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三种:①负荷测试:是在主机板上尽可能多地加入外部设备,例如插满内存,使用CPU可用的最高频率等。在重负荷情况下(使用资源需求比较大的Windows NT),主机板功率消耗和发热量均增大,那么主板如果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就比较容易暴露。②烧机测试:是让主机板长时间、大运算量运行,看看系统是否能持续稳定运行,如:进行DVD的压缩、读写。③物理环境下的测试:可以改变环境变量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考察主板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电路板调试汇总

一、通电前检测

当一个电路板焊接完后,在检查电路板是否可以正常工作时,通常不直接给电路板供电,而是要按下面的步骤进行,确保每一步都没有问题后再上电也不迟。

1、连线是否正确。

检查原理图很关键,需要检查的地方主要在芯片的电源和网络节点的标注是否正确,同时也要注意网络节点是否有重叠的现象,这是检查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原件的封装。封装采取的型号,封装的引脚顺序,封装不能采用顶视图,切记,特别是对于非插针的封装。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线、少线和多线。查线的方法通常有两种:(1)按照电路图检查安装的线路,根据电路连线,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检查安装好的线路;

(2)按照实际线路对照原理图进行,一元件为中心进行查线。把每个元件引脚的连线一次查清,检查每个去处在电路图上是否存在。为了防止出错,对于已查过的线通常应在电路图上做出标记,最好用指针万用表欧姆挡的蜂鸣器测试,直接测量元器件引脚,这样可以同时发现接线不良的地方。

2、元器件安装情况

引脚之间是否有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器件和电解电容极性等是否连接有误。

电源接口是否有短路现象。调试之前不上电,电源短路,会造成电源烧坏,有时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源的输入阻抗,这是必须的步奏。通电前,断开一根电源线,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

在设计是电源部分可以使用一个0欧姆的电阻作为调试方法,上电前先不要焊接电阻,检查电源的电压正常后再将电阻焊接在PCB上给后面的单元供电,以免造成上电由于电源的电压不正常而烧毁后面单元的芯片。电路设计中增加保护电路,比如使用恢复保险丝等元件。

3、元器件安装情况。

主要是检查有极性的元器件,如发光二极管,电解电容,整流二极管等,以及三极管的管脚是否对应。对于三级,同一功能的不同厂家器管脚排序也是不同,最好用万用表测试一下。

最好,先做开路、短路测试,以保证上电后不会出现短路现象。如果测试点设置好的

话,可以事半功倍。0欧姆电阻的使用有时也有利于高速电路测试。

在以上未通电检测做完了以后,才能开始通电检测。

二、通电检测

1、通电观察:通电后不要急于测量电气指标,而要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例如有无冒烟现象,有无异常气味,手摸集成电路外封装,是否发烫等。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再通电。

2、静态调试:静态调试一般是指在不加输入信号,或只加固定的电平信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直流测试,可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通过和理论估算值比较,结合电路原理的分析,判断电路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电路中已损坏或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的元器件。通过更换器件或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直流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3、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信号,按信号的流向,顺序检测各测试点的输出信号,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其原因,并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直到满足要求。

测试过程中不能凭感觉和印象,要始终借助仪器观察。使用示波器时,最好把示波器的信号输入方式置于“DC”挡,通过直流耦合方式,可同时观察被测信号的交、直流成分。

通过调试,最后检查功能块和整机的各种指标(如信号的幅值、波形形状、相位关系、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必要,再进一步对电路参数提出合理的修正。

三、电子电路调试中其他工作

1、根据待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拟定调试步骤和测量方法,确定测试点,并在图纸上和板子上标出位置,画出调试数据记录表格等。

2、搭设调试工作台,工作台配备所需的调试仪器,仪器的摆设应操作方便,便于观察。学生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在制作或调机时工作台很乱,工具、书本、衣物等与仪器混放在一起,这样会影响调试。特别提示:在制作和调试时,一定要把工作台布置的干净、整洁。这便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3、对于硬件电路,应视被调系统选择测量仪表,测量仪表的精度应优于被测系统;对于软件调试,则应配备微机和开发装置。

4、电子电路的调试顺序一般按信号流向进行,将前面调试过的电路输出信号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为最后统调创造条件。

5、选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的数字电路,应完成可编程逻辑器件源文件的输入、调试与下载,并将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模拟电路连接成系统,进行总体调试和结果测试。

6、在调试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做好记录,保证实验数据的完整可靠

四、电路调试中注意事项

调试结果是否正确,很大程度受测试量正确与否和测试精度的影响。为了保证测试的结果,必须减小测试误差,提高测试精度,为此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正确使用测试仪器的接地端,凡事使用地端接机壳的电子仪器进行测试,一起的接地端应和放大器的接地端接在一起,否则仪器机壳引入的干扰不仅会使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将使测试结果出现误差。根据这一原则,调试发射极偏置电路时,若需要测试

Vce,不应把仪器的两端直接接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上,而应分别对地测出Vc和Ve,然后二者相减。若使用干电池供电的万用表测试,由于电表的两个输入端是浮动的,所以允许直接跨接到测试点之间。

2、测量电压所用仪器的输入阻抗必须远大于被测处的等效阻抗。若测试仪器输入阻抗小,则在测量时会引起分流,给测试结果带来很大误差。

3、测试仪器的带宽必须大于被测电路的带宽。

4、正确选择测试点。同一台测试仪器进行测量时,测量点不同,仪器内阻引起的误差将大不同。

5、测量方法要方便可行。需要测量某电路的电流时,一般尽可能测电压而不测电流,因为测电压不必改动电路。测试方便。若需知道某一支路的电流值,可以通过测取该支路上电阻两端的电压,经过换算而得到。

6、调试过程中,不但要认真观察和测量,还要善于记录

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条件,观察的现象,测量的数据、波形和相位关系等。只有有了大量的可靠的实验记录并与理论结果加以比较,才能发现电路设计上的问题,完善设计方案。

五、调试时出现故障

要认真查找故障原因,切不可一遇故障解决不了就拆掉线路重新安装。因为重新安装的线路仍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如果是原理上的问题,即使重新安装也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应当把查找故障,分析故障原因,看成一次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它来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故障检查的一般方法。

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要在大量的元器件和线路中寻租、准确地找出故障是不容易的。一般故障诊断过程,是从故障现象出发,通过反复测试,做出分析判断,逐步找出故障的。

2、故障现象和产生故障的原因。

(1)常见的故障现象,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而有输出波形。放大电路有输入信号,但没有输出波形,或者波形异常。串联稳压电源无电压输出,或输出电压过高而不能调整,或输出稳压性能变坏、输出电压不稳等。震荡电路不产生震荡,计数器波形不稳等等。(2)产生故障的原因

定型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出故障,可能是元件损坏,连线发生短路和断路,或者条件发生变化、、、、、、

3、检查故障一般方法。

(1)直接观察法,检查仪器的选用和使用是否正确,电源电压的等级和极性是否符合要求;极性元件引脚是否连接正确,有无接错、漏接和互碰等情况。布线是否合理;印刷板是否短线断线,电阻电容有无烧焦和炸裂等。通电观察元器件有无发烫、冒烟,变压器有无焦味,电子管、示波管灯丝是否亮,有无高压打火等。

⑵用万用表检查静态工作点

电子电路的供电系统,半导体三极管、集成块的直流工作状态(包括元、器件引脚、电源电压)、线路中的电阻值等都可用万用表测定。当测得值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时,经过分析可找到故障。

顺便指出,静态工作点也可以用示波器“DC”输入方式测定。用示波器的优点是,内

阻高,能同时看到直流工作状态和被测点上的信号波形以及可能存在的干扰信号及噪声电压等,更有利于分析故障。⑶信号寻迹法

对于各种较复杂的电路,可在输入端接入一个一定幅值、适当频率的信号(例如,对于多级放大器,可在其输入端接入 f=1000 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由前级到后级(或者相反),逐级观察波形及幅值的变化情况,如哪一级异常,则故障就在该级。这是深入检查电路的方法。

⑷对比法

怀疑某一电路存在问题时,可将此电路的参数与工作状态和相同的正常电路的参数(或理论分析的电流、电压、波形等)进行一一对比,从中找出电路中的不正常情况,进而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点。

⑸部件替换法

有时故障比较隐蔽,不能一眼看出,如这时你手头有与故障仪器同型号的仪器时,可以将仪器中的部件、元器件、插件板等替换有故障仪器中的相应部件,以便于缩小故障范围,进一步查找故障。⑹旁路法

当有寄生振荡现象,可以利用适当客量的电容器,选择适当的检查点,将电容临时跨接在检查点与参考接地点之间,如果振荡消失,就表明振荡是产生在此附近或前级电路中。否则就在后面,再移动检查点寻找之。

应该指出的是,旁路电容要适当,不宜过大,只要能较好地消除有害信号即可。

⑺短路法

就是采取临时性短接一部分电路来寻找故障的方法。短路法对检查断路性故障最有效。但要注意对电源(电路)是不能采用短路法的。

(8)断路法

断路法用于检查短路故障最有效。断路法也是一种使故障怀疑点逐步缩小范围的方法。例如,某稳压电源因接入一带有故障的电路,使输出电流过大,我们采取依次断开电路的某一支路的办法来检查故障。如果断开该支路后,电流恢复正常,则故障就发生在此支路。

实际调试时,寻找故障原因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可根据设备条件,故障情况灵活掌握,对于简单的故障用一种方法即可查找出故障点,但对于较复杂的故障则需采取多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才能找出故障点。在一般情况下,寻找故障的常规做法是:

⑶用直接观察法,排除明显的故障。⑵再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静态工作

点。

⑶信号寻迹法是对各种电路普遍适用而且简单直观的方法,在动态调试中广为应用。

现在我们大学生很多人心里很急,比如说,很多时候电路调到最后,发现原来是某个引脚没有焊好,或者说是很简单的问题,这里讲的不是单单是如何调试电路,而是如何从设计到最后的全过程:首先,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第二,不要说立马到网上收整体框架,而是要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完全在没有外界帮助下,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电路。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很好的进步,否则只会抄网上的电路如,那就是一个机器,谁都会,到最后你就是一个“废人”!个别地方参考也是正常的,很多地方所学还是有限的,但是绝对反对,整体抄!

第三,根据自己设计总体框架挑选芯片。如电源关注一般电流能不能达到,运放类的关注,供电电压、失真度、压摆率、带宽等,根据自己的设计,有余量的选择芯片,但余量不可留太多,否则就是一种浪费,反之,比如说你要10M带宽,就选10M的运放,运放的10M是在它自己的实验室,特有的条件下才达到的,实际在你的电路里面很难达到的。

第四,设计原理图,每块芯片都要根据它们官网的数据手册来画,否则由于资料不准,

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第五,设计PCB图,这里面主要关注的是芯片的封装千万不要画错,特别是贴片。如果是直插的话,焊孔一定要大,否则在外面做了多层板之后,插不进去,那个倒霉了。这里的布线排版是个大学问,这里不细讲。简单提一下,主要是信号流向一定是一个流向,不可以回绕,否则形成的干扰很大;大电流的电源线,粗而短,底线不可以和电源线平行等。

第六,在制作完成之后,焊接一定要细心。如果板子上有多个电源,一定要将电源系统做好后,在去弄其他功能芯片,否则你先上了功能芯片,到时候电源芯片不起作用,可能引起烧芯片。最好的是,一个个引脚焊仔细了,很多问题都出在焊接上。所以焊好后,别急,别急着上电源,要先检查时候所有的引脚已经焊接完毕,用万用表上有一个测试二极管的档位是很好选择。

第七,要焊一级测试一级,万不可全部焊好后再去测试,到时候,问题出现在哪一级都是个难找的问题呀。

第八,如果按照以上步骤,除了高频信号之外,其他的基本都ok了。万一出现问题怎么办?别急!

首先,检查原理图,是否正确,这里错了,任你怎么调试都是无用于事。

第二,如果原理图没有问题,那么在看电源是否正常(注意不要上电,这里的测试是看是否连接上去)第三,如果跟电源连接没有问题,那么查看其他电路连接是否有问题第四,如果电路连接都没有问题,那么两个选择,要么开电源,看电流是否正常,时候稳压源又限流了;或者先把芯片焊下来,再次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如果有稳压芯片的话)。

第五,总结,电路出错,无非就是这么几点:1、原理错误 2、电源错误 3、连接错误 4、干扰严重(高频时)布板问题,重新布板吧

调试的目标是要尽快、尽可能缩小范围,最终锁定目标(比方说落实到某个门或某根导线上)。在仿真与理论分析无误的情况下,首先想的不应该是去改设计,因为这是代价最高的,意味着所有的接线要全改动,且之前的设计要完全放弃。首先要找的也不是去检查线路连接,因为数字电子电路中导线的数量实在很恐怖,检查完一遍,估计一个下午就没了。所以,首先要测的是关键点电平序列,比如锁存器,触发器,状态控制量。如果发现锁存器状态符合预期,再检查它所控制的下一级门。如果触发器状态根本不对,那问题就有点大,要检查这个触发器的驱动回路。根据测得的点,进行判断,常见错误有:虚接、IC没接电源或地、导线裸露太多、发生误短接,IC引脚弄错、IC接触不良、模块之间的接口有误、input,output接口有误等等。

产品可靠性测试操作步骤

产品可靠性测试操作规范 为保证产品在各种使用过程、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而确保其能正常工作,保证其在较长时间内无故障工作,同时也满足客户的要求。现要求按以下步骤进行可靠性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以《可靠性测试报表》的形式体现。 本试验由品质部进行,产品部协助。 一、来料阶段须进行的可靠性测试项目: 1.附着力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喷油、丝印、移印、电镀)粘附强度及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 样品数量:3PCS 试验条件:界刀、3M810胶纸 试验程序:A.用界刀在表面涂层划相距1/16英寸11条平行直线,再划11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线(每一条应深至油漆的底层) B.用胶带贴于上面,并用手指压平,保证充分接触90+-30秒,然后以45度角往反方向均匀 迅速拉起 C.同一位置执行上述操作10次 D.测试完毕后检查,涂层脱落面积应小于规定范围 E.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 2.耐磨性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的耐磨擦性能及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 样品数量:3PCS 试验条件:专用橡皮、负载 试验程序:A.用专用的日本砂质橡皮(橡皮型号:LER902K),施加500g的载荷,以40至60次每分钟的速度,以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品表面来回磨擦100个循环 B.测试完毕后检查,产品表面涂层应不露底 C.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 3.耐醇性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的耐磨性及抵抗酒精性能及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 样品数量:3PCS 试验条件:纯棉布、酒精浓度>99%的酒精、砝码 试验程序:A.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的砝码测试头面积约为1CM 平方),以40至60次每分钟的速度,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品表面来回擦试100次 B.测试完毕后检查,产品表面涂层应不露底 C.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 4.硬度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在正常使用、贮存或运输过程中抵抗外界物品刮伤的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适用于含表面涂层的产品 样品数量:3PCS 试验条件:专用三菱牌2H铅笔、硬度测试仪 试验程序:A. 用2H铅笔(三菱牌),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 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 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B.测试完毕后检查,应无划痕 C.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 二、半成品阶段须进行的可靠性测试项目: 老化寿命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及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半成品 样品数量:20PCS以上 试验条件:常温常湿条件下,连续工作48小时 试验程序:A.于测试前先对产品的外观、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 B-1.音乐播放测试: B-1-1. 选取5台进行音乐播放:将样品在开机正常工作状态下,且音量调最大带负载情况下 连续工作48小时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1 测试标准框架 1.1 整体框架 1.2 测试样品数 1.3 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2 外观等级面划分 2.1 外观等级面定义 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3.1 距离 3.2 时间 3.3 位置 3.4 照明 3.5 环境 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4.1 膜厚测试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条件 4.1.3 合格判据 4.2 抗MEK(丁酮)测试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条件 4.2.3 程序 4.2.4 合格判据 4.3 附着力测试 4.3.1 试验目的 4.3.2 试验条件 4.3.3 程序 4.3.4 合格判据 4.3.5 等级描述说明 4.3.6 测试工具 4.4 RCA纸带耐磨测试 4.4.1 试验目的 4.4.2 试验条件 4.4.3 程序 4.4.4 合格判据 4.5 酒精摩擦测试 4.5.1 试验目的 4.5.2 试验条件 4.5.3 程序 4.5.4 合格判据 4.6 橡皮摩擦测试 4.6.1 试验目的 4.6.2 试验条件 4.6.3 程序 4.6.4 合格判据 4.7 振动摩擦测试 4.7.1 试验目的 4.7.2 试验条件 4.7.3 程序 4.7.4 合格判据 4.7.5 说明 4.8 铅笔硬度测试

4.8.1 试验目的4.8.2 试验条件4.8.3 程序 4.8.4 合格判据4.8.5 测试工具4.9 抗脏污测试 4.9.1 试验目的4.9.2 试验条件4.9.3 程序 4.9.4 合格判据4.10 牛顿笔测试 4.10.1 试验目的4.10.2 试验条件4.10.3 程序 4.10.4 合格判据4.10.5 说明 4.11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4.11.1 试验目的4.11.2 试验条件4.11.3 程序 4.11.4 合格判据4.12 耐化妆品测试 4.12.1 试验目的4.12.2 试验条件4.12.3 程序 4.12.4 合格判据4.13 耐手汗测试 4.13.1 试验目的4.13.2 试验条件4.13.3 程序 4.13.4 合格判据4.13.5 说明 4.14 低温存储 4.14.1 试验目的4.14.2 试验条件4.14.3 程序 4.14.4 合格判据4.15 高温存储 4.1 5.1 试验目的4.15.2 试验条件4.15.3 程序 4.1 5.4 合格判据4.16 交变湿热 4.16.1 试验目的4.16.2 试验条件4.16.3 程序 4.16.4 合格判据4.17 温度冲击 4.17.1 试验目的4.17.2 试验条件4.17.3 程序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1.目的 本文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可靠性测试要求。 2. 范畴 本文件适用于此CPIT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所有产品。 3. 定义 N/A 4. 职责 5.1 品控部QC/QA人员负责本文件所规定的通讯产品的可靠性测试内 容要求在检查过程中的实施. 5.2 品控部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本文件所规定的内容与实际情形相符并正确, 并监督品控部QC/QA人员对本文件的实施. 5.内容 5.1 实验顺序 除非专门要求,试验样品进行试验时,一样按下表的顺序进行: 5.2 实验条件及容差: 5.2.1 实验条件:

5.2.2 试验条件容差: a.温度容差:试验样品除必要的支承点外,应完全被空气包围。试验 区测量系统的温度和包围试验样品空气各处的温度容差:高温为 +/-2℃,低温为+/-3℃. b.湿度容差:+/-5%. c.振动振幅容差:+/-15%. d.振动频率容差:+/-1Hz. 5.2.3落地实验标准 5.2.3.1 落地实验应以箱体一角三棱六面按规定高度自由落下的方式进行。 重量高度

0~10kg以内75cm 10~20kg以内60 cm 20kg以上53 cm 5.2.3.2 注意事项: 5.2.3.2.1 体内机台及包材在每个步骤后应该检验。 5.2.3.2.2 任一步骤发觉部件有损坏的应赶忙更换。 5.2.3.2.3 详细记录。 5. 3 样品数量: 5.4 测试时机: 6.4.1 产品处于PP时. 6.4.3 当产品的材质,设计等变更时. 6.4.5 生产显现专门时. 6.4.6 新客户需重新进行产品评估时. 6.4.7 客户投诉与之相关时. 6.程序 6.1 从QA PASS的成品机中随机抽取20台,重新检查其外观及功能,确保其为合格 产品方可进行以下步骤. 6.2 按6.1试验顺序分不完成各项测试.关于每个测试中所显现的不合格品交测试组 或相关技术部门分析其缘故. 6.3 关于不合格品必须有相应的备份成品机进行补充或进行修理使其重新达到合格要 求.

可靠性测试标准

Q/GSXH.Q. 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1004.03-2001 可靠性试验规范

拟制:审核:批准: 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 可靠性试验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 2.1 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 目(见后目录〕。 2.2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 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2.3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 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2.4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 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2.5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 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环境条件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2)判定状态 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25±3℃ 相对湿度: 45~75% 4.试验项目。 目录 4.1 高温反向偏压试验------------------------------------ 第4页4.2 压力蒸煮试验------------------------------------ 第6页4.3 正向工作寿命试验------------------------------------ 第7页4.4 高温储存试验------------------------------------ 第8页4.5 低温储存试验------------------------------------ 第9页4.6 温度循环试验------------------------------------ 第10页4.7 温度冲击试验------------------------------------ 第11页4.8 耐焊接热试验------------------------------------ 第12页4.9 可焊性度试验------------------------------------ 第13页4.10 拉力试验------------------------------------ 第14页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模板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一、试验样品描述 二、试验阶段 三、试验结论

四、试验项目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 ■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 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产品名称Name 料号/P/N (材料类填写供应商) 试验样品/数量 试验负责人 (5Pcs ) 实验测试结果 ■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 验证产品在高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 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升温速率为1℃/min,使产品温度达到7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 Test Condition 仪器/设备 高温烤箱、万用表、测试工装 合格判据 试验后样品外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正常 包装压力测试 OK 包装振动测试 OK 包装跌落测试 OK Group 7 酒精测试 OK RCA 纸带耐磨测试 附着力测试 OK 百格测试 OK 材料防火测试

备注说明 注意:测试不通过或条件通过时需要备注说明现象或原因、所有工作状态机器需要连接信号线、功能测试涵盖遥控距离和按键功能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低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低温贮存) 机型名称Name料号/P/N(材料类填写供应商)试验样品/数量试验负责人实验测试结果■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验证产品低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降温速率为1℃/min,使试验箱温度达到-3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Test Condition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docx

XXXX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19-5-25 样品名称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样品编号2019-5-25 委托单位XXXX 实业有限公司型号/规格RC661-Z2委托单位 XXXXXX检测类别委托试验地址 样品来源 收样日期2019年4月15日 委托方送样 方式 2019 年4月15日~ 样品数量120检测日期 2019年5月15日 1.高低温工作试验10.外箱跌落试验18.标签酒精测试 2.高温高湿工作试验11.外箱振动试验19.盐雾测试 3.外箱温湿度交变储存试验 12.稳定性测试20.外箱抗压测试 4.外箱高温高湿储存试验13.铅笔硬度测试21.ESD 测试 检测项目 5.冷热冲击试验14.底噪测试22.电源通断测试 6.裸机跌落试验15.防水测试23.裸机振动试验 7.裸机微跌试验16.大头针缝隙安全测试 https://www.doczj.com/doc/c411543732.html,B 线摇摆测试 8.彩盒包装跌落试验17.标签橡皮测试25.125℃高温存放 9.快递盒包装跌落试验 样品说明委托方提供120 个样品用于本次试验,其中: 裸机 40台, PCBA 20 块,带包装 3 箱( 60台)。

参考标准: 检测依据 YD/T 1539-2006《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检测结论样品按照要求完成了测试,测试结果见报告正文 备注--- 编制:审核:批准: 批准人职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第1页共 9页

XXXX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19-5-25 试验情况综述 序号项目 1高低温1 标准要求 温度45℃ 试验情况 工作 试验 2高温 高湿 工作 试验3外箱 温湿度 交变 储存 试验 持续时间 6 小时 2温度45℃~ -10 ℃ 降温时间 2 小时 3温度-10 ℃ 持续时间 6 小时 4温度-10 ℃~ 45℃ 升温时间 1 小时 每循环时间15小时 循环次数4 样品状态在线测试 温度40℃ 相对湿度90﹪ 持续时间96h 样品状态在线测试 1温度70℃ 湿度40﹪ 持续时间12 小时 2温度70℃~ -20 ℃ 降温时间 2 小时 3温度-20 ℃ 4持续时间12 小时 温度-20 ℃~ 湿度40 ﹪ 升温时间 1 小时 每循环时间27 小时 循环次数4 样品状态包装、不

对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认识

一、对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认识 1.有关术语 (1)软件可靠性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该概率是系统输入和系统使用的函数,也是软件中存在故障的函数,系统输入将确定是否会遇到存在的故障。 (2)软件可靠性估计应用统计技术处理在系统测试和运行期间采集、观察到的失效数据,以评估该软件的可靠性。 (3)软件可靠性测试在有使用代表性的环境中,为进行软件可靠性估计对该软件进行的功能测试。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代表性"指的是在统计意义下该环境能反映出软件的使用环境特性。 2.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有: (1)通过在有使用代表性的环境中执行软件,以证实软件需求是否正确实现。 (2)为进行软件可靠性估计采集准确的数据。估计软件可靠性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即数据采集、模型选择、模型拟合以及软件可靠性评估。可以认为,数据采集是整个软件可靠性估计工作的基础,数据的准确与否关系到软件可靠性评估的准确度。 (3)通过软件可靠性测试找出所有对软件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错误。 3.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特点 软件可靠性测试不同于硬件可靠性测试,这主要是因为二者失效的原因不同。硬件失效一般是由于元器件的老化引起的,因此硬件可靠性测试强调随机选取多个相同的产品,统计它们的正常运行时间。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越长,则硬件就越可靠。软件失效是由设计缺陷造成的,软件的输入决定是否会遇到软件内部存在的故障。因此,使用同样一组输入反复测试软件并记录其失效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在软件没有改动的情况下,这种数据只是首次记录的不断重复,不能用来估计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测试强调按实际使用的概率分布随机选择输入,并强调测试需求的覆盖面。 软件可靠性测试也不同于一般的软件功能测试。相比之下,软件可靠性测试更强调测试输入与典型使用环境输入统计特性的一致,强调对功能、输入、数据域及其相关概率的先期识别。测试实例的采样策略也不同,软件可靠性测试必须按照使用的概率分布随机地选择测试实例,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可靠性估计,也有利于找出对软件可靠性影响较大的故障。 此外,软件可靠性测试过程中还要求比较准确地记录软件的运行时间,它的输入覆盖一般也要大于普通软件功能测试的要求。对一些特殊的软件,如容错软件、实时嵌入式软件等,进行软件可靠性测试时需要有多种测试环境。这是因为在使用环境下常常很难在软件中植入错误,以进行针对性的测试。 4.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效果 软件可靠性测试是软件可靠性保证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经过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软件并不能保证该软件中残存的错误数最小,但可以保证该软件的可靠性达到较高的要求。从工程的角度来看,一个软件的可靠性高不仅意味着该软件的失效率低,而且意味着一旦该软件失效,由此所造成的危害也小。一个大型的工程软件没有错误是不可能的,至少理论上还不能证明一个大型的工程软件能没有错误。因此,保证软件可靠性的关键不是确保软件没有错误,而是要确保软件的关键部分没有错误。更确切地说,是要确保软件中没有对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错误。这正是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之一。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侧重点不同于一般的软件功能测试,其测试实例设计的出发点是寻找对可靠性影响较大的故障。因此,要达到同样的可靠性要求,可靠性测试比一般的功能测试更有效,所花的时间也更少。 另外,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环境是具有使用代表性的环境,这样,所获得的测试数据与软件的实际运行数据比较接近,可用于软件可靠性估计。 总之,软件可靠性测试比一般的功能测试更加经济和有效,它可以代替一般的功能测试,而一般的软件功能测试却不能代替软件可靠性测试,而且一般功能测试所得到的测试数据也不宜用于软件可靠性估计。 二、软件可靠性测试中需注意的问题 软件可靠性测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制定测试方案,制定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编写测试

硬件测试标准可靠性测试

1.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设计,制造中的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做必要的保证;并检测产品是否具备设计上的成熟性、使用上的可靠性.具体包括新产品的试验、物料的试验及例行抽检试验等等。 2.范围 此指引适用于所有诺亚信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移动产品。 3.定义 3.1技术员:设定仪器,完成相关测试项目,并记录测试结果.解决检测过程中的 问题;并向工程师反馈检测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3.2工程师: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接受;跟进问题的解决情况;改善检测方法。 4.抽样方案 4.1以具体的实验项目要求为准。 5.检验内容 5.1环境可靠性试验 5.1.1高温运行试验 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2sets

试验内容:55℃,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进行12小时测 试,运行时间从到达55℃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内检查,要求产品的 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对于翻/滑盖手机,1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 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 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 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2低温运行试验 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 2 sets 试验内容: -20℃,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并运行老化软件,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20℃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内检 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 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特别注意:俄罗斯项目需要测试低温下的充电功能(电池电压是否会升 高)。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xxxxxx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初稿) 一、试验样品描述 项目描述备注产品型号 Sample type: 样品数量 Sample qty: 硬件版本 H/W version: 软件版本 S/W version: 测试申请人: Test applicant: 申请日期 Application date: 二、试验阶段 测试单位 测试阶段□样品■小批□中批□量产 三、试验结论 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四、试验项目 Summary of Contents 测试项目测试结果备注 Group 1 高温贮存OK 低温贮存OK 恒温恒湿贮存OK 高低温度/电压交变测试 交变湿热OK Group 2冷热冲击测试OK 振动测试OK 跌落测试OK 防水测试 漏电起痕测试 灼热丝测试 雷击测试 噪音测试 ROHS测试 Group 3 按键寿命测试OK 插拔寿命测试OK 接口弯折测试OK 电线摇摆测试 盐雾测试 Group 4开/关机测试OK 耐高压试验OK ESD测试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 ■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 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产品名称Name 料号/P/N (材料类填写供应商) 试验样品/数量 试验负责人 (5Pcs ) 实验测试结果 ■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 验证产品在高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 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升温速率为1℃/min ,使产品温度达到7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 Test Condition 仪器/设备 高温烤箱、万用表、测试工装 合格判据 试验后样品外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正常 序列号(S/N ) 外观 结构 包装压力测试 OK 包装振动测试 OK 包装跌落测试 OK Group 7 酒精测试 OK RCA 纸带耐磨测试 附着力测试 OK 百格测试 OK 材料防火测试

可靠性测试标准

GOP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佳阳(国际)有限公司 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版本:V1.0 拟定:吴勇 审核: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 日期:2010-8-16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一机械测试标准

B卡通箱、投箱测试标准(USA C随机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规定严酷等级的随机振动测试 试验设备:振动仪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样品不包装,处于通电状态,牢固固定在测试台,试验参数:频率范围5-20HZ, 功率频谱度0.96M7S3;频率范围20-50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20Hz处),其它-3dB/C

T . 轴向:三个轴向,持续时间,每方向1 小时,共3 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取出样机进行测试后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裂开异常。 D包装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模拟运输过程中振动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试验设备:振动测试仪 试验样品:2 carton 试验内容:振动宽度(Vibration width ) :2mm/2.8g;扫周率(SweepFrequency):10 to 30Hz; 方向(Direction ):六个面(x.y.z axis);测试时间:30 分/ 每个面(30 Minutes per axis),测试完成后检验产品的外观结构及各项功能。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异常。 E自由跌落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搬运期间由于粗造装卸遭到跌落的适应性 试验设备:跌落实验机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带附件,处于导通状态。从1M的高度(如果LCM S积超过产品表面积的60%跌落高度为50CM,初速度为0并自由跌落于光滑混凝土地面上,每面 跌落3次,6面共计18次,试验结束,取出样品进行试验后检查。

可靠性测试产品高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指南

术语和定义 HALT(High Accelerated Life Test):高加速寿命试验,即试验中对试验对象施加的环境应力比试验对象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运输、存储及运行环境内,可能受到的环境应力大得多,以此来加速暴露试验样品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而后对暴露的缺陷和故障从设计、工艺和用料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达到快速提升可靠性的目的。 运行限或操作限(Operation Limit):指产品某应力水平上失效(样品不工作或其工作指标超限),但当应力值略有降低或回复初始值时,试样又恢复正常工作,则样品能够恢复正常的最高应力水平值称为运行限。 破坏限(Destruct Limit):在某应力水平上升到某值时,样品失效,即使当应力回落到低于运行限时,试样仍然不能恢复正常工作,这时的应力水平值称为破坏限。 裕度(Margin):产品运行环境应力的设计限与运行限或破坏限的差值。产品的裕度越大,则其可靠性越高。 夹具(Fixture):在HALT试验的振动项目中固定试样的器具。振动试验必须使用夹具,使振台振动能量有效地传递给试样。 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ometer):在某方向测量试样振动加速度大小的传感器。在HALT试验的振动项目中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视试验箱振动能量通过夹具有效传递给试样的效率。 振动功率谱密度(Vibrating Power Spectral Density):也称为加速谱密度,衡量振动在每个频率点的加速度大小,单位为(g2/Hz)。 Grms(Gs in a root mean square):振动中衡量振动强度大小的物理单位,与加速度单位相同,物理含义为对振动功率谱密度在频率上积分后的平方根。 热电偶(Thermocouple):利用“不同导体结合在一起产生与温度成比例的电压”这一物理规律制作的温度传感器。在HALT试验的热应力测试项目中,利用热电偶监视产品各点的温度分布。 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对试样的测试,用以判断试样能否在测试环境下完成规定的功能,性能是否下降。一般是通过测量试样的关键参数是否达到指标或利用诊断模式测试试样的内部性能。 摘要:本文围绕产品HALT试验,详细介绍HALT试验基本要求、总体过程及试验过程。 关键词:HALT试验、基本要求、试验过程 1、HALT试验基本要求 1.1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1.1.1对试验箱的要求 做HALT试验的设备必须能够提供振动应力和热应力,并满足下列指标: 振动应力:必须能够提供6个自由度的随机振动;振动能量带宽为2Hz~10000Hz;振台在无负载情况下至少能产生65Grms的振动输出。 热应力:目标是为产品创造快速温度变化的环境,要求至少45℃/min的温变率;温度许可范围至少为-90℃~+170℃。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和方法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现下一些电子产品逐渐融入了人们的 生活中那么我们在进行电子产品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可行性分析,那么我们在进行 电子产品可靠性分析应该达到那些目的呢?怎么去达到这些目的呢? 试验目的通常有如下几方面: 1.在研制阶段用以暴露试制产品各方面的缺陷,评价产品可靠性达到预定指标的情况; 2.生产阶段为监控生产过程提供信息; 3.对定型产品进行可靠性鉴定或验收; 4.暴露和分析产品在不同环境和应力条件下的失效规律及有关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5.为改进产品可靠性,制定和改进可靠性试验方案,为用户选用产品提供依据。 试验方法分类 对于不同的产品,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可靠性试验有多 种分类方法: 一、如以环境条件来划分可分为包括各种应力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 二、以试验项目划分,可分为环境试验、寿命试验、加速试验和各种特殊试验; 三、若按试验目的来划分,则可分为筛选试验、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 四、若按试验性质来划分,也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两大类。 通常惯用的分类法,是把它归纳为五大类: A. 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是考核产品在各种环境(振动、冲击、离心、温度、冷热冲击、潮热、盐雾、低 气压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是评价产品可靠性的重要试验方法之一。 B.寿命试验 寿命试验是研究产品寿命特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在实验室模拟各种使用条件来进行。寿 命试验是可靠性试验中*重要*基本的项目之一,它是将产品放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考察其失 效(损坏)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寿命试验,可以了解产品的寿命特征、失效规律、失效率、平均寿命以及在寿命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失效模式。如结合失效分析,可进一步弄清 导致产品失效的主要失效机理,作为可靠性设计、可靠性预测、改进新产品质量和确定合理 的筛选、例行(批量保证)试验条件等的依据。如果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可在不改变失效机理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实用版)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实用版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项目背景 (1) 1.3 术语解释 (1) 1.4 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 系统简介 (2) 2.2 测试计划描述 (2) 2.3 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 测试执行情况 (3) 3.2 功能测试报告 (3) 3.2.1 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 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 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 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 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 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 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 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 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 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 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 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 测试结果分析 (9) 4.4 建议 (9)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可靠性测试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2测试概要 2.1系统简介 xxxxxxxxxxxxxxxxxxxx 2.2测试计划描述 本测试报告按照xxxxx系统使用手册介绍系统的功能,测试系统的能力是否满足《xxxx 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测试分为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两部分。 功能测试覆盖各子系统中的功能模块,本测试针对在现有产品功能模块以及实施结果分别进行测试,测试整个系统是否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要求实现的功能,以及测试系统的易用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 系统测试包括系统的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进行测试,整个系统集成后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包括系统服务性能测试、疲劳测试(不间断运行)。 2.3测试环境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1.目的 本文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可靠性的质量 要求。 2.范围 本文件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 3.内容 3.1 实验顺序 除客户特殊要求外,试验样品进行试验时,一般按下表的顺序进行: 3.2实验条件 3.2.1 实验条件:

3.2.2 试验机台误差: a.温度误差:高温为+/-2℃,低温为+/-3℃. b.振动振幅误差:+/-15%. c.振动频率误差:+/-1Hz. 3.2.3 落地试验标准 3.2.3.1 落地试验应以箱体四角八边六面(任一面底部相连之四角、与此四角相连之八边, 六面为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面)按规定高度垂直落下的方式进行。 重量 高度 0~10kg 以内 75cm 10~20kg 以内 60 cm 20kg 以上 53 cm 3.2.3.2 注意事项: 5.2.3.2.1 箱内样品及包材在每个步骤后进行外观与功能性检验。 5.2.3.2.2 跌落表面为木板。 3.2.4 推、拉力试验方法和标准 3.2. 4.1、目的:为了评定正常生产加工下焊锡与焊盘或焊盘与基材的粘结质量。 3.2. 4.2、DIP 类产品,需把元件用剪钳剪去只留下元件脚部分(要求留下部分可 以自由通过元件孔),且须把该焊盘与所连接的导线分开,然后固定在制具上用拉力机以垂直于试样的力拉线脚(如下图),直到锡点或焊盘拉脱为止,然后即可在拉力计上读数。 (图1) 3.2. 4.3、SMT 类产品,片式元件用推力计以如下图所示方向推元件。推至元件或焊盘脱落后在推拉 力计上读数。并把结果记录在报告上。 焊锡 焊盘 拉力方向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

样品名称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样品编号2019-5-25 委托单位XXXX实业有限公司型号/ 规格RC661-Z2 委托单位 地址 XXXXXX检测类别委托试验 样品来源 方式 委托方送样收样日期 2019年4月15日 检测日期 2019年4月15日~ 2019年5月15 日 样品数量120 检测项目1.高低温工作试验 10.外箱跌落试验 18.标签酒精测试 2.高温高湿工作试验 11.外箱振动试验 19.盐雾测试 3.外箱温湿度交变储存试验 12.稳定性测试 20.外箱抗压测试 4.外箱高温高湿储存试验 13.铅笔硬度测试 21.ESD测试 5.冷热冲击试验 14.底噪测试 22.电源通断测试 6.裸机跌落试验 15.防水测试 23.裸机振动试验 7.裸机微跌试验 16.大头针缝隙安全测试 https://www.doczj.com/doc/c411543732.html,B线摇摆测试 8.彩盒包装跌落试验 17.标签橡皮测试 25.125℃高温存放 9.快递盒包装跌落试验 样品说明委托方提供120个样品用于本次试验,其中:裸机40台,PCBA 20块,带包装3箱(60台)。 检测依据参考标准: YD/T 1539-2006 《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检测结论样品按照要求完成了测试,测试结果见报告正文 备注 --- 编制:审核:批准: 批准人职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试验情况综述

序号 项目 标准要求 试验情况 1 高低温 工作 试验 1 温度 45℃ 试验完成, 样品外观 和功能正常 持续时间 6小时 2 温度 45℃~-10℃ 降温时间 2小时 3 温度 -10℃ 持续时间 6小时 4 温度 -10℃~45℃ 升温时间 1小时 每循环时间 15小时 循环次数 4 样品状态 在线测试 2 高温 高湿 工作 试验 温度 40℃ 试验完成, 样品外观 和功能正常 相对湿度 90﹪ 持续时间 96h 样品状态 在线测试 3 外箱 温湿度 交变 储存 试验 1 温度 70℃ 试验完成, 样品外观 和功能正常 湿度 40﹪ 持续时间 12小时 2 温度 70℃~-20℃ 降温时间 2小时 3 温度 -20℃ 持续时间 12小时 4 温度 -20℃~70℃ 湿度 40﹪ 升温时间 1小时 每循环时间 27小时 循环次数 4 样品状态 包装、不开机 序号 项目 标准要求 试验情况 4 外箱 温度 60℃

可靠性测试标准

GOPRO (INTERNATIONAL)LIMITED 佳阳(国际)有限公司 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版本:V1.0 拟定:吴勇 审核: 批准: 日期:2010-8-16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一机械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规定严酷等级的随机振动测试 试验设备:振动仪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样品不包装,处于通电状态,牢固固定在测试台,试验参数:频率范围5-2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频率范围20-50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20Hz处),其它-3dB/℃T .轴向:三个轴向,持续时间,每方向1小时,共3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取出样机进行测试后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裂开异常。 D包装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模拟运输过程中振动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试验设备:振动测试仪 试验样品:2 carton 试验内容:振动宽度(Vibration width):2mm/2.8g;扫周率(Sweep Frequency):10 to 30Hz;方向(Direction):六个面(x.y.z axis);测试时间:30分/每个面(30 Minutes per axis),测试完成后检验产品的外观结构及各项功能。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异常。 E自由跌落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搬运期间由于粗造装卸遭到跌落的适应性 试验设备:跌落实验机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带附件,处于导通状态。从1M的高度(如果LCM面积超过产品表面积的60%,跌落高度为50CM),初速度为0并自由跌落于光滑混凝土地面上,每面跌落3次,6面共计18次,试验结束,取出样品进行试验后检查。 判定标准:测试后手机基本功能、性能正常,外观、结构正常。马达振动无异常。 F裸机跌落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使用生产轻微撞击的性应性 试验设备:水泥地面 试验样品:6SET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