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诊断标准2018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392.50 KB
- 文档页数:49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一、概述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其中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
(一)定义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 ~ 90%。
(二)分类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由市结核。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⑴浸润性肺结核:(2)空洞型肺结核:(3)结核球:(4)干酪性肺炎:(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4.气管支气管结核: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
5.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三)流行病学我国疫情:据2010年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估计,结核病年发病100万例,发病率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499万例,患病率459/10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72万例,患病率66/10 万;菌阻肺结核患者129万例,患病率119/10万;结核病年死亡人数5.4万例,死亡率4.1/10万万,地区差异大。
二、病因与机制(一)诱因或危险因素1.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痰菌阳性的患者。
2.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3.易感人群:影响机体对结核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
(二)病理生理1.基本病理变化: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2.病理变化转归:结核病的早期渗出性病变可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条索。
肺结核诊断标准2018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复杂。
为了提高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和统一性,2018年发布了新的肺结核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一、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对于长期咳嗽、咯血和不明原因的低热,应高度怀疑肺结核。
二、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和CT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手段。
在X线胸片上,肺部结核病灶常表现为局部浸润、结节、空洞和钙化等病变。
而CT检查则能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肺结核的诊断和分期。
三、痰涂片检查。
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的金标准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痰涂片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皮下注射结核菌素后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情况,通过皮肤反应的大小和硬度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菌素试验可以帮助筛查结核感染者,但并不能确定是否患有活动性肺结核。
五、基因检测。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序列,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诊断肺结核,并且可以判断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六、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用的检查方法外,还可以通过血液生化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辅助手段来协助肺结核的诊断。
总结。
2018年发布的肺结核诊断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诊断依据,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基因检测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肺结核,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
对于疑似肺结核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并进行规范治疗,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核病诊断标准2018解读《结核病诊断标准 2018 解读》结核病,这个古老而顽固的疾病,一直以来都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诊断结核病,相关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18 年发布的结核病诊断标准,为结核病的诊断带来了新的依据和指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一下这个重要的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更新结核病诊断标准。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比如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使得结核病的诊断更加精准和快速。
同时,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也在发生变化,以往的诊断标准可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情况。
因此,更新诊断标准是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时发现病例,控制疾病的传播。
2018 年的结核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症状方面,结核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
同时,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所以不能仅仅依靠症状来诊断结核病。
影像学检查在结核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胸部 X 光片和 CT 检查是常用的方法。
典型的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包括肺部的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等。
但对于一些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结核病的关键环节之一。
结核菌涂片检查是最基本的方法,如果在痰液、胸水、脑脊液等标本中发现抗酸杆菌,对于诊断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涂片检查的阳性率相对较低,而且不能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菌培养则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但培养周期较长,一般需要 2 8 周。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如 GeneXpert MTB/RIF 检测,不仅能够快速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还能同时检测利福平耐药情况,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
除了上述常见的检查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检查手段。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一、概述结核病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其中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
(一)定义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二)分类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1)浸润性肺结核:(2)空洞型肺结核:(3)结核球:(4)干酪性肺炎:(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4.气管支气管结核: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
5.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三)流行病学我国疫情:据2010年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估计,结核病年发病100万例,发病率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499万例,患病率459/10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72万例,患病率66/10万;菌阴肺结核患者129万例,患病率119/10万;结核病年死亡人数5.4万例,死亡率4.1/10万万,地区差异大。
二、病因与机制(一)诱因或危险因素1.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肺结核痰菌阳性的患者。
2.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3.易感人群:影响机体对结核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
(二)病理生理1.基本病理变化: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2.病理变化转归:结核病的早期渗出性病变可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条索。
• 指南与解读| GUIDELINE AND INTERPRETATION •刘小利,刘 涛DOI : 10.13919/j.issn.2095-6274.2018.04.001作者单位:410006 长沙,武警湖南总队医院感染科通信作者:刘小利,E-mail:liuxiaoli515@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结核年度报告中显示,2015年全球因结核病死亡140万例[1]。
2008年,我国卫生部发布了《肺结核诊断标准》 (WS 288—2008),其对肺结核患者的及时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肺结核认识的不断加深,包括分子生物学诊断在内的新结核病诊断技术不断出现和应用,而且儿童肺结核发病问题也日益突出[2]。
为促进我国肺结核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2017-11-09,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重新修订并发布了新版《肺结核诊断标准》 (WS 288—2017)。
笔者对比两版的《肺结核诊断标准》,梳理主要变化,旨在帮助一线医疗卫生人员更好地理解该诊断标准,从而规范肺结核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1 肺结核诊断标准适用范围本次修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与2008年版相比,适用范围一致,均适用于肺结核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结核的诊断。
2 相关概念2.1 肺结核的定义 本次修订首先对肺结核的定义重新进行了明确,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即包含了肺实质上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2008版并无单独对肺结核进行定义;在此之前,肺结核的定义是指发生在肺实质上的结核,与气管、支气管、胸膜等统一称为呼吸系统结核[3-5]。
2.2 结核分枝杆菌 本次修订阐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定义,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是人类结核的病原菌,其形态为细长直或稍弯曲、两端圆钝的杆菌,长1~4 μm ,宽0.3~0.6 μm 。
中国2018肺结核诊断标准要点解读2021-10-12来源:离床医学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2017年11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新版肺结核诊断及结核病分类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和《结核病分类标准》,并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分别代替WS 288-2008肺结核诊断标准和WS 196-2001结核病分类标准。
新版肺结核诊断及结核病分类标准出台,体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中国结核病防控的高度重视和结核病诊断与治疗急需规范的迫切性。
1 肺结核诊断与分类标准概述行业标准是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
作为归口部门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将39种传染病中的肺结核诊断作为最早的卫生行业标准出台,体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对结核病的防控高度重视。
标准分为4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级别低的标准严于高一级别的标准的技术要求。
①国家标准是由国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行业标准是由各部委、行业协会制定和颁布。
②行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
③行业标准用于行业内的技术指导与规范,国家标准则在国家范围内广泛应用。
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本卫生行业标准应属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为WS。
推荐性行业标准的代号是在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WS)后面加“/T”。
2 肺结核诊断与结核病分类标准发布背景2.1 结核病仍然是全世界的主要传染病杀手WHO《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结核病仍然是全世界的主要传染病杀手,迫切需要为终止结核病作出更大政治承诺。
2016年,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有1040万例结核病新发病人,其中10%为艾滋病毒感染者。
七个国家占到总负担的64%,印度首当其冲,其次是印度尼西亚、中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南非。
估计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包括近40万人合并艾滋病毒感染。
2.2 中国是结核病包括耐药结核高负担国家根椐WHO2017全球结核报告,在全球七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中国排名第三,可见中国结核病防控任务艰巨。
结核病诊断标准与分类1、肺结核诊断标准:按照新修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分为:肺结核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⑴、确诊病例:包括涂阳肺结核、仅培养肺结核、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者三类。
涂阳肺结核:凡符合下列三项之一者为涂阳肺结核病例。
①、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②、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上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③、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上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仅培养肺结核: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者为仅培阳肺结核病例。
①、痰涂片阴性;②、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者⑵、临床诊断病例:凡符合下列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涂阴肺结核)①、3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②、3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③、3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④、3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者;⑤、3次痰涂片阴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它肺部疾病者;符合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但确因无痰而未做痰菌检查的未痰检肺结核按涂阴肺结核的治疗管理方式采取治疗和管理;【注: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指:与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任一种肺结核病变影像学相符。
】⑶、疑似病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疑似病例。
①、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②、仅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
214.《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结核病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者,主要通过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进行飞沫传播。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患病人数多。
一、定义与分类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根据病变部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不同,有以下类型:(一)原发性肺结核(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三)继发性肺结核(四)气管支气管结核(五)结核性胸膜炎二、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危险因素:有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存在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属于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和尘肺等。
2.临床症状:具有结核中毒症状,育龄期女性可有月经不调。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
结核累及胸膜时可表现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的胸痛。
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大量胸腔积液和严重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
3.体征:体征多寡不一,取决于病变性质及范围。
4.辅助检查:(1)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
(2)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是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的主要检测方法。
(3)病原学检查: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是简单、快速和较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至少检测两次。
(4)胸水检查:存在胸腔积液者可行胸腔穿刺术抽取胸水进行胸水常规、生化、结核菌等相关检查。
(二)鉴别诊断1.肺炎: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支气管扩张:4.肺癌:5.肺脓肿:6.纵隔和肺门疾病:7.其他发热性疾病:三、转诊(一)紧急转诊建议1.存在较严重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大气道狭窄有窒息风险者;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症状及体征者;发生大咯血、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2.治疗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竭、严重皮肤过敏反应、严重骨髓抑制或明显出血倾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