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何任教授辨治月经不调经验
- 格式:pdf
- 大小:60.29 KB
- 文档页数:2
夏桂成教授“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的处方用药经验“调周法”即调理月经周期的方法。
此法是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积五十余年经验精心研制的治疗妇科病的治本之法。
将月经周期根据女性的生理特征分为五期,即行经期、经后期(经后期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经前后半期。
分别根据五期的特点处方用药。
笔者有幸跟随夏老抄方学习,感触颇深,并结合夏老的著作《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妇科方药临证心得十五讲》,总结夏老“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的处方用药经验。
一、行经期:㈠、治疗大法:活血调经,重在祛瘀。
原因:除旧布新。
㈡、主要治法:A、从气血(水)角度:⑴顺气降逆,引血下行。
原因:行经期气血活动的特点呈下行性。
⑵利湿排浊。
原因:①天癸阳长至重,则水湿津液亦随之高涨,如不能受孕,则天癸及水湿津液随经血排泄。
②败精化浊。
B、从心肝肾角度:⑴补肾助阳。
原因:温经以保证重阳,重阳化阴,血得温则行。
⑵疏肝理气。
原因:气行则血行。
⑶宁心安神。
原因:气降血调,气降宫开。
C、从时间角度:按初、中、末三时分期。
⑴初期:理气为主。
原因:与经前期相似,“经血未动,理气为先”。
⑵中期:调经、活血为主。
原因:排经的高峰时期。
⑶末期:补虚,滋阴养血。
原因:“经后期以补虚为当”,适应阴长的需要。
㈢、相关治法:即对病或对症治法。
A、疼痛: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原因:化瘀为主要大法,温经适应重阳需要,止痛仅是治标。
B、出血量多:权衡化瘀与止血二法治之。
有三种情况:化瘀=止血,化瘀>止血,化瘀<止血。
区分方法:血瘀为主,症见如阵发性出血量较多等,化瘀>止血;若出血量多,色鲜红,少量血块,无明显血瘀,则化瘀<止血;上二种情况不明显,皆化瘀=止血。
C、血瘀所致癥瘕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性包块,因炎症粘连的输卵管阻塞等,使用消癥通络的药物。
D、清肝调经。
对于郁火分为:火>郁,火=郁,火<郁。
治法或以清为主,或以疏为主,或清疏并用,随证治之。
E、健脾调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95 期2019 Vol.6 No.9518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总结林巧梅1,曹俊岩2*,陈永慧1,余俊洁1,马改娟1(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总结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的临床经验。
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总结何老治疗该病的经验及特色。
何成瑶教授根据辨证论治采用分期用药方法治疗崩漏,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崩漏;肾;分期论治【中图分类号】R27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5.18.02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1]。
本病是以出血为主的妇科疑难危重病证,急在突然暴下,下血势急,量多如崩;重在漏下不止,阴血暴失,救治不及,可致血脱气竭,危及生命。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范畴,主要是调节生殖内分泌机制失常导致。
西医治疗主要通过使用药物达到止血及调整周期的目的;严重时或药物治疗不佳时也通过采取子宫内膜切除术、诊断性刮宫等手术治疗方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中医治疗崩漏具有独特的优势。
何成瑶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生涯的40余载中,何老擅长通过辨证对妇科经、带、胎、产及杂病进行论治,尤其在崩漏的辨证和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现将何老治疗崩漏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从肾论治,兼顾肝、脾二脏正常月经的维持是在肾气盛大,天癸生发,冲任二脉蓄积脏腑之精血津液,督带司职,血气调畅的前提下,共同作用于胞宫,血海满溢下实现。
基于上述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下,何老总结了崩漏病因以虚、瘀为主,久崩多虚,久漏多瘀,病机源于肾气亏虚,其位在冲任。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验案2则何成瑶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在治疗崩漏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的两个成功验案。
验案一:患者张女士,34岁,崩漏病已有3年时间,多次到医院就诊,都未见好转。
主要症状为腰酸背痛、月经不调、经期多血块、腹痛、乳房胀痛等。
经过详细的望闻问切后,何成瑶教授认为此病为肝肾不足,气血不和所致。
教授为患者制定了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方案,并嘱咐患者调节心态,保持情绪稳定,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月经不调情况明显改善,腰酸背痛减轻,乳房胀痛消失,经期的血块明显减少。
经过半年的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验案二:患者王先生,45岁,因崩漏病困扰已有5年时间。
主要症状为腰酸背痛、性功能下降、头晕乏力等。
经过彻底的中医辨证论治后,何成瑶教授认为王先生的崩漏病是肾阳不足,气血不足导致的。
教授为患者开具了中药方剂,并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的教授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饮食调理。
经过半年的治疗,王先生的腰酸背痛明显减轻,性功能明显改善,头晕乏力的症状减轻。
一年后的复查显示,王先生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生活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以上两个验案足以证明何成瑶教授在崩漏病治疗上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技术。
他善于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因材施治,确立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
何成瑶教授的治疗思路灵活,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还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其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和持久。
何成瑶教授在治疗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注重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理。
这种“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更是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赞许。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的成功验案不计其数,他的专业精神和医术水平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一致认可。
希望何成瑶教授能够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也希望更多的中医医生能够向何成瑶教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何任-中医瑰宝苑-中医经典,中医名著,中医古籍,中医珍本,医案、医论、医话,脉法、脉诀,针灸,经方、偏方、秘方,民间中医中医瑰宝苑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一何任名老中医经验集目录研究《金匮要略》半个世纪的何任何若苹整理编者按何任教授是研究《金匮》的名家,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本文总结了他半个世纪来研究《金匮》和《伤寒论》的方法、经验和主要成就,很有启迪作用。
他推崇“读经读注,经注并参”和主张“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的研究方法和宗旨,所以他不但理论上有高深造诣,在临床上也有丰富的医疗经验。
文中介绍了他研究《金匮》的11部著作和8篇专论,从纵横两个方面给读者指出了学习和研究《金匮》(包括《伤寒论》的门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
何任临床擅长于内科杂病和妇科疾患,临证善用“经方”,本文介绍了他应用“经方”的方法要点和医疗经验。
他临证治病力求辨证精当,处方用药主张“少而精”,如用四逆散治疗脑萎缩,用甘麦大枣汤、桂枝龙牡汤治疗癫痫等,具有鲜明特色。
对妇科疾病,认为须通晓奇经之理,要重视“调经”、“和气”。
对肿瘤,他认为是因虚致病,病后又加重虚损,主张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但“虚”是在脾肾两脏,故扶正以培补脾肾为主,但也不忽视祛邪的重要作用。
文中对各部分的观点和论点,都举有病例介绍他的临证经验,加以证实,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心怀祖国意常惬,腹有经书气自华。
———吕炳奎题赠何任教授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何任,字祈令,别署湛园,浙江杭州市人,1921年1月21日生,1940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
解放初担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委员,1955年任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9年负责筹建浙江中医学院。
1978年被授予首批中医教授职称,1 979年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
数十年来,何任教授潜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坚持中医医疗和科研工作。
他知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对中医经典,特别是《金匮要略》有较精深的研究,是国内研究《金匮》的著名专家。
何⽒妇科调冲⼗法⽉经病,传统的治疗⽅法是分经⾏先期、经⾏后期等病症进⾏辨证论治。
何⽒妇科以治病求本为原则,针对导致⽉经病症的病因、病机,以调整脏腑奇经⽓⾎的功能为主治,将有关的⽉经病症概括为⼗个类型,分⽴⼗种治法,故⽈调冲⼗法。
1、疏理调冲法,疗经前乳胀:适应证为经⾏尚正常,经前5-7天甚或半⽉,胸肋间胀满,乳胀作痛,乳头痒痛,或有结块,经转缓解。
本证多见于西医学的经前紧张综合征、乳房⼩叶增⽣等。
⽅药(经验⽅):⼋⽉札、青⽪、川芎、⽣麦芽、婆罗⼦、合欢⽪、郁⾦、路路通、⾹附、当归。
2、理⽓调冲法,治⽓滞经少:适应证为经前下腹胀痛,胀甚于痛,经来不畅。
⽅药:乌药、⾹附、⼴⽊⾹、枳壳、川芎、⼤腹⽪、⽩蔻花、虎杖、鸡⾎藤、丹参、⽉季花、代代花、陈⾹橼等。
3、平肝调冲法,抑巅顶诸痰:适应证为经前头痛。
多见于更年期综合征。
⽅药:⽣⽩芍、杞⼦、炒⽟⽵、决明⼦、⽩蒺藜、⽣地、⾸乌、桑叶、藁本等。
4、凉⾎调冲法,遏沸腾⾎海:适应证为⽉经超前,量多⾊鲜,质稠夹块。
多见于初潮期和多产后失调⽽致的⽉经过多或⽉经先期。
⽅药:桑叶、地⾻⽪、丹⽪、⽣荷叶、槐⽶、⽞参、⽣地、紫草根、⽣⽩芍、旱莲草、⽵茹、炒⽟⽵等。
5、温⾥调冲法,暖冲任胞宫:适应证为经前⼩腹骤痛,经⾏量少难下,⾊如⿊⾖汁,⼿⾜不温,脉沉紧。
本证多见于经期受寒、淋⾬涉⽔⽽致的痛经。
⽅药(经验⽅温胞汤):附⼦,⾁桂、⼲姜、艾叶、淡吴萸、延胡索、⾹附、⼴⽊⾹、炒当归、炒川芎。
⽯牌楼何⽒⼥科诊所旧址6、化湿调冲法,逐痰浊阻闭:适应证为⽉经延期,量少,⾊不鲜,形体肥胖,晨起有痰,⾆苔薄腻,脉象弦滑。
本证多见于内分泌失调所致的⽉经稀少,闭经及⽆排卵型⽉经,肥胖不孕。
⽅药(经验⽅):⽣⼭楂、薏苡仁、姜半夏、茯苓、陈⽪、平地⽊、泽泻、泽兰、苍术、⼤腹⽪、⽣姜⽪。
7、益⽓调冲法,运中州之⽓:适应证为经⾏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淡,淋漓拖⽇难净,甚⾄断后3-5天复见少许,或量多如崩。
医圣张仲景治妇科病十法(附刘茂甫教授应用经验)仲景对妇科病的治疗,在《疗妇人方》二卷、《金匮要略》及《伤寒论》有关条文中,有不少著述。
可见仲景不仅是研究内科病的大师,同时也是祖国医学治疗妇科病的鼻祖。
遗憾的是《疗妇人方》早已佚失,而《伤寒论》中关于治疗妇科疾病的条文较少,现只有根据《金匮要略》中有关妇科疾病治疗的记载,探讨其学术思想,以就正于同道。
《金匮要略》共二十五篇,其中有关治疗妇科疾病的有三篇,即“妇人妊娠脉证并治篇”、“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
综观论证及治法,约有以下十个大法,兹结合刘茂甫教授以之所治验案略述如下。
1.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法是仲景用以治疗妇女因瘀血所致的月经不利(畅),少腹胀满疼痛以及产后腹痛的主要方法,如第二十二篇第十条指出:“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同篇第十四条又说:“妇人经水不利,抵当汤主之”。
盖月经不利有气虚者,有血虚者,有血瘀者,而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则为血瘀证候,而仲景一再指出月经不利同时合并有少腹胀满疼痛的,则为血瘀证,同时由于血瘀而导致血不循经,表现为月经一月再见,故用活血化瘀之土瓜根散或抵当汤治疗则为经验之谈。
至于产后腹痛如先用行气和血无效者,必然为血瘀所致之腹痛,则应以活血化瘀之法治之,如第二十一篇第六条说:“产后腹痛,法当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说明仲景治疗产后腹痛,先以理气,继以活血,同时说明气滞又可导致血瘀。
以上这些病证,仲景是主张用活血化瘀来进行治疗的。
刘茂甫教授遵仲景法,对月经不畅、经闭、痛经以活血化瘀法治之,则往往奏效。
衡某,女,19岁,1969年10月17日初诊。
患者于16岁月经开始来潮,第一年两月或三月行经一次,第二年周期很不规律,但突出的证候是每当月经来潮,腹胀、疼痛,月经涩滞难下,腹胀严重时影响大小便排泄,食纳减少。
求诊时月经已错后十二日。
脉弦涩,舌质绛、苔略黄。
一、治血崩方〔组成〕血余炭末3~9克(冲服)。
〔功效〕收敛止血。
〔主治〕妇女崩漏。
〔加减法〕月经过多或月经时间过长可合用胶艾四物汤(阿胶、艾叶、当归头、熟地、川芎、白芍)。
另一法:直接灸隐白,大敦穴,1~3壮。
二、治闭经方〔组成〕晚蚕砂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海螵蛸18克,茜草根15克。
〔功效〕行血通经。
〔主治〕闭经,月经愆期未至,月经不调。
〔加减法〕气虚脾虚者加四君子汤;血虚血瘀者合用桃红四物汤;肝气郁结者合用四逆散;气滞血瘀者合用血府逐瘀汤。
三、治子宫脱垂方〔组成〕黄芪3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枳实5克,首乌30克,甘草5克。
〔功效〕补气固脱。
〔主治〕子宫脱垂。
四、治子宫肌瘤方〔组成〕桂枝12克,云苓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炒山甲12克。
〔功效〕活血化瘀,削坚散结。
〔主治〕子宫肌瘤。
〔加减法〕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可先服胶艾四物汤以止血。
腹痛甚可加服失笑散或五灵止痛散。
附:宫肌瘤丸: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蒲黄、五灵脂,各等份为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晚服3丸。
。
袁士良名老中医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经验总结袁士良名老中医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经验总结月经病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不适,包括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痛经等。
袁士良是我国知名的老中医,凭借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调理方法,成功治愈了多位患有月经病的女性。
在治疗过程中,他运用了“调周法”,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及调整生活习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调理气血袁士良认为,月经病的根本原因是气血不调,所以调理气血是治疗的重点。
他通过运用针灸、推拿等手法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月经周期。
针灸可以刺激经络,疏通经脉,活血化淤,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
推拿则能按摩和刺激关键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流动,使经脉通畅。
二、调理脏腑功能在治疗月经病的过程中,袁士良重视对脏腑功能的调理。
他提倡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材,达到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
此外,他还推崇中药调理,选用补血、调经、散寒等具有调理脏腑功能的中药,以达到调理月经的目的。
三、调整生活习惯袁士良认为,月经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他建议患者尽可能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的连续劳作。
此外,良好的心态和心理调节也对治疗月经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他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保持健康的心态,减轻压力,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袁士良的调周法治疗月经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在他的治疗下,患者们的月经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痛经、月经不调等诸多症状纷纷消失。
他的成功经验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其他中医师和学者的关注。
然而,在应用袁士良的调周法治疗月经病时仍需谨慎。
首先,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因人施治,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都不同,所以在治疗月经病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调理方案。
其次,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中医理论,合理运用中医药的方法,避免盲目用药或使用不当的方法。
总而言之,袁士良名老中医的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治疗思路。
90位国医大师名单(全,建议收藏)国家中医药局三批次共评选九十位“国医大师”,我学习的榜样!不少老先生已经仙逝,精神永存!1. 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2. 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 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 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 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6. 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7. 苏荣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8. 李玉奇,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 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 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我的用药心得--任之堂主人一,肝病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G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
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
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我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道术】何嘉琳治疗青春期功血经验何嘉琳,主任医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杭州何氏妇科第四代嫡系传人,从医五十余载,对妇科疑难病症尤其是青春期功血有独到的临床治疗经验,疗效显著。
1病因病机何老师认为,在青春期这一特定的阶段中,肾气初盛,未充足,天癸尚微,机体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经血不固,子宫藏泻失常是青春期功血发生的重要病机。
2辨证论治2.1 血热堤决型临床表现为月经先期,量多如崩或量少淋漓不止,血色鲜红,质稠,口干,便结,舌红,苔薄黄,脉数。
平时——凉血清肝,养阴抑沸经验方:生地黄、生白芍、丹皮、地骨皮、黄芩、槐米。
经来崩下——宁静血海,清源遏流经验方:桑叶、炒白芍、旱莲草、侧柏叶、生地黄炭、元参炭、仙鹤草。
经净后——养阴敛肝,固守堤防经验方:南北沙参、太子参、生地黄、生白芍、制玉竹、枸杞子、阿胶珠、麦冬、合欢皮等。
2.2脾肾气虚型临床表现为经血非时而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神疲气短,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沉弱。
健脾补肾,摄血塞流经验方:生黄芪、党参、焦白术、炒白芍、肉豆蔻炭、炙甘草、附子炭、山萸肉、菟丝子、仙灵脾、覆盆子等。
下血量少——扶持中气,引血归经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2.3血瘀胞络型临床表现为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经色暗有血块,块下痛缓,舌黯,边有瘀点,脉弦涩。
活血化瘀,疏通气血经验方:当归、赤芍、白芍、大蓟、小蓟、炙艾炭、延胡索、丹参、失笑散。
血块量多,时感小腹痛——荡涤胞宫,散瘀通络经验方:制大黄、三七粉、马齿苋、血余炭、血竭等。
经血净后——正本清源,养血调经经验方:生黄芪、当归、炒白芍、藕节、仙鹤草、生地黄、熟地黄等。
女贞子3验案举隅孙某,女,13岁,2009年8月25日初诊。
主诉:不规则阴道流血2月余,量多2天。
09年3月初潮,初潮后经停2月未来潮。
09年6月3日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净。
8月7日外院查血红蛋白67g/L,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1.0cm(单层),回声不均。
国医大师何任活血化瘀治疗不孕不育经验探析
不孕不育是临床常见而又难治的病证,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善于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不孕不育证。
何任教授常用的治法有活血化瘀、益肾壮阳法;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法;疏肝解郁、益肾活血法;健脾化湿、理气活血法。
何任教授认为应用活血化瘀法
首先要具各瘀血证的表现;其次要分别主次,有的以祛瘀为主,有的以祛瘀为辅;第三要根据证候选择恰当的方剂;第四要注意扶助正气,并且还要注意疏肝健脾益肾和调补奇经八脉。
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