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doc
- 格式:doc
- 大小:36.07 KB
- 文档页数:6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广西地理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
东南与广东省省界线长约931公里,东北与湖南省省界长约970公里,北面与贵州省省界长约1177公里,西面与云南省省界长约632公里。
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界线长约637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
全区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2.47%。
东西最大跨距约771公里,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阳岛)约634公里。
广西地形广西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
盆地边缘多缺口,桂东北、桂东、桂南沿江一带有大片谷地。
广西地貌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分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石山6类。
中山为海拔800米以上山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7%;低山为海拔400~800米山地,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占16.5%;丘陵为海拔200~400米山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占10.6%;台地为介于平原与丘陵之间、海拔200米以下地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占6.3%;平原为谷底宽5公里以上、坡度小于5度的山谷平地,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占20.7%;石山地区约4.7万平方公里,占19.9%。
中山、低山、丘陵和石山面积约占广西陆地面积的70.8%。
石灰岩地层分布广,岩层厚,褶纹断裂发育,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区。
广西的山系主要分盆地边缘山脉和盆地内部山脉两类。
广西南宁天气广西南宁,全名为南宁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该省最大的城市。
南宁地处广西中部偏西,濒临北部湾,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被誉为“绿城”。
南宁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多雨。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凉爽。
下面我来介绍南宁的各季节天气情况。
春季(3月至5月)气温逐渐回暖,开始出现明显的气候变化。
3月初的南宁气温比较低,平均气温约为14℃。
到了4月,气温开始逐渐上升,平均气温可达到17℃左右。
5月的南宁气温进一步回升,平均气温约为21℃。
春季降水较多,多以阵雨形式出现,湿度较高,建议外出携带雨具。
夏季(6月至8月)是南宁最炎热潮湿的季节。
6月份南宁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约为26℃。
到了7月,南宁进入夏季高温期,平均气温可达到30℃以上。
8月份南宁气温相对较高,高温多在35℃左右。
夏季南宁多雷雨天气,降水充沛,短时强降水增多,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雷电。
秋季(9月至11月)是南宁最宜人的季节之一。
9月份南宁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平均气温约为28℃。
到了10月,南宁进入了初秋季节,平均气温可达到24℃左右。
11月份南宁气温进一步下降,平均气温约为19℃。
秋季南宁降雨较少,天空晴朗,气温适中,是旅游的好时机。
冬季(12月至2月)南宁气温相对较低,但不会出现严寒天气。
12月份南宁平均气温约为12℃,随着进入新年,南宁进入寒冷季节,1月份南宁平均气温约为10℃左右。
2月份南宁气温出现回升,平均气温约为13℃。
冬季南宁降水较少,多为阴天,少量阵雨。
总的来说,南宁市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暖,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宜人,冬季温度相对较低,但不会出现严寒天气。
南宁每年的降雨量较多,多以雷雨和阵雨形式出现。
游客来南宁旅游或居住,应根据季节变化携带合适的服装和雨具,做好防晒、防暑、防雨的准备。
希望以上对于南宁市的天气情况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愿您在南宁的旅行或居住期间过得愉快!。
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变化特征罗红磊;何洁琳;李艳兰;黄雪松【摘要】利用广西常规气象资料和主要气象灾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50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冻害和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雷暴、龙卷风、飑线等),广西气象灾害具有灾种多,灾害频繁、灾情严重的特点;近50a来广西气候存在明显变暖趋势,升温速率为0.145℃/10a,在这种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气象灾害的变化表现为降水呈现两极化发展态势,干旱和洪涝频率同时增加,高温事件增加,低温事件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增加,气象灾害严重程度增加.【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广西【作者】罗红磊;何洁琳;李艳兰;黄雪松【作者单位】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广西区气象服务中心,南宁53002;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全球气候变化世人瞩目[1-2],气候变暖下全球极端气象灾害日趋频繁,其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其影响重大深远[3-4]。
仅仅在2012年,在我国范围内就发生了多起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如“7.21北京特大暴雨”:7月21-22日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90.3毫米,日降水强度超百年一遇,11站的日降水量超过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造成北京、河北、天津重大人员伤亡;7月24至8月24日,短短一个月内1208号台风“韦森特”、1209号台风“苏拉”、1210号“达维”、1211号“海葵”、1213号“启德”、1214号“天秤”等6个台风先后登陆我国,为1949年来历史同期罕见;云南连续四年受干旱困扰……。
在广西,5月出现高温热浪天气,天等、乐业、凌云、田林、靖西、那坡、德保等7县的日最高气温打破当地建站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10月27-28日,第23号强台风“山神”在越南登陆后北上影响广西,其路径和强度在历史同期罕见。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
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
这里地貌类型丰富,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弧形山脉等。
其中最高点是梧州市的翠峦山,海拔高度达2178米,而广西的第二高峰是大平山,海拔高度达2044米。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丰沛。
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7.5~23.5℃之间。
广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
此外,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水资源总量约2377.3亿立方米。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约1796千米,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南缘的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
在人文方面,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98万,占自治区常住人口的36%。
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桂林山水、环江喀斯特、左江花山岩画等风景名胜闻名中外。
同时,广西还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和发生地,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色起义等。
总之,广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一、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
东南与广东省省界线长约931公里,东北与湖南省省界长约970公里,北面与贵州省省界长约1177公里,西面与云南省省界长约632公里。
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界线长约637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
全区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2.47%。
东西最大跨距约771公里,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阳岛)约634公里。
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2001年总人口4788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32.79%。
二、地理地形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1.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
其特征是:(1)盆地大小相杂。
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
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
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第一列为大苗山—九万大山;第二列为大南山—天平山—凤凰山;第三列为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此列亦称广西弧);第四列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广西是中国的一省,位于中国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广西的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系和自然资源。
以下将详细介绍广西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貌广西地貌复杂多样,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喀斯特地貌是由于长期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广西有许多喀斯特地貌景观,如桂林的漓江、阳朔的著名山水画廊等。
此外,广西还有丘陵、河谷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这些多样的地貌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气候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广西的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在夏季,广西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降雨量较大。
而冬季则相对较干燥,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
三、水系广西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最著名的河流是西江,它是广西省内最长的河流,流经广西中部,对于当地的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广西还有柳江、百色江等河流。
湖泊方面,广西有象州湖、邕江湖等,这些湖泊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广西的旅游资源之一。
四、自然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是广西的重要资源之一,包括铝土矿、锡矿、锰矿等。
此外,广西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森林覆盖率较高,尤以北部和西部地区为主。
水资源方面,广西有许多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总结:广西是一个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它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广西的地理特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广西的气候适宜,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西将进一步利用其地理优势,加快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近50年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
何如;黄梅丽;李艳兰;黄雪松
【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10(032)002
【摘要】分析近50a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西近岸及海岛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风能资源丰富,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点;随着全球变暖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增多,年日照时数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灾害损失呈增大趋势.
【总页数】5页(P12-15,后插4)
【作者】何如;黄梅丽;李艳兰;黄雪松
【作者单位】广西区气候中心,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区气候中心,广西,南
宁,530022;广西区气候中心,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区气候中心,广西,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7
【相关文献】
1.近50年来铁岭地区暴雪的气候特征分析 [J], 王丽;杨艳萍;毕伊兰
2.临清市近50年扬沙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J], 孔祥良;周金英;张金同;张光峰
3.东北地区近50年来霾天气气候特征 [J], 崔妍;赵春雨;周晓宇;敖雪;王涛;李倩;刘鸣彦;马凡舒
4.广西海岛近50年来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七个海岛观测站观测资料
总结 [J], 葛淑兰;陈志华;孟宪伟
5.广西海岛近50年来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七个海岛观测站观测资料总结 [J], 葛淑兰;陈志华;孟宪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称为“中国大陆鱼形桂”以及“中国东盟门户”。
广西的气候也非常特殊,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本文将从广西的气候特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以及对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特点广西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温度适中、多雨和湿度较高。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春秋季节变化不大。
全年平均气温在20-23摄氏度之间。
由于地势复杂,广西的气候在不同地区也会有所差异。
二、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广西的季风气候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山脉和地形。
首先,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受到了暖湿气流的影响。
其次,广西西临南海,东北部有桂江和邕江,海陆分布使得空气湿度较高。
此外,广西有连绵的山脉和复杂的地形,形成了季风气候的天然屏障。
三、季风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西的季风气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季风气候使得广西成为了一个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
广西的山水风光和特色民俗吸引了众多游客。
其次,丰富的雨水资源为广西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地之一,如水稻、甘蔗和柑橘等农作物在这里种植得天独厚。
最后,季风气候也造就了广西的水果之乡的美誉,如著名的凤梨、龙眼等品种广受欢迎。
四、季风气候对经济的影响广西的季风气候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首先,广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农产品的丰收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广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发展了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广西还拥有石油、煤炭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气候条件也为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广西作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山脉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这种气候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广西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了旅游胜地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广西气候概况广西气候概况(一)气候资源的特点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综合作用下,气候类型有以下特点:(1)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
从气候区划而论,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从地形状况来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而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
广西冬短夏长,年均温在16℃~23℃之间,以均温来衡量,北部夏季长达4个月~5个月,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5月到10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
(2)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
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间,尤以防港市东兴区最多,达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阳县,在1,100毫米左右。
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温≥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降雨量和热量资源分布大体上是由北向南增多。
在4月~9月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
雨热同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3)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和“两寒”(倒春寒和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大。
桂西地区多春旱,出现频率达60%~90%,桂东地区多秋旱,出现频率为50%~70%;雨季大、暴雨过于集中,年年发生洪涝灾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现频率大。
而春、秋雨季内受北方校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几乎每年春季出现倒春寒和秋季出现寒露风天气,危害农业生产。
每年4月至7月间,出现大风天气,且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大。
此外,桂西地区年年降雹,不利于冬季农作物和果木生产。
(二)气候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热量资源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之间,最冷月1月的日均温在5.5℃至15.2℃,最热月7月为27℃至29℃。
广西气候概况(一)气候资源的特点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综合作用下,气候类型有以下特点:(1)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
从气候区划而论,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从地形状况来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而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
广西冬短夏长,年均温在16℃~23℃之间,以均温来衡量,北部夏季长达4个月~5个月,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5月到10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
(2)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
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间,尤以防港市东兴区最多,达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阳县,在1,100毫米左右。
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温≥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降雨量和热量资源分布大体上是由北向南增多。
在4月~9月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
雨热同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3)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和“两寒”(倒春寒和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大。
桂西地区多春旱,出现频率达60%~90%,桂东地区多秋旱,出现频率为50%~70%;雨季大、暴雨过于集中,年年发生洪涝灾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现频率大。
而春、秋雨季内受北方校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几乎每年春季出现倒春寒和秋季出现寒露风天气,危害农业生产。
每年4月至7月间,出现大风天气,且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大。
此外,桂西地区年年降雹,不利于冬季农作物和果木生产。
(二)气候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热量资源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之间,最冷月1月的日均温在5.5℃至15.2℃,最热月7月为27℃至29℃。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广西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南海,西北与云南相连,东南与越南毗邻。
广西地理上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丘陵、山地和盆地为主,河流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0-23摄氏度之间。
由于地势起伏,广西的气候分布不均匀,山区气温较低,而平原地带气温较高。
其中,桂林地区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广西地势复杂多样。
广西东南部以平原地带为主,主要有钦州平原、北部湾平原和南宁平原等。
而广西北部则是丘陵和山地地貌,主要有桂林丘陵、柳州丘陵和南宁丘陵等。
广西西北部则是高山地带,主要有梧州山地、桂西山地和北部山地等。
这种多样的地形使得广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广西拥有众多的河流,其中最重要的是西江、龙江和漓江等。
西江是广西的母亲河,全长约1230公里,横贯广西南部,是广西的重要水源和交通要道。
龙江是广西的第二大河流,全长约800公里,流经柳州市等地,是广西的经济发展带。
漓江是广西最著名的河流之一,被誉为“山水甲天下”,其沿岸风景如画,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资源。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铝土矿和锡矿是广西的特色矿产资源。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铝土矿产区,主要分布在桂林、梧州和贺州等地。
广西也是中国重要的锡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和桂林等地。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西还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面积达到了2500多万亩。
广西的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独特的物种。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主要有柚木、红木和橡胶木等。
广西也是中国重要的药材产地,主要有人参、黄芪和当归等。
广西的植被资源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西是一个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广西的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复杂多样,河流众多,矿产资源丰富,植被资源丰富多样。
广西的天气趋势如何广西是中国的南部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广西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广西各个季节的天气趋势。
春季(3月至5月):春季是广西气温逐渐回暖的季节。
3月初,冬季的寒意逐渐消散,气温开始回升,白天温度一般在20摄氏度左右。
到了4月,温度进一步升高,可以达到25摄氏度以上。
但春季降水较多,广西常有雷阵雨,注意防雷电和短时强降水的影响。
夏季(6月至8月):夏季是广西最炎热潮湿的季节。
气温一般在30摄氏度以上,且常有高温天气,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摄氏度甚至更高。
同时,由于受到南海季风的影响,广西夏季降水丰富,经常出现暴雨和雷雨天气,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秋季(9月至11月):秋季气温逐渐回落,天气转凉,气候宜人。
9月初,广西还有夏季的残余热量,气温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逐渐下降。
到了11月,气温一般在20摄氏度左右,早晚较凉爽。
秋季降水量逐渐减少,多以阵雨形式出现。
冬季(12月至2月):冬季是广西的旱季,气温渐趋寒冷,但相比北方地区,冬季仍然相对温暖。
12月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夜间可能会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1月和2月的气温进一步降低,早晚寒冷。
冬季多以晴朗的天气为主,但也有时会出现阴天和雾霾天气。
总的来说,广西的气候以炎热湿润的特点为主,年降水量较多。
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较为明显。
夏季炎热潮湿,多雨,需注意防暑降温和防洪抗灾;冬季相对温暖,较为干燥,需注意保暖和预防雾霾。
春秋季气温较为宜人,适合外出活动,但降水量较多,需注意防雷雨和阵雨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广西的天气趋势有了初步的了解。
醚盟蛆.广西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对策黄喜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气象局,广西平果531400)瞬鞠对广西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列举,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其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睹罐词广西;气象灾害;对策1绪论近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向逐渐变暖的趋势发展。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候也趋于不稳定,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
本文对广西气候特点和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气象灾害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西抵御气象灾害有一定的意义。
2广西气候特点和主要发生的气象灾害分析21广西气候特点广西位于东经104029至112004,,北纬2护54‘至2酽23。
,境内四周多山,河流纵横,气候复杂,同时南濒热带海洋,处于东亚季风区域,受季风环流影响较大。
广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和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宏观气候特征。
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气候类型多样。
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而桂北、桂西还具有山地气候的一般特征,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
第二,广西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
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一2,800毫米之间,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一100千卡/平方厘米年。
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三,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和“两寒”(倒春寒和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9页率大。
:猃广西主要发生的气象灾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年来广西气象灾害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大风、冰雹和热带风暴的危害,其中以早涝最突出。
第一,干旱。
干旱是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通常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早,广西经常发生的主要是春旱和秋旱。
历史数据表明,广西历年秋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甚至出现秋冬春连旱。
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北纬20°29′至26°24′,东经104°26′至112°04′之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之一。
广西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
一、气候特点1.温暖而湿润:由于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受到热带季风影响,全区气候温暖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
2.昼夜温差较小:由于南部地区受海洋的调节,昼夜温差较小,夜晚也相对温暖,适宜居住和农作物的生长。
3.四季分明:广西的季节分明,春季气温回升,植物复苏;夏季气温高,雨水充沛,植被茂盛;秋季气温适中,天空湛蓝,是旅游的好时机;冬季阳光充足,阳光温暖。
二、温度和降水1.温度:广西的温度适宜,全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
夏季最高温可达30℃以上,冬季最低温在10℃左右。
2.降水:广西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以夏季和秋季降水量较多。
大部分地区在6月到10月期间进入雨季,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三、影响因素1.地理位置:广西位于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地区,靠近赤道,受热带季风和南海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而湿润。
2.地形地貌:广西地势复杂多样,山脉、丘陵、盆地等地貌因素影响气候分布。
例如,桂林市的山区气候湿润多雨,而北部平原相对干燥。
3.海洋调节:广西西南部紧邻南海,受到南海暖流的影响,海洋调节了降水和温度,使广西气候宜人。
四、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植被丰富:广西气候温暖而湿润,植被种类多样,有热带雨林、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
这些丰富的植被不仅赋予广西独特的自然景观,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农作物丰收:广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稻谷、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
丰富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旅游资源:广西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如春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广西梧州天气广西梧州位于中国南部,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梧州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
这里夏季湿热,冬季相对较干燥,年平均气温在21摄氏度左右。
梧州的天气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显现出明显的四季变化。
夏季从5月开始,一直延续到9月。
这段时间,梧州高温多雨,常常有台风袭击。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摄氏度,而夜间气温通常在25摄氏度左右。
同时,梧州的降雨量也相对较高,平均每月超过200毫米,时常会出现暴雨天气。
因此,夏季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洪的问题。
秋季从10月开始,至11月底。
此时梧州的气温开始逐渐降低,但仍属于较为温暖的季节。
白天的最高气温大约在25摄氏度左右,而晚上气温则会下降到15摄氏度左右。
秋季降雨量较夏季显著减少,但仍然会有雨水出现。
冬季从12月开始,一直延续到来年的2月底。
梧州的冬季相对较短,但气温较为寒冷。
白天的气温通常在10摄氏度左右,而夜晚则会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甚至寒冷的时候可能接近冰点。
冬季降雨相对较少,但时常会有阵雨或小雨出现。
春季从3月开始,至4月底。
这段时间梧州的气温逐渐回暖,但仍较为凉爽。
白天气温可以达到20摄氏度左右,而夜间则会有1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
春季降雨量逐渐增加,但并不多。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梧州四季温差较大,但是湿度较高。
即使在冬季,由于湿度较大,人们仍然会感到寒冷。
因此,外出时应注意添衣保暖,以防感冒和其他季节性疾病的发生。
总体上来说,梧州的天气以湿热的夏季和较温暖的冬季为主。
在不同的季节里,人们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相应的衣物选择和防护措施。
当地居民和游客可以根据当地的气象预报提前了解天气情况,以便合理安排行程和生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