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探索与规划实践——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 格式:xmin
- 大小:4.34 KB
- 文档页数:1
有序推进小城镇城市更新的思路与举措——以云浮市为例摘要:城市化的更新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本身是城市这个生命有机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要。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部分存量空间的功能品质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逐渐暴露出来了很多短板弱项,因此,要不断更新城市,使其更加健康宜居。
本文结合云浮市低效用地的规划实践,针对小城镇城市更新探索低效用地开发利用的思路和举措。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更新;思路;举措引言:2020年云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明确将“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积极推进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加快打造连接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平台。
”现阶段,云浮市城市更新主要以满足人民宜居的需要为主,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对城内功能偏离需求,对环境品质较差的存量片区进行不断挖潜,对城区内的“失落空间”进行不断复苏,释放出更多的活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在相应的实践探索中都要面临一定的挑战。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方向节约集约用地是整个城市改造和更新的基本核心和目标,对国家新增用地指标要求进行不断落实,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充分利用,对存量土地进行充分利用,对立体空间进行合理利用[1]。
城市要对公众利益有更多的关注,更新城市项目,对公益性设施用地进行更多鼓励,并做到同步竣工和验收。
将部分土地的出让金用在公共服务设施上,保证其能满足改造片区的相关需求。
对生活环境进行综合改善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直接体现了城市的改造成效。
在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要保证绿化率,相关项目临近水源的,要能结合滨水条件对其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在此基础上开展改造工作。
2云浮市中心城区存量低效用地挖掘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重要手段。
以“三调”用地为基础,衔接“三旧”标图建库及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并结合2009年历史影像数据修正存量图斑,结合现状用途与城镇功能布局、产业发展方向等预判更新潜力,精准识别云浮市旧村、旧城、旧厂等低效存量用地资源。
城市建筑┃研究•探讨┃U RBANISM A ND A RCHITECTURE ┃R ESEARCH •D ISCUSSION357地铁建设带动下的城市有机更新—— 以嘉兴第一医院及周边地区城市有机更新为例■ 荀 扬[摘 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出于对自身粗犷式发展的反思,城市有机更新被提到城市建设的新议程之中。
作为城市中心区新兴发展引擎的轨道交通建设将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支撑,改变老城区使用者的出行结构、提升老城区的交通承载力,甚至于改变老城区的核心功能取向并提升土地价值,从而真正使城市中心区得到进一步地更新提升。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有机更新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城市的中心区建设陷入了停滞的局面,大量的新城区及新区的建设,伴随着政府的搬迁,城市中心的转移,原有的老城区虽仍有一定的功能及区位等优势,但受到巨大的经济代价及不特别稳定的地产市场影响,开发商显然并不愿意对这类地区有更多投入,因此老城区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此时,我国城市出于对自身粗犷式发展的反思,控制对城市周边区域的拓展式开发,转而思考对城市中心的再建设,城市有机更新被提到城市建设的新议程之中。
而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城市更新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 城市更新的目的城市有机更新是对城市中已不适应一体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改建,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主要包括对建筑物等客观存在实体的改造,以及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黄琲斐,德国:城市更新之路[序一])。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进入了城市发展的转型期,很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由于传统城市中心的弱势带来了很多的城市问题,而这里比较典型的就是嘉兴,由于其城市中心区的弱势,导致了中心区的吸引力不足,反而受到长三角其它城市的影响,周边城镇及新兴开发区的发展离心力较强,因此人们对居住在中心区的向往程度远没有居住在周边城镇中心来得高。
相较于广州、深圳、上海,成都提出城市更新目标稍显滞后,这是成都城市发展进程所决定的,但这也为成都的城市更新带来了后发优势。
目前,成都市整体处在“市场机制推动下的城市更新”与“以人为本和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相融合的阶段[1]。
城市更新不再单纯是风貌改造,而更多地考虑人居环境、产业提升、内在价值的实现方式和过程。
2中国主要城市城市更新实践在中国,城市更新这一理念既是新的讨论,也是一直持续到今天的研究对象。
在中国城市发展历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吴良镛先生的北京旧城住区更新——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和新四合院为典范,对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探索。
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城镇化加速演进(见图1)叠加社会结构的重组,我国城市发展到今天,城市既有建筑质量、空间品质、社区环境、人口老龄化、城市中心迁移等问题逐渐变得异常明显,许多城市面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代表性尝试,为后续城市发展提供了实证参考和借鉴。
作为“存量演进”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历程上的完善和复兴,有着与城市发展相似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猛发展,整体上已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演进”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业界对城市发展的新共识。
通过梳理中国主要城市更新实践,回顾其演进历程,结合成都市城市更新现状进行梳理,探究城市更新的主要驱动因素,展望未来城市更新在城市新旧更迭融合中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发展;城市更新;驱动因素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23.31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ese cit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have changed from “incremental era” to a new stage of “inventory evolution” entirely. Urban renewal has become a new consensus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industry.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urban renewal practices of major cities in China, and reviewing its evolution process, the paper combs the current status of urban renewal in Chengdu, explores the main factors driving urban renewal, and prospects the role of urban renewal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ld and new”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renewal; driving factors1引言2021年8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
新形势下小城镇发展“浙江样板”探索——以嘉兴王店镇美丽城镇建设为例发布时间:2021-04-08T15:46:39.800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4期作者: 1,孙政健 2,黄俊[导读] 因为辐射的城市群效应,越来越多的小城镇能够按照其人口的经济规模发展成中小型城市。
1,孙政健 2,黄俊1,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因为辐射的城市群效应,越来越多的小城镇能够按照其人口的经济规模发展成中小型城市。
浙江省小城镇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2019年全面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随后启动了以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新一轮美丽城镇建设。
因此探讨新形势下小城镇发展“浙江样板”探索尤为重要,本文以嘉兴王店镇美丽城镇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丽城镇;发展;探索0.引言城镇化正改变着中国农村的格局和布局。
就人口分布而言,农村人口逐渐向体制性城镇集中,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反映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功能需求的多元化。
农村非农就业、镇村公共服务提升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当下趋势。
乡村人口经济形态的变化对乡村发展影响深远。
而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美丽城镇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1.嘉兴王店镇基本概况王店镇位于杭嘉湖平原和沪苏杭金三角中心。
东面是上海,西面是杭州,南面是杭州湾,北面是苏州。
这里是长江三角洲的黄金腹地, 2017年浙江省设立嘉兴市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便利的交通使王店镇成为建设潜力巨大的投资热点。
王店镇总面积115.87平方公里,总人口119,977人,地区生产总值69.7 亿元(2019年)。
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成功创建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的浙江样板。
2.小城镇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以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特征为基础,以小城镇为重点,把小城镇划分为以下四类,并重点推广:一是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发展潜力大的特色工业镇。
以城市有机更新为途径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摘要:城市有机更新是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推动空间产业转型,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是现阶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改善宜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嘉兴市中环西路沿线城市有机更新为例,提出在转型升级背景下,城市旧区功能、空间、交通设施多方面的有机更新建议,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嘉兴Abstract: Urban Organic update i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ace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to ensur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to enhance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ptimizing urban spatial for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vablean important way. Jiaxing Central West along the urban organic update, for example, put forwar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old urban function, space, transport facilities, a wide range of organic update is recommended,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Key words: urban organic upd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iaxing历史性城市多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而成的。
天空之城——嘉兴南湖甪⾥未来社区城市设计背景作为浙江省⾸批未来社区试点项⽬,嘉兴南湖甪⾥社区,承载着这个⽚区乃⾄整个嘉兴⼈民对未来⽣活的憧憬。
基地⽚区以嘉兴的南湖为依托,紧邻嘉兴⽕车站,⽚区内有丰富的历史⽂脉、⽂化遗产和⽔巷脉络。
就如同世界著名的城市更新案例——伦敦国王⼗字街区⼀样,基地的规划围绕着交通枢纽、历史烙印、⽔系⽂脉和城市更新这四⼤主题展开,建构地块的区位优势,形成独有的微缩城市⽂脉肌理。
已俨然成为了伦敦城市最精彩的缩影。
嘉兴南湖甪⾥未来社区,也将从这些城市肌底出发,打造成为独⼀⽆⼆的“微缩当代嘉兴⽣活体”。
规划概念作为当代嘉兴⽣活的缩影,建筑师植⼊多元⽂化、绿⾊⽣态、智能科技、共享交互四⼤核⼼设计理念,将他们与基地板块⾃⾝的特质充分融合,致⼒于打造集传承与新⽣、多元与创造、未来与梦想于⼀体的嘉兴未来⽣活样本。
建筑师打通了基地与嘉兴站之间的未来商业廊,重塑了甪⾥街城市形象廊,以东塔遗址公园为起点,扩展延伸了⽂遗轴线以塑造城市⽂化⽣态廊,引⼊长板塘与平湖塘⽔系形成两条滨⽔公共带,“红创智桥”作为城市公共活⼒轴,连接了南北之间的⼯业遗存与未来活⼒滨⽔空间,下部的⼭⾕⽔巷再现了阡陌邻⾥的江南意向,上部⽣态的⼈才住宅展⽰了核⼼轴线上优雅的天际线,同时融⼊九⼤场景,创造了⼤邻⾥、⼤服务的未来⽣活体系,构建起⾯向未来的社区景象。
最终形成了“⼀轴⼆带三廊多节点”的设计规划结构。
“⼀轴”:公共服务轴通过“红创智桥”串联多样⼈群的⽣活联系,带动南北两地社群的活动流线,将⽼嘉兴⽣活与新未来⽣活相互联系。
“⼆带”:滨⽔公共带延续江南⽔乡⽂脉肌理,还原滨⽔新⽣活的当代图景,为市民创造富有活⼒的滨⽔场所和亲⽔空间。
“三廊”:⽂化⽣态廊/未来商业廊/城市形象廊与东塔寺遗址公园形成互动的⽂化⽣态廊,唤醒城市记忆,实现⼈⽂交融。
与嘉兴站形成呼应的未来商业廊,融⼊历史与现代,塑造开放与共享的商业街区。
与平湖塘滨⽔公园联动的城市形象廊,展⽰了未来社区华丽⼀公⾥的城市界⾯。
嘉兴市城市驿站更新设计与运营模式探究摘要:以时间线为脉络梳理并概述嘉兴古代、近代至现代城市驿站不同功能的更新及其转变,通过对嘉兴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驿站——荣获ArchitizerA+Awards国际大奖的嘉兴老建委驿站进行深入解析,探究其方案设计理念、功能流线、运营模型和营造之道,为城市驿站的建设及其更新发展提供一个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驿站城市微更新运营模式1.城市驿站的历史发展“驿站”一词源自古代驿站,它不仅是一种传递政府文件的重要机构,而且还是一种提供马匹更换、休息和住宿的场所(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善的扬州高邮孟城驿站,见图1)。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而“驿站”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古老的驿站,它的历史悠久,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社会中,驿站的存在使得它们能够延续几千年,这也正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驿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住宿,更是一条连接各地的快捷通道,可以将重要的信息传达给世界各地,而且客栈的位置也可以随时变更,以便更快捷的到达目的地。
每个地方都有驿站,这说明当时的驿站数量极其可观。
(以元代驿站分布图为例,见图2)。
图1 扬州高邮孟城驿站图2 元代驿站分布图而现代驿站旨在为多个行业的户外劳动者提供便捷的休闲娱乐服务,无论是在风雨中还是在疲惫不堪的时候,都能找到一个安全的落脚点。
虽然驿站的面积不大,但它却能够把城市的温暖传达给每一位户外劳动者,表达出城市对他们的尊重和善意,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关怀和呵护。
古人云,“城,所以盛民也”。
城市的核心在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个懂得尊重和善待普通劳动者的城市,才会赢得未来。
城市驿站从微观入手,着眼于细节,让户外劳动者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城市驿站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但它却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凝聚人们的心,从而提升一座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
1.营造理论:嘉兴城市驿站发展的宏观导向2018年,嘉兴市推出“厕所革命”民生实事工程,由政府牵头,国有企业参与,嘉源集团旗下嘉源环卫公司承担“厕所革命”的重任,同时创立“禾城驿·温暖嘉”服务品牌,温暖嘉物业负责日常管理。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城镇改造更新规划探析——以南通唐闸老镇为例聂佳佳;周向频【摘要】文章主要基于城镇有机更新理论,结合唐闸老镇的历史风貌格局和人文特征,遵循城镇原有肌理,从老镇历史文化遗产、建筑空间形态、道路交通以及生态坏境等方面的改造与更新进行探析,旨在寻到一条与城镇新生活方式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道路,使老镇得以健康持续发展.【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3页(P163-165)【关键词】有机更新;文化遗产;唐闸老镇;空间改造【作者】聂佳佳;周向频【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引言一百多年前,张謇在南通创造性地提出“一城三镇”城镇空间布局,至此开启国人自主参与设计和经营城市的先例[1],唐闸镇记载了南通近代民族工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
时至今日,唐闸老镇的历史风貌格局仍得以保存,但城镇的发展却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如何在保持城镇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寻求一条与城镇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方法与理论,以对老镇进行改造更新,值得我们去深思与探索。
1 有机更新理论相关概念1.1 相关理论与研究20世纪世纪40年代,美国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提出有机疏散理论[2],认为城市与自然界生物一样,都是有机集合体,城市的改造更新需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新陈代谢的生命原理。
60年代,以丹下健三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建筑师以生物界基本规律为依据开展“新陈代谢派”运动[3],主张采用新技术改进旧生活设施,以适应技术的变革。
90年代,吴良镛先生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旧城改造实践,提出城市有机更新理论[4],认为城市改造与更新应采用适当规模和合适尺度,妥善处理旧与新的关系。
随后有机更新理论被广泛应用到理论与实践中,尚雯雯[5]、梁睿娟[6]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研究城市历史街区开发与保护,王娟[7]、刘慧敏[8]提出有机更新理论下的公众参与机制。
《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阅读笔记1. 《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导论在城市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空间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社会分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深刻影响。
探索有效的城市更新策略和空间治理模式,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时代需求而撰写的。
本书系统阐述了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和前沿动态,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城市更新的背景、目标、方式和手段,以及空间治理的内涵、原则、策略和实践应用,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书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无论是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专业人士,还是对城市发展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将从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示。
《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一书是一本具有高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著作,对于推动我国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我们相信读者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为构建更加宜居、智能、可持续的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不仅体现在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也展现在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演变上。
这种迅速的城市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老旧城区的改造、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公共服务的均衡分布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制约,更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
《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一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方面,当前的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和重建,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变革。
在xx有机更新中对子城保护的构想与对策xx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构想,即城市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世纪初,吴良镛先生再次提出了“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新观点,将遗产保护与建设发展统一起来,不仅要保护文化遗产原有风范,又要使新建筑具有时代风貌。
子城位于嘉兴古城的中轴线上,是嘉兴城始兴的标志,也是嘉兴历代行政中心所在地。
子城对于传承嘉兴历史文脉,提升嘉兴城市品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子城保护来说,城市有机更新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城市有机更新中如何保护好子城,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xx的xx和保护意义(一)xx的xx子城,位于嘉兴旧城中心稍东偏南,为历代嘉兴行政中心所在地,西距京杭运河约1000米,范围北至中山路、东至建国路、南至府前街、西至紫阳街,总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
子城相传始建于三国黄龙三年(231),周长二里十步,高厚约为一丈二尺,为嘉兴最早的城垣。
唐文德元年(888)11《xx志》、《xx志》或xx三年(896),嘉兴筑外城,由原周围二里十步的子城扩建为周围十二里的大城,依据大运河走势在东侧修筑外城,运河从此成为嘉兴古城西线的天然护城河。
元代在子城南面上建谯楼,名“丽谯”。
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属陈炳文、陈坤书等攻占嘉兴,于子城内营建听王府。
民国2年(1913),浙江都督朱瑞把府中前三进平房拆去海盐建宅,至此,听王府彻底化为乌有。
同年,子城内建浙军第二十一团营房,俗称“西大营”。
1937年11月,西大营毁于日军的炮火。
1938年7月,敌伪在此地建“绥靖司令部营房”,均为日式建筑。
1946年,蒋经国在此建“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特设嘉兴青年职业训练班”,并举办晨光夏令营及一些盛大的文娱活动。
1949年4月7日,驻扎在西大营以贾亦斌为首的国民党预干团第一总队3000人,在中共组织的策反下,以军事演习为名,离开西大营至桐乡宣布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嘉兴起义。
基于城市双修的未来社区场景建构设想——以嘉兴市秀洲运河社区为例Conception of Construction of Future Neighborhood Scenes Based on Double Urban Restoration— T aking Xiuzhou Yunhe Neighborhood in Jiaxing City as an Example■从晚婷 CONG Wanting摘 要:文章基于秀洲运河社区的实证调研,阐述社区空间品质提升机制,提出场景化的空间呈现手段。
以未来社区活力修复为中心,对社区理想化场景模型的建构提出设想;尝试通过功能修补、生态修复、文脉修续三大策略,提升社区空间品质,助力嘉兴市未来社区建设。
关键词:城市双修;未来社区;场景;文脉修续Abstrac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Xiuzhou Y unhe Neighborhoo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the special quality of neighborhoods, and proposes a scene-based space presentation method. Focusing on restoration of vitality for future neighborhoods, it conceives the construction of idealized model of neighborhood scenes try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ighborhood space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uture neighborhood in Jiaxing through strategies of functional restor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ultural restoration.Keywords: double urban restoration; future neighborhood; scenes; cultural restoration0 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
“有机更新”设计方法指导下的城市商业街区改造问题研究俞文捷(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文与艺术分院浙江海宁314408)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有机城市”宏观理念逐步渗透至现代城市改造实践中,对于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城市商业街区进行品质营造、文化营造成为主流趋势,改造策略也从原来的粗放型、模板化向集约型、特色化转变。
本文以“有机更新”设计方法为出发点,明确城市商业街区改造的目标与策略,结合国内近几年部分典型项目的剖析,试图展现“有机更新”设计方法指导下商业街区改造的整体图景。
关键词有机更新可持续商业街区场所记忆文脉传承中图分类号:TU984.13文献标识码:ATransformation of Ur ban Commercial Distr ict Issues under the Guide of"Or ganic Updates"Design MethodsYU Wenjie(School of Humanities&Arts,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Dongfang College,Haining,Zhejiang314408) Abs tra c 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organic city"macro concept gradually penetrate to the practice of modern urban transformation,fo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urban commercial district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for quality construction,culture and create become a mainstream trend,the transformation fr om the original strat-egy also extensive,templated to intensive,characteristic changes.In this paper,"Organic update"design approach as a star-ting point,a cle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s commercial district goals and strategies,combined with analysis of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part of a typical project,trying to show the"organic update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design method the overall pict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ercial district.Key words organic updates;sustainable;commercial district;places of memory;cultural context1“有机城市”理念引发“有机更新”设计1.1“有机城市”涵义解读1.1.1城市的物化生命体征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曾说过“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同样发展过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