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学校教育

浅谈学校教育

浅谈学校教育
浅谈学校教育

浅谈学校教育

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纽带;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古今中外的社会实践证明:只有教育,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弱,则国弱。因此,研究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务之急,民心所向,历史发展之必然。

纵观我国的教育,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其间的灿烂辉煌无庸质疑。现将我对教育的一点感悟写出来,以供参考。

一、教育理论要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学有所用。

当前,在有的人心目中,读书无用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他们认为,有的学生在学校成绩还不错,可是毕业回家后做事不如比他成绩差的同学;有的学生回归社会后,感到所学的知识没有多大用处,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慨。这是素质教育没有实施好?还是市场经济对校园的冲击太大,一些高校把办学作为创收的手段,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漠不关心,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其名、无其实?或者是学校的教材设置不完善。如:一些地方没有乡土教材,农村中小学校没有设置怎样搞好农业生产,脱贫致富等方面的课程,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又不能到高一级的学校去学习。读完书后,回到

家里,无所适从。所以,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学生才会学有所用。

2 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水平提高了,学校才有活力。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学校本应成为人才的摇篮。遗憾的是:教师的地位太低,许多高校的优秀毕业生都不愿为人之师,加上教育界的用人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买官卖官、任人为官的不良现象,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教育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领导队伍,教育的全面发展必将成为一句空话。领导干部无能,势必把好端端的一所学校变成一潭死水。领导干部的盲目性导致教职员工的随意性,让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试想:学生不是商品,不合格可以重来,学生在学校如果学不到真本领,必将对其一生乃至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教育决非儿戏,必须正确对待。要打造就一批思想素质过硬,文化知识丰富,创新能力超人的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这样,教育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3 有了专业人才,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学校教师的配置很不合理。尤其是贫穷落后的乡村学校,没有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方面的专职教师。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艺术水平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一方面

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人才缺乏。这对学校教育来说不能不是一种遗憾。过去有这样一种说法:师范生是万精油,什么学科都可以教。但是,对于专业性强的科目,如:音、体、美等学科,是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教,并且能教好呢?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隔行如隔山”......由此,我在想:万精油的时代早已过去,那是社会发展的权宜之计,在社会高度发展,人才济济的今天,学校教育不仅要搞好基础教育,还要吸收足够的专业人才,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 教育设施要完善,才能提高素质教育。

现在的一些学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学校,教育装备都很落后,很多学校都没有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学器材,又无专职教师,这就给学生的艺术欣赏和情操的陶冶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缺乏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另一种动力。所以,各级政府不仅要为学校配置好专业教师,还要创造好教育教学条件。这样,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5 思想教育要抓好,哲学教育要跟上。

学校教育始终要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因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人,如果道德素质差,走向社会后,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有的甚至会成为社会的公害。腐败分子的堕落其实就是思想道德的堕落。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当然,学校教育也离

不开哲学教育。哲学教育要从小抓起,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阳光心态。现代教育家魏书生说:“学好了哲学,犹如站在天地之外,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的确,哲学不仅能使人看问题看得深,看得远,还能让人从中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能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充满自信,在处理问题时,得心应手。西方人很重视哲学的教育,早在17、18世纪,西方国家就把哲学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人从业的标准。没有哲学文凭,连保姆都不让你做。我国古代对哲学也很有研究,可是到了今天,哲学似乎离我们远去,实在令人堪忧。

6 教师培训的力度要加大,星星之火要燎原。

现在,教师培训加大了力度,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很多教师至今都没培训过一次,有的教师培训过多次,可是用他们的话说:“培训时激动,走在回校的路上冲动,回到学校后就原地不动了。”校本培训的力度不大,就会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致使星星之火,难以燎原。实际上,教师参加完培训后,不仅要点燃自己心目中的一团火,更重要的是要带动一大片。当然,有关部门在培训中,可以把培训时好的讲座,刻录成光盘,或者采用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让更多的教师受益。传帮带的效果毕竟没有“身临其境”(听培训人员原汁原味地讲解)的好。另外,教育界也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搞一些教育讲坛。请教育

专家讲一讲:伟人的成功之路;父母引导孩子成长的秘诀;老师教好学生的诀窍等方面的话题。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感悟到教育所带来的无比乐趣和无穷的魅力。

教育的发展过程

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是: 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没有专门化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 5.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对每一个人来说,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也可以认为教育是普及的,所有的儿童都在接受同样的教育. (二)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教育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 、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而且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

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射技教育;四是御:以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六是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三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真题详解】 《四书》、《五经》是我国( )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四书》、《五经》在宋代被确定为儒家的经典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因此《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 2.古代印度教育

浅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浅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教育教学,有效的管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措施。 一、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桥梁,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实施者,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这主要体现在: 1﹑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来源。 2﹑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二、积极地动员各方面的力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的。根据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外资源,动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国对学校的管理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行政力量的管理过多,学校没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了偏差,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在以下两点上做出努力:1﹑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学校内外的各种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推动家校合作、学校与社会合作,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2﹑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实用性强的意见。 三、构建和谐、进步、民主的教学环境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教学告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教育发生显著的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小学教育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出于升学率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管理束手束脚,不敢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对小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小学教育教学灌流现状发展方向 小学是学生求学的第一个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其教育理念会对学生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且更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应用到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逐渐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得到了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是提高,但在具体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依然和新课程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1.小学教师教学管理薄弱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应用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了思想和情感方面,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过程。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看似应用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并没有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十分表面化。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一些叛逆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教师需要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去管理学生。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都是采用批评教育甚至体罚的形式去管理学生,这些管理手段都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而产生严重影响。 2.教学模式不科学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如果不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就会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现阶段很多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严重落后。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在课堂下必须按照教师的管理意图安静的听讲,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听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不敢回答,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逐渐的学生就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提高小学生英语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大全

课前准备制度 一、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有所授课程三分之一的讲授教案,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应有一章以上的教案储备。同时,每学期的授课教案必须重新编写,不得原封不动地沿用“旧教案”。 二、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所授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进度表,并按照教学进度表的要求,实施教学。 三、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本次课应讲授的主要容,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在脱离教案的情况下从容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任课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校有关规定及上课时间、地点,学生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中如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对电子教案、投影片、演示实验、插播片等作好准备,以确保形象化教学的效果。 六、教师应在上课前认真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处理好本课程与完成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衔接,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七、教师要拟定好每次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题和思考题。 课堂教学制度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特做如下规定: 一、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讲课水平,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堂要以《大纲》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遵循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 1、容熟悉:要尽可能脱稿讲课。 2、语言标准:坚持普通话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生动、简炼,教态要端正。 3、条理清楚:在教学容的处理上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整体结构合理。 4、重点突出:要详略适度,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每次课难易程度要适当。 5、方法得当: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以及独立地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知识的能力。 6、板书工整:板书是教师用文字和插图提供给学生的教学提纲,要求排版整齐,字迹工整,插图规,以便给学生治学

浅析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浅析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摘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明理,在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人们对个人品德、独立生活能力的关注度应远超过对技术、知识的掌握度。一个人的成长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而前两者对人的影响特别重要,其中,家庭的影响又是最为重要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胎教是家庭教育的开始,从母亲怀孕时起,就要注意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良好的家风培养出来的孩子未必绝顶聪明,但一定是人格独立、愿意为社会造福的人。 关键词:教育目的;古代教育精神;品德;技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摘自四书之一的《大学》上的第一句话,也是揭示全书核心、开宗明义的最关键的一句话。点明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理,需不断改革自新,以圣人的境界为目标。这里的“大学”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高中毕业后进一步深造而去就读的场所,而是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六岁入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也就是说,古代孩子的教育是先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的,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然后施以待人接物的礼貌教育,这便是所讲“应对”的内涵。可见,古代的教育精神重点在人格的培养和礼仪的规范方面,在孩子学会做人后才学习生存所需的技术和知识。《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主张可为其印证。 反观我们的现代教育,7岁开始上小学,学习课程为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思想品德等。乍看之下,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艺术、运动、品德的培养,非常完美,孩子能在这种体制下成长,一定能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人。但凡是经历过的人都有体会,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与今后升学有着直接关系的学科外,其他的课程都是摆设。关乎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是他的品德,而品德课也只是一周一节,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几乎看不出他上过这门课,而这门课的实际作用便沦落为向大众交代已教育过孩子的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周一节课,一张考卷+空洞说教就能够形成的。好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而且在身体上,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在当今社会多元化观念冲击下,青少年的思想,心理日益复杂,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每一位任课教师应根据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师生自身的资源,达到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互相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使全体学生受惠。 1.在教学中,师生应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实施愉快教育。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会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愉快的情绪,思维就变得迅速敏捷,加速知识的吸收,如果能及时肯定和鼓励,便会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学生在这样环境下学习,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态。 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许多学生存在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有组长负责,上课时通过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收获。而且通过小组内互教互学,培养学生宽容友爱之心。在合作学习中能过学会沟通,学会互享、学会欣赏,既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使学生心理的得到满足,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校教育活动课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 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同时注意学生情感和体验的过程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开朗,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 三、教师应当是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力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1.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基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责难学生,若发现学生不当言行,或违纪行为,不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直截了当的说教,而应在私下与该学生促膝谈心。让学生敞开心扉,接受意见。另外,不要把学生的失误当做控制学生的把柄,而应从关心角度出发,使其心悦诚服,主动承担责任,克服缺点。 2.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班级,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班主任要每日每时把握着学生的思想脉搏,也同样经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以班主任为主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使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成为一种“三合一”的教育。班主任还要善于通过引导全体学生,以形成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来发展学生个性心理,倡导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因为良好的班级体建设,能美化集体生活,能振奋全体学生,能使集体像熔炉一样,对全班每个学生起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与班级活动,学生能在丰富多彩愉悦舒心的时间活动中获得心理践行和发展。 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绝对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就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借助于各学科的协调配合和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渗透。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收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浅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浅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窗边的小豆豆》有感一直以为教育只是一种职业,与教师有关的职业,只与教师有关,只是教师的事。上完教育学后才知道,那只是对教育的狭义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能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广义的教育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产生了,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以说,教育并非只和教师有关,学校,社会,家庭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教育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决定因素。 在这里,我想借《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几个场景浅谈下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小豆豆在被小学退学以后,机缘巧合下,小豆豆的妈妈找到了巴学园。进入校长办公室后,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并没有因为小豆豆是被当地公办小学退学的原因而刁难她,而是让小豆豆坐在椅子上畅所欲言,并且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没有一丝厌倦地听她讲完四个多小时。我们可以想象小林先生的这种做法让小豆豆感受前所未有的

教师的亲切,同时给予了她无限的鼓励,给她的未来产生了长久的潜在的积极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做法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却是师生关系所需的。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性,合作对话性,其重建更需要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应胸怀满腔的教育爱和善于倾听。但是将小豆豆退学的老师明显没有做到这点,只是一味地在小豆豆母亲面前抱怨和苦恼,最后甚至建议小豆豆妈妈另请高明。而小林先生却做到了这点。小豆豆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反观现在,现代的教师们做到了这点吗?我们一直倡导教育改革,改什么呢?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内容?可是我觉得真正需要改革的,是这个教育框架下的师生关系,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起着不可磨灭的深刻的影响,乃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中也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如何改造师生关系呢?就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说,要发挥教师在培养良好师生关系中的导向作用,首先就要加强教师素养的培养和加强,让老师拥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过硬的业务素养,和较强的能力素养,才能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导向学生。在我看来,教师,是拒绝“经验”的职业,因为教育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最不完善的自然人,教育永远不会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因此,也就决定了教师一生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地自省,不断地应变和不

(完整版)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县河镇中心学校任筠 《正道》一片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分为挑战、均衡、素质3个部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和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西安所推行的大学区改革,毫无疑问是一个智慧、伟大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以强校带动弱校的方式,使各个学校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无疑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大学区改革制度能够带来卓越的成果和飞速的进步,离不开西安各个学区长学校的敬业与奉献。纪录片中对西安市第一中学创新素质教育做法的报道,是学校依照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等等。 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

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加强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破平均分配方案,体现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激发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争先进取的积极性,特制定本教学过程管理方案: 二、教学过程管理内容及要求: 1.备课: 集体备课,要求提前准备,认真落实,做到每次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有科学的讨论。集体备课迟到者,扣5元;无故不参加集体备课者,扣10元;有事必须向年级主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罚。年级组要督查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 备课,教师上课前必须精心备课,广泛地查阅各种资料,编写出科学的教案。教案要体现重点,突出难点,关注热点,把握焦点,准确描绘知识点。 2.授课: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上课程序规范,进课堂前必须关掉手机,预备铃响时,教师必须站在教室门口,正式铃响后迅速进入课堂,开始上课;教师必须管好课堂纪律,维持良好地教学秩序;下课后不得拖堂;授课时,要紧扣大纲,因材施教,把握标高,注意容量,深挖教材,讲求效率。

3.辅导:早晚自习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完成哪些学习任务,教师答疑,维持良好的纪律。自习时间,教师必须在教室里辅导学生,不得在办公室或其他处所逗留。 4.作业:各科必须布置适量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年级组(或学校督导室)定期检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并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兑现奖惩。 语文:每学期作文全批全改8篇;每单元授课完毕后必须进行综合测试;每月周记不少于3篇,均必须查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英语: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月周记不少于3篇,均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数学(物理、化学):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2次。 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作业督查方案,每学期督查通报两次,分出等级,且与补贴挂钩。 5.考试成绩奖励方案:

浅谈学校教育中的赏识教育

浅谈学校教育中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教育专家周弘创造的一套家庭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实,赏识教育也可以运用到学校教育中来。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赏,含欣赏和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的意思。“赏识是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说明了“赏识”具有对某种“才能与价值”的重视和赞扬。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的教育。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种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赏识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运用赏识教育去正确地看待学生,善待学生,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不断实践着这一教育理念呢? 一、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要相信,没有一个学生愿意是后进生,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其次,要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其成绩好与坏。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同时,要学会信任和宽容学生。这种信任,不仅仅只是对学生能力的信任,更是对学生品质的信任。在学生表现良好的时候要做到信任学生,在他们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时更应该信任学生,在信任的同时需要宽容。

教师要面对现实,承认个体差异,允许偶尔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同时,宽容还应包括教师的自我反省。学生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否调查清楚,教师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是否合理,这些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二、维护学生的自尊,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而言,信任与宽容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动力。与学生沟通,前提是尊重。尊重他们的信仰和选择,给予他们自由和平等。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特别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对学生自尊的尊重,注意方式方法上的度,拿捏要有分寸,既要宽容又要严格要求。现在的学生由于是独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娇气金贵。加上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造成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比较脆弱。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比较贫穷及父母长期在外工作,造成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重,受人尊重的需要及愿望更加强烈。与人沟通交流时,自我为中心、霸道霸气、听不进相反意见,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容易抵触,甚至对立和敌视。教师除了尽最大努力教好他们,更重要的是要尊重所有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时间长了同学们就会愿意和教师沟通,与教师配合,教育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必须和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同时更是朋友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教师的劳动,从而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附论文范文两篇)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附论文范文两篇)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篇一:浅谈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伴随人的一生,而儿童时期的完善适合的情感教育是奠定良好性格、人格的关键,小学是情感教育和情感形成的重要场所。如何在小学中建立适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本文的讨论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儿童教育学科的进步,越来越的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学龄儿童在小学中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其中是情感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在最近几年中被重视的,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需求,无论从哪方面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 一、以学生作为主体对象 作为教育对象,学生自然是主体,无论是在知识教育还是情感教育中,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讨教育方法和方式判断这一方法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小学生通过观察、接触来感知身边的环境,从而形成最初的经验和认识,这种经验和认识需要反复的感受才能最终形成向儿童的记忆,影响他的选择,表现为最后的行为,这时,教育者才能发现早已形成的道德情感。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激发主动引导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发挥其主体作用,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帮助学生去认识各种行为背后的道德选择性。

在面对儿童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过程,操之过急和过分放松都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必须把儿童情感发展的概念与儿童的年龄水平联系起来考虑。从一方面来讲,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没有明显地区别,这是因为还处于道德情感的初期,特征还不是很明显,也易于引导,教育者必须善于引导,帮助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积极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做到情感与行动相配合。学校和老师要重视校外实践活动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例如科技知识馆,福利院,甚至是春游秋游活动,让学生接触正面的社会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同行动相结合,最终产生正面的情感积累。 二、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义务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小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依赖性,教师不仅需要在知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更要成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榜样。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真诚地面对学生,与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以自身做典范去积极地影响和感染他们。 (一) 保护学生的情感健康 小学生的情感活泼外向且变化快。作为单独的个体,他们逐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始对身边的事情好奇,这时候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适合儿童接触的,而作为教师的职责之一是避免小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这样做的关键不是将他们关在象牙塔内。 (二) 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感 情感的调节指的是个体本身对于自己不良情绪反应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案例

邻水县三合小学教学管理案例 -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邻水县三合小学:贺建容学校管理现状: 严格按国家课程计划设置、实施各年级、各学科课程,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力求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目前,我校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教学质量目标:把人的发展目标融入学科发展目标之中,把人的发展融入班主任工作之中,把人的发展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状态等等都应该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要素。 存在问题: 学校成立三合小学时在教师会上向全校教师重申:低段不能留书面家庭作业。开学后不久,我们对低段学生语、数作业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有的老师仍然在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学校分别对低段的语数教师一一作了了解,老师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虽说低段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再规定了的,但是,还是不放心啊,学生回家不动笔,怎么能落实质量呢?”“学生学习的内容还是要反复练才行,你看,昨天学的生字在课堂上会写了的,今天有的学生又不会写了。”“有的练习书编的题型很好的,要是不做的话,期末考试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题型,学生就不会做了。”“我们要是不做这些题的话,一旦教育局组织抽考,达不到质量标准谁负责啊?学校肯定是要向我们要质量的…….听了老师们的这些话,我们思考了很多:教

育行政部门强调低段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肯定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必须要做到的。我们能不能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也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呢?我们当然要质量,并且要更全面的质量,要通过老师们智慧地工作带来的更高效率的质量。这对每一位管理者和老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解决思路及效果: 针对此问题,学校行政班子深入低段课堂听课,和老师们现场研讨怎么科学制定和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怎么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动笔。要真正做到低段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就需要我们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特别是年轻教师更需要在这样的集体备课中学会抓住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办法。事实上,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相对来说老师们批改作业的量确实也少了些,这样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互动交流了,正在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我们希望每位教师也以此思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这也是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了的工作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现在,我校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在低段真正做到不留书面作业且老师们把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作为重点,把备学生(包括指导学生预习什么、怎么预习)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学生每节课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完成书面作业。评析:

浅析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过程公平问题

浅析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过程公平问题 ——以无锡师范附属小学为例【摘要】目前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普遍从教育活动的过程来解释,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三方面的内涵:第一,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即起点公平;第二,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过程公平;第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结果公平。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出发,探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过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指的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违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偏离教育促进受教育者适应未来生活的教育目的,漠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独立人格,以非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体现不公平现象的几个方面 1.由教师的教学技能带来的不公平 教学活动最终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教师个人能力的高低势必造成对学生受教育的不公平。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学校,新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情况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直观性上具备明显的优势,例如,在锡师附小几何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班级成绩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 2.由教师狭隘的学生观带来的不公平 在锡师附小中,部分教师还是持有传统的学生观,即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机器,学生的一切都应该是为学习服务的,无论学生的特质如何,强制学生于所谓的“学习”上。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较为高级的竞赛中,学校总是派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部分教师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应该一切都好,不顾学生的个性,即打压了一部分真正有天赋学生的积极性,也给这部分“好学生”施加了太多的压力。 狭隘的学生观还体现在性别上。在教学中,教师认为女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于男生,因此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管理男生上,而女生的学习则靠她们自觉,而在一些团体活动中,男生由成为了班级的主力军。这种狭隘的性别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堂参与机会的不公平 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斑级授课制,课堂中的交往多由教师发起。教师在课堂中的支配地位,使师生交往带有更多主观选择性,学生参与交往过程多半是被动的和反应性的,教师的提问带有很明显的主观性。在锡师附小中,教师的选择对象无外乎两种,一是教师认为该学生能够有自己满意的答复,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另一种是批评性提问,提醒上课不认真的学生。 4.实验班、重点班的设立 所谓的实验班和重点班,是由一些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组成的。这些学生享受着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甚至这些班级还是“公开课专用班级”。这些现象与基础教育的性质相悖,体现出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浅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作者:————————————————————————————————日期: 2

浅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窗边的小豆豆》有感一直以为教育只是一种职业,与教师有关的职业,只与教师有关,只是教师的事。上完教育学后才知道,那只是对教育的狭义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能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广义的教育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产生了,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以说,教育并非只和教师有关,学校,社会,家庭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教育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决定因素。 在这里,我想借《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几个场景浅谈下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小豆豆在被小学退学以后,机缘巧合下,小豆豆的妈妈找到了巴学园。进入校长办公室后,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并没有因为小豆豆是被当地公办小学退学的原因而刁难她,而是让小豆豆坐在椅子上畅所欲言,并且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没有一丝厌倦地听她讲完四个多小时。我们可以想象小林先生的这种做法让小豆豆感受前所未有的

教师的亲切,同时给予了她无限的鼓励,给她的未来产生了长久的潜在的积极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做法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却是师生关系所需的。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性,合作对话性,其重建更需要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应胸怀满腔的教育爱和善于倾听。但是将小豆豆退学的老师明显没有做到这点,只是一味地在小豆豆母亲面前抱怨和苦恼,最后甚至建议小豆豆妈妈另请高明。而小林先生却做到了这点。小豆豆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反观现在,现代的教师们做到了这点吗?我们一直倡导教育改革,改什么呢?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内容?可是我觉得真正需要改革的,是这个教育框架下的师生关系,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起着不可磨灭的深刻的影响,乃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中也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如何改造师生关系呢?就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说,要发挥教师在培养良好师生关系中的导向作用,首先就要加强教师素养的培养和加强,让老师拥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过硬的业务素养,和较强的能力素养,才能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导向学生。在我看来,教师,是拒绝“经验”的职业,因为教育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最不完善的自然人,教育永远不会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因此,也就决定了教师一生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地自省,不断地应变和不

浅谈我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浅谈我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

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我担任班主任的初三(3)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师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一次班会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当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

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客观发展由低到高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主要是在小学低年级。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师的阶段,大体上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第三阶段是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阶段,一般说,从初中开始就可以进入这个阶段,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好,有些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有的课程上就可能开始具有相对独立学习的能力了。第四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基本独立学习的阶段,一般说,这个阶段在高中就可以开始,到高等学校,在学生经过一个时期学习新课程的训练之后,教学就可以进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的阶段了。第五阶段就是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学习者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那主要已不是在学习已有的科学知识上,而是在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上。不论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只不过在不同阶段,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完全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是“一点一点”地跟着教师学;在基本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则发展到可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一步一步”地跟着教师学;在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就又大进一步,可以“一课一课”地在教师帮助下相对独立地学习了;在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那就可以“整篇整章”地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然后又逐步发展,达到整本书都可以由自己来学习,最后进入到完全独立学习的阶段。这实际上也决定了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位教育家曾撰文指出,经过很多学校、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每个教学发展阶段都早已找到了适合于它的基本教学方式。例如,完全依靠教师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教一点,学一点,练一点”;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问答、阅读、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未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启发式”教学学;相对独立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基本独立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 ;完全独立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完全由学生自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依据。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课堂有效教学的要素和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英语教学活动的蓝图,它体现了教师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措施等要素的设想。它一旦付诸实施,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小学英语教师要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具体说来,有效的教学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1.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2.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3.有效选择教学方法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仅靠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取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是每所学校追求的目的,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所以,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质量提高,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家长和社会才能满意,学校的发展才会有重要保障。视质量为办学的生命,是每位校长应该树立的理念。 一、发现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作为校长,首先要认识到: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学校发展最根本的是教师的发展,唯有教师发展了、成长了,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作为校长,心中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人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抓住了人的发展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关键。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校要发展,作为校长,首先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教师潜质、关心教师生活。在学校这个群体中,要引导教师互相赞美、互相鼓励、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合作竞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的话,道出了教育艺术的真理。作为校长,要教育和引导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校长做的是伯乐的工作,肩负着伯乐的使命,发现教师的潜能,把每位教师培养成“千里马”,让他们飞奔在人生的万里疆场。

作为校长,要相信教师,相信每位教师都是优秀的,让教师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把教师内在人性力量唤醒、激发、放大,让每一个人都走在向学向上的大道上。发现教师,尊重是前提,解放是关键,束缚教师思想的绳索太多,就会阻碍教师的发展。学校要做减法思维,给教师减去不必要的负担,把教师从无效或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工作。鼓励教师在备课和批改作业上因人而异,百花齐放,可以在教案上二次三次备课,骨干教师可以在教科书上写简案,可以删掉练习册上不必要的练习题,作文批改可以变精批细改为重评轻改、互批互改。期待教师每一天都怀有“婴儿的眼光”,每一天都带有黎明的感觉,走进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不断创新教师内在幸福不竭的源泉。只有这样,提升教学质量才有基础。 二、更新理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更新理念。作为校长,更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术观。要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相对差异”“教师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理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校长素质决定学校前途,教师素质决定学校发展”“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发展为本”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传递给全校师生,并转化为全校师生的思想和理念,成为学校管理的信念基础,并提出简明扼要、富有本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三、目标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所在。作为校长,应该成为学校发展与质量提升的设计师、奠基人。正所谓“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