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外结核诊治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957.00 KB
- 文档页数:42
肺结核诊治规范浅说肺结核病诊断要点:《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一、涂阳肺结核:符合以下三项之一者1、直接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2次。
2、直接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1次,且胸片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
3、直接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1次加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次。
二、仅培阳肺结核:肺部有结核病变,直接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阴性,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三、菌阴肺结核:肺部有结核病变,直接痰涂片/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的肺结核,其诊断要点为:1、具有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
2、抗结核治疗有效。
3、临床可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患。
4、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出抗酸杆菌。
5、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性改变。
6、结核菌素(PPD5TU)皮肤试验强阳性;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
7、痰结核分枝杆菌PCR加探针检测阳性。
8、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病变。
其中1-5项为主要指标,6-8项为参考指标。
结核病的化疗对象:初治肺结核:1、未曾用过抗结核化学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首次接受(规则)抗结核药物治疗未能(还未)完成疗程者;3、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复治肺结核:1、初治失败,痰菌阳性或涂片阴性而培养阳性患者;2、完成规则的标准化疗或短程化疗后又复发者;3、肺切除手术后,而出现新病灶或遗留病灶恶化、复发者。
耐药肺结核和耐多药结核病(MDR-TB):即在6种主要抗结核药物中,至少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两种在细胞内外都有杀灭结核分枝杆菌(MTB)作用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广泛耐药结核(XDR-TB)(也有人称之为超级耐多药结核病、严重耐药结核病或极端耐药结核病):除耐INH、RFP外,也对任何FQS中的一种以及3种二线注射药物(CPM、KM、AK)中至少一种具耐药性的结核病。
XDR-TB的这一定义,于2006年10月得到世卫组织广泛耐药结核全球专题小组的同意。
肺外结核病诊治进展
李亮
【期刊名称】《结核病健康教育》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概述肺外结核病(Extra-pulmonary)是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了肺部以外的脏器而引起的临床结核病,约占全部结核病人总数的10~30%。
我国结核病分类卫生行业标准(WS196-2001)将结核病分为五种类型,即原发性肺结核(含胸内淋巴结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以及其他肺外结核病。
“其他肺外结核病”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李亮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0.4
【相关文献】
1.重视肺外结核病并规范骨关节结核的临床诊治 [J], 秦世炳
2.重视肺外结核病并规范骨关节结核的临床诊治 [J], 秦世炳;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新进展——房建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新进展 [J], 房建珍;毕丽岩
4.肺外结核病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J], 玄琦月;韩雪;付英梅
5.“晶状体疾病的诊治及进展”与“眼表疾病的诊治及进展”学习班通知 [J], 陆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病概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赵玉花一、定义结核(Tuberculosis ,简称 TB)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
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以及淋巴系统,但其它器官如脑、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骨骼、关节、甚至皮肤亦可受感染。
其他的分枝杆菌,如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卡氏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亦可引起结核,但通常不感染健康成人。
二、结核病疫情及现状(一)国际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有近 1/3 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也就是 20 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
在 2010 年,全球有 900 万人罹患结核病, 140 万人死亡,其中 95% 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这些数字使结核病成为世界上成人传染病的二号杀手。
(二)国内现状中国是全球 22 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目前中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 130 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 14% ,位居全球第二位。
近年来,中国每年报告肺结核发病人数约 100 万,始终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
(三)我国疫情1. 我国结核病年发病数 100 万,发病率 78/10 万。
2. 我国结核病患病情况: 15 岁及以上人群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人数 499 万,患病率 459/10 万;涂阳肺结核患病人数 72 万,患病率 66/10 万;菌阳肺结核患病人数 129 万,患病率 119/10 万。
3. 结核病年死亡人数 5.4 万;肺结核年死亡人数 5.2 万。
4. 结核杆菌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患者约 2 万;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约 10 万人。
5. 与2000年相比,2010年活动性、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下降 1.5% 、60.9% 和 44.9% ;肺结核死亡率下降 55.7% 。
(四)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 22 个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
第八节肺结核重点辅助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护理措施临床表现以病例形式出现概述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菌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常见。
1、结核菌:属分枝杆菌;2、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故又称抗酸杆菌;3、分型:结核菌分为人型、牛型及鼠型等种类,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结核菌特点1、生长条件与速度:结核菌为需氧菌,结核菌在培养基上4~6周才能繁殖成菌落;2、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环境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烈日下曝晒2~7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5分钟可以被杀灭。
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焚烧是最简易的灭菌方法。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结核菌特点3、菌体三种成分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结核菌菌壁含有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三种成分。
(1)蛋白质可引起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2)菌体类脂质能引起单核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而形成结核结节;(3)多糖类则引起某些免疫反应(如凝集反应)。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结核菌特点4、耐药性:耐药性有两类(1)先天耐药:结核菌在自然繁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而出现的少量天然耐药菌;(2)继发耐药:结核菌与抗结核药物接触一定时间后逐渐产生的耐药,如单用异烟肼治疗3个月,痰菌约有70%耐药。
病因及发病机制(二)感染途径1、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2、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3、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病因及发病机制(三)人体的反应性1、免疫力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两种。
非特异性免疫力(先天或自然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后天性免疫力):通过接种卡介苗或感染结核菌后所获得的免疫力,其免疫力强于先天免疫2、变态反应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属于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病因及发病机制(四)分型肺结核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1、原发型肺结核此型多发生于儿童或初次进城市的成年人。
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研究概况【摘要】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由于单纯的西医药治疗具有以损害患者机体健康为代价、治疗周期长、容易造成药物耐药性从而使死亡率进一步提高等缺点,因此国内辩证施治的中医药理论应运而生,并在临床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本文主要对其中“中药免疫治疗”理论进行概述,并以具体临床实例介绍了多种抗肺结核颇具成效的中草药及其化学成分,最后提出了今后中医药在抗肺结核治疗方面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杆菌;中药免疫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发生于肺部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症状有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胸痛、疲倦、消瘦等,通过追踪病史、体检、x射线检查、痰培养等一般可确诊。
中医学称本病为“肺痨”、“痨瘵”,认为它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痨虫侵蚀肺叶,,或者正气不能驱除痨虫所致,临床上以阴虚肺热型和气阴两虚型多见。
目前,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暴涨和多发耐药菌株的增多,使全球结核病明显回升。
随着抗结核药的广泛应用,克服多重耐药性菌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已经成为了治疗肺结核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对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研究概况作出综述。
1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中的存在难题1.1发病机制结核杆菌多由呼吸道侵入,进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所吞噬。
由于菌体脂质、硫酸脑苷酯等成分的毒性作用,结核杆菌可逃逸巨噬细胞对其杀伤,并可借助细胞提供的营养条件而得以在巨噬细胞内存活或顽强繁殖,导致吞噬细胞死亡裂解。
释放出来的结核杆菌又能在细胞外繁殖或再被吞噬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引起结核渗出性炎症。
结核病免疫功能紊乱涉及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多种淋巴因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十分复杂。
结核杆菌所引起的免疫损害是结核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变异。
一旦产生耐药性极难恢复原来对药物的敏感性,且耐多种药菌株日益增多,此种耐多种药菌株造成的感染,已是导致结核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肺结核多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除肺部病灶沿支气管扩散外,还能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传播到肺外组织引起肺外结核,其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细菌学检查等方面。
1、临床症状: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者出现咯血等症状,咯血是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后续会出现发热、盗汗、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体征:早期肺结核的肺部体征不明显,如果是干酪性肺炎,局部可听到管状呼吸音,患者存在空洞合并感染或支气管扩张时,可能会出现干湿性啰音。
如果后期合并肺不张,局部的呼吸音可能会减弱或消失,如果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可能会听到肺部摩擦音等;
3、影像学检查:原发性肺结核进行影像学检查,会发现原发病灶和胸部淋巴结肿大,急性散播性肺结核可出现散在的粟粒状阴影。
较轻的继发性肺结核可能会出现肺尖部的结核瘤,较重时则会出现大叶性浸润、空洞形成等;
4、细菌学检查:常用的有痰涂片检查,取患者的痰液制成涂片进行镜下观察,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说明是阴性,即肺结核的可能性比较小,反之则说明阳性,即肺结核的可能性比较大。
此外,还可以进行细菌培养,培养8周未发现菌落生长则说明是阴性,即肺结核的可能性比较小,反之则说明是阳性,即肺结核的可能性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