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武宣县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六年十一月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资质:丙级(桂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151207)号) 项目负责人:陆靖调查人员:邹其超陆靖韦昌承朱有相编写人:邹其超朱有相审核:朱家诚审定:李成章总工程师:李成章法人代表:廖联发编制单位:来宾市地质勘察院编制时间:2016年11月01~2016年11月20日目录1 前言 (1)1.1任务由来及编制目的 (1)1.2方案编制工作概况 (1)1.3方案编制依据 (5)1.4方案的服务年限 (7)2 矿山基本情况 (9)2.1矿山概况 (9)2.2矿山自然概况 (14)2.3社会经济概况 (14)2.4地质环境背景 (16)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与级别 (24)3.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与级别 (24)3.2现状评估 (25)3.3预测评估 (29)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和土地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划分 (40)4.1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40)4.2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42)5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 (45)5.1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原则 (45)5.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 (45)6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47)6.1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47)6.2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53)6.3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54)6.4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 (55)6.5矿山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57)6.6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复垦监测工程 (59)6.7管护措施工程设计 (61)6.8工程量测算 (62)7 经费估算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64)7.1估算说明 (64)7.2总体工程量 (68)7.3经济可行性分析 (69)8、工程总体部署及进度安排 (70)8.1总体工程部署 (71)8.2年度实施计划 (72)8.3工程费用安排 (73)9、保障措施 (75)9.1组织保障措施 (75)9.2技术保障措施 (75)9.3资金保障措施 (75)9.4监管保障措施 (76)9.5公众参与 (76)9.6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76)10、结论与建议 (76)10.1结论 (77)10.2 建议 (79)附件:附件1 国土资源局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附件2 方案编制委托书附件3 编制单位承诺书附件4 矿山企业承诺书附件5 土地复垦所涉及的土地权属人对本方案的意见附件6 编制单位对方案的初审意见附件7 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初审意见附件8 矿山企业对方案的意见附件9 矿山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附件10 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和编制人员职称证书附件11 矿山企业审查申请书附件12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审查意见书以及备案证明附件13 矿山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概算书附图:1、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损毁现状评估图(比例尺1:2000)2、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损毁预测评估图(比例尺1:2000)3、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复垦分区图(比例尺1:2000)4、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布臵与土地复垦规划图(比例尺1:2000)5、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2’地质剖面治理、复垦效果图(比例尺1:1000)6、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首期开采终了平面图(比例尺1:2000)7、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比例尺1:2000)8、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9、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敏感点分布图(比例尺1:10000)10、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恢复治理效果图11、武宣县武宣镇银村东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土地遥感监测图1 前言1.1任务由来及编制目的任务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法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9•【字号】云政办发[2012]234号•【施行日期】2012.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法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2〕234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近年来,各地、有关部门持续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含尾矿库,以下统称矿山)整顿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省矿山安全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生产安全事放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10年逐年下降,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
但是全省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基础差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生产安全事故仍然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为从根本上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总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依法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4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扎实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2〕5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人民政府决定于2013年-2015年组织开展矿山整顿关闭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意见:一、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战略,按照严格依法、淘汰落后、标本兼治、稳步推进的原则,严格矿山安全准人条件,统筹采取“关闭、整合、整改、提升”等措施,进一步整顿整合现有矿山,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坚决关闭和取缔非法开采、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以及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各类矿山,促进矿业秩序持续好转,全面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到2015年,全省关闭1500座矿山,矿山安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矿山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2012年分别下降10%以上,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杜绝重特大事故。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整合及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
【法规类别】矿区与矿山企业
【发布部门】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日期】2015.06.30
【实施日期】2015.06.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整合及审批有关
事项的通知
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赣州市矿管局,省直管试点县国土资源(矿管)局:
根据《江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全力服务保发展稳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赣国土资发〔2015〕3号)要求,现将我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整合及审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15年7月1日起,省级及以下发证矿山企业尚未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及《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恢复治理与土地复
1 / 1。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国土资源部关于山西省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等9个“方案”通过审查的公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和《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年第21号)的规定,经审查和公示,决定《山西省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等9个“方案”通过审查,现予公告。
2015年8月28日
附件:
《山西省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等9个“方案”
来源:/fg/detail2008478.html。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7.13•【字号】云政办发[2007]162号•【施行日期】2007.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07]162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是集中解决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从源头有效治理矿业秩序混乱的基础性工作,是调整矿业结构、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 [2005]2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要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我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矿山开发合理布局,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七年七月十三日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为深入推进全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切实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矿山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影响安全生产等突出问题,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逐步形成以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矿山企业协调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新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矿山开发布局合理,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二○一○年六月玉溪市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李富昌副组长:孙会强黄太文成员单位: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国土资源局《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编委会主任:李富昌副主任:孙会强黄太文成员:袁金忠何钊廖勇郭永平倪梅禹家伶主要编著人员:孙云波胡长寿李万里张定辉目录一、总则 1二、现状与形势 2(一)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二)矿业在玉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3(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4(四)矿产资源供需形势8(五)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10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1(三)规划目标12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8(一)勘查工作部署18(二)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19(三)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19(四)矿产资源勘查布局20(五)勘查规划区块划分与探矿权设置25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8(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28(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29(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36(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38(五)矿业经济区40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40(一)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环境影响评价分区41(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任务42(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43(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及示范区44(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监测45(六)各类矿山的环境保护要求46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7(一)法律保障机制47(二)经济保障机制48(三)行政保障机制49(四)科技和人才保障机制51(五)社会保障机制52(六)重大工程实施管理52 附表目录附表1 截止2007年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 截止2007年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 2007年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 2007年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 截止2007年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附表6 截止2007年底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附表7 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8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附表9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附表10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附表11 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12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13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14 云南省玉溪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附表15 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产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6 云南省玉溪市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7 云南省玉溪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表附表18 云南省玉溪市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附图目录附图1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分布图附图2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附图3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规划分区图附图4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附图5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附图6 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附图7 云南省玉溪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一、总则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玉溪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决定》、《玉溪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省规》)、《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2008]280号)等规定,编制《云南省玉溪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7.07.07•【字号】桂国土资规〔2017〕4号•【施行日期】2017.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桂国土资规〔2017〕4号各市、县国土资源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切实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厅对《广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试行)》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方案编制要求(一)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证的矿山全部实行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制度。
合并后的方案以采矿权为单位进行编制, 即一个采矿权编制一个方案。
方案名称为: 矿业权人名称+矿山名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矿业权人名称与矿山名称相同的用一个名称)。
方案要分别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费用情况。
除采矿项目外的其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 依照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采矿权申请人可自行编制方案,也可委托有关机构编制,审批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必须委托特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
方案中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一并取消相应资质要求。
(三)方案编制人员不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编制单位要切实保证方案编制质量,保证方案符合矿山实际情况,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相关文件的要求。
矿山企业和编制单位应对方案所引用相关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并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社会公示文本进行相应处理。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发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使用监管协议》等有关文本样式的通告(浙自然资规〔2019〕7号)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印发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财综〔2019〕9号)精神,省自然资源厅、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制订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使用监管协议》等有关文本样式(详见附件1-4),现予以发布。
本通告自2019年7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使用监管协议样式2.基金处置通知书样式3.基金划转通知书样式4.基金动用通知书样式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2019年6月12日附件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使用监管协议样式编号:甲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乙方(采矿权人):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丙方(银行):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使用监管,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按有关要求开展,甲乙丙三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签订本协议。
第二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甲方有权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预防和治理恢复,及损毁土地复垦进行监督管理。
监督乙方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基金计提标准和备案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确定治理经费并按规定计提存储基金,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制订目的、工作简况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资办[2009]251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本规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管理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查院,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而成,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2010年月日以号批准予以发布。
本规范是在我国和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验收没有现行规范可依,而我区面临有大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需要验收的背景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验收实践经验和新技术的使用,提出编制稿,现征求广西矿山业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组织审查定稿。
二、确定规范主要内容的依据本规范由十部分和三个附录内容构成: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要求,矿山公园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验收,矿山公园治理恢复验收。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矿山地质灾害类,矿山含水层破坏类,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类的治理恢复要求和验收标准。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第二条“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适用本规定”,界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范围是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类、含水层破坏类,地形地貌景观(含地形地貌、土地、植被)破坏类。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7.07.20•【字号】皖国土资规〔2017〕2号•【施行日期】2017.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各市、县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将我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编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实施联合审查。
现就做好《方案》的编报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我省实行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制度。
矿山企业不再单独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
合并后的方案以采矿权为单位进行编制,方案名称为:采矿权人名称+矿山名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除采矿项目外的其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仍按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方案》的编制(一)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前,应自行编制或委托有关机构编制《方案》。
(二)在办理采矿权变更时,涉及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或修订《方案》。
(三)在办理采矿权延续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超过适用期或方案剩余服务年限少于采矿权延续时间的,应当重新编制或修订《方案》。
矿山企业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其中一个超过适用期或方案剩余服务年限少于采矿权延续时间的,应当重新编制或修订《方案》。
试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作者:李建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8期摘要:矿山地质环境因为采矿作业变得脆弱,使地面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理与恢复,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谈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的战略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 A前言现阶段,矿山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其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尤为突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工作周期长、任务重,要进一步落实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恢复的有效措施,使得矿产资源合理地开发,又对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不造成破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的战略部署(一)使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为了使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更好的推进,国土资源部下达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44号国土资源部令:《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范,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数期学习班,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讲解与学习。
(二)加快我国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人才培养必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矿山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
加强科学技术在矿山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尤其是要加强对矿山的综合利用和煤矸石、尾矿以及矿渣等生产开发研究和科研投入工作。
这样既能将环境地质问题减少,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又能将资源浪费减少。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或者再培训在职人员,使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的步伐加快,进一步更好的实施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三)加快矿业“三废”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在矿山开采进行时,回收、利用“三废”,对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通过先进的采选技术以及加工技术,将矿山资源利用率提高,并使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的通知新国土资办发〔2010〕4 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各地、州、市国土资源局,各相应资质单位:为进一步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工作,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研究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以下简称《编制与审查要求》)。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各地、州、市国土资源局尽快将本通知转发所辖县(市)国土资源局,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二、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单位要认真学习《编制与审查要求》,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
三、《编制与审查要求》自2010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关于下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的通知》(新国土资发〔2008〕362 号)同时废止。
四、自2010年3月1日起提交审查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均应按照《编制与审查要求》编制。
附件: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求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写提纲》二O—O年一月十八日附件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求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 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 -2009 )、《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 号文),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研究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法规类别】地质矿产综合规定【发布部门】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发布日期】2017.08.22【实施日期】2017.08.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市(地)、县(市)国土资源局,厅驻友谊国土资源局,各有关资质单位: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关要求,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2015年省政府令第3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省级及省级以下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证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基本要求(一)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施行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制度。
矿山企业不再单独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
合并后的方案以采矿权为单位进行编制,即一个采矿权编制一个方案。
方案名称为:矿业权人名称+矿山名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除采矿项目外的其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依照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省级及省级以下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证矿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后,其法律地位和作用不变,采矿权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法定义务不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土地复垦费用的缴存管理方式不变。
华新红塔水泥(景洪)有限公司景洪市曼空帕克后山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公示稿)华新红塔水泥(景洪)有限公司2020年7月第一部分方案编制背景一、任务由来曼空帕克后山水泥用灰岩矿于2001年1月首次取得采矿许可证,采矿权人名称为华新红塔水泥厂,后经延续扩大矿区范围,采矿许可证号为C5328002013087130131034,矿权范围由16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4624km2,开采标高865-641.7m,开采矿种为水泥用灰岩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80.0万t/年,有效期2015年9月22日至2021年8月22日,发证机关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土资源局。
矿山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升级改造,采矿权人申请扩大矿区范围,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对采矿权区块进行了扩大调整设置。
2019年7月6日,矿业权人向景洪市自然资源局提交了扩大矿区范围的申请,景洪市自然资源局会同环保、住建、林业、水务、交通等部门对拟变更矿区范围联合审查,市自然资源局复核相关部门意见,拟变更矿区范围不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水源地、重要河流和水库、机场、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和高压输电线路等重要设施的保护范围、重要城镇、城市面山、国家天然林公益林、Ⅰ、Ⅱ级保护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水资源保护区、地质公园、生态保护红线等范围内;不在地质遗迹,建设项目压覆区,矿产资源规划禁止区和限制区等重要地区范围内。
本次拟变更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7758km2,开采标高950-640m。
矿山为办理采矿权延续手续和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和及时对损毁土地进行复垦利用及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对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的破坏,故按国土部门相关要求,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以及《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等有关要求及《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2017〕96号)相关规定及要求,矿山需补充编制《华新红塔水泥(景洪)有限公司景洪市曼空帕克后山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稿时间:2010-2-24 8:54:13】 【作 者:】 【主 题 词:】 云国土资办〔2010〕8号 各州(市)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加强我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全面建立并认真执行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编制、监督检查等制度,做好“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等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治理方案”编制 (一)时间和情形要求 1.自2010年3月1日起,采矿权申请人在办理采矿权许可证时,应当编制“治理方案”,并按权限规定报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原施行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审查备案登记不再单独进行。 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在三年以下(含三年),采矿权人在申请延续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完成“治理方案”编制、审查;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在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采矿权人应当在两年内完成“治理方案”编制、审查。 2.2010年3月1日前,已申请并在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或已完成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审查备案但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应当在划定矿区范围批准文件规定的预留期内,完成“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 3.采矿权人申请变更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规模、开采方式的,或者申请延续、转让采矿权时“治理方案”时效性已过期的,以及矿山排土场、废石场等重要设施位置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编制或修编“治理方案”,并及时完成审查。 (二)资质要求 1.“治理方案”由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委托符合《规定》要求的资质单位进行编制,原则上应当由同时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2.“治理方案”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编制“治理方案”的资质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等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 3.由国土资源部受理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编制“治理方案”的资质单位应当具备甲级资质。 4.由省国土资源厅受理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编制“治理方案”的资质单位应当具备乙级及其以上资质。 5.由州(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编制“治理方案”的资质单位应当具备丙级及其以上资质。 (三)技术要求 “治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应当符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的规定。同时,“治理方案”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还应符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国土资环〔2006〕11号)。开发利用油气、水汽、地热水及砂石粘土类等矿产,其“治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可适当简化,可按DZ/T223—2009的要求编制方案表。 二、“治理方案”的审查 (一)权限规定 1.由国土资源部审批登记发证的新立、延续、转让、变更采矿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三级的“治理方案”,均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 2.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登记发证的新立采矿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三级的“治理方案”,或者延续、转让、变更采矿权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级的“治理方案”,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 3.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登记发证的延续、转让、变更采矿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三级的“治理方案”,由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若变更采矿权属扩大矿区范围的,按前款要求办理。 4.由州(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审批登记发证的新立、延续、转让、变更采矿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三级的“治理方案”,均由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 5.2010年3月1日前,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登记发证并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生产矿山,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级的“治理方案”,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三级的“治理方案”,由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 6.现阶段州(市)国土资源局不得将本级评审和审查权下放到县级国土资源局。 (二)专家库建设 1.“治理方案”评审专家库应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生态环境、土地整理、工程预算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构成。专家库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从事相关工作10年以上,熟悉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以及相关部门、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技术规范、标准。 2.省国土资源厅严格按照以上要求,建立完善省级“治理方案”评审专家库;各州(市)国土资源局要在原有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家库的基础上,参照以上要求建立完善“治理方案”评审专家库,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备案后方可开展评审工作。 3.入选或调整后的专家库名单要及时向社会公告。省、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健全专家年度考核制度,专家评审必须客观、公正。 (三)专家评审 1.省、州(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理部门主管矿山地质环境的业务部门负责评审的组织工作,委托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承担具体的专家评审组织工作。 2.承担评审工作的单位应当根据矿山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地质环境条件、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等特点,在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采矿权人申请人或采矿权人按照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完成的“治理方案”进行评审,形成专家评审结论,填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审查表”(附件1)。 3.专家组应对“治理方案”的规范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治理方案”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否清楚,评估是否准确,预测是否科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任务是否合理,措施和工程布置是否合理可行;经费估算是否充分合理等。 (四)审查备案 1.资质和项目备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有关资质管理的要求,符合《规定》的资质单位与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签订“治理方案”编制合同后10日内,应到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和项目备案(附件2)。 2.成果审查 (1)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委托资质单位编制完成“治理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后1个月内,应及时与负责保证金管理的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交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按权限规定到相应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成果审查。 (2)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的“治理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附件3)及其符合规定的审查报件材料之日起45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审查意见,并通知申请人。 (3)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专家评审结论进行审查,并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审查表”上签署意见。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 评审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规定,评审专家组成是否合适,评审结论是否获得通过,对评审提出的意见是否已按照要求进行了修改,《交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是否符合要求等。 (4)同意审查后的“治理方案”文本、图件及其相关材料,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送项目所在地州(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矿山地质环境的业务部门进行备案、备查,并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有关规定,随采矿权申请登记报件材料一并报送有审批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采矿权审批的必备要件。 3.审查报件材料 采矿权人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在报送“治理方案”审查时,应当提交下列报件材料: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审查表。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专家评审意见书(附件4)。 (4)经专家评审通过的“治理方案”文本(报告书或表)及附图。 (5)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及编制人员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6)《交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 (7)延续、转让、变更(不涉及矿区范围变动)的,应附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8)新立、变更扩大矿区范围的,应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文件复印件。 三、监督管理 (一)组织领导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治理方案”编制、评审、审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管,督促采矿权人按照经审查批准后的“治理方案”开展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依法依规定期报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恢复等情况,并对“治理方案”中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制度建设 为切实提高“治理方案”工作质量,加强对“治理方案”编制、评审等情况的监管,建立野外工作抽查核实、方案报告年度评奖等四项制度。 1.野外工作抽查核实制度 承担评审工作的技术单位,根据提交的“治理方案”项目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抽取适当项目,进行野外调查核实、检查。在评审中对“治理方案”有疑义的,也可进行野外核实。若发现违反相关规定的,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各资质单位每年总抽查数量不少于年度提交报告的2%。 2.报告年度评奖制度 为提高“治理方案”编制资质单位工作积极性,加强“治理方案”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每年举办“治理方案”报告评奖活动,对获奖报告编写单位进行奖励,并通报表扬。 3.业绩通报制度 为实现“治理方案”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加强社会对治理方案工作的监督,每年对“治理方案”报告评审结果等情况进行通报。 4.评审专家年度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评审专家聘用制度,建立专家个人信息管理,接受社会监管,加强对专家的日常考评,努力建立健全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队伍。
附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备案表(附件1-4).doc 二○一○年一月十九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0年05月30日 星期日 09:06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以下简称《规定》),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治理方案”的编制 (一)自《规定》施行之日起,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治理方案”,并不再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采矿权人应自《规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完成“治理方案”的编制。《规定》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