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89004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89004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89004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加数+ 加数= 和

2、被减数–减数= 差

和= 加数+ 加数差= 被减数–减数和–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 减数另一个加数= 和–加数减数= 被减数–差

差+ 减数= 被减数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中国数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5、

比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是小数,多或少的后面都是相差数

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差用减法

6、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求总数、求和、求原来的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求还要、求还剩、剩下、求其中的、求差,用减法计算。(-)

9、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0、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2、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13、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14、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15、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16、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17、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18、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

19、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

高中数学公式史上最全大全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最全面,最详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认识位置 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 加减列竖式 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写上加减;再算数值。 其他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2、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实用参考]大学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三角函数公式: ·诱导公式: ·和差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 2 sin 2sin 2cos cos 2cos 2cos 2cos cos 2sin 2cos 2sin sin 2cos 2sin 2sin sin β αβαβαβ αβαβαβ αβαβαβ αβ αβα-+=--+=+-+=--+=+α β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ctg ctg ctg ctg ctg tg tg tg tg tg ±?= ±?±= ±=±±=±1 )(1)(sin sin cos cos )cos(sin cos cos sin )sin(

·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反三角函数性质: 高阶导数公式——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曲率: 定积分的近似计算: 定积分应用相关公式: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应用 微分法在几何上的应用: 方向导数与梯度: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重积分及其应用: 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 曲线积分: 曲面积分: 高斯公式:

斯托克斯公式——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关系:常数项级数: 级数审敛法: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幂级数: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一些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欧拉公式: 三角级数: 傅立叶级数: 周期为的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 微分方程的相关概念: 阳光怡茗工作室https://www.doczj.com/doc/c37178152.html,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全微分方程: 二阶微分方程: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doc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L=1000mL=1000cm3 1米(m)=100厘米(cm)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1厘米≈1公分) Δ:a×a=a2a×a×a=a3 500g=1斤1kg=2斤1000g=1kg1吨(t)=1000kg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里=500米 1公里=1000米1km=1000m1元=10角1角=10分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1小时(时)=60分钟1天=24小时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b+b×c 乘法的结合律:(a-b)×c=a×c-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c=a×(b×c)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 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

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子×因子=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被减数-差=减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完整版)文科高中数学公式大全(超全完美)

高 中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一、函数、导数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2n -个. 2. 真值表 常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3. 充要条件(记p 表示条件,q 表示结论)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 全称量词?表示任意,?表示存在;?的否定是?,?的否定是?。 例:2 ,10x R x x ?∈++> 的否定是 2 ,10x R x x ?∈++≤ 5. 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6. 复合函数)]([x g f y =单调性判断步骤: (1)先求定义域 (2)把原函数拆分成两个简单函数)(u f y =和)(x g u = (3)判断法则是同增异减(4)所求区间与定义域做交集 7. 函数的奇偶性 (1)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8.若奇函数在x =0处有意义,则一定存在()00f =; 若奇函数在x =0处无意义,则利用 ()()x x f f -=-求解; 9.多项式函数1 10()n n n n P x a x a x a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10. 常见函数的图像: 11. 函数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对于函数)(x f y =(R x ∈),)()(x a f x a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a x = (3)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2 b a x +=; 12. 由 )(x f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 )(x f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右移a 、再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 0),(=y x f 的图象向右移a 、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13. 函数的周期性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 a =||; (2)()()f x a f x +=-,则)(x f 的周期2T a =|| (3)1 ()() f x a f x += ,则)(x f 的周期2T a =|| (4)()()f x a f x b +=+,则)(x f 的周期T a b =|-|; 14. 分数指数 (1)m n a =0,,a m n N *>∈,且1n >).

一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一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 公式部分 1、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加数 + 加数 和–加数 = 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 和–加数 2、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被减数 - 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中国数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5、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 比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是小数,多或少的后面都是相差数 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差用减法 6、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同学们,请记住,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 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求总数、求和、求原来的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求还要、求还剩、剩下、求其中的、求差,用减法计算。- 9、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0、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1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14、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15、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16、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17、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18、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 加了几,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19、两个相同 的数相减,差是0。 20、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立体图形

大学高等数学所有公式大全.

大学高等数学公式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 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 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 tanβ·tanγ-tanγ·tanα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打印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请同学们妥善保管) 1L=1000mL=1000cm3 1米(m)=100厘米(cm)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1厘米≈1公分) Δ:a×a=a2 a×a×a=a3 500g=1斤1kg=2斤1000g=1kg 1吨(t)=1000kg 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 1里=500米1公里=1000米1km=1000m 1元=10角1角=10分 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1小时(时)=60分钟1天=24小时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 c=a×b+b×c 乘法的结合律:(a-b)× c=a×c-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 c=a×(b×c)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子×因子=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一年级数学公式

一年级数学公式 1、加数+加数=和 2、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中国数字,写作是写数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3、?} 下面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4、?}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5、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 6、比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是小数,或多或少的后面都是相差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差用减法。 7、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同学们,请记住,钟面上有数字十二个。两数之间有5小格,一周共有60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8、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儿,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9、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求总数、求和、求原来的用加法计算(+)求还有、求还要、求还剩、剩下、求其中的、求差,用减法计算(—) 10、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2、20 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3、10里面有一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14、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十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15、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16、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过就是它的相邻数。 17、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18、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就增加几;被减数不变,

大学高数常用公式大全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 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π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91794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 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精选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精选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加数 + 加数 = 与 2、被减数 – 减数 = 差 与 = 加数 + 加数 差 = 被减数 – 减数 与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另一个加数 = 与 – 加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就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就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与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就是写中国数字,写作就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4、?在“︸”下面就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5 比多比字前面就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就是小数,多或少的后面都就是相差数 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求差用减法 6、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分针指着12就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就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就是几时半。 7、 8 (-) 9、交换加数的位置,与不变。 10、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 11、 1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14、最小的一位数就是1,最小的两位数就是10,最大的一位数就是9。 15、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16、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就是它的相邻数。- 17、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18、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与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与也减少几。19、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就是0。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电子版),孩子做作业必备! 一、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三、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六、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九、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请同学们妥善保管)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些定义、定律、计算公式和法则 一、四则混和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 算, 就从左至右依此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 减;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 又有中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一个因子二积啰一个因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数我除数嘀被除数二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 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二(被除数-余数)嘀 商二(被除数—余数)T除数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 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如:6 + 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出6。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 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 x b=b x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乘积不变, 这就叫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 b, c表示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a xb) x c=a x (b x 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

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如果用a,b,c 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x c=a x c+b x c 简便计算的方法很多:如,利用上面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凑整法,分解法,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都可以使计算简便。在简便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计算简便,就用什么方法,要灵活运用。 因子与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子不变,另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子也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两个因子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之积。 如果一个因子扩大几倍,另一个因子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像0.7, 0.45, 0.025, 0.107…?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从左到右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上的数较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较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 位、两位、三位?…原来的小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此类推。 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即: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 …然后按“四舍

最全面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全-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x A x C U A , x C U A x A . 1 ? A A 2 n 2 n 2 n 1个;非空子集有 2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集合 { a ,a , , a }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1 2 n n 2 2 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ax 2 (1) 一般式 f (x) bx c(a 0) ; h)2 (2) 顶点式 f (x) a(x k(a 0) ;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h, k ) 时,设为此式) (3) 0) ;(当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零点式 f (x) a(x x 1 )( x x 2 )(a ( x 1,0),( x 2 ,0) 时,设 为此式) 2 a(x x 0 ) ( 4)切线式: f ( x) (kx d ), (a 0)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 y kx d 相切且切点的横 坐标为 x 0 时,设为此式) 4 5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是 都是大于 小于 反设词 不 是 不都是不大于不小于 存在某 存在某 原结论 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 n 个至多有 n 个 p 或 q p 且 q 反设词 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 n n q q 1)个 1)个 至多有( 至少有( p 且 p 或 x ,成立 x ,不成立 x ,不成立 x ,成立 对所有 对任何 6 ( 下图 ): (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 )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 若p则q 互逆 逆命题 若q则p 互 互 互 否 为 为 互 否 逆 逆 否 否 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逆否命题 若非q则非p 互逆 p p q ,则 q ,且 充要条件: (1)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反之,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 2)、 q ≠> p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p ≠ > p ,且 q p ,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 ≠ > p ,且 q ≠ > p ,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函数单调性 : 增函数: (1)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文字描述是:

小学数学公式一年级到六年级知识大全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全面,最详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全面,最详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 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四倍角公式: sin4A=-4*(cosA*sinA*(2*sinA^2-1)) cos4A=1+(-8*cosA^2+8*cosA^4) tan4A=(4*tanA-4*tanA^3)/(1-6*tanA^2+tanA^4) 五倍角公式: sin5A=16sinA^5-20sinA^3+5sinA cos5A=16cosA^5-20cosA^3+5cosA tan5A=tanA*(5-10*tanA^2+tanA^4)/(1-10*tanA^2+5*tanA^4) 六倍角公式: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三、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六、认识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八、 =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九、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植树问题公式间隔数=全长÷间距 全长=间距×间隔数 间距 =全长÷间隔数 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2、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3、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 (二)锯木问题(两段都不栽)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三)爬楼梯问题(两端都栽) 楼数 = 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 = 楼数-1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五)方阵问题(棋盘棋子数目) 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4-4 或者(每边棋子数-1)× 4 2、棋盘总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 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 或者(每边人数-1)×4 4、整个方阵的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5、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或者 (每边摆的花盆数-1)×边数 质量: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单位换算:(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1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5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