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一”劳动节电子小报

“五一”劳动节电子小报

五一劳动节的英语手抄报文字稿

五一劳动节的英语手抄报 51 of cause 51 international Labor Days call 51 sections, May 1 in every year.It is the whole world labor common festival of the people.As for"51 causes of the section"s are such: This stanza comes from the worker's big strike of American Chicago.On May 1 in 1886, Chicago of 20 in order to fight for practicing eight hours to work to make but hold the big strike, many ten thousand workerses pass by hard of bloodshed conflict, acquired the victory finally.For memorial this time the socialist that the worker's one who exercise, July 14 in 1889, from all countries Marxist call represents the conference, Parisian solemn and impressive open in France.On the conference, attend meeting to represent the consistent approval:Common festival that May 1 settl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proletariat.This resolution get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worker responds to actively.On May 1 in 1890, the working class of Euro-American all countries leads off to go into the street, holding the grand demonstration and holding a meeting, fighting for the legal rights.From now on, every time round thi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labors the people to all want the catcall, parade, to show to celebrate.

劳动节电子小报手抄报-劳动节的手抄报。

劳动节的由来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 彰3000人左右。快乐的劳动节 早晨,妈妈和我吃完早饭后,妈妈就忙活开了。 扫地、拖地……累得妈妈大汗淋漓。我看得真不是 滋味,情不自禁得走上前去,“妈妈,要不要我帮您 干点活儿呀?”妈妈喜笑颜开地说:“好呀!女儿长 大了!你去把那几件衣服洗了吧!”听妈妈说完,我 连忙跑到卫生间里拿了一个别致、精巧的塑料盆, 接了满满的一盆水,把衣服完全浸入水中,然后拿 个小凳坐在塑料盆前开始洗起来。洗一件衣服可真 不容易!要把衣服上上下下都洗干净,还有那些顽 皮的死角,它们总躲来躲去,似乎不想让我“捉” 到。我用力搓,就不信洗不干净!可是我搓得手都 痛了,好象连一点污渍都没洗掉。你瞧,污渍们还 在对我奸笑呢!我生气极了,小嘴蹶得老高,能挂 上几把油壶了这时,妈妈走过来了,她看见我这滑 稽样, 名言名句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列宁 真理是认识事物的工具,是人们前进和上升的道路上的阶梯,真理都是从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 ------高尔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唐·李绅 【注释】1.悯:怜悯.2.锄禾:用锄头 松禾苗周围土 . 劳动节小报

读书节手抄报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读书卡电子小报好书推荐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语文读后感板报A3

汉朝时,少年时 的匡衡,非常勤奋好 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照明。邻家有灯烛, 但光亮照不到他家,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 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 让光亮照在书上 来读。同乡有个大户 人家叫 文不识的,是个 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 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 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 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 书借给他读。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 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读书节即“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 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 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 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 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 阅读和写作。 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 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 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 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 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 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 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 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 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 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 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这部处处洋溢 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 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介绍了意 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 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 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 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 使之高尚。——皮果夫 儿,月亮全没了。天空一片漆黑,像个 黑漆漆的屋子,伸手不见五指。全家人 惊奇不已,我想了想,便知道了这是怎 么回事了,对妈妈说:“妈妈,这种现 象叫月食,月亮公转转到地球和太阳中 间,这样太阳光就不会被月亮反射到地 球上来,所以这是天空就会黯淡无光, 你们只要等一会儿,月亮就会恢复原状 的。”他们听了,说:“你怎么知道?” 我神秘地说:“不告诉你。”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对我的学 习有很大的帮助,我喜欢它。 我看过《格林童话》、《伊索语言》 等书,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十万个 为什么》,因为它给予了我丰富的知识。 我一回到家便会捧起书来看,沉浸 在书的海洋里以至于连饭都忘了吃。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教给了我许多 知识,让爸爸、妈妈对我刮目相看。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弟弟到 阳台上赏美丽的月亮。忽然,圆月缺了 一角,变成了一叶扁舟,不一会儿,圆 月又缺了一角,变成了树梢,再过一会 莱曼?弗兰克?鲍姆,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他生于纽约州,父亲是个桶匠,后来到宾夕法 尼亚州开采石油并发了财。鲍姆的童年是在父 亲的大庄园里度过的,他从小体弱多病,受到 家人的特别关照。他对童话和幻想故事的迷恋 几乎到了“白日梦”的程度,父母很担心这会 影响他的性格发展,决心送他去军校。军校的 严谨生活并没有改善他的性格,只导致他精神崩溃。父母只好把 他从军校接回家,任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鲍姆45岁时写成《绿 野仙踪》(又名《奥兹国的魔法师》)。它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第 一部受到普遍赞赏的童话。在该书的序言里,鲍姆写道:“世世代 代流传的古老童话,在今天的儿童图书馆里,也许只能被归为‘历 史类’,因为时代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传奇故事’。其中,老 一套的妖怪、侏儒和仙女消失了,连同所以恐怖的、让人血液凝 固的故事,以及作者的道德说教都一起消失了。现代教育中包含 着道德,因而,现代孩子从那些传奇故事中寻找的只是娱乐,讨 厌看到令人心烦的事情。 学校班级姓名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片大全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片大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片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读书节快到了,那么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片,希望大家喜欢。读书节的手抄报资料1:读书的乐趣记得在我小学五年级的那年暑假... 读书节快到了,那么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读书节的手抄报资料1:读书的乐趣 记得在我小学五年级的那年暑假里,爸爸从书店给我买回来一大课书,让我在暑假期间看。没想到,刚一本,我就被书中的动人情节迷住了,与书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从此,我便爱上了看书。但是,由于我看书经常躺在床上看,很不性冬我的鼻梁上又架起了一副"看远镜"。自从看书多了以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有了明显地进步。这使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读的书越来越多了,从中得到的乐趣也越来越多,于是。我读书的爱好也越来越浓了。那一次,我听说新华书店又进来了一批新书,一回到荚冬就打开我的储蓄罐拿出了里面所有的钱,向书店奔往。来到书店,经过我的精心筛选,终于物*到一本好书《中国少年百科全书》,刚要付钱,我才知道带的钱不够,而这时又闻声售货员说:"这本书很受读者的欢迎,卖的非常快,已经没几套了......"听到这里,我

飞快地跑回了荚冬向爸爸要了钱才又跑回了书店,真幸运,就剩下五套了,我马上买了一套,此刻,就像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心情无比愉快。我记得不知谁曾经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乐,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也便越体会到了其精妙之处。 就像初读鲁迅先生的书,他写的文章像一枚青橄榄,初嚼不但没有一点甜味,还觉得有点儿涩,但是假如你多读几遍,就会觉得越读越有味儿,读到最后,甚至有一种甜味了。 这,就是读书的乐趣,它是我课堂学习的延续,是我课余生活的主题。由于我觉得,学习固然不轻松,但假如能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所得自然不在小可,而到了那个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读书的真正价值了。 我爱读书,由于它是我永远的老师,由于它是我欢快的天使......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一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二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三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的图四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图五 读书节的手抄报资料2:读书的名言

中秋节WORD电子小报下载 word版电子小报模板手抄报模板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 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 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 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作者: 学校: 班级: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 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各地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习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小报

假期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 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在台湾,中秋节当天放假一天,若与周六、日重叠则不另外补假,但若 与周休假期仅相隔一工作日者,该工作日则调为假期,并择另一星期六 补班补课。 香港的中秋节公众假期定在农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翌日)。如果碰上 星期日,则在星期一补一天假;如果碰上星期六则没有补假。 韩国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放假3天。 节日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 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 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 “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 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 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 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

我爱劳动劳动节电子小报五一简报报刊简报帮妈妈干活手抄报模板热爱劳动画报剪报板报A3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 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 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 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 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 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 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 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 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 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 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解放后,中 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 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班级 姓名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劳动是什么?》 劳动,是一块巧克力,先苦后甜,有耐心, 就可以为人生留一片滋味。劳动,是最伟大的, 从来默默无言,不知疲倦。有人问,劳动是什么? 劳动是不怕苦,不怕累,是几十年如一日。 在每天的日落时,夕阳将忙碌的身影拉长, 那布满茧花的双手,最美。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 卢梭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 高尔基 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 基础。 —— 马卡连柯 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 靠的财富。 —— 拉封丹 灵感,不过是顽强地劳动而获 得的奖赏。 —— 列宾 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 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梦想中秋节电子小报月圆中秋手抄报模板花好月圆传统节日板报中秋月饼画报团圆海报A4

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 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 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 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 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 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 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 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 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 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明清之后,因 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习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制作人: 和谐、团圆,是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亘古 不变的主题,代表 着炎黄子孙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无论 是杜甫的“露从今 夜白,月是故乡明”, 还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都表露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家 乡、亲人的思念。这种浓浓的亲情,构成了我们社会凝聚力的基础,形成了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石。 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每到中秋, 人们对着如玉银盘的朗朗明月,以月圆象征人 团圆,借圆圆的月饼表达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之情,寄托、祈盼幸福和团圆的心愿。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怀有同样一个崇高的“中国梦”,那就是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团圆的民族,团圆是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信念,甚至是生活理想中的重要部分。中秋节就是一个把团圆与和谐体现得淋 漓尽致的节日。“海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景象既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 中国“天人合 一”、“中道和谐”哲学理念的反映,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 和谐统一。在中秋来临之际,作为社会主宰的中华儿女,我们在享受中秋 佳节美妙之时,在体味那不尽福祉的同时,对“家”、“国”的认 识得到升华。感恩大爱、感恩“家国”!让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中国道 路”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优秀民族文化。 让中秋情浓、“中国梦”圆成为我们前进的强 大精神动力。

读书小报快乐读书节小报1

吴承恩简介 吴承恩(1510?——1582? )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 安山 阳(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 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 官,贫老以终。 ,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 浒传》作者。有学者说作者可能是罗贯中,也有的说是罗贯中与施耐庵合作写出的。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本书以作者的家庭经历为蓝本,进行艺术加工的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反应旧时包办婚姻的黑暗。以贾府由圣至衰的转变过程为副线揭露就是封建贵族的腐朽。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西游记˙第二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亦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赊三不敌见二:比喻空许的好处比不上现有的。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看完《西游记》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印在我的脑海中。小说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 读完全书,我最喜欢的是猪八戒,他虽丑,但人品高尚。娶了高老头的女儿,取经路上,还会想该给高小姐带珠宝。而孙悟空觉得自己会七十二变、目空一切,经常捉弄猪八戒,不把别人当回事,但他勇敢。沙僧是个憨厚老实,很会为别人着想的人。最讨厌的是唐僧,整天一本正经、胆小、没用,经常被妖怪骗,被妖怪捉走,害得三个徒弟吃尽苦头。如果没有徒弟们,早就被妖怪给吃了。可能是他太心软吧! 我要像悟空一样在坏人面前勇敢和敌人斗争,像猪八戒一样不计较别人对他的侮辱,像沙僧一样为他人着想,绝对不要像唐僧一样虚伪。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内容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内容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最新五一劳动节手抄报内容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五一劳动节手抄报内容》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五一劳动节手抄报内容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节日起源 十八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77年,美国历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示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在工人

读书节的手抄报素材

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素材 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下面是关于读书 节的手抄报素材的内容,欢迎阅读! 读书节的手抄报1 读书节的手抄报2 读书节的手抄报3 关于读书节的格言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5、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9、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10、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 疑团的大门。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趁着五月的榴花正红,趁着御外的书香正浓,趁着期 中考试已经远去,而期末考试尚未来临! 朋友,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让我们去听林海音讲讲那《城南旧事》,让我们去陪高尔基的渡过他孤单的《童年》。让我们在《爱的教育》下快乐的 长大,让我们随着鲁滨逊一起去漂流!诸葛先生摇摇他的羽扇,就摇来了十万 支羽箭,难道你不想知道个究竟?武松打虎时,抡起的拳头足有铁锤般大小, 能不听得你目瞪口呆?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走进书的世界,世界如此纷繁,又 如此静谧!

老师,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让我带你去看看沈石溪如何跟踪《雄狮 去流浪》,如何读懂《骆驼王子》心中的彷徨;让我带你去看看杨红樱,看看 那淘气包马小跳和他一本正经的.班长,看看笑猫如何找到关爱如何在关爱中成长;让我带你去看五年级的男生和女生记下的,现在请您也学会闭上嘴巴,听 我讲!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走进书的世界,他会告诉你我们眼中的世界,我们 心中所想! 爸爸,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吧!不要告诉我你有多忙,不要告诉我你这 一单生意有多重要。当我完成一天的学习,当我回到家中,灯光下静静读书的 您才是我最好的爸爸。几米告诉我《我们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不信你去问他;那个叫回儿子自己趴在地上读书的爸爸也不差。放下您的账本,关掉您的手机,让我们在灯下静静地阅读,这才是我梦想中的家。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走进书 的世界,我带你重温童年,你陪我一起长大! 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吧!管他春夏秋冬,管他日出日暮,阅读吧,悦读吧!管他床上桌前,管他墙角街头,阅读吧,悦读吧!走进书的世界,他快乐,你也快乐,他忧伤,你也忧伤;走进书的世界,他的世界有多大,你的世界就 有多大,他的世界有多宽广,你的人生就有多宽广! 我是五1班的刘庭维,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内容完整】精美创意读书小报模板

班级:姓名: 许多人都喜欢读书,我也一样喜欢读书,书带给了我们人类许多乐趣, 也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台阶,书也是我勇 气的源泉。书就是大海,而我是小鱼,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书就是天 空,而我是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 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对读书的热爱。只要一有空,我就钻到童话世界 里去了。和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在一起;有时又和灰姑娘在一起;又有的 时候和小飞侠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还有时和小飞象在等待和盼望着它 的妈妈,有时…… 有空时,我又会走进作文屋里,去看一看他们的生活和趣事,想一想如 何丰富生活、丰富世界。总之,读书会给你带来许多乐趣,会丰富你的生活, 丰富你的世界。我喜欢读书,因为我从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陷入沉思: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而今的地球,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她美丽的外表早已千疮百孔。她 那丰富的资源也日近枯竭了。一个美丽的地球,在无知的人类手里, 已日趋接近灭亡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其奔腾不息的气势 曾征服了中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后,谁又曾想到,每天被黄河冲走 的泥土有多少呢?黄河上游的植被面积少之又少,又加上人类的大量 砍伐,稀少的植被栓不住泥土,被水一冲,就溶入滔滔江水之中,不 仅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而且,因为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造成 洪灾泛滥,河水断流,美丽的母亲河失去了她往日的风采。所以,保 护森林.绿化家园,责任重大。 1、坚持每天40分钟的阅读习惯。 2、阅读老师推荐的书、有趣和耐读的书。 3、形成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建立博 客。 4、做读书笔记,更好的方法是在此书最后写 下你的感想。 老师们常说:多读一本书,就相当于 多交一位朋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 有颜如玉。书是良师,是挚友,是启明灯, 带领我们从生活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 广阔的海洋!我爱读书,并因读书而快乐 着!一起来欣赏读书手抄报吧!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读书好习惯 读书心得 读 书好习惯

端午节电子小报高清图片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 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 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 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 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 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 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 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 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读书节电子小报

如果你想飞翔,就请插上书籍的翅 膀;如果你想远足,就请踏上一路书香。 唯有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力量,唯有书 籍,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生阳光。书, 让我们自由的思绪驰骋在想像的天 空,书,让我们鲜活的生命焕发着绚丽 的光芒。让书籍带我们跨过高山,让阅 读带我们飞越海洋。让书籍带我们飞向 未来,让阅读带我们飞向理想。让阅读 靠近心灵,伴随我们一路书香。让书籍 永驻身旁,带给我们一生阳光。 年度阅读书目: 1、中国历史一套14本 2、哈利波特一套7本 3、荒野求生一套7本 4、皮皮鲁一套8本 5、柳林风声 书香伴我成长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 比亚也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古往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还是读书。 小时候,当妈妈送我第一本书时,书就悄悄进入了 我的生活中,成为了我成长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伴随着时间步履,长大后的我,书对我的影 响也没有丝毫的减少。读《水浒传》使我对人物的描写 更上了一个层次。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明白了中 国千百年前的劫数,千百年的伤疤,千百年来的名人事 迹。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宝库,书中的内容让我欣喜万 分,让我为之感动,让我陶醉。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 引领着我从浅狭的港湾驶向无垠的海洋。它让我的心胸 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它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智慧、变得 强壮,它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可以让你在黑暗的道路 里看见光芒,让你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1、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 可知天下事。 2、读书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 平。 3、读书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4、读书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 5、读书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 于不败之地。 6、读书可以陶冶情操。 7、读书可以使我们懂得道理。 8、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 9、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 10、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 三(2)班XXX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 自知——苏轼

中秋节电子小报word模板(3)

第一版 第四版 《中秋》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简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猜谜语 (1) 中秋归来 打一词牌名 (2) 嫦娥下凡 打一花名 (4) 明月照我还 猜明代人名 (5) 举杯邀明月猜 礼貌用语 (6) 寂寞嫦娥舒广袖 猜舞蹈术语 (7) 清风拂面中秋夜 四字常用语 (8) 中秋月夜座谈会 气象用语 (9) 中秋别后重团圆 影目 (10)中秋离乱又相逢 视目 (11)中秋月饼 电脑名词 (12)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 节日一 (13)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 节日 (14)非左非右,非夏非冬,非年非日,非糕非粽 时令食品 (15)赏中秋,白如昼 歌曲 (16)宁静的中秋月儿圆 吴江地名 猜成语 猜诗文 (1)中秋过后又重阳 猜郑板桥诗句 (2)八月十五共清辉 猜五代诗目 (3)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 猜宋诗 (4)时逢中秋产于沪 猜五言唐诗句 (5)中秋望月 猜一诗名 (1)十五的月亮 (2)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 (3)中秋菊开 (4)中秋渡蜜月 猜成语 (5)中秋朗月,宾主共赏。 看完了中秋节的由来,玩过 了中秋的游戏,现在,我们 来猜几个有趣的小谜语吧! (1)同心改革为祖国 猜一字 (2)一弯月照枝头亮, 两 颗星悬天下明 猜一字 (3)休把旁人抬太高 猜一 字 (4)得月楼前先得月 猜一字 (5)云破眉月倚西楼 猜一字 (6)月落日出雁阵业 猜一字 (14)节日晚会露一手猜一字 (15)双泪落君前猜一字 (16)重逢 猜一字 猜字迷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图片欣赏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图片1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图片2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图片3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图片4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资料1 1、人们真正的财富是劳动的本领。作者:(希腊)谚语 3、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 是一种人,正因思想也是劳动作者:雨果 4、劳动使人长寿。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作者:谚语 5、人生的意志和劳动将创造奇迹般的奇迹。作者:(俄)涅克拉索夫 6、如果你能成功地选取劳动,并把自我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 面去,那麽愉悦本身就会找到你。——乌申斯基 7、咱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思想变为现实。作者:周扬 8、通向荣誉的道路是由劳动铺设的。作者:(意大利)谚语 9、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 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作者:列宁 劳动节的来历手抄报资料2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 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 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 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 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 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5月1日,国际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纪念,每 个国家都很重视它,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南非。事件起因是, 1880年美国工人游行集会要求8小时工作制。1884年,联邦贸易组 织通过了一项解决方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从1886年5月1日开始 执行每日8小时工作制,但此后,工人们仍然被强迫每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甚至14小时,这使得该项立法明有实亡,而各地的 联邦首脑对此却表示出十分冷淡和不友好的态度,于是一场为争取 8小时工作的罢工开始了。1886年4月,25万工人参加了五一劳动 节游行示威活动。此项活动由非政府国际工人联合会组织,活动的 中心在芝加哥,商人和政府对这次活动愈来愈表现出的革命性感到 恐惧,当地商界首脑要求增加警察和军队的数量。5月1日这次游 行活动得到了芝加哥纺织工人、鞋工人、房屋装修工人的支持。这 场斗争虽然被镇压了,但其意义却十分深远。此后由于各国工人阶 级的团结和不断斗争,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节。1889年 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 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 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1920年5月1日, 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 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个五一劳动节。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节日中,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 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 表彰。

读书节手抄报[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模板]

读书节手抄报[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模板] 读书是获取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做关于读书的手抄报也是一种读书方式。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波罗果夫说:书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是啊,从呀呀学语起,我就喜欢上了,书每读一本书,就好像与一位大师对话,让我受益匪浅…。. 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在睡前听妈妈讲故事,妈妈讲的西渡记深深吸引了我,机智勇敢。降妖伏魔的孙悟空,菩萨心肠的唐憎,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有忠厚老实的沙憎…。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上了小学一年级,妈妈又买了给我,每天我都坚持读一个童话故事,心地善良的小红帽,漂亮的白雪公子,凶恶的女巫婆……从这些童话故事中,我懂得了真善美。知道了假丑/恶……

到了二三年级时,妈妈又给我买了[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我从中懂得了树叶吸收二氧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知道了生命 __,风雨电的产生,鲸鱼是最大的哺乳动持…。 我还爱看,里面有许多幽默的笑话,一则则笑话常常让我捧腹大笑,给我带来快乐……。 书是我的朋友,已伴我过了十岁,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从书中品出了做人的道理,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得到了快乐。现在,我更离不开书了,书将永远陪伴着我。 如果你问我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最喜欢读书。书开阔了我的眼界,愉悦了我的身心,陶冶了我的性情,丰富了我的知识,升华了我的精神。 我从小就特别喜爱书,妈妈说我一岁大时,什么玩具都不喜欢,唯独喜欢把书抓在手里玩。二三岁时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爸爸仍给我买了许多童话故事书。每天晚上睡觉前,爸爸妈妈不给我讲故事,我就睡不着觉。从此,每天晚上我都在故事的陪伴中甜甜入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