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系统护理与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296.24 KB
- 文档页数:2
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换药总结及临床意义随着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注意力开始向手术后术腔护理及综合性治疗倾斜。
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手术后的处理并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1],但是这些实践中的经验尚未得到明确的研究证实和理论方面的支持,而且在许多医院至今还不具备或还未能执行正规的术后处理计划和措施,影响了治愈率。
为此,我们对Ⅰ型三期、Ⅱ型三期的慢性鼻窦炎病人施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后换药及各个阶段的处理原则做一总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8年3月-2012年1月按照1997海口标准诊断的慢性鼻窦炎病人共328例。
①甲组:Ⅰ型三期136例,全组鼻窦炎。
②乙组:Ⅱ型三期192例,全组鼻窦炎伴鼻息肉。
1.2 手术方式全部采用经鼻内窥镜全鼻窦开放术,保留中鼻甲和窦内黏膜。
1.3 术腔处理和综合性治疗措施1.3.1 手术后住院期间(7天)①局部处理:手术后第2天全部抽出鼻腔填塞物,第3天开始收缩鼻腔,直、弯吸引器清理鼻腔和窦腔积血、血痂,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混合液漱洗整个术腔,每日1次。
②局部用药:1%麻黄素滴鼻,每日3次。
雷诺考特喷鼻每日2次。
③全身用药:克林霉素600mg、地塞米松5mg,每日2次静脉滴注,强力稀化粘素300mg,每日3次口服。
1.3.2 出院后处理(16周)①1周-8周,每周检查处理1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收缩吸引、冲洗、清除囊泡和肉芽、分离粘连、药物漱洗等;②9周-16周,每2周检查处理1次,重复上述处理;③局部持续使用雷诺考特喷鼻3个月;④全身用药:地塞米松0.75mg口服,每日3次10天,2次10天,每日1次10天结束。
强力稀化粘素300mg,每日3次,口服3个月2 观察内容2.1 内窥镜检查:手术后住院1周,出院后每星期1次连续8次,然后改为2星期1次连续4次,总观察时间17周。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与轮廓化鼻内镜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8-08-24T16:16:29.1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2期作者:杨小波[导读] 分析选择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轮廓化鼻内镜手术在对于难治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于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泸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102 摘要:目的分析选择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轮廓化鼻内镜手术在对于难治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于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方法本研究调查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难治性鼻窦炎患者,本研究选择难治性鼻窦炎患者共11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55例。
为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选择采用轮廓化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方案对于患者治疗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
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对于难治性鼻窦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轮廓化鼻内镜手术,而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和一定的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轮廓化鼻内镜手术;难治性鼻窦炎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endoscopic surgery and contoured endoscopic surgery o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inusitis in order to provide a feasi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a group control method.All subjects were refractory sinusit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January 2018.This study selected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inusitis In 110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an average of 55 patients in each group.For the control group of this study,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toured endoscopic surgery.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functional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The condition of the treatment is evaluated and compared.Results From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incidence of post-treatment complica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rhinosinusitis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patients choose to use function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treatment,the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e contoured endoscopic surgery,and has a high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and A certain degree of security has the value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Functional endoscopic surgery;Outlined endoscopic surgery;Refractory sinusitis鼻窦炎是临床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情,最近这些年因为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水平也在逐渐的提升,而且最近这些年又在深入的开展手术期的规范化治疗等,大幅度的提升了对于鼻窦炎治疗的效果和治愈率,有临床研究表示,鼻窦炎的治愈率已经超过90%[1]。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汪晓玲,彭燕,张艳,杨萍,许超(四川省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广元628017)【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效果。
方法将108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
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达标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效果达标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1{473.76;R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70(2010)04-00994)2T he eva l ua t i on of t he appl i c at i on of he al t h educat i on i n cl i ni cal car e pa t hw ay i n pa t i ent s 诵t h endos copi c s i nus s ur ger y W A N G X i ao.1i ng。
P E N G Y ah。
ZH A N G Y ah。
Y A N G Pi ng.X U C hao(D epar t m e nt of ot or hi nol a ryngol o秽,S e condP e opl e's H o spi t a l of G nangynan,G uangyuan628017-C hi na)【A bstr act】O bj e ct i ve To eval uat e t he i m pl em ent at i o n of heal t hy ed ucat i on i n cli ni cal nur si ng pat hw ay w i t hi n pat i ent s w i th en dos copi c si nu s sur ge r y.M et hods108cas es of end oscop i c si nus sur ger y w el'e r a nd om l y di v i ded i n t o cont r ol gr oup52ca-螂)and exp er i m en t al group(56c85es).The cont r ol gr oup r ece i ved r out i ne heal t h y edu cat i on w hi l e expe r i m en t al gr oup r ecei v e cli ni cal pat hw ay heal t h y ed uca t i o n.C o m pa r i n g t he ef fi ci en cy of heal t h y educat i on a nd t he s at i s f act o r y r a te of car e bet w e en t hese t w o gr o ups.Resul t s T he ef fi ci en cy of heal t h y educa t i on a nd t he t he s at i s f act o r y r a te of car e i n expe r i m ent al gr oup w e r e hi gher t han t h at of cont r act one【P<0.05).C oncl us i on C li ni cal car e pat h i n ac cor danc e w i t h heal t h educat i on c a n i m pr ove t he qual i t y of heal t h edu cat i ona nd m ee t t he heal t h ne eds of pa t i ent s.【K e y w ords】N a sal endos cope;Si nus Sur ger y;C l i ni cal nur si ng pat hw ay;H eal t hy ed ucat i on临床护理路径(cl i ni cal nur si ng pa t hw a y,C N 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能指导护士有计划、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FESS后病人不适分析与护理摘要】目的了解FESS后病人的不适感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53例FESS后病人进行不适项目、程度问询,并找出护理针对性内容。
结果术后不适的前三位依次为鼻前额胀痛,鼻腔渗血不适及口干咽痛。
不适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相关。
结论 FESS后应加强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病人,作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护理干预。
只有这样才可增加本手术术后病人的舒适感。
【关键词】 FESS 术后不适护理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是耳鼻喉科慢性鼻窦炎常见手术之一。
手术,作为重大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会对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1]。
FESS同样也会对接受这一术式的病人,带来同样的问题。
为了尽量降低与减少这些不适,我院五官科护理人员对此进行摸索、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于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随机抽取53例神志清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体验的病人(接受FESS的),为研究对象。
53例中,男39例,女14例。
20~35岁24例,36~50岁22例,51岁~7例。
1.2诊断标准按1997,海口所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评定标准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2]。
本案53例中,慢性鼻窦炎I型1期4例,I型2期13例,II型2期26例,II型3期7例,III型3例。
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神经疾患、失眠症、血液系统疾病与心脏病病人。
1.3探讨之前,按既往经验列出术后病人不适问询表,对术后两天内的病人进行问询,问询表共发放53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对于病人诉说的不适,若问询表未列出的,亦一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并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
2 结果2.1病人对FESS后感觉不适的原因及发生率,见下表1。
表1 术后病人感觉不适的项目及发生率[n(%)]2.2病人年龄组与术后感觉不适程度比较,见表2。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对鼻内镜下性鼻窦手术的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该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纳入在本院接受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80例患者,筛选时间范围为2020年2月-2022年2月。
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模式,即参考组和护理组,每组均为40例。
参考组、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PDCA循环护理模式。
通过护理后参考组、护理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评分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应用价值。
结果相较于参考组,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参考组,护理组心理状态评分更低(P<0.05)。
结论对鼻内镜下性鼻窦手术的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疗效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模式;鼻窦手术;鼻内镜鼻窦手术是鼻窦炎等疾病患者摆脱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微创治疗方式,相较于传统术式具备并发症小、恢复快等诸多优势[1]。
但手术仍会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需配合合理的护理干预[2]。
为提高本院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并探讨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在本院接受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80例患者,筛选时间范围为2020年2月-2022年2月。
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模式,即参考组和护理组,每组均为40例。
参考组:男性:女性=24:16,年龄区间18-52岁,平均年龄(32.05±3.14)岁;护理组:男性:女性=25:15,年龄区间20-50岁,平均年龄(32.24±3.02)岁。
先对参考组、护理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且两组基本资料符合研究要求,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考组采取常规鼻内镜鼻窦手术护理配合方式,护理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1)P(计划),对患者各项基本资料、病情状况及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符合其临床需求的护理方案。
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可降解纳吸绵(NasoPore®)的护理观察Observation on Effects of Packing Degradable NasoPore ®Nasal Dressing after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作者:王曼 北京武警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近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1]各种器械也经历着不断发展与进步,而作为术后止血与防粘连的填塞材料却鲜有变化,目前,延用几十年前填塞止血材料虽然可以达到止血目的,但弊端甚多,如填塞期间常出现面部肿胀、头痛、溢泪、呼吸困难、粘膜反应严重;取出膨胀海绵时病人又常感到疼痛明显,有时出血较多,甚至因刺激强度较大、体质虚弱而出现晕厥[2]、[3]。
与现代耳鼻外科发展崇尚“微创”的追求已明显滞后。
近期,我院引进了可降解吸收的第四代膨胀海绵-纳吸绵,经临床观察,止血效果较好,无需取出、避免病人取出时疼痛与出血。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4月—10月在我院住院的鼻息肉鼻窦炎病人150 例,均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其中术后采用普通膨胀海绵75 例,采用可降解纳吸绵填塞75 例,年龄19岁~68岁。
1. 2 材料 纳吸绵(NasoPore ®, 荷兰保佳力Polyganics BV 公司生产) ,材质为聚亚氨酯材料海绵,我院常用两种型号: 8cm ×2.0cm ×1.5cm 预膨胀(Pre-shaped )的鼻绵。
1. 3 方法I.实验组:纳吸绵(NasoPore ®), 使用纳吸绵的实验组病人使用可以整条或剪切成3段分别根据出血点及支撑压迫需要的位置分别填塞。
II.对照组:不可降解膨胀海绵,根据手术范围放入 ,将不可降解膨胀海绵放入鼻道,并注入生理盐水5-10 ml 。
注入生理盐水使其膨胀。
术后48小时后先用生理盐水湿润后用普通枪状镊子取出。
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目的观察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內镜下治疗中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影响。
方法研究纳入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60名因鼻窦炎鼻息肉进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每组30例。
观察在手术前后实施系统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良好、心理状态良好且无明显并发症,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6%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效果更优,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最终提高护理效率。
标签:护理措施;满意度;鼻内镜手术方法;影响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院外科手术的发展,鼻内镜这项微创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鼻内镜因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无疤痕及手术彻底等优势已然成为鼻息肉与鼻窦炎等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但由于该术术后需进行频繁换药极易发生术后感染及粘膜粘黏,给患者造成困扰导致术后治疗效果降低。
故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有临床研究表明手术患者在术后若得到系统全面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的[1]。
现为研究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下治疗中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我院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60名因鼻窦炎鼻息肉进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该病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组观察,以阐述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0名,均为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60名因鼻窦炎鼻息肉进行鼻内镜手术患者。
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每组30例。
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4~36岁之间,平均(27.6±1.23)岁,其中男12,女18例,病程1-5年;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37岁之间,平均(29.4±1.20)岁,其中男14例,女16例,病程1-6年;两组患者初高中学历10名,大专学历40名,本科学历10名。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系统护理与疗效
发表时间:
2012-10-12T17:15:45.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 作者: 赵玉珠
[导读] 探讨系统性护理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
赵玉珠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511400)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0
年
7月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对
照组患者进行一般临床护理,治疗组进行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健康指导等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5
例,有效
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结论 对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能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
增加对手术性质的了解,做到自动配合术后的注意点,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术后疾病的恢复,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
内窥镜 系统性护理 疗效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小儿中多发。鼻炎造成患者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大,
鼻腔功能破坏严重、出血多
[1],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我院对行功能性内窥镜治疗的鼻窦炎患者行系统性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
例),治疗组患者男性
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6~74岁之间,平均年龄35.8±14.5岁,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6~72岁之
间,平均年龄
37.5±13.4岁。患者鼻腔检查鼻粘膜肿胀、充血、下鼻甲肥大、中鼻道内可见脓液积蓄。X线或者CT检查鼻窦内黏膜不同程度
的增厚,上颌窦可见液平面,鼻窦腔的密度增高。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经过鼻内窥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基础护理,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健康指导
等系统性护理
[3],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
1.3
疗效评定 显效:患者无鼻塞、流涕和头痛症状,X线检查诸鼻窦正常。有效:患者的鼻塞、头痛症状减轻,鼻腔内分泌物减少,X
线检查患侧鼻腔粘膜增厚或窦腔浑浊。无效:患者在经过多次治疗后鼻塞、流涕、头痛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X线检查窦腔密度增高
浑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资料以率(%)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患者疗效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患者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考虑为无菌操作无严格,经抗炎治疗后,顺利出院,治疗组患者3例患者并
发感染,
1例患者并发脑脊液漏,2例患者并发鼻出血,经过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
3
讨论
3.1
术前心理护理 大多患者在治疗前均有恐惧和紧张心理,在治疗前要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
方法、治疗目的。护士在讲解前首先了解患者的接受能力、患者的喜好。以个性化的沟通方式对病人进行鼓励,以病人愿意接受的方式转
移患者的注意力,以保证患者能主动配合,顺利完成治疗
[3]。协助好医生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和术前准备,术前教会患者经口呼吸的方法,
防止因为鼻腔呼吸造成内窥镜模糊影响手术视野,注意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术前晚必要时给予睡眠辅助药协助患者睡
眠。
3.2
术中护理 手术室光线稍暗,避免影响荧光屏的清晰度,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0~25℃,手术中护士可用肢体语言(握手)或安慰的
言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以便患者能顺利配合手术过程,术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对麻药的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血压情况。
3.3
术后护理
3.3.1
观察指导 术后采取半卧位,注意观察患者鼻腔渗血情况,并告知患者体位改变的危险性,嘱患者勿过低低头,在打喷嚏之前可
以张开嘴,用舌尖顶住上颚,以减轻气流的冲击力,避免鼻腔填塞物松脱引起活动性鼻出血,告知患者术后出现流泪、头痛、口干是正常
反应,不必紧张,必要时用一点止痛药或者用水湿润口腔能改善不适,并让患者明白在清除了鼻腔填塞物之后,症状会消失。
3.3.2
伤口护理 护士要及时清理患者的鼻涕,密切观察鼻腔内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和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清理鼻腔时不要触
动或拉脱患者鼻腔填塞物。如患者出现出现耳痛、头痛、鼻出血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清理鼻腔,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每次治疗完毕后用干
纱布擦净鼻部
[4],并嘱患者头部处于直立位约20min,不宜弯腰和擦鼻,勿自行取下鼻腔内的纱布条,在24h内可以使用冰袋冷敷鼻额部,
在床边备一个止血包,在抽出纱条后,使用麻黄素滴鼻,并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鼻腔,减轻水肿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3.3.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鼻窦的毗邻关系比较复杂,在手术结束后48h,应严密观察并发生的发生,注意结膜有无充血,动态观察视力
的变化,眼眶周围有无淤血肿胀,如发现视神经出现损伤或者眼眶内出现血肿,应该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对症治疗,患者在术后有清水样
液体流出,在低头后加重,提示脑脊液漏,应该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并嘱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勿用力排大便、情绪激动等
[5]
,以防止颅内压增高或者颅内感染。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体温>38.5℃时提示有颅内感染的可能,应该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对于麻醉插管的患者,注意及时吸引分泌物,并防止误吸,观察敷料的填塞情况,术后注意病房内通风,嘱患者多饮水,避免
辛辣刺激性及过热的食物,防止感冒。
3.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要做好出院指导,告知预防感冒的重要性,患者如出现头痛、流鼻涕症状时要及时复诊,加强体育锻炼增加
营养,增强抵抗力
[6],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能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治疗的信心,促进病人术后的康复。临
床观察疗效满意,值得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阎承先.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18—427.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1997
年,海口) [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3]
王国铁.鼻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5.
[4]
郑昌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l996:68 75
[5]
陶正德耳鼻咽喉科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9 l33
[6]
中华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I临床分型分期评定标准(1998/年,海口) [J].中华耳鼻咽喉
科杂志,
1998,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