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美丽的小兴安岭(部编版)
- 格式:pptx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36
第二十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小兴安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兴安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小兴安岭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等。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公园或森林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并引导学生讨论小兴安岭的重要性。
5.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小兴安岭的景点进行写作,描述其特点、景观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特点。
2. 互动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 练习方式:通过实践操作和写作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公园或森林进行实地考察,记录所见所闻,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小兴安岭的景点进行写作,描述其特点、景观和感受。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选和讲解,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同时结合教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通过PPT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兴安岭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
3. 工具书:提供相关的工具书或在线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原文】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教案】教学要求: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初步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
部编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经典习题(含答案)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段,完成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 选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小兴安岭_______季的美。
2. 选段中表现树木长得茂盛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__________”字写出了晨雾浓且范围广,画面非常生动。
3. “封”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严密堵住或关住,使不能随便打开或通行;②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③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选段中加点的“封”,应选第________个解释。
“封”的作用是()A. 形象地表现了树木太多,遮挡住了道路的情形。
B. 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景象。
4. 用“____”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
5.请你给小兴安岭写一句广告语,吸引大家来游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树木晨雾阳光野花夏2.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浸3. ① B4.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开着花的草地大花坛5. 小兴安岭,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时刻欢迎大家的到来!。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练笔指导及范文
一、练笔要求。
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二、练笔指导。
1.你可以在写这次小练笔之前再到你所选的这处景物那里一次,认真地有序地对这处景物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
2.可以仿照《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也可以抓住这处景物的季节变化来写。
3.要抓住这处景物与众不同之处具体描绘,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要突出重点。
三、范文展示。
家乡的人工湖
我爱浩瀚的大海,爱汹涌澎湃的长江,爱奔腾不息的黄河,爱活泼可爱的小溪,但我最爱的还是家乡的人工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火红的山花,翠绿的树木;湖是活的,一阵微风吹来,如鱼鳞一般的微波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欢愉的心情,在追逐嬉戏;湖是软的,随着习习微风,波纹一道道地荡漾开去,湖面像一大块迎风飘舞的彩绸;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华美绚丽的光泽。
晴朗时,湖很可爱,而雨天时,湖更为动人。
下雨了,湖上热闹极了。
如同礼炮般“轰隆隆”的雷声传来,大雨如期而至,湖面上的联欢会也开始了。
你看到湖面上竞相绽放的雨花了吧,那是不是头戴彩花的鱼儿姑娘在翩翩起舞?那“哗哗哗”的仅仅是雨声吗?不,那是热烈的掌声。
我爱家乡的人工湖,它给家乡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知本文的结构特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壮阔。
2.自学生字新词,认识本课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4.探究并发现写春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的图片及资料。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温故知新1.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一单元的《古诗两首》,让我们与李白一起乘船游览了长江,我们与苏轼一起行走于西湖岸边;《富饶的西沙群岛》,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
那么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的景色怎样呢?今天,老师就当一次导游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游览一番。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
2.学生提出疑问:在去游览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呢,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课题为什么叫《美丽的小兴安岭》?它到底美在哪儿呢?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小兴安岭的图片呢?(出示课件)刚才老师把小兴安岭搬到了我们的教室里,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们国家的什么地方呢?(出示课件)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刚才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图片,小朋友们想说什么?想不想去看一看呢?既然大家都想去,那现在就跟随老师去看看《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作者是怎样描述这美丽的景色的?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文吧!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大声朗读。
圈出来。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小兴安岭留给你的总印象吗?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出示课件)融化汇成涨满挡住浸泡千丝万缕利剑刮风舔脚掌|宿舍当美餐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4.读多种形式词语: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又香又脆又松又软又肥又厚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举例说说这样的词语吗?你看这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那么青翠茂盛,我们就送给它一个词——葱葱茏茏。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兴义市红星路小学罗柳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文章文笔优美、感情真挚。
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学习积累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语感。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下期学生能读通读顺课文,个别字音还需强调;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但不能简洁概括;能感受到抓特点、对比的写作方法,不能准确说出这样写的好处;能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还需培养。
三、教学目标1.会认读本课生字词,会写“挡、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读本课生字词,会写“汇”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有很多美丽的地方。
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板书:美丽的),想知道是哪吗?(看图)播放课件——欣赏风景)教师简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来了,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什么似的。
夏天,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
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
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起迷人的舞蹈,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们的足迹。
出示题目,这个美丽的的地方叫做——(生回答)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感情地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