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

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

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

为推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加强专利工作,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序言

专利代理是专利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是专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专利代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的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目标和任务,有效支撑市场主体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必须不断提高专利代理服务的水平、不断拓展专利代理服务的领域、不断增强专利代理服务的能力,全面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专利代理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专利代理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我国专利法实施后,国务院相继批准颁布了《专利代理暂行规定》和《专利代理条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陆续颁布实施了《专利代理惩戒规则(试行)》、《专利代理管理办法》、《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基本形成了保障和规范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二)专利代理服务基本实现市场化、社会化

专利代理行业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社会化,建立了“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行业发展机制,并初步实现了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的转变。

(三)涌现出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的专利代理机构

我国专利代理机构已经发展到715家。其中,一些专利代理机构逐步形成了运行流畅、规范有序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涌现出一批专业特长突出、服务周到、信誉较好、实力较强、效益显著、具备一定规模的专利代理机构。

(四)形成一支专业化专利代理人队伍

通过实施专利代理人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专利代理执业资质审批工作,专利代理人资格成为专业化执业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专利代理人队伍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年轻化、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专利代理人队伍蓬勃发展。执业专利代理人已近6,000人,全行业从业人员已达17,000人左右。

总体而言,伴随着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专利代理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创新成果向专利的转化。同时,专利代理行业还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协助企业技术创新、维护知识产权、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效支撑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

当前,从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相关法律体系亟需健全和完善。专利代理行业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行业自律功能发挥不够充分。专利代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专利代理人队伍规模难以适应形势快速发展的要求,高层次、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匮乏。专利代理机构参与和处理涉外事务的能力依然不足。总体来看,专利代理行业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主业仍需进一步突出,行业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利代理行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规划未来一段时期专利代理行业发展,有效整合资源,大力推动专利代理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加强专利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重要任务。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效管理、规范服务、诚信自律、科学发展的方针,加强专利代理管理,强化行业自律,促进专利代理服务有效融入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环节,着力提高专利代理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推动专利代理行业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为专利制度的有效施行、专利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提供有力支撑,促进专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专利代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确保专利代理能力适应专利申请量增长的需求,确保专利代理服务水平适应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确保专利代理服务范围适应我国市场主体运用专利参与市场竞争的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