款打8折,即提供现金折扣20%,付款8000元即可;30天以内付款9折,提供现金折扣10%,即付款9000即可;30天以上付款没有现金折扣,即付款10000元。 (注:本文所提供的关于行业或项目或个人的一些总结及计划,或策划方案或如何 写总结的方法,培训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具体使用)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的会计与税务处理.doc

一、商业折扣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1.商业折扣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 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在销售折扣的情况下,企业销售收入入账金额应按扣除销售折扣以后的实际销售金额加以确认,即以全部销售净额除税后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以全部销售净额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以应收账款与产品销售收入二者的差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商业折扣税务处理的有关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1875号)规定,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千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对于销售折扣,现行增值税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是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普通发票或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方法相同),可以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折扣额计算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税法中认可的销售折扣仅指销售折扣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注明的情况。《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销售折扣在计征所得税时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1472号)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缴纳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另外在增值税的处理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第154号)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商业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的折扣,如果销货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且该实物应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视同销售货物”中的“无偿赠送他人”的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同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案例解析商业折扣会计、税务处理 例1:A公司赊销商品一批,按价目表的价格计算,货款金额总计100000元,给买方的商业折扣为10%,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5000元。 在销售时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应作如下会计分 录: 借:应收账款1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0

会计实务高频知识点回顾:现金折扣的核算

会计实务高频知识点回顾:现金折扣的核算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赊销时,为加速资金的回笼,对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而给予总价款上一定的优惠,即现金折扣。其表现形式为:2/10,n/30等。 其含义为企业允许客户购货后延期付款天数为30天,而对于客户在10天内付款,则对其应付总价款优惠2%,即客户只需支付98%的货款。而10天之后付款则需要支付全部价款。在实务中对于信用销售并同时附有现金折扣条件时,对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即总价法与净价法。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销货并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应收账款应按总价法核算。 在采用总价法核算时,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方收取的账款按照实际成交额入账。客户因在折扣期取得的折扣,销售企业将其认为当期的财务费用。 提示1固定资产盘盈和毁损分别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提示2如为现金短缺(实存lt;账存),相关会计分录 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或保险公司应赔偿的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影响营业利润)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如为现金溢余(实存gt;账存),相关会计分录 报经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不影响营业利润) gt;gt;历年例题讲解lt;lt; 例1.判断题购买商品支付货款取得的现金折扣列入利润表“财务费用”项目。( ) [答案]对 [解析]购货企业享受的现金折扣,应该通过“财务费用”科目核算。 例2.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在确认销售收入时不影响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是( )。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核算

销售折让的账务处理 销售折让是指由于商品的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销售单位同意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减让。在核算时,由于销售折让不具备费用的属性,因此,应当将其作为收入的抵减数处理。 「例」甲公司2007年7月18日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注明的售价为40 000元,增值税为 6 800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35 000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与合同要求不一致,要求给予价款5%的折让,甲公司同意折让。为此甲公司所做的会计分录为: 7月18日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46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35 000贷:库存商品35 000 发生销售折让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贷:应收账款 2 340 实际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44 460贷:应收账款44 460 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 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付清货款而给予的一种折扣优待。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有两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总价法,另一种是净价法。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中,所采用的是总价法。总价法是将未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余额,同时按此金额确认销售收入额。销售方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属于一种理财费用,会计上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例」甲公司2007年6月11日销售商品一批,共500件,增值税发票注明的售价50 000元,增值税额8 500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40 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公司采用总价法核算现金折扣,6月15日收回货款。甲公司为此项业务所做的会计分录为: 6月11日销售实现时,按总价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58 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40 000贷:库存商品40 000 6月15日收回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57 330财务费用(58 500×2%)1 170 商业折扣的账务处理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商业折扣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方式之一。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对于批发商往给予商业折扣,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如购买5件,销售价格折扣10%;购买10件,折扣20%等。其特点是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 纳税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最终成交价格进行商品收入的计量。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3]154号文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因此,在纳税实务中要特别注意“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这一点。之所以要对商业折扣规定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这是从保证增值税征税、扣税相一致的角度考虑的。如果允许对销售额开一张销售发票,对折扣额再开一张退款红字发票,就可能造成销货方按减除折扣额后的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而购货方却按未减除折扣额的销售额进行抵扣的问题。这种造成增值税计算征收混乱的做法是税法所不允许的。 另外,商业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的折扣,如果销货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且该实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的中“无偿赠送他人”计算缴纳增值税。 会计实务: 例:某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主营汽、柴油销售。为了拓展市场,扩大销售,决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对一次性购柴油1吨者,折扣1%;购5吨,折扣3%,正常销售价格为2500元/吨。现有某陶瓷厂携银行转帐支票前来购柴油5吨。 解:(1)确定适用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该公司销售柴油应按17%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2)计算销售额、折扣额、销项税额及价税合计,用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销售额为5×2500×97%=12125元折扣额为5×2500×3%=375元销项税额为12125×17%=2061.25元

现金折扣合同范本

现金折扣合同范本 篇一:现金折扣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了双方资金周转的需要,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年**月**号签订的*****合同支付价款的结算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经过核算,您的签单合作符合公司销售管理制度规定的折扣,按照相关规定,回款额达到合同总额的40%时(X月X 日),将开始向您发放佣金,详细情况请参见下表:请回复邮件确认以上表格信息内容,以便后续流程工作的完成,感谢。有问题随时沟通。 经过核算,您的签单合作符合公司销售管理制度规定的折扣,但是您的自报折扣为7.5折,核算实际折扣为8折,将按照8折给您计算佣金。有问题随时沟通。 公司规定,签约折扣一旦低于5折,个人佣金的计算方式=实际签约折扣/5(折)* 正常应得佣金,经我部核算,此单项目您的折扣为4.5折,所以: 1、您的佣金核计为:(4.5折/5折)*(公司实际入账金额*4%)=提佣金额。有问题随时沟通。 篇三: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实际是一种会计术语,指企业以赊销方式销售产

品或提供劳务时,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限内早日还货款而给予客户的折扣优惠。在总局的文件中,在国税发[2006]56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之前,尚未见有对“现金折扣”的处理规定。 现金折扣能否在税前扣除?向来颇多议论。认为不可扣除的,其依据便是国税函第472号: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认为可以扣除的,其依据便是国税发[2006]56号文:纳税人经营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个人以为,依据上述文件简单地认为现金折扣能或不能在税前扣除,都是有失偏颇的。 会计上所说的现金折扣在实务中的处理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形式: 1、现金折扣实际上是在企业以赊销方式销售产品时发生的,根据税法规定,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那么企业完全可以通过签订赊销合同,规定不同付款日期下的折扣额,并在合同约定收款日期开具发票,如果该日期属于事先约定的享受现金折扣期间,那么完全可以将该折扣额与销售发票开在一起,这样既符合发票开具规定,也符合472号文从销售额中扣除折扣的规定。这是最简单的处

销售折扣账务处理

年底返利实际就是销售折扣,销售折扣是指企业为了推销商品和及早收回销售货款,而给予购货方一定的价格减让。销售折扣包括两种形式: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商业折扣指实际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将价目单中的报价打一个折扣后提供给客户,这个折扣就叫商业折扣。商业折扣通常明列出来,以百分数如5%、10%的形式表示,买方只需按照标明价格的百分比付款即可。 现行会计制度对于商业折扣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现有会计科目的设置,再参照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可以得出的合理会计处理方法,即按扣除折扣后的金额入帐。 现行税法(国税发〔1993〕154号《关于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对商业折扣的纳税规定是: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比如,A企业某商品的报价单价格为100元,为了促销,A企业对大客户给予10%的商业折扣,实际销售金额为90元,增值税税率为17%。 如果发票开具的金额直接为90元(或两行开具,一行写售价100元,另一行写折扣10元),那么会计记账为: 借:应收账款等105.3 贷:主营业务收入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 如果发票开具的金额为100元,又另开具10元的折扣发票,那么会计记账为: 借:应收账款等105.3 经营费用1.7 贷:主营业务收入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另外,国税函发〔1997〕47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销售折扣在计征所得税时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因此,采取商业折扣销售时,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也和发票的开具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销售方发票如何开具,销售方又如何入账,购货方均按净额即实际应支付的款额入账。 借:存货等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 贷:应付账款等105.3 现金折扣是指销货方为鼓励购货方在规定的期限内尽快付款,而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扣优待,即从应支付的货款总额中扣除一定比例的金额。现金折扣通常以分数形式反映,如2/10(说明10天内付款可得到2%的折扣)、1/20等。

现金折扣的核算

现金折扣的核算 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间内早日偿还货款,对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而给予总价款上一定的优惠。 表现形式:2/10 ,1/20,n/30 总价法: ?将未减去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在计算折扣金额时,税费是否计算在内,根据题目要求。 二、账务处理 1.销售成立时确认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某企业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销) 2.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则销售方所做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折扣后金额) 财务费用(售价*折扣率) 贷:应收账款——某企业(总应收款) 3.客户在折扣期付款: 借:银行存款(总应收款) 贷:应收账款——某企业(总应收款) 例题1: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不含税)20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增值税率为17%,产品已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假定折扣时暂不考虑增值税) (1)这家企业销售时的会计分录; (2)这家企业如果在10天内收到款项,请计算其折扣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如果企业在10天之后付款,请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1)确认销售收入时: 借:应收帐款234 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 3 400

(2)如果上述货款在10天内收到,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23 000元 财务费用400元(20000X2%) 贷:应收账款23 400元 (3)如果超过了现金折扣的最后期限,不享受折扣,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234 00元 贷:应收帐款234 00元 发生现金折扣时的会计处理: (1)销售成立时确认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某企业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则销售方所做的会计分录(折扣不考虑增值税)借:银行存款(折扣后金额) 财务费用(售价*折扣率) 贷:应收账款——某企业(总应收款)

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区别及相关会计处理

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区别及相关会计处理 1.销售折扣指销货方根据购货方采购数量、货款支付时间及商品实际情况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优惠。 销售折扣分为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1)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为了促进销售,在商品价目单原定价格的基础上给予购货方的价格扣除。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由于此种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买卖双方都按扣减商业折扣后的价格成交,所以会计上对其不需单独作会计处理。又因为发票价格就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故可按发票价格计算销项税额。 (2)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采用赊销方式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按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的一种债务扣除。现金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计算销项税额时,现金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对于现金折扣,会计上核算的方法有总价法、净价法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处理采用总价法。 【例1】某企业产品价目表列明:甲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每件200元,购买200件以上,可获得5%的商业折扣;购买400件以上,可获得10%的商业折扣。该企业对外销售甲产品350件。规定对方付款条件为2/10,1/20,n/30,购货单位已于9天内付款。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该企业应对销货业务作会计处理如下(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帐款77805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95%×350)66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305 收到货款时(销货后第9天): 借:银行存款76475 财务费用(66500×2%)1330 贷:应收帐款77805 至于现金折扣按含税售价还是不含税售价计算,应根据买卖双方协商而定。 2.销售折让 销售折让是指销货方因售出货物的质量等原因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减让。销售折让实质是原销售额的减少。按税法规定,销货方取得税务机关出具的企业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方可开具红字专用发票,据以扣减折让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对于收入确认之后发生的销售折让,会计上可以直接冲减发生折让当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可设置销售折让帐户单独归集后,在利润表上抵减主营业务收入项目的金额。发生销售折让时的会计处理如下:借:主营业务收入或销售折让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帐款、银行存款等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对比

各种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

各种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 来自于:汪栋松发布时间:2015-03-05A-A+ 在当今大多数商品出现“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销售活动中,往往采取多种多样的促销方式。针对各种不同的促销方式,如何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以控制涉税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应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对如何协调各种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进行分析。 一、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销售方为鼓励购买方多购货物,对购货数量超过限定数额所给予的价格优惠,这种折扣方式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商业折扣可直接从货物金额上扣除,以扣除折扣后的净额作为实际售价,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例1:某洗衣机厂A型洗衣机不含税单价为700元/台,生产成本为600元/台,若一次性购买30台以上,可享受8%的商业折扣。某百货公司一次性购买A型洗衣机50台,货款已付,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洗衣机厂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37674 贷:产品销售收入32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474 借:产品销售成本30000 贷:产成品30000 在税收法规方面,主要的规定有: 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对于基本的商业折扣形式来说,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是一致的。 但是随着企业促销方式的发展变化,在基本的商业折扣形式之外,又衍生出多种其他形式,如返利、买物赠物、优惠积分卡、折扣券(代金券),有奖销售等。这些促销形式虽然

关于商业和现金折扣例题

【例题】甲企业2009年12月1日,向A 公司赊销商品100件,每件原价1 000元, 由于是批量销售,甲企业同意给 A 公司20%勺商业折扣,增值税率为17%现金折扣 条件为 2/10,1/20,N/30 (不考虑增值税);A 公司12月9日支付了全部款项。 1 、对上述业务勺表述中,恰当勺是() A 、确定应收账款入账价值时,应扣除可能发生勺现金折扣。 B 、确定应收账款入账价值时,不应考虑预计可能发生勺现金 C 、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时,应扣除已发生勺商业折扣 D 、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时,不应扣除已发生勺商业折扣 正确答案: BC 2、 对上述业务勺会计处理中,不正确勺是() A 、确认收入时,应借记应收账款 92000 B 、确认收入时,应借记应收账款 93600 C 确认收入时,应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D 确认收入时,应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正确答案: AC 3、 12月 9日,甲公司收回货款时,应计入财务费用勺金额是() A 、 1600 B 、 2000 C 、 1872 D 、 2340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2)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1)借:应收账款——A 公司 93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600 92 000 1 600

贷:应收账款 93 600 例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2月1日,甲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500 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25 万元,企业通过对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特征进行分析,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12 月份,甲企业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2 月5 日,向乙企业赊销商品一批,商品科目表标明的价格计算的金额为1000 万元(不含增值税),由于是成批销售,甲企业给予乙企业10%的商业折扣。 (2)12月9日,一客户破产,根据清算程序,有应收账款40万元不能收回, 确定为坏账

浅谈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的区别与帐务处理1教学总结

?浅谈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的区别与帐务处理 在销售活动中,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常常会采取折扣方式销售。折扣方式销售又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3种。不同销售方式下,销售者取得的销售额会有所不同,其纳税与帐务处理也有较大区别,现分述如下: 一、商业折扣 概念: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如购买5件,销售价格折扣10%;购买10件,折扣20%等。其特点是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 纳税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最终成交价格进行商品收入的计量。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3)154号文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因此,在纳税实务中要特别注意“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这一点。之所以要对商业折扣规定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这是从保证增值税征税、扣税相一致的角度考虑的。如果允许对销售额开一张销售发票,对折扣额再开一张退款红字发票,就可能造成销货方按减除折扣额后的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而购货方却按未减除折扣额的销售额进行抵扣的问题。这种造成增值税计算征收混乱的做法是税法所不允许的。

另外,商业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的折扣,如果销货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且该实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的中“无偿赠送他人”计算缴纳增值税。 会计实务: 例:某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主营汽、柴油销售。为了拓展市场,扩大销售,决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对一次性购柴油1吨者,折扣1%;购5吨,折扣3%,正常销售价格为2500元/吨。现有某陶瓷厂携银行转帐支票前来购柴油5吨。 解:(1)确定适用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该公司销售柴油应按17%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2)计算销售额、折扣额、销项税额及价税合计,用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销售额为5×2500×97%=12125元 折扣额为5×2500×3%=375元 销项税额为12125×17%=2061.25元 价税合计为12125+2061.25=14186.25元 (3)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注意折扣额用“-”表示。 (4)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4186.25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12125元

采取折扣方式销售

采取折扣方式销售: 折扣销售(商业折扣):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销项税,仅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销售折扣(现金折扣):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纳税人销售货物并向购买者开具专用发票后,由于购买方在一段时间内累计购买货物达到一定数量,或者由于市场价格下降等原因,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或者补偿等折扣,折让行为,销售方可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 一般按新货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减除旧货收购价格 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按照销售实际收到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税 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 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不能扣除还本支出 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 双方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 双方是否能抵扣进项税还要看能否取得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合法票据,是否用于不能抵扣进项税税额的项目 包装物押金是否计入销售额 一年以内且未超过合同规定期限,单独核算者,不做销售处理 一年以内但超过合同规定期限,单独核算者,做销售处理 一年以上,一般做销售处理(特殊放宽期限的要经税务机关批准)、 酒类包装物押金,收到就做销售处理(黄酒/啤酒除外) 直销企业增值税销售额的确定(新增) 直销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销员按照批发价向直销企业购买货物,再按照零售价向消费者销售货物。二是直销员仅仅起到中介介绍作用,直销企业按照零售价向直销员介绍的消费者销售货物,并另外向直销员支付报酬。根据直销企业的经营模式,直销企业增值税销售额确定一下两种: 直销企业先将货物销售给直销员,直销员再将货物销售给消费者的,直销企业的销售额向直销员收取的全部价款和家外费用。另一种。。。 实行出口免抵退税政策的机械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2月末留抵扣3000远,3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购买生产用A材料10吨,价格合计351000元,支付不含税运费1863.64元,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 (2)购入生产用B材料10吨,价税合计11700远,取得普通发票。 (3)销售自产甲机器4台,取得含税价款160000元; (4)购买生产设备1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0000远,税款6800元;(5)该企业自产3台甲机器出口,离岸价格合计14600美元,汇率1:7; (6)当期因管理不善丢失上月购入的包装物一批,账面成本20000元(含运费1860元)假设增值税征税率17%,退税率15%,需要认证的发票都已通过认证并允许在当月抵扣,要求计算 1/当月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方法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商业折扣通常作为促销的手段,为扩大销路,增加销量。一般情况下,商业折扣都直接从商品价目单价格中扣减,购买单位应付的货款和销售单位所应收的货款,都根据直接扣减商业折扣以后的价格来计算。因此,商业折扣对企业的会计记录没有影响。税法对商业折扣的定义与会计准则是一致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的解释,销售货物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收入金额。由此可见,商业折扣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同。 实务中,商业折扣有两种做法,一是折扣销售,即按照折扣后的金额开具发票,确认收入,计算销项税额;二是销售折扣,即将未折扣前的销售额与折扣额开在同一份发票上。这两种做法均符合现行流转税、所得税处理及会计处理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 [1993]154号文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因此,在纳税实务中要特别注意"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这一点。之所以要对商业折扣规定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这是从保证增值税征税、扣税相一致的角度考虑的。如果允许对销售额开一张销售发票,对折扣额再开一张退款红字发票,就可能造成销货方按减除折扣额后的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而购货方却按未减除折扣额的销售额进行抵扣的问题。这种造成增值税计算征收混乱的做法是税法所不允许的。另外,商业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的折扣,如果销货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且该实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的中"无偿赠送他人"计算缴纳增值税。

销售折扣管理办法

1 目的:为规范集团所属房地产公司的销售折扣行为。 2 范围:适用于集团范围内房地产公司的自售产品情形,不包括委托代售。 3职责: 3.1 本办法由集团财务管理部和企划部解释,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3.2 各地公司或区域中心、相关部门负责具体执行。 4.1遵循的原则 4.1.1谨慎性原则:谨慎制订、使用销售折扣方案,严禁销售折扣的随意性。 4.1.2利益最大原则:销售折扣方案应以项目综合收益最大为目的,兼顾销售节奏、销 售数量、销售收入和项目利润的关系。 4.1.3例外管理原则:公开发售中作为销售策略的普遍性折扣为一般折扣;任何超出一 般折扣以外的折扣为特别折扣。特别折扣按销售特例程序管理。 4.2 一般性折扣 4.2.1一般性折扣方案及折扣比例由公司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制订,并报公司总经 理批准。属区域中心的,由区域中心决定是否经中心负责人批准。 4.2.2制定折扣方案须经过深入市场调查和测算,比较目标售价与折扣后的平均售价水 平,并综合考虑对公司经营计划和利润体现的影响。 4.2.3制定折扣方案应适当考虑鼓励一次性付款方式,以减少按揭办理事务、控制按揭 担保风险。分期付款方式不享受销售折扣优惠。 4.2.4 “万客会”会员的购房优惠视同一般折扣,按一般性折扣的程序制定方案并执 行。各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万客会”会员购房优惠。 4.2.5销售部门须定期分析销售折扣对销售计划、销售进度的影响,并及时调整折扣方 案、控制销售节奏。 4.2.6销售折扣作为一种商业折扣,必须按实际成交价及折后价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帐 款的入帐金额。 4.2.7销售部门须妥善保管项目历次的销售定价表、销售折扣文件及资料,以便备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