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微生物丛

  • 格式:ppt
  • 大小:26.80 MB
  • 文档页数:8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酸基质: ——蔗糖酶、果糖酶、葡聚糖酶。
3.致龋作用
致龋作用: 对牙面有很高的亲和力
致光滑面龋
表面物质:细菌黏附、聚集、定植
合成的酶:参与糖的合成与代谢
产酸
牙釉质脱矿
龋齿形成
B.唾液链球菌群 固有菌丛,常居于舌,可将蔗糖聚合为水溶性果聚糖, 动物实验中此菌可致龋,人类未发现此作用 。
C.咽峡链球菌组群 固有菌丛,不含葡糖基转移酶,产生透明质酸。 引起化脓性感染:口腔脓肿等
3.急性坏死性溃疡型龈炎 (梭菌螺旋体性龈炎或奋森氏龈炎)
主要由奋森氏螺旋体和梭杆菌属引起,为口腔的正常菌群。 1)梭杆菌
专性厌氧的G—无芽胞杆菌,两端尖呈梭形(得名)。 最常见的梭杆菌属细菌是具核梭杆菌。 2)奋森氏螺旋体
疏螺旋体属,G— 螺旋稀疏不规则(3-10个螺旋),菌 体细长。
(二)牙周炎
病因:
几乎所有的牙周病都是由牙菌斑中的微 生物感染所致,龈下菌斑是引起炎性牙周炎 的始动因子。
不同类型的牙龈炎中有不同的优势菌。
(一)牙龈炎
不同的牙龈炎有不同的优势菌。 1.慢性牙龈炎 G+ 丝状菌—粘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随牙 龈炎进展检出率增多。 专性厌氧的G-无芽胞杆菌—拟杆菌属
P28 表1-10
(1)中间普氏菌
致病: A.侵入牙周组织内生长繁殖,产生破坏作用。 B.产生毒性产物、酶等,直接或间接的导致 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 (透明质酸酶、核酸酶、胶原酶、内毒素等)
(2)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细长G-杆菌,无特殊结构,兼性厌氧,嗜CO2, 在10%CO2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在血平板上滑行生长,形成薄而扁平的湿润型菌落。 产生灰白色、粉红色、黄色色素。
(一)致龋微生物 致龋菌: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细菌性疾病。 引起龋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致龋菌。
依据:
1)在龋损的牙釉质\牙本质中可分离出细菌; 2)口腔中无细菌,无龋损出现.; 3)抗菌药降低龋病的发生或减轻龋损。 存在问题: 致龋菌? 抗龋菌?
2、致龋菌的判断标准
1)产生大量酸,有强的耐酸性。 2)能合成细胞内、外多糖。 3)能选择性的吸附于牙面。 4)细菌的量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5)能引起实验动物的龋病。 6)选择性的抑制该菌,可减少龋病的发生。
2、轻链球菌
常定植于牙菌斑、舌、唾液颊粘膜和龈沟中。 ɑ型溶血 最初定植在牙菌斑中的先锋菌,
在菌斑生态连续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健康牙龈数量占优势。 动物实验中此菌可致龋,人类未发现此作用 。
(二)罗氏菌属 微需氧的G+多形菌 1.龋齿罗氏菌:从龋蚀的牙本质中分离 2.黏液性罗氏菌:与多种感染有关
孙静华 综述牛玉梅 ,樊明文 审校 (1.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2.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430079)
·67·
【摘要】表兄链球菌是变异链球菌群中的一种重要致龋菌, 检出率逐渐提高。与变异链球菌相比较,表兄链球
菌的产酸性和耐酸性更强,与高度龋活性的关系更为密切, 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粘性放线菌: 1、生物学性状 G+菌 呈明显分枝的细丝状,末端 可膨大呈棒状。 微需氧菌,在含5-10%的CO2环境 中生长良好。 形成粘液性菌落,乳白色。
2、致病性 1)菌毛
助于吸附牙表面 在细菌聚集及菌斑形成中起作用。 2)分解糖产酸(乙酸、甲酸、乳酸等) 利于龋病的发生。
致龋菌:
致龋能力远不如变链强,协同作用, 在跟面龋中的检出率较高。
常居于牙菌斑和唾液中,在含葡萄糖(蔗糖)的培养基中 生长时菌体变长而得名。 微需氧。
菌落:
颗粒状或黏液性不规则小菌落。 根据DNA G+C含量不同分7个种
人口腔常见:变形链球菌、远缘(表兄)链球菌
变链是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
变形链球菌的生化反应(P18表1-3)
2.致病物质
特点:易黏附、多种解糖酶、产酸耐酸
内氏放线菌——可致跟面龋,但致龋能力不如粘性放线菌。
(四)乳杆菌
G+ 杆菌,厌氧或微需氧。 特点: 强的耐酸性,在酸性环境中继续发酵糖产酸。
致龋菌:
可促进龋病的发展,尤其在牙本质深龋的发展 中起重要作用。
口腔菌群致龋性测定
细菌名称
产生细胞外多糖
诱龋实验
葡聚糖 果聚糖 杂多糖 光滑面龋 点隙龋 跟面龋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P13)
本章重点:
概念:唾液素
1.口腔菌丛类型,口腔菌丛与宿主的关系 3.主要的致龋菌 4.各种变形链球菌的致病物质、致病性。 5.引起牙周病的微生物及致病特点
概述: 1.特点 1)数量多、种类多,人体最复杂的正常菌丛。 2)差异性
1)不同年龄 2)饮食习惯 3)健康状态
2.来源 产道、他人口腔、 外环境、食物。
T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多糖抗原,分为20个群,
根据抗原构造 A-D为主要致病菌
M抗原
A群— 分为80个血清型 B群— 分为4个型
C群— 分为13个型
致病菌 A群: 生脓(化脓)链球菌——局部或全身的化脓性感染 B群: 乏乳糖链球菌——宫内感染 D群: 粪链球菌——血液、泌尿道感染、心内膜炎
拟杆菌属
致病因素: A、粘附作用 菌毛、其它粘结素: 选择性粘附于龈沟、牙周袋上皮和颊粘膜上---定植。 产生内毒素、 胶原酶和蛋白酶
水解胶原,侵袭牙周组织
牙周病
2.妊娠期龈炎
主要由普氏菌属中的中间普氏菌引起,次为二 氧化碳噬纤维菌。 普氏菌属: 专性厌氧的G-无芽胞杆菌,产黑色素,以前
归为产黑色素类杆菌。
(三 )牙髓及跟尖周围组织感染的微生物
牙髓病:牙髓组织的疾病 跟尖周病:跟尖周牙周膜、牙槽骨的疾病
1、牙髓感染的途径
1)经牙体的感染 (深龋) 2)经牙周感染 3)血源性感染 2、跟尖周组织感染的途径 多由牙髓感染引起
(1)产酸和耐酸性
耐酸性强
产酸多:
(2)合成细胞内、外多糖
能合成多种胞外酶---参与糖的合成和代谢
葡糖基转移酶
变链
水溶性葡聚糖/不溶性葡聚糖(胞外)
蔗糖
细菌产酸基质 促进细菌黏附
合成的细胞内多糖----细菌酵解的底物----产酸的基质
(3)对பைடு நூலகம்面的粘附
黏附: ____多糖、肽聚糖、表面蛋白、脂磷壁及酸葡糖基转移酶。
病原菌主要是龈下菌斑的常居菌,多为多种细 菌的混合感染。常见菌: 1、卟啉单胞菌属 2、产黑普氏菌 3、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 4、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5、其他
梭杆菌 螺旋体
牙龈卟啉单胞菌:
1)生物学特性 属拟杆菌属,G-杆形或球杆形。 专性厌氧菌, 2)致病作用 A 粘附_____对胶原有强的亲和力 B 菌细胞外膜泡
5.防龋措施及进展:
1)唾液素(Sialin), 唾液中存在的一种含精氨酸的四肽,它能
在口腔中调节pH 值下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具有防龋作用。
唾液素在口腔内含量甚微,对pH值的影响 很小。
应用?
2)天然植物 五倍子、甘草、血根草、厚朴、黄连。 茶、 蜂胶 (2008) 3)免疫方法 (1)抗体 SIgA, IgY (2) 防龋疫苗 变形链球菌疫苗 (3)益生菌 双歧杆菌
口腔链球菌属(P15) (Oral streptococci)
常见于人及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的多种链 球菌归为口腔链球菌属。
形态相似,生物学特性不同(生化反应)不同。
口腔链球菌属
变形(异)链球菌群 唾液链球菌群 咽峡链球菌群 轻链球菌群
(P16表1-1)
A.变形(异)链球菌群 1.生物学特性:
D.轻链球菌群 固有菌丛,合成多糖,菌斑微生态中起作用的有: 血链球菌、轻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1、血链球菌
特点: ɑ型溶血为主。 主要分布于牙面,占菌斑内链球菌的一半,是定植 牙面的先锋菌。 能利用蔗糖合成胞外多糖(葡聚糖)。 能牢固的黏附在获得性膜上,与粘性放线菌、内氏 放线菌等发生聚集,在牙菌斑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动物实验中可致龋,人类未发现此作用 。 有拮抗牙周炎致病菌的作用。
牙龈病
青春期、妊娠期牙龈炎
牙周疾病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牙龈增生
青少年牙周炎
牙周病 牙周炎 青春期牙周炎
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牙周疾病的危害:
牙龈炎
充血、水肿、溢脓、出血、口臭。
牙支持组织破坏 牙松动、移位
脱落。
进一步损害
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
细菌入血
菌血症、败血症。
发病率:70-90%
牙齿松动与牙周病关系
3.存在部位 牙菌斑、唾液
4.菌丛类型 1)固有菌丛
高数量存在于特定部位的菌属(>1%) 。 链球菌、放线菌、奈瑟菌
2)增补菌丛 低数量存在于特定部位的菌属(<1%) 。 乳杆菌
3)暂时菌丛 短暂停留于口腔,可转为优势菌,引起感染。 金葡菌
5.口腔菌丛与宿主的关系 有益作用: 1)对外源微生物的拮抗作用 机制:
1)竞争营养物 2)产生抑制物 3)降低pH 4)交叉免疫 2)肠道菌丛的源头 1)刺激机体免疫 2)刺激组织器官正常发育 3)提供营养物
有害作用: 1.导致内源性感染 龋病、牙周病 2.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 3.使宿主形成致敏状态
牙周病的初期症状是牙龈会发炎,刷牙时出血等
一、与口腔疾病有关的微生物
3、 牙髓: 是充满在牙髓腔的蜂窝组织,内 含血管, 神经和淋巴。
4、 牙骨质: 覆盖在牙根的牙本质表层,它通 过弹力纤维与颌骨相连接。
5、 牙龈:
是覆盖在齿槽骨上的坚韧的粉红色表皮。 6、 牙周韧带:
牙周韧带又称牙周膜,是介于牙根和牙 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好似带子连接牙齿 和牙槽窝,可缓冲和调节牙齿所负担的咀 嚼压力 。在口腔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 可在X线片看到。 7、 牙槽骨:
(二)致龋微生物的特性(P14)
1.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性
G+,呈链状排列
2)培养
血琼脂平板培 养基溶血环
甲型溶血链球菌 乙型溶血链球菌
丙型溶血链球菌
3)抗原构造与分类
核蛋白抗原 抗原构造
多糖抗原,群特异性抗原:
20群,
M
蛋白抗原(表面抗原) R S
龋齿罗氏菌
(三)粘性放线菌
放线菌(Actinomyces):
属于原核细胞形微生物,G+,细丝放射状排列,称放线 菌。 菌落为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
生长缓慢,对抗生素敏感。 少数致病,引起放线菌病。是抗生数的主要产生菌。
压片镜检成菊花状
硫磺颗粒
放线菌 放线菌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中
3、特点
定植于牙菌斑,分解糖产酸。
4.与龋病有关的微生物
主要的致龋菌: 变形链球菌群,粘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乳杆菌 致龋作用尚不清: 轻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群、罗氏菌属 抑制龋病: 韦荣菌属、奈瑟菌属
新资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第35卷第2期2008年3月 表兄链球菌致龋性与免疫防龋的研究进展
具有蛋白分解活性 能进入深层牙周组织 C 内毒素和酶类物质
1、成年人牙周炎 最常见,疾病的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附着性龈下菌斑:
放线菌。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发现有大量G-杆菌和螺旋体。
2.青少年牙周炎 青少年牙周炎为G+和G-混合菌群。 其优势菌是G-无芽胞厌氧杆菌,占65%。 主要细菌: 放线杆菌(97%)
变链
++

+++ +++ ++
血链
++
+
++
嗜酸乳杆菌 +
+
+
粘性放线菌
+
+
++
内氏放线菌
+
+
点隙龋 跟面龋
二、牙周疾病的微生物
牙周组织: 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与牙骨质共同 完成支持牙的功能, 所以牙周组织又可称为牙 支持组织。
1、 牙釉质: 是覆盖在牙冠上非常坚硬 的保护 性组织。
2、 牙本质: 是构成牙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位 于牙釉质 与牙骨质的内层,不 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 空腔,称为髓腔。
是上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它供 给牙齿营养并保护牙齿。 牙齿脱落后,牙 槽骨也 随之萎缩。
牙周微生态环境的特点: 1.微生物的庇护区 附着力差或无附着力的可动微生物定植。 2.低Eh 利于厌氧菌定植。 3.为牙周微生物提供营养源
牙周疾病是牙支持组织疾病的总称。
单纯性牙龈炎(急、慢性)
牙龈炎 急性坏死性牙龈炎
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等。
放线杆菌
放线杆菌
1)生物学特性: 属短小杆菌属, 直或弯的G-无芽胞兼性厌氧杆菌。 2)致病作用: 内毒素、骨吸收因子—破坏牙槽骨 白细胞毒素—杀伤龈沟内的白细胞,降低牙龈上皮的抵 抗力。 成纤维细胞抑制因子—抑制胶原的合成,破坏结缔组织 和上皮的附着。
3、牙周脓肿
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的混合感染, 优势菌是G-厌氧菌, 尤其是牙龈卟啉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