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及临床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及临床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及临床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及临床研究

---------------------------------------------------------------最新资料推荐------------------------------------------------------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及临床研究

1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及临床研究【摘要】目的: 探讨急

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的意义以及内镜治疗措施

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方法:对11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胃镜检查和临床资料及

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7 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为 100%, 出血的主要病

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等。

经内镜及内科综合治疗总止血率为 97. 1%。

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对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急诊; 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中国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9)06-0348-02 【Abstrac t】A im: To evalua te the e ffect of em erg ency gastroscopy on etio log ical diagnosis and endoscop ic treatm ent on prognos is o f the d isease.M ethods Em erg ency endoscop ies, c linical info rma tion and treatm ent results of 117 cases

o f patien ts w ith upper gastro intestinal b leeding w ere Re

tro spectively ana ly zed. Results Lesion rate o f 117 cases

o f gastroscopies is 2 100%. The m ain causes of b leed ing are

1 / 7

pep tic ulcer, acute and chron ic gastr itis, gastr icm a lignancies, and gastroesophagea l var ices successive ly. To tal hem ostasis rate o f gastro scop ic and com prehensiv em anagem en t is 97. 1%. Conc lusion Pa tients w ith upper gastro intestinal bleed ing should unde rgo gastro scopy as soon as po ssib le to find causes, for tho se w ith active bleed ings, gastroscop ic treatm ent is a safe and effec tive trea tm ent w ay. 【Key words】em ergency; endoscop ic exam ination; upper gastro intestina l b leeding 上消化道出血是屈氏( Tre 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其起病急骤,病情危重, 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诊。

急诊胃镜的应用可迅速确定出血病变的部位、病因和出血情况, 同时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现将我院2006 年12 月~2008 年 10 月对 117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和内镜下治疗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 117 例中, 男 101 例、女 16例, 年龄 16~ 81 岁, 平均年龄( 47. 3 3. 8) 岁。

所有患者均3 在入院后 24~ 48 h 内进行胃镜检查。

1. 2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我院住院患者。

( 1) 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为便血和/或呕血入院, 估计出血量在 10~1 500 m l。

---------------------------------------------------------------最新资料推荐------------------------------------------------------ ( 2) 根据患者周围循环改变情况, 急诊胃镜检查前输血量不超过 1 500 m l。

( 3)入院后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发病诱因及临床症状体征。

1. 3 材料与方法 (1) 设备: FUJINON 型电子胃镜, 局部注射采用 NM 3K 注射针,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治疗采用W ilson 厨师MBL 6连发套扎器, 1 1 000 肾上腺素、高渗盐水、5% 孟氏液(碱式硫酸铁溶液)、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 5%鱼肝油酸钠,以及高频电凝电切治疗仪、射频治疗仪等。

(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按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内科治疗生命体征稳定者立即在监护下进行急诊胃镜检查; 有休克表现予以抗休克治疗, 纠正休克并监护, 急性大出血导致严重失血性贫血者, 尽量纠正贫血至血红蛋白不低于60 g L- 1后再行胃镜检查; 老年患者常规行心电图检查, 若有较严重异常或原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者, 检查中行心电监护并备好抢救药品。

为避免人为损伤, 检查前不予插胃管洗胃, 而在胃镜检查时采取直视下冰生理盐水局部冲洗、抽吸胃内液体及改变患者体位的方法来避免出血较多时影响观察[1]。

急诊胃镜检查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患者: 非静脉曲张出血主要采用 4 局部喷洒 5%孟氏溶液(碱式硫酸铁溶液)、11 000 肾上腺液、冰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液或凝血酶观察, 不能止血则采用局部黏膜下注射 11 000 肾上腺素、高渗盐水溶液等, 一般每次 3~ 6 点、每

3 / 7

点 1~ 2 m ,l 对动脉血管性出血用止血钛夹钳夹, 对于持续性出血者可用高频电灼血管、钛夹或微波等止血, 直至病灶周围黏膜发白、肿胀, 无活动性出血; 对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可进行胃镜直视下血管套扎止血治疗。

2 结果 2. 1 急诊胃镜检查: 出血病变检出率 100%。

出血病因: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51 例( 43. 6% ); 十二指肠溃疡伴食管裂孔疝 6 例( 5. 13% ); 胃溃疡( Gu) 11 例( 9. 40%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5 例( 4. 27% ); 急慢性胃炎 12 例( 10. 26% ); 胃癌7例( 5. 98% ) ); M a llory W e iss综合征2例( 1. 30% ); 食管黏膜糜烂、剥离伤等 4 例( 3. 42% )。

2. 2 临床表现。

2. 3 治疗结果及转归: 治疗措施包括内镜止血、常规生命体征支持、抑酸等治疗。

胃镜检查时见大部分病例出血已停止,有活动性出血者仅 32 例, 占 27. 35%, 对消化性溃疡( Pu) 、急、慢性胃炎等导致出血则予以局部喷洒 1 1 000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液或凝血酶等治疗, 总止血率为 97. 1%。

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者同时使用垂体5 后叶素或生长抑素。

经临床综合治疗, 117 例患者内科成功止血 114 例( 97. 43% ), 无一例死亡, 肿瘤患者 2 例好转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5 例转外科手术治疗。

3 讨论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 病情凶险、死亡

---------------------------------------------------------------最新资料推荐------------------------------------------------------ 率高, 特别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危险性更高[2] ,尽早的明确病因, 可以为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有效的支持。

胃镜检查是一项直观的检查方法, 目前, 已被列为上消化道出血部位及病因检查的首选方法, 可在止血或出血停止后早期进行此项检查。

急诊胃镜对出血部位、病因诊断率高, 可达 80% ~ 90% [3]。

因此, 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至关重要。

通过本组资料统计结果分析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 Pu)、急、慢性胃炎、胃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黏膜剥离伤、M allo ry W e iss 综合征, 而在消化性溃疡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率更高[4]。

这与前期学者所做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进一步证明了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恶性肿瘤仍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5]。

在本次统计结果中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及出血方式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上消化道出血 6 病因的诊断无特异性, 故临床表现不能作为鉴别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依据。

幽门螺旋杆菌( HP) 感染可导致多种胃、十二指肠疾病,是Pu 的主要致病因素, 进而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5 / 7

有学者报道[6]H p 在人类的感染率为 53. 27%。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80~ 95% Du 的 H p 感染呈阳性, 70% ~ 80% Gu 的 H p感染呈阳性。

本组资料中的消化性溃疡的 HP 感染率为 67. 82%, 其中 Du 的H P 感染率为 73. 68%, Gu 的 H P 感染率为 68. 42%, 这一统计结果与前期报道相近, 但复合性溃疡的 H p 感染率与前期报道存在偏差,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胃镜下取组织快速尿激酶试验可较快的检测出 HP 感染, 进而为止血后巩固性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胃镜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提供极为有效的治疗途径。

经胃镜可进行直接止血治疗, 其方法主要有圈套、注射、钛夹、局部喷洒药物和高频电凝、激光、射频、微波止血等, 特别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 内镜下介入治疗使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7]。

经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安全、方便、有效、创伤小等优势, Zargar 等[8]报道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 EVS)对静脉曲张性出血是理想、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当然, 胃镜下治疗也有一定的失败率和风险, 文献报道其并发症为 0. 9% [9]。

通过本次临床统计分析显示, 如同时配合积极内科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 这与前期报道相7 一致[10]。

综上所述, 急诊胃镜检查能明显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率, 同时, 在临床上可实施切实有效的止血治疗。

因此, 可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1]李楚强, 王连源, 文卓夫, 等. 紧急胃

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J] . 实用医学杂志, 2019,

3( 10) : 190. [2]权启镇, 谢宗贵, 齐风. 胃冠状、胃短静脉

栓塞术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评价[ J] . 中华消化杂志, 2005, 25: 87- 9. [3]陈凡, 周萍.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 567 例

分析[ J] . 中国消化内镜杂志, 1999, 3( 16) : 184- 5. [4]

林庚金. 消化病新概念[M ] .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 274. [5]陈义文.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94 例原因分析[ J] . 中国临

床保健杂志, 2005, 8 ( 3) : 250.

7 / 7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入院记录 姓名:陈友伏出生地:湖南宁乡 性别:男民族:汉 年龄:68 职业:务农 婚姻:已婚住址:宁乡东沩社区 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申诉者:患者本人,认为可靠。 主诉:腹痛1天,解黑便4次。 现病史:患者自诉1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每次约10分钟,无放射痛,解黑便1次,量不多,约为100克,未予重视。今日两次再次出现解黑便3次,量同前,无畏寒发热,偶感恶心,无呕吐,有头晕头痛,乏力,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查因”收住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同前,体重较前稍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质欠佳,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时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宁乡,无异地久居史,无血吸虫及疫水接触史。吸烟,每天1包,不喝酒,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接触史。 婚育史:25岁结婚,育有2儿2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 37℃ P 98次/分 R 20次/分 BP 13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体检合作,慢性病容,精神一般,自动体位,消瘦体型,巩膜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眼睑无浮肿,两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鼻通气良好。口唇发绀,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颈静脉无充盈,双侧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部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正常,两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少量细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间搏动不明显,心间搏动在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内处,无震颤,心率98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1 概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临床工作中大多数(80%~9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20%~50%)、胃十二指肠糜烂(8%~15%)、糜烂性食管炎(5%~15%)、贲门黏膜撕裂(8%~15%)、动静脉畸形/移植动静脉内瘘(GAVE) (5%),其他原因有Dieulafoy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1]。 成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 0万[2],大多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大量出血患者首诊于急诊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以呕血、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有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来急诊科就诊。如不及时诊治,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进行正确、迅速、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组织部分急诊科和消化科专家,参照国内外最新指南、进展及临床实践,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及急诊工

作特点,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进行研讨,对2011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3]进行修订,达成了下述共识。此共识的重点是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稳定循环和初始的药物止血治疗。专家们推荐使用本共识中的流程(见图1)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本共识未涵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只是为急诊医师提供一个原则性的意见和适合大多数情况的诊疗方案。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能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1 概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临床工作中大多数(80%~9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20%~50%)、胃十二指肠糜烂(8%%~15%)、糜烂性食管炎(5%~15%)、贲门黏膜撕裂(8%~15%)、动静脉畸形/移植动静脉内瘘(GAVE)(5%),其他原因有Dieulafoy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成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0万,大多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大量出血患者首诊于急诊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以呕血、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有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来急诊科就诊。如不及时诊治,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进行正确、迅速、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组织部分急诊科和消化科专家,参照国内外最新指南、进展及临床实践,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及急诊工作特点,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进行研讨,对2011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进行修订,达成了下述共识。此共识的重点是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

者的病情评估、稳定循环和初始的药物止血治疗。专家们推荐使用本共识中的流程(见图1)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 图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本共识未涵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只是为急诊医师提供一个原则性的意见和适合大多数情况的诊疗方案。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能代替临床医师的个性化判断。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分类 根据出血速度及病情轻重,临床上分为以下两种: 2.1 一般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预后良好。其治疗原则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抑酸、止血等对症处理,择期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 2.2 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24h内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器官功能障碍。这类危险性出血临床占有的比例为15%~20%。根据临床、实验室和内镜检查指标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将出血患者分为高危和低危。这种早期危险分层有助于对患者在最初72h内早期干预和密切监测后获益,以及患者在内镜诊治后可安全出院。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指标包括难以纠正的低血压、鼻胃管抽出物可见红色或咖啡样胃内容物、心动过速、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或<80g/L。临床上常见的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累及较大血管的出血,包括严重的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和侵蚀大血管的恶性肿瘤出血,严重基础疾病出血后对低血红蛋白耐受差的患者。此外,还见于并发慢性肝病及抗凝药物应用等其他原因所致凝血功能障

消化道出血病历

医院急诊科留观病历 床号:观1门(急)诊号: 姓名:性别:男年龄:18 岁婚姻:未婚职业:学生 籍贯:陕西省住址:************************************************联系人及关系:联系电话: 费别:自费 入观时间:2017年05 月30日08 时33 分 主诉:呕吐9小时 现病史:9小时前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样物,量少,呕吐频繁,伴有上腹部不适,肛门排气,有腹泻感,心慌、气短,头晕,无胸闷、胸痛,无腹泻,无明显腹部疼痛,未用药,为进一步诊治,遂来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T:36.3℃,P:75 次/分,R: 20 次/分,BP:109/63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辅助检查:心电图:大致正常 初步诊断: 消化道出血 处理意见:留观 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 2017年05月30日

留观病程记录 姓名:性别:男年龄:18 岁门(急)诊号:8888888 2017.05.30 患者自觉腹部不适较前明显缓解,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心慌、气短,无头晕,暂禁饮食,精神较前明显好转,小便未见明显异常,未解大便。查体:血压:110/70mmHg,神志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继续给予补液、抑酸、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继观。 *****

3 上消化道出血PPI使用病例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PPI使用的病例分析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39岁,“呕吐1—天”于2011年8月14日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1次、呕暗红色液体,量约200ml,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未解大便。既往史:患者入院前3年因“右上腹痛”作B超、胃镜等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继后曾反复呕吐3次,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病情好转出血停止,乙肝标志物为阳性。查体:T:36.9℃,P:104次/分,R:20次/分,BP:111/7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精神差,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鸣。心律齐,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上腹压痛,脾脏肋下可及。移浊阴性,肠鸣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B超:肝硬化、脾大。入院诊断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呕暗红色液体。其出血原因考虑:(1)肝硬化(失代偿期)2、消化性溃疡?入院后给予:禁食、吸氧、心电监护、静脉双通道,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制酸、止血敏止血,输血纠正贫血,心得安降门脉压,还原谷胱甘肽护肝,及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011年8月20日出院。 二、分析讨论: 本例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表明早期抑酸剂的使用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是治疗的关键之一。且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优于H2受体阻断剂。目前临床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5种。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如何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十分关键,现针对本例患者,做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时,迅速有效地提高胃内pH 值是治疗的关键。当胃内pH > 6 时,血小板聚集增强,胃蛋白酶失活,有利于胃黏膜出血的止血[1]。PPI 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 值,能有效地改善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并能明显减少再出血率、输血量及手术,疗效优于H2受体阻断剂。此外,PPI 与降低门脉压力药物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出血止血效果亦优于单用后者。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地抑制H+ - K+- ATP酶,阻断了壁细胞泌酸的最终环节,有强烈的抑酸效应,静脉注射后作用迅速而持久且无耐药性,可显著提高胃内pH,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

北京军区总医院周荣斌 写在课前的话 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但在诊治方面不规范,治疗效果差异大,目前迫切需要规范和普及急救评估流程,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主要讲述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系统诊治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诊治专家共识有何意义? 一、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诊治专家共识的意义及诊治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诊治专家共识的意义有:第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尤其是急诊较常见。第二,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方面不规范,治疗效果差异大,据统计其死亡率为5% —40%之间。第三,没有证据支持静脉止血药物有效,但是现在静脉止血药物在临床上消化道出血中一直在应用。第四,药物治疗为新进展,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的首选。第五,在降低死亡率方面能够做得更好。第六,目前上消化大出血迫切需要普及和规范急救评估流程,提高治疗成功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主要包括:第一,首先要进行基本的评估,需判断到底是消化道出血、口鼻部的出血,还是来自于呼吸道的。第二是紧急评估病人意识状态,检查病人的气道是否得到保护、是否昏迷及呼吸、循环和血压情况。第二,紧急处理。如果心跳呼吸停止,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其生命体征平稳,进行规范化治疗。如果病人情况比

较紧急应立刻开始下列治疗:气道保护和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或者输血治疗;经验性的合并用药(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PPI),如果有静脉曲张出血或者时间较长的出血要考虑到加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或者加血管生长药的应用,如果给予其他治疗后,病人生命体征仍不平稳,要考虑血管加药素的应用。第四,二次评估,包括4个方面:1、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2、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3、病人活动性出血是否止住了,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4、对病人预后的评估。第五,确定诊疗策略。进行二次评估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病人血止住了,进行内镜检查确定病人出血的原因和部位。第六,检查后再评估,如果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入门诊和住院治疗,如果病情不稳定,仍在出血,可进入介入外科手术治疗。 二、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道的急性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包括非静脉曲张的消化道出血和静脉曲张(EVB)的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为发生于Treitz 韧带以上,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胰管,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大出血指数小时内的出血量超过1000ml 或循环血容量的20% ,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急症。 大多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首诊于急诊科,病人常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就诊,急诊医生应该正确、迅速而合理的进行诊断。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推荐使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对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介绍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介绍 十四病区:于丽莉一般资料: 姓名:朱世银性别:男年龄:74岁民族:汉族 婚姻:已婚出生地:江苏东台住院号:00450641 主观资料: 1.患者于2012-10-31下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昏乏力心慌不 适,当时未重视,也未就诊,于2012-11-01晚上23:00左右出现呕暗红色血凝块,约500ml,伴解柏油样黑便,不成形,量不详,无腹痛,拟“上消化道出血”收住入院。 2.患者近期大、小便正常,无酗酒史。 3.社会支持系统:已婚、已育,子女体健。 客观资料: 1.体格检查: T 36.5℃P 73次/分R 16次/分BP 10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左锁骨上、双侧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 2.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9.50x10^9/L,N76.7%,RBC2.34x10^12/L,Hb73.00g/L,PLT230.00x10^9/L

病程记录: 2012-11-01 02:30 患者朱世银,男性,74岁,已婚,汉族,农民,江苏省东台市人,因“头昏、乏力一天,呕血伴黑便三小时”入院。2012-11-01 06:00 输血记录 患者因“头昏、乏力一天,呕血伴黑便三小时”入院,现精神差,查血常规示红细胞:2.22×10^12/L、血红蛋白:71.00g/L、血小板:203.0×10^9/L;考虑有大出血倾向,予输红细胞2u支持治疗。 2012-11-02 10:00 患者今日未再解黑便及呕血,感头昏症状较昨天好转,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治疗继前禁食、抑酸护胃、止血及护肝补液等综合治疗,必要时可输红细胞支持治疗。2012-11-03 10:00 患者今日未再解黑便及呕血,感头昏乏力,血压偏低,考虑患者血压偏低,予加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继观患者出血情况。 2012-11-03 17:00 患者于13:45突然出现呕吐暗红色液体2000ml,予生命体征监测,埃索美拉唑静推,羟乙基淀粉扩容,复查血常规示红细胞:1.48×10^12/L、血红蛋白:44.00g/L、血小板:160.0×10^9/L;

病例讨论 - 上消化道出血

一病历特点: 患者张XX,男,15岁,以“排黑便4次,历5天”为主诉于2010年11月12日 11:00步行入院。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排成形黑便,量约20ml,无腹痛、恶心、呕吐、呕血、头晕等。入院前4天再次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20ml。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非咖啡色胃内容物,未见胆汁,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30ml,就诊于**医院,查生化示:尿素 8.1mmol/L,血淀粉酶正常;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速,HR 为130次/分;2.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腹痛有所好转,无再恶心、呕吐。2天前患者再次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30ml。入院前1天就诊于我院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11.5×10^9/L,Ne 63.5%,HGB 73g/L,PLT 230×10^9/L。予奥西康、止血敏静滴,吉福士口服处理后腹痛缓解,无再排黑便。入院前1小时复查血常规示:WBC 9.8×10^9/L,Ne 41.9%,HGB 66g/L,PLT 224×10^9/L。为进一步诊治,急诊拟"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入院体检:T 38℃,P 128次/分,R 22次/分,BP 120/67mmHg,神志清楚,贫血外观,全身皮肤较苍白,无黄染及出血点,锁骨上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2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胃肠蠕动波。全腹软,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墨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直肠指诊未触及包块,指套退出无染血。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消化道出血待查,中度贫血,发热待查。 二病例分析: 章**主治医师分析病历示:患者为青少年男性,排黑便4次,历时5天,查体可见贫血外观,心率快,左上腹压痛,血常规示HB降至66g/l,则消化道出血、中度贫血诊断可成立。入院时考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考虑:1.消化性溃疡:为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患者年龄轻,无其他疾病史,需考虑改病可能性大。可行胃镜协助诊断。2.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发病前无用药时,无精神应激史,该病可能性小。3.消化系肿瘤:患者年龄轻,起病急,无明显消瘦、发热等肿瘤恶病质表现,该病可能性小,可查胃镜及肿瘤标志物协诊。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乙肝病史,无腹水、蜘蛛痣、肝掌,该病可能性小,可行胃镜排除。诊疗计划:完善各项检查,予制酸、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申请急输血,并备血,患者血色素低、心率快,出血量较大,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在我们结合该病历复习下上消化道出血。 三、疾病讲授:上消化道出血 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自食道起始部至十二指肠屈氏(Treih)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Treih韧带以上的空肠、胰腺、胆道的出血,以及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以上空肠的出血。 成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 (1)最常见病:消化性溃疡(十二措肠球部溃疡、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胃癌、食管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责门粘膜撕裂伤综合症。 (2)次常见病:出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食管炎;术后吻合口溃疡;胃、食管、十二指肠息肉;食管溃疡;Dieuldoy病;残胃癌、残胃炎;十二指肠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胆道出血等。 (3)少见病:如Crohn病食管炎;Barrett食管;血友病;过敏性紫癜等。 临床表现:1.呕血与黑粪:一般来说幽门以下出血易致黑粪,而幽门以上出血常为呕血。但如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末引起恶心、呕吐,则全部自下排出呈黑粪。反之,如出血量大,在幽门以下的血液反流到胃内引起恶心、呕吐,亦可产生呕血。有黑粪病例可无呕血,但有呕血的病人,均有黑粪。呕出血液的性质主要取决于血液在呕出前是否经过酸性胃液的作用。

病例分析——PPI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PPI使用的病例分析 ***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学员***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岁,“呕吐1—天”于2011年8月14日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1次、呕暗红色液体,量约200ml,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未解大便。既往史:患者入院前3年因“右上腹痛”作B超、胃镜等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继后曾反复呕吐3次,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病情好转出血停止,乙肝标志物为阳性。查体:T:36.9℃,P:104次/分,R:20次/分,BP:111/7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精神差,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鸣。心律齐,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上腹压痛,脾脏肋下可及。移浊阴性,肠鸣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B超:肝硬化、脾大。入院诊断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呕暗红色液体。其出血原因考虑:(1)肝硬化(失代偿期)2、消化性溃疡?入院后给予:禁食、吸氧、心电监护、静脉双通道,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制酸、止血敏止血,输血纠正贫血,心得安降门脉压,还原谷胱甘肽护肝,及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011年8月20日出院。 二、分析讨论: 本例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表明早期抑酸剂的使用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是治疗的关键之一。且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优于H2受体阻断剂。目前临床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5种。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如何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十分关键,现针对本例患者,做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时,迅速有效地提高胃内pH 值是治疗的关键。当胃内pH > 6 时,血小板聚集增强,胃蛋白酶失活,有利于胃黏膜出血的止血[1]。PPI 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 值,能有效地改善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并能明显减少再出血率、输血量及手术,疗效优于H2受体阻断剂。此外,PPI 与降低门脉压力药物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出血止血效果亦优于单用后者。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地抑制H+ - K+- ATP酶,阻断了壁细胞泌酸的最终环节,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模拟情景

上消化道出血模拟急救情景演练 1.接诊环节。 病人家属按床头铃呼叫护士,护士及时到达病房,发现病人大量呕血,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值班医生、护士将病人推入抢救间,准备抢救车、心电监护仪,吸氧及除痰设备。 值班医生检查患者有无气道阻塞、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神志是否清楚、有无口、鼻及咽喉损伤。 立即给予患者吸氧、除痰及心电监护,开辟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同时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肌酶等。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请ICU、胃镜室、介入科、普外科医师会诊。 2.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处理。 询问患者家属,病人呕血血的量、色、质;有无黑便;过去有消化道溃疡、肝炎、肝硬化病史。体格检查:检查患者有无肝病面容、睑结膜是否苍白、巩膜有无黄染、口唇有无苍白;腹部的大小、有无隆起、腹壁静脉、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肝脏大小、质地、表面及边缘、有无压痛、搏动;胆囊有无墨菲征;脾脏大小、质地、表面及边缘、有无压痛等。 目前患者病情危急,况且年岁已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措施,在救治过程中仍可以出现以下情况:1.继续出血或者大出血2.失血性休克3.DIC4.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ICU治疗,救治更加方便。由于本院医疗技术和技术力量与上级医院有一定差距,您与其他亲戚商量,可以往大医院转院治疗,我们会积极陪护,但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如留院治疗,我们会积极治疗,现已告知上述风险,如果没有问题,请在病危通知单签字。 若患者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开辟第二条静脉通路,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抗纤维溶药物,同时补充血容量。 若患者有肝硬化病史,开辟第二条静脉通路,给予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抑酸药物,同时补充血容量。 护士核对值班医生医嘱,重复确认,执行医嘱。 值班医师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3.会诊与处理。 ICU、胃镜室、放射科、普外科医师10分钟到达病区。 胃镜室医师建议:激光、热治疗、注射治疗及止血夹等。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入院记录 姓名:陈友伏出生地:湖南宁乡 性别:男民族:汉 年龄:68 职业:务农 婚姻:已婚住址:宁乡东沩社区 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申诉者:患者本人,认为可靠。 主诉:腹痛1天,解黑便4次。 现病史:患者自诉1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每次约10分钟,无放射痛,解黑便1次,量不多,约为100克,未予重视。今日两次再次出现解黑便3次,量同前,无畏寒发热,偶感恶心,无呕吐,有头晕头痛,乏力,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查因”收住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同前,体重较前稍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质欠佳,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时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宁乡,无异地久居史,无血吸虫及疫水接触史。吸烟,每天1包,不喝酒,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接触史。 婚育史:25岁结婚,育有2儿2女,配偶及子女体健家族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 37℃ P 98次/分 R 20次/分 BP 13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体检合作,慢性病容,精神一般,自动体位,消瘦体型,巩膜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眼睑无浮肿,两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鼻通气良好。口唇发绀,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颈静脉无充盈,双侧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部

急性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处理 消化道出血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I bleeding) 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lower GI bleeding) 屈氏韧带以下小肠和大肠出血 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 溃疡病、糜烂性胃炎,少数为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症)、食道裂孔疝、胃粘膜脱垂,等 ?下消化道出血 大肠息肉,其余依次为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Meckel 憩室、肿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 临床表现 ?呕血、便血或两者并存 ?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或排柏油样便 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便血,大便可呈鲜红、暗红或果酱样,出血量多时也可表现呕血。 ?出血10—15ml大便潜血阳性,出血超过60ml肉眼可见血便。 (1)慢性隐性出血:肉眼不能观察到便血又无明显临床症状仅用化验方法证实粪 便潜血阳性 (2)慢性显性出血:肉眼能观察到鲜红咖啡色呕吐物或黑色的粪便临床上无循环 障碍史 (3)急性大量出血:肉眼观察到呕血黑色粪便或暗红色血便,伴循环障碍和重度 贫血者可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症状 诊断检查程序 ?确定消化道出血诊断

?估计出血量和速度 ?判断出血持续还是停止 ?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 确定消化道出血 ?呕血、黑便应与因口、鼻、咽喉部疾病出血相区别,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不难鉴别,并须排除因食动物血、碳粉、铁剂、铋剂等 所引起的黑便。 ?正确区别咯血和呕血,大量咯血时,血液咽入消化道,引起呕血或黑便,应 加以鉴别。 上、下消化道出血鉴别 出血量和出血速度的估计 ?综合判断 ?排出体外的血量 ?血容量减少所致的周围循环表现特别对脉搏血压的动态观察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下降 ?急性失血量超过血容量1/5,慢性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1/3,可显示循环衰竭的 症状体征 出血停止/持续的判断 ?出血停止: ?①心率、脉搏、血压恢复正常; ?②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③肠鸣音不再亢进; ?④胃管抽吸液的颜色由血性变清; ?⑤隐血试验转阴; ?⑥血尿素氮恢复正常。 出血停止/持续的判断 ?出血继续: ?①心律又复增快,血压下降; ?②反复呕血或黑便增多,稀薄便,甚至呕鲜红色血, 解暗红色粪便 ?③虽经补液、输血等,但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未见明 显改善; ?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持续下降,网织细胞计 数持续升高; ?⑤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 增高。 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 ?内镜、放射性核素显像、血管造影,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使用,互相补充可使诊断率提高。 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 1.粪便潜血试验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06T16:32:19.31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作者:付丽梅[导读]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的急诊护理,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时采取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取我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的急诊护理,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因为胃、食管、十二指肠或胰胆等器官发生病变引起,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消化道出血在医学上被分成上、下消化道出血,精神方面、日常的饮食对上消化道的影响更大,因此,上消化道出血更为常见,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症状,出血量大,发作时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救治会直接危及生命。现在选取我科室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在采取急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88例患者中接受急诊护理的44例为观察组,该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28—71岁,平均年龄(52.8±3.5)岁;病程在1年—13年之间,平均病程(5.4±2.1)年;接受常规护理的的44例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29—69岁,平均年龄(53.1±2.5)岁;病程在1年—12年之间,平均病程(5.1±2.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作下一步研究。另外,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皆为主动参与。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排除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排除呼吸道出血的患者、排除意识不清、有理解障碍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1.2.1治疗前护理 进行胃镜止血治疗之前先由护士做好充分准备,其中包括对患者体温状况的密切监测,出血情况和常规检查等任务。针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若患者呕血并且呕出的血中有大量的鲜血,说明患者正处于大量出血的状况中;如果呕出的血颜色是咖啡色,并且患者排出黑便,说明出血量已经减少;若是患者感到烦躁不安并且四肢发冷,说明休克状态已经出现,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保暖工作,并输血补充血量[1]。 1.2.2治疗时护理措施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之前还要准备好急救装备,如氧气、胃镜、高频电凝器、升压药物、吸引装置,并对这些器具检查核对。手术前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核查,对各项体征仔细检查,对于出血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为了随时得到所需血液护理人员应当与血液供应科事前联系好。在患者术前,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详细介绍病情和手术流程,使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情绪得以缓解,良好的沟通可以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配合手术治疗,使手术顺利完成。进行胃镜检查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解释清楚使用胃镜插管检查体内出血状况是必要的工作,得到患者理解和积极的配合[2]。手术当中为了使患者体内循环中的血氧饱和度提高,必须给患者吸氧,如果遇到患者另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手术时护理人员要注意低流量吸氧的持续供给。 1.2.3疗效观察 在完成一系列治疗后护理人员要观察治疗效果,将患者的血样送入实验室并针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果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系数降低,说明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加重;反之,说明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已经稳定;如果系数的升高十分明显,说明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如果患者尿量增加、出血得到控制并减小、血压恢复正常,其他检测也恢复到正常范围,说明仅需恢复护理即可,若检测指标并未恢复正常,说明出血情况有可能再次出现,必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3]。 1.2.4治疗后护理措施 治疗后的患者要长期卧床,因此护理人员要让患者以合适的体位采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通畅,注意患者需要吸氧的必要情况。让患者卧床时头部偏向于一侧,这样可以防止患者呕吐时呕吐物会呛入气管使气管堵塞引起患者窒息。如果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则应当让患者采取中凹的卧位,同时患者身体与病床的清洁干燥要注意保持。患者如果剧烈呕吐必须禁食两天,等出血的状况停止后先进行流质食物的摄入,等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再食用普通或半流质食物[4]。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文章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见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护理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入院记录 姓名:陈友伏出生地:湖南宁乡 性别:男民族:汉 年龄:68 职业:务农 婚姻:已婚住址:宁乡东沩社区 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申诉者:患者本人,认为可靠。 主诉:腹痛1天,解黑便4次。 现病史:患者自诉1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每次约10分钟,无放射痛,解黑便1次,量不多,约为100克,未予重视。今日两次再次出现解黑便3次,量同前,无畏寒发热,偶感恶心,无呕吐,有头晕头痛,乏力,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查因”收住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同前,体重较前稍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质欠佳,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时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宁乡,无异地久居史,无血吸虫及疫水接触史。吸烟,每天1包,不喝酒,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接触史。 婚育史:25岁结婚,育有2儿2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 37℃ P 98次/分 R 20次/分 BP 13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体检合作,慢性病容,精神一般,自动体位,消瘦体型,巩膜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眼睑无浮肿,两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鼻通气良好。口唇发绀,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颈静脉无充盈,双侧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部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正常,两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少量细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间搏动不明显,心间搏动在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内处,无震颤,心率98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剑突下轻压痛,全腹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介绍说课材料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介 绍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介绍 十四病区:于丽莉 一般资料: 姓名:朱世银性别:男年龄:74岁民族:汉族 婚姻:已婚出生地:江苏东台住院号:00450641 主观资料: 1.患者于2012-10-31下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昏乏力心慌不 适,当时未重视,也未就诊,于2012-11-01晚上23:00左右出现呕暗红色血凝块,约500ml,伴解柏油样黑便,不成形,量不详,无腹痛,拟“上消化道出血”收住入院。 2.患者近期大、小便正常,无酗酒史。 3.社会支持系统:已婚、已育,子女体健。 客观资料: 1.体格检查: T 36.5℃ P 73次/分 R 16次/分 BP 10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左锁骨上、双侧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 2.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9.50x10^9/L,N76.7%,RBC2.34x10^12/L,Hb73.00g/L,PLT230.00x10^9/L 病程记录: 2012-11-01 02:30 患者朱世银,男性,74岁,已婚,汉族,农民,江苏省东台市人,因“头昏、乏力一天,呕血伴黑便三小时”入院。2012-11-01 06:00 输血记录 患者因“头昏、乏力一天,呕血伴黑便三小时”入院,现精神差,查血常规示红细胞:2.22×10^12/L、血红蛋白:71.00g/L、血小板:203.0×10^9/L;考虑有大出血倾向,予输红细胞2u支持治疗。 2012-11-02 10:00 患者今日未再解黑便及呕血,感头昏症状较昨天好转,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治疗继前禁食、抑酸护胃、止血及护肝补液等综合治疗,必要时可输红细胞支持治疗。2012-11-03 10:00 患者今日未再解黑便及呕血,感头昏乏力,血压偏低,考虑患者血压偏低,予加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继观患者出血情况。 2012-11-03 17:00

一例上消化道出血伴失血性休克的病例讨论

一例上消化道出血伴失血性休克的病例讨论 病情简介 患者女性,51岁,自诉3天前无明显诱因解出黑便,量中等,不成型,共有2次,无呕血,伴有心悸,曾经到外院胃镜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渗血”,入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后间断服用“奥美拉唑胶囊、雷尼替丁”等药物,1天前突感头晕乏力、呕出咖啡色液体约300毫升,站立时候头晕明显,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住院,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差,饮食差,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平素体差,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查体 发育正常,消瘦,贫血貌,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颜色正常,弹性减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无紫绀,腹式呼吸,呼吸频率22次/分,两侧呼吸运动对等,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触及,心界未叩出,心率110次/分,律齐,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未触及包块,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呈生理弯曲,活

动自如,各棘突无明显压痛,两侧上、下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4.1x10^9/L,RBC5.21x10^12/L,Hb78g/L,PLT271x10^9/L 粪便隐血定性:+血尿素氮:14.21mmoL/L;胃镜示: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结肠镜示:未见明显异常 鉴别诊断 下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多为鲜血,主要依靠病史、症状、胃镜、全消化道钡餐、结肠镜等检查确诊 诊治经过 1.入院后及时完善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禁食、吸氧、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药物止血比如生长抑素或者奥曲肽、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应用和内镜止血等治疗,经过8天治疗,患者未再呕血,生命体征正常,今日出院,嘱口服药物巩固治疗。 临床诊断 1、上消化道出血 2、失血性休克

最新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查房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一、病例报告 患儿,李某,女,13岁, 因近2天无明确诱因出现黑便,大便呈柏油样,约3-4次/天,伴有上腹部隐痛,于8月16日16时入院。查:T:36.5℃(腋) P:80次/分 R:19次/分 Wt:56Kg BP :94/70mmHg 神志清楚,咽稍红,双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呼吸平,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无压痛,肠鸣音稍活跃。四肢肌张力可,双侧膝反射存在,克巴布氏征阴性。入院予予奥美拉唑护胃,维生素K1及止血敏止血,止泻、补液等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碳酸氢跟离子、CRP、大便培养、出凝血常规等化验检查。 入院诊断:1、消化道出血 2、胆汁返流性胃炎 二、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8.87×109/L,N:72.7%,HGB:134g/l,HCT:39.7% ,PLT:294×109/L。 大便常规示黑色、软便,镜检(-),OB阳性。 胃镜:胃底粘液湖呈黄色,粘膜充血,胃角粘膜充血,胃窦粘膜充血。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 碳尿素实验阴性 三、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1、体液不足:与黑便、腹泻引起体液丢失过多,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1、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补充液体,必要时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2、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3、加强观察头晕,心悸,四肢厥冷,出汗,晕厥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4、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变化,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肢体是否温暖以及颈静脉充盈情况。 5、准确记录每黑便情况,估计病人出血量,必要时用心电监护。 6、提供舒适的体位。 2、活动无耐力:与血容量减少有关。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保暖。 2、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 3、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出血停止后适当室内活动,逐渐增加。 5、和病人制定活动计划,逐渐提高活动耐力。 3、排便异常: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1、饮食要清淡,不吃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饮酽茶、烈酒、浓咖啡和进食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2、协助病人做好肛门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3、指导家属和病人学会观察排泄物的性质、次数。 4、密切观察继续出血情况和再出血情况。

病例讨论 - 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张,男,岁,以“排黑便次,历天”为主诉于年月日步行入院.入院前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排成形黑便,量约,无腹痛、恶心、呕吐、呕血、头晕等.入院前天再次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伴恶心、呕吐次,呕吐物为非咖啡色胃内容物,未见胆汁,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就诊于**医院,查生化示:尿素,血淀粉酶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为次分;.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腹痛有所好转,无再恶心、呕吐.天前患者再次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入院前天就诊于我院急诊,查血常规示:×^,,,×^.予奥西康、止血敏静滴,吉福士口服处理后腹痛缓解,无再排黑便.入院前小时复查血常规示:×^,,,×^.为进一步诊治,急诊拟"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入院体检:℃,次分,次分,,神志清楚,贫血外观,全身皮肤较苍白,无黄染及出血点,锁骨上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胃肠蠕动波.全腹软,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墨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次分.直肠指诊未触及包块,指套退出无染血.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消化道出血待查,中度贫血,发热待查. 二病例分析: 章**主治医师分析病历示:患者为青少年男性,排黑便次,历时天,查体可见贫血外观,心率快,左上腹压痛,血常规示降至,则消化道出血、中度贫血诊断可成立.入院时考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考虑:.消化性溃疡:为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患者年龄轻,无其他疾病史,需考虑改病可能性大.可行胃镜协助诊断..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发病前无用药时,无精神应激史,该病可能性小..消化系肿瘤:患者年龄轻,起病急,无明显消瘦、发热等肿瘤恶病质表现,该病可能性小,可查胃镜及肿瘤标志物协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乙肝病史,无腹水、蜘蛛痣、肝掌,该病可能性小,可行胃镜排除.诊疗计划:完善各项检查,予制酸、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申请急输血,并备血,患者血色素低、心率快,出血量较大,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在我们结合该病历复习下上消化道出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疾病讲授:上消化道出血 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自食道起始部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地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韧带以上地空肠、胰腺、胆道地出血,以及胃肠吻合术后地吻合口及其以上空肠地出血.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成人上消化道出血地常见病 ()最常见病:消化性溃疡(十二措肠球部溃疡、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胃癌、食管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责门粘膜撕裂伤综合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次常见病:出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食管炎;术后吻合口溃疡;胃、食管、十二指肠息肉;食管溃疡;病;残胃癌、残胃炎;十二指肠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胆道出血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少见病:如病食管炎;食管;血友病;过敏性紫癜等. 临床表现:.呕血与黑粪:一般来说幽门以下出血易致黑粪,而幽门以上出血常为呕血.但如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末引起恶心、呕吐,则全部自下排出呈黑粪.反之,如出血量大,在幽门以下地血液反流到胃内引起恶心、呕吐,亦可产生呕血.有黑粪病例可无呕血,但有呕血地病人,均有黑粪.呕出血液地性质主要取决于血液在呕出前是否经过酸性胃液地作用.如出血量多且血液在胃内滞留时间短,则呈暗红色血块甚至为鲜血,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反之,经胃酸充分作用后,则呈咖啡样或黑褐色.上消化道内血液通过肠道时,经过肠道细菌地作用,血液中地铁变成硫化铁.故排出时呈黑粪.但在有些病例,由于突然大量出血,肠蠕动亢进,病人可排出暗红液粪便甚至相当新鲜地血液.粪便地颜色主要取决于血液在肠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