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doc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doc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doc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doc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_高考

升学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该专业属于,强调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要求学习者有坚实的物理、数学基础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软件技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光电信息工程、信息处理基础、光电检测技术、近代光学量测技术、传感器原理、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主要在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工程、光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相关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

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需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骆 斌 张大良 邵 栋1 210093)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1、引言
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软件工程是指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系统的系统、规范、可度量的方法。从历史上看, 软件工程学科曾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随着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计算 机学科逐步上升到计算学科, 2001 年 IEEE 发布的计算学科教学规划把计算学科划分为计算 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其他有待发展的学科等子学科, 标志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作为与计算机理论相对应的各种软件实践技术的总称已经得到世 界范围内的公认。 我国在 2001 年底推出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计划,把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面向软件产 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围绕这一定位,软件工程教育应该围绕大型软件开 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展开,在专业教学过程力图使得学生具备科学 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扎实软件基础,受到良好软件工程训练,熟悉软件应用和工 具,参与过实际项目,拥有较好职业素质。 本文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科学的方法,参照 IEEE CC2001 的成熟做法, 首先明确专业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然后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 再后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2、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领域简介 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面研究之上。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的基本依据,我校编写的《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的知识体系》定义了基本素质 BAS,计算 机软件基础 CSE,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 SEM,数学、工程和职业基础 MEP,软件系统与应 用 SSA,软件工具与产品 STP 等 6 个知识体系子类,并在各子类之下细分为知识领域、知 识单元和知识点三级。为方便讨论课程体系设计,现将与专业相关的 5 个子类的知识领域 简单列举如下: 1)CSE 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基础 CSE.DS,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 CSE.PF,计算机硬件基础 CSE.CH,系统软件基础 CS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 CSE.DB,网络通信基础 CSE.NC 和软件构造技术 CSE.CT 等知识领域。 2)SEM 定义了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知识,包括软件模型与分析 SEM.MA,软件设计 SEM.DE,软件检验和有效性验证 SEM.VV,软件演化 SEM.EV,软件过程 SEM.PR,软件 质量 SEM.QA 和软件管理 SEM.MG 等知识领域。 3)MEP 定义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数学、工程和职业知识,包括软件的数学基础 MEP.MF,软件的工程基础 MEP.EF,软件行业的职业素质 MEP.PP,软件业的外国语能力 MEP.FL 等知识领域。 4)SSA 定义从事某一方面软件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或领域应用知识,包括网络工程与网 络应用 https://www.doczj.com/doc/c311100475.html,(计算机网络进阶 AN,分布式计算 DC,多媒体技术 MM) ,嵌入式与实时
1
骆斌,教授,副院长,博士;张大良,教授,副校长,软件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邵栋,讲师。联系邮件, luobin@https://www.doczj.com/doc/c311100475.html,。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电气工程作业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 2013 — 2014学年第一学期《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 》课程面授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 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 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 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 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 二次设备: 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如各种继电 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 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 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 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 负荷开关: 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它也是有一 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 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 空气断路器 (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 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 500V 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 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 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母线: 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 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 电流互感器: 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 变压器: 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 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11、 高压验电笔: 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2、 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 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 25mm 2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13、 标示牌:用来警告人们不得接近设备和带电部分,指示为工作人员准备的工作地点, 提醒采取安全措施,以及禁止微量某设备或某段线路合闸通电的通告示牌。可分为警告类、 允许类、提示类和禁止在等。 14、 遮栏: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 设遮栏两种。 15、 绝缘棒: 又称令克棒、绝缘拉杆、操作杆等。绝缘棒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 构成。它供在闭合或位开高压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试验时使用。 第1页共8页 任课教师: 联系电话: 河北农业大学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15级培养方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Ⅰ.Program Objectives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光电理论基础,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英语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强,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优秀,并在激光科学与工程、光纤通信系统与技术、光电系统与信息处理、光电子集成器件技术等方向具有一定专长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能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信息产业部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系统集成与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Aiming at preparing all-rounded,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this program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be solid grounded in basic theory, wide-ranged in specialized knowledge, capable of practical work and particularly specialized in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Optoelectronic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Devices. Students can be fit into jobs in IT department research centers and colleges. They can do research, design and develop the integrated system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a.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Learning Outcomes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数理基础; 2.掌握光学与光电子学、电子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科研及工程问题的能力; 4.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5.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6.优秀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与综述,以及科技论文和研究报告撰写的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范文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范文 软件工程学的定义 软件工程一直以来都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组织机构都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Boehm: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IEEE: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FritzBauer: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编辑本段软件工程学的内容 软件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技术包含软件工程方法学、软件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工程管理学包含软件工程经济学和软件管理学。 专业简介 是计算机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分支之一,国家非常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对软件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软件开发和管理技术、能够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中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人才。

主修课程 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毕业去向 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介绍

电路理论:电气专业的理论基础,综合了物理学、数学等知识。 电路的方程可由两类方程列出:一类是由电路的支路、节点情况列出的KCL方程、KVL方程(见基尔霍夫定律),常称为拓扑约束;另一类是表征各电路元件特性的方程,常称为元件约束。分析电路时,可以利用电路理论所特有的技巧建立电路方程或者简化解方程的过程。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的学科。它以 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研究方向。 数字电子:数字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逻辑门 电路组合和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芯片各脚功能。555定时器等。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用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的优势也更加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电路在信号处理上的强大功能,我们可以先将模拟信号按比例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到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根据需要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 电力电子技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变换的技术,目前所使用的电力电 子技术器件都是由半导体制程,故称电力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整流,逆变,斩波,变频,变相等)两个分支。 单片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 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继电器 数控CAXA 自动控制原理包括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率特性法、离散系统分析、非线性系统分析和自动控制理论综合等内容,强调的是物理概念和实际应用。 C语言人机交换的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教程,内容包括C语言概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文件等。

软件工程课程表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80611W (国家)0406 (学校)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一) 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及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自然科学和与软件有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具有自主学习和使用先进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具有软件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素质,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具备运用先进软件开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具备与软件有关的法律知识,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软件项目管理与开发技术、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和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 2、熟练掌握需求分析和建模、软件设计和实现、软件评审与测试、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先进软件技术和开发工具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3、掌握与软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具备自觉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素质。 4、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5、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动态和法律法规; 6、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和交际能力,外语水平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二、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数据环境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介绍了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的调整。一方面调整了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融入了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技术等内容。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该套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为同类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0引言 大数据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颠覆性的技术,备受人们的关注,大数据技术正从概念转向实际的应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成功案例,大数据的价值也在迅速增长。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15.9亿元人民币,增速达38%,预计2016~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软件行业对人才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咸阳师范学院作为咸阳市地方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咸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肩负着培养满足咸阳地方社会需求软件人才的使命,需要把培养面向大数据时代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传统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要求,找出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我院面向大数据环境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中课程体系的建设。 1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 自我院计算机系成立以来,软件工程专业一直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3+1’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直以来,该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为培养目标,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尚观科技、中软国际、华清远见、蓝鸥科技等西安多家企业联合,采取3+1嵌入式校企联合教育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进行无缝结合。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2],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既要体现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规划发展问题。我院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从图1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教学阶段共3个半学年,主要涉及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体育、人文历史、外语应用能力等;相关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高数、线性代数、数字逻辑等数学类课程;本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涉及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技能教学阶段强调对学生工程性、实用性、技术性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主要安排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Web软件开发、Linux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移动终端开发等。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行业规范[4],本着“轻理论,重实践”的原则,我院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课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软件工程导论》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建造软件系统的基本方法、技术、流程、工具及规范等。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向;学习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初步掌握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本门课程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学生的软件工程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从事软件开发的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从教学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软件与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掌握个人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模型及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以及软件质量保证基本内容。(二)从能力方面,应使学生通过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学习和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化个人开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和开发软件。 (三)从教学方法上,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软件开发素材,通过一边实践一边讲解的方法,讲解软件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完成与实践结合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逐步植根于学生头脑中。 三、相关课程及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应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基础上进行。本课程为后续的“软件制造工程”和“软件设计工程”等课程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一)绪论1学时 1、软件工程及其重要性 2、软件开发需要软件工程 3、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架构(需要什么软件工程) 、课堂的组织、学习方法、章节安排与考核4. 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起源,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了解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二)软件与软件工程4学时 1、软件及软件分类 2、软件工程的由来及概念 3、软件生命周期 4、软件开发与软件开发方法 5、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 6、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介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导 论论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 业 导 论 论 文 学院:光电信息学院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姓名:杨杨学号: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 内容摘要:光信息科学和技术是光学和光电子学的一个分支。从光学 与光电子学的发展即可看到该学科的发展态势,20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现的激光和激光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至今光电子(光子)技术的应用已遍及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

的各个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光电子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近年新设这样的一个专业来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光信息激光光学前景问题专业研究对象以及应用 一、光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主要是研究光(特别是相干光)的产生、传输、控制和探测的科学技术。通过光电子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结合,以及在各种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应用,产生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和应用技术领域,如信息光电子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加工技术,激光检测与计量技术,激光全息技术,激光光谱分析技术,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激光化学,量子光学,激光(测污)雷达,激光制导,激光分离同位素,激光可控核聚变,激光武器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及向其它科技领域的渗透,形成了许多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子产业,包括光纤通讯产业、光显示产业、光存储-光盘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激光材料加工和合成产业、办公自动化与商用光电子产业、激光医疗器械产业、激光器件产业、激光全息产业、光电子材料产业、光电子检测产业和军用光电子产业。预计未来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光(电)子产业有:光子计算与光信息处理产业、全光光子通信产业、光子集成器件产业、聚合物光纤光缆产业、聚合物光电器件产业和光子传感器产业等。 综上所述,光电子产业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光电子材料与元件产业、光信息(资讯)产业、传统光学(光学器材)产业、光通信产业、激光器与激光应用(能量、医疗)产业。 二、光子产业的发展前景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期 32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南京大学骆斌张大良邵栋 件工程是指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系统的系统、规 范、可度量的方法。从历史上看,软件工程学科曾 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随着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计算机学科逐步上升到计算学科,2001年IEEE 发布的计算学科教学规划把计算学科划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其他有待发展的学科等子学科,标志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作为与计算机理论相对应的各种软件实践技术的总称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公认。 我国在2001年底推出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计划,把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面向软件产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围绕这一定位,软件工程教育应该围绕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展开,在专业教学过程力图使得学生具备科学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扎实的软件基础,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参与实际项目,拥有较好的职业素质。 本文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科学的方法,参照IEEE CC2001的成熟做法,首先明确专业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然后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1. 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领域简介 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面研究之上。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我校编写的《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的知识体系》定义了基本素质BAS,计算机软件基础CSE,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SEM,数学、工程和职业基础MEP,软件系统与应用SSA,软件工具与产品STP6个知识体系子类,并在各子类之下细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级。为方便讨论课程体系设计,现将与专业相关的5个子类的知识领域简单列举如下: (1)CSE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基础CSE.DS,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CSE.PF,计算机硬件基础CSE.CH,系统软件基础CSE.SS,数据库应用基础CSE.DB,网络通信基础CSE.NC 和软件构造技术CSE.CT等知识领域。 (2)SEM定义了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知识,包括软件模型与分析SEM.MA,软件设计SEM.DE,软件检验和有效性验证SEM.VV,软件演化SEM.EV,软件过程SEM.PR,软件质量SEM.QA和软件管理SEM.MG等知识领域。 (3)MEP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数学、工程和职业知识,包括软件的数学基础MEP.MF,软件的工程基础MEP.EF,软件行业的职业素质MEP.PP,软件业的外国语能力MEP.FL等知识领域。 (4)SSA定义了从事某一方面软件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或领域应用知识,包括网络工程与网络应用https://www.doczj.com/doc/c311100475.html,(计算机网络进阶AN,分布式计算DC,多媒体技术MM),嵌入式与实时系统SSA.EM,图形软件系统SSA.GH,信息系统SSA.IS(组织和管理GM,系统开发理论SD,智能信息处理IP,ERP系统EP,电子商务系统EC)等领域。毕业生应该深入理解其中至少一个软件应用领域。 (5)STP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掌握的当前主流软件工具与软件产品,包括硬件,网络设备,PL,OS,DBMS,CASE工具等。 2.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在确定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之后,紧接着应研究课程体系的设计策略。课程体系设计策略包括课程启动策略、课程组织策略和特色课程设置策略。 课程启动策略主要有:(1)围绕算法设计展开的算法优先策略。(2)自底向上展开的硬件优先策略。(3)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4)强调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优先策略。(5)强调系统使用的命令优先策略。(6)从面向对象展开的对象优先策略。课程组织策略包括:(1)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把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领域组织成一门或几门课程。(2)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把每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置一门或几门课程。(3)混合模式,在课程设计时不区分前两种方法。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依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研究专长确定。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规划一方面应强调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强化基础在更快、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复杂软件的构造和应用方面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对于课程启动策略,传统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启动方式并不适合于本专业,但工程优先策略也不适合于那些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本科生;对于课程组织策略,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更多地具有科学研究属性,而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又不利于强化基础知识;对于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也应避免缺乏全面综合考虑,因人设课,从而造成特色课程系统性差,教学内容重复和遗漏并存。 我院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认真考虑了上述因素,采用了 软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EELC3016 学时:48 学分: 3 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学院三年级本科生 先修课程:数学,电路,电机学等。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王锡凡主编,“电力工程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涤尘主编,“电气工程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刘笙主编,“电气工程基础”(上、下册) 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气工程概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院级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电气工程学院各专业基础知识。目的在于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概况,对电气工程中各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电气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构成和特点,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基础,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基础,高、低压开关电器基本理论,电气主设备及主接线,高电压绝缘的基本理论,电力系统过电压,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有全面的了解,用全局的观点去认识、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及相互关系。 3.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基本知识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4.了解电气工程的发展趋势及电气工程领域的新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电气技术的发展及电力系统的构成 1.电气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近代电力系统的发展。 3.国内电力系统简介。 4.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

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特色分析

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特色分析 摘要:针对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办学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和趋同性问题,提出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专业建设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推行CDIO工程实践教学理念,借助Moodle平台引入群体―探究类教学模式以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实践性高级人才。 关键词:软件工程;办学现状;特色;本科教育 0 引言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根据工信部2013年1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2015年,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超过600万人。然而,目前我国每年最多能培养20万软件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大力度培养软件人才储备仍然是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Ⅲ。 1 目前软件工程办学现状 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792所,普通高职院校1 239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6

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共68个;目前,接近80%的院校都开设有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多个专业,学历、学位层次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精神,实现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教育部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软件、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关键行业的战略性和紧缺性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从2001年起至今,国家先后批准成立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25个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40个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紧跟发展形式,也先后批准成立超过50多所地方性示范软件学院。2008年,教育部还在高校中批准设立20个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重庆市为例,全市共有57所高等院校,目前开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15所。纵观这些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和趋同性。事实上,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一、院系简介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校之初的电力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3个专业1961年整体并入后,奠定了学院办学基础。经历搬迁、调整、合并和发展,2006年7月由原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在北京设立本部,在保定分设电力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稳步提高;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更加显著;服务电力行业,面向社会发展,随着科研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成效卓著,为我校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院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 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 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 信息技术、电力经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具有硕士学位授 予权;具有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电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科学与技术、电力工程与管理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 电气与信息相融合的学科体系。拥有《电机学》和《电磁场》2门国家级精品 课程,以及《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 处理》、《光纤通信》等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实力较强、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院现有教师29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百万千人才计划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27人、教授69人、副教授8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1%。形成了一

软件工程课程安排

大一是网页制作,经典算法,c语言,军事理论,写作,高数1和高数2,离散1,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电子电路,英语1和2。大二是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离散2,数字电路,汇编语言,c++语言,mfc,计算机组成原理,英语3和4,日语1和2,马克思原理,毛邓。大三时jsp课程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算法,日语3和4,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大四我就不知道了。我刚读到大三。

《算法分析与设计》打下基础。 参考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谭浩强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3、04261050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学习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形式语言等内容。本课程为学习计算机科学专业理论作好必要的准备知识,并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教材:《离散数学》朱一清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4、04261060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及上机运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用汇编语言设计实用程序,并了解与软、硬件有关课程的一些概念。 参考教材:《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沈美明、温科婵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5、04261070数字逻辑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是学习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数字电路组合网络和时序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前导课为《电路与电子技术》,后续课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课程。 参考教材:《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王永军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6、04261080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主干课。本课程以《数字逻辑设计基础》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为基础,主要讲授运算基础,运算器与运算方法;控制器与微程序设计;存储系统与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计算机系统概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与掌握计算机各功能部件的逻辑设计与实现,以及计算机整机各部件间的逻辑关系与连接。为后续课《微机接口技术》等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_征求意见稿

全国高等学校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10年3月

目录 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 1.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 (8) 1.2光学工程学科的方法论介绍 (9) 1.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相关学科及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 (11) 1.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科内涵 (12) 1.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制定原则 (12) 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12) 2.1培养目标 (12) 2.2培养规格 (13) 2.2.1 素质结构要求 (15) 2.2.2 能力结构要求 (17) 2.2.3 知识结构要求 (18) 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育内容 (20) 3.1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20) 3.1.1 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 (20) 3.1.2 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20) 3.2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 (22) 3.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4) 3.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创新训练体系 (25)

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参考体系 (27) 五、“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学条件 (31) 五、“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33) 六、参考文献 (34)

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最早源于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时第一批设立的专业之一“光学仪器”专业(当时全国高等学校共设置本科专业215种),即浙江大学于1952年建立的“光学仪器”专业,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1953年建立的“军用光学仪器”专业。之后,于1958年前后天津大学、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长春光机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等院校也陆续成立了“光学仪器”或“军用光学仪器”专业,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光学工程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代表。“光学仪器”和“军用光学仪器”专业从50年代初设立到90年代初40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武器装备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为了进一步解决专业划分和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国家教委自1989年开始着手进行了第三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修订工作历时4年多,形成了体系完整、比较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在这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中,“光学仪器”专业归并调整为“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代码080402)专业和“光学计量测试”(专业代码080407)专业,归属于仪器仪表类(代码0804)专业;“军用光学仪器”专业归并并调整为“光电子技术”(专业代码080708)专业,归属于电子与信息类(代码0807)专业。原设置“光学仪器”和“军用光学仪器”专业的院校于 *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始于1952年。196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由国家统一制订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1987年、1993年和1998年又相继进行了3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和修订工作。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1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 6月1日修订)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为积极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加速中国信息化建设,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为促进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培养、毕业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南京大学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作为南京大学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其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以及培养对象、方式及学习年限,并就其课程设置、课程修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一、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能够

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2、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本科生阶段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具体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从而使得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又较深入地认识某类软件系统和应用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涵盖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学、工程与职业基础。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应覆盖软件设计开发、软件过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软件、信息系统、图形系统等。 3、培养要求 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如变量、数组、控制结构等;在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与应用的基础上引入函数的结构与应用、指针的概念及其应用、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应用、算法设计与实现、结构型数据的应用及文件的操作等面向应用的知识点介绍;然后在上述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数据结构专题.包括链表、栈、队列和二叉树的概念与应用。 考核与评价方式:作业平时,期终闭卷测试 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参考书目:《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谭浩强张基温唐永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打下基础。本课程列为必修课的专业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列为选修课的专业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与工商管理、应用物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安排了模型测绘实践性教学环节 内容:由简到繁两次共测绘1~2个模型。 目的:培养学生测绘和徒手绘图的能力。 要求:测绘的投影图,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图示方法适当、物体的形状表达准确,尺寸标注完整、清晰。

考核与评价方式:作业平时,期终闭卷测试 教材:1、《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巩永龄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2003年 2、《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巩永龄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2003年 课程名称:电路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类(强电、弱电)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考核与评价方式:作业平时,期终闭卷测试 教材:《电路》第四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