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瓜甜瓜生产发展报告(张显老师)
- 格式:pdf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34
砂田西瓜甜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马忠明;杜少平;薛亮【摘要】近年来,随着砂田西、甜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模式多样化和品牌效应的逐渐形成,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诸如砂田铺设不规范、连作障碍严重、雨水资源利用率低及施肥不合理导致砂田生产效率不高、老化加快等问题,严重阻碍着砂田西、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应进行砂田规范化建设,采用轮作制度、雨水高效利用技术、科学平衡施肥技术等研究对策,以实现砂田西、甜瓜栽培对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重作用.【期刊名称】《中国瓜菜》【年(卷),期】2010(023)003【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砂田;西瓜;甜瓜;可持续发展【作者】马忠明;杜少平;薛亮【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砂田也谓石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和粗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1-3]。
因其起源于甘肃兰州,故也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现已由兰州扩展到毗邻的陇东、河西和宁夏、青海部分地区。
因其所具有的特性和栽培上的限制性都适合于西、甜瓜等成行稀植作物生产,近年来西、甜瓜砂田种植比例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因此,砂田西、甜瓜产业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
而砂田区的干旱气候特征、砂田铺设上的困难及不规范化、砂田栽培所固有的局限性、砂田管理上的盲目性等都严重制约着砂田西、甜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要提高砂田的生产效率,实现砂田西、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将栽培学、土壤学、生物学、遗传学、材料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砂田西、甜瓜种植新模式。
1 砂田的起源及对西、甜瓜生产的影响1.1 砂田的起源关于砂田的起始时间,从文献记载来看,《兰州古今注》[5]记载“事不知其所自始,而利于厚生为人民无穷之利者兰州之砂田也”;《洮沙县志》[6]记载“自有清咸丰年以来农人渐以科学方法铺大砂、小石于地面”;《甘肃的砂田》[7]一书中指出:“砂田其源始尚无典籍可考,据乡农流传,系于逊清康熙年间,或有谓肇始于嘉庆年间者”。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是世界上西瓜和甜瓜的大生产国,其中以西北地区为瓜类主产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西北地区的瓜类生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与科研所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推动了瓜类生产的发展。
回顾过去60年的西北地区瓜类生产与科研协作历史,可以看出这段历史的两个特点:一方面是科研力量的日益壮大,研究方法的更新和专业人才的跨学科融合,使得瓜类生产得到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新品种的不断培育和推广,为瓜类生产提供了更丰富的品种资源。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科研人员开始在西北地区进行瓜类育种,特别是西瓜的新品种——黑龙江甜瓜的培育,为改善地方瓜类品质和产量奠定了基础。
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科研人员又通过引进名优种、采用新的育种方法和加强选育工作,先后培育出长蛇瓜、大杂交1号、641、501等多个新品种。
这些品种不仅在西北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而且还传到了其他地方,为中国瓜类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西北地区的对外交流不断加强,科研人员开始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了国外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促进了瓜类生产技术的进步。
此外,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也被引进和应用,如分子遗传学、组织培养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西瓜和甜瓜的品种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和繁育。
如今的西北地区瓜类生产,已经成为与科研协作共同推进的产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瓜类育种、栽培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推动了西北地区瓜类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瓜类生产管理、智能化和规模化也在逐渐实现。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西北地区的瓜类生产将迈入更加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总的来说,西北地区瓜类生产与科研协作60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也是一部取得不断进步的历史。
同时,这段历史也充分证明了科研与产业之间密切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未来,继续推进科研与瓜类生产的合作,加强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中国瓜类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摘要】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西瓜甜瓜产区之一,经过60年的科研与生产协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回顾了西北西瓜甜瓜产业的历史沿革,介绍了科研成果和产业发展现状。
同时也探讨了技术创新和未来展望,展望了西北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前景。
结论部分提出了科研与生产的协作模式以及未来发展策略,为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60年的协作与努力,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活力。
在未来的道路上,科研与生产的协作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也将不断推动产业的发展,助力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产业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关键词】西北西瓜甜瓜、生产、科研、协作、60年、回顾、展望、历史沿革、科研成果、产业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未来展望、产业前景、协作模式、发展策略1. 引言1.1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西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西瓜甜瓜生产基地之一,经过60年的发展与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这段时间里,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之间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了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产业经历了起步、蓬勃发展和成熟稳定的阶段。
通过科研人员对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甚至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主要供应源之一。
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为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从品种改良到病虫害防治,从栽培管理到市场营销,科研成果不断为西瓜甜瓜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未来,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科研与生产之间的协作模式将继续深化,共同推动西瓜甜瓜产业向着更加高效、高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此过程中,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产业附加值将是关键所在。
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需要科研与生产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科技兴产的新路。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11):21-23·园艺·基金项目: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引导科技攻关项目(NKYG-22-03)、宁夏自然基金项目(2023AAC03426)、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CARS-25)。
作者简介:刘声锋(1964—),男,宁夏中卫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甜瓜育种与栽培。
收稿日期:2023-06-09西瓜甜瓜生产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全球西瓜甜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
据国家西瓜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全球西瓜产量达到1.01亿t ,西瓜种植面积达到303万hm 2,甜瓜种植面积约53.3万hm 2(800万亩)[1]。
自2009年以来,由农业部和财政部依托中央和地方科研优势力量和资源,启动建设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西瓜甜瓜产业与学科的发展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尤其是西瓜甜瓜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在产业技术体系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地方产业技术体系、地方育种类项目等多项目的支持下,广大的育种科研工作者在西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基础探究、功能基因组学、抗病育种、现代分子技术育种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本文针对西瓜甜瓜在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检索,重点关注近五年来育种最新研究手段、方法及成果,以期为今后西瓜甜瓜育种工作者开展高效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1西瓜甜瓜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研究西瓜与甜瓜的表型性状变异是及其丰富的,从苗期子叶的颜色、形状、大小、下胚轴的长度到伸蔓期、开花期植株节间的长短、开花节位、叶形、花性型、少侧枝、短侧枝、柱头颜色、心室数量、果肉硬度、果皮覆纹和根系生长等等植物学性状都可以对其优良、特异的性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开展种质资源的创制与利用。
育种者在杂种优势分析方面,针对西瓜甜瓜亲本材料,按照双列杂交法配制杂交组合,通过田间其生育期的测定、产量、果实性状、果实品质等指标综合分析杂种优势,从而筛选在目标性状上优于亲本的优势组合。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西北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逐渐成为了中国著名的西瓜和甜瓜生产基地。
在过去的60年里,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甜瓜研究所成立,为中国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持。
研究所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推广了多个高产、优质的西瓜和甜瓜品种,推动了西北地区西瓜和甜瓜产业的发展。
在品种选育方面,研究所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改良,培育出了多个适应西北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
这些品种既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农民和市场的青睐。
研究所还开发了一系列的瓜果栽培新技术,如水肥一体化、微喷灌溉、保湿覆盖等,有效提高了西瓜和甜瓜的产量和品质。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田间观察,深入研究了西瓜和甜瓜的主要病虫害,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研究所开展了安全高效的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有机农业技术,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过去60年里,研究所积极与地方政府、农民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研究和示范推广活动。
研究所组织了多次的西瓜和甜瓜技术培训班和观摩会,向农民普及先进的瓜果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指导他们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
研究所还与企业合作,推动了西瓜和甜瓜产业的产销对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的市场化。
展望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支持,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研究所应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提高西瓜和甜瓜的产量和质量。
研究所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展更多的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服务,促进西瓜和甜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甘肃省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祁复绒;张学斌;刘华;周亚婷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6(000)023
【摘要】甘肃省西甜瓜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厚皮甜瓜主要产区之一,且14个市(州)都有不同程度的生产,从产量、面积方面分析,西甜瓜产业是主产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也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总页数】4页(P8-10,24)
【作者】祁复绒;张学斌;刘华;周亚婷
【作者单位】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 730030;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 730030;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 730030;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 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
【相关文献】
1.武汉市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2.湖南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3.京郊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4.江苏省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5.江苏省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西北地区是中国西瓜和甜瓜的主要产地之一,其干旱温暖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这两种作物的生长。
在过去的60年里,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生产与科研机构之间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回顾过去60年间的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的历程,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 60年的历程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生产水平较低,产量不高,品质也不稳定。
为了提高生产水平,当时的西北地区政府与科研机构开始合作,进行对西瓜和甜瓜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良。
在此期间,通过科研机构的努力,培育了一批适应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的西瓜和甜瓜品种,比如甜瓜的“金宝”、“新美果”和西瓜的“新疆一号”、“金字塔”,使得当地的西瓜和甜瓜产量明显提高,品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进入21世纪,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生产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科研机构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农民合作,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提供更好的栽培技术和生产方案,使得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产业继续迎来了较快的发展。
二、未来的展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产业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将不断涌现,这将有助于培育更适应市场需求、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提高,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产业将更加重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和管理。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农业生产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作物种植模式,将会对西瓜和甜瓜的生产带来更多的机遇。
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产业在过去的6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得益于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农民的紧密合作。
未来,西北地区的西瓜和甜瓜产业也将继续发挥科研机构的优势,不断创新,提高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国的农业生产与供给贡献更多的力量。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1. 引言1.1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的重要性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西瓜甜瓜产区之一,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西瓜甜瓜的生长。
要实现高产高质的西瓜甜瓜生产,并不仅仅依靠自然条件,还需要科研与生产的密切协作。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科研可以为西北西瓜甜瓜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科研机构对西瓜甜瓜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提高西瓜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使其更适应西北地区的生长环境。
科研可以促进西北西瓜甜瓜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科研机构开展对西北西瓜甜瓜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调研,可以指导生产者选择种植有竞争力的品种,助力产业的健康发展。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才能更好地推动西北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
【字数:316】2. 正文2.1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的历史发展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西瓜和甜瓜是该地区的重要特色农产品之一。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西北地区就开始种植西瓜和甜瓜,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由于缺乏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技术指导,这些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生产逐渐得到了改善。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级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开始关注西北地区西瓜甜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引进新技术、改良传统种植方式、优化肥水管理等手段,逐步提高了西瓜甜瓜的产量和品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生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提高西瓜甜瓜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西北地区的西瓜甜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西北西瓜甜瓜生产与科研协作的历史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为西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