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仙界民俗民情旅游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15.50 KB
- 文档页数:60
古仙界民俗民情旅游开发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4)
1.1项目名称 (4)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
1.3项目建设的背景 (4)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 (8)
2.1自然条件 (8)
2.2社会条件 (8)
2.3资源条件 (9)
第三章市场分析 (12)
3.1市场规模分析 (12)
3.2客源市场定位 (12)
3.3市场需求分析 (13)
第四章建设方案 (14)
4.1拟开展景点及服务项目 (14)
4.2建设内容 (14)
第五章环保与节能 (17)
5.1设计原则及目标 (17)
5.2环境影响分析 (18)
5.3节能节水 (19)
5.4消防工程…………………………………………………………
21
第六章组织管理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3)
6.1工程项目管理 (23)
6.2组织管理结构 (23)
第七章进度安排 (24)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5)
8.1估算范围及依据........................................................ .25 82项目总投资.. (25)
8.3资金筹措 (27)
8.4投资计划 (27)
第九章财务分析 (28)
9.1评价依据 (28)
9.2基本数据................................................................ . 28 9.3财务分析.. (39)
9.4财务不确定分析 (41)
9.5结论 (42)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43)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45 11.1结论.. (45)
11.2建议 (46)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1项目名称
**古仙界民俗民情旅游开发建设项目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2.1项目单位名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1.2.2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1.2.3法人代表:
1.2.4注册资本:xxx万元
1.2.5经营范围:**能源开发及节能技术服务;旅游项目开发;五金、机电产品、百货、化工产品、钢材、建筑材料销售;家禽、家畜养殖、销售。(以上不含专营专控及限制项目,涉及许可经营的办理许可证或资质证方可经营)
1.3项目建设的背景
古仙界风景区位于**市古塘乡,处于安化县、新化县、冷水江市交界的古梅山腹地,与安化县洼塘镇、鱼水乡和新化县温塘镇、田坪镇毗邻,与车田江水库与大江口水库南北相望,遥相呼应。这片方圆百里的神奇土地,素有“青藏高原”之称,可以说是“江南的北国,北国的江南”。这里山山皆秀色,树树染春晖,可谓一步一景,峰峰有历史,洞洞有传奇。这里人文荟萃,物阜粮丰,几千年古老文化的深厚积淀,山川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植被保存完好的崇山峻岭,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山清水秀,
洞幽石奇是她的天生丽质;悠久的历史、优美的传说是她醉人的芬芳;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她迷人的风韵。古仙界是天然的旅游胜地,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他将让无数文人墨客倾倒,它将以独特的魅力使游人往返流连,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现我公司本着文化与旅游的一体化原则,坚持以特色为主线,坚持“依托文化发展旅游,依托旅游创造品牌,依托品牌发展产业,依托产业反哺文化”的发展思路,拟开发集休闲、娱乐、度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能与张家界媲美的现代旅游特色景区。
经济的繁荣,带给了人们丰富的物质享受,但同时也产生了贴近自然的渴望。这种现象在越是城市化的地区,其需求越大,由于紧张劳累的都市生活,使城市居民渴望宁静,渴望出游与自然接触,正因如此,带有特色的自然奇景与休闲游逐渐成为了旅游消费市场的热点。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人们工作、生活得压力不断增大,大量城市工作者为减轻压力选择农村、山区旅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商务人士也越来越注重健康,更乐意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景区休闲度假,乡村文化旅游有着愈来愈广阔的美好前景。古仙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高层次的旅游需求。本项目正是基于这一市场开发热点应运而生,并依托古仙界优质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促成本项目的建设。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建设旅游文化强市的需要,是区域社会全面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旅游产品结构失衡的需要。作为推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接受转变的结合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有效载体——现代旅游业的休闲、娱乐、度假、民俗风情等多种功能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1.4.1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产业政策。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现代旅游业是依托自然景点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休闲旅游产业,它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延伸开辟了通道,增强了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能力,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可以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项目的建设适应了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作为关联度很大的产业,它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具体表现,通过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景区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